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式汽轮机汽耗标准

2024-04-12

凝汽式汽轮机汽耗标准(共3篇)

篇1:凝汽式汽轮机汽耗标准

N51-8.83纯凝汽式汽轮机

制造工艺方案

编号:(汽)0200-010

设计: 审核: 批准:

二O一二年四月

N51-8.83纯凝汽式汽轮机

制造工艺方案

N51高压单缸纯凝汽式汽轮机,是我公司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相关国家规划,为适应市场需求,按用户订货要求自主开发、设计的51MW高压单缸纯凝汽式汽轮机新产品。该机组与同系列其它机组相比,具有自己的一些结构工艺性特点。如中分面下猫爪支承、可调式径向汽封结构、改进的高压喷嘴组、采用凸轮配汽机构、定中心梁结构、叶片采用全三维结构等等。

一、产品结构的工艺性

由于该汽轮机是纯凝汽式机组,因而与相同进汽参数、同功率的其它机组相比具有:结构较复杂、零部件较多、外型尺寸较大的特点。

静子方面:汽缸为单缸结构。高、中、低三缸通过垂直法兰相互连接。前轴承箱和后汽缸分别为整体焊接结构,高压缸是合金钢铸造结构且4个蒸汽室、喷嘴室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高压缸上,中压缸为铸钢结构。为缩短机组轴向尺寸,更好的布置抽汽管口,设计了6级隔板套,隔板套、隔板其底部通过定位键调整、定位;中分面处通过搭子(悬挂销)分别与汽缸和隔板套固定;汽缸采用下猫爪支撑式结构,汽缸膨胀和收缩时通过定中心梁推动前箱沿轴向前后移动,保证动静部件的相对位置不变。

隔板全部为焊接结构形式,其中:第2-16级隔板为自带叶栅焊接结构形式,17-20级是静叶与隔板体和隔板外环焊接结构形式;

转子:转子总长6333mm,两轴承之间跨距:4898mm。为整锻轮盘加套装叶轮组合式结构,即前十六级为整体锻造轮盘结构,后四级为套装式叶

轮结构;联轴器和盘车齿轮、后汽封套筒红套装配到转子上。

因此,该机组制造工艺复杂、难度较大,尤其是高压缸的加工及喷嘴室、蒸汽室的焊接、隔板焊接、加工,后汽缸焊接和转子加工装配、套装等难度较大。

二、根据我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该机组型号为以后生产的基本系列之一。因此安排工装设计和制造时,是按单件生产的批量考虑,并充分考虑了其通用性。

三、各零部件加工方式划分

我公司有多台套机组要同时生产并且交货周期基本相同,因而生产组织安排非常紧张,为更好的满足机组的交货时间要求,满足机组的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另外根据我公司缺少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操作人员,缺少焊接经验的特点,该机组零部件采用自主加工、外协生产、成品购买三种方式。对该机组的零部件生产作如下划分:自主生产部件(JPEF)、外部协作部件(外协)、对外采购部件(外购)三类,详见附表1.四、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准备。

根据该机组的生产类型和技术特点,尽量采用同行业单位的制造工艺作为相关工序的操作依据,并结合我公司和外协单位的实际生产条件和设备、人员情况,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对产品设计方案的结构工艺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产品图纸设计阶段,对产品和各零部件工艺性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对产品设计图纸进行了审查会签;在产品工艺准备阶段,按照工艺工作程序的规定,进行了工艺文件、工艺装备的设计和编制、校对和审查等工作。

1、编制和制定相适应的制造过程工艺文件如下:材料消耗工艺定额、3 材料汇总表、工艺路线、外协件明细表、外购件明细表、机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工艺装备明细表、零部件加工、检验证书、检验计划等。

