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2024-05-06

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精选6篇)

篇1: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现状:

自2002年10月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坚持“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着力打造公正、高效、阳光、智能四大平台,推动审判管理的不断创新。目前,全国法院一级网已全部开通,90%以上中级法院开通了二级网,约60%基层法院开通了三级网,部分地区已经将网络和应用延伸到人民法庭,实现了专线通信、视频提讯、庭审直播、案件信息传输等功能。

问题与不足

总体来看,当前地方法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经费困难制约其发展。信息化建设是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之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在建设初期要投入资金购买软件、微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打印机外,在局域网建成后,对网络的维护以及易耗品等的开支,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做后盾。然而,一些基层法院经费本来就紧张,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拿出钱来用于网络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也造成了部分已建局域网络的法院对网络的运行和使用的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和效果,使其对信息化建设的前景、作用失去信心,网络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信息化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二)忽略执行流程管理。三大诉讼法对审判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人民法院或者软件开发商注重对审判工作流程管理,其可操作性也较强。但由于执行工作流动性大,行政色彩严重,法律除对“执限”有规定外,对程序性的节点规定较少,流程管理的节点也难以设置。同时,执行工作难以量化,执行动态难以在信息化管理中得到体现,而且又涉及到执行工作改革的方向。因此,法院存在注重审判流程信息化管理,而忽视执行案件的流程信息化管理,使执行信息化流程管理处于相对落后阶段。

(三)忽略物质装备和人事管理。审判工作是法院的中心工作,重视审判管理是法院顺理成章的事。但是一些法院却忽视了法院管理工作还有人事管理工作和物质装备管理工作。在人事管理中,对审判人材的评价体系构建,审判人材创新机制的建立,惩戒机制的健全,大多法院尚处在探索阶段;在物质装备管理中,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划拨报账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法院存在重开源轻节流,重购置轻使用,重报账轻分析,重小额支出审查轻大项支出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等旧习。

(四)忽略与法院整个管理对接。将法院信息化管理与整个法院管理对接是一项重要工作。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能简单地以审判工作“网络化”作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而应根据法院工作特点,以法院审判管理、人事管理和物质装备管理在网络上的运行程度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作为法院办公现代化的衡量尺度。这为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管理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另一方面,管理要更为科学合理。

(五)复合人材相对较缺。法院管理是一门学科,必须符合司法的特点。信息化建设是一门科学,必须符合科学规律。要把信息化建设与法院管理对接,就需要开发商熟悉法律知识,更需要法院有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材,不仅要懂法律知识和电脑知识,而且还要懂法院管理,起消化和改进开发商开发的管理软件作用。随着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官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增多,但是却忽略了法院专门人材----网管人员的培训,使起着媒介作用的网管人员知识单一。

对策与措施

(一)对后勤管理系统整合。对法院后勤管理中的子系统进行整合,从而符合法院现有物质装备管理的模式,强化后勤工作的相互监督,减少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对人事管理与审判管理整合。为方便对干警的考核,系统应自动将考评中的流程管理中的错误、结案数、经审批延长超审限案件数、超审限案件数、确因社会效果需要院长决定延长审限的案件数、案件质量检查的合格数、基本合格数、不合格数、法律文书错误数、立案合格率等相关数据实时记录到人事管理的个人档案。

(三)对人事管理与后勤管理整合。为方便对干警的考核和个人相关资料的查询,系统应自动将个人的后勤管理中的资产使用情况、车辆使用情况、车辆用车错误等数据记录到个人档案。

(四)法院现行管理与信息化对接。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运用将拓宽法院干警的学习领域,变革的学习手段,干警的观念将发生深刻变化,形成发展的裂变式效应。这需要对现行法院的管理进行研究,探索符合司法特点的管理模式,摒弃陈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只有现行的法院管理科学合理,在信息化管理中实现有效对接,才能体现出管理带来的效益,展示出信息化给法院管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法院的管理工作真正上层次,上台阶。

(五)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如抓好办公办案软件的实际落实问题,从而提高办公办案水平、质量。

