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2024-05-16

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精选6篇)

篇1: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发〔2003〕16号 【发布日期】2003-02-21 【生效日期】2003-02-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

(内政发〔2003〕16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已经2003年2月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

根据《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精神,为了确保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如期实现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各项目标,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第一条第一条 外商投资农牧业、林业、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公用、环保等基础产业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矿产、旅游等资源,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享受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二条第二条 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吸引外商对银行和商业零售企业进行投资,可以设立保险经营机构和科技信用担保中心,兴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旅行社和中外 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兴办中外合资合作或外资建筑与相关服务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铁路货运与道路货运企业。

第三条第三条 比照外商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吸引区外企业和个人通过独资、控股、参股、收购、联合、兼并、租赁、托管、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到内蒙古投资设厂、合作开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和自治区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在税收、工商、土地、投资管理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支持区内企业与区外各类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条第四条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减少工商注册、建设用地、减免退税等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工商注册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企业登记独立注册试行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01〕143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市场主体准入若干意见的通知》(内政字〔2002〕219号)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在未能完成申报件的情况下,经申请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意,用地单位和个人可先行用地,但半年内必须依法向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报批用地手续。

第五条第五条 降低企业申请对外贸易经营权和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标准。生产企 业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标准,注册资金调整为200万元,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的注册资金调整为50万元。私营生产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标准,按国有、集体生产企业的条件、标准和办法办理。外贸企业申请对外劳务经营权的标准,调整为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000万美元,或出口额达到3000万美元。企业注册资金达到300万元,成立时间两年以上,具备外销员或国际商务师资格的从业人员(不少于3人),以及报关、报验、办税、外汇核销人员,可以申请进出口代理经营资格。

第六条第六条 鼓励优势产品出口,建立和完善有机农产品生产服务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和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扩大有机农畜产品出口。支持主营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申请国家出口配额,鼓励优势初级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第七条第七条 鼓励企业通过委托代理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承接项目、获取信息、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到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承接援外合资合作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加大吸引跨国公司的力度,从项目签约、立项、审批、建设、运营,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

第八条第八条 在边境地区实行优惠的边贸政策。在出口退税、进出口商品经营范围、进出口商品配额、许可证管理、人员往来等方面简化手续,放宽限制。对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建设给予重点支持。除国家统一规定的行政机关执法收费外,取消口岸其他行政性收费,减轻边贸企业经营负担,减少出入境人员不必要的支出。

第九条第九条 边贸企业的边境贸易经营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登记、管理和备案。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在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开展劳务合作,其项目合同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并享受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凡在内蒙古登记注册的企业,均可向自治区外经贸主管部门申请边境小额贸易经营资格,经审核批准或登记备案后,享受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

第十条第十条 边贸企业出口原产于内蒙古且属于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除国家实行统一招标的商品、配额有偿使用管理的商品、重点管理的边境贸易出口商品、军民通用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外,免领出口许可证。属于国家重点管理的边贸出口商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配额,尽量满足边贸企业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需要。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创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进一步简化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限额内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全额自筹资金的项目,按业主决策原则,实行项目登记备案制。实行登记备案制的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由政府主管部门签发备案核准证。国家、自治区规定需审批的项目和业主要求审批的项目,内资企业用自有资金或借用国内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非限制类产业的项目,政府主管部门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外商投资企业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鼓励类产业或优势产业的项目,政府主管部门只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逐步简化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等的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规范收费制度,严禁各种乱收费和乱摊派。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国务院和自治区收费主管部门(计划、财政)批准外,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制定或调整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和增加收费频次。对准予收费的项目,实行收费公示、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企业交费登记证和票款分离制度,收费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收据。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不得进行有偿经营服务性收费,不得要求企业购买指定商品和到其指定的中介机构接受服务。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研究制定《外来投资者保护条例》,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对企业检查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登记备案。旗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西部大开发投诉中心或投资商投诉协调服务中心,设立专线投诉电话。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会计、审计、公证、律师、评估、咨询、人才、信息等中介服务,严禁弄虚作假和欺骗投资者。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政策措施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围绕生态、基础设施、优势产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对国家在内蒙古投资的项目以及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自治区各部门、各盟市要提前介入项目用地相关程序,提供优质服务,优先安排土地,尽可能减免土地管理行政性收费,并对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给予积极支持。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除关系国家命脉和安全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外,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依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特别是跨国公司以受让股权、买断资产等不同方式参与我区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特许权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均可进入。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协作,鼓励金融机构介入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及时进行项目评估,积极向总行推荐贷款项目。根据国家对基础设施项目延长贷款期限的规定,积极帮助企业申请长期贷款,加大对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对特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以公司加农户为经营方式的龙头企业给予支持,采取措施扩大农户小额贷款规模。配合生态建设工程,支持有还贷能力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山野菜、中药材开发、苗圃以及人造板、造纸等林产品加工项目申请信贷资金。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国家支持西部地区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积极推动以BOT、TOT、特许权转让等融资方式利用外资工作。选择国家试点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委托中介机构组织采取BOT、TOT形式进行国际招标。加快培育和扶植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扩大引进区外国外资金规模。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重点用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争取国际多边、双边无偿援助和赠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领域的项目,根据项目偿还能力,国外优惠贷款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最高可达70%,有限制采购条件或贷款机构对贷款比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继续办好农村牧区电网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和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具有一定还贷能力的水利开发和城市环保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逐步开办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业务。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认真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意见 》(内政发〔2002〕14号),允许垫资修路、让利引资修路和以“热线”带“冷线”修路。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内蒙古公用基础设施,允许采用多种方式向国内外投资者转让区内国有公路、城市市政等公用基础设施资产权益和建设受益权,转让期限最长可达30年。为保证投资者或受让方利益,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其提供收费价格批文质押、履约保险等必要的融资和经营条件。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安排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列入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的企业,不分所有制、不论投资来源地,政府在安排前期费和财政 贴息等方面同等对待。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倾斜。鼓励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和区内外企业投资。信誉良好的“三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具备条件且不需政府提供担保的,可申请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帮助优势产业、出口创汇企业,争取国家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国外商业贷款指标的支持。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视不同行业放宽外商投资股比限制。投资于商业项目,经营年限可放宽至40年,注册资本可放宽至3000万元人民币。鼓励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到内蒙古再投资,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外资比例不低于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鼓励区内企业再投资,投资额超过企业原资产额50%的,享受新办企业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允许依法以无形资产作为注册资本进行投资,比例可占注册资本的20%;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比例可占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开发经费开支比重。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 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发挥好价格和收费机制的作用,积极向国家争取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骨干电网联络线的输电费用,促进西电东送。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维护成本开支得到合理补偿。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按补偿成本原则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争取新建铁路和铁路支线实行特殊运价、区内航空支线实行浮动票价的政策。合 理审批列入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蒙药价格。

