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2024-05-10

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精选8篇)

篇1: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温医[2004]19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校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杜绝各类教学事故、教学差错的发生,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 教学事故与教学差错的认定范围

第二条

由于任课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部门)以及为教学服务的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直接或间接责任,导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等消极后果的事件,均属于教学事故或教学差错.根据事故发生的情节和后果,分为重大教学事故、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第三条 重大教学事故.凡发生下列情况,均属于重大教学事故: 1.教学类

(1)有关人员在教学、实验、实习以及教学管理等教学活动中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教书育人基本宗旨和不利于专业思想教育的言论,或散布封建迷信以及淫秽内容,其言行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2)对学生实行体罚或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情节严重;(3)任课教师未经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部)教学主管负责人准许,擅自停课、缺课、调课;(4)任课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员考前泄露试题;(5)试题存在严重错误,造成考试延误、中断或失效;(6)主考、监考人员未能及时到位而严重影响考试的正常进行;或未能严格执行有关的考试规定而造成考场秩序混乱;(7)阅卷教师不按评分标准阅卷,在非教学因素影响下,擅自提高或压低学生考试成绩10分以上;或在填报学生成绩时弄虚作假;(8)因指导教师责任造成学生在教学、实践或实验活动中受到严重伤害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3000元).2.教学管理类

(1)故意出具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或证明;(2)教学管理部门丢失学生原始成绩;(3)在考试安排中漏排班级、考试课程,严重影响考试的正常秩序.3.教学保障类

(1)因人为原因造成停电,导致中断上课、实验、实习等教学活动,而主管部门未能及时请人修理,严重影响教学进程;(2)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突发疾病或受伤,保健部门在接到通知后,未及时派医护人员组织抢救、治疗或转送医院,造成严重后果;(3)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解决而导致人身与财产重大损失.第四条

教学事故

凡发生以下情况,均属于教学事故.1.教学类(1)擅自变更教学计划或不执行教学计划,致使教学任务不能落实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或擅自舍弃(或迟滞教学进度)学期课程内容1/4以上;(2)未经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部)教学主管负责人书面同意,擅自变更进度表确定的主讲教师和授课教师;或任课教师未经学院(部)教学主管负责人书面同意,擅自找人代课,由此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影响教学质量;(3)未经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部)教学主管负责人同意,擅自取消已安排的教学活动或变更课程表安排的教学时间、地点,由此导致多数学生误课并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任课教师迟到或提前下课超过10分钟,或不接受教学任务;(4)讲课中未经院(部)同意,不依据教学大纲要求,随便更换教材、教学内容或实验项目;按教学要求应向学生布置作业的,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未布置作业或练习;(5)监考人员未到或因其自身原因迟到超过10分钟以上;主考、监考人员不负责任,导致考场纪律松懈,发现学生作弊不及时纠正、处理;考试结素时主(监)考人员漏收学生考卷;阅卷教师在考试结束后遗失学生试卷及学生考试成绩;保管期内(本科五年制学生的试卷保留五年,(6)四年制学生的试卷保留四年,专科和高职学生的试卷保留三年)丢失学生试卷;(7)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过程中,由于教师未按要求指导学生,或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规定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任务,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低劣,造成严重影响.教师在指导实习、社会实践中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损害学校声誉;(8)在教学活动中因教师擅自离岗或指导失误造成学生受伤的,必须送医院就医;或造成财产损失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9)教师上课时间使用手机或BP机接听电话或收发信息;(10)不按管理工作程序而自编、自印、自订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或教具,并强行在学生中推销,造成恶劣影响;(11)任意变更教务处或院(部)安排的考试日程,造成学生漏考或学生反应强烈.2.教学管理类

(1)无正当理由,不接受教学管理任务,或因旷工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擅自变更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严重影响教学秩序;(2)由于开课学院未及时向教材中心(实验管理科)报送教材(底值品、耗材)需求情况,或教材中心(实验管理科)未及时采购,导致开课一周后仍缺供教材(实验开始一周后,仍缺供底值品、耗材),影响正常教学秩序;(3)关于放假或全校性教学调度通知内容不当或未能及时下发通知造成教学秩序混乱;(4)审查不认真,发给不应该获得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的学生相应的证书;(5)审查不认真,出具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6)开课部门未安排足够的教师上课,使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或因缺少教师,导致连续两年某些课程不能按计划开出,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执行;(7)不按时发放开课计划(课表、教学任务书、考试日程等)致使教师误课、学生误考;(8)对教学管理的重大问题不经研究擅自处理,产生严重后果.3.教学保障类(1)按计划应完成且执行部门允诺完成的维修项目未及时完成,又未能提前向使用部门说明,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2)值班人员未能按时打开教室,影响正常上课;(3)教学楼内无粉笔、黑板擦供应,严重影响正常教学;多媒体教学上课前未能调试好多媒体设备每学期累计达3次以上;(4)教学设备损坏,在已报修的情况下未能及时进行修理,且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5)无正当理由,不按时供应实验、实习所必需的用具,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或无正当理由未保证教学用电、用水或对报修不及时处理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第五条 教学差错 1.教学类

(1)开课后两周以上仍未交教学进度表(含多媒体教学),或考试后超过一周仍未保送成绩;(2)任课教师上课迟到不超过10分钟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3)无特殊理由,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进度表进度相差4学时以上;(4)虽经同意请人代课而未向代课老师交代落实代课的有关要求而造成不良影响,或已经同意停课、调课而教师未通知学生,致使学生空等15分钟以上;(5)任意变更教务处或学院安排的考试日程,未造成不良影响的;(6)试卷命题未按时间完成,或未达到要求的;(7)未按规定时间领取试卷,未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8)教师上课或监考衣冠不整(如穿背心或拖鞋等);(9)按教学要求应给学生答疑,任课教师在整个学期内未安排一次答疑;(10)监考人员迟到5分钟以上,未造成严重后果;(11)监考人员不认真履行监考职责;

(12)教师上课不关闭通讯工具而造成不良影响;

(13)上课(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多媒体课)不带教案、讲稿和规定需要带的教学资料;(14)上课不抓纪律,致使学生在课堂内衣冠不整(如穿背心或拖鞋等)或吃食物喝饮料;(15)阅卷教师无特殊原因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成绩;成绩报教学管理部门后需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修改超过1%。2. 教学管理类

(1)变动上课时间或地点,虽经学院(部)同意,但学院(部)未及时报教务处书面审批;(2)按计划应完成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研究项目,无特殊原因且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推迟6个月以上;

