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2024-05-1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通用8篇)

篇1: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讨论等了解当地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大量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

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在个人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讲了能源革命这节的内容,现在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的进步历程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远古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只能利用无私的太阳所赐予的天然能源--太阳能: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教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还不错。进入21世纪,我们对能量转化技术的掌握是日趋成熟完善,对能源的利用也日趋合理,到底21世纪我们的能源发展是怎么样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能源下可持续发展,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21世纪的能源趋势

教师: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能耗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同学们看下图16.5-1,了解一下一个多世纪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

(学生看书,老师板书)

学生看完后,老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一些有关近年来能源消耗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叫学生讨论交流,21世纪的能源趋势是怎样的?

根据上一节课学过的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我们知道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并求是取之求尽、用之求竭。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现在开采得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就越少。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 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要节约能源。因此同学们以后不仅自己节约能源,看到浪费能源的行为也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制止。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讨论、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图16.5-2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3、未来的理想能源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学过的有关能源的知识,以及课本上提出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并说明其道理,同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四、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1.你认为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你所想到的可能的能源,哪些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

2.在你生活的地区是否适宜开发可再生能源?为什么?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就燃烧化石燃料和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的关系,写一篇1000字以内的小论文.

2、你周围使用能源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几种可行的改进措施.

篇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篇一: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过程设计 3 4 篇二:九年级物理下册 11.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教科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单位

振堂中学

科目

物理

主备人孙凤泽

日期 2012.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

2.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3.认识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

1.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能量转移和幻化的方向性是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

无。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向学生展示能源革命和环境污染的录像,提出疑问: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能源。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

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给人类带来了便利。现在社会,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人类在使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人类不应当无限制的详大自然索取,而必须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教学互动

互动1:阅读“人类进步的阶梯”,讨论能量的转化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明确

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即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了解人类历史上几次重大的能源革命。

互动2: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明确

教师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再问相反顺序的情况会不会发生。进而说明:自然界的实际过程是有方向的。

互动3:学生阅读“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讨论新能源。

明确

师生共同讨论环境污染、新能源等。

3.课堂小结

(1)内容小结

我们知道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能源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新能源。

(2)方法归纳

本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引导。

(三)布置作业

1.你所在地区是否适宜开发可再生能源?为什么? 2.调查你周围使用能源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几种可行的改进措施。

(四)板书设计:略

篇三: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阅读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能源,资源及日常诸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其可行的做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高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并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2.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复习提问

1.平板式集热器的箱面是玻璃,内表面涂黑,这是因为()A.黑色物体容易反射太阳光的能量 B.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C.黑色物体的比热容大 D.黑色物体的密度大

2.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源革命,_______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能源革命,__________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物理学家发明的__________是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二)引入新课

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这方面的危机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新课教学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揭示目标

教师提问:

1、人类在耗用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会不会造成影响?(学生回答)

2、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学习回答)

3、能源的消耗迅速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人类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回答)

本节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21世纪的能源趋势

2、知道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理解“理想能源”有哪些特点?

二、指导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64-165页10分钟后,能独立回答下列问题

自学思考题: 1、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是增快还是减慢?

2、目前人类主要应用什么能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消耗能源时对环境人造成哪些影响?产生哪些危害?

4、未来的“理想能源”要满足哪几个条件?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探究

(一)点拔指导 1、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明显加快

2、目前人类主要应用化石燃料,例如:煤、石油

3、消耗能源时,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酸性气体形成酸雨,可致水、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构件造成危害

4、未来“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第二、必须足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第三、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四)课堂练习-中考链接

1.(2007韶关市)你听说过“乙醇汽油吗”?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美国农民面对自己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愁容满面:玉米既售价低廉而且销路不好.他梦想着怎样将这些有着黄金一样颜色的东西变成真正的黄金?他不顾大家都讥笑他异想天开,专程为他的“异想天开”去请教了一位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既同情他也对他的“异想天开”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考察,这位科学家开发出了“乙醇汽油”,即用玉米生产乙醇,然后以一定比例与汽油混合,就可以供汽车等作为能源使用. 石油被称为“液体黄金”,但是使用传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危机正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所以“乙醇汽油”的开发和利用或许能给人类开发新的能源带来一种新的途径.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燃烧的过程是

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理论上,完全燃烧28g乙醇可以产生

8.4×105J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 kg 20℃

103J/kg·oC)的水加热到沸腾.(水的比热容:4.2×

(2)按照能源的分类,乙醇汽油属于 能源,使用乙醇汽油作为能源,与使用传统汽油、柴油等相比具有明显的好处,请你说出一点: .