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对设在内蒙古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0%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10年以前,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在内蒙古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自获利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内蒙古境内国道、省道以及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比照铁路、民航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免征耕地占用税的建设用地,具体范围限于公路线路、公路线路两侧边沟所占用的耕地,公路沿线的堆货场、养路道班、检查站、工程队、洗车场等所占用的耕地不在免税之列。上述免税用地,凡改变用途,不再属于免税范围的,应当自改变用途之日起补缴耕地占用税。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林应占80%以上)还草产出的 包括经济林苗木、商品饲草的农业特产品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实行土地和矿产资源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全面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和利用荒山、荒地造林种草的各项政策,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划拨给单位和个人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可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实行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并减免土地出让金,减免的土地出让金可作为政府扶持生态建设的投资;达到出让合同约定的投资金额并符合生态建设条件的,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可申请续期。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探矿权人投资勘查获得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地后,可优先依法获得采矿权。允许将勘查费用计入递延资产,在开采阶段分期摊销。以中外合营方式勘查开采非油气矿产资源,中方以探矿权、采矿权入股的,由中方提供相关地质成果资料,探矿权、采矿权按规定依法评估作价。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培育矿业权市场,促进探矿权、采矿权依法出让和转让。出让矿业权范围包括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的矿产地、依法收归国有的矿产地和其它矿业权空白地。矿业权人可采取依法申请批准和招标、拍卖等其他方式转让矿业权,可采取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勘查或开采、上市等方式依法转让矿业权,可依法出租、抵押矿业权。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在内蒙古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按有关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批准,可部分或全部转为国有矿山企业或地勘单位的国家资本:勘查或开采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富铁矿、优质锰矿、铬铁矿、铜、镍、金、银、钾盐、铂族金属、地下水等矿产资源;在国家、自治区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和重点开发地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大中型矿山企业因资源枯竭,勘查接替资源;国有矿山企业经批准进行股份制改造或对外合营时,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以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入股;国有矿山企业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确有困难。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在内蒙古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减缴或免缴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富铁矿、优质锰矿、铬铁矿、铜、钾盐、铂族金属、地下水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大中型矿山企业为寻找接替资源申请的勘查,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包括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资源开发及老矿区尾矿利用)的矿产资源开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探矿权使用费,第一个勘查可以免缴,第二至第三个勘查可减缴50%,第四至第七个勘查可减缴25%。采矿权使用费,矿山基建期和矿山投产第一年可以免缴,矿山投产第二至第三年可减缴50%,第四至第七年可减缴25%,矿山闭坑当年可以免缴。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外商从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非油气矿产资源开采,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5年。外商投资开采回收非油气矿产资源主矿种之外的共、伴生矿,减半缴纳共、伴生矿产品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利用尾矿,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用先进技术使国内现有技术难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减半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3年。

五、吸引和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认真贯彻实施《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意见》(内党办发〔2000〕13号)精神,大力培养自治区急需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各级政府、各用人单位应设立引智经费,为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及必要的工作条件。组建人才创业服务中心或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器,为承担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的人才提供科研开发专项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和贴息。对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科技项目和重点学科项目的高级专业人才、自治区引进的急需人才、留学回国人才,在科研经费资助、助手配备、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积极与东部地区开展科技人才相互挂职交流锻炼,扩大人才交流规模。对口支援到内蒙古工作及内蒙古到东部省区挂职锻炼的各类人才,各地区、各单位可根据情况给予生活补贴。逐步增加内蒙古高校招生数量,积极争取中央部属高校和东中部地区高校在内蒙古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比例。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加强高校同东中部地区高校、国外高校和港澳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支持高校派出更多的留学人员。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加大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优秀企业经营者的奖励。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可采取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将职务技术成果转让给他人实施的,应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对科技人员的一次性奖励;自行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应当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5年内,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对科技人员和促进转化有关人员的奖励;采用股份形式实施转化的,也可用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 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可从该企业新增净资产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企业优秀经营者,由其享有这部分资产的收益权。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对到我区工作的各类人才实行来去自由政策,根据国家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政策,其人事档案保存地点由本人自主选择。到内蒙古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转到工作地区,也可转回原籍。到内蒙古艰苦边远地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1994〕67号”文件规定的94个旗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在见习(试用)期间执行定级工资,见习(试用)期满转正定级时其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可向上浮动一至二个档次;由自治区人事部门界定的特需人才,其报酬可实行年薪制或由聘用期间的契约来确定。到内蒙古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以及开发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允许保留原籍户口,如果将户口迁入内蒙古,返回时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回原迁出地。凡在内蒙古地级市和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可随时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严禁收取城市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为外籍高科技人才、投资者提供入境、居留便利。符合国家规定的人员,如需多次临时入境,可根据实际需要发给有效期一年以上、最长不超过五年的多次入境有效签证;对需在华常住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发给一年以上、最长不超过五年的外国人居留证,并对需多次出入境的同时发给与外国人居留证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签证。改进我区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和边民出入境通行证的申领和查验办法,为在边境地区工作的各类人员正常进出边境管理区和出入境提供便利。

六、规定的解释和落实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和《内蒙古自治区扩大横向联合优惠政策》同时废止。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优于本规定或本规定未涉及的,执行国家规定。自治区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西部开发政策实施细则(或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职责分工,由计划、经贸、教育、科技、公安、财政、人事、国土资源、外经贸、金融、税务、工商等业务主管部门对具体内容分别进行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精神,为了确保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如期实现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各项目标,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第一条 外商投资农牧业、林业、水利、交通、能源、市政公用、环保等基础产业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矿产、旅游等资源,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享受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二条 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吸引外商对银行和商业零售企业进行投资,可以设立保险经营机构和科技信用担保中心,兴办中外合资外贸公司、旅行社和中外 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兴办中外合资合作或外资建筑与相关服务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铁路货运与道路货运企业。

第三条 比照外商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吸引区外企业和个人通过独资、控股、参股、收购、联合、兼并、租赁、托管、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到内蒙古投资设厂、合作开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和自治区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在税收、工商、土地、投资管理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支持区内企业与区外各类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条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减少工商注册、建设用地、减免退税等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工商注册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企业登记独立注册试行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01〕143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市场主体准入若干意见的通知》(内政字〔2002〕219号)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在未能完成申报件的情况下,经申请有审查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意,用地单位和个人可先行用地,但半年内必须依法向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报批用地手续。

