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

2024-04-29

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精选8篇)

篇1: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

药品技术转让是药品技术的所有者将药品生产技术转让给受让方药品生产企业,由受让方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药品注册的过程;药品技术转让为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技术合理流动提供了有效途径,鼓励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2013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权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的药品技术转让申请组织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广东省于2013年3月已正式启动了药品技术转让的审评审批工作。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审批包括受理、现场检查、注册检验、技术审评、行政审批等环节,其中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是重要环节之一,是对企业技术转让研究的真实性、可行性、符合性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从源头规范药品注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药品审评审批提供决策基础支持。本文从现场检查内容及要求进行探讨,为广东省药品技术转让生产现场检查提供借鉴。

药品技术转让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药品技术转让分为新药技术转让和药品生产技术转让;新药技术转让是指持有《新药证书》、且新药监测期满前提出的药品技术转让;生产技术转让是指持有《新药证书》、不设监测期、新药监测期已满,或者集团控股内部公司间的产品技术转让。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形,药品技术转让都是转让方已获批的药品技术在受让方的工业化生产的过程。技术上总体要求转让双方的处方工艺等保持一致,而针对新药技术转让,如果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有利于控制安全风险变更,并有经过充分研究支持的,允许发生变更一定程度变更。

国家鼓励成熟的、先进的药品技术进行转让。但国内的现实状况是近年来所批准的品种由于审评时对工业化生产可行性的强调,其处方工艺一般比较成熟,而早期药品注册申报有不少仅基于实验室小试或初步的中试生产,与生产实际脱节,在获得注册批准后往往需要修改甚至重新摸索工艺条件,导致了一些企业“注册的工艺不生产,生产的工艺未注册”的现象。这类“先天不足”的药品技术进行转让,一是会带来合法性的问题,二是因未经研究验证而变更带来药品质量风险,三是产生工业化生产实现的风险。

相同的技术并不一定就能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这与生产方的人员、设备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还有关系,药品也是如此。尤其对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要求高而受让方又无相应剂型品种生产经验的,技术转让时受让方生产实现的风险就大大增加,这也是药品技术转让的一个实际特点。

药品技术转让生产现场检查的侧重点 原则要求

药品技术转让的技术要求和一些实际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现场检查的侧重点与其他药品补充申请的是不同的。

(一)注重对转让方已批准处方工艺信息的核实和一致性。

对转让方已批准处方工艺信息的核实是评价转让双方处方工艺一致性的基础。需重点检查申报资料描述的转让方已批准处方工艺是否有可经核实的证明材料,如转让方移交的有相应原始记录支持的原注册申报的处方工艺资料、处方工艺变更补充申请批件,还可以进一步与转让方的生产工艺规程核对。

(二)强调处方工艺的可行性。

药品技术转让的处方工艺是先前批准注册的,其研究开发工作可不做过多关注,但更加强调与受让方当前生产条件的适应性、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药品技术转让须由受理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生产现场检查及抽样,通过对药品批量生产过程的动态检查,重点确认处方工艺的可行性,而对GMP的符合性方面一般仅以《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载明的检查要点为依据,不将GMP标准作为检查的重点。

(三)关注处方工艺变更研究、工艺验证、质量对比研究、稳定性研究的真实性。

药品技术转让主要涉及到工艺验证、质量对比、稳定性等研究工作,以及受让方根据生产设备调整工艺参数等进行的处方工艺变更研究。对这些研究工作的场所、设备和仪器、记录等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其真实性,才能使药品技术转让的审评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基础之上,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

药品技术转让生产现场检查内容及要求的建议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技术转让虽未专门规定进行研制现场核查,但根据其重点关注转让双方一致性的技术要求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实际研究状况,建议药品技术转让的生产现场检查除批量生产现场检查外,还应关注上述有所侧重的研制现场核查内容。两方面的检查内容一般均是在受让方现场进行,并出具现场检查报告。以下就按研制现场核查、生产现场检查分别叙述其内容及要求。

(一)研制现场核查内容及要求。

1、处方工艺研究及试制。

(1)检查处方工艺研究资料及原始记录(包括转让方移交的和受让方开展的),研究试验过程在原始记录中的体现情况,处方工艺研究及其确定处方工艺的试验数据、时间与申报资料的一致性情况,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在报告中记录转让方移交的处方工艺资料是否有可核实的证明材料(如原注册申报资料、原始记录或工艺规程)并与申报资料描述的转让方处方工艺一致,受让方处方工艺变更研究是否有原始记录并与申报资料一致。

(2)检查处方工艺(变更)研究、样品试制的场所、设备和仪器,仪器设备购置时间与试验、试制时间的逻辑关系,使用记录、校验情况等。在报告中记录是否具有与处方工艺(变更)研究项目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样品试制是否在本企业生产车间内相适应的设备上进行。

(3)检查样品试制的批生产记录,记录项目及内容如试制时间、试制过程及相关关键工艺参数、中间体检验记录等的完整性、真实性,样品试制时间与质量、稳定性研究时间的逻辑关系。在报告中记录样品试制的批生产记录是否完整、真实,是否与申报的处方工艺一致。