(3)因安排不当造成考试冲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4)因排课失误造成冲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5)教学执行计划确定后,主管部门未及时向任课教师下发教学任务书。3.教学保障类

(1)教室内黑板损坏1/2以上或灯管损坏1/3以上,报修后两个工作日内未修复;或连续五个工作日未能巡视发现,影响正常教学活动或教学效果;

(2)教学楼上课铃或下课铃不响;响铃时间正负超过1分钟;在上课时间,教学区铃声或广播乱响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教师休息室没有按规定时间开门;教师休息室无引用水供应;

(4)教室或其他教学活动场所卫生状况很查,应进行打扫但未能按规定清扫。

第三章 教学事故和差错的认定和处理程序

第六条 凡发生教学事故或差错,当事人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向所在部门汇报并填写《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认定处理表》;若经其他人发现或知情人检举的,由当事人所在部门立即组织核查,并在一周内填写《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认定处理表》。表格一式三份,经部门负责人签署认定意见后送交教务处,教务处根据部门上报材料,书面通知当事人;特殊和重大教学事故上报主管教学院长认定。

第七条 部门领导人对本部门事故(差错)故意隐瞒,不及时核实或调查,管理人员对值勤、巡视中发现的事故(差错)拖延不报着(一周),应列为负责人并视为相同级别的事故或差错。第八条 当事人对教学差错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诉,由部门教学工作委员会认定,当事人对教学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向教务处提出申诉,由教务处提交主管教学院长认定,当事人对重大教学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通过教务处向主管教学院长提出申诉,由主管院长提交工作委员会认定。

第四章

教学事故和差错的处理办法

第九条

学校对已认定的教学事故和差错进行如下处理: 1.凡发生过教学事故或差错者,不能参加当年的各级评优;

2.凡发生差错者,给予当事人所在部门范围内通报批评、由部门发文,并抄报校领导、人事处和教务处;凡发生教学事故、给予当事人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凡发生重大教学事故,给予当事人行政警告或以上处分,上述两项处理由所在部门上报,教务处拟文,以学校名义下发;

3.教学事故或差错责任人拒不检查错误或无理取闹,加重一档处理; 4.凡发生差错一次,扣除当事人当月奖金(或岗位津贴);凡发生教学事故一次,扣除当事人当月奖金和次月奖金(或岗职津贴);凡发生重大教学事故一次,扣除当事人从当月开始半年的奖金(或岗职津贴)。扣发奖金或岗职津贴,由部门报人事处,人事处通知财务处执行;

5.任现职期间,出现一次重大教学事故或两次教学事故或三次教学差错,分别从重大教学事故发生和第二次教学事故发生以及第三次教学差错发生的当年起,对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低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一年,对其他行政管理人员降低一级行政职务一年,由部门报组织部、人事处,按相关程序处理。

第十条 对屡次发生教学事故和差错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除按第九条的规定处理外,还可根据清节,调离岗位。

第十一条 各部门对事故和差错不按规定处理,要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根据当事人事故或差错的情况,按相当级别的事故或差错处理。

第十二条 处理结果分别存当事个人业务档案、当事人所在部门和教务处。

第五章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课程为教学计划安排的一切课程。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差错)认定处理表(略)

篇2: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一、教学差错的认定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被确定为教学差错

1、上课迟到2-5分钟(不含5分钟)

2、上课提前下课2-5分钟(不含5分钟)

3、上课期间离开教学岗位2-5分钟(不含5分钟)

4、上课期间使用通讯工具

5、课前未准备好教学用具、实训设备、教学场地、拖延上课时间2-5分钟。(不含5分钟)

6、未经部系同意私自调课。

7、未经部系同意擅自改变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

8、未经部系同意擅自与其他教师合班上课或合组上课或擅自委托他人代课。

9、因停电等非个人因素影响教学而不能及时组织教学,管理学生。

10、期末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11、因没有备课而安排学生上自习。

12、未按规定时间送交考试成绩拖延2-3天。(含3天)

13、试卷评分不认真而造成一份试卷错批两处以上。(含两处)

14、监考中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或不尽监考职责者。

15、上课期间会客或允许学生会客、自由进出者。

16、上课期间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而不制止听之任之或将学生逐出课堂者。

17、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不认真组织辅导学生放任自流。

18、上课期间让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电视音像的内容。

二、教学事故的认定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确定为教学事故。

1、在课堂上不认真考勤,不管理学生,课堂纪律较差。

2、上课、监考、实训、实习迟到在5分钟以上(含5分钟)或上课中途离开教学岗位或提前下课5分钟者。

3、课前准备不充分拖延上课时间在5分钟以上。

4、未经教务处批准擅自增减教学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反映强烈。

5、不按要求备课、批改作业、不按要求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6、在实习(实训)体育课及其它实践性教学中因教师失职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或仪器设备损坏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

7、未办理调课手续擅自停课、调课、缺课1节以上。(含1节)。

8、丢失待评试卷或班级学生成绩册、学生档案2份以上。

9、考试漏题、泄题或其他严重影响考试结果公正的行为。

10、放任学生作弊或其他严重影响考试结果公正的行为。

11、因个人原因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

12、一学期连续三次出现教学差错。

13、教师或班主任在上课期间擅自抽调学生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

14、不经教务处批准擅自停课劳动或打扫卫生。(含早读晚自习)

15、教务处、督导室抽查无教案授课。

三、教学管理差错的认定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定为教学管理差错

1、调课不及时造成误课

2、在考试过程中因对试卷质量把关不严试卷过于简单或泄密,学生提前交卷。(30分钟以内)

3、在教学安排、组织考试、学生管理、学籍管理中出现失误后经补救未造成严重影响。

4、不认真组织学生补考或补考无故推迟一周以上。

5、开学前未对教学设施进行认真维护检修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不按教务处的要求进行教学检查、听课及教学质量评定。

7、各类实训室管理人员未能及时提供教学服务而影响教学的行为。

8、班级管理中学风差、上课缺勤人数多,造成无法上课者。

四、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确定为教学管理事故

1、不履行有关教学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2、擅自停课组织或抽调学生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

3、不按教务处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验、平时考试、理论考核技能考核。

4、因教学设备损坏不能及时修理造成一周以上(含1周)正常教学受到影响者。

5、在教学中出现较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者。

6、擅自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给教学质量,学生就业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

7、擅自更改学生成绩,档案等重要文件。

8、丢失、损坏、消毁各类教学管理文件及学生的成绩册,学生档案。

9、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学历证书、学籍证明、成绩证明或发给不应该获得的证书。