2、为使生产加工、装配顺利进行,保证制造质量,进行了大量的工装夹具的设计、准备工作,为生产制造、机组装配做好工艺准备。其工装夹具详见附表2.工艺装备明备细表。

五、产品制造工艺方案,主要是关键部件的制造工艺方案。

1、汽缸加工制造工艺方案

1)高压缸蒸汽室、喷嘴室的焊接

该机组高压缸有四个蒸汽室和喷嘴室,喷嘴室通过定位键在高压缸内安装定位,然后通过焊接固定在高压缸上;蒸汽室通过焊接与喷嘴室连接在一起。该机组焊接蒸汽室和喷嘴室焊接与J04机组大致相同,焊接可参照J04机组执行。

2)高压缸机械加工

高压缸加工尺寸多且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质量。特别是中分面的加工,既要保证中分面的加工精度,防止漏气又要防止由于加工而引起汽缸变形。高压缸上、下半中分面及中分面各螺栓孔的机械加工安排在数控龙门铣上进行,一次装夹、找正、定位,既缩短加工周期,更重要的是保证加工质量。为找正、定位准确,就位前在中分面处焊接工艺搭子及工艺铁。为保证中分面加工精度,粗精铣用¢250面铣刀;各档内圆及垂直法兰端面粗精铣用¢530三面刃铣刀。为保证支撑定位基本接近其工作状态,上下半分别用垫箱支撑在吊耳处。为保证装夹、调整、找正准确、稳定、夹具结构简单;同时为防止加压产生弹性变形和汽缸自重引起的弯曲变形,4 各工序采用统一定位基准,保证各加工面相互位置精度,为此设计和准备了一整套气缸装夹、定位工装。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上下半要焊接蒸汽室和喷嘴室,并要进行除应力热处理,因而汽缸的精加工如中分面精铣、各档内圆及垂直法兰面精车等必须在热处理后进行;隔板套、汽封体底部定位键槽、隔板套、隔板中分面定位槽等的镗铣安排在水压试验后进行。

汽缸中分面螺栓孔的钻削加工,是比较重要且要求较高的工序。为保证上下半汽缸水平中分面上各孔的同心,特别是针对M76和M120的螺栓孔,为了提高钻孔精度、提高工效,采用了整体复合钻钻孔工艺。螺纹用螺纹铣刀铣制而成,如M120X4、M76X4等螺纹铣刀,提高功效、缩短加工时间;锪孔采用反刮工艺。该机组把合螺栓孔底部120°钻尖角需要保证尺寸,所以另外订购了Φ115和Φ71大直径麻花钻,用麻花钻直接钻出钻尖角成品。

在高压缸精加工结束后,根据其分段工作压力与精加工后的中压缸一起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其工作压力的1.5倍,压力很高,没有特定的工装,难于进行。为此专门设计制造了高中压缸水压试验打压工装及工艺螺栓,并采用自密封的工艺措施,缩短打压准备时间、降低打压工装材料消耗,确保水压试验的顺利进行。

2、低压缸的精加工

低压缸为全焊接结构,因我公司不具备焊接能力。其焊接工序采用外协方式。对外协厂家提出焊接技术要求、工艺要求,并对外协厂家的工艺方案进行评定和技术交流。机械加工工序返回到我公司内利用龙门铣及镗铣床加工。充分发挥专业焊接厂家焊接和我厂机械加工设备的优势,更好的保证低压缸的制造质量。低压缸的外协焊接,其焊接质量是质量控制点。

3、隔板的焊接加工

由于交货周期短、加工量大、设备紧张,本台机组全部隔板的焊接及精加工、隔板挠度试验安排外协方式。

在隔板制造阶段,我厂要进行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对静叶安装角、出汽面积、焊接质量、加工尺寸、粗糙度等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协助外协厂家把好产品质量关。成品进厂后检查检验记录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和有效性。

4、前轴承箱的焊接及机械加工

前轴承箱是整体焊接结构,根据我公司的生产能力及交货周期,从焊接到加工以及内部部件的配套,安排外协成品。

轴承箱进厂后检查各部套是否齐全、检查中分面间隙、检查各加工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进行成品入库检验。检查外协厂家产品证明书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5、转子加工、装配