2、质量、稳定性研究及样品检验。

(1)检查质量对比研究用对照药品、稳定性留样情况。对照药品是否有相应凭证,如实样、标签、发票等;稳定性留样场所或设备的温湿度与申报资料中稳定性试验条件的一致性,样品试制量、剩余量、留样量与使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吻合性,留样或剩余样品的内包材与申报资料的一致性。在报告中记录是否有相应的留样或留样记录、对照药品的凭证。

(2)检查质量、稳定性研究的原始记录。各项目(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是否有实验记录、实验图谱,是否记录了所有的原始数据,数据格式是否与所用的仪器设备匹配;实验图谱是否可溯源,IR、UV、HPLC、GC等具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打印的图谱是否具有可追溯的关键信息(如带有存盘路径的图谱原始数据文件名和数据采集时间),各图谱的电子版是否保存完好;需目视检查的项目(如薄层色谱、纸色谱、电泳等)是否有照片或数码照相所得的电子文件;原始实验图谱是否真实可信,是否存在篡改图谱信息(如采集时间)、一图多用等现象。在报告中记录质量、稳定性研究的原始记录是否保存完整、真实可信、与申报资料一致。

3、委托研究。

其他部门或单位进行的研究、试制、检测等工作,是否有委托证明材料。委托证明材料反映的委托单位、时间、项目及方案等是否与申报资料记载一致。被委托机构出具的报告书或图谱是否为加盖其公章的原件。必要时,可对被委托机构进行现场核查,以确证其研究条件和研究情况。

(二)生产现场检查内容及要求

1、机构和人员:检查组织机构、生产和质量管理关键岗位人员的资质、健康档案、培训档案及相关制度规定、本品相关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接受法律法规、GMP(2010年修订版)、工艺规程的培训和考核情况。在报告中描述现有组织机构、人员与质量体系是否满足该品种生产的要求。

2、厂房与设施、设备:按照申报资料中的《生产工艺信息表》检查与申报品种相关的生产厂房、仓储、关键设施设备(包括设备编号、型号、IQ/OQ/PQ情况及生产能力)与批量生产的匹配情况,设备使用、清洁和维护记录、清洁验证。确认是否有对新增本品后共线生产的安全性风险评估(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控制措施)。在报告中描述申报品种在什么车间生产,各工序分别设置于何种级别洁净区;配备有哪些设施设备,是否进行了设备验证、清洁验证。生产批量(包括拟订商业批量是多少、本次生产现场检查的批量是多少)与其实际生产条件和能力是否匹配。描述共线生产情况,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及有效性。

3、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检查研究试制及本次动态生产所用原辅料、包装材料来源是否合法并与注册申报一致,如有变更,是否按程序进行变更控制;物料投入使用前是否经检验合格,物料的购入、接收、储存、发放、使用是否有相应记录、台账等,物料平衡情况,供应商审计情况;仓库设施是否与物料储存条件相适应。在报告中描述所用原辅料、包装材料来源是否合法并与注册申报一致,如有变更,是否按程序进行变更控制,是否经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是否进行了供应商审计并建立档案,物料的购入、接收、储存、发放、使用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4、样品批量生产过程:检查产品工艺规程、连续三批产品工艺验证、动态生产检查批次样品的处方工艺、生产情况(包括批记录、批量、偏差的处置和报告情况)是否与申报资料一致。动态检查的生产工序应至少包含关键工艺步骤(按申报资料所定关键步骤)。在报告中描述本次生产现场检查产品批号、批量。现场动态检查了哪些工序,其生产操作是否按生产工艺规程和sop进行,是否与申报资料及《生产工艺信息表》一致。批生产记录内容是否完整并能真实反映其生产过程实际情况,其处方投料、关键工艺参数、工艺流程是否与申报资料及《生产工艺信息表》一致。工艺验证情况,验证数据是否支持批量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生产完成后,检查组动态抽样三批的批号、批量。

5、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查仪器设备、检验人员、标准物质等是否满足本品(包括与本品生产相关的原辅材料)质量研究、质量控制要求;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校验情况;使用工作对照品的是否有完整的标化记录;是否有委托检验,如有委托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质量标准(原辅料、包材、中间体、成品)是否与批准的一致、检验方法是否经验证;取样、检验、留样是否有操作规程,并按规定保留台账、记录。在报告中描述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是否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用于本品检验的主要仪器设备有哪些,检验能力能否满足该品种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需要。结语

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是核实申报工艺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最直接的重要手段。药品技术转让过程中的生产现场检查则是对转让方已获批的药品技术是否能在受让方顺利实现工业化生产重要评价之一。一方面要对已批准处方工艺等转让方药品技术信息进行核实,夯实药品技术转让一致性评价的基础,对转让的研究验证工作进行检查,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通过批量生产现场检查确认受让方的处方工艺真实可行,从而更有效地从源头上来控制技术转让药品上市后的质量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作者单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

作者: 江映珠 周卫军 谢正福

篇2: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

一、检查依据和标准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及附录、《中国药典》

二、检查目的

检查注册品种批量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真实性、合法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三、检查要求和重点

检查组在实施现场检查前组织召开预备会,落实现场检查具体安排及检查员分工等事项。检查组对注册品种按照申报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动态全过程检查,对生产、检验的主要设备设施和抽取的样品等进行摄像或照相,现场检查重点落实以下内容,并在现场检查报告中予以专项详述。

