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2024-05-15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共11篇)

篇1: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练习题

1.有一块钢板长100厘米、宽40厘米、厚2厘米,每立方厘米钢板重7.8克,这块钢板共重多少克?

2.一个水箱的底面为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高为60厘米,这个水箱能盛水多少克?(每立方厘米水重2克)

3.一块正方体石料,棱长2分米,每立方分米石料重2.5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4.礼堂里有一根长方体的立柱,这根柱子高3.5米,底面是边长0.4米的`正方形,现在要重新油漆这根柱子,如果每平方米用油漆125克,那至少要用油漆多少克?

5.学校沙坑长8米、宽3米、深40厘米,每立方米的黄沙重1500千克,填满这个沙坑需要黄沙多少吨?

6.一个钢铁厂生产一种长方体钢材,长3.5米,宽和厚都是6分米,每立方米钢重7.8吨,这根钢材重多少吨?

7.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2米、宽1.5米、它的重量是51.48吨,已知每立方米钢材重7.8吨,这块钢板厚多少米?

篇2: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一、口算

0.58+0.26= 1.4×6= 6.4÷4= 4.98+0.62=

1.7-0.47= 5-0.05= 2.5×3= 3÷0.25=

二、计算

1.18.64-4.35×2+20.9

2.80-8.2×(10-7.6)

3.(9-8.5)×(5-4.76)÷0.1

4.20-(0.67×12.3+0.33×12.3)

三、下面是六年级(1)班女同学测量身高的记录单(单位:厘米)

146 138 148 142 150 154 145

152 147 139 145 156 147 140

153 143 158 149 151 144 153

篇3: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这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里的一道基本题, 本题考查的是: (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道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实用价值的习题, 只需运用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有关知识就能解决。但是同年级组内的老师们反映学生不理解题意, 不会解答, 即使答对的同学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瞎蒙的, 纯属运气好。

经过和学生的谈话了解到, 学生确实不知道题目什么意思, 因此要么不答, 要么瞎答。后来笔者还了解到许多学生面对未见面或陌生的题目常常感到茫然, 不知从何下手, 久而久之产生了畏难心理, 甚至遇到篇幅较长的数学问题, 也会感到心烦害怕, 不敢读题, 最终结果是答题的正确率很低。看来, 数学阅读能力低下, 未能正确理解题意, 是造成学生解题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目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无 “兴 ”阅 读

兴即兴致, 就是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兴趣。在近两年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只要课堂上提及一些数学概念、数学法则与基本性质的问题, 学生常常和老师小眼瞪大眼, 或低头沉默, 或表述不到位。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基本是不出现的;练习和例题的跨度过大, 跳跃性很强;应用题教学没有作为独立的章节出现, 而是以“用数学”的方式模糊出现, 缺少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和深化。

2.无 “时 ”阅 读

时即时间, 一般由于学习时间安排过满, 作业量过多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数学阅读。在数学课上,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新授部分结束, 老师便会告诉学生, 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课本第几页的内容, 请大家看一下还有什么问题? 匆匆几秒钟, 很少有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以至于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生阅读教材成了一种形式, 走过场, 数学课本成了摆设, 成了学生的习题集, 失去了教材自身的价值。久而久之, 学生只重视教师讲解, 而忽视了对教科书的阅读思考, 也就渐渐无法形成数学阅读的习惯。

3.无 “力 ”阅 读

力即能力, 由于数学阅读不被重视, 渐渐地, 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强。语文、英语学习时, 教师往往是边讲解边指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的同时, 还十分重视对学生语文、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今,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只重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渗透, 却很少有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因而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比如, 学生阅读例题时往往不会运用自学符号, 解题时不会进行旁注、说明;学生不能自觉运用教材来整理和复习。长期如此, 数学学科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展缓慢。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播撒“喜阅”之种