10、其他由于管理失误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的行为。

五、对教学差错与教学管理差错的处理

1、教师出现一次教学差错在全校通报批评,一学期出现三次教学差错或一学年出现四次教学差错取消各类评优评先资格。

2、教学及行政管理人员出现一次管理差错在全校通报批评,一学期出现二次管理差错取消当学期或当年一切评优评先资格。

六、对教学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的处理

教师出现教学事故,行政教学管理人员出现教学管理事故,要求当事人在教职工大会上做检查,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七、教学管理差错或事故处理程序

1、教学和管理差错或事故发生后,不论任何人发现或反映到学校任何部门,有关材料先转交教务处,由教务处与督导办、部系共同负责调查落实。

2、教学和管理差错或事故一经查实,先由责任人所在处室根据本办法提出处理意见,书面报主管领导,经行政会审批后执行,教务处和行政办备案。

3、部系、教务处及督导室是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的主要检查、监督部门,若发现教学差错、教学事故隐满不报者一经查出对当事人按教学管理事故处理。

篇3: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医疗事故损害赔偿

1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其损害赔偿的责任形式

医疗事故的定义分广义和狭义。广义指民事学理论上的概念,狭义指医疗行政法规上的概念。本文讨论的是狭义范畴内的医疗事故。

对于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了刑事、行政、民事三个方面。本文所说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指的是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中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2 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构成

2.1 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行为

民法上的过失行为,是指行为人对受害人应负注意义务的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行为。在这里,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应负注意义务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行为。

2.2 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必须有违法违规行为

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即使造成了事实上的损害,也不需要承担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2.3 必须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且应当达到《条例》所确定的损害程度

根据《条例》规定,必须符合以下损害后果,才可确定为医疗事故:①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②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③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④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2.4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的直接原因。

以上四个构成要件是有机统一的,缺一不可,否则便不构成医疗事故。

3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主要有:①过错责任原则;②推定过错原则;③公平责任原则。

我国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之前实施的是过错责任原则,由患方完成举证行为,困难较大也不尽合理,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因此,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宜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继出台,重新确定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4 现行司法体制下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认定和处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产生的原因

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性,使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难以判定,所以,只能通过技术鉴定来确认。从而使技术鉴定中的相关问题成了我国医疗事故损害赔偿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和争议所在。

4.1 我国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和处理中的缺陷

4.1.1 实行地域管辖,鉴定专家的“本地化”现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这确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地域管辖原则。第五条关于“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的规定,又导致了专家本地化现象的出现。

4.1.2 鉴定专家的社会背景无法全面真实了解,回避制度难以真正体现。

虽然《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都规定了鉴定专家要执行回避制度,但由于患者(家属)无法了解鉴定专家的真实社会背景,无法判断鉴定专家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回避事由,从而出现回避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况。

4.1.3 鉴定专家缺乏相关法律知识,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作为医学专家均不同程度的缺乏法律的基本知识,不知该如何审查证据,缺乏查证意识,因此,在鉴定中不注意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使审查得出的“事实”很难真正反映客观事实,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4.1.4 鉴定专家的个人素质无法保证,为了个人利益,部分鉴定专家会违背职业要求和执业道德作出错误的鉴定结论,并在鉴定中形成一些保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潜规则。

鉴定专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鉴定的水平,所以,《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对鉴定专家的资质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候选鉴定专家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但在现有的技术职称的评定体制下,候选人虽然达到了规定的职称标准,但并不都具备“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道德”,如果缺乏对候选鉴定专家业务素质和执业道德的评价,那么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就很难保证。

4.2 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和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以下表现

4.2.1 相关法律不健全、不完善

当前处理各类医疗事故的主要依据是《条例》及与之配套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和《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由于《条例》只是行政法规,相比《民法通则》的效力要低,对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和责任赔偿的范围及标准同《民法通则》及配套法规存在较大差异,从而暴露出立法上的诸多问题。同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立法同样存在不完善。虽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对医疗事故的鉴定给予了详细的规定,但由于鉴定专家的本地化,从而影响了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同时由于鉴定专家缺乏相关法律知识,使得根据医疗卫生法律进行鉴定的法律规定成为空谈。

4.2.2 法律适用范围的不统一

目前我国在司法实践中确定和处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适用的法律法规不统一。虽然司法实践中将已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案件都适用《条例》来确定损害赔偿责任,但存在部分本应被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案件由于没有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未被依法确定为医疗事故,导致出现同一医疗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责任形式的不同,以及损害赔偿责任承担的大小也不同,显现出我国关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在法律适用范围上不统一的后果。

4.2.3 医疗事故争议的高度医学专业性

由于医疗属于高度专门的技术领域,具有探索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普通人很难对医疗行为的性质、事实的因果关系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尚有诸多疑难问题没有答案,加之患者的个体差异问题等,都给解决医疗纠纷增加了困难,从而决定了医疗事故的处理必须倚赖医学专家的介入,从而为鉴定中的缺陷成长创造了温床。

5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认定和处理对策

5.1 完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推进医疗法制改革

从提高《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法律层次入手,制定更加完善的卫生法律体系,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从行政法规上升至医疗卫生单项法律,从而真正达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改善医患关系的目的。

5.2 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节机制,发挥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作用,进一步化解医患矛盾

当医疗事故发生后,由于医患双方缺乏相互信任和沟通,部分患者(家属)采取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等,造成患者(家属)不能得到应有的医疗赔偿。所以,可通过非行政、非诉讼的解决方式调解医疗纠纷,拓宽纠纷解决的渠道,缩短调处时间,方便纠纷的合理、有效解决。

医疗纠纷第三方介入的意义:①使医疗事故处理更加公平、公正;②节省国家支出;③减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负担,使卫生系统各级人员的精力更多地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医疗服务上;④进一步保障患者利益;⑤解决小型医疗机构的赔偿困难。

医疗纠纷第三方介入制度的内容包括: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由政府主管部门、信访、司法、公安、卫生行政部门、律师及保险公司相关人员组成,并成立协调组、专家组、理赔组等部门。同时,医院必须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一旦医疗事故发生,产生纠纷,由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先行介入,当事医院予以配合调查,形成一个集医患双方鉴定、协商、调解、理赔四位一体的防御体系和长效机制。若患方对赔偿结果存有疑义,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3 加强舆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合理解决各种医疗纠纷

政府可充分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一方面,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呼声的同时,进行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正确引导患者(家属)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正常的程序进行医疗纠纷调解或法律申诉。另一方面,通过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遵法、守法意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尽最大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的产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这就需要我们从立法入手,通过完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医疗法制的改革,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探讨、总结、修订,使之日臻完善,真正达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切实缓解医患矛盾,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医疗事故处理办法》.2002-9.

