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24-04-10

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精选7篇)

篇1: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我村美好乡村建设,创建环境优美,和谐人居的农村新貌,不断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工作。经我村八届二次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决定,特制定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广大群众环境意识为引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齐抓共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总体目标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努

力做到垃圾不上路,不入河、不污染。重点开展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规范处置,偏远村民组垃圾袋袋入池焚烧处置。河道整洁保洁。逐进推进垃圾无害化分类处理。

二、工作计划和要求

1、全村33个村民组,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置。全村划分6个环境卫生整治区域,第一为东安1—7组到东安大枫树为界;第二为东安8—11组到关口为界;第三为孔夫老1—5组全部;第四为孔夫老6—9组全部;第五为太阳1—3组全部;第六为太阳4—7组全部。

2、基础设施建设

横村、太阳路旁村重点配置垃圾桶;仙孔路沿线重点配置垃圾池;偏远村民组原则上配置一个垃圾地。

3、垃圾的收集与清运、焚烧

各农户将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或垃圾池内,建筑垃圾不得入内;各点保洁员负责将辖区内的袋袋垃圾收集到垃圾池内,由清运工统一清运。第四和第六保洁点垃圾池内的垃圾由该点保洁员负责焚烧。

三、保洁员队伍建设

1、组建队伍,保洁员以村为单位进行公开招聘或根据要求二种方式选择产生,应具有素质较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村民。全村共9名。

2、人员与资金配备。根据村情。拟实行保洁员与资金捆绑办法,即1、2、3、5保洁点各由一对夫妇负责;1、2、3保洁点的保洁员月工资为1000元,第5保洁点保洁员月工资为600元,剩下的保洁点由原公路养护人员兼顾捆绑,月工资为400元。清运工月工资2500元。

3、聘用及工资管理。保洁员执行村级聘用制。聘用合同一年一签,并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责任心差,检查不合格,不能完成任务的及时调整。保洁员工资执行按月发放。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结合,月工资的30%作为绩效工资,检查合格,完成任务的年终一次性发放到位。

四、工作保障

1、村成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促,规范管护机制,按章办事,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及全体村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

2、村组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查组,由领导组与村监督委员会共同组成,执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评定保洁员工作成绩。核定保洁员绩效工资。

孔夫村第八届村名代表

二次全体会议 2012年8月29日

篇2: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 岫岩县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农民的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在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农村环境正在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遭受破坏, 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长期以来, 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 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 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 人畜粪便、各种生活污水往往任意排放, 污水横流, 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和粪尿也是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生活、生产垃圾得不到集中处理, 大部分都倾倒堆积在河道两旁, 严重威胁了饮用水质的安全, 危害极大。

1.1 生活垃圾产生的危害

生活垃圾露天乱堆乱放, 臭气冲天, 蚊蝇孽生, 污染物严重污染空气并侵占大量土地, 对农田破坏严重, 垃圾内所含水分和淋入垃圾中的雨水产生的渗滤液, 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1.2 生活污水产生的危害

生活污水乱倒现象十分普遍, 长此以往, 使不少农村水环境受到了日趋严重的污染, 导致水体水质变差, 甚至影响水体功能, 还污染土壤, 导致土壤出现酸碱化、盐碱化等。

1.3 畜禽养殖污染产生的危害

农村禽畜养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不仅污染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空气, 还传播疾病, 破坏环境, 成为岫岩县农村亟待解决的又一大环境难题。

2 岫岩县农村生态环境实施综合整治的建议

自2010年起, 为落实国家“以奖促治”政策, 岫岩县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3年示范工程, 总投资7324.05万元, 共涉及15个乡镇 (经济区) 57个行政村, 从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四大方面着手, 设立了水源警示牌, 修建了饮用水井防护栏、污水集中管网、氧化塘、污水排放沟、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箱 (点) 、垃圾转运站、户用沼气设施, 建设有机肥厂, 对废弃矿山进行植被恢复等综合整治工程, 进一步清理水源、清理田园、清理家园。通过3年的努力, 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的长期工程, 单靠哪一个部门都难以完成这项工作, 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协同作战。对此建议如下。

2.1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农业源污染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范畴, 其重点是推进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污染治理。

(1) 开展摸底调查, 建立污染源档案, 并制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计划。

(2) 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按照“治旧控新, 生态养殖, 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 有效规范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 划定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在基础条件好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开展畜禽养殖治理试点工作, 建设防雨防渗储糞场、污水沉淀池、有机肥厂, 从源头解决岫岩县畜禽养殖企业畜禽粪便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2.2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