第五条 降低企业申请对外贸易经营权和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标准。生产企 业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标准,注册资金调整为200万元,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的注册资金调整为50万元。私营生产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标准,按国有、集体生产企业的条件、标准和办法办理。外贸企业申请对外劳务经营权的标准,调整为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000万美元,或出口额达到3000万美元。企业注册资金达到300万元,成立时间两年以上,具备外销员或国际商务师资格的从业人员(不少于3人),以及报关、报验、办税、外汇核销人员,可以申请进出口代理经营资格。

第六条 鼓励优势产品出口,建立和完善有机农产品生产服务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和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扩大有机农畜产品出口。支持主营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申请国家出口配额,鼓励优势初级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第七条 鼓励企业通过委托代理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承接项目、获取信息、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到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承接援外合资合作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加大吸引跨国公司的力度,从项目签约、立项、审批、建设、运营,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

第八条 在边境地区实行优惠的边贸政策。在出口退税、进出口商品经营范围、进出口商品配额、许可证管理、人员往来等方面简化手续,放宽限制。对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口岸建设给予重点支持。除国家统一规定的行政机关执法收费外,取消口岸其他行政性收费,减轻边贸企业经营负担,减少出入境人员不必要的支出。

第九条 边贸企业的边境贸易经营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登记、管理和备案。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在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开展劳务合作,其项目合同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并享受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凡在内蒙古登记注册的企业,均可向自治区外经贸主管部门申请边境小额贸易经营资格,经审核批准或登记备案后,享受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

第十条 边贸企业出口原产于内蒙古且属于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除国家实行统一招标的商品、配额有偿使用管理的商品、重点管理的边境贸易出口商品、军民通用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外,免领出口许可证。属于国家重点管理的边贸出口商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配额,尽量满足边贸企业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需要。

第十一条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精简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创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进一步简化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限额内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全额自筹资金的项目,按业主决策原则,实行项目登记备案制。实行登记备案制的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由政府主管部门签发备案核准证。国家、自治区规定需审批的项目和业主要求审批的项目,内资企业用自有资金或借用国内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非限制类产业的项目,政府主管部门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外商投资企业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鼓励类产业或优势产业的项目,政府主管部门只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逐步简化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等的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 规范收费制度,严禁各种乱收费和乱摊派。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国务院和自治区收费主管部门(计划、财政)批准外,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制定或调整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和增加收费频次。对准予收费的项目,实行收费公示、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企业交费登记证和票款分离制度,收费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收据。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不得进行有偿经营服务性收费,不得要求企业购买指定商品和到其指定的中介机构接受服务。

第十三条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研究制定《外来投资者保护条例》,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对企业检查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登记备案。旗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西部大开发投诉中心或投资商投诉协调服务中心,设立专线投诉电话。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会计、审计、公证、律师、评估、咨询、人才、信息等中介服务,严禁弄虚作假和欺骗投资者。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政策措施

第十四条 围绕生态、基础设施、优势产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对国家在内蒙古投资的项目以及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自治区各部门、各盟市要提前介入项目用地相关程序,提供优质服务,优先安排土地,尽可能减免土地管理行政性收费,并对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给予积极支持。

第十五条 除关系国家命脉和安全的企业由国家控股外,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依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特别是跨国公司以受让股权、买断资产等不同方式参与我区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特许权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均可进入。

第十六条 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协作,鼓励金融机构介入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及时进行项目评估,积极向总行推荐贷款项目。根据国家对基础设施项目延长贷款期限的规定,积极帮助企业申请长期贷款,加大对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对特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以公司加农户为经营方式的龙头企业给予支持,采取措施扩大农户小额贷款规模。配合生态建设工程,支持有还贷能力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山野菜、中药材开发、苗圃以及人造板、造纸等林产品加工项目申请信贷资金。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国家支持西部地区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

第十七条 积极推动以BOT、TOT、特许权转让等融资方式利用外资工作。选择国家试点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委托中介机构组织采取BOT、TOT形式进行国际招标。加快培育和扶植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扩大引进区外国外资金规模。

第十八条 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重点用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争取国际多边、双边无偿援助和赠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领域的项目,根据项目偿还能力,国外优惠贷款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最高可达70%,有限制采购条件或贷款机构对贷款比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继续办好农村牧区电网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和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具有一定还贷能力的水利开发和城市环保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逐步开办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业务。第二十条 认真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公路交通发展的意见 》(内政发〔2002〕14号),允许垫资修路、让利引资修路和以“热线”带“冷线”修路。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内蒙古公用基础设施,允许采用多种方式向国内外投资者转让区内国有公路、城市市政等公用基础设施资产权益和建设受益权,转让期限最长可达30年。为保证投资者或受让方利益,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其提供收费价格批文质押、履约保险等必要的融资和经营条件。

第二十一条 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安排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列入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的企业,不分所有制、不论投资来源地,政府在安排前期费和财政 贴息等方面同等对待。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倾斜。鼓励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和区内外企业投资。信誉良好的“三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具备条件且不需政府提供担保的,可申请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帮助优势产业、出口创汇企业,争取国家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国外商业贷款指标的支持。

第二十二条 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视不同行业放宽外商投资股比限制。投资于商业项目,经营年限可放宽至40年,注册资本可放宽至3000万元人民币。鼓励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到内蒙古再投资,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外资比例不低于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鼓励区内企业再投资,投资额超过企业原资产额50%的,享受新办企业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 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投资主体,允许依法以无形资产作为注册资本进行投资,比例可占注册资本的20%;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比例可占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开发经费开支比重。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应逐年增长,增长幅度 在10%以上的企业,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国家和自治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第二十四条 发挥好价格和收费机制的作用,积极向国家争取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骨干电网联络线的输电费用,促进西电东送。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维护成本开支得到合理补偿。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按补偿成本原则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争取新建铁路和铁路支线实行特殊运价、区内航空支线实行浮动票价的政策。合 理审批列入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蒙药价格。

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 对设在内蒙古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0%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10年以前,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六条 在内蒙古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自获利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七条 内蒙古境内国道、省道以及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比照铁路、民航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免征耕地占用税的建设用地,具体范围限于公路线路、公路线路两侧边沟所占用的耕地,公路沿线的堆货场、养路道班、检查站、工程队、洗车场等所占用的耕地不在免税之列。上述免税用地,凡改变用途,不再属于免税范围的,应当自改变用途之日起补缴耕地占用税。

