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培训新闻稿

2024-05-06

青年干部培训新闻稿(精选8篇)

篇1:青年干部培训新闻稿

5月8日下午,雨依旧在下,上午毛校长的精彩讲座还依然回味之时,xx小学陶校长又给我带来关于《学校常规管理的思考与实践》的思维风暴!

今日,身为校长的他与做教研员时一样,用他的真诚,他的渊博,他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妙语连珠让我对学校常规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首先从顶层设计来说,学校管理,无需用博大精深的理论去阐述(高深的理论最终还需化成卓有成效的手段)。作为管理者,紧紧抓住学校管理需要“干什么”、“怎么干”,那么他的管理也必是行之有效的。其次,从管理方法、手段来看,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创新管理方法,防止审美疲劳,那么他的管理必是常做常新,常做常效的。

同时,从管理对象来看,我们必须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人文的角度关怀,从人的心态调节入手,那么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纲,手中有法。从管理者自身来说,只有待人真诚、不吝肯定、与人帮助、主动配合、实时交流,以自身强大的德行去带领身边的人,感染身边的人,(说的就是我的领导海江校长啊!嘿嘿)才能把自己对学校管理的理念、方法、措施实施下去(无德无以服众啊!王局长昨天的教诲还依然在耳边回荡着)。

陶校长今天带给我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我想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去回顾,不断去实践才能消化的更好吧!

篇2:青年干部培训新闻稿

——2012年东区青年教师教育实践培训

2012年11月12日下午3点整,由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局主办的“2012年东区青年教师教学实践培训”在攀枝花市第二小学多媒体演播室正式开班。培训班邀请了东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陈友玲老师及和菊花、余汉蓉等几位资深教师担任本次培训的主讲人,东区三十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

随着青年教师数量的增加,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唯有在不断的打磨和实践中去积累、总结才能更快成长起来。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主动积极钻研,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及“512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他们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东区教育局组织了此次为期一周的培训。

此次培训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备课、无学生上课等形式进行。在开班第一天的学习中,指导教师字字珠玑、干练精辟的宣讲使得学员们激情高涨,课堂氛围极好。尤其是在对“512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过程中,学员们积极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提出了诸多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问题。

篇3:一位残疾青年的新闻梦想

今天, 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成长和就业的经历, 希望我的故事可以让大家有所启发。

还很小的时候, 我就听别人说, 横亘在残疾人面前的最大坎就是上学、就业和婚姻。对于此, 我深有体会。

我是1999年参加高考的, 但是真正走进大学校园却是在两年后的2001年。原因不是我成绩不好, 而是没有大学愿意录取我。2001年, 我通过一年的自学再次考上大学, 担心再次拒绝, 我一个人从株洲茶陵老家来到长沙, 守候在省考试院, 直到录取工作全部结束, 我依旧没有被录取。

就在我绝望的时候, 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办通知我去学校领通知书。这时候我才知道, 我三次被拒录的消息引起了省媒体和中央媒体的关注。而时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傅学俭与湖南省残联的领导, 得知我的遭遇后, 多次找到有关院校、教育部门及主管领导, 介绍我的情况, 这才让我上大学的愿望峰回路转。

2001年10月, 我走进了大学。从这一天起, 我就知道, 我一定要在大学的这段时间里, 付出更多, 才有可能将来在社会上自强自立地生存。

2006年, 我大学毕业。我决定弃医从文。我带着自己在大学期间发表的30多万字作品向长沙的媒体投放简历, 但是每次到面试环节, 应聘单位看到我拄着拐杖后, 都很惊讶, 结果当然基本上都是婉言拒绝。

这一年7月, 长沙一家杂志社看了我的简历后, 答应给我一个试用的机会。我很珍惜这份工作, 在试用期我就写出了当时轰动全国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杨德超寻找姐姐杨艳梅的报道。到面临转正的时候, 留还是不留下我, 社里虽然有争议, 我还是凭我的成绩和能力赢得了这份工作。

