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2024-05-1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共8篇)

篇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

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全面理解不同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1)古希腊时期

①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

②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①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②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封建宗教禁锢。

(3)启蒙运动时期

①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启蒙思想家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反对迷信,反对权威,尊重科学;猛烈批判封建的神权、王权和特权;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博爱。

③提出资本主义新的国家构想:伏尔泰崇尚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等。

(三)中外关联

1.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时代背景相同,世风日下,道德沦丧。②都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都强调人的价值。③都重视道德和秩序,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④都重视教育,教化人民,改善人的内心世界。

⑤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世界文化也有重要影响;苏格拉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不同。孔子主张维护周礼,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推崇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维护奴隶制民主。

②对知识道德的侧重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格拉底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2.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西方史学家关于人文精神的观点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强调个人价值并信仰上帝的思想体系。它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2)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

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认为人文主义首先在于认识、倡导“丰满而完整的人性”。

(3)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布洛克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性质上是个人主义的。关于“文艺复兴的评价”不同观点

以往学者都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来谈文艺复兴的影响,实际上对于中世纪后期引起社会深刻变革的这一大规模社会运动,仅从文学艺术方面评述过于表面化,近年来学者对这一问题逐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尹虹认为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胜利开辟了道路。

(2)刘祚昌认为文艺复兴意义不仅在于天才辈出,灿若群星,出现大量美不胜收的各类著作,更因为它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人文主义者们弘扬的思想,不啻是给长期基督教神学统治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并且把大多数有文化素养的人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3)刘明翰等从现实意义方面发现了文艺复兴新的意义,即: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著作里曾有过“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口号,对于目前我国面临许多挑战与机遇的当今、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借鉴作用;另外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及后来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充分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4)于可除了指出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开拓了人的视野,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和良知,有力打击了传统的封建的人生价值观、财富观与时间观”这一系列正面意义外,还指出了它的局限性,认为它是一场世俗的文化活动,仅从教会外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及其宣扬的蒙昧主义,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神学的理论中心;另外,人文主义者活动范围主要是社会中上层和知识界,未能有效地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影响面窄,因而未形成全民性运动。关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问题”

(1)刘祚昌在研究两者的关系上,更注重于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首先,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其次,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人文主义者研究了《圣经》的希腊文本,发掘出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并传播开来,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2)于可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它从教会内部破除了封建的旧观念,树立了以人为主体的新思想”。

(3)袁庆和认为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除此之外,两者还存在不同点和逆向关系。首先,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其次,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

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对伏尔泰哲学思想的评价

(1)冲击宗教神学的自然神论说。杨小平认为,18世纪法国自然神论的倾向是用自然神论形式来冲击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通过自然观上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来阐明唯物主义立场。伏尔泰认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乃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外界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他指出感觉是观点的唯一来源,感觉产生认识。这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伏尔泰认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不存在的,显然是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唯物主义的“灵魂论”说。陈恢钦认为,伏尔泰的思想对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灵魂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论灵魂》一文中,对灵魂理论进行了若干历史考察,发现了灵魂一词是最混乱、最模糊、最空洞的词之一,断定从历史上找不到答案。只有以理性作为基础,才能找出解决灵魂的出路。洛克的唯物主义论述给了伏尔泰以启发,构成以对宗教的反叛精神为基础的灵魂理论:灵魂的本性不是思想;人和动物都是机器;灵魂不是实体,最后得出把思想和感觉归结为实体的结论。从而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特点类设问

[例1] 历史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①。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②,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③。

第三条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通过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④。总统有特赦权,统帅武装部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⑤。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哪些特征?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上述分析,联系答题模板中的“历史概念类”,整理得出答案。[答案] 选举制、代议制、分权制衡、总统制、任期制等。[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本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①,才能根据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②,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宋教仁

据材料,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答题模板中的“历史专题类”,对步骤二中得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

[答案] 建立责任内阁制政府;实行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用立法权限制行政权。[例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英法)代议制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答题模板中的“历史专题类”,对步骤二中得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