第二十八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林应占80%以上)还草产出的 包括经济林苗木、商品饲草的农业特产品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第二十九条 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实行土地和矿产资源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全面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和利用荒山、荒地造林种草的各项政策,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划拨给单位和个人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可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实行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并减免土地出让金,减免的土地出让金可作为政府扶持生态建设的投资;达到出让合同约定的投资金额并符合生态建设条件的,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可申请续期。第三十一条 探矿权人投资勘查获得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地后,可优先依法获得采矿权。允许将勘查费用计入递延资产,在开采阶段分期摊销。以中外合营方式勘查开采非油气矿产资源,中方以探矿权、采矿权入股的,由中方提供相关地质成果资料,探矿权、采矿权按规定依法评估作价。

第三十二条 培育矿业权市场,促进探矿权、采矿权依法出让和转让。出让矿业权范围包括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的矿产地、依法收归国有的矿产地和其它矿业权空白地。矿业权人可采取依法申请批准和招标、拍卖等其他方式转让矿业权,可采取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勘查或开采、上市等方式依法转让矿业权,可依法出租、抵押矿业权。

第三十三条 在内蒙古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按有关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批准,可部分或全部转为国有矿山企业或地勘单位的国家资本:勘查或开采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富铁矿、优质锰矿、铬铁矿、铜、镍、金、银、钾盐、铂族金属、地下水等矿产资源;在国家、自治区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和重点开发地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大中型矿山企业因资源枯竭,勘查接替资源;国有矿山企业经批准进行股份制改造或对外合营时,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以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入股;国有矿山企业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确有困难。

第三十四条 在内蒙古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减缴或免缴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富铁矿、优质锰矿、铬铁矿、铜、钾盐、铂族金属、地下水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大中型矿山企业为寻找接替资源申请的勘查,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包括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资源开发及老矿区尾矿利用)的矿产资源开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探矿权使用费,第一个勘查可以免缴,第二至第三个勘查可减缴50%,第四至第七个勘查可减缴25%。采矿权使用费,矿山基建期和矿山投产第一年可以免缴,矿山投产第二至第三年可减缴50%,第四至第七年可减缴25%,矿山闭坑当年可以免缴。

第三十五条 外商从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非油气矿产资源开采,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5年。外商投资开采回收非油气矿产资源主矿种之外的共、伴生矿,减半缴纳共、伴生矿产品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利用尾矿,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用先进技术使国内现有技术难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减半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3年。

五、吸引和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

第三十六条 认真贯彻实施《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意见》(内党办发〔2000〕13号)精神,大力培养自治区急需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第三十七条 各级政府、各用人单位应设立引智经费,为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及必要的工作条件。组建人才创业服务中心或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器,为承担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的人才提供科研开发专项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和贴息。对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科技项目和重点学科项目的高级专业人才、自治区引进的急需人才、留学回国人才,在科研经费资助、助手配备、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三十八条 积极与东部地区开展科技人才相互挂职交流锻炼,扩大人才交流规模。对口支援到内蒙古工作及内蒙古到东部省区挂职锻炼的各类人才,各地区、各单位可根据情况给予生活补贴。逐步增加内蒙古高校招生数量,积极争取中央部属高校和东中部地区高校在内蒙古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比例。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加强高校同东中部地区高校、国外高校和港澳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支持高校派出更多的留学人员。

第三十九条 加大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优秀企业经营者的奖励。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可采取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将职务技术成果转让给他人实施的,应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对科技人员的一次性奖励;自行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应当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5年内,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对科技人员和促进转化有关人员的奖励;采用股份形式实施转化的,也可用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 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可从该企业新增净资产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企业优秀经营者,由其享有这部分资产的收益权。

第四十条 对到我区工作的各类人才实行来去自由政策,根据国家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政策,其人事档案保存地点由本人自主选择。到内蒙古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转到工作地区,也可转回原籍。到内蒙古艰苦边远地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1994〕67号”文件规定的94个旗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在见习(试用)期间执行定级工资,见习(试用)期满转正定级时其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可向上浮动一至二个档次;由自治区人事部门界定的特需人才,其报酬可实行年薪制或由聘用期间的契约来确定。到内蒙古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以及开发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允许保留原籍户口,如果将户口迁入内蒙古,返回时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回原迁出地。凡在内蒙古地级市和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可随时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严禁收取城市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

第四十一条 为外籍高科技人才、投资者提供入境、居留便利。符合国家规定的人员,如需多次临时入境,可根据实际需要发给有效期一年以上、最长不超过五年的多次入境有效签证;对需在华常住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发给一年以上、最长不超过五年的外国人居留证,并对需多次出入境的同时发给与外国人居留证相同期限的多次返回签证。改进我区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和边民出入境通行证的申领和查验办法,为在边境地区工作的各类人员正常进出边境管理区和出入境提供便利。

六、规定的解释和落实

篇3: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自然资源虽然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要素之一, 但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增长落后于其他区域已成为显著的统计规律, 即所谓“资源诅咒”现象[1]。内蒙古是我国资源富集地区之一[2], 近年来其经济增长表现十分突出, 未出现经济增长滞后后果 (表1) 。西部大开发以来, 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和总体上均大幅度超过西部与全国平均水平, 其结果是人均GDP从全国排名第16位提升至第6位, 仅次于陕西 (从第28位提升为第15位) 。

注: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出于对资源依赖性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担忧, 一些学者尝试从外部特征或作用机制上间接地判断内蒙古经济发展是否在走向“资源诅咒”。如徐盈之与胡永舜通过计量分析发现, 内蒙古经济发展存在着“荷兰病”机制[3];刘涛等的研究表明, 能源行业发展通过成本机制对制造业形成了“挤出效应”[4]。作为这些工作的延伸, 本文从产业结构变迁及其绩效角度论证资源产业发展对内蒙古经济可持续性的影响。

