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模式

2024-05-16

水利建设模式(通用6篇)

篇1:水利建设模式

构筑学风建设模式 提升学风建设水平

——天津市委党校推进学员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来源:学习时报2012年1月2日14版)

加强学员学风建设是开展好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树立党校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天津市委党校站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高度,探索规律、更新观念,把握重点、创新方法,着力构筑“以理论学习为首要任务、以党性锻炼为有效载体、以学用结合为重要途径、以强化管理为有力保障”的学员学风建设“四位一体”模式,进一步提升学风建设水平,增强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理论学习为首要任务,夯实学风建设的理论根基

帮助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党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员学风建设首先要从加强学员的理论学习入手,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员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启迪学员智慧,用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学员思想,帮助学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更好地强化和夯实理论根基。

把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学习的中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大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力度。同时还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延安精神等相关理论教学专题,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水平。

把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学习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多年来,我们坚持以读原著为主、以自学为主的原则,为学员推荐和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代表性篇目,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著作,帮助学员以科学严谨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时注重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帮助学员增加思想深度,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把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学习的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通过开设相关教学专题及时宣传解读,通过组织学员座谈会、班级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学习贯彻,更好地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提升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抓好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以党性锻炼为有效载体,增强学风建设的行动自觉 从某种意义上讲,党性决定学风,党性纯洁则学风端正;学风体现党性,学风优良则党性升华,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学员学风建设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强党性教育的引领作用,以党性锻炼带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提升党性修养,更好地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以学习先进事迹增强内在动力。我们组织了全国党员劳模、抗震救灾英模等一系列报告会和党性教育课,运用先进模范党员的事迹感召学员,增强领导干部学习先进,锐意进取的内在动力,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自觉,培育“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作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定期邀请体院北老干部理论学习组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做报告、进行座谈交流,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奉献不停精神,激励学员成为优良学习风气的自觉实践者、积极倡导者和大力推动者。

以强化党性分析改造主观世界。我们将每个班次分成若干小组,既是党性教育小组,又是学习小组,实现学员的自我管理,负责党性教育计划和学习课题计划的实施;每个班次的班委会和党支部负责本班党性分析等具体事宜的部署。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学员部具体负责的督导小组,定期对学习计划、成果进行检查和监督。同时,我们坚持校主要领导为中青年干部讲授党课制度,对学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帮助学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指标作为学员进行党性分析的具体内容。

以体验典型情景升华精神境界。我们定期组织学员赴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洗涤灵魂,净化心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弘扬时代精神,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组织学员赴广西、贵州等西部地区学习考察,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特征,增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定期组织学员开展军事训练活动,锤炼品质意志,强化纪律观念,促进作风建设。组织学员赴天津蓟县等贫困地区开展“朝阳——献爱心俸受教育”活动,学员用捐款、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扶助经济困难学生和改善当地办学条件,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以学用结合为重要途径,扩大学风建设的实践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风建设的本质要求。

我们注重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用结合为重要途径,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和行动相统一,形成学习理论、应用理论、践行理论的良好风气,不断深化学风建设的实践成果。

发挥课题研究的项目纽带作用,挖掘学习深度。积极推进研究式教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定课题研究项目,并按所选课题分设成若干课题研究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加深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撰写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同时,邀请市政府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就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为学员作专题辅导。学员课题组撰写的《和平区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天津港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等多篇研究报告,得到市长黄兴国、常务副市长杨栋梁等市领导的批示肯定。多篇优秀成果发表在市委研究室主办的《决策与参考》、市政府研究室主办的《天津政务参考》和校刊《求知》上。

发挥异地培训的交流平台作用,拓展学习广度。按照市委提出的“善于总结发扬天津的好做法,善于学习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求,组织学员到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先进省市和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沿海发达省市的异地培训让学员体验改革开放的最新进展和显著成就,学习借鉴先进经验。2008年以来,立足于京津两市区域合作不断发展态势,构建京津党校学员互访互动新模式,多次举办主题为“京津合作交流,推动科学发展”的异地培训活动,综合采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以及研究式等多种学习交流方式,推进学员论坛建设,搭建京津领导干部互相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学员深化对京津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合作相关问题的思考研究,使党校教学培训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挥中。

发挥基地建设的创新载体作用,延伸学习空间。为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活动实践载体,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延伸学员学习空间。通过在市规划馆挂牌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帮助学员全方位地了解天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深化学员对加快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和全面落实“四个着力”工作任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员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汇集共谋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在滨海新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帮助学员切身感受“滨海速度”、“滨海模式”和“滨海精神”,更加深入了解全市工作大局,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在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感受“三个层面”联动发展的最新进展,帮助学员加深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以强化管理为有力保障,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学员管理,推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抓手。在加强学风建设中,我们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效果,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严肃培训纪律,建立刚性约束。我们针对学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健全完善学员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形成崇尚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学员真正能够“坐得住、读得进、学得好、收获大”。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学员守则》、《进一步加强学员学风建设的意见》、《学员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修班培训班组织学员市内考察的有关规定》、《关于组织进修班培训班赴外地考察的有关规定》等制度,为学员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推行“七个一”班级管理举措,强化学习管理,形成良好习惯,即每天一次签到,每周公布一次考勤,每周检查一次学习笔记,每周组织一次小组交流,每月进行一次学习笔记展评,每月组织一次班级研讨,每月评选一次学习先进。严肃执行校规校纪。有针对性地抓好请假制度,严格执行请假1天报常务副校长审批、请假2天以上报市委组织部领导审批制度,确保出勤率。

加强生活管理,培养健康情趣。严格执行中央、市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四不准”,即不准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不准以各种名义和形式给学校工作人员送礼或互相馈赠;不准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以参观考察为名用公款旅游。真正做到既制定纪律又抓好落实,既着眼大处又抓好小节,既管理课堂又抓好食堂,使各项纪律要求落到实处。广泛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引导学员摒弃懈怠之心、功利之念、浮躁之气,努力形成主动学习、竞相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活跃身心,增强体质。通过组织党日主题活动,布置宣传展板营造舆论氛围等有效手段,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觉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帮助学员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抵御能力,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

注重协同联动,形成管理合力。校委高度重视学员学风建设,形成了“校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校委分管领导直接抓、学员管理部门具体抓、教务教研相关部门共同抓”的学员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在工作实践中,学员管理部门和教务、教研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以建立健全学员学习培训调查机制为抓手,及时调整、更新、充实相关内容,增强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们注重加强与同级党委组织、纪检部门的协同联动,积极与市委组织部、纪检委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探索干部培训、考察、使用、管理、监督的有效形式,增强管理效力和约束力。注重加强与学员所在单位的协同联动,定期召开学员单位座谈会,征求对党校管理、学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将学员在校表现等情况记入个人档案报送反馈学员所在单位,形成管理监督合力。