[答案] 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

法国:伴随着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曲折反复。

[解后反思] 在解题过程中,如果不知道所答之题应当归于模板中的哪个类型,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了特殊的方式,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②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处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等。③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④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的对比)、是否一帆风顺、最突出的地方等。⑤内容(措施)——体现某种思想、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⑥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否彻底、有没有局限性等。⑦范围——包括的地域、领域等。

⑧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和双重性质、性质是否前后发生变化等。⑨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篇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地位及原因

(三)中外关联

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

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不同看法

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1)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

(3)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4)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

(5)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来概括。教材取第一种观点。2 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

(1)观点1: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董仲舒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观点2: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因此对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论证。(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

(1)观点1: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存在的。

①翦伯赞认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被当作邪辟之说受到抑压,而儒家学说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提升到一尊的地位。

②《中国通史纲要》写道:“武帝即位不久,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在理论上维护‘大一统’的任务,就是要求树立为封建专制政权服务的思想体系。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推崇儒术,罢黜儒家以外的学派,只有通晓儒学的人才能做官。从此,儒家经典逐渐成为学者们的主要教材,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③张传玺指出,西汉前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亦很活跃,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即位,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基本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翦伯赞、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观点2: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存在的。

郭志坤认为: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董仲舒“所鼓吹的儒术跟原始的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已经糅合了各家各派的主张,成了‘博采百家,自成一体’的思想体系,它兼顾了各方,顺乎时务,也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心应手的思想统治工具”。“董仲舒所提的‘罢黜百家’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了,但实际上‘百家’并没有罢黜。相反,汉武帝的指导思想是博采百家,运用各家各派学说的长处,加以综合利用”,即“汉武帝所独尊的儒术,实际上是一套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各家各派思想的封建专制理论”。(郭志坤《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光明日报》1980年6月10日)4 关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学术界的权威看法是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位;

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想。”

(2)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层统治者极度荒淫,“三冗”问题严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释、道合流,思想禁锢等。关于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的学术争议 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主要有两种意见。

(1)肯定说。侯外庐认为,李贽的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者的鲜明性格,他在不少文章中对儒家的经典和道学进行了批判。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观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世,从而打击了道家的正统地位。

(2)否定说。华山认为李贽是一个反道学的战士,但是“他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竭力赞扬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陈曼平、张克认为,“李贽的政治思想不是别的,正是传统的儒家政治观”。

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评价、评述类设问

[例1]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①,“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②。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③。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四:结合上述分析,调动所学知识,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坚持全球史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答案] 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例2] 民主改革与发展经济事关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 英国改革简表

——摘编自特里维廉《英格兰史》

根据材料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的改革。[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步骤二分析出的信息,归纳概括第一小问的答案。步骤四: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联系答题模板,回答第二小问的评价。

[答案] 特点:民主改革与经济改革并举;为解决民生问题而立法;时间长,具有渐进性等。

评价:通过责任制内阁的建立、1832年议会改革、实行两党制等逐步完善代议制,使民众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通过立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英国改革成为西方各国改革的样板,但与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

[例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根据确定的主题选出三个关键词,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例如,以“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例,符合条件的关键词有美国1787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任选一个。

步骤四:联系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说明。

[答案] 以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例。

[解后反思] 评述类设问的观点多来自材料,大家的思考方向是:评述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述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这种认识是否科学?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回答“是什么”,常用的小技巧是:注意材料开头和结尾的语句,抓中心句。其次回答“为什么是这样?”即对提炼出的观点进行评述,既要指出得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也要分析这种观点是否科学。常用的小技巧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论证材料观点是如何得出的,然后得出结论,指出对材料观点的总体看法,这是对评述的总结

篇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及现代价值有哪些?(1)历程:

①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

②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提出礼法并施,治国以礼教为主。

③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④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家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⑥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⑦理学:宋明时期,儒家在应对佛家和道家的挑战时,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⑧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现代价值:

①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如“仁”“诚信”等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⑤“民本”和“义利观”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⑥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如何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与时俱进”的特点?