1、该品种生产工艺的可行性、真实性:注册申报的生产工艺、处方、工艺参数与批生产记录的内容是否一致,与企业的工艺规程是否一致;按注册申报的生产工艺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能否生产合格的产品;

2、生产环境、设备、设施是否符合新增注册品种的要求;

3、生产能力是否与新增注册品种批量生产相匹配;

4、检验设备、检验能力是否与新增注册品种(包括原料、辅料)相匹配;药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有否进行重复性、重现性等比对;有否委托检验,如有委托检验,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5、现行质量体系是否符合新增注册品种的要求;

6、产品工艺验证,设备验证,公用系统验证,增加注册品种后的清洁验证等验证情况;重点关注验证的真实性和是否达到了验证目的;

7、产品灭菌条件、无菌保证水平情况以及F0值;

8、原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是否具有合法来源并与注册申报一致,如有变更是否经批准;

9、企业执行GMP的情况;

10、与原有产品安全生产带来的风险是否被充分评估,并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11、检查过程中如有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的情况,应移交当地药监部门处理。

四、现场抽样:

1、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和方法抽取在线生产包装完整的1批样品;

2、抽样量为3倍全检量(全检量为质量标准中每项检验所需量的总和);

3、抽取的样品应在避光处保存;

4、按要求签封、填写《药品注册抽样记录单》,及时送省药品检验所。

五、填写《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报告》

包括检查过程简述、检查要点分项专述及发现的主要问题。

篇3:采油生产现场目视管理的探讨

1.1 目视化管理的概念

所谓目视化管理就是通过利用视觉感知信息的引导,加强施工作业现场规范化组织与管理,以保障安全生产、提升劳动效率的一种看得见的现代化作业现场管理模式。目视化管理最常用的场合就是各种生产作业现场,通过安全色、标示牌、警戒标识、工牌等的使用进行作业人员、工具机械等的快速辨识与区分,以达到快速识别作业场所潜在危险的目的。

1.2 特点与优点

(1)形象直观

目视化管理是通过图片、图形、色标、文字等视觉信号的传递,使操作人员可以将复杂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信息迅速而准确的接收、辨识,既有利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可以大大提高采油生产现场工作效率。

(2)透明度高

目视化管理往往与企业人员绩效考核挂钩,目视化管理不仅可以将安全信息快速准确传达给操作人员,而且也可以将操作人员对规程的遵守程度公开化地表现,使其操作行为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达到约束操作人员的目的。

(3)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手段

作为现代化作业现场管理模式,目视化管理吸取了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统筹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优势,通过改善操作现场人与物的关系,从视觉感知角度实现人、物、现场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如通过设置安全警示,使操作人员在疏忽时不至于发生操作错误;通过作业环境颜色的设置,防止采油现场作业人员视觉疲劳;通过在设备危险部位加贴警戒标志,防止操作安全事故的发生等。

2 目视化管理在采油现场的应用

2.1 按照行业规定在作业区域内统一安全标识

()安全生产标识

按照行业规定,土建计量站必须用红黄色条加宝石花标识进行区分,其余场合如检修作业、风向标、消防器材、逃生出口、急救设施等必须做出统一的易于辨识的标识,考虑到危险等级将标识的采用分为警告性和保护性两种。警告性标识一般用于安全隐患区域、生产操作区域以防闲杂人等入内;保护性标识常用于容易造成人员坠落、有毒有害环境、正在施工等区域。

(2)操作工艺标识

在采油生产现场必须将岗位操作人员行为规范、操作工艺流程图、岗位责任制、每日安全负责人(包含负责人照片、姓名、工种等信息)等放置在固定位置;将设备名称、编号、警示信息、状态(包括运行中、维修、停台、封存等)及操作注意事项等信息标识在设备设施的明显部位;按照国家和行业统一规范进行工艺管线和阀门等的着色,如气黄水绿油蓝,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包括物质名称(包括物质全称如氧气和化学分子式如O2)、流向、主要工艺参数等。

2.2 杜绝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操作人员进入采油生产现场进行作业时,必须按照标准统一着装,佩戴工牌,在进入特殊生产环境(如井下作业、压裂作业及油气集输站库)时,必须穿戴好特定的劳动保护用具并佩戴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件。

2.3 定置管理与设备管理相结合

对于各类生产工具应采用定置管理法。在采购生产现场,人与物的结合状态会直接影响生产的有效程度,而人与物的结合通常是在特定的生产场所实现的,所以,场所就成为影响人与物能否有效结合的关键因素,把物与场所相结合的科学称为定制管理科学。所谓“定置”是按照生产管理需要、施工工艺要求将施工工具、机械设备、安全标识物等对象物科学地放置在生产现场的特定位置,以实现物与场所的科学有效结合,缩短操作人员获取有效物的时间,大大提升人与物有效结合后的生产效率。

在采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设备安全是重要的一环,设备的安全隐患部位一般在旋转部位、带电部位等,在这些部位必须采用安全标识或警示牌等视觉形式的安全管理标识提醒操作人员特别注意。