篇2:水利建设模式

现状

学校“供应”极度短缺

据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有勇介绍,这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初审,按照程序,今年8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对《条例》(草案)进行二审,通过后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才能颁布实施。

据郑州市2004年年底统计的资料,郑州市市区(不包括乡镇)共有小学128所,初中55所,普通高中56所,中等职业学校38所。

而2004年秋季开学时,郑州市市内四区(金水、管城、二

七、中原)小学一年级共有21140名适龄儿童入学就读,比2003年增加了2305人;小学升初中就近分配安排小学毕业生21407人,比2003年增加2010人;报考高中段学校的初中毕业生24449人,比2003年增加4784人。

经有关部门测算,到目前为止,郑州市市区尚需建设23所小学、16所初中和两所高中,才能使郑州市中小学校班额达到或接近国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规定的标准(小学班额为每班45人,初中班额为每班50人)。而且,随着今后郑州市城市的发展,相当一段时间内每年仍需要再建7所小学、4所中学和3所高中,才能满足孩子们上学的需要。

析因 学校建设无法可依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郑州市市区出现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呢?据郑州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介绍,主要是郑州市缺乏一部可具操作性的地方法规保障学校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配套,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郑州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教育发展不能与郑州市城市建设发展同步。

二是学校建设与外来人口迁入、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和住宅区建设衔接不够,学校建设严重滞后。

三是由于教育资源长期缺乏造成的区域性入学压力增大,择校现象严重。

四是教育基本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没有规范化,教育基本建设费用长期投入不足。

五是现有学校的校舍、土地管理不够规范,教育资源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据了解,最近十几年来,郑州市开发建设了两千多个小区,而配套建设学校的只有五六家。

2004年4月,在郑州市召开的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42名市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尽快制定《郑州市城区教育规划建设条例》,解决“中小学生入学难”的问题。该议案被列入郑州市2005年度地方立法计划。

解读

建设学校立法保证

●规划规格提高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建设规划。

●小区开发要给学校留位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和审批新区开发、住宅小区规划和城市旧区改造方案时,必须按照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根据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预留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每2万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每1万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每5000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

●学校环境要净化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妨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没有学校不能“开盘”

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或城市零星开发时,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应当符合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并与开发或改造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优先交付使用。

●城市拆迁不能影响教学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或者占用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舍、场地,应按照布局专项规划的要求,就地、就近予以调整或重建,拆迁工作不能影响或中断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教育专地不得挪用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土地、校舍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擅自转为经营性资产。中小学校勤工俭学和教职工住宅、校办企业不得占用教学用房和学生活动场地。

●搬迁不能使教育资产缩水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土地、校舍通过置换、交换等方式进行调整的,应当保证学校的存量资产不得减少。

探讨 相关条文引起激辩

在昨天上午的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与会人员逐条逐字对有关草案条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处罚是否应该更具体更严厉?

草案条文:擅自变更经批准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的,由市或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侵占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用地或擅自改作他用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依照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侵占、截留或者挪用中小学建设资金的,由财政或者审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责令改正,收回资金,并建议有关部门或单位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讨论焦点:规划部门如果不按照教育部门作出的学校建设专项规划怎么办?草案里的有关处罚规定是否太“空”?与会常委提出,因为中小学建设不是一般 的城市建设,中小学教育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和谐稳定,是群众关注的一件大事。草案里有关的处罚条文应该再具体些,处罚程度上应该更严厉些。

●政府投资是否应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草案条文:政府投资建设中小学校的资金,由市、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从土地收益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并专户储存,全额用于中小学校建设。初中、小学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保证。

讨论焦点:与会人员提出,这样的表述让人感觉好像政府卖土地所得资金是中、小学校建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与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有些相悖。其实,中小学校尤其是涉及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建设资金的主渠道应该是政府投资,首先要有投资保证,出卖土地所得资金中按比例提取的资金只能作为补充。常委建议在此条文中把“政府投资”放在前面,首先要明确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政府必须保证学校建设资金,出卖土地时按比例提的资金可以作为维护学校运转的资金,将条文中“不足部分”字样去掉。

●小学、初中是否应全由政府建?

草案条文:开发建设单位自行办学的,应当根据县(市、区)人民政府委托,承担本开发区域内学生的义务教育任务,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讨论焦点:按照义务教育法,小学、初中是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建设小学、初中的责任。现在政府已经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可以很容易地在向开发商供地时控制配套建学校的资金。建议在《条例》中加入“小区建设时,小学、初中由政府来建,不允许开发商自行建小学、初中”,这样也可以保证小区内的适龄儿童上得起学。

建议 多重监督办好教育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有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制定这个《条例》,是将中小学在城市建设中的配套建设提高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法律效力更高,通过后可以作为法律依据进行诉讼。讨论时有人提出在《条例》中加上一条:政府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的中期规划,要报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并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这个建议很好,广大群众有了知情权,《条例》就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510030)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政策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有商品房性质的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并日益增多,小区里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来,小区配套学校应时而生。发展到今天,已建或在建的城市小区配套学校已是一个为数不少的数量。目前城市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基本上是:校舍由土地开发单位负责建设;学校的建设资金均在开发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或其他税费中扣减;学校竣工后,开发商均将校舍无偿交给教育行政部门使用或管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建设模式有利有弊,如何完善颇值得探讨。本文侧重在对广州市小区配套学校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试探讨能够兼顾城市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模式。

一、城市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

(一)广州市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 针对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问题,广州市政府自1987年始先后制定了多项政策法规,主要有《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基础教育设施的几项决定》([1987]56号文)以及《修改〈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基础教育设施的几项决定〉的通知》([1992]52号文)、《广州市成片开发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管理办法》([1996]100号文)、《广州市教育设施房屋产权移交实施方案》([1998]3号文)等。根据广州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文件,笔者总结出广州市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为: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任务由土地开发单位(开发商)承担;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资金通过从开发商应缴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中扣减;小区配套学校在建设过程中接受市计委、教育、城建、规划、财政、国土房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以保证教育设施与商品房同步建设、同时启用;小区配套学校竣工后,其校舍产权及使用权应无偿交给市或区教育行政部门。

(二)国内其他城市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

国内其他大、中城市在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大连市1995年出台了22号文,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市区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及验收暂行标准》,石家庄市出台了《石家庄市住宅小区综合验收移交管理办法》等。据了解,与广州市的情况大体一致,北京、上海、杭州、大连、青岛、石家庄等城市的小区配套学校采用的建设模式是:校舍均由土地开发单位负责建设;学校的建设资金均在开发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或其他税费中扣减;学校竣工后,开发商均将校舍无偿交给教育行政部门使用或管理。