(1)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宣传和农村垃圾减量化知识普及, 使农民群众更新观念, 改变以往的生活陋习, 增强参与意识, 让村民意识到环境问题人人有责。

(2) 职能部门制定可行方案。有关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 对农村垃圾污染现象不可熟视无睹, 要制定相应治污措施。比如:在行政村全部建立“农户收集, 镇村清运, 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机制, 也可以把环卫管理职能延伸到农村, 纳入统一管理, 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3)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在乡村建立垃圾箱 (点) 、垃圾中转站或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垃圾处理厂, 对生活垃圾实行填埋、焚烧及堆肥处理, 确保群众有地方倒垃圾, 有设备运出垃圾, 有经费保障工作运转, 使乡村垃圾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2.3 实施村屯居民区绿化美化

开展“创绿色家园, 建秀美农村”活动, 根据各乡镇、村屯不同地域的具体条件, 探索不同的绿化模式, 实现一村一品、一街一景, 全力打造一批特色村和示范村。

(1) 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 对村屯四周及街路、巷路、房前屋后、庭院进行统一规划, 做到乔灌相间、高矮结合、错落有致, 体现层次立体感。

(2) 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 建设一批别具特色的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游园。

(3)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村屯周围发展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形成树木围屯、林带环村的绿化网络, 并利用空闲地或垃圾区规划建设一批风景独特的“绿化区”和优美实用的“文化休闲广场”。

2.4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1) 发展生态农业, 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综合利用秸秆还田技术, 大力推广有机肥、绿肥等, 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 推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控制农业源污染。

(2) 规范畜禽养殖, 加强对水源地上游各类大小养殖户的监督管理力度, 该取缔的坚决取缔, 该整改的严肃整改, 该治理的尽快治理, 以杜绝其对水源地的污染。

(3) 严把污染防控关, 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 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 不得上马任何可能带来水源污染的项目。

(4) 加快建设玉器集中加工区, 对水源地保护区域内的玉器加工点进行逐步规范整顿, 以消除玉器加工业对水源地污染的隐患。

篇3: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1.高度摆位,强化组织推动

农村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意义上讲,农村环境也是生产力,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各地都把环境建设当成大事来抓,加强工作推动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全省上下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既抓试点(推进)村项目实施,又抓农村面上的环境建设,遵循省里部署、市县推动、村镇实施、部门帮扶、社会支持的思路,以每年组织春秋两次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动员部署。每年省里都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一道部署。制定出台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强化包保责任。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帮扶的重要责任, 50多位领导、185个帮扶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都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九台市成立了由6位市级领导、市直17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市委专职副书记挂帅,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具体负责,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完善标准,实施重点突破

几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强化整治的标准,从村屯环境、牧业小区、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狠抓路、水、气、房等项目建设,改善村屯环境。全省修建水泥路(柏油路)28507公里,實现“村村通”10987个,完成饮水工程建设(改造)1499个村,完成改造泥草房33万户,修建排水沟48346公里,修建桥涵521个,建设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34288户。狠抓“三小五堆”的清理,先后清理空心房、柴草垛35万处,清除垃圾点150万处。此外,各地还加强了一批标准化粮仓建设,解决“地趴粮”影响环境建设问题;建设畜禽养殖,实现人畜分离。实施了牧业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全省按规划要求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5652个,着力解决了人畜混居、污染环境的问题;搞好垃圾处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大力推进卫生厕所、垃圾点、垃圾处理场等设施建设,探索实施“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机制。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村累计建设室内水冲和户外卫生厕所30万个,建设公共厕所11306个,修建垃圾点30706个,修建排水沟2938万米,成立农村垃圾清理队8500多个,购置各类垃圾清运车辆1万多台,兴建洗浴点1109个,大规模开展春秋两季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狠抓绿化美化,创建优美环境。在全省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建设美好家园”行动,对村屯和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实行“有空就栽树,露土就栽花”,大力打造花园式村居。完成绿化栽树14782万株,种草120万平方米,栽花50多万平方米。同时,还建路灯24033盏,建设休闲广场2012个,配备健身器材9300台套,改围墙80496万延长米,修建农户院门202358个,进一步提高农村美化水平。

