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2024-05-06

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共12篇)

篇1: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今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和优势,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把红色教育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打造集培训、体验、活动、实践于一体的红色研学、游学基地,更好地发挥红色教育的示范功能和辐射作用,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

开发“红色教材”。十堰市各级党组织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伟大精神,以及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新时代扶贫精神,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涌现出很多英雄模范人物,都是红色教材的重要素材。讲好当地故事、身边故事,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开展传承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钙”源。每年坚持开展“脱贫之星”“中国好人”“十堰好人”“十星级党员”“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结合辖区红色文化资源情况,组织一批理论水平高、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潜心研究本土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开发一批思想性强、时代感强、说服力强的课程和教材。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拍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魏登殿扶贫历程、十堰最美党员范元君带领乡亲致富为题材的红色电影、电视剧,用红色文化和扶贫精神的营养资政育人、强筋壮骨。

开设“红色课堂”。十堰市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把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之中,纳入各级党校培训重要内容,在主体班次教学中增设或加大比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开设“红色讲堂”,聘请专家学者举行宣传讲座。发挥“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教学平台作用,并举办党课知识讲座、党员事迹宣讲等特色培训,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人教育人。在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中,定期组织广大党员以革命先烈和扶贫先进人物为榜样,将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作为党性分析的对照内容,对照差距补齐短板。

选树“红色典型”。十堰市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选树帮扶之星、优秀帮扶干部和脱贫先进个人和示范户等先进典型并进行表彰,开通微信平台“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宣传报道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围绕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党员及先进党组织先进典型以及基层党组织换届后村(街道)两委新任党支部书记、村长(街办主任)筹谋发展、展现新风采、新形象等进行重点宣传,“七一”前后共采播制作播出了28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优秀村支书典型事迹;驻村干部王明辉被评为“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驻村干部金梅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通过开展以“双找双带”活动,全面发挥广大党员“领”的作用,充分施展基层干部“带”的优势,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赶”的动力,在全市形成了典型领跑、党员赶超,你追我赶、人人争先,攻坚脱贫、共同致富的生动局面。

开展“红色活动”。十堰市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创新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为脱贫攻坚积攒精神力量。每年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活动和“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精神扶贫文艺润心”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巡演等系列活动,举办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和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我的扶贫日记”征文评选;创新举办以“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为主题十堰市首届“新时代村书记论坛”,推荐10名有影响力的村支书加入“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村长”论坛。创新推出脱贫攻坚题材微电影,制作深受群众喜爱的《我心依旧》《圆梦龙山》《艾叶青青》《丹萍的梦想》等百余部文艺作品。开展重走红军路、瞻仰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歌唱红歌等弘扬红色文化活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先进人物模范和红色基因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党性、激发热情、担当作为。

创新“党课直播”。疫情期间,十堰市将党课授课平台移入互联网,创新推出“互联网+党课”的形式,邀请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种植大户走进直播间,推介展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成果,讲授脱贫攻坚政策和脱贫致富实用技术,驻村“第一书记”还结合自身一线工作经历,讲述当地脱贫攻坚故事、分享工作经验,也从侧面展现近年来十堰高起点谋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村(社区)干部能力提升行动,采取“云端开课”,通过微信推送,加入培训“云端”班级,观看知名专家教授云课堂直播、教学网络互动等方式,一部手机即可轻松参学;在党建平台上开展“党员听脱贫”活动,有效发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快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花结果。

开发红色旅游。十堰市加强红色教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红色教育与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多元组合,产生叠加效应、溢出效应,助推精准扶贫,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规划为引领,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布局拓展项目,丰富教学功能,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名片,形成线路合理、内容丰富、日程紧凑的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人群到基地学习培训。十堰市郧西县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整合坎子山发展史馆、村党群服务中心、魏登殿老住房(使用过的生活生产和工作用品)、胡安梅等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和取得的荣誉、以及参与体验式教学农户的有关设施等,作为培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魏登殿扶贫精神暨‘两学一做’党性教育基地——香口蔬菜基地——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涧池淘宝小镇——扶贫产业园”精品线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利益联结,多方受益。

篇2: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你们吃,大娘,我还要去李维发家看看呢。”

我叫韩琴,,以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浞水镇花园村结对帮扶干部的身份,正式加入决战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战役。

在村委会的日子里,我的电话通信录里尽是“与我的帮扶户,我的组内群众”的通话,很难出现爸爸妈妈、兄弟姊妹的名字。家属也常常责备,“你说你一个月在家呆过几天?”