(六)提高防御意识,增添防御设施,提高防御能力。干警要转变意识,法院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是购买设备、利用,还要做到保障信息的安全,如增加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联网实用名登记等软硬件。

(七)加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技能,防止泄密事件发生。加强干警的保密意识,做到不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以及移动存储介质不能交叉使用等;做到合理利用一些电脑来充当转换文件的中间机器,来防止病毒的入侵或木马的感染等。

篇2: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现状

自2000年高检院实施“科技强检”战略部署,随之各地检察机关相继启动电子检务工程,推动健全科技强检工作机制,为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物质保障。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派驻检察室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积极推进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工作,及时掌握刑罚执行和监管动态,强化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情况的同步监督、动态监督和实时监督。几年来,随着“科技强检”步伐的加快,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信息化已成为支撑检察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高科技的现代化信息手段在检察机关办公办案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办案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

问题与不足

整体而言,当前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为:

(一)干警信息化水平不高。一是部分检察干警思想观念仍较落后,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信息化建设缺少正确的理解,仍然习惯于“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办公办案模式,对计算机的应用方面仅仅用于打字、文书编排、报表统计、文件发送等较低层次的运用,甚至把它当作是一种待遇、一样摆设,对信息化范围及开展的意义认识不够,对信息化建设带来工作模式变革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少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片面的把信息化理解为硬件设施的更新与配置,在装备资金的使用上,往往倾向于购置车辆等交通设备,对信息化建设调研和论证不足,对如何用信息化促进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研究较少,不能科学的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一方面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技术人才相对短缺,这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常常处于事务性的工作状态,难以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更深入层次的专业技术学习培训。此外,近年来,通过统一招录进入检察系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大学生,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在实践方面经验不足,还不具备驾驭信息网络技术的素质,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专门的培训。

(三)技术侦查设备落后。在当今科技高度智能化、网络化和通讯高度信息化、快捷化的今天,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职务犯罪案件也越来越多,对这类案件传统的侦查模式和手段难于取得突破。而目前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只是在办公设备和办案流程的框框里打转,用于侦查犯罪的高科技设备并不多,侦查的科技含量不高,面对那些智能化、隐蔽性较强的职务犯罪案件,往往会无能为力,难于突破,给查清案件事实,收集、固定证据带来较大难度。

(四)网络安全措施不足。目前,绝大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已建成了局域网络,干警也达到了人手一机的标准,但由于管理、技术、经费等各种原因,相应的规范操作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网络安全和防病毒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从而极易发生病毒传播和失泄密事件,使信息化建设始终存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策与措施

面对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检察机关改革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信息化水平。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既是推进检察机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首先,要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尤其是各级检察院领导同志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其次,要有计划地对干警进行信息化教育培训,重点抓好干警计算机应用和办公办案软件使用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检察干警的信息化水平,发挥信息化为检察业务服务和保障作用,促进检察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扩大信息化在各项检察业务中的作用。

(二)重视专业队伍建设,适应科技强检需要。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工程,检察机关应当把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是要积极争取政策,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发挥专业人员的技术专长,做到人尽其才,术业有专攻。二是要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

(三)提高科技含量,让信息化在侦查领域长足发展。近些年,随着职务犯罪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依法赋予检察机关技术侦查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将技术侦查运用于职务犯罪侦查中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基层检察机关也应该在实践中加大对技术侦查的尝试,加强调研论证,加大对技侦硬件的投入,提高侦查中的科技含量,让信息化在侦查领域中长足发展。

(四)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网络管理。一是加大投入,购置足够的软硬件安全产品,建立可靠有效的安全系统,建立数据备份系统,配置硬件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切实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二是加强对干警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

篇3: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

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对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 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林业信息管理专业、科技信息专业、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5个分别来自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资源整合, 组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归入管理科学类下。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原来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系大部分也更名为信息管理系。教育部对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作了明确规定, 即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依托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上的强项及学校工商学院在管理、经济学科上的优势力量, 2007年筹办了信管专业, 并于200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对于新办的专业, 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全面深入地探索、学习与实践。而信管专业又是集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于一体的边缘性、交叉性专业, 要想突出专业特色,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实践