3.创新机制,整合各方力量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着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要在新农村建设的统领下,不断完善工作的推进机制和办法。工作上坚持把握好四个环节。坚持科学规划。在推进过程中,各地坚持建设与整治相结合,先规划后建设,边建设边整治,做到建设一处、整治一处、规范一处、达标一处,保证了建设效果;坚持农民主体。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等不来,靠不来,只能靠双手建出来。能不花钱的事就动员农民自己干,能自己做的事就鼓励农民干。很多地方都支持农民建立了村务或屯务理事会制度,实行项目农民确定,农民参与,农民管理,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政策引导。一些地方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连续三年工作突出的村支部书记,如果年富力强,可以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或享受副科级待遇,继续留村工作,一些地方还设立了奖补、奖励资金。通化县2008年拿出奖励资金142万元,对62个帮扶部门、8个先进乡镇、13个标兵村、31个先进村进行了奖励。长春市绿园区将环境整治任务纳入干部工作年度评奖之中,推动环境整治的深入展开。

4.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事关长远的根本之计。实际工作中,突出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乡镇、村领导工作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乡镇、村屯成立专(兼)职的卫生保洁队,做到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同时,加强环境整治经费保障制度、“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等建设,增强群众保洁的约束性和自觉性,确保整治效果;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各级都制定了农村卫生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实施定期督导检查,年终总评,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选先进、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和各有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文化大集、走访座谈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讲文明、讲卫生、讲健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深入实施,加大工作力度

篇4: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洮北区位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 (区) 交界处, 东邻镇赉县、大安市, 西、南与洮南市接壤。辖10个街道、6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 有16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2万, 全区幅员面积2568.8平方公里, 其中农村面积2514.2平方公里。近年来, 洮北区委、区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 把村容整洁摆在了十分重要位置, 明确要求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虽然对农村环境管理也做了大量工作, 收到了一些成效, 但从总体上讲,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

1) 生活污染不断加剧。由于农村及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匮乏, 随意丢弃现象在很多乡村依然存在。生活污水和垃圾, 大部分未经处理, 只是简易填埋于沟渠, 凹地, 由于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 垃圾随地表径流进入村周边农田或随风迁徒落入水体, 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在村屯低洼地带, 只要雨水稍大一点, 堆放垃圾的地方就变成沤塘, 腐烂后的有害物质随脏水慢慢渗入地下, 给地下水造成威胁。

2) 畜禽养殖污染不容忽视。近年来, 我区畜禽养殖发展迅速, 但污染治理的速度仍然赶不上发展的速度。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 畜禽粪便普遍露天堆放, 到了夏季雨季集中期, 粪便随雨水或渗入地下, 或流入洮儿河, 不仅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还给洮儿河地表水带来污染, 给农村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3) 饮水安全令人担忧。另外, 我区农村居民均饮用地下水, 但近年来发现浅层水污染呈加重趋势, 绝大多数乡镇地下水越打越深, 最深的已达百米。虽然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和重金属等指标都在安全范围内, 但浅层地下水污染状况堪忧, 洮儿河下游部分村屯的浅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二、主要原因

1) 农村群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农民环境观念还停留在浅层意识上, 重视农业生产, 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 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农村仍然存在。不少群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保知识作指导, 尚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另外,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够科学, 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 重产品产量、轻生物资源利用, 化肥农药使用重投入、轻效率, 重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轻公共环境基础建设的现象。

2) 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滞后, 投入不足。目前除少数中心镇外, 我区大部分乡镇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和队伍, 大部分村屯甚至连环卫保洁人员都没有, 农村环境的改善, 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转维护,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环境建设历史欠账很多, 要搞生活污水、垃圾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则更显捉襟见肘。

3)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尚未形成合力。既无全面系统的措施, 也无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 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十分薄弱, 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监督考核等方面缺乏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 由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没有纳入乡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 不少乡镇仍然缺少规范的、长期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 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自上而下的长效机制远未形成。

4) 环境规划的制定和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另外, 绝大部分乡镇没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出现了重项目轻环保、重发展轻生态的局面。

三、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宣传教育, 防治生活污染

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从治理乡村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 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 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 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和绿色学校, 促使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 调整产业结构, 有效治理面源污染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污染、秸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 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搞好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 合理、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引导增施有机肥, 从源头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 防止土壤板结, 提升土地肥力。

(三) 发展生态农业, 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

根据农村区域特点, 依靠科技进步, 逐步实施生态平稳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推广沼气、秸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 搞好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 节约保护农村水资源, 确保饮用水安全

要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 发展集中供水, 要统筹兼顾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 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 大力倡导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 积极实行循环用水, 提高用水效率, 积极推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采取疏挖沟渠等有效措施, 节约使用水资源。