(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教、阴阳五行家、法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合一”形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6)两宋时期,儒学从佛教和道教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理学。

(7)明朝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3.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1)产生的社会条件:

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封建文化受到很大冲击。

(2)内容差异: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热点关注

儒家思想存在着许多合理成分,如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伦理道德中的诚信(社会主义荣誉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仁、德、民本思想(以德治国,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祖国统一)。这些热点都与今天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热点相吻合,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把现实的热点与儒学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分析。

例子:和谐思想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民本思想只属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儒家的“仁政”思想符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应该“制天命而用之”,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

篇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其基本内容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就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一切特权;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使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2、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目的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5年4月,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4、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同苏联等17国建交。(2)中苏建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4)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5、1970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重要国际因素: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转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7、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

8、尼克松访华的时间:1972年2月;主要原因: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双方会谈的最大难题是:台湾问题;访华的最大成果: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9、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

10、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邓小平

12、中日建交的直接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

13、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间:1972年,同年中日建交。

14、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的恢复,说明了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日建交,打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15、70年代的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及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及建交16、1985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也是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指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强调反对霸权主义。

1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18、1991年起,中国外长每年参加东盟会议。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采取“感同身受,同舟共济”的态度,承诺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同年,与之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19、中国与法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朱鎔基同欧盟轮值国主席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成功地举行了“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时间:2001年,上海

标志意义: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和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上海合作组织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篇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3.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4.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5.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6.“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 D.西藏和平解放

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

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特别保护 8.下图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B.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C.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9.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

B.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

C.维护祖国统一

D.促进民族和解 10.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11.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

A.社会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2.海峡两岸同胞对国共再次握手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期待。2008 年5 月28 日,国共两党领导人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了会谈,就促进两党关系改善和发展达成广泛共识。这次“胡吴会谈”

① 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 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 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 ④ 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4.“一国两制”中的两种制度是指

A.两种军事制度

B.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15.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6.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政治制度

B.法律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

17.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三可归人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19.我国现有少数民族 A.56个

B.5

5个

C.49个

D.45个

2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宰,任便立法治理。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兹大清皇帝定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国君主并历后嗣,并归香港界内,以期该湾埠而管辖所及庶保无事。──中英《北京条约》

材料三 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按照粘附地图所租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深圳湾水面,惟议定,该两湾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外,仍可享用。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材料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必须恢复行使主权。

二、联合王国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英《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四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果怎样?

2.阅读下列材料: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跨越56年时空,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成功起航。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圆满结束,两岸12家航空公司共飞行了72个航班班次,运送台湾居民及台商眷属27 276人次。──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8日电

材料二 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6年9月13日作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和“联合国在维护台海和平方面起积极作用”两项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这是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闹剧连续第14次遭到惨败。

材料三 第八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于2006年11月18日至22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第八届“花博会”以“花开两岸、合作共赢”为主题 请回答:

(1)清朝前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台湾当局上演的闹剧第14次遭到惨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能简要分析归纳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吗?

(4)近代史上台湾曾经与祖国分离长达半个世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次分离呢?

(5)台商春节包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洽谈会的圆满成功。A.从根本上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B.完全解决了台湾同胞往来两地的困难 C.对祖国的统一大业有积极影响 D.促使两岸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BD 6-10 CACBA 11-15 DABBA 16-20 ABDBA

二、填空题

1.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2.大杂居 小聚居 3.江泽民

三、材料题

1.(1)材料一是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2)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果:联合声明的发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一大步;1997年7月1日,香港如期回归。2.(1)澳门,中国

(2)葡萄牙,1999年12月20日

(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4)香港,1997年7月1日 3.(1)台湾府

篇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1.2017年11月17日,总书记会见了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黄旭华、黄大发等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在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他“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黄大发是来自黔北山区的绝壁凿水渠的村支书,用36年的时间修水渠,让全村人喝上水。这对我们的人生启示是导学号 60922597(C)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④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③ C.③④