[2]杨立新.《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2007-11-08.

[3]张雪.《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性质、构成要件和损害赔偿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8-7.

[4]佚名.《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2009-3.

[5]张伟.《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审判问题研究》.2003-10.

篇4: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教学行为及教学管理,维护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教学差错与事故是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对教学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或者事件。教学差错与事故分为教学差错、一般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三类。

第三条

对教学差错及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须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按照规定程序,调查认证充分,处理公平合理。

第二章 教学差错与事故的界定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教学差错:

1.不按时间要求提交教学日历、实验进程表、学生考试成绩等教学文档。2.无正当理由,上课迟到、提前下课或监考迟到、中途离岗、早退在5-10分钟之间。

3.在上课过程中接听或拨打电话影响正常教学。4.酒后上课并造成不良影响的。

5.试卷命题出现错误,但在试卷发放前被及时发现,未造成后果。6.在监考过程中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或进行与监考无关的活动。7.未经批准,提前、推迟考试或者延长考试时间的。8.试卷批阅中,漏改或计分误差达5分。

9.监考人员擅自委托无监考资格的人员(如在校研究生等)代监考。10.教学设备、教学用品等管理不善,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或教学效果。11.在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因指导不到位,造成设备轻度损坏; 或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上网进行与实习无关的活动。12.其他违反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者。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 1.教学安排、考试组织工作出现失误,造成教学混乱。2.因管理不到位,致使教学设备不能按时正常使用,影响教学。3.试卷命题出现错误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 1 ─

4.无正当理由,上课迟到、提前下课或监考迟到、中途离岗、早退在10-20分钟之间。

5.监考人员对考场中违纪或作弊事件隐匿不报。

6.未履行申批手续,擅自调课、请人代课,或者擅自变更教学活动时间、地点等。7.丢失学生试卷、课程设计或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造成不良影响。

8.监考人员不履行职责,造成考试秩序混乱,或漏收/遗失学生考卷、答题纸、答题卡,造成学生考试成绩缺失。

9.不按评分标准阅卷,造成不良影响或试卷批阅中,漏改或计分误差达5-10分。10.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度与教学日历安排有较大差异,或者讲授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有较大出入的。

11.其他影响教学正常进行,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重大教学事故:

1. 教学安排、调度有误,导致较大范围缺课、缺考、停课、停考。2. 学籍处理、学生证件的发放与管理有误,对学生、学校造成严重影响。3. 故意出具与事实不符的成绩、学籍、学历、学位等各类证书、证明。4. 在教学活动中散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言论,或者宣扬有悖社会公德的思想,或者煽动学生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5. 背离教学大纲要求,擅自增减教学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反映强烈。6. 无正当理由,缺课、缺监考(上课迟到、早退20分钟以上按缺课论处;监考迟到、中途离岗、早退20分钟以上按缺监考论处)。

7. 试卷命题、传送、保管过程中故意泄密;考试阅卷、成绩登录中弄虚作假。8. 监考过程中玩忽职守,怂恿学生舞弊,或对考场中违纪或作弊事件隐匿不报,造成考场秩序混乱和不良影响。9.试卷批阅中,漏改或计分误差超10分。

10.教学过程管理不善,或在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因失职导致教学仪器设备重大损失,或人身伤害事故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的其它行为。

1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不力,审核把关不严,被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失范现象,造成严重影响。12.其他影响教学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第三章 教学差错与事故的认定及申诉

第七条

学院负有教学秩序管理和监督职责,对发生的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应

─ 2 ─

及时向教学主管部门汇报,不得隐瞒不报或缓报。教学主管部门在收到相关学院、教学督查人员或其他知情人提交的信息后,进行证据材料收集。根据事实类别,按照本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认定。教学差错可直接认定,教学事故还需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认定。

第八条

教学主管部门将认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责任人及所在学院(部门)。第九条

责任人对教学事故的认定结果有异议时,可在接到通知书后5个工作日内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申请复议。

第四章 教学差错与事故的处理

第十条

教学差错及事故的认定结果均在教务处、人事处、事故责任人所在学院(部门)备案,并作为事故责任人年终考核、工资调整、职务晋升、津贴评定、岗位聘任、申报各类荣誉称号等的参考依据。

第十一条

一年内累计出现两次教学差错者,按一般教学事故处理;一年内累计出现两次一般教学事故者,按重大教学事故处理。

第十二条 对教学差错责任人,由所在学院(部门)进行训诫谈话及通报批评,取消责任人当年评奖评优资格。

第十三条 对一般教学事故责任人,在全校予以通报批评,取消责任人当年评奖评优资格。人事处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扣发事故责任人1个月绩效工资。处理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第十四条 对重大教学事故责任人,在全校予以通报批评,当年考核等级评定为不合格,人事处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扣发事故责任人3个月绩效工资。处理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安徽工业大学关于教学事故及教学差错认定与处理的规定》(教学[2002]18号)同时废止。

安徽工业大学

2016年6月16日

篇5: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教学行为,严肃教学纪律,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依法治教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界定教学事故,是指在教学及其辅助、管理过程中,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所出现的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过失或过错。

第三条 根据造成损失的大小和不良后果的情况,教学事故分为一般教学事故、严重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三等。

第四条 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遵循违纪必究、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教学事故的认定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教学事故:

1.由于失职影响个别学生(三名以下)正常上课、考试,又无法补救的;

2.无正当理由,造成延误上课、实验、考试,或提前下课,或擅离课堂,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

3.因教室未按时开门,延误上课10分钟以内的;

4.课程异动虽未影响教学秩序,但未及时报教务处批准备案的;

5.未与有关部门或管理人员协调,造成上课时间与教室冲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6.在授课过程中有明显不备课现象的;

7.教师因个人原因一学期内申请课程异动累计达到或超过三次的;

8.教师批改作业未达到系规定的标准(未批改作业占应批改的1/2及以上),影响教学效果的;

9.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干扰正常教学的;

10.未预做实验或未做实验准备工作,上实验课过程中不认真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教学,或上实验课时擅自离开教学实验室的;

11.期末考试命题不按规定时间提交试卷、标准答案,或试卷、标准答案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12.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无故未能上交“学生成绩报告单”的;