对于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而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一旦对数学阅读发生了兴趣, 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活跃状态, 引起学习者的高度注意, 从而为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有人曾说:“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学好数学的前提。”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 一位老师一开始就说:“今天, 咱们师生进行一次比赛, 你们随便给老师一个数字, 老师一看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 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纷纷给老师报数, 一个学生还报了个七位数“7285610”。老师马上回答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学生不信, 偷偷用笔算验证, 果然没错。再试, 全都答对了。这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纷纷要求老师讲出判断的窍门。老师并没有直接说出窍门, 而是告诉学生:“这个诀窍在数学课本里, 只要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教材, 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发现。”听了老师的话, 学生们立刻打开课本, 认真地看起来。由此, 激发了学生阅读教材的动机。学生对数学阅读产生兴趣, 就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索, 会因好奇而去探究求证。

2.合 理 安 排 时 间 , 遍 开 阅 读 之 花

阅读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要舍得在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上花时间, 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读, 使学生有时间充分地阅读、思考、分析教材。时间安排要合理, 不能太长, 否则影响进度, 也不利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一般来说, 这个环节的时间在3到5分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 给学生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如在介绍短除法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后, 就可以给孩子安排阅读“你知道吗”这部分内容, 以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短除法的相关知识。

3.优 化 阅 读 技 巧 , 扎 牢 阅 读 之 根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学生阅读教材时, 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阅读, 而不加以分析思考, 则收效甚微, 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久而久之, 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就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 离开了思维的阅读, 只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外在形式。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边阅读, 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 能让学生走向“博”;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能让学生走向“渊”。思考既是智慧之路, 又是智慧的象征。读思结合, 以读带思, 以思导读, 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

阅读时, 首先要引导学生留心要解决问题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 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 然后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个数量关系, 提炼信息, 读懂题目。有时每个句子字面意思下还含有更深层的意思, 所以还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字斟句酌, 对遣词用字反复推敲, 以帮助学生把握蕴藏着的信息与内涵。

回顾以前的应用题教学, 我们对读题缺乏必要的认识, 学生对题目只是匆匆浏览, 便匆匆下笔, 缺乏边读边思的习惯, 结果好些文字的隐性信息被忽视了, 以致曲解了题意, 导致错解。

4.拓 展 阅 读 内容 , 广 栽 阅 读 之 林

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 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知识会不断丰富, 数学素养会不断提升。

数学阅读, 不仅要阅读教材, 还要学会阅读教材以外的数学读物。这样能使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 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不但开拓学生的视野, 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自测题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从2:30到2:40,分针顺时针旋转了()淮?:40开始,分针顺时针旋转()00。

3. 60dm3=()m3 1.2 dm3=() cm3=()mL

0.82L=()mL 3.05 m3=()dm3=()L

4.()=5 )=0.2==

5. a是自然数,如果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如果是假分数,那么a可以是()。

6.在○里填上“>”、“<”或“=”。

○○0.48○○

7.把一根5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m,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二、数学法庭(5分)

1.一个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2.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3.分数单位大的分数比较大。()

4. 3kg的与1kg的一样重。 ()

5.约分就是把分数变小。 ()

三、火眼金睛(5分)

1.把图形通过多次()后可以组合成右图。

A.平移 B.旋转 C.对称变换

2.整数中凡是2的倍数都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

3.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A.mL B.L C.cm3 D.dm3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 ,与②相对的面是()。

A.①B.④ C.⑤ D.⑥

5.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A.加6B.乘6C.乘2D.乘3

四、百花园地(23分)

1.填表。( 9分 )

2.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4分 )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6分 )

12和165和815和60

4.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分 )

0.15

五、图形世界( 16分 )

1.根据右图计算。(单位:cm)

(1)求表面积和体积。

(2)把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要使表面积增加12 cm2,该怎样切?用虚线表示切痕。

2.画一画。

(1)画出虚线左边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将“风筝”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玫健胺珞荨盉。

(3)将“风筝”B 向右平移6格,得到“风筝”C。

六、解决问题(30分)

1.在一块长45m、宽28m的长方形地上铺一层4cm厚的沙土。

(1)需要沙土多少方?

(2)一辆车每次运送1.5m3的沙土,至少需要运多少次?

