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中学生读后感

2024-05-03

飘的中学生读后感(精选10篇)

篇1:飘的中学生读后感

《飘》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喜欢斯嘉丽的坚强勇敢,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梅兰尼的外柔内刚。故事发生在南北美战争期间,讲述了一个女孩面对战火毁灭的家园,鉴定不屈,豪不妥协。她爱土地,并像土地一样经受苦难,包含激情。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飘读书心得1

初读飘的时候,不知道作者在讲些什么,只知道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后来,再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和复杂。

纵观全文,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斯佳丽,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不顾社会言论开创自己的事业。

那场南北战争呵,闭上眼就觉得自己处在亚特兰大。一个憧憬并执着追求爱情的女人,却不得不在生活压力面前一次次背叛自己的内心,一个被物质的困乏吓坏了的女人,再追求物质也无可谴责。因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也是处心积虑想要帮助自己爱的人,却一直在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个男人的尊严。

可悲的是当自己真正爱的人在一次次被伤害后离去。

幸运的是这个子困难面前从不放弃的女人总是给自己希望。

“My life will go on”正像艾希礼所说的,媚兰是那样的脆弱和弱小,而斯佳丽却是那样的勇敢。虽然她在爱情是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是成功的,当艾希礼把媚兰托付给斯佳丽的时候,尽管她心里不满,但是她还是遵守诺言,细心照顾媚兰,在战争期间,人人都过的很困难,斯佳丽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了媚兰还有一家人,虽然还是很多是靠欺骗弗兰克得来的;或许,有人认为她真是个狡猾、手段卑劣的女人,但是,她却救了所有人,她不能让父亲的家业毁于一旦。斯佳丽是那么的努力,她执着、勇敢的保护着所有人。

与媚兰相比,斯佳丽算不上是个良家妇女。但这样的人才显得更真实、更令人感同身受。媚兰太完美,完美道不可能,所以她只能算是一种美好形象的代表。这是我喜欢斯佳丽的一个理由。她是一个真正活着、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找出一个与斯佳丽对应的人,我会想到王熙凤,从不需要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地从大观园姐妹里的风花雪月寻求安慰。她们的世界是一个熙熙攘攘你争我夺的众生相。即使物质,即使世俗,却真实,却始终充满活力、收到争议的人生才是丰满的有故事的。坚强、独立、自信、进取、做生活的强者。

我想,这会是新鲜的血液。

飘读书心得2

喜欢《飘》这本书,喜欢女主角斯佳丽的坚强,对梦想的追求,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不能自拔……

斯嘉丽是个颇具个性的人物,同时她也是矛盾的。我佩服她,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家乡的热爱,佩服她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强的生存下来,佩服她能不顾流言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她有这样几个灵魂: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爱,让她在逆境中站起来。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共同奋斗的岁月里,她们已经相互融进对方的生命里。

“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是斯嘉丽在生活中不断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由此看出她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让人感动,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也会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顿时心生慰藉。

整本书里,喜欢的另一个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料斯佳丽,让她事事称心,而斯佳丽却拒绝了。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被阿希礼,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他的心,死了。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

《飘》是一本值得人再三品味的好书,其以南北战争为背景,展现出了一群乐观、勇敢、坚强的人物形象。我们的影子或多或少存在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也曾有过与他们类似的处境。书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安慰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乐观看待明天。

飘读书心得3

《飘》是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社会实践为背景的爱情小说,小说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以“乱世佳人”斯佳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

初读《飘》时。对小说的女主人公的感觉是矛盾的—既有些讨厌,但又不得不敬佩她。讨厌的是为了功利,为了钱等不择手段,而选择婚姻,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妹妹,抢走了她的未婚夫;讨厌她面对白瑞特的爱时,那愚蠢的固执,但她的勇敢与坚强和那份艰苦创业的精神又不得不让我敬佩。

再读时,突然间感觉:斯佳丽那种对金钱和土地的狂热追求是可以理解的,在那种战争爆发的**的社会,她一个女子却要独自承担起养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敌在内的一大家人的重担,那是多么繁重的担子啊!况且,在亚特兰大,作为一个妇女,平时出门就也许会遭到别人的非议,可她,为了担负起此重担,不得不与黑人做生意。