二、当前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利弊分析

(一)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城市大发展的初期,这一建设方式有利于激发开发商的投资热情。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大发展的显著特征,运用政策优势激发投资热情是促进城市大发展普遍采用的手段,特别是在城市大发展的初期,土地开发单位的经济实力不够强大之时,采用扣减相关税费而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可以减少开发商的前期投资额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发商的准入门槛,以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

客观上引领了“教育地产品牌”的形成,有利于小区配套学校办学条件的提高。小区配套学校由小区的开发商直接建设,这一建设方式把教育与地产天然地统一在同一旌旗下,为开发商打造“教育地产品牌” 提供了土壤。一些“大盘”的开发商,纷纷打起了“教育牌”,花巨资在住宅小区内配置高标准的学校。这些高标准的学校尽管有诸多待规范之处,但毋庸置疑,这些学校提供的众多学位、高标准的校舍和教学设备,都客观上提高了城市小区配套学校的办学条件。

特定的建设方式推动了各地对办学和管理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丰富了教育理论研究范畴,激发了教育发展的活力。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在建设标准上给了开发商很大的自由度,随着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一间间标准不一的新学校诞生了。这些学校如何办?如何既满足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又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对此,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办学体制多元化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了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公有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既丰富了教育理论研究范畴,也给各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具有不可跨越的局限性 由开发商直接建校自然让开发商掌握了小区配套学校校舍建设的主动权,开发商必然会权衡利弊,采用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和进度建设学校,现实中就普遍存在着开发商把教育设施放到最后来建设或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与住宅小区建设不同步的现象。再加上这一建设方式把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和开发商对小区开发的整体状况和业绩联系在一起,且依赖度很高,因此,在学校建设上出现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广州市的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存在着如下问题:开发商因开发销售不顺利,导致资金短缺,进而引发学校工地停工,无法建设;开发商征用了土地,因种种原因长期闲置或被查封,已规划的配套学校无从建设;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因用地手续不齐等原因而不能施工建设;住宅小区城市规划变更,原来规划的配套学校被迫停建;住宅小区将教育配套设施规划在住宅楼楼群中间导致扰民,引发业主强烈反对而无法施工建设;开发商弄虚作假,在售楼时将配套教育设施用地妆扮成花园欺骗业主,当要建设学校时,遭到业主的强烈抗议而导致久拖不决;因住宅小区内配套教育设施的用地界线规划不清晰,而使教育用地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挤占等。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截止到2004年底,广州市有195所应建而未建的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占全市规划建设总数的44%之多,这与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决定了开发商在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接受市计划、教育、城建、规划、财政、国土房管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校舍的建设质量及建设进度。这就容易产生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和扯皮现象,并最终影响预期管理效果的实现。以广州市为例,在这种建设方式和管理体制下,小区配套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规划布局不合理、建设质量不合格等问题。首先是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选址不当问题。开发商经常把配套教育设施安置在住宅小区周边环境、方位都较差的地方。其次是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布点不合理问题。小区密集的地方配套学校多,教育资源供过于求;单一小区配套学校少,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有的地段只有小学没有中学等等。第三是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标准过低、规模过小的问题。相当一部分配套学校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过小,有些甚至是单体楼的配套学校,新标准下的“麻雀学校”再度出现。第四是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质量不符合办学要求问题。如有的楼盘的商住楼光鲜漂亮,配套学校却能简则简;有些校舍消防设施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有些校舍教室走廊狭窄、栏杆偏低,学生身处期间极不安全;还有通风采光不好,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不利等等。最后,因建设进度滞后而带来的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也值得关注。住宅小区的开发,导致人口集聚,入学儿童剧增,相当多的住宅小区开发商优先建设住宅和商铺,而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滞后,结果居民已经大量入住,但配套学校仍未建成,导致适龄儿童无法就近入学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这一建设方式容易夸大开发商的权利,从而带来小区配套学校产权不清、产权移交难等问题。按照现行政策,校舍由开发商建设,竣工后无偿将物业交付教育部门统筹使用。但是,由开发商直接建校的建设方式,很容易掩盖开发商的权利与义务。一方面,很多开发商为了打造教育地产品牌,达到名校的要求,学校用地不惜占用到商品房用地而大大超过规划规模;投入资金也远远超过政府规定的配套学校标准。这样,建成的学校既应该包括国有资产部分、配套部分,也包括开发商额外投入的民有资产部分,权属难以分清。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是开发商直接建设的,建成后相当多开发商在将学校交付教育部门使用后,却以种种理由仍保留产权;特别是那些加大了资金投入的高标准学校,让开发商移交产权更是难上加难。

三、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主体分析

要探讨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模式,厘清学校的建设主体十分重要。那么,究竟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主体是谁呢?以广州的情况为例,其规范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土地开发单位负责学校的建设任务,这很容易造成一种假相,即开发商是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主体。事实上,建设主体并不是建设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是建设资金的提供者。开发商虽然是学校建设任务的承担者,但是由于学校的建设资金并不是开发商无偿提供的,而是政府部门在土地出让时按照一定标准扣减了开发商应缴的土地出让金形成的教育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因此,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主体是当地政府,而不是开发商,政府与开发商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主体是政府,这本身是符合公共事业物品由政府提供的经济规律的。但是,现有建设方式掩盖了政府的建设主体地位,很容易产生误导:把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扣减的对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一次性投资当成是开发商的无偿供应;把开发商应该承担的校舍建设责任延伸成是开发商的建设权利;把本应该移交的校舍产权当成是拱手相让,从而混淆开发商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笔者认为,由开发商直接建设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方式容易混淆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主体,成为了开发商推卸责任,该建而不建;唯利是图,无视校舍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逃避义务,迟迟不交校舍产权等行为产生的根源。

四、城市小区配套学校新建设模式探讨 既然由开发商直接建设小区配套学校的建设方式产生了种种小区配套学校建设不可跨越的弊病,确定新的建设方式、建设模式就提上了议程。笔者以为,关键是收回开发商对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权,调整当前所采用的减扣土地出让金用于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的做法,改为预留教育用地,把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费用算在出让土地的地价中,收取开发商的教育配套设施建设费,小区配套学校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切实按照城市建设与房地产综合开发相结合路子,统一规划,统一配套,调配建设资金,采用工程招标方式,请信誉好的公司负责建设。