35.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繁荣的物质基础之一,图甲为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曲线图,图乙为某燃煤电厂全景图。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自19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是_________。(8分)A.显著增长B.平稳增长

C.稳中有降D.显著减少

(2)图乙中的电

1014焦;要维持这样的厂发电功率为107千瓦,则该电厂每小时可输出的电能是1.5×

106千克煤,这些煤完全燃烧可产生的热量大约是发电功率,该厂每小时约需燃烧5×

1.5×1014焦,煤燃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达1.2×106千克,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燃煤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电厂为了减少有害物质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可以用烧碱(NaOH)溶液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1.下列建议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废旧电池可以与生活垃圾一起掩埋

B.采用集中供热,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

C.不能随意焚烧垃圾

D.应多植树、净化空气、减少噪声

2.下列关于节约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离不开科技进步B.充分利用余热和减少摩擦可节约能源

C.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可节约能源

D.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3.学习了“能源与可持发展”一章后,某班学生就利用和开发能源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和设想,其中永远做不到的是()

A.目前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应着力研究如何使煤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B.正在建设中的田湾核电站,将解决连云港市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紧张问题,但在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若能用超导体送电,大大提高输电效率

C.连云港市位于黄海之滨,应尽研究开发海洋能

D.应致力于研究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篇3:生物质能源贸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物质能源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良性的调整作用

1. 生物质能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是一种短期与长期的促进作用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产品, 其一般计入国民经济增长账户, 成为一个国家GDP的部分, 所以生物质能源的进口贸易在一定程度支撑着某一产业的发展。在动力形式方面, 生物质能源表现为, 如果本国某种生物质能源能满足其产业的发展, 则相对应的经济就会稳定增长, 反之, 国家则需要通过这种生物质能源的贸易进口来补及生物质能源缺口。而对于这种生物质能源补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会随国际形势变化, 可能生物质能源进口不能补及国内生物质能源缺口, 造成经济的整体没落。所以对于生物质能源进口一般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表现, 首先是单纯地以经济增长为目标, 进行一种短期的生物质能源进口补及, 而这种形式一般受制于国际形势, 随国际生物质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国内的经济增长形势也波动, 达不到一种长期经济增长的目的, 所以这种生物质能源进口被认定为机械补及,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其次是国家根据国际生物质能源市场和国际政治环境变化, 进行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性的生物质能源补及, 当然这种生物质能源补及方式是建立在国内存在相同或相似生物质能源的前提下。相对短期生物质能源补及方式而言, 这种生物质能源补及更适合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 但是由于二者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 而且如果是在国内生物质能源生产是基础, 生物质能源进口补及仅仅是调剂余缺的情况下, 短期生物质能源补及方式是可行的调节力量, 所以目前这两种生物质能源进口贸易方式都对经济增长起着相对的促进作用。

2. 生物质能源贸易出口中的能源出口与能源消费

生物质能源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测度, 即生物质能源国内消费与生物质能源直接出口, 从表面形式来看, 二者对于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 但是二者的影响程度却是此长彼消的关系。这是因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产品, 其的出口产出是计入国民经济增长的, 生物质能源出口增长, 说明进口国对于生物质能源的需求量在增加, 同时证明进口国利用生物质能源的产出在增加, 这其实是一种不好的表现, 当然生物质能源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但是由于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初级产品, 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比较少。所以一般国家会将生物质能源进行本国消费, 通过生物质能源消费产出高级产品进行新产品出口, 提升生物质能源的出口价值。在本国生物质能源产出量一定的情况下, 当本国的生物质能源消费增加, 生物质能源的直接出口就会相应减少, 生物质能源贸易出口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减缓, 相反地, 生物质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生物质能源直接出口。基于此理论, 生物质能源贸易出口会根据国际生物质能源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依据挤出效应使国内生物质能源出口持续增加, 而相应地减少国内生物质能源消费。当然对于某些生物质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 生物质能源贸易出口是其主要经济来源, 有可能不能完全符合本观点, 但生物质能源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相径庭。

