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2024-04-29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精选12篇)

篇1: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有关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一、直面矛盾,引发冲突。

在教学前,学生只是刚刚学会怎样列竖式计算除法、余数的意义,至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我发现班上没有一个同学意识到,课前,我估计学生可能要从口算的角度来判断复习题的正误(通过前面两节课的教学,发现本班有部分同学的口算能力特别强,我随手写几道算式,他们都能口算),然后引出新课,除此之外,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可课堂上却出现了无法确定的结果,这样也不错,很自然地就引出了新的学习内容。这样设计教学,我感到,后面的研究不是独零零地存在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出现的,孩子们意识到为了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必须要努力去发现除法算式中的秘密。

二、尊重主体,但不放弃主导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途径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不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有余数除法教学的一个重点。如果只是简单的告诉,可能教学时间很短,练习很到位,但这样的话,学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就会变成的个容器,不会思考,不善于发现,最终结果也就是不会学习。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充分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活动,逐渐发现这一点,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同时也是艰辛的,课堂上我没有因为学生发现不了而急燥,而是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拨,学生们最后终于发现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可能正是由于我的宽容,使这节课有两大收获:一是本节课的内容,另外就是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放弃,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通常让他们观察,总是有学生把重心落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如每个算式都有5,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课堂上我始终没有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如特别强调:看谁的发现最有价值,为了能落实这一点,针对学生的发现,还做出了评价,我认为本节课最有价值的发现有三个:1、余数的出现是有规律的;2、除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3、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正是由于尊重主体与发挥主导相结合,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被一次次的激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篇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1、如果我们用小棒搭3角形,余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如果我们用小棒搭的是6边形呢?

在两个除数变化之后对余数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的`两个问题漏了。当一进入解决“装面包”问题时马上发现了前面环节的疏漏。也试想在这一内容里补救,但总觉效果不理想。这也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课上设计的环节遗漏且自己又意识到时,作为老师的我,该怎么更好地去处理。也更让我清楚地意识到,对于每一堂课除了有很好的设计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每一环节设计意图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时间没有把握好王校长一下课就问我,数学课是不是还应该有些练习。

我的回答是:是的,可惜我没有时间让学生练了。课上往往重视了思维训练,稍感觉让学生多动,多思,多说了之后,就不能做到多练了,虽然练习渗透在了动手操作、思考、交流之中,但数学课是应该有静下来让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如何把握好这几个度,真的很难!较满意的地方:――教学无痕整堂课较好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且每一环节过度自然,水到渠成。

(抄录了张宇老师对我课的部分点评)――练习设计合理在朱老师的指导下,这堂课我对练习做了合理的设计与整合,自我感觉比以前的课堂有进步。今后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重视预设和生成教学设计上要好好下工夫,如导入的设计、环节的设计,练习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等等问题。――讲究语言艺术数学语言是很讲究科学性的,而且要精炼。

篇3: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教学片段】

师:顾老师到商场买魔方, 发现有三种, 价格分别是20元、31元、38元 (显示:魔方图片) 。顾老师带了170元钱, 大概能买几个31元的魔方呢?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

师:谁能结合买魔方的事情, 说一说应该怎么算?

生1:我先把31元看成30元, 如果商6的话就要180元, 钱不够了, 所以商5, 5乘31得155, 170减去155剩下15。

师:谁听明白了?她为什么要把31元看成30元?

生 (齐) :这样好算。

师:确实是这样, 用“四舍五入”法把31看成30, 算起来简便多了。

生2:我是先看170的前两位, 发现不够除31, 就把31估成30, 170里面最多有5个30, 所以商5, 再算31乘5得155, 最后余15。

师:听明白她的意思了吗?生1和生2这两位同学的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都是先把31看成30, 再商5, 然后用5乘31得155, 170减155余15。

师:这两位同学的算法都是正确的。我刚才发现有同学这样计算 (投影显示错误做法) , 商5, 5乘30得150, 余数是20, 他错在哪里呢?

生:他是用商5去乘估计的数30了。

生:后来应该是精确算而不是估算, 应该用5去乘31等于155。

生:如果用5去乘30的话, 题目就变成170除以30了。

师:想一想, 顾老师买5个魔方, 付钱的时候, 是付5个31元呢, 还是付5个30元?

生 (齐) :肯定是5个31元。

师:如果我付5个30元, 收银员会同意吗?