斯佳丽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斯佳丽认为自己爱的是阿希礼,可是阿希礼却不爱她,就像白瑞特说的那样,阿希礼是一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是撞得一鼻子灰。可是斯佳丽却不明白,越是得不到,难以实现的,就越追求不舍,可是,到最后才发现,她最爱的人—--一直就在自己身边却不曾意识到,等到明白时却为时已晚。但斯佳丽就是斯佳丽,她没有绝望,她只是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斯佳丽,始终是这样一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

读《飘》时,对斯佳丽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佩服;对她有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而反感;对她对阿希礼迟迟不肯防手的愚蠢固执而气氛;对白瑞特对斯佳丽的默默付出而倍感愉悦;对白瑞特最后的离开表示惋惜。

很容易被书中的人物所感染,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就像斯佳丽每次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有时自己遇到不顺的时候,也会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句:“Tmorrowis another day!”

飘读书心得4

初读《飘》,觉得作者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只知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后来,再次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复杂。

纵观全文,我觉得,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思嘉,尽管她任性狡黠、残忍贪婪,但同时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还有她的娇艳美丽、精明能干。她不像当时的妇女们,她们那么拘谨,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泼又不受束缚的鸟儿,在那样一个昏暗的社会自由自在翱翔。当她错误地给艾希礼套上自己精心编制的“礼服”时,她的爱便错了;当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尽瑞德的爱时,她又再次错了。好在,思嘉很坚强,当她两次犯错时,她想起父亲的话:“世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犹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爱。主人公思嘉便是那么一个有些孩子气,却又坚强,拥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礼所说,媚兰是那样脆弱胆小,而思嘉却是那么勇敢。虽然思嘉在爱情上失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得成功。当艾希礼把媚兰托付给思嘉时,尽管心里很不满,但她还是遵守自己的诺言,细心地照顾媚兰。在战争期间,人人都过得很困难,思嘉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了媚兰还有自己的一家人,虽然很多是靠欺骗弗兰克得来的。或许,有人认为她真是狡猾,手段卑劣,但我却不能认同,思嘉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救所有的人,她不能让父亲的家业毁于一旦。思嘉是那么努力,她执着、勇敢地保护着所有人。

飘读书心得5

天生丽质却任性虚伪,精明能干却冷酷无情,坚强自信却虚荣阴险,敢于担当却自私贪婪,毋庸置疑,玛格丽特在《飘》中塑造的斯佳丽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但她的不完美却让我觉得真实,遂走进了她的心,发现了她的美。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前夕,16岁的斯佳丽热衷于舞会郊游,享受着追捧崇拜,但她却爱上了阿希礼,一个她注定得不到的人。她像一个哭着摘月亮的孩子,在阿希礼娶了表妹玫兰妮后草率地嫁给了查尔斯。不久,查尔斯就病死了。在加入护士列队照顾伤兵时,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责任心逐渐苏醒。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她坚守承诺,独自一人带一即将生产的弱女子赶回家园,并替玫兰妮接生,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后来她又经历了两次婚姻和挚友的病逝,终于明白了她爱的阿希礼不过是一片幻影,她真正爱的,是一直默默爱着她的瑞特,此时却已绝望地离开了她。

“等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这一切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我明天会想出办法来重新得到他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一无所有的斯佳丽,没有哭喊哀求,而是自信坚强地面对一切。爱情,生活,希望,以及战争,都随风飘逝,但是,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爱的到底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美丽的外表,而是迷雾中的那盏为她留的灯。

生命的本质其实是欢乐,虽然人生的结局不够圆满,但是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斯佳丽没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剧,但是斯佳丽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明天会好起来,一切都将会过去”,这又何尝不是希望?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的不好,不是路太狭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人生或许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是啊,哪怕人生之路坎坷曲折,但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笑对人生,自强不息,总有一天,我们会停下漂泊的脚步,找到心灵的归宿,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稳稳的幸福。

飘的读后感心得范文

篇2:飘的中学生读后感

斯佳丽真的爱阿希礼吗?

阿希礼爱玫兰妮吗?

阿希礼爱斯佳丽吗?

巴特勒到底是不是爱斯佳丽呢?

三者之间的爱是不是无可挑剔的呢?

当肉体的爱与精神上的爱分离时,一种爱的出轨算不算背叛呢?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没有爱的时候,两人的结合算不算一种欺骗,两人的分离算不算一种背叛?

一个人为生活所迫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这种行为是卑鄙呢还是高尚呢?