2.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皮水槽长12dm,宽5 dm,高2 dm,做这个水槽最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3.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人数在250~300人之间。如果把所有学生按9人一组分组,正好分完;按10人一组分组,也正好分完。该校五年级有多少人?

4.在200m跑步比赛中,甲用了分钟,乙用了0.45分钟,丙用了分钟。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5.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了51枚金牌,其中乒乓球队获4枚金牌,跳水队获7枚金牌,体操队获9枚金牌,羽毛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1)乒乓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体操队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2)跳水队的金牌数是体操队的。

(3)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哪队获得的金牌多?

(4)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七、智力冲浪(做对加10分)

篇5: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分数部分是假分数的带分数、必须从整数中或原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来进行改写.

3、分数的基本性质

篇6:五年级下学期英语练习

1、一般将来时:姓名:___________

(1)陈述句:人称+be going to+动词原形

Iam going to play with friends.(2)疑问句:be+人称+going to+动词原形

Are you going to play with friends?

2、主语(句首):Iyouheshethey

宾语(句尾):meyouhimherthem3、①Tony is going to visit relatives tomorrow.(they, play with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hey are going to take some photos next Sunday.(he, take a t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y friends are going to go on vacation next week.(we, read some book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What is Jenny going to do? She is going to see the doctor.(your friends, surf the ne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When are you going to go to Beijing?(Lisa, Jiangm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Are they going to make models?(she, write a let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Is Ben going to help dad? No, he isn’t.(they, have a par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Are you going to meet some friends? Yes, I am.(your Dad, get a hairc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toothache.(him, a fev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he has a stomachache.(Tony, a cold)

篇7: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习题

1、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550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35千米?

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2、一辆客车和一辆轿车同时同地背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2千米,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1小时后轿车因有事掉头追客车,几小时能追上客车?

3、甲乙两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20米,则甲跑10秒就可以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4秒,则甲跑8秒钟就可以追上乙。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盈亏问题

4、一盒巧克力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8颗,正好分完;如果每人10颗,那么还缺16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盒巧克力有多少颗?

5、判断:5立方米>5平方米()

6、-a,-0都是负数。()

7、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8、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

9、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一定能围成一个正方体。()

10、填空:一个所有棱长之和是60厘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和是()分米。

11、数轴上离开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的数是()

A、+3B、-1C、0D、+3和-312、如果数轴上点x在点y的右边,且x<0,那么x与y关系是()

篇8:新课程下数学“练习设计”的走向

走向一:渗透练习设计的教育性

新课程倡导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都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注重学科本身的逻辑知识训练,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将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道好的习题,一般都能较好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后,要求学生调查家里一个月的开销以及爸、妈的收入状况,然后在班上组织讨论。讨论中,大家都意识到家里每月要开支很多钱,而爸、妈的收入并不高,扣除开支外,积蓄已不多,如果自己再随便吃零食、乱花钱,就会增加爸、妈的经济负担。通过这种练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走向二:加强练习设计的现实性

加强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对数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重视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虽能熟练地解答课本上的习题,而面对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可以适当为习题添置现实背景,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美美商店以800元钱买进一张电脑桌,准备加价20%后再出售,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无人问津,商店老板就告诉店员将现在的标价降价20%卖掉,照这样算,商店老板卖出电脑桌后是亏了还是赚了?这道题增添了“卖电脑桌”这样的现实生活背景,将研究视角直接切入到现实生活中,恰到好处地将“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应用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应用能力。

走向三:增加练习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也是思维的动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快乐求知。