转子(主轴、套装叶轮)的工作条件非常复杂,承受着巨大的扭矩、弯矩、离心力、振动应力和热应力等,因此对其结构形式、材料和冷、热加工工艺都提出了严格要求。转子精加工及叶片装配精度要求很高,因而必须有比较完备的制造工艺方案,以确保转子在加工、装配过程中满足设计要求。

·所有动叶片安排外协成品,动叶片在制造过程中要进行联检,符合图纸、标准要求后方能交付。

·该机组有5级叶轮,2级T型叶轮,2级双倒T型叶轮,1级叉形叶轮。T型叶轮的加工已有成功的加工经验,专门设计有叶轮型线样板、叶根槽检测样板、叶轮叶片装备工具、平衡孔倒角工装、叶轮静平衡心轴等工艺装备;2级双倒T型叶轮已准备了加工所需的刀具及检验用的叶根槽卡板、测槽专用

工具等工装,并准备了工艺试验方案,根据车间的加工进度安排,适时选择该类型叶轮的试加工;1级叉形叶根叶轮的加工,也准备了加工刀具、检验用卡板,工艺试验方案,还设计了叉形叶根装配所需的工艺销和辐射线样板等工装,根据车间的加工进度安排,适时选择该类型叶轮的试加工。

·锻件进厂后按JB/T10087-2002标准进行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复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周转生产;粗加工后单面留2mm加工余量,主轴按JB/T9021-1999标准进行热稳定性试验,为此专门购置了转子热稳定性试验装置,主轴做热稳定性试验,符合要求后进行精加工。

·主轴加工在12M数控卧车上进行,编制数控程序,采用静压托架支托轴颈以车床花盘带动转子旋转的装夹方式,使主轴的加工状态与其运行状态一致;一夹、一托的装夹方式,减少装夹引起的变形,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减少调头及二次装夹次数;叶根槽加工使用成型刀具,叶根槽检验使用通止规样板,保证其加工精度。

·整锻转子的叶轮平衡孔镗孔、锪孔在落地镗铣床上进行,由于跨度较长,大约1800mm,刀杆使用加长套杆,专用浮动铰刀,从第15级叶轮平衡孔至第二级叶轮方向一次钻、扩、铰完成。末叶片锁口销孔用折向钻钻孔、人工手动绞孔。

·在叶轮、联轴器、盘车齿轮、汽封套筒红套套装时,采用坑内垂直套装法,用远红外温度仪测量热套温度,套装时在主轴裸露处涂抹猪大油保持润滑等工艺措施,确保套装一次成功及套装质量。为此,设计和制作了转子垂直套装、固定、支撑工装,确保了叶轮套装时的垂直度。套装前严格检查套装件之间的过盈量、键与轴、轮之间的配合要求,各处配合面应修整圆滑无毛刺。叶轮加热应均匀,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随时测量轮孔尺寸。套装

过程中应控制好轴向尺寸,随时检查装配质量,如叶轮的偏摆等。

·套装完成经检查套装质量合格后,在卧车上按图纸精车各级叶轮围带。·转子的动平衡安排在80T高速动平衡试验站进行,专门设计有动平衡转接盘、动平衡轴承、动平衡挡油板等工装,保证了动平衡试验的顺利进行。

6、厂内总装配

汽轮机在厂内进行总装配是对制造的零部件进行最终综合检验、发现设计缺陷、消除制造缺陷的重要环节。总装的质量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机组现场安装的顺利与否,因此在制定厂内总装配的工艺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其精度储备,以利于用户现场安装的顺利进行,尽可能的把不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缺陷在场内消除。由于条件限制,机组无法在厂内进行空负荷试车,但应根据条件使尽可能多的零部件参加总装配工序,主机的外协、外购件都要回厂参加总装配,进行盘车装置啮合试验,调节保安系统部套应在外购厂家分别作部套试验。