13.有关部门和人员未定期对教学设施进行认真检查维修,影响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 14.因任课教师失职,造成学生大面积缺课,影响教学质量的。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教学事故:

1.未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删减课时或舍弃教学内容1/3以内的; 2.事先未安排好教学必备条件,造成停课或教学秩序混乱的; 3.已到上课时间,尚未打开教室,延误上课10分钟以上的;

4.无正当理由,造成延误上课、实验、考试10分钟以上,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的; 5.擅自调课,造成教学秩序混乱,影响教学进程的; 6.擅自停课,或未经允许由他人代课的;

7.未经教务处及主管教学校领导批准,系或其他部门随意通知学生停课的;

8.由于管理疏漏,或因排课、排考失误造成教室或课程安排冲突,未能及时解决,影响教学秩序的;

9.没有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或擅自提前结束课程的; 10.因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低劣的;

11.因指导教师责任造成学生在教学、实践或实验活动中受到严重伤害或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的;

12.课程表、调课、考试、监考等各种教学信息未能及时通知教师、学生,造成停课或停考的;

13.漏登、录错或丢失学生成绩,且未能及时补救,影响正常学籍管理的; 14.未经教务处和主管教学院长批准,擅自变动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 15.丢失重要教学档案,无法补救的;

16.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教学任务,影响正常教学安排的;

17.不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认真备课,上课时无教案、讲稿,致使教学出现明显失误,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差的;

18.因未及时上报所用教材,使学生开课后二周内尚未得到教材的;或选用教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达不到教学基本要求的;

19.未履行审批手续,擅自推销或购买教材或教学参考书,造成不良影响的;

20.整个学期未按教学要求或系规定布置作业,或虽布置作业整个学期无一次批改的; 21.考试前泄露考题,产生不良影响的;

22.同一课程连续两次及以上使用雷同试卷(试题重复率在30%及以上的; 23.因试卷印制、安排考场等原因,导致多名(四名及以上)学生无法考试的; 24.考试前未准备好试卷的;

25.监考教师未按规定领取试卷,致使考试延误10分钟以上的; 26.考题严重出错,致使考试无法进行的;

27.考试前不按规定清场、安排考生座位,考试过程中聊天、看书刊、擅自离开考场等不认真监考,不履行监考职责,造成考场混乱的; 28.监考教师发现学生考试违纪或作弊不制止、不上报的; 29.不认真清点试卷,造成实际考生人数与试卷数不相符的; 30.不认真填写监考记录的;

31.丢失试卷,致使考试成绩无法确定的; 32.不按规定评分和阅卷,随意提分或压分的; 33.事先未通知停电,导致无法上课或中断上课的;

34.教室桌椅门窗、暖气、电灯等设施损坏后,已报修一周,尚未修好的; 35.因其他原因,造成无法上课、做实验或者无法考试的;

36.未经教务处和学校领导同意,擅自出租教室、机房和体育活动场地等教学场所、设施的;

37.发生教学事故不及时上报,隐瞒教学事故真相和包庇事故责任人的。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教学事故:

1.未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删减课时或舍弃教学内容1/3及以上的;

2.在教学过程中,宣传违法言论,散布反动腐朽思想,煽动学生不稳定情绪的; 3.在教学过程中,因不负责任造成教学秩序严重混乱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4.在教学活动中,因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人身事故的;

5.未能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放任学生考试作弊,考场秩序严重混乱,致使考试结果被认定无效的;

6.有意泄露考试内容,致使重新考试的;

7.故意录错学生成绩,弄虚作假,或提供虚假学历、学位证明或故意出具与事实严重违背的学籍、成绩证明,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章 教学事故处理

第八条 教学事故发生后,教学事故当事人或教学检查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以书面形式上报所在系(或部门),并填写《教学事故登记表》。

第九条 对于一般教学事故的责任人,由系(或部门)给予适当形式和范围的批评、教育直至扣发一至三个月岗位津贴,并将处理意见在五日内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条 对严重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各系(部门)应在五日内将单位领导签字的处理意见和相关材料上报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在十日内经过审核提出拟处理意见,并将教学事故材料和拟处理意见上报主管院长;严重教学事故由主管院长审定,重大教学事故由主管院长提交院长办公会议审定。严重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也可由教务处直接受理,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审定。

第十一条 教学事故处理办法 1.重大教学事故由教务处在全院范围内予以通报,给事故责任人以行政警告处分,并报请院长办公会决定予以停课、缓聘、低聘、直至解聘或调离现岗位。事故责任人当年度考核为“不称职”,并扣发当年岗位津贴或学年全部课时津贴;三年内不得参加院内教学类评优、评奖及其他相关类综合性评优活动;不得参加其受处分后的首次职务晋升和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同一人员一年或一学年内累计发生两次重大教学事故的,给予责任人行政记过处分,并报请院长办公会决定给予相应处罚。

2.严重教学事故由教务处在全院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事故责任人当年度考核最高为“称职”,并扣发当月岗位津贴或课时津贴;一年内不得参加院内教学类评优、评奖及其他相关类综合性评优活动;一年内不得参加职务晋升和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同一人员一年或一学年内累计发生两次重大教学事故的,按一次重大教学事故处理。

3.一般教学事故由教务处在全校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事故责任人不得参加当年校内教学类评优、评奖及其他相关类综合性评优活动;事故责任人所在单位可视情节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同一人员一年或一学年内累计发生两次一般教学事故的,按一次严重教学事故处理。

4.对教学事故的处理记入责任人个人业务档案。第十二条 教学事故的处理程序

1.教学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事故责任人或发现人、知情人应在两天内将事故情况报告教务处,经教务处查实后,由事故责任人所在单位填写《教学事故认定表》,并依据本办法对事故级别和责任人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呈报教务处,教务处提交校教学事故认定委员会做出认定;

2.重大教学事故、严重教学事故的处理要经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3.教务处将教学事故认定结果交由事故责任人所在部门通知事故责任人本人; 4.审批结果交由校人事处执行;

第十三条 事故当事人如认为教学事故认定不当或处理不公正,可按下述程序进行申诉:

1.在正式的书面处理通知下达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向所在系(或部门)提出申诉理由,并同时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诉;

2.教务处在接到申诉书后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复议(严重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由学校组织校教学委员会复议);

