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的鲁莽是我最大的伤作文800字

2024-04-16

今生的鲁莽是我最大的伤作文800字(共3篇)

篇1:今生的鲁莽是我最大的伤作文800字

今生的鲁莽是我最大的伤小学五年级作文

没了,什么都没了。

爱我的人没了,我爱的人,也没了。

我想要的一切,全没了。

——楔子

在得知暮娇失踪后的那一秒,我承认我笑了。这是我暮荫今生最痛快的,笑容。爸爸妈妈像疯了似的满世界的寻找这个丧门星,就差没有驱动武装部了。

暮娇是我的干妹妹,是个野女孩,六岁时因为盗窃了大人的钱而被警察抓去教育,正好被在派出所工作的妈妈看到了,实在觉得可怜,便把她带回家。那时我已经十岁了,已经懂得了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那时候爸妈明目张胆的偏爱暮娇也就算了,竟然无缘无故的在亲戚面前数落我,大肆夸赞她!?我也就当作傻傻痴痴的,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其实,我什么都懂。

“暮荫!你妹妹都丢了,你怎么还那么悠闲!”妈妈叉着腰,满腔怒火的`把我的手机丢在地上。

“关我什么事啊?她又不是我妹妹。”我依旧是懒懒散散的样子,努力把手中的橙汁吸完。

“荫儿!怎么那样说话!她早就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了!”爸爸火急火燎的走过来,一面吼我,一面着急的打暮娇老师的电话。

我急了:“干嘛啊干嘛啊一个个的!不就是丢了个人嘛!再说了,我什么时候承认她是我们家中的一员了!?暮家上上下下就我一个大小姐!没有也不可能有二小姐!(暮家很有钱,爸爸是做房地产的)”我一气之下从二楼跑了下来,干脆把客厅里的暮娇的照片扔了一地。顿时,家里一片狼藉。

爸爸妈妈在后面惊得目瞪口呆。

哼,这就是阻止我的下场。我要让你们知道,暮家,只可能有一个大小姐!那就是我!

残阳铺了一地,零零碎碎,让人分不清天与地的界限。黄昏了,所有人都变得疲惫。骨子里没有那股冲劲儿,是不可能抵御这夏日的酷暑的。况且,气温已经升高到了40度。

我扶着楼梯的扶手,满头大汗的握着手机,“喂,文金轶吗……我是暮荫……很好,你做的很好……一个已经十二岁的女孩,竟然还那么傻……你先别伤着她,我拿她有用的……“我笑的合不拢嘴,前仰后合,以至于惊动了楼上的保姆。

”大小姐?“年过半百的徐妈惊诧的问。

我吓了一跳。”徐……徐妈?“

”大小姐,您刚才,在和二小姐通话吗?“她小心翼翼的问。

我顿时满腔怒火:”都说了!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姐!今天的事,不许对夫人和老爷讲,听见没有!”我一把夺过徐妈手里的工钱,要挟道。

“是……小姐……我们做保姆的,一定会听主人的吩咐,求小姐,还给我的钱吧……”她乞求着。

“拿了钱快闭嘴!”我怒吼,一下子把钱扔在她怀里,她没接住,撒了一地。

篇2:你的微笑,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

童年时的一次重病,让他懂得了生命的尊贵,也懂得了去回报

1961年,徐莲森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那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物质供给最匮缺的一年,尽管这样,他的降生还是给这个没有男孩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然而在他7岁那年,一场重病突然降临。开始时他是发高烧,父母以为是感冒,后来却越来越重,头晕、恶心,浑身像被拆开了一样疼。父母急忙把他送到了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医生在查不出病因的情况下给他做了腰穿,最后确诊为败血症。当时,医院里仅有的青霉素根本无法控制他的病情。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看到的是翠绿的枝叶在窗前闪动,也看到了自己的手臂上扎着针头,鲜红的血正在一滴一滴地流进他的血管。爸爸告诉他:“给你输了血,病情才算稳定下来。”