对于每个人来说, 工作首先给自己解决的问题是生存, 但是我想, 如果一个人把工作的作用只当做生存之道, 就失去人生的意义了。

杂志社几乎都是向作者约稿, 编辑几乎不要出门, 就可以完成工作, 按道理来说, 这样的工作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我来说是最合适的。但是我在杂志社工作了一年后, 觉得整天在办公室“做”新闻, 缺乏激情和创造力, 我觉得, 只有做报纸, 才能实现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媒体人的理想。而当时的《今日女报》正在招聘采编人员。

2006年, 我和上百名怀揣新闻梦想的人来到《今日女报》参加公开招聘考试。但考试完成后, 我自我感觉良好, 却连面试的电话都没有接到。

但是我没有灰心, 我想, 我一定要用自己的作品, 敲开《今日女报》的大门。

2007年, 我给《今日女报》写下社会新闻近20条, 其中有一半上了头条。

这一年的6月, 《今日女报》的招聘考试, 我再次参加了他们的考试。考试结束后, 当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走了, 我守在报社的大门口, 因为我知道, 如果仅仅靠等待, 我也许又是一场空, 我要主动出击。一个报社的员工告诉了我今日女报社社长王伏虎的车牌号码, 我就一直蹲在他车的旁边等他。

8, 虎。我鼓足勇气向他自我介绍, 他看到我后, 说, 我知道你的名字, 但是现在看到你的身体, 我很惊讶, 我们报社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就这样, 我决定辞职。

我向杂志社辞职的时候, 同事和领导都很惊讶, 大家觉得, 我能够获得一份安逸的工作已经很不错, 为何要去报社从学徒干起呢?而且, 如果见习不合格, 就要失业。但是这时的我, 已经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毅然坚持了自己选择的路。

7月20日, 对于我来说, 这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走进了《今日女报》的采编部。结果工作分配的时候, 我居然被分配到去负责报社最重要的新闻特稿版的编辑工作。我听报社的老员工说, 以往被分在这个岗位的见习人员, 基本上都是抱着希望和热情而来, 但是结果都差不多一样, 三个月的试用期后, 离开报社。

旁人的话虽然让我有些不安, 但是我想, 我就应该要在这个岗位, 证明自己的选择。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我拖着一条残腿, 深入基层约稿采访。三个月后, 在一个个见习生被淘汰后, 我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自己, 留在今日女报社。这一年, 我还以新人的身份, 获得《今日女报》社最有分量的“总编金笔奖”。

在今日女报社站稳脚跟后, 我很快成为了报社的业务骨干。《今日女报》社每年出刊100期, 我编辑采访的稿子, 上头版头条就占了一半多。而其背后付出的, 是我每年拄着拐杖, 在湖南的14个市州的县乡镇行走。

2009年, 编辑工作已经驾轻就熟的我向社领导提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申请, 辞去编辑工作, 当一名专职新闻记者, 因为这才是我的理想。领导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报社的记者, 几乎每天在一线采访, 需要的不仅仅热情, 更加需要体力, 而我这样的身体, 能否完成这项工作?领导表示担心。但我向社领导立下军令状, 每个月完成四篇以上的新闻通讯, 从选题到采访到写作, 完全单独完成, 而且, 我写的每一篇稿子, 我都会在新闻现场。话说起来简单, 这就意味着, 我几乎每天都必须奔波在新闻的路上。社领导见我决心很大, 只得表示支持。

我没有说大话, 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跟领导的承诺, 这一年, 我走访了湖南50多个县市区, 给报社采回了50多篇涉及维权、民生、爱心的独家报道。

2010年9月, 因为我出色的工作, 《今日女报》打破常规, 社长王伏虎破格提拔我为《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 获得社委会所有领导的一致通过。而在这之前, 《今日女报》社的首席记者位置, 已经空缺了整整三年, 我也是《今日女报》1982年复刊以来唯一的一名残疾人首席记者。

篇4:青年干部培训新闻稿

北京西城区教育党校、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干训部自1992年开展青年干部培训工作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多年的干部培训经验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干部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模式。本文对近年来我们在青年干部培训中创建的培训模式作简要介绍。