生 (齐) :不会。

生:除非商场搞促销。 (众生笑)

师:是的, 我去付钱的时候要付5个31元。所以, 商5要去乘31, 而不能去乘30。

生:老师, 我想补充一下, 我们把31元估成30元是为了好算商, 接下来的商还是要去乘原来的准确数的。

师:说得真好!计算出结果后, 我们还可以通过验算来检查得数是否正确, 请你验算一下。

(学生独立验算, 一生板演, 全班交流)

师:31×5表示什么?

生 (齐) :5个魔方的价格。

师:也就是买这些魔方要付出去的钱。那15呢?

生:用170元买了5个31元的魔方余下来的钱。

生:表示找回了15元。

师:找回的钱加上花去的钱得170元, 就是顾老师带的钱数。170元能买5个31元的魔方还剩下15元。假如老师要买38元一个的魔方, 又能买几个呢?你会算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 个别板演, 全班交流。师巡视时发现已经没有学生用40去乘商4了)

生:我先把38元看成40元, 170除以40商4, 再用4乘38得152, 余18元。

师:很好, 剩下18元。那这152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买4个38元魔方的钱。 (师在算式的152旁边板书4×38)

师:有没有谁付钱的时候是按照40元一个付给营业员的呀?

生 (齐) :没有。

生:那不是给营业员小费了嘛。 (众笑)

……

【教学反思】

算理是计算的原理和根据, 算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算理不清, 算法难以牢固;算法不明, 计算技能难以形成。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不少教师不重视学生探索如何计算的过程, 或者当学生刚刚探索出方法后, 教师就立即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法则, 在对算法还未真正内化的情况下, 教师又开始引导学生大量练习。在这样短促的时间内, 完成几个内容的教学, 就可能造成学生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每一步计算的道理, 而只好用“死”的方法记住算法。再加上教师又没有在后面的练习中注意促进学生在记忆基础上再次理解, 因此, 学生产生“教师让我们这么做就这么做”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为避免出现这种“未理解, 先熟练”的状况,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计算, 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法则。

篇4: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经历由整数除法的计算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的探究过程,体现数学的转化思想。

2.结合情境以及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内容中的PPT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用竖式进行计算。

2.8个1和5个0.1合起来是( )个0.1。

3.把16个0.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个0.1,也就是( )。

4.不改变大小,把13改写成一位小数是( ),把3.6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整数除法的相关经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理的基础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算法的基础是整数除法,这种复习性导入的设计,通过新旧知识的连接,为后面学习新知的探究作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没有余数。)

师: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生:已知条件是4周跑22.4千米,问题是平均每周跑多少千米。

师:这道题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生:22.4÷4。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可以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求,速度=路程÷时间。(PPT出示:“224÷4=”“22.4÷4=”。)

师: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这两道题都是除法算式,而且除数相同,都是4。

生:第一道题的被除数224是整数,第二道题的被除数22.4是小数。

师:看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小数的除法也会经常见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小数除法”,先来学习第一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师:这道题应该如何来进行计算呢?请同学先独立进行思考,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到练习本中,然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师进行巡视,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之中,提出指导意见。)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解题方法。

生1:我想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将22.4扩大10倍,变成224。将4扩大10倍,变成40,就变成了224÷40。这样就将小数除法变成整数除法,可是后面的我就不会做了。

想法一:

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你的思路不错,虽然没有算下去,却提示我们小数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解决。

生2:我是这样进行计算的, 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师:你是通过单位换算把这道题变成了整数除法,很好。虽然可以算出结果,过程却比较麻烦,如果没有单位转换的话就不能计算。

生3:我们学习了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这道题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

师: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大家认真听,有什么疑问可以向他提。

(生回答,师适时点拨。)

师:22除以4,商5余2,2不够除怎么办?

生:余下的2表示2个一,化为20个十分之一。

师:4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24表示什么?

生: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合起来就表示24个十分之一。

师:商6应写在哪儿?怎样表示出6在十分位上呢?

生: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商6个十分之一,在商的十分位上写6。在商的个位5与十分位6之间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要与被除数22.4的小数点对齐。

师:如果没有小数点,商就变成整数了。所以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点小数点。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了?

生:对齐了。

师:那么我们在用竖式计算“224÷4=”和“22.4÷4=”时,计算过程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板书课题。)

师小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也是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唯一不同的是要确定商中小数点的位置,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出示做一做的习题:9.6÷4、25.2÷6、34.5除15。)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竖式的计算过程,更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个性化的再造。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尝试、猜想、验证,是整节课中的设计亮点。最后,结合数的含义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教学例2。(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出示题目,生练算式“28÷16=”。)

师: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时应该怎么办?(生回答。)

师:余数12后面的这个0从哪来,可以添这个0吗?(生讨论,小组研究。)

师:通过交流活动,同学们知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可以添0后继续除。因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在十分位上添0继续除。120表示什么?用120个十分之一去除以12商几?(板书课题。)

师:现在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你能解决吗?(生做题。)

3.教学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的计算方法。)

※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出示题目,生练算式“5.6÷7=”。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师小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按照整数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个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

【设计意图:例2和例3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两种特殊情况。有了例1的学习基础,例2和例3的学习难度就降低了。所以在教学时适度放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让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之中发现它们的特殊之处。】

三、巩固反馈

1.基础练习,算一算,试一试。

2.提高练习。(练习十六第1题。)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吗?