2.4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强重视

(1)宏观层面

以集团公司的整体要求为标准,制定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目视化管理规章制度,选购适合采油生产现场工况条件的目视化设备,在目视化管理过程中时刻体现出制度的约束性,集团公司进行全面引导。

(2)微观层面

在进行采油生产现场目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必须坚持“统一、鲜明、实用、严格”的原则。统一,即目视化管理的制度要求必须标准统一;鲜明,即各类标识色彩颜色清晰易辨、简单易懂;实用,即务实,必须讲求实效,不能花拳绣腿;严格,即采油生产现场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恪守油田企业关于采油现场目视化管理的操作规程,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3 结语

采油生产现场目视化管理是对人员、机械设备、工具用品、作业场区等物与场所采用简单、明确且易于辨识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将采油生产现场制度建设、操作规程、安全提示、文化理念等各方面内容以有形的视觉形式反映出来,获取操作人员的认同,帮助员工自觉养成遵照操作规范行事、注重细节辨别岗位风险的操作习惯,规范生产现场标准,促进生产现场管理。当前油田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目视化管理操作经验,在现场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逐渐减少,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摘要:采油生产现场往往是安全隐患普遍存在的场所,其具有油气集输连续生产、管理节点点多面广、各种风险纵横交错、人员分散难以管理等特点,故而规范化的现场管理对于油田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目视化管理是采油生产现场HSE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标识、安全色彩、警告等形式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大大提升了采油生产效率。

关键词:采油,生产现场,目视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基层采油队管理生产中目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5).

篇4:加强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

1.思想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场管理的实践中经常发生以下一些现象:有的职工操作水平很高,各种设备也很精良,结果却发生了事故。有的汽车司机在复杂的道路上未出事,却在平坦的道路上翻了车,这是因为思想麻痹造成的;有的职工明知道这样做出现危险,可他却偏要这么做而发生事故,这是因为侥幸心理造成的;有的单位连续多年未出现事故,可是突然间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事故,这是因为企业放松了现场管理思想、职工责任意识淡薄所致。上述事实说明,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即使在具备完成安全作业的能力和客观条件下,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缺乏正确的安全态度,安全生产就无法保障。因此,车间生产现场管理,首先要建立员工思想控制体系,具体要求是:

要在车间内形成强大的安全思想攻势及安全文化氛围,以舆论宣传征服人心,以强化安全意识推动安全工作,并针对不同时期员工队伍中产生的松动情绪和麻痹思想,及时敲警钟、“紧螺丝”,防止思想下滑、事故冒头。

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组织职工与伤、残职工交谈,分析事故案例,以算“三笔账”(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账,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账,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账)的方式,激发干部职工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运用多种形式,经常不断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如出黑板报、进行安全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等激发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人的安全技术水平。

2.技术水平是工作关键

有的职工平常干事非常小心,工作也很认真,但工作质量不高,安全性差,主要是职工工艺操作技能不熟,操作方法不当,因此,车间必须建立基本的技术支持,坚持做到:

加强对员工操作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娴熟高超的技能能化险为夷。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操作技能竞赛”等活动,是提高岗位技能的有效方法,应当积极提倡。

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时,操作者一定要先认真学习,不耻下问,熟练后才能正式操作。

完善各种设施装置,并使之有效。

3.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

设备设施是员工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依靠,如管理不善,它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所造成的质量事故、安全危害比手工操作更严重,抓好设备设施管理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渠道。车间领导要紧紧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设备设施一进现场,就要让有关人员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等,对危险部位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尽快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装置。

车间要协助机电维修部门搞好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使其达到规定的安全状态。

要求操作工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前,必须对设备设施的传动、电器部位的安全防护装置、辅助材料的安全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后才能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中严禁“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使用。若设备设施的传动、电器部位发生故障,自己不能排除时,应立即请维修工来修理。辅助材料不符合操作规程要求的,要及时更换。一旦发生设备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安全、设备部门报告,并协同有关部门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操作后要认真擦拭、注油,保持设备设施有良好的润滑、清洁状态。设备设施运转到一定时间后,要主动进行保养。

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如手动、电动、气动工具等)。手工工具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往往被操作者忽视其安全要求,而造成事故。车间应教育职工正确使用手工工具,严格按章操作,并加强对手工具的维护和保管。要正确选用各类小型、轻型工具,认真检查工具的安全可靠性,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

4.从作业环境上控制现场的有序管理

在作业现场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工具以及各种废料等,如放置不当、杂乱无章,就成了事故隐患。故创造有条不紊、整整齐齐的作业环境,不仅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而且能给操作者心理带来良好的影响,不仅提高了生产率,更能促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要注意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对现场的物品要划分为“使用频率高”、“使用频率一般”和“较低频率使用”三大类。对常用的东西要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既安全又方便使用;不常用的东西,可设置一些方便的货架存放;对不需要的东西,要坚决清理出现场。在安全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立体空间,以保证平面空间的宽畅、整洁。

建立合理的特殊物件放置区。对在生产现场的化学危险物品(如各类油料、有害气体、油漆、稀释剂等)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不能迁就工作方便,过量领存,随意乱放。