如,在教学“7、6加几”时,由于计算难度大,学生口算时速度慢且易出错。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我设计了“钻山洞”的小游戏。全班学生分成4个组,每组派两人搭成“山洞”,两手举着数字7或6,其余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排队过山洞。每个学生通过山洞时只有大声说出算式,说对得数,才能顺利地通过,否则就会被关在洞里。游戏开始,同学们有的小心翼翼地钻过去,一脸兴奋,有的虽然有点紧张,但在小组成员的鼓励声中也答对了……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在“玩”中“学”,“学”中“玩”,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又如,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设计了“找门牌号”、“小兔闯关”、“小蝌蚪找妈妈”、“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走向四:体现练习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程度也不尽相同,因而教师设计练习类别也要体现层次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差异理论,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建立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设计了一组层次性很强的习题:第一层次(基本题,与例题相仿)。简便计算下列各题:25+264+35,36+35+64+35。第二层次(变式题,与例题稍有变化)。简便计算下列各题:(93+36)+(64+7),(115+64)+(85+136)。第三层次(综合题,新知识适当结合旧知识)。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96+49)+151,(92+58)+(45+108),(58+76)+42+24。第四层次(发展题,供学有余力者用)。计算:2+3-4+5-6+7-8+9-10+11-12+13-14+15。这样,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走向五:注重练习设计的开放性

开放性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更能通过数学练习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因此,练习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恰当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把封闭的练习转变成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赋予练习新的活力。

如,教学“长方形周长”这节课后,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篮球场,先让学生寻找篮球场的周长,学生通过研讨,认定了篮球场的周长就是球场四周围白线的长度。接着,发给每组一条2米长的皮尺,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得篮球场的周长?怎样丈量才能最快得到答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习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学生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表述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丈量方法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周长含义的理解。这一开放性的练习设计,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尽管练习设计的策略多种多样,但是都应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立足点,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9: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1.下列式子计算正确的是().

2.如图l,∠1=20°,AO上CO于点O,点B、O、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2的大小为().

A.70°

B.20°

C.110°

D.160°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

B.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C.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D.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4.如图2,在△ABC中,DE∥BC,CD平分∠ACB,DE平分∠ADC,∠B=40°,则∠A的大小为().

A. 40° B. 60°

C. 90° D. 120°

5.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若a2> 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a=-2

B.a=-l

C.a=l

D.a=2

6.如图3,下列各组角中能构成同旁内角的是().

A.∠1和∠5

B.∠4和∠5

C.∠7和∠8

D.∠3和∠6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A(-5,3)

到点B(3,-5)的平移过程可以是().

A.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

B.先向左平移8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

C.先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

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8.如图4,长方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从点A同时出发,沿长方形BCDE的边运动,物体甲沿逆时针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乙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开始运动后第2015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1,1)

B.(2,0)

C.(-2,1)

D.(一1,一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

10.已知下列各数:0.515 153 45、0、0.2、3π、22/7、6.101 001 0001…(每2个1之间依次多1个0)、131/11、√27.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

11.将宽度一定的纸条按如图5所示的方式折叠,若∠1=65°,则∠2=____.

12.如果电影院中“5排7号”记作(5,7),那么(3,4)表示的意义是____.

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下方的一点A,到x轴的距离为1/2,到y轴的距离为1/3,则点A的坐标为____.

14.如图6.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一种方法,它的依据是____.

15.如图7,若中国象棋棋盘(不完整)上“将”位于点(1,-2),“相”位于点(3,-2),则“炮”位于点____.

三、解答题(共75分)

16.(8分)计算:

17.(9分)如图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4),B(一1,-2),O为坐标原点,把△AO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O’B’.试写出△A’O’B’各顶点的坐标.

18.(9分)如图9,AD⊥BC于点D,EG⊥BC于点G,∠E=∠1.求证:AD平分∠BAC.

19.(9分)如图10,点E在DF上,点B在AC上,∠1=∠2,∠C=∠D.求证:AC∥DF请将下面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l=∠2(已知),∠1=∠3,∠2=∠4(

),

∴ ∠3=∠4(等量代换).

∴____∥____().

∴∠C=∠ABD().

∵∠C=∠D(已知),

∴∠D=∠ABD(等量代换).

∴AC∥DF().

20.(9分)如图11,在五边形ABCDE中,AE∥BC,∠A +∠B=α,∠C+∠D+∠E=β.猜想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1)根据图形写出你的猜想:____.

(2)请证明你在(1)中写出的猜想.

21.(10分)如图12,将△ABC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图中,已知点A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3,0).

(1)试写出点C的坐标.