倘若她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那她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

如果她是高尚的,那这对他那无辜的丈夫是否公平呢?

这些问题一个个的跳出来,每一个看起来都是那么简单,可是真的要回答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这使得讨论这些问题看起来毫无意义,但是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却反应了人类不同的爱情观,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斯佳丽真的爱阿希礼吗。这个问题贯穿这部小说的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女主人公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种植园主的女儿,她并不关心什么国家大事,除非这些事情跟她切身相关。她的一生都围绕着生活、爱情这些主题。她一生追求她所钟爱的阿希礼,她一直都认为自己深爱着阿希礼,我们也慢慢地被她矢志不渝的专一所打动,也认为她真正爱的是阿希礼。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她突然的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巴特勒。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什么是爱情,反思着我们现实中种种的所谓爱情。如果说爱情是一种感觉,斯佳丽确实对阿希礼有感觉,并且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阿希礼的妻子玫兰妮去世。如果说爱情是一种责任,斯佳丽对阿希礼可谓是仁至义尽,她不仅把他的妻子和儿子从死神那里夺回来,给她们提供一个像样的家,而且还宁愿赔本,也要把自己的锯木厂交给阿希礼经营。如果说爱情是一种付出的,斯佳丽对阿希礼的付出肯定让许多自诩为情痴的女孩儿汗颜,她不仅放弃了自己骄傲的自尊,还出卖了自己幸福,并尽自己所能爱着阿希礼。如果这不能称之为爱情,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爱情呢? 可是这不是爱情。她对阿希礼确是有感觉,可是这种感觉最初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只是因为阿希礼并不跟其他帅男一样围着她转,从而她对阿希礼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及要征服他的虚荣。而这种感觉又被现实的战争所造成的分离所强化,让她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使她深信不疑的认为这就是爱。正如所有异地恋能天长地久的机制一样,距离产生了美,这种幻觉一旦形成,很难打破,因为除了时间来冲淡她的感觉之外,没有其他因素来破坏它,而时间却没有冲淡反而加深了她的思念。尤为重要的是她自认为深爱着阿希礼,可她又得不到他。得不到的东西往往给人产生美好的遐想,而这种遐想往往又是不切实际的。于是她就被自己精心编织的爱情谎言中欺骗着自己。正如作者所深入分析的那样,她并不爱阿希礼,如果她刚开始就得到了阿希礼,她会像踢掉其他男孩那样踢掉他。

斯佳丽在巴特勒的帮助下逃出将要被占的亚特兰大,并带着玫兰妮返回了塔拉庄园。战争结束后,昔日的南方庄园主过着的贫穷,挨饿的生活,斯佳丽也不例外。为了偿付高额的税款,在寻求巴特勒的帮助无果之后,无奈之下斯佳丽嫁给了其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肯尼迪,开始了另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生活。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更好生活的渴求,斯佳丽不顾丈夫的反对购买了锯木厂,并跟其极为厌恶的北佬做生意。

后来为了给受惊吓的斯佳丽报仇,加入3K党的阿希礼和弗兰克带人袭击了贫民区,落入北佬的圈套,结果弗兰克被杀,斯佳丽再次守寡。一年后,斯佳丽同意巴特勒的求婚,两人结为连理。但是斯佳丽念念不忘阿希礼,无视所得的幸福。两人感情几经波折,尤其是两人之女因骑马夭折之后,巴特勒对他们的感情彻底失望,在玫兰妮死后,毅然决定离开斯佳丽。斯佳丽方幡然醒悟,追悔莫及,最后决定回塔拉庄园寻求力量,再追幸福。

篇3:飘的中学生读后感

迄今为止,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一年了。十一年来,围绕“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一课题,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探索。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芜杂、劳心费力,同时它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用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份“甜蜜的‘苦差事’”,因为只要我们辛勤耕耘,就一定能够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中,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李镇西老师所讲的“如何确立班委干部”、“用法治取代人治”、“化批评为表扬”、“处理早恋问题的几个原则”、“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几个方面的内容,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具体地谈一谈。