制造完成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和保存,确保其原有的制造精度和使用性能;电器和电子元件、热控仪表等,应注意防潮、防震和受热。总装工序以手工操作为主,有条不紊的进行、充分保证生产周期。为提高总装的效率,配备精确而高效的工、夹、量具和仪表以及专用的工艺装备,总装过程中的安装和调整数据应如实记录,质检部门存档,并按规定供给用户,供用户安装和检修时备查。

为保证装配质量,根据公司标准,把厂内总装工序列为质量控制点。为此编制了《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工序质量分析表》、《工序操作指导卡片》等工艺文件。

·机组就位前为节省装配周期先将前基架其与前轴承箱进行研配、各汽

缸基架就位前对结合面、各滑键系统零部件进行研配,保证结合面达到设计标准规定的接触要求、各滑键处的间隙、过盈及热膨胀间隙等符合要求。研配过程中采用着色法检查。

·前轴承箱和汽缸就位并找正,采用假轴对通流部件进行找中,保证机组在运行状态下动静部件之间正确同心,使轴颈处于轴瓦中工作位置时能保持通流间隙处于最佳状态。隔板、隔板套找中、找正、调整过程中使用工艺键,通过补焊和磨削方式进行研配。

·吊入转子进行找中最终检验,测量并调整轴向通流间隙和径向通流间隙符合设计要求;配磨前轴承调整垫圈、调整推力间隙符合设计要求。测量时采用钟表3、6、9、12圆周四点测量法,综合考虑,提高装配精度。

·用压铅丝法或直接测量法,调整推力轴承压紧量和油膜间隙。·静子部件如隔板、隔板套热膨胀间隙采用压铅丝法测量。

·旋转隔板与调节连杆、凸轮配汽机构、配汽杠杆的安装、调整。在汽缸上调整旋转隔板开度并定位。

·扣缸进行盘车装置试验、测量齿轮啮合间隙。

本台机组采用凸轮配汽机构和配汽杠杆等新结构,因而凸轮配汽机构和配汽杠杆的厂内装配是该机组总装的新的难点。

··通过轴承座下面调整垫片调整左右两凸轮轴的水平,其同轴度不大于0.06,用手盘动联轴节,应转动灵活、无卡涩。

··按照图纸要求,首先通过调整套环轴向长度或调整配汽杠杆与齿轮的位置等来调整两内侧凸轮的位置,其次通过调整凸轮轴向长度来调整外侧两凸轮的位置。

··座架与前汽缸的定位销在凸轮位置及水平调整好后,与蒸汽室突出部

分配钻。

··滚子轴承、滚针轴承装配时,涂专用润滑脂并在内外圈涂擦石墨粉,浮粉吹干净。

··配汽杠杆在厂内装配时要用塑料检查齿轮与齿条啮合正确性,接触的印痕沿齿高不小于60%,沿长度不小于75%。

··配汽杠杆长度应在电厂安装时调整确定。

·拆机、清洗、消除缺陷、防锈、包装发运。包装时各零部件标记清楚,栓挂零部件标识,包装箱一箱一单,不遗漏、不多件。

总之,在工艺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前同行业汽轮机制造的先进工艺方法,并结合了我公司设备先进、加工精度高的特点。生产设备、工装夹具基本能满足机组的生产能力,上述工艺方案是切实可行的,能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

附录:1 主机部套生产分类表

工艺工装夹具明细表

篇2:浅谈凝汽式汽轮机如何提高真空

1 凝汽器铜管脏

循环水水质不合格是凝汽器铜管结垢的主要原因, 首先就是一定要确保循环水的水质合格。我公司为25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由于筹建时, 储矸石场建在了冷却塔旁边, 另外冷却塔旁边还有两个水泥厂, 灰尘较大, 这样就造成我厂循环水的水质经常不合格, 凝汽器铜管很容易结垢。为了保证循环水的水质合格, 我厂果断地将冷却塔旁边的煤矸石移到别的场地, 同时在紧挨砖厂的围墙上加装防尘网。

