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修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2024-05-03

文化艺术修养与人的全面发展(共6篇)

篇1:文化艺术修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东方语学院日语1302班朴银珠学号:0601130227 摘要:时代发展要求当代人,尤其是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是培养、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中,文化艺术修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际和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无疑人才是其竞争的焦点。而人才竞争的焦点则是素质和能力。多年来,社会对于各类人才的综心理素质看中程度愈来愈高。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低,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焦点。因此,大学生应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文化,艺术,心理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应同心理素质教育想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活动的特点。①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②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③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④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⑤;⑥质量与数量的统一;⑦时空性与超时空性的统一。由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与具体性,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情感的波动性与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与调控性,因此在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半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益呈现出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现代高科技总是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现代高层次人才如果只拥有比较狭窄的先进专业知识,那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的。不知道往日那些高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工科尖子们,在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局面时,又该作何感想?而近几年在全国各大高校里掀起的综合大学、各科系合并热又说明了什么?北京服装学院在种种压力下仍坚持“艺工结合”的办学思路,既反映了办学者的前瞻性,也是时代要求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前提的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不是说专业知识就不重要,相反,要想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在我国现有对专业知识已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文化艺术修养对我们的影响。

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朋友邀你一起去听交响音乐会,为了不扫兴,也为了不让朋友看出自己“农民”,你欣然决定舍命陪君子。可一到现场不是哈欠连天就是百无聊赖,坐着比站着难受;又或者,同学周末聚会,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世纪坛的“达利画展”,争相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见解、想法,而此时对绘画一无所知的你,只能坐在一旁怅然若失„..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人达到良好品格、气质、修养、风度的必要途径,主要是 一种后天教育行为,包括绘画、雕塑、书法修养,音乐、舞蹈、戏剧修养,哲学、伦理、道德修养等。它以美育为实施途径,并以人的需要与能力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为信念,其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协调发展,使人的生活更美。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幅画消却多少烦恼,一首诗引发壮志豪情、一曲美妙的音乐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树人中,树“技”,也就是掌握一两种专业知识,相对容易一些,而树“心”则要困难得多。难就难在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和高尚人生境界的“四有”新人。文化艺术素质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提升、全面解放的必由之路。了解一些文化、历史,特别是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审美欣赏、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对于继承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遗产,追求刚健昂扬、超迈博大的人生境界,涵养丰富健全的个体人格、高尚充沛的审美素养,甚至对于科学的创新、思维的变革、技术的发明都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教育部还曾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可见,当今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可以说,加强文化艺术修养的现代教育观念,或者可以说是现代美育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是根本一致的。然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却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用一种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美育。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诸多“高分低能” 现象的产生。只有素质相对全面的人,才可能在今后特定的领域做出较大的专业成绩,才可能去创造和享受美好的生活。文化艺术的缺失,使得比较偏重于科学技术学习的人照样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对我们已不是陌生的教训。不但是广大艺术家,而且大量的科学家、学者、工程师、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等都需要很高的文化与艺术修养。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科学家与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的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是分不开的。1978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动物园看看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可能大家有一种同感,那就是,在社会和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为了生存,又由于个人的精力和实践所限,我们不得不全身心投入某一专业领域,必须牺牲与此关系不直接的需要与能力。直白地说,就是文化艺术不能当饭吃。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观念的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文化艺术修养必将成为人才竞争的一个焦点。我们也看到有少数科学家几乎已失去了感受生活和欣赏美的能力与兴趣,最终被沦落为“机器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据科学结果表明,智力的发展常常导致情感、敏感性和个性兴趣的丧失。而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进行情感教育、引发人们创新思维和产生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人在面对危急时引起的恐惧感,看到丑恶事物时引起的憎恶感,欣赏完美的艺术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对美好事物产生的爱慕感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即是情感。

情感,不仅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情感最有力量推动人们的行动。当我们欣赏一幅幅或壮美或雅静的山水画时,心中会由然而生一种对祖国壮丽山河、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我们更加热爱自然而时时刻刻关注和保护环境;因此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而为自己生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并时刻激励自己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看完罗中立的《父亲》后,我们自然由生出一种爱的温馨和对父亲的思念,也深深理解了父亲的艰辛和操劳,并愧疚于自己作为儿女的不孝,这就是艺术教育对人的善良、爱和亲情等情感的培养,这种教育的效果是其他教育类别所难企及的。

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智育的同时,更加注意加强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憧憬美好的未来而忽视了现时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只是一个美好而遥远的许诺,而应该是一个由今天达到明天的实践过程。我们应该时时铭记,在现实的条件下,努力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质量。再者,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者也应该具有丰富的需要和能力,因为使每一个体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恰恰是由具有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劳动者创造的。

种种事实说明,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已成为当今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漫漫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

作者姓名:张公社 周喜华

出版时间:2012-05-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所属系列:当代教师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篇2:文化艺术修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两种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两种文化从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正是人的`发展从片面走向全面的历史过程.