B.②④ D.①②

[解析] 无论是黄旭华,还是黄大发,这些全国道德模范都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在为社会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③④项符合题意;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但并不取决于正确的价值观。①项说法错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2.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近期,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权”。“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导学号 60922598(D)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不同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③我国房价问题过于复杂,因而对其真理性认识并不唯一 ④该政策尚未经实践检验,是否为真理性认识尚存争议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 “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这说明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不是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认识,①不选;“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是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同,②正确;对同一个确实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③错误;“租购同权”政策尚未经实践检验,因而它是否为真理性认识尚存争议,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3.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导学号 60922599(C)

①实践的效果受个体认识水平差异的限制,要紧跟别人的步伐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实现人生

价值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应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等、看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勇于实践,积极进取,不断积累,才能创造价值。②④项符合题意;①③ 项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

4.某知名京剧演员在微博上发布其剧照并附言:“这一头点翠头面(传统戏曲中旦角演员所带头饰)……80只翠鸟翅膀下的一点点羽毛,经过点翠师傅的加工,变成有流动光泽的头面,永不褪色。”有动物保护人士指责这种滥用翠鸟羽毛的行为与吃鱼翅没有什么区别。有人发微博批判传统点翠是非不分:犀角、熊胆、虎骨均可入药,但那是从前!但是,也有力挺的声音:京剧是国粹,而点翠头面是京剧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物保护人士是在偷换概念,把广义的翠鸟和受保护的翠鸟混为一谈。京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传承、弘扬重在‘守旧’。”还有人认为与其争论滥用翠鸟羽毛,不如思考如何改进点翠头面生产工艺。导学号 60922600

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认识点翠头面工艺之争。并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思考解决“点翠头面工艺之争”的方法。

[答案](1)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针对点翠头面工艺,动物保护人士、传统文化界由于立场的不同,出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分歧。各方不同角度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都应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

(2)在保持传统点翠头面工艺制作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其他非保护动物羽毛替代品。或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成果,研发高科技人工复合材料作为点翠头面工艺材料的替代品。(其他符合基本要求的答案,可酌情给分。)[解析]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人们由于

篇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1.2015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4周年纪念日。西藏解放64年来,为帮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在经济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展西藏的民族文化教育,西藏自治区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说明()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推动民族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力更生才是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排除③。自治权是自治制度的核心,排除④。答案:A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此题强调了民族团结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故①脱离题干。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排除④。经济发展是共同繁荣的体现,通过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故②正确。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见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故③正确。答案:D

3(2016·辽宁瓦房店高中月考)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体现,也是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原则的体现, 故答案选②④。党的领导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根本政治保证,故①说法错误。教育对口支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更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③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答案:B

4.(2016·山东威海一中检测)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体现了()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我国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各民族都平等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5.(2016·江苏南京一模)针对新疆近期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党和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 “三股势力”,以维护新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各族群众根本利益。这说明()A.国家统一必须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前提和基础 B.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C.民族团结是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答案:C 解析: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和前提,A说法错误;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是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保证,C正确;B、D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无关。

6.(2016·山东淄博月考)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材料中的要求,体现了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项应选。A、B、C三项均与题旨不符,排除。答案:D

7.(2016·北京石景山期末)开展对口援藏,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截至目前,西藏全部74个县以及直属部门均得到支援,援藏工作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对口援藏()①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②能彻底消除不同民族间的发展差异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鲜明体现 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①排除;彻底消除不同民族间的发展差异,观点错误,②排除;正确答案是D。

8.(2016·江苏南通二调)2015年,我国将推进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院校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发放工作。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社会单位参与经济活动的通行证,申领此证,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院校的活动将会更加方便化和合法化。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护宗教活动的开展 B.落实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鼓励公民自由信仰宗教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做法属于对宗教的规范和保护,其目的就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所以答案选择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并非保护所有的宗教活动,A排除;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鼓励公民信仰宗教,排除C;B与材料无关。

9.(2016·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三模)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有效机制对口支援新疆,这是新时期中央为促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的增长极、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这项工作()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保障了新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③体现了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④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促进西部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①符合题意。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保障了新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②说法夸大了对口援助新疆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③不符合题意。答案:C