基层工作繁重而琐碎,作为村里的扶贫专干,我面对全村160户贫困家庭687人,不知在办公室用电脑度过多少夜晚。为了核对人居环境改造户、组、村项目和资金,我一户一户地跑,也记不清从村到镇往返过多少趟。开群众会、摸底调查、核实比对、政策宣传、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很多时候,早、中、晚三餐简化到晚上的一桶泡面里……原本精神抖擞的姑娘,满脸写满了沧桑。

特别是听到上级要来督查,那种感觉就像是打针时医生搽完酒精棉球,针头即将进入身体一般恐惧与紧张。

为了尽快实现全村脱贫,我与驻村工作队的同事,顾不上坡陡路险,挨家挨户征询意见。最终我们结合了花园村实际,规划出“山上种花椒、林下可养鸡,水田养鱼,散户连片种高粱,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布局,并顺利实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在“村社合一”统筹下,引领村民种植花椒2406亩,辣椒300亩,高粱500亩,发展中华鲟、大闸蟹等特色水产45亩,林下养殖土鸡3250余只……构建起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的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多万元,贫困人口于底全部已清“零”。

发展产业的同时,我们还争取到大量扶贫资金,打通了循环路、架起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亮化美化了人居环境。

还记得茨笆组修路的情形,当时群众意见很不统一,阻力很大,工程一直被搁置。10月7日这天,茨笆有户人家办酒,我就跑到酒席处召开群众会,耐心讲解政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作思想工作,好不易容才将村民的意见统一。

随后我又带着村民讨论方案、测量路线、申报项目,做占地群众思想工作、找施工队,忙得两脚不沾泥。饿了,啃两口干粮;渴了,喝几口的山泉水;累了,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小憩一会儿。

群众看到我为公路的事忙前忙后,也积极支持配合,350米进寨路,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全面建设完成。

印象最深的是动员特困老人李维杨到镇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死活不去。我想尽了办法,先后带他到敬老院参观,又是请同村老人前去做思想工作。老人好不容易答应了,可在处理他的两头猪时,他硬要杀来卖。拧不过他的犟脾气,我只好请求同事和村民帮忙,又是杀猪,又是卖肉,等忙完已经凌晨1点多了。回到村委会,看到3岁半的女儿熟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愧疚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篇3: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精准扶贫,不让一个人掉队。

涂书记驻村后不久,便开始了走村入户的摸底工作。“你家有几口人?有没有人在外面打工?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在贫困户王大爷家里,涂书记拿出笔记本,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每走一户,她就在笔记本上画图标记路线,哪条路线上有哪几家人都统统详细标注上去,把每个贫困户家庭的信息记录起来。经过两个月的早出晚归,经常行走在田间地头、坡上沟边,走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很快成了村民家中的熟人和常客,成了大家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涂书记,我家儿媳妇户口没迁到村上,但是一直生活在一起,能不能纳入贫困户啊?”贫困户王大爷说道。

“你家还有这种情况,我回头去镇上反馈一下嘛!”

这是涂书记走访过程中遇到的识别不精准情况。于是她便展开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一户一户地研判,哪家的家里有外嫁女儿还未清退的,哪家有新生婴儿没有及时纳入的,哪家有共同生活在一起未纳入的等等。对于一个有着近百户贫困户的贫困村来讲,精准识别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涂书记却坚定地说道:“不管贫困户所居之地在何处,哪怕一天只能完成一户精准识别,也要坚守初心,将所有真实贫困的家庭纳入队伍中,不让一户一人掉队。”经过她的坚持、努力,终于将全村所有贫困户的人口信息进行了梳理,该纳入的纳入,该清退的清退,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不让一个人掉队。

既要扶贫也要扶智,增强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涂书记,这农闲的时候,一到傍晚就没事干呢。”贫困户李大姐一天碰到涂书记说到。

“嗯,这是个问题哈,我想想该怎么组织大家嘛!”