(五)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技术等保障体系

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 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户积极运用。

(六) 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队伍建设

充实生态建设和环保管理力量, 促进基层环保网络建设, 重视环保执法现代化建设, 提高装备水平, 更好地适应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宗旨意识和生态意识, 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洮北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合理地利用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以便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 保障农民饮食安全和身心健康,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创造和谐、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

篇5: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1.充分认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

2006年以来,全省相继在108个镇、3331个行政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了泥草房改造、绿化村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人畜分离、道路建设、美化亮化、村内小流域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但是,总体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远没有到位、任务相当艰巨,主要表现在部分村屯脏乱差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畜混杂的状况依然存在,畜禽粪尿污染环境现象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东西乱放、乱涂乱画和街道、庭院、室内不整洁现象突出,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缺位,环境整治存在着东部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等不平衡问题。

深入开展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清新整洁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是积极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快速增长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条件同质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当成大事、要事来抓,确保一年见成效、两年变面貌、三年达标准。

2.明确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为动力,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以加强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城镇郊区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建立环保队伍、规章制度、经费保障为前提,加强组织领导,全民动员动手,社会广泛参与,集中力量打好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役,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尽快提升农村环境建设水平,努力创建“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生态环保、文明向上”的新农村。

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2.1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遵循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俗文化特点,实行分类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行旧村改造、异地新建、迁屯并村、民改居、功能分区、社区管理等多种模式,保留传统,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因村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确保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有序推进。

2.2点面结合,分层推进 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既要抓面、改变整体面貌,又要抓住重点、突出改造重点部位;既要实现普遍推进、全面达标,又要提升一批重点村屯、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2.3广泛发动,全民动手 广泛动员乡(镇)、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美好家园。推行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村务理事会管理建设新农村的做法,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自我建设、自我投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建立队伍,完善制度 从长远建设需要出发,以村屯为单位,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3.细化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建设任务

要按照“四清、四改、两化”的总体要求,细化和落实各项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任务。具体有20项:

3.1道路建设 通村、通屯的道路和屯內巷道实行水泥路、油路硬化,道路两侧建有畅通的排水沟并及时清除污物,农户庭院保持整洁。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工作。

3.2.房屋整修 泥草房改造成节能环保新式农居砖瓦房,有条件的对旧砖瓦房统一换彩钢瓦、墙面抹水泥粉刷涂料,更换塑钢窗。

3.3大门院墙 做到统一规划、整齐美观。有条件可进行统一改造,定做铁大门,统一修砖墙、水泥墙面、水泥柱栏杆、铁栅栏、铁丝网栏。也可建设生态榆树墙。

3.4柴草垛堆放 远离村屯,整齐规整,统一堆放在下风头。

3.5垃圾处理 实行户收户集,统一堆放、转运和填埋,做到日产日清。主要村屯(含公路、铁路沿线和旅游景区等村屯)设有垃圾箱和垃圾堆放点。

3.6清理粪堆 清除村屯内、道路旁大小粪堆,选择村屯外适宜地方合理堆放。

3.7卫生厕所 推广粪尿分集式生态无害化卫生厕所、沼气厕所等多种类型,保证通风、清洁、无污染。有条件的建设室内水冲卫生间。中心村屯要建标准化公共卫生厕所。

3.8清洁能源 结合改厨,积极推广沼气池、秸秆汽化炉、秸秆气化站,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推广节能吊炕或“地火龙”。

3.9人畜分离 结合改圈,推广建设远离村屯的畜禽养殖小区,推进牲畜、家禽标准化集中饲养,逐步杜绝散放散养。做好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

3.10安全饮水 保证村屯地表水和地下水没有污染,无异味、臭味,排灌沟、渠,河、湖、水塘等里边的水保持清洁。饮用水没有高氟、高砷、高汞和其它有害物质超标,有条件的推广引用自来水。

3.11绿化美化 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道路两侧及村屯四周、荒山、荒坡、荒滩、荒沟种植树木,巷道两侧及庭院前后有序种植花、草和树木,有条件的打造村屯景观带。

3.12村屯亮化 有条件的村屯实施亮化工程,主要街道、巷道和庭院大门两侧设立路灯,主要街路的商铺、企业设置美观灯饰。积极推广节能灯和太阳能灯。

3.13村屯小流域 村屯内流经的小河流,河岸两侧砌浆砌石,河道清理干净,河岸上边要绿化美化,铺好人行道。

3.14村部等建设 村部、村卫生所、村小学和其他公共服务场所,房屋院落建设新颖美观,绿化美化层次分明,室内外卫生整洁,办公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3.15健身广场建设 按照城建部门绘制的效果图,建设健身广场,广场硬化,艺术性地种植花草树木、修建桥涵、水系、雕塑,配套各类体育健身设施。