一、创新青年干部培训模式的原因

(一)青年干部培训实践的需要

青年干部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含40岁)的现任校级干部或拟任后备学校干部。我们在2003年对西城区教育系统青年干部进行的调查表明,青年干部培训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青年干部的理论素养,89.3%的书记、校长认为,青年干部培训基本能满足学校青年干部培养的需要,99.7%的书记、校长认可青年干部培训对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但在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化的大背景下,青年干部的培训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实践经验的介绍较为丰富,但对干部的理论提升不够;“小组挂职锻炼”等新型培训模式在理论层面的研究还不足,影响了新型培训模式的建构和推广。

西城区教育系统正处于干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更是当务之急。培训模式是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层次与目标设计的具体培训方案,是教育培训活动的不同层次要素间的有机组合。培训模式的选择是否妥善,直接关系培训质量的高低,关系培训目标能否有效实现。

(二)青年干部培训模式理论研究的需要

近年来,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和培训者对中小学干部培训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对青年干部培训模式的理论研究甚少。2006年,为了探索青年干部的培训模式,我们承担了“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系统青年干部培训模式研究”课题。

二、创新青年干部培训模式的实践

我们认为,青年干部学习的主要特点如下:(1)青年干部学习是一种问题性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强调即学即用。(2)青年干部学习是一种反思性学习。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具有独立判断问题的能力,这些经验和判断在其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积极或消极双重影响)。(3)青年干部学习是自我导向的学习。其自主性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4)青年干部学习是一种保守性学习。他们都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对“面子”很在意,在培训中害怕说错话或“露怯”,害怕其他学员嘲笑自己。

针对青年干部学习的特点,在相关培训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实际中尝试构建了4种青年干部的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小组挂职锻炼”培训模式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年轻干部功底扎实、工作热情高,但经历相对简单、经验匮乏。他们大多数成长于一所学校,通过上任领导的言传身教获得管理技能,眼界有限。他们渴望走出本校,在实践中学习管理,在更大的空间思考教育管理问题。2004年,我们从西城区第三期中学青年干部提高培训班开始,尝试了“小组挂职锻炼”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是在严格论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将本班学员分组,每组3人~4人,深入到我区及外省市管理业绩突出的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教学管理观摩、实践活动。在挂职培训中,学员要参与所到学校的各种管理活动,包括参加学校行政会、教研组长会、年级组长会、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走到师生当中,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们一起研讨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评课活动。这是一种全方位感悟式的深度体验培训模式。

★区内挂职。我们以中学青年干部提高培训班为例,介绍开展区内挂职锻炼活动的具体步骤:(1)在区教育工委组织部及区教委中教科的帮助下,确定4所中学作为活动的基地。这些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特色鲜明,成绩显著。我们在这些学校领导的帮助下,根据每所学校的特色制订了详细的学员活动计划。(2)将16名学员根据现在的工作岗位及学校情况分为4个学习小组。其中,3个小组主要观摩教学管理,1个小组主要观摩德育管理。(3)下校之前,我们要求学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整理和反思,找到自己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急于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4)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召开总结会,进一步总结和交流学习成果,并将学员学习成果结集出版。

★外省市挂职。在组织区内挂职锻炼的基础上,我们还尝试组织了外省市挂职锻炼活动。在区教育工委组织部等部门的协助下,我们组织了青年干部赴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周南中学、明德中学(皆为湖南省重点中学)的挂职活动。我们将12名学员分为4组,他们分别走进4所学校,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展览,参加了学校的各种会议,深入课堂听课,参加评课活动,与师生座谈。在分组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了一些重要活动,如长郡中学的青年教师教学片段比赛。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召开总结交流会,要求学员将学习的收获汇报给学校领导,并且对学员所在校进行回访,了解学员的学习是否导致了其管理行为的变化,以此作为本次活动的评价指标之一。

“小组挂职锻炼”培训模式具有合作学习、经验共享,深入实践、现场教学,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特点。调查显示:这种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学员领略了优秀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风格,学到了具体的管理策略,找到了自己管理工作中的新的生长点。学员所在校领导反映,通过培训,学员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学到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管理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学员带回的经验可以共享,有利于推动学校整体工作。