篇3:水利建设模式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 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件, 提供给承租人使用, 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 它以出租人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和收取租金为条件, 使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内对租赁物取得占有、使用和受益的权利。租期内, 出租人将租赁物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 租期结束后, 承租人对租赁物有留购或退租的选择权利。多渠道筹资进行农村水利建设是农村水利改革成功的关键, 融资租赁是多渠道筹资中的一种重要方式。2011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的投入,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多渠道筹资进行农村水利建设;要求探索发展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 融资租赁第一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2年2月, 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七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中指出,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融资租赁公司增强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 发展大型水利基础设施设备和中小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融资租赁服务。融资租赁支持农村水利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

目前, 我国融资租赁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业务集中在农业机械设备融资租赁领域 (张博, 2012) 。就全国来看, 最大的涉农融资租赁项目是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于2010年完成的国内单笔最大采棉机租赁项目。在已开展的农机设备租赁业务中, 融资租赁公司普遍采用传统的直接租赁方式, 没有充分开发售后回租、转租赁、委托租赁、杠杆租赁等业务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导致融资租赁公司利润偏低, 抑制了它们开发农村新投资领域的积极性, 致使融资租赁直接运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案例更是稀缺。创新适合农村水利建设的融资租赁模式势在必行。通过融资租赁的运用, 有利于农村承租人获得比银行更为快速的融资速度, 比银行更为便捷的信用担保安排;有利于农村承租人灵活选择运用租金支付方式, 减少资金流动性压力;还有利于通过交纳较少定金获得所需设备, 提高农村承租人自有资金的利用效率 (刘淄, 2009) 。因此, 融资租赁不失为一条我国农村水利建设资金筹集的有效途径, 但还需要在已有融资租赁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农村水利实情, 设计和创新适合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融资租赁可行模式。

二、融资租赁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创新模式设计

我国农村水利多为准公益性和纯公益性的公共产品, 在建设过程中通常采用以财政引导、财政补贴为基础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和采用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方式 (连英祺, 2012) 。因此, 融资租赁在面向我国农村水利融资开展和推广业务时, 也可结合财政工具与金融工具, 总结、创新出以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财政引导的融资租赁模式和为公共财政投资提供便利支持的融资租赁模式。前者强调财政工具在融资租赁操作中的引导作用, 吸引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运用融资租赁参与农村水利建设, 包括政府分期补贴模式和供应商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模式;后者服务于以公共财政为主导投资的农村水利工程, 重点解决如何通过融资租赁缓解财政投入的即期压力, 其包括售后回租模式和财政租赁模式。

(一) 政府分期补贴模式

(1) 内涵与操作。

政府分期补贴模式由融资租赁的直接租赁方式与中央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双管齐下结合构成。它是一种直观、实际操作性强的融资租赁模式。它可针对农民和直接从事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节水灌溉、农村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融资。

近年来, 中央财政将排灌机械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列入了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 对农村水利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央财政对购置机具给予30%左右的补贴, 一些地区财政还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补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 有关部门规定了46类、180个农机补贴品目, 还规定各个省份还可在此基础上自行增加30个品目。将中央不断加大力度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与直接租赁方式结合能有效地引导融资租赁运用于准公益性农村水利项目的建设, 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政府分期补贴模式操作如下:融资租赁公司依据农村承租人对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内农村水利建设机械设备租赁物的选择, 向厂商购买租赁物后出租给农村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依据约定支付租金。同时, 政府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政府分期支付补贴”协议, 协议中规定, 政府把农村水利农机具购置补贴按批次直接拨付给融资租赁公司。承租人支付的融资租赁租金按照“租赁本金+租赁利息+租赁手续费”计算, 其中租赁本金的计算应减去农机具购置补贴, 从而使租赁利息因租赁本金的减少而减少。当融资租赁期限届满时, 政府可按比例再给融资租赁公司部分补偿, 以弥补融资租赁公司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因融资租赁租金减少所损失的利息部分。

(2) 模式优势。

首先, 政府分期补贴模式运用了最为常见的直接租赁方式, 操作简便、易于农民接受;它结合了我国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可操作性大, 推广空间广泛。在农村融资租赁推广初期, 较易获得农民的广泛认可, 对普及融资租赁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融资租赁公司及时购置农村水利工程所需设备, 提高了融资速度, 使农民早受益, 农村水利面貌早改观。第三, 政府把农村水利农机具购置补贴按批次拨付给融资租赁公司, 使政府在短期内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在时间上进行了合理的配置运用, 减轻了财政的即期支付压力, 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足够的时间以积累资金扩大补贴范围与补贴比例。第四, 这一模式下农村承租人支付的“租赁利息”比未减除购置补贴前计算的数额要少, 减轻了农村承租人的负担, 提高了农民通过融资租赁进行农村水利建设融资的热情。第五, 政府按比例再给租赁公司部分补偿, 增加了融资公司的在农村开展业务的意愿。

(二) 供应商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模式

(1) 内涵与操作。

这一模式也可看作是厂商融资租赁模式, 适用于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和较多农户受益由集体建设的小型农村水利准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机械设备融资。该模式强调了政府的引导作用, 以及制造厂商与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合作、互利关系。

厂商融资租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租赁物的生产厂商自己设立融资租赁公司, 以其制造的产品作为租赁物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直接为厂商促销。另一种是指融资租赁公司与租赁物的制造厂商合作, 以厂商的产品为租赁物, 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李中华, 2012) 。第一种形式是我国各种文献中普遍对“厂商融资租赁”的解释, 在我国已有厂商开展此类融资租赁服务。本文的厂商融资租赁是指第二种形式, 这也是在我国融资租赁业现阶段可突破发展的一个方向。

农村水利建设过程中购置、使用设备的专业性, 使得依托融资租赁开展农村水利建设时需要有专业厂商提供专业机械设备;又由于农户对融资租赁不熟悉, 就需要通过融资租赁公司提供推荐专业厂家设备服务和提供低息支付来增加融资租赁对农户的吸引力。在操作过程中, 政府提供资信优良、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的设备生产厂商上榜名单。融资租赁公司可与上榜厂商进行双向选择, 被选择的厂商出售的设备要有质量保证和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价格。融资租赁公司与厂商签订合作协议, 协议中规定:当融资租赁公司与农村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时, 应首先推荐协议厂商生产的设备与产品, 如若承租人选择此厂商的设备产品, 则融资租赁公司将给与承租人低于市场租金的优惠租赁租金, 优惠的租赁租金源于厂商给与融资租赁公司低于市场价格的设备优惠价;同样, 当有客户需要筹资购买厂商设备进行农村水利建设时, 厂商积极推荐协议融资租赁公司。政府还需给厂商一定补贴, 弥补以优惠价格出售农村水利建设设备给融资租赁公司所损失的利润。