驻村一段时间后,涂书记发现村民一到半下午,就开始无所事事,要么跑去打麻将,要么跑去睡觉,也不想出门走走。为了带动全村妇女的运动健身积极性,涂书记亲自学习广场舞,然后每天晚上都与村里的广场舞积极分子一起,在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坝里跳起舞来,一个青年书记与一群农村妇女一起跳舞,这可是村里的一件新鲜事,不少村民都围拢过来看热闹,于是党群服务中心也变得热闹了起来。现在每当夜幕降临时,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坝里总会聚集几十人跳广场舞,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小朋友,放假了,不学习吗,怎么到处乱跑呢?”

涂书记发现村里有些小孩有厌学心理,于是她组织这些学生到四川大学、规划馆、科技馆,让他们亲自动手、亲手操作,在体验中形成“乐于探索、热爱科学”的品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验科学所带来的乐趣,同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的视野得到开阔。看到有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涂书记经常给他们讲一些靠自身能动性成功脱贫的先进事迹,跟他们讲幸福是靠双手创造的,不是靠别人给予的。她经常对这部分群众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国家和社会帮扶是有限的,要实现真正脱贫,还是得靠自己的劳动换取,这样的小康才能长久。

真抓实干,战“疫”战贫不缺席。

“36.3度,体温正常,王大爷!”涂书记为五保户测量体温后笑着说道。

在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涂书记就积极主动地通过电话、微信的方式跟村委会沟通了解村里的疫情防控情况。在接到组织部到岗通知后,她第一时间“逆行”而上。到达村里后,马上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挨家挨户摸排登记返乡人员,尤其是疫情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测体温、做记录。随后为了加强防疫宣传,她挨家挨户地上门去宣传防护知识,在村内各处醒目位置张贴各种防护指南和宣传标语,每天都会开车拉着大音响到村内巡查,发动和引导村民尽量不出门,不集会聚会,不打麻将。通过宣传动员和教育指导,村民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涂书记一直没有忘记驻村扶贫的初心使命,在疫情形势积极向好后,她又多次组织村两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入户调查,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进行再次摸排,对因疫情滞销的农产品,亲自联系买家,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农产品,对有务工需求的贫困户,她积极转发企业招工信息等。

篇4:学生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征文

记得去年在金秀店村土地确权召开村民大会上,有一户外出户的孩子回来确权,他的父亲已经死亡好几年了,但是户口没有注销就要分地,村民们悄悄和我说这个小伙子是个小混混挺厉害,村民们对他敢怒不敢言,场面一直僵持到下午四点多。期间我把他叫出去好几次,我说这次土地确权后实名登记发证,你父亲已死亡能签字按手印吗?经过我反复做工作,最后他终于同意确权,我们小东号村委会的土地确权工作也全部完成。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村民们还是淳朴的,只要和他们讲清楚道理就行。

今年我们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是危房改造。7月份我们村大部分危房都已拆除,村民们都住在附房里,有的附房甚至连瓦都没有,相当简陋,正赶上雨季,我每天不知道多少次入户走访,就怕村民们受到伤害,尤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三号村有一户任贵花老人,今年85岁了,孩子们都外出,常年自己生活,最初老人死活不愿意危改,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不愿意拆房重建,经过我反复做工作,老人终于同意危改,我每天都去看望她,就怕雨水大她住的不安全,任老人抓着我的手说:“高书记,你比我的孩子们都管用”,听着老人的话我心里沉甸甸的。还有一次我正和包村领导在察右前旗玫瑰营镇红旗大队考察他们的集体经济养鸡场,在考察期间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正在这时,小东号村长给我打电话说孙佃金家房塌了,他87岁的老父亲在里面,听到后我脑袋闷了,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当时一路开车往回赶,回到村里听说我们的驻村队员和村长把老人从房里背出来平安无事,我当时一屁股坐在地上。我觉得在扶贫的路上我的责任重大,使命在肩,驻村虽然苦,帮扶尽管累,但我坚信只有用我们工作的辛苦指数一定能换来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现在看着村民们都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他们一见我就拉着我的手让进家坐坐,我感到特别的欣慰。我的妻子经常问我,你每天这么辛苦究竟为了啥,我20驻村时,我的第二个孩子还没出生,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两岁多了,妻子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确实辛苦,但是我一想到我的村民们,一听到他们有事给我打电话,叫我一声“高书记”,我就觉得的事就是服务好老百姓,谁让我是共产党员,谁让我是第一书记。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我的搭档村委会书记兼主任徐凯同志检查出大病,并且去北京接受了手术,徐凯同志大家都知道,性格特别要强,从7月18号到现在一直接受治疗,在这期间我就怕小东号村委会的各项工作停滞不前,给镇政府拖了后腿,所以我比以前更加辛苦,更加认真工作。记得有个领导和我开玩笑说,你现在身兼数职,权大了,其实我觉得我为小东号付出是应该的,毕竟我来这里驻村已经两年半了,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了感情。我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为了等徐凯同志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岗位工作。昨天中午我吃完饭又去和他坐了坐,他的情况不是很好,他还说这几个月辛苦你了,一个驻村干部能为我们村做这么多事,我劝他不要考虑任何事情,好好养病,在这里我真心的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帮他。