新专业建立伊始, 我们对新专业的定位、培养方向等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学习活动: (1) 组织骨干教师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周边高校实地调研, 吸取他们的办学经验; (2) 收集国内外著名高校关于该专业的最新信息, 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核心课程、方向定位、教学大纲等; (3) 每两周开展一次专业建设讨论会, 主要就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进行讨论; (4) 积极开展校级、省级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工作; (5) 积极参加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会议, 与同行专家进行更直接的交流和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信管专业建设初见成效,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1 确立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

关于目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现认同北京师范大学牛莉老师的观点, 他将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归纳为三个:“M-I-T” (Manage-InformationSystem) 。 (1) 侧重“M”的经济管理模式, 专业一般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代表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2) 侧重“I”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专业一般设置在信息管理学院, 主要代表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 (3) 侧重“T”的计算机技术导向模式, 专业一般设置在信息学院, 主要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等[2]。基于我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 信管专业的定位偏向于计算机技术导向模式, 并力求突出我校在陶瓷学科办学方面的特色, 即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 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科学思想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在陶瓷等制造行业、机关事业等单位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与维护的、能为行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 初步落实课程建设, 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在近两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我们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与改进, 并制定了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指导书等。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课程体系, 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课程、选修课程, 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落实课程时, 主要由教研室主任根据各位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统一分配, 同时结合教师自愿原则下, 形成的课程小组。一般每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由2~3位教师承担, 每位专业教师要比较稳定地承担3~4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经过不断地学习、讨论、分析与比较, 信管专业建设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2.1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大学之大, 在于大师也。”一支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相关专业背景、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信管专业的必要条件。从数量上看, 我校的专业教师人数偏少、势单力薄;从结构上看, 青年教师居多, 专业背景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或工商管理专业, 真正是本专业或高学历的教师以及有专业背景的高职称教师偏少, 严重缺乏具有工程技术背景、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实战经验的师资力量。

2.2 专业特色不鲜明。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对该专业的定位、体系结构认识不清晰, 非常迷茫, 尤其是大一的学生, 学习没有方向性, 不知道哪些知识该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该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差不大, 基本一样, 但又不如计科专业那么专注。他们学习的课程比较繁杂, 学的计算机技术不如计科专业的, 管理学知识又比不上学管理专业的, 财务金融知识又比不上学会计金融专业的。这种思想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应该紧紧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目前, 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 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 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过多, 小部分基础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距离甚远;另一方面, 一些必要的专业课程并未开设。 (2) 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开课时间滞后。由于公共基础课程较多, 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绝大部分是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寥寥无几。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时间滞后会影响他们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3) 实践教学环节略显不足。

2.4 资金投入不足。

学校专业较多, 对各个专业的资金投入不一。一般情况下, 学校对重点支撑专业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较多。而非重点专业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教学。我院新办的信管专业目前是非重点专业, 学校的资金投入显得不足。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策略

针对上述分析, 提出以下专业建设对策。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从事信管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 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 应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 把握社会需求,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定期选派教师参加一些业务培训,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 学校可以从IT企业中选调一些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优秀高级软件人才到高校中从事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2 培养实用型有特色的专才。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应该建立在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之上, 因此, 作为一个二类本科院校以及全国唯一一所陶瓷专业大学, 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应该紧紧围绕陶瓷等制造行业展开, 主要培养陶瓷行业信息化的专门人才。信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为陶瓷等制造行业发展及地方发展服务。

要加强该专业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不到位会致使很多学生对信管专业产生误解, 导致学习没有方向, 混混沌沌地学了四年之后一事无成, 毕业时面临难题。所以要在新生入校、专业介绍、课外讲座、师生交流会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做好宣传工作。

3.3 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优化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将少数不必要的公共基础课剔除, 增加一些必要的专业课。 (2) 将部分课程的上课时间作适当调整, 部分专业基础课应提前一或二个学期上课, 而一些公共基础课的上课时间应推迟。 (3) 增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增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如POS商业管理系统实践和ERP沙盘模拟, 从而增加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4 争取学校和社会的资金资助。

院系及专业负责人应积极主动争取支持, 争取学校逐年多投入一些办学经费。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应该争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做些网站设计、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结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专业, 不同的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一整套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尤其重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信管专业的建设刚刚起步, 信管专业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并将不懈地努力, 使专业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牛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探究[J].教研教改, 2009 (3) :25.