3.教务处将教学事故复议结果交由申诉人所在单位通知申诉人本人。若复议结果与原处理意见不同,由原处理单位另行作出处理决定,原处理决定停止执行。

4.如申诉人对复议结果不服,可直接向学校领导提出书面申诉。学校领导接到申诉书后,必要时会同有关人员对申诉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如确认复议处理不当,应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报院长办公会审议,审议结果由教务处通知当事人所在单位,当事人所在单位通知当事人本人。对确属诬陷、打击报复而故意使事故处理或复议不当者,视情节轻重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四条 在一个学期内,同一责任人出现两次一般教学事故的,按严重教学事故处理;出现两次严重教学事故的,按重大教学事故处理。

第十五条 各系(或部门)对本单位发生的教学事故不得隐匿不报,或敷衍了事,否则按本办法第六条处理。

第十六条 教学事故认定后,事故责任人对涉及本人的事故认定及处理如有异议,可在十个工作日内向所在系(或部门)提出申诉。一般教学事故由教务处复议;严重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由学校组织校教学委员会复议,但申诉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复议在收到申诉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进行,若复议结果与原处理意见不同时,由原处理单位另行作出处理决定,原处理决定停止执行。

第十七条 对一学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严重教学事故,或发生重大教学事故的系(或部门),将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一学期发生三次及以上严重教学事故,或发生重大教学事故的系(或部门)的主管领导,当年年终考核不能评优。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对于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教学事故,教学人员可以免除责任。

第十九条 在教学事故认定时,出现本办法以外的违反教学及其管理规定的情况,由教务处作出解释,并报主管院长审核。

第二十条 本办法适用于唐山师范学院全日制本、专科教学活动,实施对象包括各教学单位教职工、各有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

第二十一条

篇6: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维护教学秩序,预防和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事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事故的定义、级别

1、教学事故是指由教学人员(含任课教师、教学辅助和教学管理人员等)违反教学管理规定,在所承担的教学活动和相关工作中出现失误,导致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或事件。

2、教学事故涉及范围: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作业、考试、学生成绩、教学管理、教材及教学保障等环节。

3、根据事故的性质及对教学工作的影响程度,将教学事故分为三级:一级(重大),二级(较大),三级(一般)。

二、教学事故的分级认定

(一)下列情节之一,认定为一级教学事故。

1、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传播违反国家法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故意损害学校声誉的言论并造成不良影响。

2、教学人员未经批准一学期累计缺课8课时及以上。

3、教师随意删减由教研室审定的课程大纲、压缩或拖延教学进度,整个学期完成教学内容不足授课计划的80%。

4、因教学人员错误引导或擅自离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学生严重受伤,造成恶劣影响。

5、未经教务部门批准,私自改变任教课程或改用教材。

6、选择使用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教材,又未及时作处理。

7、命题人员及涉密教职工在命题、试卷印刷、传送、保管过程中故意泄露考试内容,并造成严重后果。

8、因命题人员不认真,考试试卷中有20%以上试题严重出错,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9、教师不按评分标准,故意提高或压低学生卷面成绩达20分以上。10 因监考教师失职,造成考场秩序混乱或考场20%及以上考生作弊。

11、教师或管理人员丢失学生试卷、考试成绩、毕业论文、实习任务书等,并造成严重后果。

12、因实验课实训课材料供应严重失误,造成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害。

13、违反规定,给不具备毕业资格的学生发放毕业证书或出具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成绩、学籍、学历证明。

14、图书馆内使用明火,违章操作电器等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或图书资料和设备严重损失。

(二)下列情节之一,认定为二级教学事故。

1、教师未经批准一学期累计缺课2至7课时。

2、教师未经批准,整个学期完成教学内容不足授课计划的90%。

3、因教学人员错误引导或擅自离岗,造成财产损失或学生受伤。

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教案或有明显的不备课现象。

5、整个学期未按教学大纲要求布置作业、收交作业或不批改作业。

6、教师酒后上课,造成不良影响。

7、无正当理由拒绝承担部门安排的教学任务。

8、因非不可避免因素上课或监考迟到、中途离岗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

9、因教学人员实验、实践操作准备失误致使实验、实践操作无法进行或延迟达20分钟以上。

10、考试试卷中有10%的试题严重出错,或考题份量严重不足,致使80%的学生在考试过程的一半时间内结束考试。

11、考务人员在考试时未准备好试卷,致使考试无法进行。

12、因监考教师不负责任,造成20%以下考生作弊或考生试题答案雷同等舞弊情况。

13、教师接受学生的请吃送礼,以此在学生成绩等方面弄虚作假。

14、教师不按评分标准故意提高或压低某考生考试卷面成绩10-20分,或随意更改上报后的学生成绩。

15、因工作疏忽造成试卷印刷、传递、保管过程中泄密。

16、水、电、黑板、桌椅的修缮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致不能正常上课。

17、未根据学院现有教学设备及材料认真准备,而影响实践教学。

18、因管理不善(如管理人员未提前通知却擅自切断线路等)或责任人失职而造成停电、停水,使上课或实验中断。

19、因审核不认真,错发学生毕业证书或遗失学生毕业证书。20、未经学校批准,擅自在学生中推销自编或参编教材。

21、未经学校批准,图书馆或阅览室关停半天以上。

(三)下列情节之一,认定为三级教学事故。

1、调课(含公差调课)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

2、因非不可避免因素上课迟到、中途离岗及提前下课5-10分钟或一学期累计2次以上上课迟到、中途离岗及提前下课5分钟以内。

3、未经批准随意私自请人代课。

4、未经学生所在系部和教务处同意,不按教学计划擅自提前结束课程或改变教学内容。

5、教师已事先书面向系部请假,而批准者未及时通知学生,致使学生空等15分钟以上。

6、教师穿背心、拖鞋等上课有失教师风范的行为,或上课时用不文明语言或行为贬损、侮辱学生。

7、教师上课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或做其它与授课无关的事。

8、因实验课实训课准备不充分,致使课程不能正常进行达5-20分钟。

9、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随意离开指导岗位,或擅自请他人代替指导,或随意调整和减少规定的程序与步骤。

10、因实践教学老师或系部未按时上报申购教学设备、耗材;设备供应与管理人员未按时采购,导致实训实验开出率不足90%。

11、实验、实训管理人员不及时维修保养设备,致使设备完好率低于95%。

12、期未考试命题不按规定时间同时提交A、B两种试卷、标准答案、评分标准,或者提供的两套试题重复程度在30%以上。

13、教师不按规定时间完成阅卷、报送成绩及有关材料。

14、监考迟到或早退5至10分钟或监考时说闲话、看书报及处理与监考无关的事务。

15、因未准备好试卷、未组织好考场等原因,使整场考试延误5分钟以上。

16、考试(包括补、缓考)因辅导员不及时准确通知学生,导致学生未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