一、如何确立班委干部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所以,确立一个好的班委会至关重要。如何确立班委干部呢?李老师指导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自荐,如果自荐的学生太多,就要经过发表演说,全班选举的程序;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当班干部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义务,这个义务任何同学都不能逃避。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我都会经过深思熟虑确立一个能够委以重任的班委会,虽然是我精挑细选的班委会成员,但他们的工作难以让我满意。今后,我将会按照李老师推荐的方式确定一个固定的班委会,同时我还将实行“副班长”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有利于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为班级的管理献策献力,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班干部工作的艰辛,能更好地配合班干部的工作。

二、如何制定“班规”

传统教育学在班级管理中更多强调班主任的个人权威,其合理性至今不可否认,任何集体都离不开一定的权威,而教师在班集体中的主导地位更是必不可少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的班集体是很难形成的,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教师的个人权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二者不应该互相分离,而必须有机融合于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便是班规。李老师建议“班规”的制定,最好由全体学生结合校规商定而成,这样每个学生就成了班规的制定者、管理者,又都同时是被管理者。我曾让学生自己制定了“班规”,“班规”分“升旗”、“做操”、“上课”、“课间”、“文明礼仪”等几个方面。其内容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点外,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了特殊要求: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要积极发言、积极参加讨论活动等要求。而后,师生约定既然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个人规范就应共同遵守,效果较好。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能更好地约束学生,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如何“教育”学生

学生经常会犯错误,如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何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改正,一直是老师们讨论的话题。通过李老师讲述的张霖和王君的事例,我认识到有时候表扬比批评更加有效。因为喜欢听表扬是人的天性,只要这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那他的力量就会是无穷的,学生在表扬中得到尊严和尊重,就会激励他们朝着老师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因此,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会先表扬学生的优点,把优点说“足”,然后说他们的不足,以退为进,让学生能重视自己的错误,接受老师的批评。

四、如何处理早恋问题

李镇西老师对于学生的“朦胧感情”提出了六大原则:一是尊重学生的心灵;二是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三是把爱情教育视为人格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五是引导学生做自己情感的主人;六是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早恋”问题一直是老师们感到棘手的问题,但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反而会让学生觉得更神秘,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习。李老师往往先入为主,以班会、讲座、书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后,我也会技巧性地运用各种适当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没有人愿意观赏提前开放的花朵,因为它的形态太娇太嫩;没有人愿意品尝尚未成熟的果子,因为它的味道又苦又涩,大好的年华不能收获不成熟的爱情,而应吸收知识的营养。

五、如何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仅仅依靠老师的教育、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所以,“教育合力”的形成尤为重要。

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头脑很灵活,老师们很喜欢他,他的父母也非常宠爱他,这就导致了他待人傲慢,对同学冷淡,见了任课老师装作看不见,甚至于开学伊始就把邻桌一个女生的眼睛打肿了,虽然那个女生有错在先,我也批评了他。结果当天晚上他的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说尽了那个女孩的不是,说他的儿子没有错,打瞎了也不怕,当时我很气愤,但我没有表露出来,我只是耐心地讲解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他的妈妈了解之后还一再对我说:“我的孩子从小就是在鼓励中长大的,所以才会这么优秀,他很要面子,不能接受批评,更不能承认错误,老师你就照顾一下吧。”顿时我就明白了,她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性格。

还有的家长,一见到我便说:“我这孩子交给您我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打电话或到学校来告学生的状,“控诉”学生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帮我吧,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这种种事件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教育孩子,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一门学问,如何让家长配合好老师的工作,李老师也给出了几点建议,其中提出的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写作的要求,为更好地处理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新路,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篇4:如何教会学生写读后感

关键词:读后感;精读感悟;感点;结合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93-01

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就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五、六年级更是提高了要求。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来教会学生写读后感呢?从文体名称上不难看出,这类作文要在“感”字上下功夫。“感”,就是感想,心得,体会。“读后感”即是所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过程中或读完以后的感想。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写读后感的点滴体会:

一、精读原文,感悟内容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

怎么读呢?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要放过去。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加以对照、比较,同时要在原作上作上记号,如圈、点、划,或在空白处写上简略的看法等,以便读后好查找重点之处。

二、围绕感点,引述内容

读后感是“读”后所得,写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原文,围绕感点,适当地引述原文,让人家看得出的确是读有所获。如果脱离原文,别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你这感受从何而来。如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就可以引用文中小女孩卖火柴给妈妈买药或小女孩在幸福的幻想中冻死在大年夜的句子,引出自己的感点。由此可见, “感”是由“读”而生,自然就是讀后感了。但要注意,引述原文时不能太多,有的同学在写读后感时,用大量的篇幅去复述原作的内容或叙述大量的事例,只在结尾发表几句感想,这样写就不符合要求了,“读后感”就变成“读后抄”了。