凝汽器铜管结垢也是必然的, 所以要利用合适的时机对凝汽器铜管进行清洗, 我公司以前对凝汽器的清洗都是采取单一方式的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 清洗效果不是很好, 最近一次我们采取化学清洗加机械清洗, 然后再给铜管内壁镀膜的方式, 清洗效果非常好, 凝汽器的换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2 循环水水量不足

随着机组的长期运行, 循环泵的工作效率会有所下降, 这其中最突出的可能就是循环泵的气蚀, 我公司在2010年8月对循环泵打开检查, 发现其中一台循环泵水轮气蚀非常严重, 公司立即对水轮进行了更换, 循环水流量有了明显提高, 要对循环泵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对循环水管道内的滤网进行清理。我公司在2010--2011年中屡次出现, 循环水压力升高, 流量减小, 机组真空恶化的情况, 车间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分析, 一致认为可能是管道内的滤网有堵塞现象, 公司在一次检修期间, 对循环水管道内的滤网进行了检查, 果然清出了大量杂物。要利用合适的时机对循环水管道内部的滤网进行必要的检查, 清理。

3 射水抽汽器工作效率低

随着机组的长期运行, 射水抽汽器的工作效率肯定有所下降, 这就要求利用停机检修时间, 对射水抽汽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我公司2011年中修期间, 车间组织人员对抽汽器进行了检查, 发现双通道内壁结了一层2mm厚的垢, 这就必然造成喷嘴的流通面积减小, 进而影响凝汽器的工作效率, 我们利用这次检修对其内壁的垢进行了清理。

优化射水抽汽器的运行方式, 我公司射水箱的工业水补水以前是直接补向射水箱顶部的, 射水抽汽器工作水温夏季高达36℃, 严重影响了射水抽汽器的工作效率, 经过车间共同研究, 决定将射水箱工业水补水直接补到射水泵前端, 经过改造后射水抽汽器的工作水温夏季最高达到33℃, 射水抽汽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 最好把射水箱用水改成夏季开式运行, 冬季闭式循环运行, 这样既保证了射水抽汽器的工作效率, 同时又实现了节能, 降耗。

4 冷却塔填料、收水器老化, 换热效果差

我公司冷却塔的填料和收水器已经使用了五年多了, 填料已经老化, 而且结垢比较严重, 这就直接影响了填料的通风, 影响了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采取了一下措施:

4.1 在冷却塔循环水回水管道上加装θ?150排污阀门和管道, 将交换过的热水直接排入地沟。

我公司原设计循环水排污方式采用冷却塔底部的排污口排污, 用深井泵补水到吸水井, 如果吸水井水位过高就开启冷却塔底部排污, 控制吸水井水位在正常范围, 开启冷却塔排污排的是经过冷却塔冷却过的凉水, 采用这样的降温方式效果不明显, 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凉水。改造后用循环水出水口排污可将循环泵出口的热水排出, 不但节约了大量的凉水而且还减轻了冷却塔的负荷, 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4.2 将靠近冷却塔中心部位的收水器去掉

我公司冷却塔收水器已经严重老化, 并且变形比较严重, 影响了冷却塔的通风、冷却效果。我公司的冷却塔为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式冷却塔, 经过大量的查找资料, 和认真分析, 最后一致认为自然通风式冷却塔可以不用收水器。公司决定将靠近冷却塔中心部位的收水器去掉, 去掉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2年夏季高温天气时, 凝汽器进口水温比以往有了明显降低。但这种方式不适合强制冷却式冷却塔, 因为强制式冷却塔如果把收水器去掉, 会出现漂水现象, 而且会对周围附近的环境造成影响, 故此种方式只可适用于自然通风式冷却塔。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对凉水塔的填料、收水器进行更换。