3.拓展练习。

甲、乙两具筑路队,甲队8天修路6.48千米,乙队9天修路10.35千米。哪个队的工作效率高?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生深刻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及时巩固、练习并突破难点。由于本课的时间关系,习题量安排得不大,重在提高准确度。】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曾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在整个小数部分的学习中,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其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深藏其中的算理多、方法难,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认真研读教材的内容,我把对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集中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计算导入提示课题,为算法算理埋伏笔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理的基础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我在新课伊始阶段,通过几道复习题,对先前所学的小数知识进行了巩固,同时又为后面即将学习的新知奠定了基础。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通过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利用情境理解算理,初步形成计算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这些经历就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所以,在新课的开始环节,我借助了书中例1练习的主题图,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借助数量关系列出一个小数除以整数的算式时,也就加深了他们对小数除法含义的理解。

三、尝试竖式掌握算法,自主探究竖式练习

本节课中对于例1的教学用时时间长,因为我认为例1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例2和例3只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两种特殊情况。例1的算理和算法掌握了,例2和例3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解释算式过程,并结合数的含义来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这样,学生不仅明确了计算的过程,更弄懂了为什么这样算,并通过讲练结合、合作交流的方式,最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全课,完成练习,在反思中体验转化

由于整节课的时间关系,练习题在量上不多,但整体是有梯度的,由易到难。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反思整节课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到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形成了一定的计算能力,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只是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还应该加强。另外,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带有太多的规定性,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不够。在巩固练习环节,也应该多准备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体会算理和算法的运用。

篇5: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上P.5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并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初步感知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课前演示一些小棒搭出的图案,让学生玩一玩用小棒搭图形的游戏。活动一:用9根小棒搭正方形,

1、现在老师不是让你随意搭了,而是请你搭这样的正方形。

板书:

活动一、小棒图。

2、老师请问,如果请你用9根小棒搭这样的正方形,你能搭几个?

3、好,我们来搭一搭,试一试,好不好。请你拿出9根小棒,来搭一搭。

4、你们用9根小棒搭了这样的正方形几个?还怎么样?

5、你能用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

板书:9÷4=2……1

6、分别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活动二:用11根小棒搭正方形。

1、现在老师要你用11跟小棒来搭这样的正方形,会是怎么一种情况?在脑子里想一想,你能把想到的情况用算式表示吗?

2、反馈搭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板书11÷4=2……3

3、同桌互相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4、刚才只搭了两个,为什么不能搭3个呢?怎样才能搭3个?

问题1:用10根小棒搭正方形,能搭几个?个别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2:请你用13根小棒搭,你能搭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口答板书算式。

活动三:请你用17根或18根小棒,搭正方形,你能搭几个。选一种在0号本上用算式表示,看看将会是怎样的呢?

1、学生独立写在本子上,反馈。

2、写得对吗?谁能证明他们写得对的?

3、推测19根小棒搭正方形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直接板书

4、20根呢,直接板书后发现余数是不能随便大起来的。

5、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

6、我们再来一组看看,老师引,学生一起说算式。21根、22根、23根、24根呢?

7、看看这里的余数最大是几?你发现什么?

8、再一次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反过来除数要比余数大。同桌说一说。

9、你还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他两个一样大行不行?余数比除数大行不行?同桌讨论交流说说理由。

10、如果有99根小棒来搭正方形,余数的结果又将会是怎样的.呢?

二、进一步理解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1、如果我们用小棒搭3角形,余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如果我们用小棒搭的是6边形呢?

表扬:你们真棒,为你们的进步鼓掌!

3、昨天吴老师路过面包店,看到师傅在装面包,我发现这里正好有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呢。今天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书53页第2题,不同的装法,可能出现的余数的情况。

第一种装法:每袋4个如果每袋装4个,剩余的面包会有哪些可能?

第二种装法:每袋5个每袋装5个呢?

第三种装法:每袋6个

每袋装6个呢?我们可以把这种装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6=()……(?)

安静地思考:如果余下的面包是4,那一袋可能装几个?