作 者:温泉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6) 分类号:G0 关键词:两种文化   融合   人的全面发展  

★ 民族旅游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 “年文化”营销:与消费文化共舞

★ 文化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 重返伊甸园-论文化与人的和谐

★ 科技进步对消费文化的影响论文

★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

★ 新疆文化旅游发展路径选择

★ 消费善心 范文

★ 清朝的文化三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篇3:文化对人的影响与人的全面发展

1.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优秀电影、电视、图书等文学艺术作品, 在新时期形成的抗震精神、奥运精神等, 理解和把握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等。要结合网络文化, 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其对人们的影响, 深刻理解国家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是高考的常考点。从题型上看, 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从考查方式上看, 通常结合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等考点进行综合考查, 有时也会结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点进行考查。因此, 复习本专题时要有整体的观点, 在理论体系中把握本专题知识, 在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中理解本专题知识, 弄清本专题知识的价值。

【考点指津】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 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 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 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 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 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 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考点拓展:

文化只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 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1) 文化对人的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 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 文化对人的影响, 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 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考点拓展:

(1) 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 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2)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但并不意味着永不改变。

3.文化塑造人生

(1)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 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②人的全面发展, 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文化活动、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考点拓展:

(1) 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作用都是就优秀文化而言的, 颓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可能把人生引向歧途。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

(2) 区分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高考回眸】

(2011·北京文综卷·40)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 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2011~2015年) 》, 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分析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知识范围明确, 需要考生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回忆起来, 并结合材料有选择地应用。

答案: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转变思维方式, 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设计】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成语或诗词的寓意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耳濡目染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④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8月13日, 某女士给《西宁晚报》打热线电话称, 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 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 (我) 、“酱紫” (这样子) 等网络语言, 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 (姐姐妹妹) 、“灌水”等词。 “亲, 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 2011年8月30日, 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 迎接新生。不仅如此, 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3.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4.《安徽日报》记者2011年9月2日从安徽省文明办获悉, 根据中央文明办部署, 中秋节前后, 安徽省各级文明办积极开展中秋网上系列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之所以要通过开展中秋网上系列活动, 为人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是因为

①文化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2011年 9月1日, 深圳市政府五届四次全体 (扩大) 会议召开。市长许勤在会上指出, 从大运会的申办、筹办到举办, 全市各区各部门团结协作、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不负重托, 大力培育和弘扬了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合力攻坚的协作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大力继承和弘扬这些崇高精神。弘扬上述大运精神有利于

①感召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感召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感召人们提高健康素质 ④促进我们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在大力继承和弘扬大运精神的过程中, 并不是人人都受到大运精神相同的影响, 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

7.2011年8月30日, 以“垃圾围城、文化解围”为主题的第二届垃圾与文化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主持人芦俊在发言中指出:垃圾之事看似很小, 其实很大。最小的事情是最难的事情, 最脏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同时, 垃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它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 除了政府的重视、财政的投入、技术的支撑, 更关键在于文化的引领和民众的参与。因为垃圾处理的核心最后是减量, 而真正减量的源头在于每个人。每个人的改变关键在于心灵的启迪。那么心灵的启迪需要文化来化人, 需要艺术来养心。

(1) 社会问题的解决, 更关键在于文化的引领和民众的参与。因此, 有人认为:“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 结合上述材料,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8.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8月16日, 由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两基”迎国检校园文化建设督查活动顺利结束。督查发现, 有个别学校设在校内各处的激励语存在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不符合教育环境的问题。对此, 兰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校园文化”课题小组, 着力帮助各校提升校园文化水平,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材料二 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举办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国启动仪式于2011年9月5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这一项目将投入24.5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全国各地建设8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16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5年内达到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覆盖15%、20%、30%乡镇的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 将改善各地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的薄弱状况, 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材料一, 谈谈学校为什么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2) 结合材料二, 谈一谈应如何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