17、结束考试后收回的试卷数发生短缺与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不符。

18、因排课或排考核对不细发生教室使用冲突,造成教师和学生应到教室上课、考试而未到,又没有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更正(第一周为试运行,除外)。

19、临时性安排全校性活动,主办人因未及时安排调度或系部未及时通知师生,致使教学秩序混乱。

20、因教师或系部未按时上报征订教材;教材管理人员未按时预订教材,致使学生在开课2周以上未领到教材。、21、教材错订、错购价值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

22、无客观原因,对上报教务处的教学统计报表、相关材料、数据信息等逾期或拖延不报,造成不良后果。

23、晚自习时电路发生故障,电工在接到通知后不能在20分钟内到现场排除故障,或做不出合理解释。

24、学生教室和寝室发生属于后勤部门职责范围能够解决的事,学生、教师及系部提出申请,后勤部门在三日内没有予以解决,也作不出合理解释的。

25、图书馆和阅览室未经批准推迟开放或提前关停20分钟以上。

26、一年内构成多个教学事故者:属2个三级教学事故的按二级教学事故认定;属3个三级教学事故的、属1个三级和1个二级教学事故的、属2个二级教学事故的均按一级教学事故认定。

三、教学事故的认定程序

1、一旦发生教学事故,责任人或现场相关人员可通过书面、电话等方式报告教务部门。

2、教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事故责任人所在的部门进行调查,填写“教学事故调查认定处理表”,并于三天内上报教务处。事故调查认定表中必须明确事故责任人,并附相关当事人、责任人或知情人的书面材料。

3、三级教学事故由事故所在系部主任组织认定;二级教学事故报教务处,由教务处长组织认定;一级教学事故报分管教学院长组织认定。

4、教学事故经核实认定后,由教务处签发“教学事故处理通知书”。

5、一、二级教学事故处理结果,经院长办公会同意后,向全院通报。

6、所有教学事故的处理结果,均由人事处存入责任人业务档案。

四、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1、三级教学事故,扣发责任人本学期岗位津贴20%,相关责任人本考核不得为优秀。处理结果在全院通报。

2、二级教学事故, 扣发责任人本学期岗位津贴30%,责任人本不能参加评优,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称。

3、一级教学事故,扣发责任人本学期岗位津贴50%,责任人本考核为不合格,两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称。

4、一级教学事故中情节严重或触犯刑律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对事故故意隐瞒拖延不报的相关人员及系、部、处负责人,扣发其本学期岗位津贴10%,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

6、事故责任人有陈述和申辩权。对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有异议,可在接到“教学事故通知书”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教学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诉,教学工作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十个工作日内组织成员或专家进行重新认定,并作出答复。

如出现不在本办法认定范围内的教学事故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认定处理。本办法若与其它规章制度发生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7:温州医学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南京艺术学院关于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

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避免与减少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教学管理事故性质的界定

凡因任课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部门)以及为教学服务的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失误或过错,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进程和质量受到影响并产生消极后果的,均属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

二、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等级

(一)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等级,根据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一级(重大事故),二级(较大事故),三级(一般事故),四级(轻微事故)。

(二)各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标准见附件一《关于各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标准》。

三、对各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责任人的处分

(一)对一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公职。

(二)对二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

(三)对三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口头告诫,书面告诫,通报批评。

(四)对四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口头告诫,书面告诫。

四、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受理机构

教务处是负责受理教学、教学管理事故投诉的职能部门,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是处理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办事机构。

五、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投诉

(一)凡投诉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者,均应使用书面形式,完整说明投诉事项的详细信息(包括投诉对象、地点、事故事实)。

(二)对匿名投诉,教务处将认真审核投诉内容,并决定是否受理。

(三)对主要事实表述不清,或含有恶意人身攻击内容的投诉,不予受理。

六、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受理

(一)对确定受理的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投诉,由教务处单独或会同相关单位对有关事实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应通知当事人。

(二)当事人如对调查结果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当日起的一周内,向学校监察部门提出请求,要求重新调查。

(三)监察部门根据当事人请求的具体情况,可以决定受理,重新调查;也可以不予受理,维持原调查结果。

七、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处理

(一)凡认定为一、二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由教务处会同人事处,根据调查结果和本办法附件的相关条款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事故责任人本人。责任人如无异议,处理意见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由院长签发;责任人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当日起的一周内,向院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复议结果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由院长签发。

(二)凡认定为三、四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由教务处根据调查结果和本办法附件的相关条款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责任人本人,处理意见报分管副院长签发。

八、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一)院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受院长办公会议委托,负责对一、二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中的争议进行复议和仲裁。

(二)院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由11位成员组成,其中:院领导1人、督导专家2人、教师代表2人、学生代表2人、纪检、监察1人、人事处1人,教务处1人、学工处1人,另设秘书1人。院领导为院教学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主任。九、一、二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处理结果由人事处记入教职工本人档案,三、四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处理结果由教务处记录存档。教学事故的处理结果是学校对教职员工考核奖惩、职称评聘、晋职加薪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十、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维护当事人(投诉人、被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对投诉人信息予以保密。

十一、本办法同样适用于督察活动中发现的各种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与处理。

十二、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8: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

第一条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教学工作中各种事故的出现,并使事故一旦出现时得到严肃、妥善的处理,特制定我校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技校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以及与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其它事项。

第二章 教学事故等级及计算

第三条 教学事故依程度分为三级:一级(重大事故)、二级(较大事故)、三级(一般性事故)。第四条 一学年内累计2次三级责任事故等同于1次二级责任事故;一学年内累计2次二级责任事故等同于1次一级事故;依此类推。

第三章 教学事故分类及级别

第五条 一级教学事故

1、在教学中散布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

2、因教师错误指导或擅离岗位,造成教学场所财产损失或学生受伤就医,直接经济损失达万元以上,或对教学组织管理工作不负责,在教学过程(含实验教学、实习指导等)中出现人身伤亡事故者。

3、现场发现试卷未准备好或主考、监考教师未到,致使考试延迟45分钟以上(含45分钟)后无法正常进行。

4、试卷印刷、传送、保管过程中泄密。

5、考试前,教职人员有意或因试题保管不严泄露考试内容或在考场协助学生作弊。

6、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管理不当丢失一个教学班的在校生考试成绩或学生档案或原始成绩单或应保存的试卷等。