()÷(?)=()……4

4、到现在为止,你对有余数的除法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拓展应用

1、改错(竖式):21÷4=4……516÷4=3……4

猜测游戏。

媒体呈现一些用小棒搭成的图形,先组织学生看清这些图形是由几根小棒摆成的。

(1)三角形(2)正方形(3)五边形(4)六边形

提出问题:现在有三位小朋友(媒体呈现),拿了一些小棒选其中的一种图形来摆。你能猜出他摆得是什么图形吗?

呈现第一个信息:□÷□=□……5,请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呈现第二个信息:我的余数是3。先请学生交流,再指名口答。

(机动)呈现第三个信息:如果再给我4根,我正好又可以搭一个了。

四、课堂总结

根据余数和除数的规律,我们可以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小朋友们真能干!

篇6:《除数和余数关系》评课稿

今天听了施老师的《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谈谈对这节课的一点看法。

一、本节课注重旧知的复习铺垫。教师在讲新课前,对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进行了系统复习,复习很全面。在复习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除法的意义和余数的意义。教师在复习中强调有余数除法算式中的单位,并让学生说明算式的含义,还让学生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探索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本节课采用小组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给出小棒数是4和5的两种情况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棒数是6、7、8……,学生通过自己猜想和计算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关系。

三、教师准备很充分。小黑板和制作的表格都很精致,教学很新颖和独特,这样可以节约板面,而且学生可以亲手在纸上记录自己的结果,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其次利用小黑板还可以板书的设计。以后我也要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领悟知识。

五、教师重点突出,难点点拨细致到位。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有了前面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复习,学生很容易的找到了除数和余数,再根据计算结果,很容易的比较出了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六、题型设计多样有梯度性。教师设计的题目有填空题、判断题、挑战题等,题目由简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判断题中教师还用手势的方法判断正误,避免了练习的枯燥性。在找出余数是7的算式中,教师还渗透了排除法这一数学常用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快速灵活的解题。

七、教师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在复习中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用语言描述算式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并在列式和描述中让学生体会单位的不同。其次教师还渗透了除法检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建议:

1.设计的练习中应出现有单位的题目,便于学生区分商和余数单位不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真正的含义。

2.在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填写表格时,应先让学生编题,然后再让学生列算式,这样学生就能明确列出的算式表示的含义,不至于学生含糊不清。其次,列出的算式中也应该填写单位,明确商和余数的不同意义。

篇7: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在讲解完课本中三角函数式化简求解最值的习题后,给出一道拓展思考题: 求函数y = sinx + cosx + sinx·cosx的最值. 对该题,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次数不等,不能沿用“降次———化角———减名”的解题模式,并对比二次函数求最值的类型处理,也就是运用换元法,解之,即: ( 换元法1) 令sinx + cosx = t,则,进而转化为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得最值:

当且仅当时当且仅当t = - 1时

一般来说,介绍此法之后,也就达到预期的目的了. 况且根据以往的经验,此方法是唯一的解法,且学生刚学完必修4,对于综合性题型接触不多,基础水平普遍不是很高,本来就此结束.“难道没有其他解法? 学生有何想法? 只是被动接受还是另有想法? 如果能找到一种“更新”的解法,就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 ”于是我试问学生,能否将函数式变为关于一个角的某三角函数呢? 于是就有

至此,我本以为此路不通,停留片刻,学生甲不待举手直接大声喊: 当时可同时取到最大值多么简洁明快啊,真的突破了教师惯用的“换元”思维定式,令人耳目一新.

当大家陶醉于这个漂亮的解法时,我并不罢休,继续反思,既然直觉观察时取得最大值,说明有内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绝不是偶然. 这不有学生自己发问: 那什么时候取得最大值呢?会成立吗? 怎么解释?

我也追问: “你是怎么发现的? 到底能否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呢?”

学生乙举手发表了想法:则 - 1≤t≤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可得:

当且仅当t = 1时当且仅当

这时学生甲也说出了自己的解释: 从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和诱导公式的巧妙转化,我当场惊呆了,多么完美的解答啊! 显然两名同学的解法产生都是在追问之下,促使进一步反思而产生的,其他同学或许有不明白,但是至少思索的兴致被大大调动了. 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可是同学们仍意犹未尽. 我借此让学生课后总结归纳一下三种解法的特点,再思考探索新的解法.

该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保持敏锐的观察,多提问,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如果教师也有学生一样的求学心态,那么教学将是多么有趣的思维运动,学生还会厌学、抵触数学吗?

思考不停止,探索还在继续,不为解题,只为学习,学无止尽.

摘要:本文通过一堂课“三角函数求最值”的某教学片段,展示师生教与学的能动关系,以及教后反思.