1.C 提示: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的有①③④。②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B 提示:网络语言“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而且被人们在生活中使用, 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故B符合题意。A、D观点错误, 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均可排除。

3.A 提示:人们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 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C、D显然与题意不符, 故选A。

4.B 提示:①③说法错误,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5.D 提示: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大运精神属于优秀文化,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项。

6.C 提示:同种文化对人们影响不同的原因在于人自身, 而非文化。

7. (1)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有先进、优秀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只有先进、优秀的文化才能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因此, 认为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是正确的, 但笼统地认为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科学的。

(2) ①政府应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宣传有关垃圾危害的知识, 引导人们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以便更好地通过文化的力量推动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②政府应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力度,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③政府应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垃圾处理问题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 政府必须关注民生, 加大对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 鼓励社会各界为垃圾的处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8. (1) 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理由如下:第一,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有助于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第二,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创造这样的文化氛围可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 文化塑造人生, 不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建设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 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塑造健全人格,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②中学生: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2) ①国家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启动, 有利于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②文化产业部门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 努力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拒绝生产和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③青少年学生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 提高辨别先进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的眼力, 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篇4: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和每个人自身的艺术修养。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指人在各方面都有能力,具体指人的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情操、意志、审美等。很显然,恩格斯在这里把情感、审美等艺术修养列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人的认知能力和艺术修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李政道先生在论及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时说:科学和艺术都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境界吗?可见它们确实是不可分的。在历史上,那些对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几乎都具备艺术家的素质,而这种素质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思维,对他们取得科研成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以下作用——

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和道德素养。艺术教育是现代社会中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和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以音乐为例。音乐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音乐作品是音乐家心智的果实,它对于人的精神感染是最直接最强烈的,往往又是潜移默化的,它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起着直接共鸣和感奋的作用。优秀的、高尚的音乐作品能够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艺术修养,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树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孟子、荀子等都曾谈论过音乐教育的作用。我国最古老的音乐专著《乐记》就有专门论述音乐美育的“乐化篇”。“以美辅德”有利于人们改造世界,改造自己和陶冶情操;“以美益智”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和发展智力;“以美促体”可以振奋精神和愉悦身心。在近代,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普及学校音乐教育,以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今天,音乐艺术教育在培养创造型人才中正在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启动思维,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1世纪,人们对实施艺术教育价值的认识已不再仅仅停留于提高人的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20世纪末美国艺术教育的报告提出,艺术教育具有培养开发人的另外一半大脑的功能。有关研究证明,弹钢琴能增强人的空间感和线性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是学习数学所必备的能力要求。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证明了音乐与全面的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在同样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的两组8至12年级的学生中,受过音乐训练的学生,数学成绩明显高于未受音乐训练的那些学生,其阅读能力、对历史和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也提高了40%。

会审美才会生活。艺术教育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以艺术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为例。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导致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变化。今天,人们购买产品既注重质量又注重外形设计,即既注重使用价值,也注意欣赏价值。这反过来促进生产部门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必须注重外观。消费观的变化,消费与生产领域的互相促进,不仅美化了生活,更美化了人的本质,成为走向新的文明的一个具体表现。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到,不会审美就不会生活。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就不能欣赏美,也就不能进行批判、进行创造。不知美也就影响对丑的认识,反过来,知道了什么是美,就能判定什么是丑。让青年学生接触大量严肃或通俗的艺术作品,会促使学生逐步学会从中判断艺术作品的优劣,并作出理智的选择,而他们的这些选择,又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影响和决定着他们的生活走向。