篇5: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主题征文

最近和一个贫困村第一书记聊天,他感叹基层扶贫工作不好做,其中最让人挠头的是,现在一些贫困户等靠要还比较严重,甚至有贫困户向结对帮扶干部吐“真言”:好好帮我干,我不脱贫你脱不了钩,还拖你进步的后腿。那种“被绑架”的感觉让帮扶干部很郁闷……

这个第一书记说的“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确实存在。究其原因,既有贫困户思想问题,也有帮扶方法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的贫困户中确实有些好吃懒做、“等着扶、躺着要”的,这也是他们至今仍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毋庸讳言,出于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不称职就召回等压力,为了尽快让结对贫困户脱贫,一些帮扶干部过多“代劳”,贫困群众反倒一边站着看。

如何改变当前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干部帮着干,农户一边看”现象?

对症下药,首先当然是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扶贫先扶精气神。长期的贫困,很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让人逐步失去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一些地方长期的输血式扶贫也让一些贫困群众患上了等靠要的路径依赖,但大多数贫困群众还是愿意借助帮扶,通过辛勤努力过上好日子的。脱贫攻坚,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驱除心中的“拦路虎”。实际工作中,除了宣传教育,还可以组织贫困群众现场参观成功脱贫的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通过眼见为实的参观学习,增强脱贫信心。

完善政策设计,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干起来。相关制度设计上,不能让辛勤劳动的过得不如好吃懒做的,同时要向贫困群众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政策支持勤劳致富,兜底保障只保基本生活。完善相关扶贫政策,不能掉入“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福利陷阱。除了普惠性的,不少政策支持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更有力地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其次,帮扶工作具体方法要改进,让帮扶双方成为脱贫共同体。以产业扶贫为例。在选择扶贫产业时,尽量别选择太“高精尖”的、多数贫困群众经过培训都很难掌握的项目,这样容易导致他们“知难而退”或“站在一边看”。要尽量引导贫困群众选择本地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特色产业,通过提供扶贫贷款、技术指导,推行农业保险等政策措施,降低产业门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脱贫成功率。产业扶贫不要发钱发物,尽量让贫困户分担点成本,数额可以不大,但掏了钱,贫困户才会更上心。帮扶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才是脱贫的“主角”。

篇6: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初遇脱贫攻坚到现在走进脱贫攻坚已有三年之久。回顾这一路,初遇时,脱贫攻坚是百姓眼中幸福生活的“代名词”;靠近时,脱贫攻坚是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指标”;走进时,脱贫攻坚已是硕果压枝,丰收在望。

遇见脱贫攻坚,暖意融融,百草权舆。3月,我在读研一,跟随导师做四川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相关的课题研究。因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构造和水文气象条件特殊,境内不少地方是地质灾害高发和易发地区,所以课题组选点在凉山州进行入户调研。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调研中有不少彝族老百姓不会讲汉语,沟通交流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在访谈中,老百姓都能听懂“精准扶贫”这个词,而且会不断地重复“精准扶贫好”这句话。我好奇地咨询翻译大哥,大哥说:“你以前没有来过我们村里,精准扶贫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交通、饮水、教育、医疗都比以前好多了,老百姓都是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大家都很感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再过几年,等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比现在更好的……”阳春三月,与脱贫攻坚的意外邂逅,让我感受到了扶贫工作带给老百姓的满满希望。