篇8:除数是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数除法 小数的性质 教学反思

作為已有10年教龄的我来说,在还没学习这一单元时,我认为该小节比较简单,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因为它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联系密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探索,形成思维的碰撞,我在教学中尝试放手,再次计算,反思总结等方法,虽然这节课有旧知识的味道,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在由情景入课引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但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放”毫无立足点,问题在于我的“放”没有建立在实际基础上。这一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尝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解决,尽管我在学生思考了一分钟后,给出:你能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这样的提示,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能理会,更多的学生只是在随意猜测。虽然在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类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但这种交流仅是一带而过,学生无法理解这种回顾的目的,下面就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如:例5 文文的奶奶编一个编中国结需要0.85米丝绳,文文拿来的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这题主要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为了便于理解,我通过横式移位练习和竖式移位练习说明怎样把除数变成整数,并且通过原来的竖式说明简便的方法,即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被除数的小数点,说明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到了原来的100倍,小数点都要向右移动两位。

1、横式移位练习:提示学生能否把题里的米转变成用厘米作单位来进行计算。

2、又如:例6 计算12.6÷0.28先让学生联系例5的计算方法,当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着重说明划掉除数中的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要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相应地移动几位,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

3、在一些题目中,除数扩大到一定的倍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仍然是小数,如2.73÷1.3

从题目中不难看出,它其实就转变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扩大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就能求出商。

以上的讲述我自认为针对性很强,但在课后练习中却发现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数学教学应该是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并用多种的思维方式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感受解决了数学问题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但通过作业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现错误的地方还是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的位置与除数不一致(如1.89÷0.54=18.9÷54)。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了。

2、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把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的现象,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3、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学生困难较大,中间“0”常常忽视。

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后,学生验算的错误非常多,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竖式,被除数、除数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验算时只要直接用商×除数=被除数即可。可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计算时首先需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笔算。验算时学生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会用转化后的除数×商=转化后的被除数,这样验算很不科学,如果学生在第一个转化整数环节中出错,验算就起不到作用。因此,正确的验算方法是将原题中的除数和商相乘是否等于原被除数。

5、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有的被除数不变、有的移动小数点的位数不同,有的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一切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思维活动空间,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把题目的困难逐步分解,减轻学生的运算困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篇9: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本课以“技术、体能、运用”为体育课堂导向, 以学习篮球运球技术为主线, 结合体能, 融入运球过人技术运用。通过单一技术学习组合和运用逐渐形成运球突破运动技能。在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 将规则和合作意识融入“以赛促学”的课堂中, 在强化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体能发展。课堂教学设计以“蹬”、“跨”、“转”为切入点, 选择符合技术原理的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课堂中将多媒体技术与技能教学有效地整合,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技术的对比, 突破教学重难点,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与多种组合运球的运用效果。同时, 关注学生个体与个性差异发展, 提倡团队合作、互帮互学, 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是运球过人技术的基础, 进攻者利用突然改变运球方向来突破防守的一种运球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对手堵截运球前进路线时使用。对学生的运球突破能力、控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 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及拓宽视野的能力。篮球运动较其他球类项目技术繁多, 战术形式多样, 且反映出个体作战与协同配合特点, 作为一项趣味性和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自信心及团队协作精神。副教材是力量素质练习, 通过各种方式的平板支撑和跳跃训练的结合, 提高学生躯干力量的同时促进跳跃能力的提升。

本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选项模块的学生,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基本掌握了各种原地、直线 (曲线) 运球及急停急起等运球过人技术,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是本学期第二次课。在新授课上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动作, 部分学生可以进行过低障碍物练习, 但对于转体探肩技术的掌握普遍不够理想。对于学生来说, 往往存在因运球重心过高使转体探肩速度慢, 导致过人效果不明显, 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高二学生缺乏对过人技术动作的认知基础, 对于何时加快动作速度的认识有待提高。基于以上学情, 本课以学习转体探肩的认知为重点进行教学, 在掌握“一蹬、二跨、三转体”的基础上, 通过“钻”模型 (降低重心) 和“贴”拳击柱 (体会贴过) 等方法加快动作速度, 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用力顺序, 并让学生尝试将组合动作融入到技术运用之中, 使技术学习和运用得以有效结合, 逐渐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片段呈现

(一) 开始部分

1. 笔者通过篮球运动中赛场上运动员的“执行力”一词的解释, 引导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队列练习, 为了能使学生的步伐和摆臂能够做到整齐划一进行原地踏步走练习, 练习中要求学生高喊校训“学博志雅, 行懿中西”;

