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2024-04-08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

篇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课前了解到,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因此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操作,逐步理解“10个1是1个十”,掌握,1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1、通过数苹果的问题,让学生摆一摆11根小棒,要求:怎样摆就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2?学生出现了几种摆法……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到一边10根,一边2根的摆法更容易看出是12。为了更方便,我们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从而突破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个难点。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的概念产生,形成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才能,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

2、在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后,引导学生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摆成12,并说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的数的组成。再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11~20各数组成的理解。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1个十”的概念,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了小结,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生活,以学生日常接触过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1个十”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便捷。

篇2: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

1、例2 【课程标准描述】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学习目标】

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会读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了解10个一是1个十,学生能够说出11-20各数的组成。

【学习重点】正确地数11~20各数。【学习难点】了解10个一是1个十 【评价活动方案】

1.打乱11-20各数,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其中几个数,读出并说出数的顺序,教师进行观察正确情况以评价目标一

2.让学生说11-20各数是怎么组成的,根据说的情况评价目标二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一)导入

1.小朋友,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你看,铅笔就买了这么多。(教师拿出放有12枝铅笔的笔筒)

2.猜一猜,有几枝?

3.到底几枝?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怎样数? 4.再拿出另一个放有15枝铅笔的笔筒,问:这里有几枝?肯定比12枝多,到底有几枝?(数一数)

提问:一枝一枝地数,你感觉怎么样?(结论:慢、麻烦)

(二)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尽量快地数出12根小棒,把多余的推到一边。(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方式数小棒)

(三)揭示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一)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小棒怎样摆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根?

(二)摆小棒,了解“十”。1.动手操作、摆一摆。

2.同桌交流,看看别人是怎样摆的? 3.全班交流。

(1)你是怎样摆的?上台展示 可能出现的情况:

a.| | | | | | | | | | | | b.|| || || || || || c.| | | | | | | | | | | |

d.| | e.……

(2)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摆法就能很快看出是12根?为什么?

若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用课件演示每幅画面出现的2秒后消失,问:有几根小棒?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3)现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那就用我们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再来摆一摆刚才的12根小棒。(ppt展示第3种)

4.理解10个一是1个十。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几?(学生进行思考)(2)捆在一起好不好?(学生进行操作)

(3)这一捆有几根?(10根)也就是10个一,几个十?(1个十)

小结: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三)摆小棒,说组成,学读法。1.师摆13,边摆边说。

1个十,3个一组成13。反过来也可以说13是由1个十,3个一组成的。2.生摆15,并说说是怎样摆的?

3.小组内摆一个比10大且不超过20的数,你喜欢摆几就摆几?(1)你摆了几,让其他小朋友说说你摆了()个十,()个一。(2)说说你摆了()个十,()个一,让小朋友猜你摆了几?

小结:要摆一个十几的数,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先摆一个十,再摆几个一。4.请学生摆出1捆和2根。问:(1)这是几个十,几个一?(1个十和2个一)是多少?(12,读作:十二)(2)请学生摆出1捆和5根。

问: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5个一)是多少?(15,读作:十五)请学生摆出2捆小棒。

问:这是几个十?是多少?(2个十,是20,读作:二十)

(四)看直尺,理解数的顺序、大小。

刚才小朋友认识了一些数,这把尺子上也有一些数。1.放到投影上放大,0-10。

2.猜10后面有哪些数?比19大1的是()。顺数、倒数。3.看到直尺上的数,你知道了什么? 如:比12大1的数是13。19的邻居有18和20。14的前面是(),后面是()。……

4.现在你能按一定顺序给这些数据排排队吗? 11、16、13、15、20、10、14、19

三、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基础练习:

1、填空:

(1)1个十和4个一组成(),读作()。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读作()。(3)一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是1,这个数是(),读作()。(4)20里面有()个十,读作()。(5)和17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学习目标检测】

1.请将11-20各数按顺序排列 2.填空

(1)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读作()。(2)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读作()。(3)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读作()。【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篇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在一年级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一,巧妙设计教案,突破难点。

教学中我着重对“十进制”概念的建立。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让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围绕“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根”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汇报交流,呈现出多种摆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无法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此时,我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画图均以出现为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的方法,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而10根扎成一捆的摆法却给学生带来惊喜、兴奋、成功。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设计,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难点,从而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数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篇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学习对象的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的人及一些树,使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体的数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

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当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展开

1.数数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指名来数一数,你猜对了吗? 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指名说11 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数的顺序 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 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上一篇:把教学主体还给学生下一篇:野风车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