培养青年人的集体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世界许多国家都普遍重视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力图通过美育来陶冶和培养青少年的品德和性情,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而又丰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今天,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单凭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已难以抵御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弘扬团队精神,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使团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得到更大的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大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集体意识应当从青少年抓起,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强化这种集体意识。凡是参加合唱或乐队训练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只差半个音,那么发出的声音就会与整个集体很不协调,有时只差半拍或几分之一拍,也将严重影响整个集体的演出效果。我们试想:乐于接受这种教育的青年,会不关心和热爱集体吗?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乐队演奏员会不认真地去练习吗?正是这样的训练要求,促使他们逐步养成学习认真、团结一致、爱护集体的良好意识,从并由此进一步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不论聆听黄河大合唱,还是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人的思绪、情感都会随音乐的起伏而跌宕,从中默默接受那情理交融的音乐熏陶。人类在求真向善中表现出来的理性、道德、情操等,都会深深地感染启发人们。这优秀的艺术,自然成了人生理想的教材。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人们追求美的历程。受美的事物感染,人们也会变得更美。衷心希望艺术教育使每个人的素质更全面,并使之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篇5: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正如 在《娱乐至死》里提出的那样: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知。媒介不仅仅使人们获得了信息,更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朝着大众媒介时代更深的前进,对于种种生活中须臾不离的媒介工具,应该有更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媒介多元化发展,网络兴起,四通八达的社交工具使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愈来愈发达的媒介给了我们每人千里眼,顺风耳,和一个扩音筒。如果我们愿意,每个人都有十五秒钟闻名全球。可是,另一方面,媒介给了我们更灵敏的双耳和眼睛的同时,也用爆炸式的信息开始了一轮轮轰炸,我们就像颠簸在信息的海洋上,是扬帆远航还是被风暴卷走溺毙,全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超高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

政治民主

经济

文化

一,人类的传媒历史

自从有历史以来,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

在书写工具以及文字尚未发展完全的时候,人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那些在特定距离之外的人,也就是说,在原始的传播环境下,当传播媒介只限于口耳相传的时,人们对社会的大部分认知来源于自己周边的那些人。而认知的内容也只限于所能接触的生产资料。信息的持久性和传播宽度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媒介对于人的塑造力也只在微乎其微的程度,人类社会更多表现的还是当传播方式尚未发展健全的蒙昧和混沌。

然后,就像上帝吩咐说要有光一样,文字出现了,人类走出了蒙昧时代(虽然这时我们离清醒还远得很)。亚里士多德说过,文字就像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你一旦写下来,它就自己飘走了,并向那些你可能完全想不到的人四处展示。然而,在中世纪,真正懂得文字的人并不多,人们还是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播信息,可是比之以前已经有了不同,他们认知的源头来自于书籍。

如果说在原始传播时代和手抄时代,媒介的发展还刚是萌芽,那么k在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时代,它已经迅速发展壮大并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从一开始的电报,电话,到现在的手机和网络,人类已经登上传播媒介的高峰,就像距离限制不了电波一样,距离再也限制不了人类的交流。整个世界在通讯手段的飞速进步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

二,大众传媒时代的欣喜与焦虑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社会,如清水几太郎所说,是一个“COPY支配”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日趋发达、信息被大量生产并被大量且无差别的提供给社会大众。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所能够了解并愿意了解的社会环境变的越来越大,可是,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精力去往事件发生地了解实情。于是媒体就充当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就像一个剪贴板,一方面,Ctrl+C,把世界各地的信息搜集并保存,另一方面,Ctrl+V,把保存的信息倾倒给受众。可是,拷贝毕竟不是实物本身,即是媒体再怎么标榜自身的客观,受众从媒体里得到的永远是二手信息并且无法将拷贝品同实物相对照,只能将其作为实物的替代品。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1.媒介与政治民主。

毫无疑问,媒介一定程度上使人从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关心一些更形而上的,抽象的东西,从而使一个人的世界观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现实生活而趋于远大和宏观。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农夫可能在种地之余考虑如何收复国土,一个学生可能在学习之余关心人权和政治民主。这在一个没有发达的媒体,阶级之间固步自封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正如某些网友所调侃的,每天早上起床在卫生间刷微博的过程,其伟大程度堪比古代君王早朝:看见官员不做为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敦促其向善;看见我国领土被侵犯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夷族人的鄙视;看见豆腐渣工程的微博,要转发并批示,表示对各族人民能安居乐业的伟大向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有力的实践,究其根本原因,是媒体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信息,并提供了把我们自己的声音扩散出去的途径。因此,在某一方面来说,媒介即话语权。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在 1996 年,大约有2100 万的美国人(占当时达到投票年龄人口数量的 12﹪,达到投票年龄的互联网用户的 50%以上)从网络上得到了有关政治和政策方面的新闻。大约有700 万人使用互联网或者商业的在线网络服务获得关于总统选举的相关消息。大约3﹪的选民认为互联网是他们获取总统选举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g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传播媒介在当代整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角色得到普遍的关注,各种传播平台成为政党争夺人心的战场和执政者阐述政策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而由于新闻媒体对政府和权力的监督作用,新闻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界被称为“第四等级”。传媒被普遍视为政治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中立的旁观者。大众传媒演变成选举的工具、政党制度的削弱者、政治行为的塑造者和公民的教育手段。媒介能够促进民主,曾经有句谚语:“不怕上告,就怕见报”。充分说明了媒体的监督作用。纵观我们现代的新闻事件,有不少腐败就是因为公民对于权利的监督而揭发出来的,只有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时候,公民的民主自由才能得到保障。