3. 生物质能源贸易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价格方面来看, 生物质能源贸易价格波动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汇率波动。单从生物质能源进口贸易方面来看, 如果生物质能源贸易价格上浮, 生物质能源贸易逆差增加, 为保证产业的经常运转, 国家势必将增长生物质能源进口资金, 相应地减少国内其他投资, 投资减少, 国民收入就会减少, 支出法理论认为这种局面其实就是经济无增长的表现。从表面形式来看, 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一种经济“漏出”, 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 生物质能源贸易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实是一种双边的制约关系, 价格波动制约着国民经济增长步伐, 而国民经济的增长反过来会影响某种生物质能源贸易的价格。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国家会通过生物质能源战略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 使生物质能源进口贸易能满足本国的经济增长, 并且通过生物质能源贸易价格波动来保证进口国的利益。当然生物质能源出口贸易时价格波动也存在着与生物质能源进口贸易不同的影响, 但是不管价格如何波动, 其实都对国民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应影响, 生物质能源进口价格的升高, 损害的是生物质能源进口国利益, 而生物质能源进口价格的降低, 却有利于生物质能源进口国的利益。所以, 生物质能源贸易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是一种双边制约关系, 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永远都是生物质能源进口国, 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只是生物质能源出口国。

我们的建议: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能源贸易政策

1.以进口生物质能源为主, 减少生物质能源出口量, 以使用国内生物质能源作为调节

在生物质能源贸易过程中, 如果期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需要将生物质能源进口贸易作为主要贸易方式, 进口生物质能源可以保证国民生产的基本动力, 同时生物质能源进口所产出的科技产品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值进口生物质能源价值, 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性增长。另外依据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性的生物质能源补及原理, 如果将国际生物质能源市场上进口生物质能源作为依靠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为经济做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铺垫, 在国际生物质能源市场相对宽松情况下, 加强对生物质能源的贸易进口, 那么当全球经济相对紧张且国际贸易形式不乐观的情况下, 本国经济就可依靠蓄备生物质能源来保证稳步的增长。而且在做到以进口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同时, 减少本国生物质能源出口贸易量, 通过增长国内生物质能源消费来消减生物质能源的出口量, 从而提高生物质能源产值产品的出口量。

其次, 国家应该以使用国内生物质能源作为经济增长的调节剂。无论国家生物质能源如何进行进出口贸易, 都应该拥有自身的生物质能源消费, 这样才能增强国民经济抵御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当国际经济环境良好, 则充分利用国际生物质能源进行本国的经济增长, 而当国际经济波动较大且容易受多方面不确定因素掣肘时, 则可以通过使用国内生物质能源来进行调节, 尽量抵御国际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

2.降低生物质能源贸易的集中度, 完善生物质能源贸易价格机制

生物质能源贸易进口如果过分集中, 就无法避免受制于某一国际形势。就中国生物质能源进口贸易而言, 中国一半的进口来自中东, 因此中国生物质能源价格一般是随国际生物质能源市场波动而波动, 很大程度上无话语权或话语权重不足。所以在生物质能源贸易过程中, 应尽量实现生物质能源贸易方式多样化, 降低进口的集中度, 从而避免生物质能源对外依存度的过高增长。对于降低生物质能源进口集中度的方式, 首先是可以分散生物质能源供应渠道, 通过国家的国际政治话语权谈判生物质能源进口渠道, 并利用外交政策, 与多个国家达成生物质能源进口协议, 避免国际政治或军事波动造成的对生物质能源进口的影响。其次是通过生物质能源制约条件, 与生物质能源出口国进行能源需求贸易, 出口他们需要的其他能源, 达到双边制约的关系, 这样生物质能源进口就算过分集中也很难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

篇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费也进入快速增长期。过去5年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了过去20年的总和。

我国的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按人口计算的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世界能源会议和其他有关资料,我国人均占有煤炭经济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量的46%;人均占有可开发水电量为世界平均量的81%;人均占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量的6.8%;人均占有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5%。

我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率低下,尚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极为有限的能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我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这说明我国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还比较粗放,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不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单纯依靠加大能源建设力度的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篇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单位 振堂中学 科目 物理

主备人 孙凤泽 日期 201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2.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3.认识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二)能力目标

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2.培养学生简单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情感体验目标

1.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能量转移和幻化的方向性是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

无。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向学生展示能源革命和环境污染的录像,提出疑问: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能源。(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