三、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儿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后,我们可以抓小女孩对妈妈很有孝心这个感点,也可以抓小女孩生活悲惨这个感点,还可以抓……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四、联系实际,充实内容。

结合实际,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去“感”。可有些同学把读后感写成了检讨书,一对照,书上讲的都是“光明”,自己一身都是“黑暗”。联系实际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思想实际,即读了文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学生就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父母的,自己是如何看待现在的幸福生活的,今后应该怎么做。

篇5:飘的读后感作文300字

美国作家玛格丽 米切尔女士生平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飘》。

从出版到今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根据《飘》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在放映当年也是一举囊括奥斯卡多个奖项。

故事发生在美国战北前后,佐治县塔拉庄园里的大小姐斯佳丽 奥哈拉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与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妹妹截然不同,这个在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女人精力旺盛、大胆叛逆。

她浑身散发生命的活力,勇敢地追求年轻英俊又有绅士风度的阿希礼 威尔克斯。然而阿希礼却不肯接受,因为赌气所以她嫁给瑞特 巴特勒闯,他一直深爱着斯佳丽,而她把所有精力都在阿希礼身上。

最后,瑞特离开她,才发现阿希礼只不过是一个影子,于是觉得应该把瑞特追回来……

篇6:关于飘的读后感800字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小说《飘》自1936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我想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首先,小说中性格迥异的人物就吸引了无数眼球,斯佳丽的勇敢坚强,瑞特的机智果断,玫兰妮的外柔内刚,阿希礼的温文尔雅都十分招人喜爱。另外,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故事情节不想多说,就谈谈给我印象最深的斯佳丽吧。

斯佳丽是个很大的矛盾体,她不完美,但是很值得人敬佩的。 斯佳丽,这一在美国动荡年代所诞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优秀个性散发出无穷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还有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虽然我并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正是她那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不服输、努力拼搏的精神让她成为了商业以及生活中的佼佼者,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坚强的女性。“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是斯佳丽的座右铭,无论遇到什么,她总是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呀,今天即将过去,不管有过什么成绩,或是有过什么痛苦,一切都只属于过去。而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只有把每一个明天当作新的起点,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奋斗的人才算得上是智者。

另外,关于感情对我也有一定的启示,斯佳丽一生爱上两个男人,但她到最后才知道应该爱谁,他过于盲目的执着的了。我们自以为爱上别人时,也许真的只是被他一时吸引,却一直盲目的执着,最后才发现当初爱上的那个人早已经消失了。我们要弄清楚自己对一个人的感觉,而非盲目的执着,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不解释。

篇7:飘的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是家庭团圆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蛋糕店买来各种口味的月饼,有葡萄干味、玫瑰花味、还有绿豆沙味和蛋黄白莲味。我回到家迫不及待的拿出了一袋绿豆沙味的月饼,月饼的包装袋底色是白色的,上面画着三朵粉色的花朵,像樱花一样美丽。紧接着我打开了包装袋,看见了圆圆的月饼,像黄黄的月亮。

闻上去有一股甜甜的奶香味,还有一点点芝麻味。我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我嘴巴里慢慢散开,这是酥皮的味道。我又咬了一口,吃到了里面的馅,是软软糯糯的绿豆沙和我最爱吃的肉松。

我不舍得的一小口一小口的把它吃完了。这个绿豆沙味的月饼真是太美味了!我好想再吃一个别的味道的月饼啊,可惜肚子已经装不下啦!