为使生产现场各部位清晰明了,车间地面应用白漆、白瓷砖或其它材料划上线,以明确表示出通道、半成品、原材料和废料等的位置,使现场井然有序。

5.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生产秩序正常

车间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如动员职工与其亲属在一起签订安全生产的“家庭公约”、“夫妻公约”,开展父母劝子女、夫妻互劝、子女劝父母的“三劝”活动和“一给三提五不要”的安全嘱言活动。即亲人下班后给予其愉快和温暖;提醒亲人上下班路上骑车行走注意安全;提醒亲人在作业时不要蛮干;提醒亲人工作时要做好自我保护;不要催亲人早下班;不要让亲人过度疲劳;不要让亲人过晚休息;不要让亲人增添烦心事;不要在上班前刺激亲人。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车间的领导借鉴和学习。

篇5: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不断建造出社会认可,业主满意的建筑产品,而施工现场管理则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关键。对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的管理,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途径。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二、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主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在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预防为主,首先是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检查因素的认识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改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施工区及环境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要有完善的文明施工方案,包括有健全的施工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制度,工序衔接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是该工地乃至所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通过以上措施,能将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安全管理主要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接电线、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总而言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

三、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因此,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2、材料采购。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分类堆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材料发放。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四、土建施工现场质量管

1、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

2、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

3、实验控制,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在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

4、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建立人员。

五、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及其优化控制的科学,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本文作者:吉宏平

篇6:6s现场管理内容

6s现场管理内容能帮助企业有效的管理好企业。让企业焕然一新,良好的实施6s管理让企业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使企业井然有序的发展。

“6S现场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现场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的文化,不怕困难,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作为基础性的6S现场生产管理工作落实,能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优质的管理平台。

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清洁(SEIKETSU)——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生产管理员工,营造团员精神。

安全(SECURITY)——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管理的环境,所有的生产管理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6S现场管理”。6S现场管理内容-现场管理的关系

彼此关联,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是制度化、规范化;清扫指保持3S水平,素养是养成习惯,遵守纪律、规则、严谨认真;安全是基础,尊重生命,杜绝违章。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现场只适量留要的,不要的清理掉,节约空间;整顿:对要的东西进行依规定定位,尽量摆放整齐,并准确标识,节约时间;清扫:对工作场所脏污清除,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 所干净,对设备点检,保养保证品质、效率的技术;清洁:将3S的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并保持成果,持之以恒;素养:人人养成依规定行事的好习惯,追求的最高境界。安全:严禁违章,尊重生命。6S现场管理内容-现场管理的实施原则

(1)效率化:定置的位置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2)持之性:人性化,全球遵守与保持;

(3)美观:作产品——作文化——征服客户群。管理理念适应现场场景,展示让人舒服、感动。

6S现场管理内容-6S现场管理精髓

(1)全员参与:董事长——一线员工,所有部门:生产、技术、行管、财务、后勤;

(2)全过程:全产品研发——废止的生命周期人人保持——改善——保持——管理活动;

(3)全效率:综合效率,挑战工作极限。只有起点没有终点。6S现场管理内容-执行6S现场管理 的好处

(1)提升企业形象——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吸引客户,增强信心;

(2)减少浪费:人员 门口的展品区、时间 取分子筛、场地 杂物乱放,其他东西无处放;

(3)提高效率:良好环境,心情,摆放有序,省时省力,减少搬运作业;(4)质量保证:做事认真严谨,杜绝马虎,品质可靠;

(5)安全保障:通道畅通,宽广明亮,人员认真负责,事故少;(6)提高设备寿命:清扫、点检、保养、维护;(7)降低成本:减少跑冒滴漏,减少来回搬运;

(8)交期准:一目了然,异常现象明显化,及时调整作业; 6S现场管理内容-6S现场管理推行步骤(1)决策——誓师大会;

(2)组织——文件“学习”、推委会、推行办、推行小组成立,各级部门周三下班前各小组名单报推行办;

(3)制订方针、目标——6S现场管理方针是规范现场现物,提高全员素质,需作标识牌,在车间悬挂;

“6S现场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被烽火猎头等知名猎头采用。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

1.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2.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4.清洁(SEIKETSU)——维持上面3S成果。

5.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做好车间管理,首先应了解车间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接下来我们就其展开讨论。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实现均衡、安全、文明生产、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具有重要意义。2 范围

生产部各生产车间。3 内容

3.1 质量管理

3.1.1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3.1.2 对关键过程按《程序文件》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1.3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巡检),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3.1.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绝不流入下道工序。

3.1.5 严格划分“三区”(待处理区、报废品区、流转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3.2 工艺管理

3.2.1 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3.2.2 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 经考试合格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 生产技术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3.2.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3.2.4 对原材料、半成品、附件进入车间后首先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3.2.5 严格执行标准、图纸、产品工艺要求,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技术部审批后主可用于生产。

3.2.6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3.2.7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3.2.8 生产部应建立模具及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并做好各项记录。

3.2.9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3.3 定置管理

3.3.1 定置摆放、工件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3.3.2 勤检查、勤转移、勤清理。

3.3.3 做到单物相符,流转卡与产品数量相符。

3.3.4 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3.3.5 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

3.3.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 , 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 保持现场清洁卫生。

3.4 设备管理

3.4.1 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3.4.2 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4.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路、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3.4.4 设备点检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3.4.5 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 , 做到证机相符。