媒介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在经济社会,媒介也有其自身的经济追求,对盈利的需要很容易让媒介失去它自身的公平和客观。同时,那些传播性极强的媒介也容易被某个经济集团所操控,成为其利益的代言人。对于民众而言,媒介一旦失去其客观的立场,也就失去了价值。其从这个层面来讲,客观正义的传播媒介的塑造迫在眉睫,否则,媒介就成为为强权辩护的工具和蒙蔽人心的凶器,更能够导致对媒介的不信任,和信息恐慌。媒体的言论自由对于一个集权型的政府更难能可贵。2.媒介与日常生活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媒介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曾经这样介绍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各种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98%的美国家庭有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平均每天有7个小时出于开机状态„„

大众传播对现代人体现了一种“有用性”,实际上,大众传播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大众媒介使我们了解在过去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有机会了解的事物。在我们自家小小的沙发上,只要对着电视屏幕,上可以了解宇宙和太空,下可以了解海洋和山川。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方圆几公里之内的邻里之间,而开始变得广阔深远。媒介,也使娱乐脱离了那些集体协作的性质,而变得更有封闭性。即是是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有各种媒介,我们也能从一个虚拟的人那儿获得陪伴,看一档娱乐节目而觉得快乐。

从消极的方面讲,媒介让我们变得更自我为中心,更孤独,更浅薄。这些在现代媒介环绕下长大的孩子们,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看电视时,广告让人们从一档节目调到另一档节目,觉得每个都不会那么有趣。并且,因为手机的存在,它意味着你不得不面临着随时随地被各种各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打断的风险,并且,在你处理完这件事时,你已完全想不起来本来要做的是什么。尼尔波茨曼说过:相对于电视,阅读需要更集中的精力,更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更好的想象力。它也能培养出这些能力,而现在面临各种更具吸引力和娱乐性的传播媒介,阅读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这也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和浅薄。

三,提高媒介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gy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象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概而言之,即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要提高媒介素养,我们要:

1.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培养其对媒介信息的解码能力和影响。

要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让受众了解媒介的运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产品的制作流程,了解不同媒介的经营模式,理性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重新审视媒介信息的特质,熟悉寻求信息的方法,具备评估、解释、判别、选择、组织、解码、综合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影响和促进媒介维护信息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才能对电视、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才能更好促进媒介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2.帮助受众认识的媒介信息的属性要使受众明了媒介常用的编码、解码规则,明白媒介是如何利用这些规则在政、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制造神话的。明了节目时段、内容编排、收视率、广告对象等是如何抓取眼球的。

首先,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拷贝,而是经过刻意筛选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因素相互融会、碰撞的结果。其次,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介的技术特征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决定了信息的形态、性质。

再者,媒介在上层建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媒介信息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传递着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3.引导受众正确欣赏、评析媒介产品,树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要使受众能科学、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 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潮,开启思维的过滤器,不盲目相信或采用而是从中发掘出对己或对社会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4.提升媒介道德水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篇6:谈谈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内容提要】:在当今现实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现象启发着人们对于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审美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教育----只是教学生如何“画画”和“唱歌”,而是要建立一种使各门学科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使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将学习的过程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联通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同时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同步前行。

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发挥的媒介教育功能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加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和研究,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高考的改革、学生的减负等教育改革都说明了国家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而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运用。

审美教育也称美育,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也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教育,而是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同步前行。