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给人类带来了便利。现在社会,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人类在使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人类不应当无限制的详大自然索取,而必须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2.教学互动

互动1:阅读“人类进步的阶梯”,讨论能量的转化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明确 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即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了解人类历史上几次重大的能源革命。

互动2: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明确 教师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再问相反顺序的情况会不会发生。进而说明:自然界的实际过程是有方向的。

互动3:学生阅读“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讨论新能源。

明确 师生共同讨论环境污染、新能源等。3.课堂小结(1)内容小结

我们知道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能源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新能源。(2)方法归纳

本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引导。(三)布置作业

篇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

3、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2、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2、树立节能意识。

3、体验到要用发展的眼光开带能源问题。

二、教学重点: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三、教学难点: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四、教学准备:白炽灯、节能灯、各种资料等。

五、时安排:一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导入:、复习: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2、检查风能转换模型制作情况。

3、评比。

4、揭题: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问题,我们人类该怎么办呢?

、板书题。

二、探讨如何节约能源。

、了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事例。

过渡: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交流。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

小结。

2、探究白炽灯与节能灯的效率比。

出示:白炽灯与节能灯。

这两个灯泡大家都见过?

当灯泡点亮的时候,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你们家里主要用哪种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

实验分析:

预测哪个效率高

演示实验,学生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交流。

3、小结。

三、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过渡:人类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家想了很多方法。

2、看图思考:

这是一座未来的住宅,仔细观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能源?

3、学生观察讨论。

4、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这幢房屋为什么可以节能?

有哪些节能的方法?

、小结。

6、认识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是能源之母,为什么这样说?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阳能?

为什么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7、了解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阅读P2。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四、巩固应用、现在有很多购房着喜欢景观房,特别喜欢有落地窗的房屋,请想想,落地窗在能源的利用上有哪些优劣?

2、五、布置作业、本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2、出份能源小报。

板书设计

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自然能源太阳能

(可反复利用)地热

篇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2,可再生能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可再生能源-人类唯一的可持续发展能源 4,太阳能在我国发展与应用的构思和建议 5,人类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思考

6,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7,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源 8,提高可再生能源竞争优势的几点建议

1500~2000字 题目中 姓名中

院系及学号中 摘要100字以内 关键字3~5个 分标题分段作业 参考文献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根本 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 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 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 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 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 国还有约 1150 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 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农村地区可再 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 源,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 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能源成 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 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 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 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 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 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一再飙升,能源消费大国苦不堪言,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关切的问题。

到如今为止,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其原因之一,是能源危机日益临近,照2003年的煤炭开采速度,中国的煤炭还可以开采80多年,而中国,是世界上煤炭储藏量最多的国家。海湾地区的石油,在不足四十年之内,也将枯竭。我们设想,如果这一天到来,我们人类会怎么办呢?

所以,无论那个国家,都在瞄准这一方向努力,希望获得技术突破,从而在真正的危机来临之前,摆脱被动的局面。获得世界的主导权。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的问题。有一个西方的政治元老说的好,“二十一世纪的能源科技,将会极大的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

篇8: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一、世界能源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能源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且呈现出过度金融化的趋势

能源金融由来已久。早在1886年,世界最早的煤炭交易所就已开始运用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对煤炭交易进行风险管理和市场运作。20世纪70年代,随着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期货相应产生,并在随后的30多年中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品种。尤其引起关注的是,围绕能源资源创造的期货、掉期、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其交易量大幅度超过了实物的产量。以石油为例,从1995-2012年,全世界原油的消耗量增长不到2倍,而原油期货的交易量增长了将近17倍,远远超过现货市场的供需规模。此外,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5年在交易所交易的铜的期货、期权合约规模相当于其全球产量36.1倍。而且,在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市场的主导力量已不再是进行套期保值的商品买卖方,而是为了获取超额价差收益的各类金融机构。在这种背景下,能源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相应发生了改变,能源金融市场逐渐替代现货贸易和长期合同机制,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定价基础;非商业性因素对能源类产品的影响越来越大,能源类产品的价格对不确定性因素常常反应过度,价格波动频率和幅度显著加剧,能源已过度金融化。