3.4.6坚持八字要求 , 即 : 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三好: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3.4.8 设备运行中 , 观察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

3.4.9 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 , 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3.4.10 保持设备清洁 , 严禁泡、冒、滴、漏。

3.5 工具管理

3.5.1卡物相符,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做到领用卡与实物相符,丢失赔偿,使用量具时轻拿轻放,不敲刀刃具,不乱拆工装模具。

3.5.2 各种工具量具刃具应按规定使用,严禁违章使用或挪作他用。

3.5.3 精密、贵重工具、量具应严格按规定保管和使用。

3.5.4 严禁磕、碰、划伤、锈蚀、受压变形。

3.6 计量管理

3.6.1 使用人员要努力做到计量完好、准确、清洁并及时送检。

量具必须保持完好无损,零件、附件无丢失,出现上述情况之一者,必须及时送技术品质科以便检查、修理、鉴定。

禁止使用过期或不合格量具,做到正确使用、轻拿轻放、严禁碰撞,使用后擦拭干净,较长时间不使用时要涂油,正确放置。

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合格证书填写的有效期或技术部的通知自觉及时送检。

3.6.2 凡自制或新购计量器具均送技术品质科检测中心检查,合格后办理入库、领出手续。

3.6.3 严禁用精密度较高的计量工具测量粗糙工件,更不准作为他用,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的量具。文件、报表、记录等不得采用非计量单位。3.6.4 凡须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提出申请报技术部。

3.6.5 各单位应按需要合理配备计量器具

3.7 能源管理

3.7.1 积极履行节能职责,认真考核。

3.7.2 开展能源消耗统计核算工作。

3.7.3 认真执行公司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

3.7.4 随时检查耗能设备运行情况,杜绝跑、冒、滴、漏,消除长流水现象,严格掌握控制设备预热时间,杜绝空车运行。

3.7.5 未经允许不得私接耗能设备、设施、器具。

3.8 劳动纪律

3.8.1 车间可据公司制度,具体制定管理细则,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3.8.2 车间做到奖罚分明,帐目齐全,分配公开、公正。

3.8.3 严格现场管理,要做到生产任务过硬、技术质量过硬、管理工作过硬、劳动纪律过硬、思想工作过硬。

3.8.4 经常不定期开展内部工艺、纪律、产品质量自检自纠工作。

3.8.5 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努力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3.8.6 认真填写各项记录、管制表、台帐、做到及时、准确、清晰、完整、规范。

3.9 文明生产

3.9.1 车间清洁整齐,各图表美观大方,设计合理,填写及时,准确清晰,原始记录、台帐齐全、完整、按规定填写。

3.9.2 应准确填写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生产班组、产品规格、生产数量、合格数量、报废数、班组成员等。

3.9.3 下班提前5~10分钟进行地面清洁、设备保养、规范物品摆放。

3.9.4 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尘垢。

3.9.5 车间内管路/线路设置合理、安装整齐、严禁跑、冒、滴、漏。

3.9.6 车间内管沟盖板完整无缺,沟内无杂物,及时清理,严禁堵塞。

3.9.7 车间内工位器具、设备附件、工作台、工具箱、产品架各种搬运小车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清洁有序。

3.9.8 车间合理照明,严禁长明灯,长流水,长风扇。

3.9.9 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运转、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锈蚀等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擦洗保养好不走,工件不按规定放好不走,工具不清点摆放好不走,相关记录没填写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

3.10 安全生产

3.10.1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3.10.2 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开好周例会,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

3.10.3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10.4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

3.10.5 特殊工种作业应持特殊作业操作证上岗。

3.10.6 学徒工及其他学员上岗操作应有师傅带领指导,不得独立操作。3.10.7 生产、检验记录即使填写,班后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关好门窗,对重要材料要严加管理以免丢失。

3.10.8 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准操作设备。

3.10.9 重点设备(如数控中心),要专人管理,卫生清洁、严禁损坏。

3.10.10 消防器材要确保灵敏可靠,定期检查更换(器材、药品),有效期限标志明显。

3.10.11 加强事故管理,坚持对重大未遂事故不放过,要有事故原始记录及时处理报告,记录要准确,上报要及时。

3.10.12 发生事故按有关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

奖惩

4.1 生产部每周最少2次不定时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按上述要求打分评比

4.2生产部每天上下班对各生产场所进行检查,按上述要求进行打分、评比,进行全厂公示。对于全月综合评分超过90分,分别给予前三名100元、80元、50元的奖励。连续三月获奖的,奖金翻倍。

4.3 对全月评分不足60分的,少于60分的部分按2元/分进行处罚,并予以通报。

篇7:5s现场管理培训内容.

1、在我们的门店二级考评当中,是否把工作现场的管理作为一项考核指标,为什么?