篇8:飘的中学生读后感

一、精炼的选材

要烹饪出上好的菜肴, 选择适合的食材是基础。同样, 要上好片段教学的课, 选取一段适合的教学内容是前提, 在选材过程中, 我们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简短且有价值

10分钟的课时, 要做出一堂完整的课, 首先就要求我们在选取题材的时候不能贪多, 这也想讲那也想讲的后果就是哪里都讲不清楚。因此, 我们只能选取一个小的知识点, 有价值的知识点, 然后紧扣主题, 着重把它讲精讲透。适当扩展时, 要避免过多的赘余事例, 一切以精简为本。

2. 逻辑层次清楚

一堂课最重要的是要脉络清晰、逻辑清楚、结构完整。这样的课堂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明确你要讲什么, 重点在哪里, 知识点有哪些, 佐证的事例是如何运用的等, 这种清晰的教学过程是赢得评委青睐的法宝。所以, 比赛用课在选材方面不宜用松散和随性的内容, 而应选取一个结构严谨的问题, 围绕问题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法这样一个最简单的逻辑进行。然后每个步骤选取1~2个简单明了、切合主题的案例作为论据, 切忌为提升课堂趣味性而加入冗杂的案例。

如:本次教学比武得分最高的选手, 她的教学内容是《马可·波罗》, 先以简单的人物介绍导入, 然后按照马可·波罗“来华的历程———来华的经历———离华的作品”这样的主脉络逐层推进。过程清晰而流畅, 给人轻松而简洁的直观感受, 这是她制胜一大的关键。

3. 富有趣味性

无论是上课还是比赛, 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更能让老师和学生都提起兴趣,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如果内容过于死板和大条, 不仅给教师的课堂设计增加难度, 也会降低学生配合的热情, 使课堂陷入僵局, 这是必然的规律。因此, 教学内容本身的新鲜感、趣味性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诉, 参加教学比武, 首先要选择一个精短的知识点作为参赛内容, 并且这个内容要富有逻辑性又能够提起人的兴趣、引起人的共鸣, 这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二、巧妙的设计

好的题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接下来就需要将这个题材拓展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 如何设计教学内容也是有诀窍和禁忌的。

1. 思路清晰完整

这与前文中提到的选材要注意逻辑层次清楚是一脉相承的。选材时我们要尽量选择逻辑结构清晰的素材, 在对素材进行设计、充实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更要将这种逻辑性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明确的思路, 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然后深入浅出、逐层分析、循循善诱, 沿着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一步一步自然地导出所有的内容。而逻辑是否清楚不仅体现在文字内容的设计上, 也体现在多媒体和板书的平面展示中。所以PPT的制作和板书的设计可以不用有太多内容, 但是一定要把条理性凸显出来。这样把课堂的语言表达和平面展示结合起来, 才能让学生和评委看到一堂知识点明确、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的课, 并给人干净清楚的直观体验。在此基础上在增加趣味性的内容才能锦上添花, 否则, 光有凌乱的外表, 没有清楚的框架, 是得不到高分的。

2. 配备适时、适量、适合的案例

有精炼的主干, 还需要佐以灵活的血肉, 才能构成生动的课堂, 这就需要一些紧扣知识点、切中主题的案例。课堂导入、观点引出、引发讨论、逐层过渡等都需要相关案例的引导, 好的例证可以帮助阐明、佐证你的观点,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活跃课堂氛围等。要注意的是举例时必须遵循适时、适量、适合的原则, 该出现例证时要及时摆出例证, 并且要最能说明主题的例证。如果例子偏离了核心主题, 或是过于冗杂, 或是一个问题反复运用案例等都只会适得其反, 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用例要反复考察、谨慎运用。

3. 预设一个闪光点或高潮

片段教学主要应用于教师竞聘或教学比武, 比普通课堂多了一层竞争性, 这就使得片段教学需要比普通课堂更加出彩, 需要在短时间内提起人的兴趣、吸引人的眼球, 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才能夺得高分。因此, 片段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最好能预设一个闪光点或小高潮, 使得教学过程在平稳推进的同时更有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有如将人带入完整的故事情节, 娓娓道来的同时更有扣人心弦的地方, 这样的课堂才能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如何设置这样的小高潮, 笔者认为可以是层层设疑之后的解开悬念;或是创设情境, 在情境中设置平铺与高潮;也可以将高潮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及之后的教师小结等, 具体可依据教学内容灵活设置。

如:本次教学比武的7号参赛课《张骞通西域》, 就是通过地图、图片、史料等创设情境, 将学生一步一步带入到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之中, 使人如临其境, 感受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和他排除万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课堂的高潮即学生对张骞精神品质的认同, 伴随着学生情感体验的加深在课堂的最后浑然天成, 这种情感的升华也成为本堂课的闪光之处和得到高分的重要原因。

由清晰的知识脉络、精准的案例和起伏的推进共同构成的知识之树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 这是进一步实施教学的基础。

三、流畅的过程

确定了恰当的教学内容,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实施环节了。教学内容再好, 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 也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 教学过程的展示包括课堂导入、主题切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等环节是真正考验教师综合素质的时候了。

1. 快速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能叫醒人的感官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使人顿时提起听课的兴趣。那么, 怎样才是好的课堂导入呢?