10.(2016·河北保定联考)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人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这表明()①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 ②我国宗教界人士拥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 ③我国宗教逐渐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我国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A

解析:我国宗教界人士可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但没有决策权,②排除;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错误;①④适合题意。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援疆工程启动以来,各援疆省市陆续解决了一批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19个对口支援省市与各受援地州以援建项目为抓手,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从“输血”走向“造血”,援疆省市已经成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为增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援疆工作的热潮,将为新疆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增添无数的活力细胞。

材料二:2014年1月18日召开新疆维吾尔族自治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过去一年,是自治区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我区异常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全区上下坚决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建设成果丰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对口援疆省市、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无私帮助,离不开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自 治区人民政府及组成部门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开拓进取、团结拼搏,极大地振奋了全疆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1)援疆工程的实施有何政治意义?(2)依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应当怎么样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解析:第(1)问,援疆工程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体现,分析其政治意义,可以从民族原则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必须首先立足党、政府和公民来分析。其次立足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的巩固来为新疆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答案:(1)①援疆工程的实施是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奠定物质基础。②援疆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援疆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彰显综合国力和民族竞争力。

(2)①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关于新形式下新疆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保证。②政府履行好职能,发展繁荣新疆的经济文化和其他各项事业,维护好新疆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统一。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发展新型民族关系。④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各界群众一道建设社会主义新疆。⑤公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12.宁夏回族自治区某校在自治区成立53周年之际,开展了一次走进生活,了解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资料,请你一同参与。【民族成就结硕果】

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看,一是购买力增强。二是消费层次提升。家庭消费逐渐由千元级(电视、移动电话、电冰箱、空调)向万元级(住宅装饰、组合家具、业内旅游)、十万元级以上(住房、汽车)攀升,消费层次升级明显加快。三是居民储蓄增多。【宗教信仰得保障】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全区现有清真寺3 300多处,阿訇4 000多人,满拉6 000多人,伊斯兰教协会13个。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寺观教堂200处,各类宗教职业人员5 000余人。

(1)你认为宁夏经济发展成就取得的政治意义有哪些?(2)你认为宁夏在自身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好宗教信仰问题? 解析:第(1)问考查经济发展成就的政治意义。首先,应该立足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来分析;其次,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来认识。根本上要把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就与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第(2)问主要考查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处理好宗教问题,首先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更要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处理好宗教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1)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宁夏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②宁夏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有利于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③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篇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011年2月14日,“贾茹涵获格莱美奖”的新闻铺天盖地。仅仅时隔两日,风头一转,“贾茹涵获奖涉嫌造假”的新闻同样又沸反盈天。如今浮躁、轻信、随意正在成为文化新闻报道中的风气。这表明()。A.我国文化市场繁荣活跃 B.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新闻炒作 C.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 D.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解析】如今浮躁、轻信、随意正在成为文化新闻报道中的风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这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选D。A、C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观点错误。【答案】D 2.2011年2月,媒体报道了行走在怒江大峡谷深处被称为“索道医生”的邓前堆。28个寒来暑往,他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万千米,从来不收出诊费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也让我们见证了榜样的力量。宣传其先进事迹有利于()。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 ④彻底消除腐朽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④中“彻底消除”的说法是错误的。①②③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宣传先进人物事迹的意义,选A。【答案】A 3.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皆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A.要发展传统文化 B.要发展经典文化 C.要发展大众文化 D.要发展先进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而且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经典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和知识的精华,但材料并未体现发展经典文化,故B项不选;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材料阐述了草根、健康、有益、老少皆宜,这符合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故C符合题意要求;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材料是讲萝卜史学,故D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 4.2011年4月,四川省广电局、省工商局等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该项整治工作将持续到2011年底。这体现了()。①政府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令人忧虑的现象产生 ③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生产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④对文化市场不能放任自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广电局、工商局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体现了政府对文化市场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故①④符合题意。文化生活中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并非不可避免,故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直接体现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生产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故③不选。【答案】D 5.2011年6月,黑龙江公安消防部队举行英模事迹报告会。开展这一活动有助于()。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培育“四有”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举行英模事迹报告会与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没直接关系,故①不选。举行英模事迹报告会有助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故②④当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故③也应选。【答案】B 6.漫画《“精”养》充分说明了()。