[3]钱雪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江南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4) :91-94.

[4]张媛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9) :263-264.

[5]苏术锋.本科二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5) :79-81.

篇4: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探索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面对新兴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组织高水平教学团队,以系列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建设国内一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经验。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一、背景与建设思路

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高新技术学科。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的最新科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形成一门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GIS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给地学、测绘、资源、环境等传统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带动了地理信息新兴产业群的形成,在国家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各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适应,我国GIS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98年教育部设立GIS本科专业开始到2008年底,我国已有超过160所高等院校开办了GIS专业,形成了地理、地质、大气、农业、林业、测绘、计算机、通信等不同专业背景学科、院校竞相申办GIS专业的局面,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但是,迅速扩展的专业规模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的矛盾,学科交叉性与课程体系整体性的矛盾,快速发展的技术方法与理论提炼滞后的矛盾,以及教学对教材的急需与教材建设严重不足等矛盾也日益突出,集中反映了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发展初期的一些共性特征。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认识到:只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满足学科整体发展的要求;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克服多学科交叉带来的难题;只有编撰好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系列教材,才可能理清GIS的知识脉络,完善GIS从理论、方法到应用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并缓解我国GIS专业教材缺乏的急需;只有总结出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化解学科理论方法快速变化带来的困惑。为此,我们确定了“面对新兴学科教学难题,组织高水平教学团队,以系列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建设国内一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战略构想,并将其作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重点,同时申请承担了江苏省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面向国家级品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全面、深入地开展了以GIS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一体化为核心的GIS学科教改探索与实践。

二、探索与教改实践

针对GIS学科的特点,我们制定了“注重顶端设计、强化资源整合,依托科研优势反哺本科教学,通过系列教材与精品课程的互为依托,促进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的专业建设策略。

1.科研反哺教学,推动科研、教学团队共同发展

依据“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学科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将GIS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与教材的整体建设,作为统一发展思路、确立教师定位、完善团队协作机制、营造优良的团队学科文化的突破口。同时,确立了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战略。通过制定“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教学例会制度”、“重点实验室设立本科生科研开放基金制度”、“科研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制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本科生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践“科研思路反哺教学理念、科研实践反哺课程教学、科研成果反哺教材建设、科研基地反哺教学基地、科研学术活动反哺本科教学活动、科研实验反哺教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支由国家教学名师引领,思想品质与学术素养好、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型教学团队已经形成。从而确保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南京师范大学GIS教学和科研团队在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强化课程合理设置,着力培养有特色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鉴于GIS学科的特点以及GIS专业人才的多层次、多方向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中特别注意贯彻“理论课夯实基础、实验课强化能力、选修课拓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原则。注重根据多学科融合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确保合理的课程布局。在地理类、测绘与遥感类、计算机类、GIS理论与方法类四大课程板块上,不仅要求课程的数量比例合理,而且在课程配置上符合知识渐进的教学规律。此外,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中设立了有利于加强GIS与资源、环境、交通、旅游、物业等众多应用领域密切结合的选修课程,并针对每一应用领域向学生推荐选修课程组合,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GIS地学分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被评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

3.实施教材系列化建设,精心构建GIS系列教材体系

20世纪末,教育部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曾试图组织全国力量编写GIS系列教材,但由于未能解决不同高校之间在GIS教材的种类、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协调问题而暂时搁置。2003年起,南京师范大学主动承担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丛书”的专业系列教材编写重任。编委会针对不同层次的GIS专业课程体系,制订教材出版规划目录,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确定每种教材的编写内容,确保了系列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可读性。在充分吸纳最新科研、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多个编写组编写。初稿经充分的征求意见,并经过至少2届学生的上课试用才定稿、出版。至2008年底,内容涉及GIS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专题应用的27部教材已分别出版。其中,《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等7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此外,我们还明确规定每部教材的主编必须落实对所编教材的长期跟踪机制、定期更新内容再版,保证教材质量及可持续应用。