3.16广告标语 村部、健身广场等地方可设美观整齐的村务公开栏、各种宣传栏,主要街道两侧院墙可粉刷醒目的宣传标语,也可绘制各种有益健康、文明、向上的宣传画。

3.17功能分区 以村屯为单位,进行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建设。有条件的可划分生活居住区、工业开发区、特色农业园区、畜禽养殖小区、办公健身区等。有旅游条件的,还可划分旅游景观区。

3.18集市管理 有农贸市场或定期集市的村屯,要设立指定的贸易场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保证道路畅通。

3.19旅游景点 有自然景观、古迹、旅游景点的村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旅游舒适和安全。

3.20其它方面 保证村屯内无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泼乱倒现象,管理有序。无违法焚烧秸秆垃圾等现象,空气质量好。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破坏生态环境事件,杜绝随意砍伐林木、破坏草原、开山采矿、乱挖中草药及捕杀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积极消灭村屯及室内外老鼠、蟑螂、蚊子和苍蝇,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4.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措施

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必须精心组织、科学谋划、全力推动,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4.1加强领导,纳入日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加强部署,统筹安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局面。各地每年都要在春秋各规定1个月时间作为环境整治月,进行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

4.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多渠道、多侧面宣传报道环境整治先进典型,利用图片、展览、现场观摩、介绍经验、文艺表演、新旧村面貌对比等多种形式展示环境整治取得的重大成果,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4.3加大投入,提供支持 要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的有利契机,多争取和谋划一批农村道路、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村屯绿化美化等建设项目,加快环境整治步伐。省、市、县三级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都要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专门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采取专项补助、以奖代投等形式,调动基层和农民群众开展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4.4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要建立健全村屯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要建立保洁制度,落实农户包保责任,保证街路、巷道、庭院、村屯整体干净。建立每周一次的全民卫生日制度,集中搞好室内外卫生,不留死角,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篇6: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大部分村庄都存在垃圾围村现象,形成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情况。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对环保工作的“不满意”超过半数集中在垃圾管理方面。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垃圾围村之困?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首先,农村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谈到环境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五年时间使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收集处理,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村决不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故乡,无处寄放的乡愁。

其次,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农民的热切盼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逐渐意识到人居环境对心情的陶冶与净化、身体状况的改善的重要性,打造清洁、优雅的居住环境,既是老百姓感受到政府利群利民的大好事,也是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大实事。归根结底,环境整治工作是关系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利好大事,一举多得。

再次,整治农村环境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现实需要。城市形象,直观地讲,就是城市给人的印象有没有亲和力、吸引力。农村的环境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边缘老少地区农村的环境整治,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一是受多方因素影响,多年堆积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整治,村边、路边、沟渠边存量垃圾仍然较多;二是生活垃圾随处乱丢。虽然各个村庄都配备了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但一些村民存在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垃圾不入箱、不入池等问题突出,村民为方便、图省事,鱼塘边、路边,就是丢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过去许多空草坪,现在居然成了倒垃圾的场所。三是住宅与禽畜混杂。不少农户的猪舍、鸡舍、牛栏、羊圈等都建在屋前房后,或在村庄周围,粪便,污水,流到露天排水沟渠,繁殖细菌、苍蝇乱飞、臭气冲天。

(二)现代工业、生活垃圾正日益增多。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塑料制品、一次性农品等大量进入农民群众的生活中,在物质消费丰富的同时,各类废弃物循环利用率逐渐下降,垃圾产量不断增加,据了解,现在农村人均日产垃圾已达到了0.8kg到1.3kg,如果这些垃圾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直接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另外,农村新建住房产生的垃圾没有做到及时清理,乱堆乱放也影响到农村环境卫生。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影响环境整治效果。一是村級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不完善,长期管理不到位、处于半放任自流状态。近年来,虽然大家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少的村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指定专门的人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管理不到位,许多时候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才临时抓这项工作。二是保洁队伍运转不规范,市委市府已要求每村按100户配备一名保洁人员标准配备保洁人员,但有很多村至今仍未安排落实到位,并发挥保洁作用。