靠近脱贫攻坚,烈日炎炎,万木葱郁。6月,我读研二,有幸成为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检查组的一员,参与了三个国家级贫困县退出的评估工作。在经历了初选、面试、培训、考试等一系列环节后,开始了为期20天的评估工作。在参与这项工作之前我一直以为脱贫攻坚就只是帮老百姓挣钱,培训后才知道脱贫攻坚工作涉及住房、教育、医疗、就业、交通、饮水、通讯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综合性工程。在这次评估工作中,我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更立体化,我看到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贫困人口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听到了贫困农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肯定,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时隔两年,我还清晰地记得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对我说:“活到这把岁数,最感谢的就是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让我不愁吃,不愁穿,还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如火六月,与脱贫攻坚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带给老百姓的真实幸福。

篇7: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绣花要精细,一针一线恰到好处,方能出精美绣品。扶贫同样需要绣花精神和功夫,精确、精准,帮到关键处,扶到点子上,方能交出脱贫攻坚战的完美答卷。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下定决心精准绣。“万事开头难”,面对空白的绣布、颜色各异的绣线、大小不一的绣针,着实要下一番决心。要明确绣什么花型、绣多大、运用什么针法、什么时间绣完,每一针都要下对。中国的减贫计划、脱贫目标不是随随便便就定下的,是党中央做出的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世界减贫事业都具有重大贡献和意义。考察湖南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提出的“六个精准”,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道明了方法。据此制定时间表,细化作战图,精准施策,定能见实效。

拥有耐心坚持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画好绣样,定好绣色,就要一针接着一针扎下去,一般尺寸的十字绣需要上万针,不可能一天两天出成品,这就需要绣者保持耐心,日复一日坚持绣。扶贫堪比绣花,却难于绣花,但同样需要扶贫干部一日接着一日干下去,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扶贫干部要善于学习,准确了解扶贫政策,苦口婆心反复宣传,把贫困群众当家人,切实抓好“扶志”工作;要详细、动态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做到每一户每一人情况了然于胸,因户、因人施策到位,及时动态调整;要变“输血”为“造血”,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开发扶贫岗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脱贫致富。还有一些驻村扶贫干部,吃住在村,生活条件艰苦,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干得出成绩。

保持恒心跟进绣。“不经一翻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持续穿针引线加上眼部疲劳,肯定会出现扎手、打结、有细小差错的情况,也会生出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甚至还会有放弃的念头。这时候思想就要警觉,要逼自己一把,或让身边人做好督促,扶贫工作同样需要及时跟进。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扶贫工作要树立恒心,保持平常心。对于扶贫过程中出现的“拦路虎”,要勇敢面对,共同研究予以解决;上级党委要以“四不两直”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督查、调研、排查,让各级党组织思想不放松、扶贫干部行动不停歇,贫困群众脱贫不停步。

篇8: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立足“堡垒站”,根治“思想顽疾”。根治群众思想贫困的顽疾,是脱贫攻坚战场最难的“硬骨头”。群众中流传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思想固化带来的经济固化,从而引发长期贫困、持续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不是解决一时之贫困,而是带来长远之富裕。要树立“攻坚堡垒”的意识,根治群众的“思想顽疾”,畅通长远发展之路,既要富面子,也要扶里子。要善于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党组织引领带头作用,依托基层党组织这一关键堡垒,树立和培养群众迈出贫困线、拥抱小康生活的勇气和习惯。通过先富带后富、党员带群众,形成帮带效应,倒逼群众致富。既要讲短期发展,又要讲长远规划,通过教育引导,增强群众自富意识,“膨胀”群众的求富之心,化被动为主动,让“要我富”变“我要富”,将脱贫攻坚从“推着走”变“跑步走”。