2、您对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又存在哪些问题? 3、5s是什么?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如何来操作和推行? 本课程希望帮助您:

1、找出工作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2、掌握5s现场管理的定义及推行方法,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5s的方法来管理工作现场;

3、帮助每一位团队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我们的成功之路增添砝码。课程概况: 1、5s的定义及效能 2、5s推行前的准备 3、5s的实施要点 4、5s的实施方法 5、5s实施的成果与误区 1、5s的定义及效能 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因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被称为5s。整理,区分有用的和无用的物品,把不用的去除。整顿,将有用的放好,标示好。清扫,清楚工作场所的赃物、彻底清楚工作场所的垃圾和灰尘。清洁,维持整理、整顿、清扫3s的成果,持续的推行3s,使3s规范化、制度化,保持工作现场干净、整洁。素养,养成从事5s的工作习惯,使之称为日常工作的自觉性行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5s的效能:

1、提升企业的形象,增加客户满意度,是企业最好的广告。

2、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员工的精神面貌改善,增加自身的成就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3、对工作现场进行科学的整理。整顿,可便于找寻东西,减少时间浪费。

4、大大节约储存空间,减少空间的浪费。

5、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减少马虎。

6、让员工感到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升。

7、提升管理品质,创建一流的规范化企业。2、5s推行前的准备 推行5s的障碍: a、领导不重视,活动自生自灭; b、员工参与度不高,产生抵触情绪; c、不能坚持,因客观原因半途而废。d、员工认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做5s。(1)消除意识障碍: a、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一定要做而不是尽量; b、提高员工的参与热情,培训、召开动员会、报告会、内部文章、征集标语、做改善提案。c、持续推行,成为一种潜在意识。(2)成立推行委员会: 5s推行委员会的权责:(1)对稽查的项目做判定(2)对5s稽查投诉做仲裁(3)研究、讨论推行5s的可行方案;(4)处理稽查过程中的异常问题;(5)可以及时抽查5s的推行情况;(6)拟定5s评分表及各种奖惩规定;(7)监督5s评比的公平性。委员会是一个常设组

织,最好由各级的主管来担当,保证持续进行。干事的权责:(1)参与5s稽核,保证公平性(2)对于评分标准有权提出异议(3)提出推行5s活动的建议;(4)各项评分必须保证公平性,否则严处。(3)宣传和培训: a、让员工提出标语:人人做整理,场地有条理;保持素养心,天天好心情,把提出标语的员工名字也贴出来,宣传刊物上做好; b、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一批骨干员工,由他们推进组织。委外培训;购买学习资料,内部培训;参观推行了5s并取得成效的企业。(4)示范区的5s活动。示范区:选择某一有代表性的部门做示范,成功后推行至各部门,如可选择仓库和某个环境较差的门店进行示范。示范区的成功可以改变员工观望、怀疑的态度,提高员工推行5s的信心。方法:前后拍照展示、5s成果报告 步骤:选定示范区、找出问题并记录和分类、员工培训、制定推行计划、成果的总结与分享 3、5s的实施要点: 1)整理的要点:废弃的决心。a、不用的一定要废弃,现场腾出空间,避免拿错; b、行动果断,不用的处理掉,不常用的放在仓库,常用的放在现场; c、废弃的东西进行判定;(1)处理方法依次为:作价处理;转给其他部门;修理修复;扔掉。(2)建立废弃物品的处理程序:谁提出,谁批准,谁处理。仓库、办公室、卖场,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2)整顿的要点:定位、定量、标识 定位:按使用频率分别放在近的地方和远的地方。定量:在不影响生产和经营的情况下,数量越少越好; 标识:通常在工厂里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工作区,仓库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要的东西随时拿得到,其他人也能很快找到。3)清扫的要点:彻底的清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要清扫,从中发现问题,如药品效期、库存情况等,清扫时随时记录,事后研究对策 目的:稳定品质,发现污染源,及时发现和预警问题 4清洁的要点:把整理、整顿、清扫的内容和职责明确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责任者是谁:谁使用谁负责,海尔每一块玻璃都有责任者。标准化: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固化下来,使之标准化。5)素养的实施要点:a、持续不断的推行前4s工作;制定员工行为规范;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自觉、自主、自立”的三自行员工,培养员工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b、奖惩结合,培训,严惩违纪行为。c、最终目的是培养员工的良好习惯,员工素质提高。4、5s的实施方法:(1)红牌作战:

篇8: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

1 6S管理简介

6S管理的产生源于日本的“5S”, 最早是从丰田公司现场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现场管理办法。它对规范现场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被很多企业所借鉴。“5S”指的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tsu) 、素养 (shitsuke) , 因这些词语来自日语和英语, 均以“S”开头, 因此统称为5S理论。计量中心创新管理模式, 结合本单位生产现状需要, 在原来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 (safety) ”, 形成了“6S”。

整理是指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 在作业现场材料区内只放置必需物品, 以便腾出空间防止误用。整顿是指将必需的物品放置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和立即放回的状态。即寻找时间为零, 放回时间为零。实现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 建立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的目标。清扫是指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 干净整洁, 将设备保养得完好, 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保持员工良好的工作情绪, 维持设备稳定运行零故障。清洁是指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 并且达到标准化、制度化, 从而打牢质量管控基础,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素养是指对于规定的日常工作, 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明确要求去执行, 并形成一种习惯, 潜移默化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安全是指清除隐患, 排除险情, 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是现场管理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没有安全, 一切都失去了意义。重视安全不但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更是符合电力系统关心员工生命安全, 保障员工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2 6S管理在计量中心生产现场的具体实施