徐莲森渐渐地长大,上学,参加工作,成为中铁建十二局六公司的一名干部。之后又结婚,得子。岁月在更迭,童年中的记忆也在模糊中淡去,可是他对那次昏迷醒来后看到的情景却始终记忆犹新,他时时地想:当时如果没有那次输血,如果没有那献血的人,我可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尽管输血家里是花了钱的,但是生命不是能用钱去衡量的!将来,一定要为别人,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2001年6月的一天,正开车行驶的徐莲森看到路旁停着一辆街头采血车,于是他停下车上前询问无偿献血的有关事宜。那天,他第一次献出了200CC的血,感到了一阵欣慰:与己无害,对人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

自2001年6月他第一次献血至今,徐莲森这位普通的市民已经进行了6次无偿献血。也正是在献血中,他看到了采血车里挂着的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画。

“医生,这造血干细胞是什么样的病人需要?”

“你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移植去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也是根治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随后,医生又送给他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从这些资料中他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也称为血癌。但是和其他的癌症不同,白血病患者只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也称骨髓移植)就可重获新生。目前,白血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一种世界性疾病。自美国医生托马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通过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能够挽救白血病人的生命以来,世界各国就开始利用这一方法来救治白血病患者。到了八、九十年代,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其中,美国的库存人数为470万,欧洲为370万,就连台湾省都达到23万。可是,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却只有13万的志愿捐献者。相比之下,中国的白血病患者却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在递增,现已达到1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由于种族的差异,世界上非黄种人的造血干细胞对中国人几乎无用,中国白血病患者生存的希望只能寄托在自己的同胞身上。

然而,还有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并不是每一个捐献者都能给每一个白血病人带去生的希望。只有捐献者的血液中的HLA与受者的完全相同才能进行移植。HLA相同的机率在同卵孪生兄弟姐妹中是百分之百,非同卵兄弟姐妹及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是25%,而非血缘之间的人只存在几百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甚至更小的机率。随着中国家庭独生子女结构的确立,靠有血缘关系的捐献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已不可能,那么,那些患白血病的患者只有靠非血缘关系的捐献者来挽救他们的生命了。

另外,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复制再生能力,一个正常人造血干细胞总量为3000克,而捐献者只要献出10克就能挽救一个白血病人的生命,这对捐献者自身并没有不良影响。

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在对自身没有伤害的情况下去挽救一个生命在徐莲森看来是应尽的义务。从那一刻起,徐莲森便决定去做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03年7月,他填写了志愿书,成为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的一员。

心系不知名的“妹妹”,远方的大哥为你的生命之舟加油

2004年12月21日,徐莲森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黑龙江分中心(以下简称黑龙江分中心)的电话,告知他与一位浙江省的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第二天,他来到了分中心。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将来自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管理中心的一份配型成功的发函递给他:“你是否愿意捐献你的造血干细胞?”

“我愿意!”在说出这3个字后,徐莲森感到一阵激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捐献者的年龄不能超过45岁,今年他已经44岁了。能用自己的付出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工作人员随后告诉他,目前只是初步配型成功,能否决定移植还要通过做血液高分辨来确认。尽管他是成年人,但做高分辨还要他的妻子同意。

在这之前他一直是瞒着妻子的。这天晚上,他把这一切都告诉了妻子梁淑贤。妻子听了他的解释后,非常支持。

2005年1月3日,徐莲森的血样被送往深圳做高分辨检测。1月21日高分辨检测结果显示,6点位全部吻合,配型成功。随后,徐莲森在志愿捐献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一场挽救一个普通生命的行动在两地间正式开始。

1月23日,徐莲森在黑龙江分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市血液肿瘤疾病研究所进行体检。这是一家治疗血液疾病的权威医院。

在这里,徐莲森接受了甲、乙肝6项、传染性疾病及各脏器功能等一系列严格的体检。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转氨酶偏高。

“几天后再复查一次吧!”医生说。

“那要是再高呢?”

“那就只能放弃了!”