一般来讲, 资源对区域经济的“诅咒”可分为市场和政治两个路径。前者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指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大大提高资本品、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 导致这些要素的积累滞后, 即所谓的“荷兰病”[5,6];后者指资源优势降低经济竞争压力, 导致政府对市场配置效率的忽视, 降低制度质量[7,8], 这一情况在发展的经济体中更为普遍。市场途径通过要素限制其他产业发展, 使区域经济的产值结构日益“资源主导化”, 经济要素结构变迁缓慢, 政治途径则通过降低要素流动效率强化产值—要素结构日益背离的产业结构演化趋势。然而, 发展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发展实践均表明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中的“典型化”事实之一, 两者之间的统计规律被表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变迁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在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均衡的过程。当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水平或低生产率增长的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时, 就会产生结构红利而促进总生产率的增长[9]。既然“资源诅咒”会阻止生产要素结构的变迁, 因此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结构红利却不显著, 便成为“资源诅咒”的潜在表现之一。本文通过产业结构变迁评价来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自然资源优势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

2 产业结构变迁及其特征分析

2.1 过程与比较分析

就业比例和产值比例是测度产业结构的常规指标, 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西部大开发以来用就业比例和产值比例测度的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图1中2002—2003年数据有突变, 主要原因在于2003年后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 (全社会就业人员中不包括自由从业人员, 而自由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城镇第二、三产业) 。排除这一情况, 可见其中就业结构经历了持续的非农化过程;第二产业就业比例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反复过程, 而且在2007年之前的水平基本不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则是先下降后上升过程。但从总体上看, 就业比例变迁幅度很小。与全国和西部地区相比, 内蒙古就业结构这种高级化变迁的速度落后于平均水平:2000年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百分数为52.2∶17.1∶30.7, 落后于全国的50.0∶22.5∶27.5, 但领先于西部的61.7∶12.9∶25.4。经过西部大开发的10年发展, 2010年其就业比例百分数为48.2∶17.41∶34.39, 不仅落后于全国的36.7∶28.7∶34.6, 而且落后于西部总体结构水平的47.7∶19.7∶32.6。

图2所示的产值结构及其变迁表现出与就业比例相差巨大的特征。首先, 就业比例始终是与全国和西部一致的“一三二”式, 而产值比例2005之前是“三二一”式, 从2005年开始成为与全国和西部一致的“二三一”式。其次,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上升速度大大高于其就业比例。比较而言, 内蒙古产值结构的高级化变迁速度快于平均水平。2000年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百分数为22.8∶37.9∶39.3, 落后于全国的15.1∶45.9∶39.0和西部的22.3∶41.5∶36.2;经过西部大开发的10年发展, 2010年其就业比例百分数为9.4∶54.5∶36.1, 领先于全国的10.1∶46.8∶43.1和西部总体结构水平的11.1∶55.9∶33.0。

2.2 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变迁在就业比例和产值比例之间的差异可使用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描述。各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等于其就业比例与产值比例之间的差值。该值等于零, 则该产业的GDP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步;小于零, 则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大于零, 则该产业就业不足[10]。经济总体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等于三次产业偏离值的绝对值总和, 指标值越大, 经济当中劳动力配置的效率越低。

图3给出了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全国水平的总体产业结构偏离度变迁过程。可以看出, 西部地区偏离度在波动中缓慢降低, 但绝对水平始终高于全国水平;全国总体产业偏离度呈现出稳定下降趋势, 2010年较之西部已处于很低的水平;内蒙古便出现了与西部、全国相反的趋势——偏离度在2000年大幅低于西部和全国水平, 随后经过持续、稳定的升高过程, 于2006年超越全国水平, 2010年最终超越西部。显而易见, 以西部、全国的下降趋势为背景, 内蒙古越来越高的产业偏离度表明其产业结构变迁遭遇着“资源诅咒”。

3 模型与数据

3.1 模型解释

转换—份额模型 (CSSM) 由Fabricant发展, 目的是为了估计单位产出水平对劳动力的需求[11], 近年来被发展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经济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12]。其基本原理为:以Yt、Lt分别表示第t时期经济总体产出水平与就业总量;LPti、Lti、lti分别表示t时期i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业量和就业人数占经济总体的比例, 则t时期经济总体劳动生产率LPt可表述为:

undefined

由此, 第t期经济总体相对于第0期 (基期) 的劳动生产增长率gt可表述为:

undefined

式 (2) 右边部分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分解, 被解释为以下三项:第一项, 内部增长效应。这一部分测度纯效率提高部分, 表示在结构未变动或每个产业维持原来的要素份额 (l0i) 的情况下, 各产业要素生产率增长对总体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各产业内部增长效应通常被解释为是由于各个产业内部的技术进步、X效率和组织效率等因素导致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二项, 静态转移效应。行业结构的静态转移效应表示的是各行业要素生产率 (LP0i) 不变的条件下, 要素从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产业部门流向生产率水平较高部门时引起的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如果最初时期具有较高的要素生产率水平的行业吸收了更多的要素, 提高了要素份额, 则该项的符号为正, 即所谓结构红利。第三项, 动态转移效应。表示要素度量的是要素从增长率较慢的产业流向增长率较快的产业所引起的增长效应, 它是产业结构变化和生产率变化的综合作用。如果行业的要素生产率和要素份额同时增长, 该项为正;如果具有较高生产率增长的行业劳动份额减少, 或具有较低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的劳动份额增加, 则该项为负。

第二项 (静态转移效应) 和第三项 (动态转移效应) 总称为总结构效应, 表示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这里采用就业结构来计量产业结构及其变迁过程, 因此静态效应产生于劳动力转移的结构变迁, 动态效应则来源于资本等其他要素流动的结构变迁。在结构总效应既定的条件下, 静态效应相对于动态效应越大, 劳动力市场效率和劳动力流动促进政策的作用越大;反之, 则资本市场和资本流动促进政策越大。

3.2 数据说明

式 (2) 表明, 要对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 需要计算第一、二、三产业的基期和末期的就业比例、劳动生产率, 以及总体经济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需要各产业和经济总体的就业人数、按不变价格计量的生产总值。本文分析时间为2000—2010年, 同时比较分析的目标需要分别计算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全国的相应经济变量。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2001—2011年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的《内蒙古统计年鉴》。其中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为:利用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各年度相对于2000年水平的倍数, 然后乘以2000年绝对值, 计算各年度各产业和经济总体生产总值 (2000年价格水平采用产业加总方法计算经济总体生产总值) ;西部数据 (就业人数和生产总值) 为西部12省市自治区对应数据的加总。