系列教材的出版获得一致好评与广泛应用。如陈述彭院士指出:“该项浩大工程的完成填补了我国GIS系列教材建设方面的空白,对缓解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努力创建精品课程

在GIS课程建设中,我们注意强化精品意识,特别是实现核心课程的突破,以点带面推进,打造系列成果。

(1)精品课程建设。2004年,“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该课程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新颖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得到同行的普遍好评。在实施国家精品课程的同时,及时启动了GIS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工程。以国家精品课

程为质量标尺,通过两期四年的重点建设,建成了由20门课程组成的GIS专业网络课程群,并以其信息量大、更新快、形式灵活、资源丰富,较好地解决了新兴学科知识体系易变而教材难以及时更新的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网络课程群2007年获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2008年,“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又成功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了两门国家精品课程引领、带动全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2)双语教学探索。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GIS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实践,通过采取选用国外原版教材、邀请国外著名教授来校讲课、教师用英语授课、学生课后使用英语完成作业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出一条双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成功入选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3)实验教学改革。GIS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高新技术学科,因此,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共同发展是GIS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由途径。我们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凝练出了“验证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有机结合,室内实验与野外实验有机结合,实体实验与虚拟实验有机结合,集中指导实验与学生课后自主实验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在校外实践基地实验有机结合”5个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近3年学生通过“电子地图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实验活动,获得了包括3项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内的系列成果;《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一书,由于积淀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素材受到普遍好评,出版3年来已连续8次印刷,发行量超过4万册,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专业课程访学活动,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GIS专业的学生每年固定到北京十余个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应用单位访学,从而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中国教育报》为此还发表了《从课本到实践从局地到广域》的专题报道。

由于在GIS实验教学上取得了突破,以GIS实验教学为主要特色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成效与成果推广

1.成效

我们所开展的GIS教学和教改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7%以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在45%以上。近三年来,有18名GIS专业本科毕业生分别考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外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多名同学的研究成果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基于语音控制的智能电子地图导航系统”2007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

“基于精品化战略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成果2007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由于在我国GIS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2.成果推广

(1)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群的应用推广。为推广精品课程和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经验,本学科教师应邀在全国相关高校作了30多场有关GIS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推广活动。本项目申报人应邀在2008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术年会(ISPRS 2008)上作了《GIS Education in China》的报告,代表中国GIS协会介绍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三期全国GIS青年教师培训班,为各地高校培训GIS专业青年教师180余名。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建的GIS精品课程群网站的点击量已超过18万次,免费下载教学材料3 884次。南京师范大学GIS专业网络课程群已成为我国GIS教学和知识传播的知名网站,从事GIS教学的教师们把该精品课程网站作为获取教学资源的重要窗口,学生们将其作为自主学习GIS专业课程的友好平台。《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对南京师范大学GIS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都作了报道。

(2)系列教材获得好评和广泛使用。我们所编写、出版的GIS系列教材得到了国内GIS教育界的一致好评,被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等院校作为教材使用并获得良好应用效果。在30部系列教材中,有7部教材被遴选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对该教学成果的鉴定结论中,包括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组认为该项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标志性成果,在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强化学科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专业建设具有示范作用,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篇5:司法系统信息化建设与探索

现状

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六项建设”,即司法行政信息网络平台、信息资源库、应用系统、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应急指挥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及全国监狱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68%的监狱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以信息化促进执法规范化的工作局面逐渐形成。

问题与不足

总体看,司法系统信息化建设中了存在一些的问题与不足。

(一)认识不够到位。仍有部分干部职工没有看到信息化建设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信息化建设额外增加了工作负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的认识片面,认为信息化就是办公自动化。有的思想上因循守旧,仍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信息化实际应用水平低。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上缺少积极主动的精神。