(2) 模式优势。

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作用, 运用厂商上榜和给厂商补贴的措施, 吸引优秀厂商自愿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优质设备给融资租赁公司, 优惠的租赁租金又吸引了农村承租人选择融资租赁获得水利建设资金。这一模式还体现了优秀厂商与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合作与互利。首先, 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厂商降价带来的优惠租赁租金吸引了更多农村客户选择融资租赁, 提高了业务量。其次, 厂商通过融资租赁公司推荐产品, 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 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 还可通过这一渠道积极向农村承租人推荐新产品。除此之外, 农村承租人在这一模式下获得了优惠租赁租金, 降低了选择融资租赁进行农村水利建设的融资成本;还获得了优秀企业的专业设备推荐, 可快速获得厂商产品设备信息和一定专业服务, 免去了寻找优质专业设备而花费的时间成本。

(三) 售后回租模式

(1) 内涵与操作。

这种模式主要为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建设, 以公共财政为主导投资的农村水利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售后回租指承租人将自有物件出卖给出租人, 同时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再将该物件从出租人处租回的融资租赁形式, 是承租人和供货人为同一人的融资租赁方式。我国目前通过售后回租已实现了公路、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融资。如2009年天津港保税区工业厂房在建工程的融资租赁项目;2010年湖南省岳阳市政府通过中航工业租赁运用售后回租修筑城市南环线道路等。

售后回租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 操作过程如下:融资租赁公司向地方政府购买“已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所有权, 地方政府所得资金用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在5至20年不等的租赁期限内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 地方政府仍然拥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到期后按残值回购所有权。这一模式还可针对“在建”农村水利项目 (如农村小水电站、泵站、乡村自来水厂) 进行融资, 操作与“已建”项目基本相同, 不同于地方政府出让的是“在建”农村水利项目的所有权, 并用所得资金投入“在建”项目的后续建设。

为了减轻融资租赁公司资金压力, 实际操作中通常把售后回租与租赁保理进行组合操作 (见图1) 。融资租赁公司将政府支付的租金账款债权“打包”转让给银行, 银行收取一定百分比例的保理业务手续费后作为租金债权受让人向政府收取租金, 并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应收账款账户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如果地方政府建设项目主体未按时支付租金, 银行可将项目资产拍卖, 所得款项仍不足的部分, 还可由融资租赁公司补足。

(2) 模式优势。

这种融资租赁模式既不改变政府拥有“已建”固定资产和“在建”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管理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又能及时盘活现有资产, 为新建水利项目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为在建水利项目提供后续配套资金服务, 减轻了政府即期支付的压力, 为以公共财政为主导投资的农村水利项目建设提供了便利支持。与银行保理业务的结合, 融资租赁公司实现了资金的快速回笼, 分解、降低了所承担的风险。

(四) 财政租赁模式

(1) 内涵与操作。

财政租赁模式适用于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建设的农村水利项目中的机械设备融资, 如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灌区末级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融资。

我国目前已有通过财政租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案例, 如广东省粤龙门校园信息化工程。结合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将财政租赁模式运用到农村水利建设中, 操作过程如下:机械设备供应商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签订为当地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所需机械设备的供货合同, 机械设备供应商与当地政府形成一笔应收账款;供应商将这笔债权转让给融资租赁公司, 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对供应商的债务转变为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债务, 每半年付款一次或根据实际情况分期付款。理解此模式时应注意:财政租赁的承租人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是依靠财政拨款来维系的行政机构, 这意味着这是一个以财政投入为投资对象的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公司购买政府部门债务, 是将普通债务转变为融资租赁的租金债务。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将银行保理拓展运用到财政租赁模式中。融资租赁公司将应收租金出让给银行, 银行对融资租赁公司发放专项融资支付给机械设备供应商, 银行向当地政府 (承租人) 收取租金。

(2) 模式优势。

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建设的农村水利项目中, 多数地方政府财政有限, 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要求提供的配套资金无法按时提供, 通过财政租赁模式, 对作为承租人的政府行政机构而言, 可以克服财政投入短期不足的局限, 缓解在建项目对政府资金投入的巨大压力, 提升公共事业的建设速度。对融资租赁公司而言, 以财政投入作为租金来源的安全性、稳定性较高, 融资租赁公司乐意投入较大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在占用融资租赁公司资金较大情况下, 商业银行通过保理业务对融资租赁公司提供融资支持, 增强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对设备生产、制造厂商而言, 由于可以将债权变现, 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 减少了客户为其带来的信用风险。

三、融资租赁模式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完善建议

(一) 扩充、完善农机具补贴目录

“政府分期补贴模式”下, 水利部门的沟通协调, 根据农民需要不断完善、扩充农机具补贴目录。根据排灌机械和新科技产品的更新与发展, 需要在补贴目录中不断增加新型号设备, 如新型号的滴灌设备、水泵机组、喷灌设备等;同时还需要扩大补贴目录品种范围, 如至今仍未列入补贴目录但在农村水利建设中急需的水井钻机、农田灌溉挖沟机等设备。“政府分期补贴模式”下, 水

(二) 政府先点后面选择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业务

目前, 由于在农赁业务的租赁公司少, 融资租赁在农村的认知度较弱, 所以在融资租赁推广初期, 为了更好地把“政府分期补贴模式”在农村普及, 政府可选择几家实力雄厚、已面对农村开展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模式操作。前期对融资租赁公司的选择, 有利于集中融资租赁公司金融资源, 减少政府发放补贴产生的操作成本, 还可通过重点宣传, 扩大融资租赁在农村的影响力, 让更多的农村水利建设农民主体选择融资租赁。当融资租赁在农村逐步普及后, 政府应把这一模式推广到所有融资租赁公司, 不应有所偏颇。目前, 由于在

(三) 国家拟定厂商准入标准

在通过“供应商与融资租赁公司合租赁业务时, 国家应拟订合理、严格的合作厂商上榜准入标准, 并运用政府资源, 通过财税部门、国家质量监督部门, 提供资信优良、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的设备生产厂商名单, 上榜名单逐年更新, 适时、定期地推选优秀厂商和产品给融资租赁公司与承租人选择。在通过“供应商与融资租赁公司

(四) 融资租赁公司提供“分期支付保险费服务”