(二)能源金融化的范围不断延伸

1.随着与能源领域相关的诸如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能源金融不再仅仅局限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旨在应对各种环境风险的能源金融衍生品也应运而生,能源金融的范围拓展至了碳金融、能效市场、新能源投融资等新领域,能源金融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体系,按能源种类分类可分为石油金融、天然气金融、煤炭金融、电力金融、碳金融、环境金融与新能源金融等;按表现形式主要有能源类期货期权交易所、能源期货及期权等能源金融衍生品、能源基金、石油货币、能源金融服务、能源银行、能源类上市公司等。

2.能源效率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先后把节约能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以“节能”为中心的能源效率市场也不断发展。能源效率金融特指能源效率改进项目的融资,目前该领域除了传统的借助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贷款、设备融资租赁等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外,还发展出了诸如合同能源管理(EPC)和白色证书交易等创新商业模式,不仅可以实现节能技术的推广和能源结构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培育了从技术服务、项目投资和配额交易中获取利润的节能产业,并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节能项目投资模式和节能市场交易机制。目前,美国和欧盟地区都建立了能源银行和节能公司(ESCO)。截止到2010年,美国已经有46个州通过了对EPC的立法,。

3.能源储备的金融模式开始出现。原来,能源的储备方式主要是陆地或海上储备方式,2009年以来,中国陆续与俄罗斯、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和巴西五国签订了总额高达4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根据这些协议,未来15到20年间,中国将通过向相关国家的石油企业提供贷款,换取每年3000万吨左右的原油供应。这说明中国改变了单一的陆海储备模式,增加了合约模式,是能源金融范围上的进一步延伸。

(三)碳金融与碳交易发展迅速

1.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全球碳交易在2005—2010年间,市场规模平均每年递增220亿美元,2010年全球碳排放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419亿美元,比200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了11.9倍,未来有望成为和国际石油市场并肩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2.在世界国家努力节能减排、以缓解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国家级和地区级的碳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英国排放权交易制(UK 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E)、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国际信托(NSW)等。而且,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日趋成熟,已形成了场内、场外、现货和衍生品等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伦敦能源经纪协会(LEBA),欧洲气候交易所(EC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法国Blue next交易所、荷兰Climax交易所、法国Power next电力交易所、北欧电力交易所(Nordic pool)和奥地利能源交易所(EEAA)等8个交易中心。

3.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国际组织以及国家政府部门及其主导机构,如世界银行设立的碳基金、各国的碳交易所等,也包括私营部门的参与者,如金融机构、各类基金、中介机构、企业乃至个人等。广泛的参与主体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全球石油交易货币多元化迹象日益显现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石油市场也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美元的国际石油贸易计价货币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挑战。2006年,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成立了全球首个以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所;委内瑞拉则与拉美国家建立石油易货贸易机制,并且积极推动欧元代替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和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2007年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成立了以卢布计价的石油交易所;2008年5月伊朗提出彻底“去美元化”;2009年10月委内瑞拉表示支持在石油交易中弃用美元;2010年中国与巴西及委内瑞拉签定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写入了我国用人民币支付从巴西进口的石油及向委内瑞拉贷款700亿人民币的条款;2010年8月伊朗进一步提出将把美元和欧元从伊朗外汇交易中剔除,在石油等跨境交易中更多使用伊朗本国货币里亚尔以及其他所有愿意与伊朗合作国家的货币。法国政府也支持欧元在国际石油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日本近年来在中东推销以日元为计算方式的日本国债。石油交易货币多元化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形成挑战,也是各国能源战略和货币战略的一部分。

(五)非传统能源金融服务逐渐兴起

传统上能源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贷款、融资等,目前非传统金融服务也逐渐兴起,包括保险、可转换贷款、次级贷款、可转换债券、第三方融资以及成立能源金融服务机构等全方位服务,这有力的推动了能源金融一体化的融合趋势。能源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从以前纯粹关注的规范产品交易、控制金融交易风险扩展到重视能源金融安全、研发替代能源的金融创新等综合层面。