“什么?”徐莲森听后心往下一沉。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许多的捐献者就是高分辨配型成功了却在体检上没有过关,这使得那些有志捐献的人无法实现志愿,也使那些充满希望的白血病患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久久期盼的生命的希望如水泡一样地破灭!可是他没有想到这样的事也会发生在他身上。

“医生,如果只是一时的偏高,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能和你平时喝酒有关,也可能是身体疲劳造成的。”

从医院回来后,他去单位请了假,那几天,他让自己处于一种绝对的休养状态。5天后,当再一次来到医院化验时,他心里不停地祈祷着。化验结果合格!那一刻,徐莲森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在感谢苍天!

“现在,你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发生感冒、外伤和腹泻!”在他离开时,医生对他千叮咛万嘱咐。送他回家的路上,黑龙江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他说:“老徐啊,这一关总算过了,你现在就是那位患者生命的惟一希望了!”

回到家里,他对妻子说:“淑贤,我还要和你再商量一件事。从明天起,我不想上班了!如今那位病人惟一的希望就是我了!现在正是寒冬,难免不感冒;在外开车,一旦发生个磕磕碰碰,一点小的闪失,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梁淑贤稍一沉默,徐莲森知道这沉默后面的内容:由于前些年他有病,他们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儿子今年要高考,又要抚养老人,这个家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但梁淑贤却说:“我们承担的只是困难,换回的却是一个生命,值!”

从此,徐莲森在家里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不仅不轻易出门,凡是想到有可能造成外伤的家务活,梁淑贤都承担下来。转眼间春节到了,亲朋们相聚,大家让他喝酒,可无论怎么劝,他也不喝。

命运多舛的“妹妹”,大义哥哥送你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终于等到了3月31日,徐莲森住进了哈尔滨市血液肿瘤疾病研究所。经过再一次严格的体检,各项生命指征均正常,接下来,就是注射“动员剂”(惠尔血),将他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都“动员”到外周血中。这是一个要经过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随着“动员剂”的注入,徐莲森出现了重感冒的症状,头痛、鼻塞、无力,浑身所有的关节都在疼。这期间,为防感冒、外伤和腹泻,他连走廊都不去,整天呆在20几度的病房里,用刮胡刀时也是小心又小心,在饮食上,他每顿只吃馒头、粥和咸菜,不吃一点带油腻的东西。

按计划,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分两次进行,分别定在4日下午和5日上午。另一方面,浙江的白血病人已于3月29日进入杭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无菌封闭病房中,她的免疫细胞和血液细胞将逐渐被降至零,为的是将排斥降到最低,保证移植顺利。因此,如果说此前出现差错还只是没有为其成功捐献,那么此时如果再出现问题,那无疑等于夺去人的生命了!怀着这样的想法,3日晚放心不下的徐莲森找到为自己做主治医师的昝昭民主任:“昝主任,你看我的身体能不能保证移植需要的数量和质量?”

“从你的身体情况看,不会有问题!”

“那不会到时采不出来吧?”

“你放心吧,不会有问题。只是你要一动不动地躺三四个小时,很辛苦呀!”

“只要能救她,我受多少苦都没事!”

4日下午1时,徐莲森来到无菌采集室。为保证造血干细胞不因挤压而破损,所用的针头是比输血针头还要粗的特大号针头。随着针头进入他的静脉,鲜红的血顺着透明的滴管流向转动的血液分离机。这是涓涓的生命之流,将带着他生命的浓情和炽热,流过万水千山,去挽救另一个年轻的生命。徐莲森尽管双臂上都扎着针头,整个身体一动也不能动,但他却感到多日来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欣慰,他期待已久的愿望正在化为现实。

4时30分,采集结束了,徐莲森的后背也全部被汗水湿透了!

接下来就是等待分离结果。稍稍休息后的徐莲森就坐不住了,他起身去问医生。

“没问题。”医生嘴上这么说,但徐莲森分明从对方的表情上看出了问题。

“是不是没达到要求?你们怕我担心不告诉我,那我会更着急的!”