(2)将△ABC平移到△A’B’C’,若点B’的坐标为(2,-3),试着画出平移后的△A’B’C’.

22.(10分)如图13,在四边形ABCD中,AB∥CD,∠A=ll0°,∠ABC=∠ADC,BE平分∠ABC,与CD相交于点E,DF平分∠ADC,与AB相交于点F

(1)求证:BE∥DF

(2)求∠BED的大小.

23.(11分)如图14,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请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如图15,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请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探究∠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结论.

篇10: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标题。

(二)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1--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5分)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2分)

4.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2--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2.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第2自然段与第3、4、5自然段的关系是()。

5.第7自然段是王若飞说的话,分号前后两部分是()关系。6.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四)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2.解释下面的词语。崎岖: 玲珑:

3.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一)参考答案:

1.(1)高山、松树、枣红马、白马;健美有力,腾空而起的枣红马和洒脱矫健的白马。

(2)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2.联想(第3小节);

3.第一段(第1—2小节)

第二段(第3—4小节)、第三段(第5小节);

文章先写国画的美丽,再写“我”的联想和妈妈对“我”的希望,最后写了“我”的决心。

4.反映了妈妈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

5.一幅画

(二)参考答案:

1.己;佩;竞;向;撤;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5.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三)参考答案:

1.因王若飞道理讲得透,所以难友们顿时领悟到了爱护身体的重要性。2.日光浴、冷水擦身、室内体操;

3.赞扬了王若飞不向恶劣环境屈服,坚持斗争的精神。4.总分关系;5.并列关系;6.狱中锻炼)

(四)参考答案:

(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4.(1)本文是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写的。(2)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4--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作业。

到底还剩几只鸟

你喜欢“脑筋急转弯”吗?“脑筋急转弯”有标准答案吗?你怀疑过书本、老师的标准答案吗?读了本文,你会知道,同一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有多种多样。

有一回,我(代、带)学生(坐、座)车到(踪、综)合实践基地——“绿野村”。车上有两个活泼好动的男生(提、题)议玩“脑筋急转弯”。

他们先出题□题目是□学生证掉了怎么办□我说□那就做一个嘛□错了□掉了捡起来不就好了□

然后换我出题,想起我在10岁时,被问过一个脑(lǎo、nǎo)筋急转(zhuǎn、zhuàn)弯的问题,那时被大家嘲笑了一番,现在我可以问学生了。“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中(zhōnɡ zhònɡ)一只,还剩(chânɡ、shânɡ)几只?”“当然一——只——也——没——有!”

这真是说到我心里的痛。我当时回答还剩9只,大家都笑我太笨了。答案应该是:另外9只听到枪声就都飞走了。尽管我认为有可能有耳聋的鸟,但是没人理我。

如今我的学生比我当年聪明。可为何思维也如此单一?为什么“脑筋急转弯”有标准答案?如果有标准答案,还能称为脑筋急转弯吗?孩子的创造力与幽默让我担忧啊!

于是,我说:“我没错,可以还剩下9只。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妹妹、弟弟和许多朋友都很疼爱它,他们舍不得飞走,都留下来直到它的葬礼完了才走。”

经我这么一说,学生思路大开,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树上还有8只,因为有一只是聋子,听不见枪声。”

“树上还有1只,因为打中的一只刚好挂在树丫上了。”

“树上还有15只,因为那10只鸟原来是一个和睦的家庭。被打中的是鸟爸爸,当全家正在悲痛时,来了6只鸟声称是鸟爸爸的骨肉,要来分遗产。”

“树上还有20只鸟,因为打中的是一只母鸟,留下了一只幼鸟成了孤儿,()又引来了11只鸟要抚养它。”

--5--“树上还有30只鸟,因为被打的是一只恶鸟,()又来了21只鸟表示庆贺。”

“树上还有49只鸟,因为树上原有5对恩爱的鸟,猎人打中的是一只雄鸟,使得一只最美丽、歌声最好听的雌鸟成了寡妇,()有40只雄鸟来追求它。”

“树上还有若干鸟,因为许多鸟都来抗议猎人的行为。”

„„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感慨万分!