通过1、3排和2、4排的不同方向走, 形成队列的有序拆分和整齐合并, 有效地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2. 热身环节, 笔者通过“穿越火线”的游戏, 带领学生“钻”过人形障碍物 (降低重心) , “贴”过拳击柱 (体会贴过) , 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充分活动下肢的同时密切联系基本部分的技术学习, “钻”、“贴”是为了引导学生体验在降低重心的前提下完成转体探肩。

学生模仿教师通过脚步移动练习 (小碎步、前后跨步) 结合教师的投、突、传等动作做出防守姿势并喊出口号 (我盖、我防、我断) ;此练习有效地将脚步防守和语言干预有效的结合。目的是让学生自我生成在移动过程中的防守意识并用语言干预进攻队员的思路。

(二) 辅助练习及诱导性练习

1.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笔者设计了手指拨球、斜后方拉球、左右抛球、行进间高抬腿胯下绕球、胯下八字绕球、上抛低接球 (左右) 和躲避球 (将球抛至空中并在球下落前快速来回移动, 在降低重心的过程中脚掌内侧快速蹬地并结合转体动作) 等练习。

2. 组织学生进行体前换手运球练习, 并逐步调整运球的重心;

在左跨步换手运球和向右跨步运球之后继续向前运球。

目的:提高学生单手控球的能力和体会换手运球时重心的变化从而加强体前换手运球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复习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过障碍物的练习。

教师强调在过障碍物时需降低重心, 每人2次 (共四个障碍物) 并要求等待的学生进行原地或原地换手运球。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评价, 重点提醒学生降低重心和按拍球的部位。练习过程中, 运用IPAD进行视频拍摄 (重心低、按拍球部位准确) , 并在电子大屏幕进行播放。在观看过程中, 学生重点观看优秀学生的按拍球部位和对重心的控制。

目的: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看到正确的动作示范, 同时练习者也能直接地观看到自己所做的动作, 这对于其技术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4. 挑战球星 (过N BA球星模型和拳击柱) 。

组织学生体验过球星模型和拳击柱, 要求学生按照开始部分的要求进行运球练习, 练习过程中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感悟,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转体探肩。然后, 集中学生于大屏幕前观看教师动作示范的视频, 内容包括: (1) 快速连续过障碍物 (球星模型、拳击柱) 上篮练习; (2) 慢动作回放 (过单个障碍物) ; (3) 连续过障碍物投篮。教师要提醒学生重点观看异侧脚的落点和转体探肩的动作以及换手运球之后运球的速度。

目的: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以最佳视角观看到教师的动作示范, 结合慢动作回放, 准确地观察到异侧脚的落点和转体探肩时需贴过障碍物, 这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观察换手运球后的加速。

5. 分层递进。

在全场练习的开始前通过观看精彩的NBA球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集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观看过程中布置观察任务, 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防守时是否有其他运球技术与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相组合, 从而引出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完成情况继续进行反馈练习或拓展练习 (A层次:过低障碍物练习;B层次:挑战明星;C层次:面对消极防守的全场一对一练习)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技术中的转体探肩是过人的重点, 在强调练习要求的同时侧重于巩固动作质量, 整个复习流程成环形结构, 有练习、纠错、再练习、小结。在此部分,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效纠错, 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 教师巡回指导, 并引导学生在完成力所能及的练习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练习发起挑战。提出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口号,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6. 挑战自我, 全场一对一 (积极防守) 和部分消极防守。

当分层练习之后, 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消极防守和继续过障碍物的练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前不换手运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等组合练习突破积极防守队员, 从而达到挑战自我的目的。教师巡回指导, 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如转体探肩不充分、突破之后运球速度不够、突破之后没有“倚”着防守队员等, 然后组织学生在大屏幕前观看优秀学生的动作示范。观看完后让学生自选组合挑战对手、挑战自己, 教师个别纠错, 提醒学生需注意的环节, 然后学生做反馈练习。

目的:作为本次课的拓展练习环节, 学生在一对一的练习过程中遇到积极防守的队员时, 尝试采用组合动作突破防守队员, 为下一节课的练习埋下伏笔。

(三) 身体素质练习

1. 两人相对平板支撑, 通过“石头、剪刀、布”判定输赢, 赢的人后退一步。

最终, 两人离边线更近者为胜者 (输赢只移动一次) 。在这个练习环节, 笔者通过“石头、剪刀、布”和移动, 提高平板支撑练习的难度和趣味性, 从而提高躯干力量。

2. 齐心协力, 相邻的两人成一组, 一人平板支撑, 另一人起身在支撑的学生旁纵跳3次再从身体下方爬过, 然后两人调换。

每两人一组, 以先完成两组为胜。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先体验一次, 学生思考练习的最佳方式;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1~2次比赛, 并评价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闪光点。比赛中, 要求跳跃的学生喊出次数, 支撑的学生给予加油, 并带领全体学生鼓励还未完成的小组。设计“齐心协力”是对躯干力量和跳跃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以跳、爬为运动载体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四、课后反思