(四)资金投入短缺成为影响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不少农村为了解决发展“瓶颈”,村民“行路难”的问题,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理、财力,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村民出行环境大大改善,但却忽视了对村内环境卫生工作资金投入,“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措施

(一)制定治理规划,强化带动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离不开党支部领导、规划及村委会带动。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村庄的环境卫生搞得好不好,关键的因素是村干部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有些村庄总是窗明洁净,道路干净整洁,谁家不讲卫生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要按照市、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发动党员、村民搞好搞好全村的环境卫生。

(二)注重资金保障,发挥整体优势。作为村主要负责人,要想方设法为村庄环境整治争取资金。一是向上级争取资金,例如我市现在正开展美丽村庄乡村建设市政府有专项资金补贴,同时我们都要向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努力,列入年度美丽乡村的就会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二是号召本村在外知名人士和村民集资。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根据本村特色,利用各自优势,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三)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村级保洁队伍。1、“门前三包”制度,促使村民人人参与,清扫好房前屋后的公共卫生;2、垃圾转运制度,及时清理、运走垃圾池的垃圾;3、家禽、猪牛圈养制度,有效避免村里鸡鸭屎尿遍地、臭气熏天的情况;4、卫生奖励制度,村委会每年拿出一定经费对本村环境卫生搞得好的村民,通过评选洁净人家、卫生家庭、卫生标兵等称号给予一定精神与物质奖励;5、保洁制度,对村内保洁员日常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保洁工作,达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

篇7: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1.科学谋划,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根据长春市粮多,秸秆多,畜禽多,粪便多,农村脏乱差的实际,制定下发了《长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总体思路和目标是,按照“五整治、五提升”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到2016年,全市农村环境清洁率达到70%,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中心城区环境清洁率达到100%。力争使全市绝大部分村屯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重点实施4项措施。一是百村示范。重点建设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省级重点村72个,市级28个,全年完成建设项目199个;二是配套推进。集中整合10个部门11个农村环境建设项目,集中投入,配套推进;三是城乡一体。城区和开发区率先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广“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的模式,实现农村环卫设施、农村保洁员队伍、日常保洁制度三个全覆盖;四是全域提升。全市集中组织开展春、夏、秋三个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县域所有村全面达到“三消灭、两建立”标准,既消灭垃圾围村、消灭柴草垛进屯、消灭“四害”;普遍建立环境卫生保洁村规民约,普遍建立环境整治“门前三包”。2014年,全市投入环境整治资金2616万元,出动人力25万人,出动车辆6万台次,清运垃圾40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3万个,维修道路1700公里,栽花13万株,专兼职保洁员人数达到6529人。初步解决了“垃圾围村”现象,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2.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长春市获得省补资金3161万元,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1160万元。整合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配套推进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12个环境建设项目。建设农村水泥(油)路1000公里,绿化美化村屯50个,改造农村危房3500户,新建农户科学储粮仓2.5万套,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68个,实施50个村环境连片整治,武装12个乡(镇)和120个村健身器材,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绿园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整体绿化美化工程,三年累计投入改善农村环境整治资金7780万元。德惠市沿102线布设了“一带十村”,投入1000万元进行了集中打造,建设农村环境的靓丽风景线。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根本改观。

3.加强领导,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

一是统一部署。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进一步明确要求:綜合整治农村环境是推进幸福长春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突出重点整治内容,努力为农村农民办一些实事好事;二是会议推动。去年7月,长春市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召集各县(市)区、开发区的行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现场观摩7个县(市、区)和开发区,23个乡(镇),105个村。姜治莹市长亲自带队参观检查并讲话,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三是宣传引导。组织长春日报、晚报、交通之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环境卫生春季攻坚战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宣传。并制作了专题片《长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纪实》和宣传画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剪影》,系统展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成果;四是推广模式。在实践中,长春市探索出多种长效管理模式,比如绿园区“城管下乡,城乡一体”管理模式;榆树市恩育乡红庙村“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九台市政府“政府扶持,农民参与,村级组织”的管理模式;农安县陈家店村“建农民新居,实行社区化管理”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的积极推广,对全市面上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五是部门联动。注重明确部门责任,分兵把口,形成合力。年初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印发了《长春市首届“最美乡村”评选活动方案》,围绕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民俗特色和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量,开展长春市首届“最美乡村”评选活动,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在全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3月份,下发了《长春市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活动方案》,对全年的整治任务明确部署,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护的长效机制。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农委会议精神,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合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做出努力。

上一篇:暑期特级教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下一篇:2018年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