1.划去第一自然段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划去第三自然段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给第二自然段补上空缺的标点。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笑()疼爱()庆贺()

悲痛()声称()抚养()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恩爱()美丽()活泼()

悲痛()聪明()单一()

6.在11、12、13三个自然段的括号中添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不重复)。

7.分别写出文中3处破折号的用法。

8.文中的“我”开始担忧什么?

9.后来又“感慨”什么?

10.像文中的学生一样,你也说两种可能情况。

--6--

树上还有 只鸟,因为

树上还有 只鸟,因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作业。

德国小学生的“绿色记事本”

头上的蓝天,脚下的大地,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对整个地球,整个人类都会产生影响。我们应该怎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呢?读读下面的文章,你会受到启发的。

法兰克福一名6岁的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看上去有点特别的绿色封皮的“绿色记事本”。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一本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册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画册。

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到的风景一样。老师还告诉孩子们: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用不着耗费大量木材——而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宝贵的森林。

一个星期下来,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就有了如下的记录:

·星期一 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零用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星期二 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

·星期三 上图画课时,我因画得不够好而连撕了3张白纸,其实我是完全可以画得再小心些的。老师说,造一吨纸不仅要消耗木材,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水。想到这些,我感到惭愧。

·星期四 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2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不仅浪费水,而且也浪费了电。后来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不再每天都开洗衣机,而且等衣服积得多些再洗。

·星期五 哥哥是个赛车手,但当他得知开赛车会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后,他和几个也爱开赛车的朋友们竟然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每年每人额外种20棵树!哥哥真聪明!他和他的朋友们真是好样的!

--7--·星期六 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原计划他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乘公交车去,这样既可以节约开车需要的汽油,也可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

·星期日 轮到我去丢垃圾,但我发现我家的垃圾袋里的垃圾还没有分类,于是我不顾臭味,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入垃圾箱,为的是方便环卫工人处理。

老师向全班同学朗读了小奥茨的“环保周记”,又说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写得不错,因而要求大家在课后互相传阅。尽管小奥茨开始时有点洋洋得意,但在传阅了其他同学的“环保周记”后,便再也不敢翘尾巴了。他还真诚地对老师说,他的邻桌小当娜比自己“更聪明”——她竟然成功地设计出一种煮鸡蛋可节约约三分之一能源的新方法:将生鸡蛋置入少量冷水里煮,待水一开即可切断电源,而利用余热是完全可以把鸡蛋最后煮熟的。小奥茨一开始并不相信,待回家后实验了一次才心服口服了。有趣的是,现在全班同学在家煮鸡蛋时都采用了“当娜煮蛋法”,连一些老师在做了实验后也连连夸这是

个节约电费的好方法。而另一名叫费格的小朋友更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环保收支薄”——他与他父亲经过一番商量讨论后制定了每周用电量和用水量的“限额”,要是这一周超了,下一周必须节约一点以作“补偿”。在他的“环保收支薄”里,留下了这么几个字:本周已超额用了28度电,故我和弟弟都保证下周只收看3天的电视并停止玩电子游戏。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着实让大人们也肃然起敬。

1.用带点的词造句。

这不是..一本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册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

一本普通画册。

2.仔细阅读文章,简答下面问题。

(1)“绿色记事本”是用什么做的?原料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小当娜成功地设计出一种煮鸡蛋可节约约三分之一能源的新方法”是什么方法?

3.根据下面的话,设计“绿色记事本”的封面。

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到的风景一样。

4.填写下表。

时 间 事 件 这样做的结果 环保方法

--8--

星期一 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零用钱 好 捐钱

星期二 关灯睡

星期三 撕了3张白纸

星期四 不好

星期五 开赛车会排放废气 每年每人额外种20棵树

星期六 开车去上超市购物

星期日 乱丢垃圾

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用简单的几句话写下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作业。

()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都是风,()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的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有点风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让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9--1.用“ ”在文中画出拟人句。

2.用“ ”画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本文是按()顺序写的

5.一年四季的风各有什么特点?