①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们思想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

②市场经济在带给社会富有时代气息的观念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③应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④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①“必然导致”的说法错误,排除。④说法错误。②③符合题意。【答案】B 7.教育部为128个以“双百”人物命名的中小学班集体授牌,希望中小学生从“双百”人物身上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这表明,“双百”人物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 B.核心价值体系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世代相传,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解析】从“双百”人物身上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说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人人践行,B与实际情况不符。2

在当代中国,指引方向的是马克思主义,故C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凝聚力量,故D说法错误。【答案】A 8.《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不仅能有力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文化多样性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故④说法错误。运用排除法,可得答案。【答案】C 9.为了促进广东省教育事业大发展,全面展示广东的教育服务和优质教育品牌,广东省举办了2011广东教育博览会。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题目问的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而②④都属于发展教育的措施,故排除。【答案】C 10.“强烈抗议在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这种讽刺性调侃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是()。①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杜绝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②要尊重人民的文化权利,反对落后文化 ③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服务人民为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是本身固有的,不能杜绝,①错误;电视广告并非就是落后文化,②错误;题干强调要尊重人民的文化选择,不能违背人民的意愿,③正确;以服务人民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一。不顾群众的反对而强制播放广告没有做到服务于人民,不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④正确。【答案】C 11.著名词作家、综艺晚会导演甲丁认为,娱乐是文化的一项功能,也是一个部分,但不能替代文化,也不能成为舞台和荧屏的主导,我们的文化应该能够代表民族水平和时代方向。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A.坚持高雅的、严肃的方向 B.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解析】文化发展要代表民族水平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文化发展要代表时代方向必须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答案为B。【答案】B 12.漫画《十指连心》给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是要()。

①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③牢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④紧抓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13.《中国达人秀》照搬了外国节目《英国达人》的模式。业内人士疾呼:国外模式不能照搬,并非“引进”就能带来好的效果。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A.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坚持解放思想,百花齐放

【解析】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属于“守旧主义”,故A不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C是对题意的重复,不选。D不符合题意。“不能照搬”提示我们要提高创新能力,故答案是B。【答案】B 14.从2011年7月1日起,陕西省5家美术馆、112家公共图书馆、120家文化馆、1611家乡镇文化站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一做法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这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站等,能更好地发挥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但并不否定其经济价值,故③说法错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可能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故④说法错误。【答案】A 15.为治愈旅行社的价格欺诈等顽疾,湖南省颁布施行了《湖南省旅行社价格行为规则》。要治愈价格欺诈顽疾,除完善市场规则外,在道德方面还应该()。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加强宏观调控 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④增强诚信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加强宏观调控属于经济措施,而不是道德方面的措施,故②不符合题目要求。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不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为并非所有的传统道德都是精华,故③说法错误。治愈价格欺诈顽疾,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④符合题目要求。【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交流会”在西安召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实施多年,扩大了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此项惠民工程之所以能发挥突出作用。与其多年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密不可分。

材料二 2011年5月14日,“幸福广东文化惠民阳光行”活动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将提升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广东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修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材料三 从2011年起,广东要全面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到2015年,努力实现全省人均拥有l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一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一场以上文艺演出和参与一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的目标。全省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启动“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传播的哪些知识?

(2)结合材料二,回答广东省为什么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结合材料三,回答广东省应如何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答案】(1)①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依托网络发挥作用,而网络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该工程扩大了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体现了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各种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可以塑造人生。所以,要开展这一文化活动。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所以,广东省要开展这一惠民活动。

(3)①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②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③把握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关系。通过启动“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加快文化惠民步伐。1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5

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上一篇:专业导购手册下一篇:小学生军训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