一、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审美教育传统历史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孔子 的“六艺之教”。“六艺之教”当中第一个是礼,它实际上是包含着礼仪道德,它是德育的内容;第二个是乐,就是音乐和舞蹈,这个就是有审美教育的内容;第三个就是书,所谓书就是书法,练习写字;第四个就是数,就是数学,书和数它包含着智育的内容;第五个项目就是射,射就是射箭;第六个就是御,它就是骑术骑马,所以射和御,它包含着军体的内容。从孔子的“六艺之教”我们可以看出,它其实包含着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内容,而且孔子最看重的是以诗歌为主导的审美教育。所以论语当中有一句话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可见,审美教育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就已经有所推广,受到了重视。

而现在,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与一般所谓的艺术课一味向学生灌输艺术技法的教育,即灌输唱歌和画画的技巧,而很少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与艺术作品有关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资料,更不注意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能力的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养成学生自主的学习、研究习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引导人们爱上学习、指导学习、并享受学习。这也是符合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②

一个仅仅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与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几年发生的一起“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说的是清华大学的一位学子,他为了验证他所学的专业知识,用硫酸向动物园的熊泼去,造成熊严重的灼伤,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愤慨。而这位学子这样做的理由居然是为了用硫酸泼熊的过程来验证他所学的化学知识。很明显,专业知识不能等同于智慧。知识仅仅是获得智慧的一个前提。如果硬是把各种知识塞进学生头脑,每一种知识在头脑中各占一格互不联系,那么知识塞得越多,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当心灵完全被塞满时,“自我”就被完全排斥了。被知识塞满的头脑只能变得呆傻。而这些越学越傻的人在当代一般被称为 “文明的野蛮人”、“高分低能的人”、“有IQ而没有EQ的人”。这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相违背的。此外经常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和大学生自杀事件无不说明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并加强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审美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应加强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当作一项奠基工程来抓好。同时应当明确审美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画画”和“唱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使各门学科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使学习必须经历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将学习的过程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认识联通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③当然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④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自然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的,这样我们才能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素质,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一、学校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手段、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劳动形态等各个方面。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美的学校文化。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审美感受转化为学生的审美感受。通过教和学的活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育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且还是具有更好的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审美化的特性。比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就不应缺乏审美教育。我们不但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塑造人的情感,更要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共性、健康的心灵。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⑤他主张不宜过分强调外来动机,而应努力使外来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在这里,布鲁纳就提出了要“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性”。⑥所以我们在抱怨语文课难上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语文教学是否成了传统的说教,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在语文教学中有没有用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作品,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这都为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美和音乐美;用形象启发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本手段之一。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只是起到桥梁的作用,关键是要去启

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文学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美。我们讲课时,常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绘画、音乐形象和语言形象的完善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得更鲜明、更深刻、更具有活力的艺术形象。把音乐投入教学,主要是由老师用形象性语言描述,在学生的头脑中把课文描写的艺术形象还原为一幅幅图画,可直接采用画面赏析法教学。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一课中,在导语设计中先让同学们听一段《春江花月夜》乐曲,让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然后给同学讲音乐是人心灵世界深处最美的语言,是情感渲泄的最佳方式,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多,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是描写音乐的极品,一下就勾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利用课件中的一些有关《琵琶行》这一课的图片。如: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形象、凄凉的江边送别图、悲惨的琵琶女自述身世图、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图等,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琵琶行》这一课的绘画形象美。再者在讲授本课的重点——音乐场面的描写时,配以《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琵琶曲,给学生听课时以音乐美的享受,另外在授课时,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如“莺”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银瓶”,“骑”是“铁骑”,“佩”是“神女佩”,“盘”是“水晶盘”等等,令人从中联想到音乐的美妙。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活动就是审美想象,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象,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象。可见,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不断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文学作品通过想象而呈现出的优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韵致美、情境美、诗意美。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动之以情”,用情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审美化教学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

此外,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劳动形态等各方面中渗透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第二、家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我们会有什么想法呢?首先,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我的孩子还小着呢;其次,就算有对上号的地方,恐怕也不愿意 4