7、故意出具或办理与事实严重违背的学籍学历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教师及管理人员私自更改学生成绩或伪造学生成绩单,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8、学期第2周时,按种类计划内仍有缺供教材达20%。

9、无正当理由,教师拒不接受学校安排的合理的教学任务,致使无人上课。

10、一学年中,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出现3篇或3篇以上大面积抄袭。

11、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30分钟以上。

12、未获批准,教师擅自停课、缺课、调课一次或教师上课中途离开课堂从事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超过15分钟。

13、未获批准,教师无故未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1/3以上。第六条 二级教学事故

1、未获批准,教师无故未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1/4以上或舍弃(或拖下进度)学期课程内容1/4以上。

2、不按评分标准阅卷,随意改动学生卷面成绩,造成不良后果或恶劣影响。

3、未经教务处或学校分管教学领导批准,由他人代课。

4、任课教师或有关工作人员遗失学生试卷,致使学生考试成绩无法确定,严重损害学生利益。

5、由于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失误,导致一个教学班缺课、缺考、停课、停考。

6、教师无故缺课一次或无故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含10分钟),20分钟以内;监考迟到在10分钟以上,20分钟以内。

7、违背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言论和行为,造成恶劣影响,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8、因教师错误指导或擅离岗位,造成教学场所财产损失或学生受伤必须就医直接经济损失达千元以上,万元以下。

9、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因过失致使考题泄漏。

10、教师上课时指名或不指名辱骂学生。

11、按计划应有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课程整个学期中未布置作业或整个学期中布置的作业无一次批改。

12、试卷命题严重出错或试卷印刷错误致使考试中断或失效。

13、监考人员迟到10分钟以上(含10分钟),发现考生有违纪或舞弊行为未及时制止或未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14、因监考人员不认真清点试卷,造成考试结束收回试卷数与参加考试人数不相符。

15、考试评分以后试卷应保留至少3学年,在此期间无法提供参加考试学生的试卷。

16、在课堂上恶意散布不健康的内容或大量谈论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17、经抽查,因批改错误或核分错误而更改学生成绩5名以上。

18、对本单位所发生的教学事故故意隐瞒不报或未及时了解和处理,造成严重后果。

19、在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时,不按规定的时间和次数进行指导,随意离开指导岗位,或擅自请他人代替指导。

20、因工作疏忽,学校期末未及时发送教师任课通知,造成下学期初教师缺课。

21、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管理不当丢失在校个别学生考试成绩、档案或原始成绩单或应保存的试卷等。

22、因教学管理人员疏忽,造成无教师(学生)到课,致使学生(教师)空等。

23、学期第2周时,按种类计划内仍有缺供教材达15%。

24、教辅人员管理、维护不当,造成实验仪器损坏价值达千元以上(含千元);或未购、错购、误配、错配实验所用试剂,致使实验课无法正常进行;或可修复的坏损仪器未能及时修复,致使实验课无法正常进行。

31、未获批准,变动上课时间。

32、因过失出具与事实严重违背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第七条 三级教学事故

1、未认真监督班级教学日志的的填写,致使内容与实际不符。

2、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疏忽,致使教师(学生)等候15分钟以上(含15分钟)。

3、教师未能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导致课堂出现无序状态,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人数累记超过10人以上。

4、上课迟到或提早下课10分钟以内;监考人员迟到10分钟以内。

5、教师着背心(体育课例外)或拖鞋上课(必须换鞋场所例外)。

6、教师在上课时接听手机或者手机并发出声响。

7、教师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成绩。

8、因教师错误指导或擅离岗位,造成教学场所财产损失或学生受伤就医直接经济损失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者。

9、试题印刷、装订出错,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10、不按教学大纲要求出题,致使试题过于简单或过于难,成绩分布严重不合理。

11、未按授课计划规定的次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未达到规定的数量,批改后的作业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返还给学生。

12、审查不认真,错发、漏发学生的毕业证书。

13、学期第2周时,按种类计划内仍有缺供教材达10%。

14、教辅人员管理、维护不当,造成实验仪器损坏价值在千元以下;或未购、错购、误配、错配实验所用试剂,影响实验课正常进行;或可修复的坏损仪器未能及时修复,影响实验课正常进行。

第八条 教学计划内的体育、实习、实验课程,其适用办法等同于课堂教学。

第四章 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分

第九条 教学事故可由发现人、知情人向教务处报告。教务处一周内对教学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实,即按一次一表的方式做好记录;事故核准后,于一周内将事故认定书通知事故责任人及教学管理部和分管领导。

第十条 事故记录表和认定书应明确列出责任人(一人或多人),不得以部门集体代替。领导对本部门事故故意隐瞒者,或教学检查人员对执勤中发现的事故拖延不报或有意隐瞒者,应列为责任人。

第十一条 教学事故及事故等级依照<教学事故分类与等级界定》进行认定和区分。一级教学事故由主管校长核定,二级和三级事故由教务处处长核定。事故责任处分由有关部门依据事故认定结果及本办法有关条文负责实施。有关教学事故的档案记载应一式二份,分别由教务处和事故责任人所在单位办公室存档。

第十二条 对于构成1次三级教学事故责任者,予以记载并在院、系或部门范围内通报;对于构成1次二级教学事故(累计等同)责任者,予以全校通报;对于构成1次一级教学事故(累计等同)责任者,予以全校通报并推迟其评聘高一级职称(职务)时间一年;一学年内累计构成2次以上一级教学事故(累计等同)的责任者,将视情况分别予以降级(职)、调离教学工作岗位直至解聘,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三条 凡构成教学事故的责任人,都应依照其事故等级,相应对其施行扣减当月课时津贴。情节严重的暂停教学工作。

第十四条 如累计达到等同于高一等级事故者,应执行其所等同的事故等级的处罚,对其已实行累计的事故只予记载,不作重复处罚。

第五章 申诉和仲裁

第十五条 教学事故的责任人、举报人、知情人或调查人员如认为事故认定结果与事实不符,或事故责任处分不当,可在教学事故认定书下达后十日内向校教学管理部提出书面申诉或书面提请复议。

第十六条 教学管理部组织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事故听证会,通知本学期内教学事故责任人(申诉人)或提请复议人到会申述,并进行复议和仲裁。教学管理部仲裁为最终裁定。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未尽的教学事故,可参照本办法认定其事故的类别、等级和责任人,并根据本办法有关条文施行处分。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

上一篇:小小广播员广播稿下一篇:爱国励志的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