办实“校园站”,提升“致富能力”。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致富之路。群众的致贫原因,大多都是缺技术、缺路子,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和渠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要善于给群众找路子,培养群众致富的能力,提升致富效率。要办实“校园站”,把技能培训作为文化扶贫的主要抓手,作为群众致富的有力武器。要办好专业技能培训,坚持走出去思维,建立企业、学校、群众三位一体的文化扶贫站,实现就业一站式扶贫。要善于用好农民夜校等基层培训阵地,聚焦特色产业,在种养殖技术培训上下硬功夫,打造和培养一批土专家和农村技术骨干,让群众更高效、更便捷致富。要充分发挥好农技巡回指导小组在农村产业技能指导上的重要作用,发挥好实地指导、现场教育、跟踪服务等作用,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文化扶贫的直观变化和切实好处。

篇9: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主题活动于11月份开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党恩的内涵要义,传导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精准扶贫好方略、感恩脱贫攻坚好政策、感恩社会主义大家庭等“五个感恩”,营造浓厚的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氛围。

黄仕标的脱贫故事佐证了“勤劳致富”的真理。黄仕标是水口镇罗回村的村民,因缺少种植技术,家庭年收入低,家中两个女儿都在念书,家庭困难负担大,于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脱贫。黄仕标说,“我今年种植甘蔗2亩、还有荔枝、柚子、山李等一批果树,同时政府知道我前几年种了7亩坚果,还安排我参加村里的种养殖技术培训,协调技术专家亲自到我的地里进行指导。不久前,我种植的坚果由第一书记推荐到广西坚果协会参加比赛获得了特等奖,而且今年坚果丰收给我带来了一万多元的收入”。现如今,黄仕标凭着这份勤劳实现了人均纯收入近10000元,大女儿跟随广西美术协会的老师学习画画;小女儿在龙州民族中学初三读书,明年也将进入高中学习,现在村里也在开展“三清三拆”、村屯风貌提升,让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赵仁的脱贫故事彰显了“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园”模式的成功。赵仁原为龙州县八角乡贫困户,家庭人口3人,原住房为土坯结构,208月他报名搬迁致水口镇共宜幸福家园易地扶贫安置点。年12月他顺利拿到了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钥匙,并完成了搬迁入住。为了能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赵仁先是在社区里找到了一份物业工作,随着共宜社区的成立,荣幸地当选为社区委员会成员。为带动更多搬迁户实现“搬得出,能就业,有收入”,赵仁积极与以前在外务工认识的朋友、老板联系,开办手工作坊,引进手工花料到社区里进行加工,为社区里的住户提供了一个就业岗位。后得到相关扶贫政策扶持,利用东西协作粤桂扶贫资金的支持,建立了扶贫车间,并成为扶贫车间里的第一个老板。该扶贫车间吸纳了150人就业,日工资30到50元不等,实现了贫困户在家就能实现就业的愿望。

农伟忠的脱贫故事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农伟忠是水口镇思奇村的贫困户,现已易地搬迁到共宜居住,20确定为建卡贫困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基层党员的心。农伟忠作为一个党员率先组织本屯党员向疫情防控捐款,于是2月6日龙州县水口镇人民政府收到自疫情防控以来的第一笔党员自发组织爱心捐款,共计750元。谈及“为什么会想到捐款?”农伟忠同志表示:“我们看到新闻说现在是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特殊关键时候,缺口罩、缺药品。我在国家的帮助下脱贫致富了,更作为一名党员,帮不上武汉什么忙,心里很着急,只能凑了点钱捐给武汉。”

篇10: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席草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的一个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让席草村从经济“落后村”摇身变为了集体经济“示范村”,这都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付出的热汗热血,除了村脱贫的“一低五有”,还要帮扶贫困户达到“一超六有”的脱贫标准,在贫困户序列中,有两户贫困党员户,为了让贫困党员在贫困户中起到良好的带头脱贫作用,席草村组织最强帮扶力量为他们开启了一条脱贫康庄大道,党员干部由上至下,情系贫困党员,党员脱贫也不忘感恩组织关怀。