把这样的父母形象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我们身上多少会有所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里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上。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那么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出在哪呢?我们做父母的将又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上面所提到的调查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果我们能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从引导的角度,多从孩子们的角度去看问题,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美的手段,按“美的规律”进行教育引导,也许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应以身作则,以“美”的行动去教育引导孩子。一直以来,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很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再有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为爸爸的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能看电视,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那么作为孩子的自然就不高兴了,忍不住就会给爸爸提意见,结果却是爸爸高兴时,就说下次一定改;遇到不高兴时,就会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孩子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了,而且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曾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给妈妈洗一次脚。确实,父母的以身作则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其次、不应总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的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这是造成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学校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学生听了以后就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结果却是由于父母担心这样那样的意外而拒绝了孩子的请求,甚至是在晚饭后提出自己洗自己的碗这样的小事。妈妈也会左思右想一番,然后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其实,作为父母,我们应当让我们的孩子多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贯通为一体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有一次去探望一位朋友,刚好朋友在教他的孩子打乒乓球。小家伙四五岁了,身体也就球台高一点,尽管球打得不怎么样,但接球的时候却始终显得精神奕奕。也许,在这个小家伙看来,他已经有了与爸爸同等的实力了;所以激情挺高的。5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是朋友的刻意安排,为了孩子能获得这样的感受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他有时蹲站着,为的是与儿子取得一致的高度;有时把球挡得很高,为的是给孩子接球创造一段准备的时间„„

这实在是一个理想的“课堂”。为了让孩子感到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朋友可谓费煞苦心,总是变着法子给孩子发一些花样百出的甚至出其不意而又始终能让孩子接得了的球。这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自己打出的球能够被对手接住,同样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家长如果能耐心一些,花多一点心思,在家庭教育中多渗透一些审美教育的元素;在父母把孩子发出的“偏球”、“怪球”或者很差的“球”全部接住,那么孩子将会打出更好的“球”来。

第三、社会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我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怎么样,可以说是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很多商品都是要凭票购买的;然而那个年代的民风是纯朴的;小偷、抢劫犯是要被人们当作“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做好事是会受到表扬的„„在那个年代的人们讨论最多的不是谁谁家的房子比谁谁家大、谁谁家又买了小车等等物质财富的互相攀比;而是讲奉献精神、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讲雷锋精神、讲五讲四美三热爱„„那时人们过的是踏踏实实劳动,坦坦荡荡做人的朴实生活。但是现在由于整个社会都只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工业的发展,甚至以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却忽视了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精神文明。这样就使得一部分人的信仰追求出现了偏差。

确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富足,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精神文明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不堪生活的压力,跟不上生活的节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有些人甚至直接崩溃,选择了逃避生活的“游戏人生”,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或者在生活中迷失方向,选择了轻生;甚至报复社会„„一起“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德与智、知与行不能顾此失彼!当跳“海珠桥”变成“做秀”,当轻生者跳楼前围观者不去劝阻反而起哄喝彩,善与恶、美与丑怎能麻木不仁?严峻的现实,生命的代价呼唤着人们对社会教育的重重拷问。

缺乏审美教育的社会教育是不完整的。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仰追求一旦出现偏差,它常常表现为一个人格的空缺,在审美的文化领域和美育的教育当中,就会出现很多反常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审美教育渗透到社会教育当中对我们当代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审美教育对社会教育当中的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启发人用。作为一个人来说,他固然物质上的生活是需要的,但是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一个人的自 6

尊自爱,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同样是他生存的一个重要的层面。陶渊明有首诗,就提出“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他把世俗社会比作为樊笼,是牢笼。认为回归自然,在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当中,他的人格可以得到解放。那么像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目前,还是有它的价值的,是可以为我们所汲取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和历史上,有很多人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惜牺牲物质的利益,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人格追求同样是有价值的,所以这就牵涉到一个价值观念判断。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教育在社会教育如何把“义”和“利”统一起来所起的启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审美教育对人格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古语有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矣”,在市场经济下,完全把人格和市场经济和金钱对立起来,用审美和人格来排斥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比如说市场经济讲究商品交换利益互换,这也是不够全面的。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经济实力有时候我们的人格也很难完全保持独立。所以,不能把人格和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绝然对立,用道德和义愤的态度来对待市场经济下人格的建设。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的《非亲非故一家人》的故事就使我思考了很多,说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胡艳萍收养了三十多个残疾智障人员,不仅盖了善满家园供他们吃住,最关键的是在胡大姐的教育和帮忙下,他们都有了一定的智力,都能够干一些活,而且发病的次数也减少了,大小便不能自理的也渐渐在改变,更难得的是他们也可以和常人一样用他们的劳动创造着财富;他们在善满家园过上了这辈子都不敢相信的幸福生活。从胡大姐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残疾智障人士,只要得到社会足够的关爱,通过一些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找到生活的位置,他们也是可以和常人一样幸福的生活、愉快的参加劳动的。我们的胡大姐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但在市场经济下她对残疾智障人员能做到不离不弃,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也是平常人,只不过做了别人没做的事情,而我却对此事乐此不疲,这里融入了我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在对残疾智障人员的“乐此不疲”当中,我们的胡大姐的人格也在这种特殊的教育当中得到提升。这种特殊的审美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社会和有关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三、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审美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将审美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善于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