同时,我们发现,推行“小组挂职锻炼”培训模式需要注意如下问题:(1)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挂职学校的资源。(2)分析学员差异,实现个性化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注重学习小组作为一个群体的学习需要,采用了统一的学习计划,容易忽视学员个体的学习需要。(3)应考虑学校管理活动的周期性特点,科学安排活动时间。

(二)“牵手工程”培训模式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因缺少实际的教育管理经验,新任校长的适应期普遍较长。有的校长被任命后,在学校管理实践上要摸索很长时间。在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校长在上岗前应有一段见习期。

名校长、优秀校长是西城区的宝贵财富。为了缩短新校长的适应期,西城区教育工委充分发挥优秀校长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让其他亟待发展的校长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采取指导校长“牵手”新任校长的方式,实施了“牵手工程”。

“牵手工程”培训模式的操作

流程:设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校长工作站和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校长工作室”和“校长工作站”。

★“校长工作室”。“校长工作室”是根据名校长的管理风格和带教校长(年轻校长)的发展需求,通过双向选择成立的以资深的优秀校长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通过出版名校长关于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论著,总结、宣传和推广名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在区教育研修网上建立名校长个人专区,全区共享其优质管理资源;通过校际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等形式,让名校长承担指导带教校长以及促进其所在学校整体发展的任务。目前,北京161中学、北师大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35中、北京实验二小、北京育民小学6所学校的校长担任了工作室负责人。共有12位年轻校长首批成为带教校长。名校长根据带教校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青年校长创设实践机会,为其搭建发展平台;建立配套的“带教校长专业发展档案”,每学期对带教校长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拟订下一步培养方案。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是北京市的知名校长,她的工作室共有6位校长报名参加。李校长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开放实验二小的课堂和行政会议,以便让年轻校长充分感受学校办学特色和管理理念。

★“校长工作站”。“校长工作站”的成员由指导校长和带教校长组成。工作站开通校长热线,对全区教育系统基层干部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工作站聘请优秀校长作为指导校长,以研究讨论、案例诊断等多种形式,对带教校长进行指导和帮助。指导校长每学期对带教校长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后,拟订下一步培养方案,在3年~5年内,使带教校长成长为西城区骨干校长。

“校长工作室”和“校长工作站”成为西城区学校干部交流经验、分析案例、研究问题的根据地,促使优秀校长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进行回顾与反思,为他们总结经验和提炼理论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对其他校长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此外,我们还建立了西城教育专家顾问团,区教工委依托区老教协,发挥西城区教育专家顾问的指导和咨询作用,为“牵手工程”提供支持。

(三)网络远程培训模式

我们在培训工作实践和相关调查中发现:中小学干部工作繁忙,工学矛盾突出;不同干部的专业发展程度和需求不同,班级培训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培训资料不够丰富,特别是学员难以有效利用掌握的资料;培训的重要环节——面对面的学员交流——费时、易受拘束。培训中的这些瓶颈问题促使我们开始利用网络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中小学干部搭建一个便捷、灵活、零时空、零距离的终身学习的进修平台,拓展出与面授培训并行不悖、相互彰显的培训新途径。

★建立干训网页。“西城教育研修网党校干训网页”在2006年10月投入使用。在主页上设有“党校干训工作信息”、“特色活动”、“专题活动”、“校长论坛”、“培训研究”、“学习收获”、“在线学习”等专栏,反映了干训工作者对培训工作的思考,介绍了正在开展的培训活动,展示了学员参加培训活动的体会等。