“没有达到预计的数量。”对此,专家们解释说:也许是由于他年龄已快临近45岁,身体机能都处于下降状态所致。“别急,明天还有一次呢!”

“要是明天还不行呢?”徐莲森担心地问。

“那就只有再采第3次了!”

“只要能给人家凑够,采多少次都行!”

他的话让在场的专家们都很感动。著名的血液病专家马军教授对他说:“老徐,你别着急,我们会想办法调节够的!”

“马所长,你这是安慰我呀!我这原材料要是不行,你们医术再高,设备再先进不也没用嘛!”

在众人的安慰下徐莲森回到了病房。他一直坐卧不安。由于媒体对他的捐献事迹进行了报道,同时,他也通过媒体了解到浙江那位白血病患者的情况。她叫杨建云,于一年前患病。患病后,她的丈夫想方设法为她先后筹集到50万元。她曾先后经历了3次配型,第一次是她的亲生哥哥,结果配型没有成功;第二次是来自于志愿者资料库,可是在准备做高分辨前,那位志愿者却不知去向了;第三次是来自台湾省资料库的志愿者,在高分辨检测中发现有3个点位不相同。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杨建云彻底绝望了,她开始拒绝医生的治疗。就在这时,传来徐莲森和她配型成功的消息,使她又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如果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出现差错,不仅杨建云会彻底绝望,而且已完全失去免疫机能又患有重病的她有可能就会离开这个世界……到那时,自己不是成了夺去她生命的罪人了吗?这样想着,徐莲森再也坐不住了。本来,按预先的方案,采集完第一次后他已不需要再打“动员剂”了,为此,他找到了医生要求继续打“动员剂”。最后,在他一再的要求下,医生本着安全的原则,分别于夜里零时和5日早晨5时为他加了两支“动员剂”。强烈的药物反应使他周身的关节疼痛无比,但他更担忧的却是第二天能不能采集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

那是他有生以来度过的最漫长、最难熬的一夜。

第二天早晨7:45分,徐莲森再一次来到血液采集室。在采集的整整4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祈祷着。

中午12时采集结束。回到病房里的徐莲森却无法轻松下来,在等待检测结果时,他的心越来越紧张:根据杨建云的主治医生提供的信息,针对病人的病情及用药剂量经过缜密推算后得出,杨建云的最佳移植时间就是5日这一天,因此,方方面面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按照这一时间所做出的,连航班都要事先预订好。如果这一次采集的量再不够,使移植无法进行,那么,杭州方面的等待,这之前各方所做的一切努力就都将付之东流。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突然,门开了,昝昭民主任挥着手大声说道:“成功了!各项指数均达到了要求!”

病房里顿时欢腾起来,所有人都为这次成功的挽救鼓掌、欢笑和感动。

出发前,黑龙江分中心的栾主任来见徐莲森问他是否有什么话要带给杨建云。徐莲森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想起杨建云经历了不幸的患病,经历了痛苦又曲折的治疗过程,想到了她移植后血管里流淌的就是和自己完全相同的血,不禁感慨万分:“我要送她一束鲜花。”随后徐莲森在纸上写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愿与我血脉相连的妹妹早日康复!”

当栾主任让他在落款处写上名字时,他说:“我绝不留名字。对她,我有两个要求:第一、我坚决不和她见面,不需要她对我做任何感谢;第二,我想知道她移植是否成功!”