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在租赁过程中一般被要求作为投保人投保财产险和一切相关险, 以转移设备遭受损失的风险, 但保险费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由承租人以出租人的名义具体办理投保, 投保期限分按年投保或以租赁期为单位一次性投保。对于农村水利建设中收入有限的农村承租人来说, 收取保险费会减弱他们运用融资租赁的意愿。所以实际操作中可由融资租赁公司给农村承租人提供“分期支付保险费服务”, 即融资租赁公司用公司资金先代农村承租人一次性将保险费在期初交纳给保险公司, 然后农村承租人再以分期付款形式 (如按月) 将租赁保险费交纳给融资租赁公司 (Kisaame, 2003) 。分期支付保险费的方式, 可有效减轻农村承租人的付款压力。

(五) 建立融资租赁农村政策保险

在农村商业保险开展的同时, 为使融资租赁业务在农村地区推广更具安全保障, 可借鉴日本《机械类租赁信用保险制度》, 开展融资租赁农村政策保险。规定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签订农村水利建设融资租赁协议后必须在指定政府部门办理政策保险合同, 农村承租人若无法偿还租金, 融资租赁公司可收回设备, 并从政府处获得赔偿金, 赔偿金等于融资租赁公司未收回的租金。但如若承租人经济状况改善并可偿还债务时, 融资租赁公司需把赔偿金还给政府。还应注意, 鉴于我国现阶段租赁业分属银监会、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多头管理现状, 在选择办理融资租赁政策保险的政府部门时, 应排除上述融资租赁监管部门, 另选一个有能力承担保险责任的政府部门统一办理政策保险, 以防止顾此失彼、有失公允。

(六) 融资租赁公司享受优惠税收政策

现在是拓展农村水利建设融资租赁的初期阶段, 需要有国家相应优惠税收政策的积极扶持。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首先, 采用投资抵免政策。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 只需按融资租赁合同购买农村水利建设指定设备, 即可享受减免税收优惠, 当成本降低后, 承租人所需支付租金也随之降低, 出租人和承租人共同享受了税收优惠。其次, 给与准备金减免税收优惠。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 融资租赁经营风险较大, 根据财务谨慎性原则, 允许融资租赁公司根据应收租金的实际拖欠情况, 提取足额呆账准备金及时核销坏账损失。但现今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提取的呆账准备金最高仅为3%, 比例较小, 应加大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 并对准备金给予减免税收优惠, 这有利于避免风险的集中释放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七) 创新监管方式

由于农村承租人地理位置分散且与融资租赁公司相对地理位置遥远, 在农村开展融资租赁时, 监管成本高。为方便管理, 如果多个农村承租人互相认识与信任, 可共同组成一个承租小组, 小组成员共同对融资租赁租金的按期偿还进行担保,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进行监管;若小组内有人违约, 小组其他成员需为其承担偿还责任;融资租赁公司可通过降低承租费用的方式来吸引组建承租小组。如果个人承租人互不认识, 但都是同一农村用水协会的会员, 可由农村用水协会接受融资租赁公司委托进行监管并收取监管费。

参考文献

[1]张博:《融资租赁业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分析》,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刘淄:《从国际经验看金融租赁对农村金融的支持》,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篇4:社区银行建设模式探索

【关键词】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社区银行

一、理论基础(四部门、三市场的国民收入循环模型)

在三市场和四部门组成国民收入循环模型中,各部门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总量是相互影响的。四部门:家庭、企业、政府部门、国外;三市场: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循环中,国民收入构成:NI=C+S+NT+IM。其中,C:总消费、S:储蓄、NT:净税收、IM:进口;本国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总需求或总支出):AE=C+I+GP+EX,其中,C:总消费、I:投资、GP:政府购买支出、EX:出口。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NI=C+S+NT+IM =AE=C+I+GP+EX ,即(S-I)= (GP-NT)+(EX-IM)。政府的财政赤字(GP-NT>0时)需用该国多余的储蓄(S-I>0)来弥补,如果没有多余的储蓄,就必然要牺牲该国的投资(减少I)或净出口(EX-IM<0),这显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极不利的。

二、封闭小区中各主体收入、支出分析及银行业务切入点

封闭小区中各参与主体经济活动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类似,也包括三市场、四主体。三市场为:产品与服务、生产要素、金融市场;四主体为:小区业主(家庭)、物业公司(企业)、居委会(政府部门)、社区外部(国外)。

整个循环中的收入为:社区居民的家庭收入+物业公司的经营收入+居委会的财政拨款+社区周边商户的收入;支出为:小区业主支出+物业公司的经营支出+居委会的对社区居民的转移支付+对社区周边商圈的支出。

与三市场、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相似,居委会为社区居民做活动需用资金〔政府的财政赤字(GP-NT>0时)〕,可由社区业主提供〔需用该国多余的储蓄(S-I>0)来弥补〕,如果业主不提供〔如果没有多余的储蓄〕,就必然要物业公司投入〔就必然要牺牲该国的投资(减少I)〕或减少与社区外部的互动〔减少净出口(EX-IM<0)〕,这显然对一个社区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极不利的。

封闭小区中的四主体(小区业主、物业公司、居委会、社区外部商户)都有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银行可以详细分析每个主体在各个市场形成的收入和支出,进而找出银行拓展业务的切入点。

1.物业业主的现金流入主要有:(1)工资、劳务及资产增值所得;(2)所持有资本(股票、基金、理财)增值所得;(3)对物业共有部分使用所产生的收益。现金流出主要有(1)物业费、电梯费、车位费等;(2)日常煤、水、电等费用;(3)日常生活支出;(4)房屋专项维修基金。

2.物业公司的现金流入主要有:(1)物业费、车位费收入。(2)为外部商户提供代理服务的服务费。现金流出主要有:(1)员工工资;(2)新建物业质量保证金(交付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3)物业信用服务保证金(交付到物业主管部门)。

3.社区居委会的现金流入主要有:(1)社区工作经费;(2)社区干部生活补助;(3)社区活动社会收益等。现金流出主要有:社区活动支出。

4.社区外部商户的现金流入主要有:出售产品或服务的收入。现金流出主要有:购买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的支出。

通过对四主体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单位不同,可以找到银行业务的切入点。具体有四方面切入:一是为物业业主提供代洗衣物、代送蛋糕等贴身服务,取得客户粘性,进而办理业主一卡通,实现物业门禁、个人储蓄、个人理财、贷款等业务功能。二是为物业公司的各种收入(物业费、新建物业质量保修金等)提供结算服务,发展物业公司员工工资代发等业务。三是为社区居委会提供结算(社区工作经费、活动经费等)及工资代发服务。四是为社区周边商户提供服务(结算、信贷等)。