4 分解结果及其分析

4.1 分解结果

基于前述样本数据, 利用公式 (2) 对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进行三次产业和不同效应两个维度的分解 (表2) 。为了便于描述和分析, 表2中劳动生产增长率为原始数值, 其分解部分均转化为贡献百分比。从表2可见,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36倍, 表现出良好的总体增长绩效。从产业角度来看, 第一产业贡献不足5%, 这符合较低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第二产业的贡献比例达到70.79%, 远远高于第三产业。从结构分解结果来看, 产业内部纯效率进步几乎贡献了全部 (96.07%) , 结构效应不足4%, 说明就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效率的贡献微弱。综合来看, 第一产业结构效应小于零而第二、三产业大于零, 说明农业劳动力正经历非农化转移, 符合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原理;而第三产业结构效应大于第二产业, 说明是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 而不是工业 (第二产业) 接受了更多的富余农业劳动力。

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原始数值, 其余均为贡献百分比, 下同。

4.2 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结构变迁绩效, 本文分别对西部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相应分解, 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见表3和表4。比较表3和表4发现, 第一阶段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显著效果, 表现在:①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1.8倍) 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1.57倍) , 也高于东中部地区。②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明显,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比例 (36.2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6.67%) 。③工业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支柱性作用, 第二产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贡献比例超过50%, 这一状况在西部地区经济中更为明显, 贡献百分比达到63.86%, 高于全国的52.73%。比较表2—4发现,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在大开发中表现突出,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36倍, 比全国总体水平高113.88%, 比西部地区水平高86.46%。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其结构效应贡献比例仅为3.94%, 低于全国水平 (26.67%) , 更低于西部地区水平 (36.23%) ,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效率提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3 实证解释

无论是个体特征描述还是比较分析结果都表明,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对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作用甚微, 这种违背“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结果显然与其过度依赖资源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有关。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发展不充分, 结构不合理, 工业整体水平不高, 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重, 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 “原字号”产品和初级产品比重大。对工业部门内部大中型企业有关指标进行对比发现 (表5) , 内蒙古采矿业在生产总量、经济规模和利润占工业的总体比例远高于全国水平, 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依赖程度。

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

内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给本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资源采掘类行业进一步减少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量的“机会”。当资源类行业逐步“挤出”制造业时, 工业部门的总体劳动力需求强度下降。同时, 经济增长日益“资源化”导致工业部门分工与专业化强度降低、收入差距扩大, 从而造成生产服务业和一般服务业发展缓慢, 劳动力需求减弱。在西部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阶段性背景下,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效率不高, 从而降低了就业结构变迁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结构红利”, 与杜凤莲和孙婧芳得出的内蒙古经济发展就业弹性极低的结论一致[1]。

5 结语

产业结构变迁的偏离度分析和“结构红利”测度表明, 内蒙区的自然资源及其产业发展优势未对经济发展形成“诅咒”, 按资源产业突出发展阻碍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转变, 而这种转变构成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未来时期, 内蒙古需要通过调整工业部门结构, 增加制造业等非资源采掘类产业比例, 同时推进体制改革,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高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摘要:统计分析表明,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经济存在越来越严重的就业—产值结构偏离趋势。采用shift-share方法分别对西部大开以来内蒙古、西部和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和比较分析发现, 内蒙古的结构红利不显著。因此,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虽有良好的增长绩效, 但其资源依赖型增长正通过价格机制和制度效率两个途径制约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变迁, 即存在潜在的资源诅咒问题。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变迁,资源诅咒,结构红利

参考文献

[1]Auty R M.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cs:The ResourcesCurse Thesis[M].London:Routledge, 1993.

[2]杜凤莲, 孙婧芳.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4) ∶36-42.

[3]徐盈之, 胡永舜.内蒙古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势的关系———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 2010, (12) ∶2391-2399.

[4]刘涛, 张建中, 赵鹏迪, 等.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6) ∶49-54.

[5]Sachs D, WarnerAM.Fundamental Sources ofLong-run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87) ∶184-188.

[6]Gylfason T.Resources,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ransition Eco-nomics[J].Kyklos, 2000, (53) ∶545-580.

[7]Sala-i-Martin X, Subramanian A.Addressing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An Illustration from Nigeria[R].NBER:Working Paper, 2003.

[8]Atkinson G, Hamilton K.Saving, Growth and the Resource Curse Hypothesis[J].World Development, 2003, (31) ∶1793-1807.

[9]Peneder M.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3, (14) ∶427-448.

[10]常进雄, 楼铭铭.关于我国工业部门就业潜力问题的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3) ∶32-38.

[11]Fabricant S.Employment in Manufacturing 1899-1939:An Analysis of ItsRelation to the Volume of Production[M].NBER:New York, 1942.

篇4: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据法国国际研究和开发中心庞塞特的最新研究,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省市和地区间存在严重的贸易壁垒,1997年,跨省商品面临的贸易壁垒相当于46%的关税。200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杨大力认为,中国确实存在地区性的地方保护主义,沿海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比较弱,内地省份更严重一些。

2003年3月到2003年6月,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组织全国各地相关部门进行了地方保护主义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抽样调查发现:中国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特别在利润、税率较高以及存在国家、地方特殊制度的行业,地方保护主义尤其严重;不同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不同,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环境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

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由于各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的。地方保护严重地阻碍了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削弱了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不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形成专业化分工,也不利于获得规模效益。在这种状况下生成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自然也就没有多大的竞争力,或者原本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被削弱了竞争力。

二、内蒙古的成功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最近两年的经济表现令人刮目相看。2000年和2001年,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增长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2003年,内蒙古的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增速居全国首位。

内蒙古是如何发展自身经济的呢?从内蒙古历届政府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此地区的经济发展理念。首先内蒙古自治区整体上是基于自身的畜牧业与资源优势发展经济,而不是像中国其他某些地方一样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其次在内蒙古内部,各地经济的发展也是基于各地优势、特色,而不搞一刀切。

比如,内蒙古在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东南丘陵区主要进行粮食生产,本地生产的粮食不仅能满足本自治区的需要,还供应其它省区,并在适宜种植玉米的黄河岸边发展起了世界著名的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添加剂产业;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等几大草原,主要发展畜牧业,并创造出了以畜牧业为基础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名牌产业,像著名的“伊利”、“蒙牛”奶食品,“仕奇”西装,“鄂尔多斯”、“鹿工”和“维信”羊绒制品,“兴发”肉食品,“弛誉”皮鞋等;在荒漠地带创造出了沙漠产业,内蒙古在荒漠地带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棘产业,其他的沙柳产业、山杏产业、麻黄草药业、苁蓉产业和盐藻产业、毒灌草产业以及利用风积沙生产浮法微晶玻璃产业等等都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内蒙在资源丰富地区进行矿业开采与加工,比如:包头白云鄂博的铁矿,霍林河、乌海、包头、鄂尔多斯的几处大煤矿,有“工业味精”之称的稀土开发世界闻名,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的“北方——奔驰”重型汽车、“伊化”化工产品、“华能”精煤、“蒙西”水泥等,都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在大兴安岭林区主要进行森林产业;其他,在各地基于各地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比如开发出了沙漠旅游、草原旅游等。

