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作文350字

2024-05-02

偷懒作文350字(精选2篇)

篇1:偷懒作文350字

五点十五、五点十六、五点十七……你到是快点哇!公交车。我以心急如焚的心想立马下车,直奔家里……我坐过站了,所以才心急了。

放学了,我立即捡起书包,到达办公室,待一会,便到了站点上了,谁知,3路的车刚走站台显得人特别少只有几个,我还不认识,寂寞感顿时把我包围了,我是只有看着旁边的人谈笑风生而我却默默无闻的在一边,十分的无聊,而这,还不如走回家呢!几次走来走去,都没下定决心,当我要走时,一位我认识的同学走来了,是王敏轩来了,后面还有汤豪等人,我顿时有了依靠,立马迎上去,和他们走了。

到达了蓉东幼儿园,我立马想坐3路的车,可是,一看到他们坐5路,我立马就转心了,一个人坐3路没意思,何况3路到现在不来,5路公交来了,我立马登上了5路,车上的事是汤豪一直在讽刺我,我开始有些后悔了,车路漫漫,十分的长,我只得接受讽刺,结果又坐过站了,坐车大概花了我一个小时的时间。

我后悔,这是偷懒坐公交车的结果。

篇2: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偷懒”

一、少说多听

教师少说, 首先表现在作文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命题, 少写命题作文”。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 我口说我心”, 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命题时的话多了, 浪费时间事小, 束缚学生的思维事大, 那样学生只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 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 时间长了, 学生就会无自己的话可说, 无自己的情可抒。此时教师要学会聆听, 耐心地听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说出来;要从学生说的话中了解学生, 把紧贴生活的素材选进来命题。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 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有倾吐的欲望才能写好作文。正如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看来教师的包办代替, 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其次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也要少说多听。学生的口头表述很重要, 言为心声。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各自掌握的材料和对事物的认识, 进行构思, 口头表述与笔述是密切联系的。教师的少说不是不说, 只是强调要少而精, 点到为止。

二、少改多评

对于学生的习作, 教师要少改动, 多评价。评价是新课改的重点和难点, 作文评价又历来是作文教学研究的瓶颈。常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眉批、总批, 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了许多“墨宝”, 而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上时, 学生常常只关注一下成绩, 教师又一次劳而无功。《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我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多种评价方式, 如:自己评、家长评、小组评、教师评。评析原则是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评析时多评文章闪光点, 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陶行知说:“小孩最好的老师是前进中的小孩。”当学生作文在课堂上被当作榜样时, 学生一定会兴奋不已。我把这种作文评析课美其名曰“鉴宝”。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作文都有其“闪光点”, 即使写作再差的学生也能从评析中学到知识。如果教师对孩子的习作加工过多、拔苗助长, 甚至越俎代庖, 那不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就会被扼杀。

三、少抓多放

教师要少讲条条框框, 放开学生的手脚。整齐划一固然很美, 但千姿百态才是自然本色的风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一般只提供写作范围, 不限定只能写什么, 不能写什么, 不提只能以什么题目写, 不能以什么题目写。在内容上, 让他们从感兴趣的材料入手, 敞开心扉畅谈感兴趣的话题, 写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在命题立意上根据所写内容自主拟题, 自行立意, 不强求一律, 还可运用多种形式表达。如以“雪”为题材作文, 有的通过观察描述雪景, 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有的写打雪仗、堆雪人、滑雪, 反映雪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实践证明, 一旦放开了学生的手脚, 他们就会写出令你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上一篇:砼路面施工方案下一篇:加了话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