(六)主要发达国家对能源金融市场的监管加强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认识到能源市场过度金融化的弊端,认为“石油市场过度金融化及其过度投机,引致石油价格背离供需基本面,由此推升的油价通胀直接冲击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Wahl,2008)。为此,二十国集团自2009年匹茨堡峰会后,特此推出两大国际监管主题: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以降低金融风险;强化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监管(UNCTD,2009)。对能源市场,则以金融监管与石油市场监管相结合为治理机制改革重点。上述国际监管主题不仅纳入二十国集团国际合作监管议程,而且直接促成美国这一世界重要石油市场所在地相关监管立法体系和治理机制的重建与改革(IEA,2013)。为防止从事过度投机的金融主体对能源市场价格进行操纵,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于2013年批准了通过程序化来设置能源大宗交易以及掉期交易的最低交易规模,并将强制性要求能源交易实行公开报价。此外,欧盟自2010~2013年也初步了建立对大宗商品市场过度金融化监管的法律框架,重点监控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以及对大宗商品衍生品产生直接影响的金融市场,以此增强市场稳定性,防止市场滥用、市场操纵和提高透明度。

二、我国的能源金融发展策略

针对世界能源金融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同时兼顾对应气候变化和环境安全问题”的能源战略,我国能源金融发展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实施能源金融一体化战略

在世界能源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要想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就需统筹制定能源与金融安全战略。首先,加大金融业对能源产业的支持。通过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实现金融业对能源产业的支持,实现能源安全;其次,利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与多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及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有利条件,推动人民币在对外能源贸易中作为计价货币或结算货币,提升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降低当前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安全稳定。第三,把单纯的货币储备及外汇储备与能源等资源的实物储备、期货储备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规避能源风险及金融风险。

(二)努力发展、完善碳金融市场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发展中国家当前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中CDM项目交易的最大供应方。然而,由于我国CDM项目运行模式单一,机会成本高、市场影响弱、交易行为不规范,没有规范、完善的公开交易平台,使得CDM项目交易中信息不透明,造成中国在碳交易中处于提供廉价资源的状态,位于国际碳交易市场和价值链的低端。此外,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建立了多家环境能源交易所,但交易所推出的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产品很少,且交易所内真正完成的自愿碳减排交易也非常少,交易所大都处于“有场无市”的状态。

鉴于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及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种种不足,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碳金融市场,我国可以以现有环境能源交易所为依托,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外碳金融及其衍生产品的设计技术、管理经验和交易机制,增加碳金融产品的供给,提高我国发展碳交易和设计碳金融衍生品的能力,增大中国在碳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其次,可通过各级环保部门积极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建立起科学的碳排放指标检测、审核、认证体系,完善碳交易产品的信用评估体系,保证碳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

(三)大力发展能源效率市场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然而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万美元生产总值能耗对比发现,我国的能源经济效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甚至还不如中等收入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是我国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一方面与能源价格体系不能完全反映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能源效率市场不发达,导致节能技术扩散缓慢有关。因此,我国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的、绿色的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金向节能减排、重点污染防治、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同时,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突破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为缺乏融资手段的能效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开发新能源,推广区域白色节能证书交易机制,激励能源供应商参与市场。

(四)防范世界能源过度金融化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与主要国家监管机构一道,完善能源金融产品交易规则,降低能源金融交易的杠杆率,警惕能源金融产品过度衍生化,维护能源市场的稳定与金融系统的安全。

另一方面,在世界能源过度金融化的背景下,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容易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国际资本“大进大出”,我国往往也不能幸免于难。据相关研究,近年我国热钱的流入、流出与国际能源价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国际上能源价格大幅下跌时,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楼市、股市甚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领域,带动了我国资产价格、物价水平乃至人民币汇率的上升。相反,一旦能源价格上扬,热钱迅速撤离中国,我国的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稳定将面临冲击。为此,在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短期内我国还不能放松对短期流动资本的管制,以避免世界能源过度金融化带来的威胁。

摘要:文章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新政”进行了考察.通过将这一新的制度框架与我国过去的地方债管理制度、与日本的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地方债管理新制度是一种行政控制下的市场约束型制度,与过去简单的行政控制制度相比更加完善,转变成规范的行政控制,中央政府控制债务发行总规模和利率;与日本的行政控制型的制度相比,我国的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在募集资金方面更趋向于市场化,债务风险更易于分散化,但是风险监督体系、预警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参考文献

[1]Wahl,Peter.Food Speculation:The Main Factor of thePrice Bubble in 2008〔R〕.World Economy,Ecology&Development Briefing Paper,2008.

[2]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Chapter II The Financializationof Commodity Markets〔R〕.UNCTD Report,2009.

[3]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Oil Market Report〔R〕.August 2012-January 2013.

[4]姜英梅.中东能源金融化与中国能源金融战略构想[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6)

上一篇:触摸幸福作文下一篇:开学第一课2014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