1. 适宜的运动负荷

存在问题:从本节课来看, 从准备部分的“穿越火线”和步伐练习到基本部分的挑战明星和分层递进练习, 学生始终在进行高密度的运动, 练习场地由原地到半场再到全场、练习方式由徒手过障碍物到运球过障碍物再到过防守队员 (积极与消极) 。经统计, 本次课仅有8分钟的等待状态。同时, 因看课教师较多导致室内场馆的温度上升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 学生的心理又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 体能消耗大。其中有1位学生出现因体能消耗较大身体不适而无法练习的现象。

改进策略:课堂上兼顾体能的同时应合理组织练习时间,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状态并适当调整练习密度。如, 在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优生的示范、集体纠错和个别指导来调控练习的时间, 并可加入学生之间的互评, 培养学生会看、多想、能做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年龄阶段、身体状况等情况制订教学目标, 从而达到密度、负荷适中的要求, 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技术、体能、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反之则会抑制。

2. 合理的纠错时机

存在问题:从本节课来看, 教师在基本部分挑战明星时, 除了让学生观看教师慢动作的视频纠正动作的方法之外, 没有比较有效的纠错手段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只是口头强调转体探肩 (如转体探肩做得还不够, 运球重心太高了等) , 导致了学生不知真正的错误原因, 出现为了完成该动作而去做动作的现象, 不知错误如何纠正等。

篇10:化学教学的课后反思

美国明尼芬达州的罗斯福高中是一所具有82年办学历史的优秀校,罗斯福高中主张:反思+实践+研究=教师的成熟,可见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进行课后反思呢?

一、反思目标是否全面落实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讲解一定要细腻、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要善于创设化学情境。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空间。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二、反思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如果教学重点、难点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出现对重点知识没有重点讲,或误将“难点”知识当成了“重点”讲,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千万不可有容易或是自己讲解得清晰到位的想法,这样才能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努力成为—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四、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将教学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太少,缺乏鼓励。这样,成绩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反而越来越差,导致整体成绩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五、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体。

六、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失败点

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恩、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七、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篇11: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课前准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能够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通过对地质灾害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 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分布图的阅读,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地图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强化地理空间感。在教学方法方面按照原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 只需从课本中勾画出重点, 教师略加讲解, 也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却少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会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在最初备这节课时, 原计划讲一些基础知识, 设置一些情景, 提出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如地震, 首先复习一下相关基础知识:震源、震中、震源深度、等震线、震中距、深浅源地震的区别及划分等, 再利用影片《唐山大地震》中地震片段, 让学生感受地震破坏力之巨大。此时, 再设置一些问题:地震会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 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些地区, 地震分布有规律吗?我们能预报吗?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完成教学。

利用这种方法在二 (11) 班进行了试讲, 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任务也能够完成, 但总觉得有一些欠缺。和同学进行座谈了解发现, 学生当看到影片时, 很兴奋, 注意力也高度集中, 影片过后, 对地震产生原因的分析, 兴趣不高, 等待老师给出答案。到了地震逃生阶段, 就有点乱, 许多同学没能真正掌握地震逃生、自救的方法, 甚至对已掌握的都产生了怀疑。而谈到泥石流和滑坡, 很多同学都将两者混为一谈。

针对这一情况, 我在二 (12) 班进行了调整。大胆删除了视频, 在基础知识复习部分, 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 而是采用谈话模式, 让学生讲自己了解的地震知识, 每人说一条即可, 全班同学跃跃欲试, 将要复习的知识, 全部再现, 并讲出了很多新知识, 甚至有一些是老师也不很清楚的。说明学生的知识是很全面的。我们要相信学生。通过知识再现, 也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底数, 对掌握不准不全的, 及时补充, 对于掌握有误的及时纠正。最后再引领学生总结归纳这一部分知识, 形成知识框架, 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随后给大家一段文字材料, 让同学们分析这段文字材料反映哪些问题。并帮助同学分析关键字, 请同学进行归纳。通过示例材料的分析, 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材料问题的信息提取, 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后面的泥石流与滑坡则采用对比教学法, 让同学对比填表, 根据概念、影响因素、分布地区等分析其异同点, 找出其关联性。