内蒙古自治区基于自身优势进行分工定位,既发展了当地经济,又给中国以及世界带来了高质量的产品。近年来,国外厂商也开始看好这个市场,中外厂商纷至沓来,为内蒙古的经济带来了无限活力。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各地在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下,基于自身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并进行自由贸易,让各种资源有充分流动的机会,能够改善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三、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对策

加拿大卡里顿大学研究员蔡文国说“只有中国本身形成一个大市场,然后跟世界才能竞争,才能形成最佳优势”。笔者很赞同这一观点,借鉴发达国家及中国内蒙古的经验,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中央政府的建议

中央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建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针对分工、自由贸易和合作的好处,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宣传,开展对地方政府官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全国人民、地方官员素质,形成共识。

2中央政府做好法制工作,修订相关法律,在全国统一规范,严厉打击地方保护本义、控制盲目投资。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时解决西部重新分工、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失业及人员流动问题。对行业的保护虽然不必要,但是应该减缓外来的冲击,使得冲击的过程容易适应。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

4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西部各地行业选择及跨地区合作。地方政府往往关心局部利益,有可能损害整体利益,中央政府要从宏观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西部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基于自身优势充分发展地方经济,但要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并进行国内、国际贸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因为一个地方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对此我认为西部地方政府应主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调研、认识本地区优势劣势,并结合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进口产品的优势劣势状况;国内、国际市场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预测。

2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面向开放市场基于自身优势发展相关行业。

篇5: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

新政发[2002]29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贯彻和落实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和加快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我区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的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对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部门应按《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第18号令)进行审核,凡符合以上《目录》范围,且主营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外资企业均享受此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对自治区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部门应按《当前自治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待定)进行审核,凡符合以上《目录》的产业范围,且主营收入占企业总收入60%以上的内资企业均享受此项税收优惠政策。

除上述《目录》以外需要照顾的企业,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可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由税务部门审核执行。中央企业所得税减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三、对在自治区境内新办的内资企业(除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企业外),报经自治区税务部门批准,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新办交通(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码头运营和管道运输,下同)、电力(电力运营,下同)、水利(江河湖泊综合治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利发电、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河海堤防建设等,下同)、邮政(邮政运营,下同)、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运营,下同)、农产品加工、旅游内资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免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年。

对在自治区境内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自获利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林应在50%以上)、还草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十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人工种植甘草、麻黄草、肉苁蓉、芦苇等工业企业原料的农业特产收入,比照保护生态环境和退耕还林、还草产出政策执行。

五、区外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项目,享受如下优惠政策:

1、区外投资企业(区外独资企业以及区外投资者出资额达到25%以上,经营期十年以上的合资、购并、参股企业,或承包、租赁在五年以上的企业,下同)在我区新办的生产性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和房产税,期满后在2010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建设期内免征土地使用税。其中,凡在和田、喀什、克州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划定的贫困县(包括兵团贫困团场)投资兴办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八年,期满后在2010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非生产性企业,自经营之日起,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年。

在我区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暂免征地方所得税。

2、区外投资企业在我区进行技术转让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技术转让和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技术性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3、区外投资企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新建我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高新技术项目,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八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期满后,在2010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建设期内免征土地使用税。

投资退耕还生态林、草,保护生态环境的,其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二十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4、在我区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资企业,龙头企业加工、销售国家规定的农产品,增值税税率按13%计征,超过部分由财政予以补贴;销售自产农产品,在自治区境内销售自产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品,免征增值税。兴办畜牧业项目的,从受益起五年内免征牧业税和草原使用费。从事农业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农业税五年。

5、区外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矿产资源开采(属于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项目除外),自建成投产之月起,暂缓征收资源税五年。

6、举办产品出口的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产品出口产值达到当年产品产值5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已经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产品出口企业,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7、外商投资企业投资于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教育和旅游的企业,在十年内免征城市房地产税。

外商投资企业自有自用房产,自生产、经营之月起,免征城市房地产税五年,自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城市房地产税。

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自建成投产之月起,在开发经营期前五年,暂缓征收土地增值税。

8、外商投资重点鼓励产业中的项目,其实际出资额在500万美元以 上的,从生产经营之日起,五年内可享受不超过该企业上缴增值税10%的财政补贴。

9、外商投资企业自领到工商营业执照之月起,免征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十年。

六、对一个企业的减免税政策如出现交叉的情况,可选择适用其中一项最优惠的政策,不能两项或几项优惠政策累加执行,享受优惠政策的时间连续计算。

七、除对区内公路国道、省道免征耕地占用税外,对符合等级要求的道路建设用地,均可免征耕地占用税。公路国道、省道和等级道路以外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是否免征耕地占用税,由有关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统一由自治区财政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享受免征耕地占用税的建设用地具体范围限于公路线路、公路线路两侧边沟所占用的耕地,公路沿线的堆货场、养路道班、检查站、工程队、洗车场等所占用的耕地不在免税之列。

上述免税用地,凡改变用途,不再属于免税范围的,应当自改变用途之日起补缴耕地占用税。

八、对自治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外资优势产业按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联合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第18号令)执行。上述免税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对自治区境内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受比例限制,据实在税前扣除。企业研究开发费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企业,经主管税务部门核准后,可以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

十、对我区实行分类管理办法的年创汇额在1500万美元以上或生产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企业(近3年未发生过骗税或涉嫌骗税问题、拥有一定规模的资产、财务制度健全)在办理出口货物退税时,可暂不附送出口收汇核销单,待清算时补齐。

十一、本实施意见由自治区财政税务部门负责解释。自治区和各地、州、市财政、税务、经贸委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密切配合,认真研究解决执行中的有关问题。

十二、本实施意见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篇6: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公 告 2012年第3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关于发布《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核备案管理办法》的公告

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核备案管理办法》予以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

优惠审核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12号)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区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居民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申请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项目,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县级及县级以上主管税务机关(以下统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申请、审核确认、备案和监督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所列的宁夏地区产业。二是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宁夏地区项目)。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为未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但在宁夏地区具有比较优势、需要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

第二章 纳税人第一年申请优惠的审核确认管理

第四条 纳税人第一年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申请前,需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界定并出具审核界定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证明文件。纳税人可依据该证明文件,按15%优惠税率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纳税人未取得该证明文件前,应当按照法定税率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