首先, 要简洁。课堂只有10分钟, 如果导入部分太长的话会挤压后面的教学内容, 使整个课堂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其次, 要有吸引力。有吸引力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运用很多花哨的手段, 如情景剧或者耗时过长的视频等就不适合放在片段教学的导入部分。情景剧需要学生离开座位到讲台表演, 然后又各自回到座位, 不免会给人一种大动干戈的凌乱感;而且情景剧往往会失真和空套, 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内心的想法, 反而显得矫揉造作。长时间的视频则会在课堂一开始就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以外的事物, 可能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难以回转到课堂上来。本次教学比武过程中就出现了以上不当的课堂导入, 影响了整个课堂的实施。

所以对于时间较短的片段教学, 一个简单的开门见山式导入或层层设疑的导入或许更加合适。

2. 直奔主题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意义在于向学生传达某种思想观点、价值观念或道德标准, 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心底接纳并践行这一观点。对于年轻教师来说, 他们的知识系统还不够完善, 经验不够丰富, 上课时往往借助大量的花架子来掩饰事实内容的空虚。这种花架子通常包括大量的课外链接、题外趣闻等, 从而忽视了说理的深入与论证, 只将知识停留在表层。这样的课根本打动不了学生, 哪怕得到他们的点头应承也只是一种敷衍。如:本次赛课的6号参赛作品《男生?女生》, 在课堂一开始用男生女生之间的“点头、问好、握手、拥抱”的小游戏导入, 铺开对初中男生女生交往的心理变化的描绘, 然后没有进入正题, 而是又让学生弹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曲, 这样的设置使得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活动上, 虽然课堂氛围活跃, 但说理不清楚或不够深入, 达不到教学效果。

其实, 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 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往往也会比较复杂和超前, 他们的实际思想状况也许会与思想品德课里要求的标准脱节或形成较大反差。所以, 思想品德课教学最重要还是要回归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塑造, 要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而不是使课堂最热闹化。在进行简单的课堂导入之后, 最好能抓紧时间, 直奔主题, 紧扣思想品德课的核心与内涵进行说理和论证。说理时要深入人心、鞭辟入里, 结合案例要适量、精准, 将教学内容说得有理有据, 最大程度争取对学生心灵的渗透。当然,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基本功, 这对于年轻教师来讲本就是一大瓶颈, 需要在不断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过程中慢慢改善。

3. 适当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环节是当下思想品德课堂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对知识点的思考和讨论当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探究知识成果, 充分发挥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自由的进入知识体系, 深刻体会某一知识点的内涵, 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可和接纳。这比传统的教师主导、说理灌输的方法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也更能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 这一环节基本上会出现在所有的思想品德课课堂上, 在教学比武这样的模拟课堂中当然也要运用。值得注意的是, 合作探究的主体虽是学生, 但不能完全是学生, 教师的作用也必须加进来, 尤其是在最后的总结归纳环节。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各种结论之后, 老师一定要及时进行总结归纳, 升华学生的观点。对于学生得出的错误或者片面的结论要及时给与疏导, 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对于学生得出的科学、合理的结论, 要予以鼓励;最后要能综合各方观点, 形成对问题的全面、科学的理论。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合作探究的过程, 才能真正发挥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同时, 基于教学比武时间较短, 合作探究的时间更是有限, 因此要特别注意控制时间。

4. 点睛的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在主要的知识点都学完了之后, 由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本堂课所学习的所有内容, 并进行总结的过程。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 只有点上这一笔, 整个课堂才完整, 才更具生命力。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体现教师对课堂的宏观把握能力, 还能使学生更加明确、清晰的掌握所学内容, 强化教学效果。既然是课堂小结, 就一定要简短精干, 准确抓住本堂课的所有核心知识点, 简单梳理, 过于啰嗦会有超时的危险;另外还需注意带动学生一起回顾, 不要自己唱独角戏, 回顾过程中可以检验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效果, 同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另外, 课堂小结也绝不是对本堂课知识点的简单梳理和回顾, 而是要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 抓住最后的时间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 争取能够将知识引入生活,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武装头脑并指导实践,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篇9:《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一、它让我明白如何去关爱赏识我的学生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二、它让我明白如何去宽容我的学生