对比两节课, 我发现, 第二节课的效果更明显, 学生在反馈中提到, 上课中想把问题弄明白, 提出问题, 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很有成就感。有些材料题以前不知所云, 现在有了解题方向, 这节课收获很大。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选修本的教学, 就更不能单纯做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课本上能够一眼就看明白的, 最好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讲授, 而是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加以引导。而对于难度一般的问题, 则鼓励学生小组内探究解决。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由教师帮助分析, 最后得出由学生自己推出结论, 这样不但记忆深刻, 而且方法也会掌握牢固。对于分组, 要本着各组均衡原则,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引领学生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总结中, 既要有本组的文字材料, 还要组员进行答辩, 这样既鼓励大家集思广益, 又不让学生的惰性进入小组, 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

这两节课, 成功之处是教学思想上已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 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能力培养上;教法上, 虽无定法, 但以激励、引领、鼓舞, 重视每一名同学的积极参与为法, 以教师的少讲、点拨为主, 引领学生探究为法。回顾这两节课, 虽有收获, 但仍有不足, 比如由于时间问题, 后面泥石流和滑坡展开的不够充分, 两者分布地区为何不一致等问题虽留到课下解决, 但仍显紧张, 建议将本节改为两课时, 更能充分展开。

篇12:教学“乘法估算”的课后反思

上“估算”课是要学生掌握估算技巧,懂得什么情况下宜于估算,不必准确计算;或先估算一下结果的大致范围,利于使精确计算结果更加正确。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课的课题是“三年级乘法估算”。它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大致范围。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下面我就本节课的设计和执教,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反思一下课中的不足之处。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样便能使学生自己主动调出内部的东西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对问题深入地理解。

本课由好朋友明明伴随我们学习为主要线索:从去明明家参观牧场,到明明给同学出题目,从明明让同学帮助估算,到明明最后用动听的家乡音乐答谢同学们。整节课设计了孩子们和好朋友明明一起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活动,让孩子们从枯燥的数字里解放出来,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的课堂。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习,有利于突破难点,在紧张和快乐中度过40分钟。

二、关注生活,体现有效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因而在教学中要体现数学生活化,选取密切学生联系的生活数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生活,更加联系生活,让学生对学习时时保持亲切感。

进行本课的设计时,对于明明家的牧场里的问题、明明从学校去旅游的坐车问题、明明家小货车要运牛奶去城里、明明的李老师要去买篮球,以及我——今天的授课教师——从郇楼来到合沟中心小学骑的是什么车的问题,都是生活中孩子们可以遇到或者可以理解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跟他们的生活比较近,也易于他们理解。他们会感觉到他们帮助明明解决了问题,在帮助别人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凸显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

三、合作学习,共享成功

新课改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对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合作学习不仅使自己获益,而且让更多的伙伴获益,使学生感受到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加快乐。数学中的猜想、估算比较适合应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努力去探究、交流,获得知识的能量,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嘴参与。实际上合作学习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它要求学生们能够互相尊重,能互相信任与支持,能自我反思,能有条理地陈述、总结、反馈等。

本课我注重多次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小组里互相猜一猜,运用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探讨。开始是对三种估算方法的全面掌握,大家可以互相补充,后来延伸到合理地选择估算方法,最后能运用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要多加应用,当然也要注意它的合适性、有效性。

四、立足教材,适当延伸

我们知道,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不能盲目崇拜教材,成为教材的奴隶,让教材完全控制我们,束缚我们的思路。我们要树立“用教材”的新的教材观,从死教书转向“活用教材”,灵活和创新地使用教材;要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能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安排教学顺序,把教材进行灵活使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我把“想想做做”的第1题提到了前面,因为是认真详细看的教材,我开始还是有点犹豫的:第一题的4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吗?它没有具体的要求,所以我就让学生在开始就板演练习,然后用今天学习的估算的方法来验证一定它的积。这样的处理,节约了课堂时间。第二,将“想想做做”的第3题进行适当的扩展,除了像题目里这样的估算方法,学生还可用第三种方法进行估算,体现了用合适的方法估算这一教学目标。第三,适当扩展和增加学习内容。如:前面几道复习题、整十数口算,为下面的估算打下计算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整十数相乘比较容易得出得数;增加的两道改错题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的作用,为顺利进入新授埋下伏笔;增加了两道解决问题,突破如何合理选择估算方法,符合现实生活。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未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败笔,虽然是因为条件所限,但它还是一个不足的主要方面,如果用课件展示,教学效果会更好。

2.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足。因为是给陌生的学生上课,学生较紧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上一篇:当老师作文600字下一篇:公司污染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