三、结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和发展会冲击银行的业务,但本文认为短期内银行卡仍是各类结算的载体,所以,做好发卡及手机银行等基础结算工具的拓展,仍是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实社区银行,会带动如银行卡、理财等业务的发展。社区银行模式很多,赞助社区搞活动、提供代办服务等。本文认为,落实将银行开进社区,除了做好传统的与社区联合做活动,还可以对辖内中高档大型封闭社区进行调研,尝试在社区中心公共活动区域租用一楼居民楼,社区便利型网点或布放离行式自助设备,为居民办理社区一卡通(小区门禁集各种缴费、区外高速路收费、地铁收费等功能的银行卡)、提供社区居民最需要的服务,拉近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赢得信任。同时,和物业公司紧密合作,从而实现居民、物业公司、银行、商圈商户的共赢。其好处一是租金成本较社区周边底商更低;二是提供代洗衣物等贴身服务,赢得信任,有利于充分挖掘和营销客户;三是相当于增加物业公司的服务配套能力,有利于物业公司经营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社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哈发[2010]13号,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2010年10月19日

[2]《哈尔滨市物业服务信用保证金管理规定》,哈住房发[2010] 17號

[3]魏勋,蔡继明.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篇5:保障房建设模式

保障房建设模式:我国保障房建设模式探析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保障房建设,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

在如此重大的任务面前,没有先例可以遵循,全国各地的保障房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在实践各种建设模式。

因而,林林总总的保障房模式纷纷出现,从世联研究所观察到的,保障房建设模式大致可归为三大类型,即政府直接建设、政府与企业共建和企业独立建设。

政府直接建设型

政府直接建设型是指政府设立负责保障房建设的平台公司,并将土地和启动资金注入该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获得银行、保险和社保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负责保障房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建设方式。

政府直接建设型的特点,一是政府无偿提供土地;二是政府设立平台公司;三是贷款为主财政直接支出为辅;四是规模建设,高效快速;五是通过先租后售的方式实现财务平衡,六是平台公司全程管理。

重庆模式就属于政府直接建设型。

重庆市计划从起3年内建造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用于解决200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为此,重庆市政府以重庆地产集团和城投集团为平台公司,负责公租房的融资、开发和管理运营。

重庆市政府为平台公司注入土地和启动资金,平台公司以政府信用做担保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

平台公司负责从土地储备开始到后期的物业管理运营的整个过程。

重庆模式的优点是适合规模建设,缺点是政府资金投入量大,负债高;后续运营管理要求高;社会企业无法参与。

政府与企业共建型

政府与企业共建型是政府和社会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保障房的方式。

政府与企业共建型可分为BT模式、代建模式和配建模式。

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

BT模式是指政府将保障房项目运作由投资方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政府,政府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建设方式。

BT模式的特点,一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进行保障房建设;二是投资方负责投融资;三是政府负责BT全过程监管;四是投资方建成后将房屋所有权移交政府;五是政府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回购;六是投资方对所建设的房屋不存在经营性收益。

BT模式的优点是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期间的资金投入小;能够发挥投资方的工程建筑管理优势。

缺点是投资方需要垫资开发;存在政府违约和市场波动的带来的风险。

在BT模式应用上的佼佼者中国建筑,这家公司在工程建筑技术和管理上具有领先优势,又有着雄厚的财力,更是积累了丰富的BT模式操作经验。

据该公司透露,今年上半年,其新增的保障房项目规模达到1046万平方米,加上今年新增量,截止到今年6月底,正在实施当中的保障房项目的总规模达到1915万平方米。

代建模式是开发企业接受政府的委托,代为建设保障房。

受委托的开发企业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运行等工作,但不承包工程费用。

代建模式的特点,一是政府投入财政性资金;二是代建人通过招标方式产生;三是代建人的收益来自代建管理费和项目投资节余奖励;四是代建人负责项目的全过程实施管理。

代建模式的优点是政府减轻管理负担,开发企业无需资金投入,且能发挥开发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品牌优势。

缺点是政府需要资金投入大,开发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低。

在通过代建模式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的开发商中,绿城集团是做的最出色的开发商之一。

绿城宣称将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大的保障房建设企业之一。

绿城集团成立一个专门负责保障房建设的公司。

目前,绿城集团在全国范围承建的保障房项目已达31个,总建筑面积超过570万平方米。

配建模式是政府以配建一定的保障房为条件出让商品房用地,开发商在项目开发中,按要求完成配建的保障房建设并将产权移交给政府的建设方式。

配建模式的特点,一是政府无需资金投入,并能获得一定的土地出让收益;二是开发商需从商品房收益中补贴配建保障房的建设成本;三是配建保障房建成后产权转移给政府;四是配建保障房体量有限。

配建模式的优点是政府不但无需资金投入,且能拥有一定的.土地出让收益;开发商能发挥管理、营销和品牌优势。

缺点是配建的保障房体量有限,建设计划受开发商参与意愿制约,开发商受到的限制过多。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限地价,竞配建”、“竞地价,定配建”和“竞地价,竞配建”等土地出让方式,就是通过配建模式建设保障房。

企业独立建设型

企业独立建设型是政府没有或较少投入资金和免费土地,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力量建设保障房的方式。

企业独立建设型可分为限价模式、万科万汇楼模式、信托基金模式。

限价模式是政府以限制商品房销售价格上限为条件出让商品房用地,且建成后的房屋只面向经政府审核符合要求的人群销售。

限价模式的特点,一是政府以“限价”方式出让土地;二是开发商负责投资建设;三是开发商受一定的开发限制;四是限价房只向符合规定的群体销售;五是限价房具有商品房的属性;六是政府不但无需资金投入,而且能获得土地出让收益。

限价模式的优点是政府不但无需资金投入,并能获取一定的土地收益;开发商能发挥管理、营销和品牌优势。

缺点是建设计划受开发商参与意愿制约;开发商的开发限制过多;存在受成本因素价格波动风险。

许多地方政府采用的“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和“限房价限户型、竞地价”等土地出让方式,就是通过限价模式建设保障房。

万科万汇楼模式是开发商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保障房,具有公益性质。

之所以这样的模式在广州开发了名叫“万汇楼”的项目,因此我们称这种模式为万科万汇楼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开发商以市价获取土地;二是开发商负责投融资;三是建成后开发商自己运营;四是投资回收期漫长。

万科万汇楼模式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缺点是企业资金投入过大,投资回收期漫长,无法盈利。

据万科测算,万汇楼总共投资4700万,需57年才能收回成本。

信托基金模式是由社会资本发起成立保障房住宅基金,通过委托开发企业建设保障房,并委托专业运营商对保障房进行经营管理以取得投资回报的建设方式。

信托基金的特点,一是由社会资本发起;二是以市价获得土地;三是委托专业公司代建;四是以建设租赁保障房为主;五是委托专业公司经营管理;六是以经营收益作为投资者回报。

信托基金模式的优点是投资风险分散化,有利于吸引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

缺点是回报率低。

目前,这种模式还没有真正开始实施。

由华远地产、裕景地产等多家开发商发起的建银精瑞基金以将其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投资基金方案已报有关部门审批。