5 汽轮机负压部分存在漏气

我公司机组2002年投运以来已经运行了将近十年的时间, 2011年公司进行了两次真空严密性试验, 均没有成功, 汽轮机真空系统必然存在一定的漏气, 但一直没有找到确切漏点, 2012年2月初车间用水密封法查出了凝汽器热水井水位计和1#低加水位计存在漏气, 经过认真分析车间一致认为汽轮机负压部分存在漏气, 车间决定对于查出来的漏气点进行堵漏, 同时对汽轮机负压部分的所有法兰进行紧固, 重新开机后汽轮机真空有了明显提高。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 最好是请专门查漏、堵漏的公司对负压部分进行彻底检查。

6 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改造

我公司原来设计的低压加热器疏水直接回了凝汽器, 这样就造成了二次冷却增加了凝汽器的热负荷。我公司低压加热器疏水共10t, 我公司凝汽器的冷却倍率为54, 故二次冷却这10t疏水需540t循环水。对此我公司决定增加一台疏水泵直接将低加疏水打到高压加热器进水管, 降低了凝汽器的热负荷。

篇3:凝汽式汽轮机汽耗标准

关键词:火电厂;凝汽式汽轮机;冷端运行

中图分类号:TK26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100-02

在对凝汽式汽轮机冷端运行进行研究时,一定要先把汽轮机的负荷,以及冷却水的进水温度确定后,再对其最佳的真空值进行研究,这是一种通过控制变化量,而研究其中一个变量的方法,而且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研究效果非常好,可以准确的分析出问题的原因,下面就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

1 优化汽轮机冷端运行的方法

1.1 凝汽器的最佳真空以及最佳冷却水量的概况

在实际运行中,无论在设计的角度还是在运行的角度看,其真空状态不是越高越好。当冷却水入口的温度,以及蒸汽负荷在相应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增加冷却水的流量,才可以增加凝汽器的真空度,也就是要想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度,就必须通过提高循环水泵的耗功费用,冷却水水资源的使用费用,还有冷却水的热污染环保费用的实际支出作为代价。最佳的真空位置和冷却水的流量位置,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汽轮机运行工作中,如果排汽量Dc在不变的情况下,冷却水的入口温度tw1也保持一个固定值时,从中选择一个最初的冷却水量,那么从而就会得到一个初始的凝汽器压力,其可以有效的增加冷却的进水量,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果凝汽器里面的压力降低了,那么汽轮机的功率也就会增加,进而可以让收益的数值增加$Ct。

如果对循环水泵的耗功支出进行拖动处理,也能够增加$Cp的数值,与此同时,水资源的使用费用和冷却水在热污染方面的环保费用会同时增加,通过有关人士的认真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wnet=$Ct-$Cp-$Cw来进行计算,那么通过计算分析,增加冷却水量的净收益值就是$wnet=$Ct-$Cp-$Cw。$wnet的值是会随着冷却水量Dw的增加而增加,达到a点时就是它的最大值,而在以后又开始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

1.2 最佳的真空和最佳冷却水量的确定

要想对凝汽器在最佳真空和最佳冷却水量数值进行确定时,就必须对其压力进行计算。首先来分析凝汽器的饱和温度,凝汽式的汽轮机在正常的使用中,汽轮机相关的排汽压力和排汽温度是存在一定的关系,实际中凝汽器内的蒸汽压力,可以根据它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来进行确定,而饱和的温度tc又可以用tc= tw1+$t+Dt进行计算,在这个式子中,tw1是冷却水在进入后水的实际温度值,而$t是冷却水所提升的温度值,在$t=tw2-tw1中,Dt是凝汽器在传热过程中所产的的端差值,e,Dt=tc-tw2中,冷却水的进水端的温度tw1和环境的温度有关系,如果针对直流的供水系统而言,这个数值直接等于环境中冷却水的温度。而如果针对循环供水的系统,这个数值就直接等于冷却塔位置的出口水的温度值。通过凝汽器的热平衡原理,就可以得到冷却水在凝汽器内所升高的温度值,