美,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然而,由于审美教育仍然很不完善,学校社会都比较重视智育,智育被强化了,德育、美育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虽然很多教育专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专家意见,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可不容易。比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等等在国内人们已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中国的校园里响彻了二十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的口号,以至于到了今天,大家感到已经无需再提了。

可又有多少人真正认真考察过,在我们的校园里,学生真的是课堂的主人吗?只要我们看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通常我们的摄像机只摄教师,录像中只有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而且,在一些录像片断中,教师与学生显然没有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因为教师所有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没有字幕。然后,我们很多时候会看到课堂上的教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课上完后,接下来是一些老师对教学环节点评的录像。然而奇怪的是,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多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是少之又少。这就是大制度下的小规则还没能很好的处理的结果。

前几年在我们广东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反补课英雄——肖兵”。因为反对补课而被学校在考核中评为“不称职”,到最后“下课”了。反对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这是国家教育部三令五申的,而且也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因为反补课而下岗的“反补课英雄”呢?其实这是我国的一些教育改革的制度与当前的一些教育实际出现了冲突造成的。国家现在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的学习实践时间,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来则可以增加学生从事道德实践的时间;所以国家反对学校利用节假日补课。然而事实是学生就真的会那么听话,在节假日会很好的休息、加强身体的锻炼、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吗?我想这就只能因人而异了。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节假日玩个痛快,通宵达旦地打麻将、玩电子游戏或上网等等,这样的节假日对学生的不利影响远比平时的学业负担重得多。在节假日发生严重损害学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事故的可能性,也明显比到校上课的时间大得多。同时学生就真的会把平时用于学习的时间用于道德实践吗?恐怕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但也有可能完全是另外相反的可能,就是将这些时间用于不道德活动。学生到底是在校学习的时间干坏事多些,还是节假日干坏事多些?为什么青少年犯罪更多地发生于失学的青少年中?学习知识和道德实践真的是矛盾的一对?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热心帮助同学解答学习难题等等,就不含有道德实践的成分?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此外,还有高考、中考呢?这也难怪我们的老师及大部分的家长以及社会对补课现象的见 8

怪不怪,甚至是支持学生在节假日参加补课。

其实,尽管节假日也像平常一样不能放松体育和德育,但维护健康和从事德育活动并不需要成日地放假。给孩子们放假,恰恰是充分开发孩子们智力和潜能的需要!根据多重智力理论,孩子们各有各的聪明,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规模化、高效率地培养人才的方式,不可能太多地顾及每一个孩子的差别,许多类型的智力在学校里没有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机会。通过学生在节假日的自由活动和父母、亲属的有意培养,学校教育的这一缺陷至少可以得到部分弥补。这些潜能的开发可能使学生成为特长生而被大学优先录取,可以使学生增长自信从而改善学业成绩,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也可能有助于在社会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还有,学生阶段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养成获取知识的能力。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不足以培养出良好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少不了自学实践。放假,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自学时间。从短期看,自学的效率完全可能低于补课。但从长远看,一旦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考上大学不成问题,而且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制定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制度的时候,是否能将节假日的时间也纳入其中,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学生在节假日,在校外也能接受到正规的教育。现在社会上开展的一些假期夏令营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审美教育方式的实践。能让学生有机会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结识新的朋友、培养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等等。然而这种夏令营的教育方式由于带有很浓的商业性,很多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教育相关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结果出现了不少意外;有的甚至是打着政府部门的旗号来招生,严重的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比如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全国青少年海陆空将帅特训营”;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也只能是让一部分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的教育。大部分学生的节假日还是处在一种“放羊”的状态。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为目的,并对德育、智育、体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在将来的、未来的和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会时时引起我们的关注,时时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一个推动和指引的作用。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③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55页。⑤

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页。⑥ 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上一篇:教师节班级联欢会主持稿下一篇:酒店经理助理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