宽容学生,容忍学生的过错的同时,要为其创造改正错误的机会。宽容不是撒手不管,否则,宽容便失去了意义,反而变成了放纵。

《宽容让我如此美丽》讲的是学生刘益对班级的女孩子有好感,在上课时偷偷得给班级上的女学生写纸条,老师没收了纸条,学生要求老师读纸条,教师灵机一动说:“刘益写了一首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刘益满腹孤疑的看了老师一眼。老师继续说:“刘益不惜上课的时间来告诫自己要努力学习,这难道不是一种矛盾吗?”教师的责备让同学们沉默,让刘益感激。此事后刘益和老师走得更近了,成为知心朋友。我想当时如果老师如实地读出他纸条上写的内容,这个孩子说不定会恨老师,他也必然会在很长时间里成为其他同学取笑的对象,说不定他会叛逆,说不定会因此而自卑、堕落……我很庆幸这个老师选择的这种方法。是宽容让老师得到了学生关心,热爱、尊重。是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三、它让我明白如何对待尊重我的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意味着不用升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材。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尊重学生还意味着低下身子和孩子交流以朋友身份友情提醒学生缺点。

《我本差生》讲的是当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在听语文老师讲故事的时,表现的很“不屑”(这些故事我早已被的滚瓜烂熟了),后来“我”去问问题时,他每次拂袖而去,从那时起“我”就走上了“差生”的行列。后来改变我的是县一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语文老师是看“我”在课堂上睡着了,然后很关切的问“我”是不是病了,这是“我”第一次得到老师在生活方面对我的关怀。班主任是当知道“我”的奋斗目标是考上高中后,严厉的批评“我”。他认为“我”一定能考上大学。虽然挨了批评但“我”却乐的透不过气来,最终从“差生”里跃升出来了。我们关心备至地去触及学生的心灵,试着给学生一份宽容,一份关爱,一分期待,那么就会发现自己的学生将成为我们所期望成为的人。

篇10:雪飘的作文

早晨,我推开窗户,只见窗户外小雪漫天飞舞,在空中翩翩起舞,飘到了房屋上、车上、树上、草上。吃完早饭后,爸爸开着车送我去学作文。我坐到了位置上,不到五分钟,开始上课了。同学们的脸被冻得通红,屋里也不暖和,我和同学们基本上都穿着羽绒服。贾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我们上完一个小时的课程后,就可以出去玩雪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都坐不住了,等待一个小时后的降临。时间过得很慢,终于推到了一个小时后。

我们整齐的队伍在雪中走动着,我还不时会和好朋友说说话、聊聊天,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猪龙河畔旁的桥上,我轻轻吹了一下桥上的雪,它就慢慢地、慢慢地飘入了水中,融化了。远远望去,这座桥仿佛是用白玉石砌成的一般。

我们又到了一艘战船旁边,我和周泽坤就在战船的底下打起了雪仗,我稍微灵活点,所以击中他的次数就多点。那里还有一个名人——姜太公,他的鱼钩以前还在,现在不知道被谁给拔走了。假如这个人不是姜太公,那么他就会像《江雪》上的那个老翁一样,冒着严寒在雪中钓鱼了。

我和周泽坤走到了河的边上,我们打算堆一个手掌大小的雪人,于是我们就在那里收集雪,我负责做雪人的头,而周泽坤负责做雪人的身子。我们很快就完工了只见小雪人很小,不过很好玩。

我们走到了桥上,把雪往水中踢,这也是一种游戏。这个桥有一个坡,这里成了我们的乐园,因为这里可以滑下来,仿佛在滑冰一半,不过上就不是很容易了。

我们又走向了河对岸,那里有许多健身器材,有的同学在玩,不过容易打滑,有一个同学还滑了下来,摔了一跤,令我们哈哈大笑。这时,王绍齐告诉我让我观察一下羽绒服上的雪花,会发现一些奥秘,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只见羽绒服上的雪花有的是六边形的、有的是五角星的,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

时间飞逝,我们的快乐玩雪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回教室了,回到了教室,衣服上的雪就融化了。

上一篇:难忘的军训训练的作文下一篇:屈家岭分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