因为在公式$t=525 m中,m是凝汽器的冷却倍率,而m=DwDc中的Dw,是冷却水的流量值,Dc是其中的排汽量,Dt是凝汽器中的传热温差,再通过Dt:Dt=$teKAc4 187Dw-1计算出单压凝汽器饱和温度,如果是计算双压凝汽器的温度,就必须对汽轮机在双背压运行情况的凝汽器进行分析。

1.3 汽轮机功率和凝汽器压力的关系

目前而言,要想确定汽轮机在背压方面的变化情况,必须对它的功率在增加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选择使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有热力学的分析方法,还有热平衡方法,以及汽轮机的原理分析方法,还有效热降法和特性曲线拟合方法等。因为这种特性的曲线拟合方法不仅简捷和方便,而且计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等特点,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根据制造厂家所提供的汽轮机所具有的特性曲线特征,然后在根据特性曲线拟合的方法,从而得到在不同的蒸汽负荷状态下,汽轮机的功率和排汽压力的关系,其关系式为Pt=f(pc)。

1.4 循环水泵耗功增量的确定

在对循环水泵的耗功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Pp=QgDwH/3 600×1 000 GpGm来计算,在式中,Q代表了冷却水的密度值,单位是t/m3,而H则代表了循环水泵的总扬程,单位是m,Gp和Gm则分别代表了水泵的实际效率和电动机的效率值。水资源的应用费用和冷却水热污染的环保费用$Cw,将会直接和冷却水量的多少有关,具体的费用值需要根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来进行确定,确定之后才可以进行计算。

1.5 凝汽器的最佳真空和最佳冷却水量的确定

在实际对冷凝水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时,计算中其所设定的冷却水进水的温度tw1,和汽轮机在排汽量Dc的条件下,对冷却水量Dw的值进行改变,然后通过有关的公式可以分别算出汽轮机功率的增加量$Pt,还有循环水泵在耗功方面的增加量$Pp,以及水资源在使用中在热污染的环保方面的收费$Cw值。这样如果知道了汽轮机实际的功率增量$Pt数值,还有循环水泵在耗功方面的增量$Pp数值以后,就可以计算出汽轮机实际功率增量的收益$Ct值,以及拖动循环水泵在电动机耗功方面的增加量支出$Cp数值,从而就可以确定其最终的净收益值,可以根据公式:$wnet=$Ct-$Cp-$Cw,公中明显体现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上式中,相应的净收益在最大的情况下对应的真空数和冷却水量数,就可以计算出最佳的真空值和最佳的冷却水量值。这样在实际的计算分析中,就很容易通过选择不同冷却水进水的温度,还有不同的汽轮机排汽的总量,得出其所对应的工做情况下凝汽器的最佳真空值和最佳的冷却水量值,最终实现了对火电厂凝汽式汽轮机在冷端运行方面的优化工作。

如果循环水泵是变速而且可以进行调控的,就应该通过改变循环水泵的转速,或者是改变动叶在安装过程的角来,以此来改变循环的水量。如果循环泵的冷却水量不能够进行连续性的调节,或者是不能进行定速调节,在把循环水泵的使用台数改变之后,就不能确保所得冷却的水量,而只能是接近的最佳值。所以判定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是否是最优的运行方式,必须要根据$wnet值的大小来判断,当$wnet>0的情况下,就应该使用多泵方式运行,否则就必须使用单泵方式运行。

2 结 语

在对凝汽器的最佳真空值确定中,不仅要考虑传统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水资源在该地区的使用费用,以及冷却过程的热污染费用等,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汽轮机在冷端运行过程中,实现真正的经济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周兰欣,张学镭,陈素敏,等.凝汽器压力应达值的确定方法[J].汽轮机技术,2002,(3).

上一篇:欧庙小学农远应用工作总结下一篇:项目管理策划书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