身残志坚,不脱贫不放弃

走进贫困党员朱正海的家里,房屋前后整洁规范,给人一种“勤俭持家”的感觉,但过去这个家庭却是一贫如洗,想要维持基本生活都十分困难。朱正海还是一名复员军人,自身残疾,行动要依靠轮椅,因为历史原因两个女儿生来均为残疾人,全家仅有大女婿有一定的劳动力,为了让这个家庭脱贫过上好日子,伴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席草村党支部针对朱正海一家人劳动力欠缺的情况对症下药,倡导发展种养殖产业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脱贫措施。席草村派驻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其中联系县领导就是区委副书记,经过多方考虑,决定由联系县领导与朱正海家开展结对帮扶,村党支部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收购朱正海家养殖的生态仔猪12头,县级帮扶责任人区委副书记积极为其争取了10亩油樟发展计划,并介绍其女婿就近参与务工,年均增收2万余元。同时还享受了产业扶持资金3000元以及产业巩固资金500元,为了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村党支部牵头为其打了一口机井,后来又因为水质问题,再次选点打了一口。只要是贫困党员的实际困难,席草村党支部及帮扶干部都是不遗余力地帮扶。同时,朱正海一家力所能及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身残志坚,奋力脱贫的精神让人备受鼓舞,他说:“既然无法摆脱灾难,那就不要埋怨,不要放弃,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那么好,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坚决不给国家拖后腿。”

组队帮扶,温暖送到家门口

另一位贫困党员廖润清,家庭人口5人,有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儿,廖润清现年76岁,患高血压、肺心病常年服药,整个家庭因病长期处于困难之中。区委组织部作为席草村的结对帮扶单位,在岗职工全部与席草村的贫困党员开展了结对帮扶,为了让廖润清家尽早脱贫,为其结对了2名干部。每月结对帮扶责任人都上门开展帮扶工作,为其送去衣物食品等,帮助联络解决住房问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了安全的新房,经过村党支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努力,廖润清不但享受了足额的医疗,还享受了打机井、安装天锅、无线网络接入、入户路硬化,发展了枳壳产业项目,介绍其儿子在本镇范围内务工,介绍其孙子到外地务工,生活环境的改善、务工的收入让廖润清一家摆脱了贫困。“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后,廖润清在村上扶贫道路等扶贫项目建设中主动担任义务质量监督员,严格监督质量,从不计较报酬。在党员干部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群众中展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篇11: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精彩作文征文鉴赏

回首来路,才知道走出了多远,亲历奋斗,才知道那些付出的意义,今天,那些汗水和泪水写下的故事,终于变成生生不息的希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感受着骄傲与自豪,品尝着欢乐和感动,经历着艰难与奋斗,当一切已成为过往,我们感恩参与禄劝脱贫攻坚这样伟大的战争。

若这一路是攻坚克难的故事,那希望就是扶贫的干部。中秋节帮扶干部节前走访,遇到了贫困户家中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她因为羞怯不敢与人亲近,帮扶干部走了,她却在门口依依不舍的看着离开的客人,年纪尚幼的她,眼神中透露着感恩,那是孩子看到的希望。

火把节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家里刚好贴上新门联,挂包干部送来三只小猪,电话上两个弟弟在外务工正在回来的路上,抬头一看,对联横批刚好是“五福临门”,这样的彝族年,是一家人真正的幸福年。

这一路,谢谢你们,平凡岗位的坚守,再普通,也伟大,脱贫攻坚的荣光背后,承载着多少人的艰辛付出。

若这一路是温暖阳光的故事,那希望就是心底的感动。公安民警在下村办案途中,道路泥泞致车打滑,众人冒着生命危险合力推车,当意外来临,总有人默默相助,护我们周全。

阿伊羊小学的王正祥老师在偏远山村里坚守了40个春夏秋冬,有人说他是一只照亮别人的蜡烛,他却说自己只是一只发着余光,为孩子引路的萤火虫。

若这一路是心怀梦想的故事,那希望就是负重的拼搏。亚洲盲人足球锦标赛上,魏建森代表国家队远赴大洋彼岸的日本参赛,勇夺冠军,先天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却不能阻挡我成为追风少年。

中国国际合唱节上的禄劝彝苗童声合唱团,中国达人秀上的造梦者组合,在全国的舞台上用音乐述说着家乡故事,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禄劝声音,它的名字是努力,披星戴月,终将凯旋。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明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每一份荣耀的背后,都书写着禄劝人心怀梦想,负重前行。