综上所述,在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初期,各种保障房建设模式都代表着决策者们的思考与实践。

各种模式相互竞争,在历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后,有的模式将会被淘汰,有的模式终将胜出并被固化和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世联研究建议,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财务收支平衡,控制保障房债务风险;应当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

篇6: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周勇

【摘要】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生态文明村模式、科农双赢模式、新民居整合模式、村企双赢模式、优势兴村模式等七种模式。归纳起来,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勤劳的人民群众、便捷的交通、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优越的经济区位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河北省平原地区 新农村 建设模式

河北省平原地区地域广阔,区情复杂,发展因素众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打造出许多适合河北省平原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生态文明村模式。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本村发展的生态文明村。其内容是“一池六改”,即以建设沼气池为核心,配套进行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道等工作,实现“村在绿中、路在林中、户在树中、文明新风在心中”的目标,最终达到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优美化的良性生态文明美景。其实质是发挥农村现存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截至2009年2月,河北省平原地区的藁城市已经选定了40个生态文明样板村进行宣传推广。

科农双赢模式。将科学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解决农民最直接的生产问题,实现科技和农村双赢的目标。科学技术进步不但是国家工业化不断走向深入的动力,而且也是实现农业大发展的灵魂。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科农双赢模式的实质是将科学新技术直接运用于农村,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发挥了科技的价值,对于农村来说,发展了生产,实现科技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在这方面,河北省平原地区的系井村是一个典型的个例。

系井村位于藁城市城南2公里处,全村共有960户,3726人。改革开放初期,系井村农民在全国率先种植8901和9409优质小麦新品种。现在系井村优质麦种植面积达4000亩,优种率100%,被命名为国家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和农业部科学技术跨越计划示范区。系井村农民依托优质麦优势,在村边建起了北方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成立了全国最大的粮食贸易公司,从事优质麦、玉米购销,远销北京、内蒙、广东、新疆、重庆等20多个省市,日成交量达2600吨。科农双赢模式使系井村成为全国的模范。

新民居整合模式。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旧村庄进行重新整合,一般是整合那些一个大村套有好几个小村,既居住分散、浪费土地资源,又不利于管理的村庄;或者是由于搞大型基础设施需要拆迁的村庄等。新民居整合模式的实质是整合旧村庄和浪费的土地资源,统筹兼顾,在改变旧村庄面貌、整合土地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现在新民居整合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泛推广。例如,截至2009年2月,藁城全市239个村已经有169个村庄完成新民居规划设计,北席、北邑、徐村、岗上等15个村庄已经建成了多层住宅小区。预计到2010年,将有2000多农户住进新民居,整合土地1000余亩。村企双赢模式。落实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或新技术到本村办企业。实行这种模式一是解决本村办企业需要资金或技术问题,二是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外企投资没有场地问题。其实质就是以农村

企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放大,促进农业生产化经营的深化与升级。这种以企带村、以村推企、村企双赢模式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实现现代农业企业化的必由之路。现在村企双赢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初具规模,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藁城市的徐村。

徐村共有1635户,6891口人,9738亩耕地。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积极引进各种新技术建立工厂,现在已经建起13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主导产业有奶牛养殖、电信施工、服装、香油加工等,这使徐村农民迅速富裕起来,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0元。他们富裕了以后,就不断改变产业结构和农村的面貌,先后投资数万元改造村里的硬件和软件,使村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幼儿园、标准化小学、农家别墅、家庭轿车已经进入村民家庭。徐村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优势兴村模式。借助本村原有的优势资源,诸如种植业优势或养殖业优势等,经过培植开发,吸引人们前去学习观赏。其实质是将本村一些优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优势发展生产,开展小型服务,让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活,这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教育意义深刻的利民模式。现在优势兴村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为实行,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赵县。

赵县位于石家庄以南约140公里处,盛产雪花梨,他们利用这一资源,搞起了“梨花观赏乐”活动。每年梨花开放时,赵县周围的人们利用节假日纷纷赶去赏花,赏完梨花就去品尝老乡饭,饭后就去摘草莓,真是不亦乐乎。

旅游富民模式。利用本地的著名历史或文物特色,经过开拓,引导人们回忆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带动出版书刊、生产纪念品、开发食宿旅馆配套服务,吸引人们前去旅游。其实质就是让本地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既

实现了旅游资源自身的使用价值,也使资源所在地的人民发家致富,这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深受各方欢迎的模式。

例如河北省平原地区的乐亭县依据李大钊的知名度,保定地区安新县、沧州地区任丘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等县、市依托白洋淀的资源,保定市清苑县冉庄村依托地道战的历史,赵县利用赵州桥的魅力等都已经成为旅游富民模式的典型代表。

以德治村模式。将本村中的好人好事记录在册,以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引导村民积极向上,不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实质是在农村通过记录、表彰好人好事,弘扬社会主流美德,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举。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河北省藁城市岗上村。

岗上村位于藁城市西部,全村共602户,2442口人。1982年村委会将村里的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范振国把在自家门口捡到的一麻袋小麦主动交到村委会的事迹记录在册,创建《功德录》为起点,到2009年已经记录了148本,好人好事10万多件。他们每天对记录在册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播,每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并召开全村表彰大会,为各类典型送牌匾、戴红花。仅2008年,全村共评出“好媳妇”566名、“好婆婆”259名、“遵纪守法户”509户。在《功德录》的感召下,村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风民风发生了很大转变。该村20多年来连续保持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2005年被中央授予“全国文明村”,2006年岗上村的领导人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

新农村建设模式成功的原因

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的宏伟蓝图,并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是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实施的,各种模式显示了各级政府坚强的领导力量。

勤劳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财富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而物质财富正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产品的真正源泉,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们从事科学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威力,勤劳的人民群众是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便捷的交通工具。交通是各种运输的总称,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个地区即使具备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资源,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那么经济发展也只是一种梦想。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每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有交通便捷的功劳。

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是指人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不仅要满足自然生理,也要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满足自然生理是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是人文环境。河北人民力求创造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人类造福。优势兴村模式与旅游富民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思维取得成功的。

优越的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就是经济在某个区域所处的位置,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都与这种区位经济地理优势有关。例如村企双赢模式主要得益于区域工业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上一篇:谈谈怎样备好数学课下一篇:转正程序员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