下午3时20分,载着徐莲森造血干细胞的FM9176号航班腾空而起。当机务人员了解到栾主任一行是护送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一个白血病人的生命时,立刻由机长向空管中心报告了此事。一向以严格、准时著称的航空部门,也为这生命的挽救所感动,于是当时所有的航班均为本次航班让行,使飞机提前半小时抵达。

当晚21:30分,杨建云的移植手术开始,22:30分,手术顺利结束。杨建云的身体情况良好!徐莲森也在电视上看到了他“妹妹”微笑的画面。

正当徐莲森沉浸在无比的轻松和欣慰中时,他竟然接到了杨建云从杭州打来的电话,电话中的杨建云用哽咽的声音说:“徐大哥,感谢你送给我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原来,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4月5日这天,正是杨建云农历30周岁的生日。也许,正是这难遇的机缘巧合,正是这感天动地的特殊生日礼物,打破了那严明的规章约定的限制,让这对连结着生死之情的特殊兄妹在这一特殊时刻彼此听到了对方的声音。

外记记者在采访徐莲森时曾深为他那开朗、豪爽的性情所感染,也深为他那无私、朴实的心灵所感动。

“其实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别人遇到这样的事也会这么做。只是这几万分之一的机会让我碰上了,因此我是一个幸运者。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记得我小时候,谁家包饺子都要给左邻右舍送上一碗,一家有事全楼全院的人都来帮!可是这些年,住在同一个单元里的人相互都不认识了,人情淡薄,人们把精力都用在挣钱上了!听到我要捐献,有人就说,给你多少钱呀,不给钱捐它干什么,怎么也得给一万两万吧。人的生命是不能用钱去衡量的!我相信有一天,人与人之间那种相互关爱的精神还会重新回归的!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徐莲森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一位在哈尔滨的港商表示,回港后要动员自己的两个儿子去做志愿捐献者;徐莲森正在学医读研究生的外甥女毕妍也为舅舅的事所感动,表示也要做一名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者。

篇3: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遭遇人面兽心的干哥哥

2001年,刚满19岁的我高中毕业了。虽然我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能歌善舞被称之为“校花”,可学习成绩却平平常常,高考落榜是我预料中的结局。我找不到事做,成天呆在家里读琼瑶的小说,读席慕容的诗,与心情不好的父亲经常产生矛盾。姐夫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姐姐带着个两岁的儿子在家守着一座两层的楼房过着富足的日子。后来,我只要在家与父亲生了气就朝姐姐家跑。跟姐姐说说知心话,逗逗小外甥,一切烦恼也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姐姐家的房子住不完,就把空余的房间全部出租了。那年冬天,镇农业银行和镇信用社各建一栋大楼,承建单位是来自成都的一个建筑队。工人住工棚,包工头租住了姐姐家的一间房。这个包工头名叫曾彪,是个颇有点大款气派的三十七八岁的英武男人。因为我常去姐姐家,一来二往便熟悉了。我叫他曾大哥,他叫我“小娟”。

一天下午,我正在姐姐家玩,外出了个把月的姐夫回来了,姐姐执意要留我吃了晚饭再回去,我答应了。同时,姐夫还请了曾大哥过来喝酒。那天他们在饭桌上先是谈了一通生意上的事情,后来却突然把话题转到了我身上。姐夫看了看我,然后叹息地说:“小娟能歌善舞,如果送她去艺术学校深造,将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不知曾老板有没有这方面的门路?”曾大哥把我夸奖了一番后说:“艺术学校我不太熟,成都一所建筑工程学院的领导倒是我的好朋友。如果送小娟去学建筑设计,出来做个建筑设计师,赚大把的钱不也很好吗?”听到他的话,我有些心动。我谢了曾大哥的好意,并说我父亲没有钱,他是不会送我去的。曾大哥喝了一口酒说,读书花得了几个钱?只要我想读,全包在他身上了。曾彪后来还说我长得乖巧,想认我做干妹妹。当时姐姐、姐夫都迎合着说好。我也笑着答应了。

那年元旦后的一天,曾大哥要去广西桂林办事,临走的时候他问我去不去跟他玩。我当然是求之不得,桂林山水甲天下,谁不想去看看?