呼风:

熏风:

金风:

朔风:

6.给文章加个题目

7.文章的结尾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作业。

轻轻的一声叮咛

轻轻的一声叮咛,给人以无限的关心和温暖。无论是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读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我”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关爱?你是不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呢?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10--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轻、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出差.(chā,chāi)小花伞.(sǎn,shǎn)着.想(zháo,zhuó)

似.乎(shì ,sì)浏览.(lǎn,nǎn)

2.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3.从文中找出几对近义词。

()—()()—()

4.把文中空缺的标点补上。

5.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 ”画出来。

6.三至七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两个“我”分别是谁?

7.“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8.写出你最喜欢的本文一个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的练习。

(一)--11--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1.用 “ ”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默读短文,找出三组反义词:()、()、()

3.填空。

(1)“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这种感情”指的是()。

(2)“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3)“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它们 ”指的是()。

(二)相逢是首歌 ——写给我的学生

①我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不久你们就要告别生活了六年的校园。六年来,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虽说平平常常,然而,看着你们开始准备行囊,带着憧憬,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我的心情异常复杂。我感觉自己像个导游,在与我的团队一起跋山涉水,领略迷人的风光之后,在我与你们友好相识、真心相知后,你们却要各奔东西了,因为远方还有更美好的景致在等待着你们。车子启动,你们趴在窗口朝我挥手,我也同样挥手,心中默念着对你们的祝福——我的孩子,祝你们人生的旅途一切安好。

②感谢你们,我可爱的孩子。或许我不苟言笑,距离你们心目中和蔼可亲的形象也许很远;或许我过于实际,距离你们心目中的浪漫也许很远。但是,我所传递的是真实的情感,你们看到的是真实的老师。

③感谢你们,我善良的孩子。从你们甜甜的笑容和对我的爱中,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圣洁与美好,让我的生命如鲜花般绽放。感谢你们,我聪慧的孩子。那些从你们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清纯的世界。

④“相逢是首歌,相聚是种缘。”这是我们的约定,永远的约定。

1.“远方还有更美好的景致在等待着你们”,“远方还有更美好的景致”指的是

2.下面一段话你认为安插在哪两段之间比较合理,为什么?

人生就是这样聚散离合,来去匆匆。回首一起走过的日子,苦中有甜,累中有乐。我们互相欣赏,彼此信赖。太多的爱,太多的善,凝结在我心头的感谢。

--12--3.写出你心目中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三)“假币?”尖尖的嗓门足以让全院的人都听得见。原来一个卖菜的找给爸爸一张50元的钞票,等我爸拿着这50元钱去商场买东西时,验钞机验出来是张假币。现在好了,这张麻烦的假币被推到我们家了,看来我们也要想法子“甩掉”它,而这项“艰巨”的任务被我自告奋勇揽了下来。

下午,我便上街溜达了。爸爸先前是在大商场“翻船”的(因为的验钞机),看来得从小店下手了。我选择了一家烟酒小百货店,老板娘这会儿有点忙,我就先站在旁边看着。前面两位顾客是买烟的,他们给了老板娘一张100元的钞票,老板娘拿到钱后,先是对着亮处看了看,然后又用手揉一揉,最后还甩了两下,确定是真的后才找钱给那两个人。我的手不知不觉地伸进了口袋,纸尖摸到了那张像草纸一样的50元钱,心里顿时感到一种不安,怎么办?老板娘太精明了,肯定会识破的。要是识破了,说不准会把我当贩假币的抓起来呢。我越想越害怕,干脆扭头就跑。

我继续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 哎 那边有两个卖气球的老人 生意挺兴隆 去那儿花掉这钱吧反正老人家眼神不太好买两个气球我递过去50元钱,那个老奶奶笑眯眯地帮我解下了两个气球。老爷爷转身翻着钱柜找钱给我。看着这对慈祥的老夫妇,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也许他们无儿无女,就*卖气球为生,也许50元钱他们三天也赚不到,而我却„„老爷爷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零钱,转身对我说:“孩子,我这里也没有钱找给你,你就先拿着这两个气球,过两天再把钱还给我们,反正我们一直在这里卖气球。”我内疚地接过钱,放进口袋。