(二)应用能力不够高。经过近几年公务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专职人员应用系统操作培训,队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人员的操作能力仅仅停留在会打字、能上网的初级水平上,对应用系统不能熟练应用。目前懂得系统维护、能够应急处理、精通网络管理的人才不多,工作中遇到计算机故障或系统网络问题时,自身往往难以解决。

(三)应用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的生命在于应用,但由于一些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及下属单位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按照保密工作要求,有的信息系统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业务工作数据信息只能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单向上报,本级机关科室之间业务数据不能完全共享,局领导不能实时掌握工作动态,领导工作缺乏完整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网站受众面不够广。一些地方政法系统门户网站建设中,往往存在网站栏目不多、信息资源不足、服务领域不宽等问题,造成社会公众对网站的认知度低。由于网站缺少对社会公众的互动与服务,使网站的宣传效果也受到限制。

(五)网页信息更新不及时。主要是有的司法所人员思想上重视不够,平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息化应用上,造成了司法所网页信息发布不及时,更新不经常,存在动态信息较少、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

(六)应用系统集约化程度低。一些业务主管部门针对自身业务分别开发了各自的应用系统,但由于局机关业务科室及下属单位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分属上级不同的部门管理,且对各应用系统的建设标准、工作内容、考核要求都不尽相同,存在各自为网、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这给系统的实施、利用、维护、培训、考核带来管理上的难度。

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级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会矛盾调解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全方位综合管理,实现对司法行政系统资源的统一整合和综合利用,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机关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即时准确的数据资料。

(二)优化门户网站网页建设。加快司法行政门户网站建设,丰富网站栏目,拓宽对外宣传平台,建立与社会公众互动与服务的平台。并进一步完善网站网页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发布、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发布及栏目内容管理责任制,实行业务主管科室归口管理。要加强对司法所网页建设工作的指导,并将其纳入目标考评的一项内容。

(三)增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使全系统人员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是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的便捷途径,是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加强内外部监督的有效手段。要将信息化应用水平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要建立健全并落实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各项制度,以制度规范应用,以制度促进应用,切实推进信息化应用工作。

篇6:法院信息化建设与法官再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充分利用信息产业重新构建了工作和生活布局。特别信息化对法律工作及法官再教育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信息化、网络化对司法工作发展的有利时机,是我们各级法院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法院信息化工作对法院静态、动态分析及法官教育搭建平台,人民法院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所能及时的解决法官素质再提高,有利促进法院工作上档次、上水平,真正实现教育与网络有机结合,法官不用出家门可以享受国内外教育。网络教育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所以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有利于方便、快捷的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与学习。我国各级法院已建设不同级别的网站,法官充分利用这一再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式,在自身学习进程中有所进步,特别对于我们林区边远地区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时刻引导广大法官在国际、国内法律知识更新中时刻为自己充实知识和智慧,为国家司法保障和服务发展同步,展示了中国特色司法信息化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发展和法官再教育同步发展。

一、树立法官终身教育理念

各级法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方式来加强法官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终身教育就是加强法官的再教育再培训。使之不断适应审判职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法官法》对法官接受终身再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过去法官靠一纸文凭可以享受一生,削弱了各方面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动力。而当前法官接触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多,难度越来越大,只有不断接受教育,提高内在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准确裁判各类案件。所以,对法官的教育培训应构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的运行机制。使法官把学习和提高技能作为内在自觉行动或生活方式之一。一是加强自我学习。法官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关键是围绕提高履行岗位职能本领,更新执法观念,改善知识结构,重点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法官应当首先加强对法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准确掌握法律规范的涵义和各部门法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如果没有扎实的法学功底,法官职业思维便失去得以养成的基础,学习和了解法律,还应弄懂这样规定的立法目的和意图,这对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法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是法官树立自我学习的根本和创新学习的合力。二是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深入实践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一项活动,也是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活动过程。加强调研,有利于法官透过复杂具体的社会现象总结符合时代特征的审判工作规律,又有利于加深对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了解,培养敏锐观察问题,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上一篇:语文课堂过渡语集锦下一篇:简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