如主管税务机关对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的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证明文件存在异议,可将该证明文件报自治区级税务机关,由自治区级税务机关与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商重新进行界定,并将界定结果反馈主管税务机关。

第五条 纳税人第一年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纳税人应当在汇算清缴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相关资料,并对申请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第一年申请表》(可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申请审批表》替代);

(二)申请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报表;

(三)自治区有权界定部门出具的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证明文件;(四)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明细及其说明;(五)主管税务机关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六条 对纳税人已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47号)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其继续申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的主营业务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中仍然属于鼓励类的项目,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对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及其他产业目录做出的界定,可以不再重新提交自治区有权界定部门的证明文件。如主管税务机关认为难以界定,可要求纳税人重新提交自治区有权界定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第七条 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室)负责受理纳税人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申请。经办人员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资料不齐全的,应及时制作《补正资料告知书》一次性告知纳税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期间。

(二)申请材料齐全的,或者纳税人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资料的,应按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填写《税务资料受理回执》。

办税服务厅(室)受理纳税人申请应在当日内将申请资料移送税政业务主管部门。

第八条 税政业务主管部门应对纳税人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关联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包括:

(一)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属于鼓励类的项目;

(二)核实自治区有权界定部门出具的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证明文件是否与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相一致;

(三)申报的项目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占企业收入总额的70%以上。税政业务经办人员根据以下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资料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应当受理税收优惠申请,制作《涉税文书受理回执》受理税收优惠申请;

(二)申请资料不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应当出具《不受理回执》。第九条 税政业务主管部门对纳税人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核确认事项,需要进行实地核实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制作《实地核查情况工作底稿》。

第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的申请,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不含资料补正时间,下同)作出审核确认意见:

(一)对纳税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制作《税收优惠批准通知书》,告知纳税人按15%的优惠税率申报汇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纳税人送达。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做出认定的,经主管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纳税人。

(三)对纳税人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依法不予减免税的,应当制作《不同意税收优惠通知书》,说明理由并要求纳税人按法定税率申报汇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备案管理

第十一条 第二年及以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时,实行事后备案管理制。纳税人应当在预缴申报时,按15%优惠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登记,并提交以下相关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项目备案报告表》;(二)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明细及其说明;(三)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资料。

第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的办税服务厅(室)负责受理纳税人的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第二年及以后备案申请,具体受理程序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提供的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申请资料与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相关性进行审核,但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的责任。对备案资料审核,主办人员制作《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事项审核报告》,提出税收优惠审核情况和审核意见,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审核程序。

第十四条 对纳税人第二年及以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受理纳税人税收优惠备案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备案工作,同时在汇算清缴期间:

(一)对备案资料审核符合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法定条件、标准的,制作《税收优惠事项备案通知书》,告知纳税人按15%的优惠税率申报汇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对备案资料审核不符合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法定条件、标准的,制作《税收优惠事项不予备案通知书》,说明理由并要求纳税人按法定税率申报汇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纳税人因生产经营变化等原因导致税收优惠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通知其停止享受税收优惠;纳税人应当自条件变化之日起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

第十六条 纳税人依法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应当按照税法规定或者主管税务机关依照税法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税收优惠期内无优惠税额的,也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十七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已享受税收优惠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审批类)通用台账》,登记税收优惠享受时间、项目、年限、金额,建立管理监控机制。

第十八条 各级税务机关对国家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等事项应当及时告知纳税人,致使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

第十九条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管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具有事后监督检查的职责。在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中发现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法定条件;或者纳税人采用欺骗手段获取税收优惠的;享受税收优惠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报告主管税务机关的;以及未按规定程序申请审核确认而自行享受优惠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予以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附表均使用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工作规范》同名附表。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公布以后,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及其有关部门公布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或对相关产业指导目录的修改,均以新修订颁布的目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公布前已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47号)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可以比照本办法办理审核确认和备案手续。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关于《宁夏国家税务局 宁夏地方税务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审核备案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一、明确了适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审核方式、申请程序及层级

本《公告》明确了我区境内的居民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时采取企业自行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管理办法。同时明确了首次申请的企业第一年需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由主管税务机关依据企业提供的各类备案资料,审核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及其经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指导目录和标准,采用备案管理方式。

二、明确了各类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适用目录的相关范围

本《公告》明确《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所列的宁夏地区产业。二是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宁夏地区项目)。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为未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但在宁夏地区具有比较优势、需要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

三、关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有效期限的问题 鉴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在2012年1月30日废止,因此,企业在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29日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范围的,经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取得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指导目录的证明,报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其企业所得税可按照15%税率缴纳。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公布后,已按15%税率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企业,若有不符合总局2012年12号公告第一条规定的条件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在履行相关程序后,向纳税人下发《不同意税收优惠通知书》,要求企业按法定税率重新计算申报。

四、与原管理办法相比本公告有哪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审核确认的方式变化。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2]47号)文件规定企业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第一年报省级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报经地、市级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执行。本《公告》要求第一年及第二年及以后都报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审核确认和备案。

(二)新办法取消了原有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原办法中已取得税务机关审核批准的项目,新办法规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三)对企业申请项目是否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难以界定的税务处理方式的变化。原宁国税发[2009]38号规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税率的企业,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目录的内资企业项目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证明文件,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外资企业项目由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证明。为了便于全区统一管理减少企业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本《公告》要求对居民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各类产业指导目录统一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依照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审核界定是否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并出具相关证明文件,纳税人凭证明文件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第一年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确认手续。

五、纳税人第一年如何申请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纳税人第一年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申请前,需经自治区有权界定部门界定并出具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证明文件,纳税人可依据该证明文件,按15%优惠税率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在汇算清缴前,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70%以上的证明,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符合条件的依照税收优惠税率汇算清缴,不符合条件的,依照法定税率汇算清缴并补缴税款。

对纳税人依照国税发[2002]47号已经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且已被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核并出具符合相关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的,其主营业务仍然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及其相关产业目录的鼓励类项目,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可不再重新提交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界定证明。《公告》中同时提出如主管税务机关认为难以界定,可重新提请有权界定部门重新界定。

六、纳税人第二年及以后申请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实行事后备案管理 主要原因是:

1、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年初申报纳税时无法知道其当年鼓励类项目的收入能否占收入总额70%以上,如依照法定税率预缴,将占用企业大量资金;

上一篇:清洗保洁客户协议书下一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