2.1 6S管理的组织架构

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6S管理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编制6S管理规章制度, 指导并参与提出6S管理的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要点, 负责组织建立6S管理网络和工作制度, 指导并参与6S管理活动方案的策划和组织实施;下设的6S管理工作小组负责6S管理活动推行的督查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 提出奖惩建议, 负责总结6S管理活动的经验与问题;各部门负责按要求推行生产环节的6S活动。全中心形成生产部室自查, 部门负责人巡查, 综合室和技术质检室监督检查的机制。

2.2 6S管理的具体做法

(1) 加强班组人员培训, 消除意识上的误区。根据专家统计, 现场管理中发生的问题90%来自于心态, 只有10%来自于知识或技能。6S管理推行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改造员工的心态和意识。中心生产部室提交培训计划需求, 经部室负责人、综合室培训专责、分管领导逐级审核通过后, 将培训计划纳入中心年度培训计划。部室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并对组织考试。6S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通过培训活动, 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业务素质, 规范了工作行为, 达到了提高员工素养的效果。

(2) 划分生产区域, 明确责任人。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对生产区域或设备的责任进行划分, 由区域或设备的使用者负责该区域或设备的6S管理工作。6S管理需要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 并使员工养成习惯, 这也是6S管理区别于“大扫除”的地方。明确职责是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员工只有清楚自己对工作环境维持、改进应承担的责任, 才会积极地投入到6S管理工作中去, 在工作中, 才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明确职责是6S管理工作得以持续推行的前提。中心将所有生产人员进行了团队分组, 确定了负责人, 个人评比的好坏直接影响团队成绩, 增强了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细化工作标准, 创建“一目了然”的工作现场。标准是制度的最高形式, 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 有效的细化工作标准可以使工作更便捷、高效、稳定。6S管理强调作业标准化, 并将之细化最终形成工作习惯。这就决定了在推进6S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细节的管理, 细化工作标准。中心对工作区域进行划分与划线, 标示出主通道、试验区、置物区、休息区等;实线表示固定物放置区, 虚线表示流动物放置区;红色表示不合格品区或异常状况、黄色表示一般区域、绿色表示合格品区与正常状况等等, 创建“一目了然”的工作现场。

(4) 公平公正公开地考核、奖惩。计量中心的6S管理奖励评定方式为各生产部门成立小组展开竞赛。部门自查的评分占最终评分权重的40%, 6S工作小组随机检查权重的评分占最终评分权重的60%, 评比成绩每两周计算并公示各组实际成绩, 每月总结各项成绩并公布名次, 同时检查表中的重点缺点公布于公布栏, 各组依表改进。对达标及以上的组, 予以通报表扬和奖金鼓励, 对未通过达标的组, 处以罚款以作警示和鞭策。每月部门内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2次检查评比, 中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随机检查评分, 同时开展“速度之星”“质量之星”的评选, 表彰优秀个人, 标榜先进, 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5) 动态管理, 持续改善。生产现场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6S改善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的事。随着6S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们应提出更高的目标, 修改和调整考评的标准。例如组织开展6S征文、6S成果报告会、6S知识竞赛等活动, 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 可以使企业的6S管理得到不断地巩固和提高。同时随着工作领域的变化和扩充, 需要增加新的管控内容以适应发展。根据发展情况, 提出安全 (safety) 、节约 (save) 、服务 (service) 等更多的“S”, 扩大6S管理的覆盖面, 真正实现生产环境、生产环节的全面把控, 为智能表质量管控夯实基础。

3 取得的效益

截至2014年4月底, 计量中心实现检定计划完成率100%, 检定正确率100%的目标。抽检智能电能表102个批次, 17820块表, 退货9个批次, 整改1个批次, 总计退货23772块表, 有效杜绝了不符合技术规范的智能电能表进入电网运行。计量中心自实行6S管理以来, 生产局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实验室、库房井然有序, 通过规范现场、设备及物品, 营造了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试验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 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化检定工作的要求。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养成了凡事认真、遵守规定以及自觉维护生产现场整洁、明了的习惯, 做到了各种细节问题都注意标准化的良好习惯。

4 结束语

经实践证明, 6S管理是一种先进的、实用性强的现场管理方法, 能够较好地解决可利用的空间、保持环境清洁、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重视安全等问题, 改善和提升了企业运行管理水平, 促进了工作效率。6S管理促进了新形势下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电力系统生产现场管理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相关链接

计量中心6S管理取得实效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6S管理实施前, 生产区域物品摆放没有严格分区归类, 现场工作人员积极性、工作效率不高。2013年底实施6S管理后, 生产现场管理明显取得实效, 生产现场一目了然, 物品摆放整洁有序, 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该中心在6S管理基础上, 又进一步创新细化管理措施。为确保检定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了生产现场检定质量之星和速度之星评比活动。活动每周定期开展, 在完成计划任务的前提下, 当周工作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的人员参与质量之星评选;在完成计划任务的前提下, 当周工作质量合格率不低于99%, 速度快、数量多的可参与速度之星评选。每种星可评出1至3星级。当选的奖励采取物资与表彰两种奖励方式, 物资奖励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奖。

上一篇:2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下一篇:读社会心理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