到桂林的第三天,晚饭后,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电视,看到12点洗了澡准备上床睡觉时,大哥敲开了我的门,手里提着一个纸购物袋。他坐下和我天南海北的聊了很久,然后从购物袋里拿出一套时装,那是我下午游漓江回来时试了几次但又不敢买的一套衣服。

他说他办事回来刚好路过那家店,见我非常喜欢那套服装,就顺便买了回来。他还让我先试试,看看是不是合身。我忙说了好几声“谢谢”,然后高兴地脱掉外衣,试穿起新买的时装。可当我脱下新装的时候,“大哥”却冷不防地把我拖进了他怀里,一边在我脸上狂吻,一边说些温情挑逗的话,还把我压倒在了床上。我奋力挣扎。他一边用力脱我的衣服,还不停地央求我说:“小娟,我很喜欢你,你就答应我吧。”当时我的脑子完全失去了主张,我怕失去了这千载难逢读大学的机会,也怕他回家乱说毁了我的名声。于是,我失去了反抗他的勇气……

事后,他跪在床上拥着我说是真心想和我好,发誓今后一定会好好待我。事已至此,我后来便一门心思地逼他实现送我读书的诺言。我总是有求必应,千方百计讨他欢心,为他我曾去外地的医院做了三次人流。

一天,我在县城的一位朋友结婚,去吃喜酒,曾大哥说没什么事就多玩两天,有事打电话跟他联系。可我惦记着他带我去成都的事,就连夜搭便车回家了。下了车,我就直奔姐姐家。这时,已经是深夜12点了。我蹑手蹑脚地上了楼,曾大哥的窗口还透出隐隐的亮光,我用钥匙打开了房门,却被一幅丑恶的场面惊呆了:曾大哥正与一个女人缠在一起……后来我看清了,那个在他身下的女人竟然是我姐姐。我用力拉上门,没命地往夜色深处奔去……

我的大学梦破灭了。曾大哥第二天就悄悄离开了小镇不知去向。最不幸的是,他同时占有我们姐妹的事不知怎么传出去了,闹得沸沸扬扬。闻讯回来的姐夫气得把姐姐暴打了一顿,然后离了婚。父亲气得几耳光打得我鼻血直流……

流落异乡的日子爱情降临

无法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活下去了,我想到了到达州打工。费尽了千辛万苦,我在电脑城的一家公司找到了个文员工作,用拼命的工作来麻木自己。

可是,一年以后,爱神却悄悄叩开了我紧闭的心扉。闯入我心里的男人叫林浩,他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30岁的他已是一家集团的业务技术骨干。我俩是在一次文艺晚会上相识的。林浩的公司也是主办单位之一,他因此认识了我。

后来我发现,林浩的住房与我租住的宿舍居然在一个小区内,我们渐渐熟悉了。几个月后,他向我郑重地求爱。当初,我还想拒绝他,可是很快,我在他的爱情攻势面前筑起的堤坝就被冲得土崩瓦解了。陷入爱河的我,享受到无与伦比的欢乐与甜蜜。

我想把过去的一切全部告诉他,一切由他定夺。面对他的纯情,我无法不心痛。可我始终没有机会。一切的罪过就这样在爱情的包装下一直拖了下去,永远也没有曝光坦白的机会……在这种爱愧交加的日子里品尝爱情的琼浆,对我来说无异于是种漫长的煎熬和折磨。

2005年国庆节,我与林浩要举行婚礼了。一个打工妹能在此获得一场如此美满的婚姻,是令人羡慕的。而随着婚期的临近,我却很惶恐,如走向刑场一般失魂落魄。

洞房花烛夜,林浩的举止显得是那么的胆怯与慌乱,并未给我多少性爱的欢乐,反而更加深了我的负罪感。我的泪水流了下来……

新婚的第二天早上,林浩起得很早,因为我父母和姐姐都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林浩要赶去下榻的酒店接他们过来吃早餐。我也一同起了床,在我铺床叠被的时候,我发觉林浩看了一眼无血痕的新床单,双眸掠过一丝阴云,脸色也阴沉了一下。我的心一紧,准备接受他的一切斥责或惩罚。然而没有,他在我额头上吻了一下,便出了门。就在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时,我强忍的泪水如决堤的江水哗哗而出……