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无力地踢着路上的石子:唉,到底该怎么办?猛然间,我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假币,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撕成了碎片。我轻轻松开手,碎纸片连同气球一齐飞了出去,望着气球欢快地飞上天空,我突然感觉到天真蓝。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甩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用“ ”画出描写“老板娘太精明了”的语句。

4.发挥想象力,将文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5.“我”回到家,会这样向“父母”解释:

6.写一个反义词,对制假币、贩假币的现象进行谴责:

7.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作业。

(一)--13--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 种(zhǒng zhòng), 织女在家里纺织。织女不仅美丽贤惠,而且心灵手巧。她织出的绸缎色彩绚丽,光华夺目,周围的姑娘们都来跟她学习纺纱织锦。有时候,织女也去帮助牛郎干些农活,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zhuǎn zhuàn)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织女并不喜欢。她喜欢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喜欢逗孩子们玩,喜欢看门前的溪水活泼地流过来,还喜欢听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 “日子过得挺美满”具体体现在哪里?画出文中的句子。

3.最能概括织女特点的词有:。

4. “她织出的绸缎色彩绚丽,光华夺目,周围的姑娘们都来跟她学习纺纱织锦”集中反映了织女___________的特点。

5.用“____”画出能概括短文意思的一句话。

6.请你在本段的最后根据前面的句式再写两句。

篇11: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题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练习卷

一、口算。(6分)

二、填空。(13分)

(1)3.02千克=()千克()克

120时=()天 1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0元2分=()元(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3)三角形面积用字母表示为(),梯形面积用字母表示为()。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5)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是n,另外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6)125缩小到它的()是0.125;()扩大到它的100倍是0.3。

(7)在100件产品中,合格品有96件,次品有4件。从这100件产品中任取一件,抽到合格的可能性是(),抽到次品的可能性是()。

(8)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5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条路长a米,小雪每分钟走x米,走了6分钟后,还剩()米。

(10)0.3、0.3、0.313、0.313这四个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4分,每小题1分)

(1.)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被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除数大。

()(2.)3.33333是一个循环小数。

()(3.)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4.)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四。选择(4分,每小题1分)1.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2.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A.a+a和2a

B.a×2和a2

C.a+a和a2 3.下面各式()是方程.A.5+X B.4X=0 C.4X-6>5 4有三张扑克牌,分别是梅花5,红桃7和黑桃2,从三张中任意抽出2张,它们的差是2的可能性是()A

1/3

B

1/9

C

1/6 五。计算

1.用竖式计算。(6分)

2.08×7.5 32.5÷2.5 78.6÷11(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解方程。(最后一题要验算)(9分)

6x-0.9=4.5 12x-9x=8.7 3(x+2.1)=10.5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3.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0.88×4.9+5.1×0.88 2.5×8×0.4×0.125 0.65×201

21.36÷0.8-12.9 0.25×1.25×3.2 7.28+3.2÷2.5

4.文字题。只列式,不计算。(4分)

(1)一个数的5倍与它的3.6倍(2)3.7与0.38的和去除4.6,相差5.6,求这个数。商是多少?

六、动手实践。(10分)

1.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的 2.求下面阴影部分的面平行四边形,并计算它的面积。积。

七、解决问题。(26分)

1.小明和小芳同院,小芳上学每分走50米,12分到学校。小明上学每分比小芳多走10米,小明几分到学校?

2.小亮买本子比买铅笔多花0.5元。买了3支铅笔,每支铅笔0.15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元,买了5个本子,每个本子多少元?(列方程解)等量关系:

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街头广告牌,底是12.5米,高是6.4米。如果要油饰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6千克,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4.实验小学五年级有学生54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靠墙边围成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6.陈老师要用8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化45.6元买了8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一些钢笔,每枝钢笔2.5元。陈老师还可以买几枝钢笔?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上一篇:抒情散文播撒诚信的种子下一篇:四年级班学雷锋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