若这一路是砥砺前行的故事,那希望就是铿锵的奋斗。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户有产业,打造绿色食品牌,建设健康生活地,这是产业发展的答案。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顺利完成,洗马塘、杉乐、出水箐......打破区域壁垒,易地搬迁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易地搬迁的答案。农村公益性扶贫岗位,就业扶贫车间,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增收项目稳定,这是就业扶贫的答案。

网络教学班助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村村通公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建设生态涵养林,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教育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医疗保险救助工程、社会结对帮扶工程、生态补偿工程、社保政策兜底工程,禄劝一个都没有落下。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村史陈列室、农村老党员生活基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人赋予脱贫更多的时代内涵。

这一路,谢谢你们,从脱贫摘帽的铮铮誓言,到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庄严宣誓,在战胜贫困的道路上,带领人民栉风沐雨,接续奋斗。

若这一路是摆脱贫困的故事,那希望就是幸福的生活。禄劝的新春,扶贫干部告别假期,和自己挂包的贫困户一起过新年,辞旧迎新,故乡虽许久未回,但在这里,也有我们的家人。

撒营盘镇高升康村,全村200余人一起吃年夜饭拍“全家福”,脱贫攻坚让家乡旧貌换新颜,路通了,游子们都回家了,锁住乡愁、拢住人心,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金沙江水奔流不息,我辈征程自强正劲。朝受命、夕饮冰,这是有责有义的禄劝扶贫人。秉初心、守宽和,这是可爱可敬的禄劝扶贫人。战脱贫、笃远行,这是苦干实干的禄劝扶贫人。

篇12: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优秀作文

配强党政人才,当好“战贫”领头羊,绽放初心光芒。党政人才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基层中坚力量,在脱贫攻坚任务推进过程中,既发挥枢纽作用,也发挥带头作用。我们应进一步配强党政人才,强化基层领导核心,为良好准确贯彻落实脱贫策略奠定坚实基础。一是精准选配干部,让党政人才走上新站位。要鲜明用人导向,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择优选派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极大发挥优秀党政人才懂政策、知管理、会协调的优势,从而将勤奋与实干根植于群众思想当中,实现干部帮、群众干。二是优化目标考核,让党政人才履行新职责。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可设置脱贫攻坚类目标,完善督查机制,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探索容错纠错机制,让党政人才干出新作为,创新抓党建、抓教育、抓产业、抓村貌、抓帮扶、抓就业,逐步走进老百姓心头。

选优技术人才,建好“战贫”输血站,散发匠心光彩。技术人才是脱贫攻坚的“硬支撑”,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无疑是一张“扶智”王牌。建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强调一线驻扎,实现精准滴灌。突出“全覆盖”,调整下派驻村农技员、医疗卫生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扶贫工作,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定期对贫困户进行入户巡诊,及时治疗贫困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建立动态扶贫电子档案,确保技术扶贫、健康扶贫精准、及时、有效;另一方面要在技术服务团队建设上下功夫,注重水到渠成。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团和技术巡回服务队的传帮带作用,积极运用集中培训班、坝坝交流会、示范现场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宣传医疗卫生知识。同时,协助贫困村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延伸技术服务功能,实现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育好本土人才,打牢“战贫”致富桩,汇聚信心光亮。本土“永久牌”人才是乡村社会进步的关键内生动力。要搞好乡土人才建设,搭建平台、树起好样子是前提。首先,搭建专业技能素质提升平台。在调查摸底、建档立卡、走访听取群众诉求的基础上,因人施策、因地施策、因业施策,综合运用田间课堂、农名夜校、网络平台等形式举办培训班,激发学习欲望,助力有效增“技”。其次,给具有本土性优势“田秀才”“土专家”搭建能力发挥平台,让其在乡村经济推进过程中发挥带动辐射效应,不再让其被局限在一亩三分土地上,构建“卓越乡土人才——项目(资金)——农民(贫困人口)”多位一体的帮带机制。要搞好乡土人才建设,吸引雁归人才、实现新作为是保障。能人返乡,既汇聚成功经验,又吸引社会资源,必然产生极强的带动效应。应健全机制政策,通过开展返乡创业推进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畅通各界人士回报乡村渠道等措施吸纳人才。

上一篇:给学生一个微笑下一篇:梦想叙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