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我在诚惶诚恐中度过了蜜月,这之后,我们的生活开始协调了,林浩的热情也开始高涨了。我的心情也开始好转。一天夜晚,夫妻俩吃罢饭出去散了会步,就回家里依偎着看电视。可在选频道上发生了矛盾,因为林浩喜欢历史,所以要看《康熙微服私访记》,而我则喜欢火遍神州的《还珠格格》。不知为什么,平常一向相互谦让的我们,此刻却互不相让起来。林浩双眼一瞪,把遥控器往我面前一摔,喝道:“知道吗?我不想看爱情片,我不想看……”吼罢,他丢下我一个人在客厅独自进了书房。我的心又是一阵剧痛,泪水又流了满面。我已听出了林浩话中的弦外之音,我猛然觉得浑身变得冰凉。不知所措的我默默流了一阵泪,我决心不再迟疑,去向林浩“坦白”我的罪恶历史……

林浩坐在电脑前胡敲乱打,见我进来,他双眼冰冷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不看电视了。我怯弱地看着他,我说想跟他好好谈谈。他却冷漠地看着我说:“谈什么?谈了快三年了,还有什么没谈清楚的?”他说要加夜班,没空。“浩,你不可以这样,我要告诉你,我要把什么都告诉你……”我突然吼了起来。我不知道当时是哪来的勇气。我做好了准备,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把心中的秘密说个痛快。没有想到,他也对我吼了起来:“出去,你给我出去,我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想听!”林浩发起脾气来了,老鹰抓小鸡般把我拉到卧室,关上门,自己又回到书房,把门反锁上,任我怎样哀求都不开门。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睡在书房门口的地板上,不过身上盖了毛毯。我起来一看,书房门半开着,林浩早已不知去向。我只好又含着泪水为林浩整理书房。在收捡日记本的时候,我无意间翻动了一下,看见里面的内容有我的名字,心中不由一沉,莫非他是特意给我看的?我心情沉重地一页一页翻读下去。

整本日记,半年多的内容都与这件事有关,原来林浩对我不是处女跟他结婚的事实都很明白,可以说是一个男子在痛苦和屈辱中挣扎的心灵纪实……昨夜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今晚我怎么啦?散步时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又发作起来?我知道,这是因为电视《还珠格格》那纯而又纯的爱情镜头刺激的结果。我不是千万次地叮嘱自己不要去计较那件事 ,为什么又忍不住了呢?

“小娟在书房里的哀求,我真是心惊肉跳,我知道她要说什么,但那恰恰是我最害怕听的,也是最不愿听的。尽管我知道小娟一直呆坐在书房门口哭泣,但我不能开门。小娟,请原谅我的狠心。

……

“在极度的痛苦和屈辱中看小娟,其实她的痛苦比我深。因为无论怎样,受伤最大的还是她。从她的目光里,我读懂了什么叫心痛,什么叫愧悔。我知道,她无数次想对我说,而无数次地又没说出口。从痛苦的炼狱里,我到底还是站了起来。我爱她,就要爱她的一切,为什么不包括她的过失和缺点呢?于是,我为小娟寻找‘失贞’的理由,我为她编织了一个与童话一样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的一切细节都是美丽的,即使是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的错误……”

看到这里,我再也读不下去了,我的眼泪已经把日记本上的字迹浸透,变得模糊一片……

下班的时候,林浩已经回家。我有些神志恍惚地看着他。他对着我,面带微笑张开双臂,把我拥进了怀里。我想要说什么,他却用手捂住了我的嘴巴,他叫我别说了。“是美丽就放在心里珍藏起来,是罪孽就让时间埋葬掉吧。”我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抱住他,一个劲儿地哭。此刻,似乎只有哭才是我发泄感情的唯一方式。我久久地依偎在他怀里不肯离开。这才是这个世界上可以让我靠着憩息的唯一港湾啊!

上一篇:六下阅读复习题下一篇:会计实习生单位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