★建立协作组。针对学员的学习需求,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中学中青年干部研修班、小学中青年干部研修班和青年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中分别建立了协作组。每个协作组下设资源管理目录,学员登陆注册学习。我们通常采用专题性培训方式,教师和学员就某一专题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存入“小组资源库”,实现小组资源共享。学员可以随时和其他学员进行网上交流,发表见解,提出问题,回复“问题帖子”,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激烈的交锋而避免面对面的尴尬,也可以与培训教师进行网上互动。我们通过在网上提供课程菜单,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校长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我们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开设了“互动天地”,为学员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间。比如:中小学青年干部研修班赴重庆考察后,每一位学员都写出了考察报告,我们把这些考察报告及时传送到协作组进行交流,并要求每位学员任选3篇写出评价和修改意见。绝大多数学员不仅对其他学员的报告写出了评价和修改意见,还根据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考察报告进行了修改。大家认为,这种交流不仅及时,而且促进了自己对学习成果的回顾和再思考。我们在研修网开辟的“特色活动”、“专题活动”、“校长论坛”、“学习收获”、“在线学习”和协作组中的“小组讨论区”等专栏,使蕴藏在校长中的隐性知识流动起来,在校长之间共同分享、提炼、升华,使校长成为教学资源的生成者。

利用网络培训既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等问题,又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为加快校长专业发展进程提供了有效途径。网络远程培训模式在干部培训中推广和应用的困难是:网站的建设和课程的开发需要花费很多资金。此外,如何建立健全干部网上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如何构建中小学校长远程网络培训课程体系的框架、开发优质网络课程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手册》研读培训模式

由于校长、书记是随时提拔的,而干部培训却是分批进行的,所以如何满足新任校长、书记的个性化需求,帮助新任校长、书记顺利度过适应期,成为培训中的一个难点。在培训工作实践中,教材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使用的“十五”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的基本课程教材,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性,与实践脱节,所以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校长培训工作的需要。在“十五”末期,我们在对全区中小学校级干部“十五”培训情况进行调查中发现,在干部培训工作的诸多要素中,校长们满意率最低的是培训教材。

根据我区校长专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我区教育工委尝试在对传统的干部培训教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实用性、简明性、操作性、新颖性、科学性为编写原则,开发区本干部培训教材,编写了《西城区学校校长实用手册》和《西城区学校党组织书记实用手册》。

《手册》研读培训模式:我们把《西城区学校校长实用手册》和《西城区学校党组织书记实用手册》下发给新任校长、书记,人手一册,供他们随时研读,倡导新任校长、书记把研读与学校管理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有所获。研读《手册》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研读《手册》的过程包括“读、议、省、用”四个阶段。读:初读《手册》的新任校长、书记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也可以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来读。议:研读《手册》可以在几个人中进行,也可以以培训班为单位进行。在此阶段,交流、讨论和辩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有助于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省:即把从研读《手册》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思想、观点,与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认识、做法相对照,进行反思,确定改进工作的方向、途径和措施。这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之间必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用:即把《手册》中的理论、思想、经验和方法结合本校实际灵活运用。

篇5:青年培训会新闻稿

在本次培训中,这几位主讲人经过精心准备,给在场的每位学生干部上了精彩而有意义的一课。这几位主讲人分别从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如何提高办公速度、等六大方面详细的提出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即守时守纪、以身作则、严谨自律和主动积极的意识;和学生干部必须提高的“能力”,即大胆创新、书写表达技巧、综合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以及办公能力。

最后,我院学生会主席何天玮对以后学生工作做了初步的介绍,并鼓励每位学生干部积极参与进来,同时也对以后的工作做出了要求和展望。

篇6:青年班主任培训新闻稿

——照亮生命

期盼了许久的青年班主任第三期培训终于伴着武汉的绵绵春雨到来了,下雨天并没有浇灭我们对此次培训的热情,讲座如往常一样准时开始。

主讲人党玲芬老师先以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中的片段引出父母的作用巨大。(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篇短文内容虽然不长,但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嘱托,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党老师言简意赅得道出,当今社会,很多家长都是稀里糊涂得做了父母,他们没有上岗培训,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尤其是做班主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带的是两个班——学生班和家长班,而家长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学生”,完全可以借用他们的力量与学校、班级形成合力!

孩子在学校里呆的最久的地方就是教室,而要想让这个“盒子”成为照亮孩子们生命的地方,就要让孩子真正爱上这个课堂,爱上课堂里的课程。课程是一段路程,而教育又是慢的艺术,这段路程显然需要老师耐心引导,细细寻找。党老师就自己的经验,主推出自创的他们的生活由他们自己来创造的“开学课程”,应景的梅花、桃花、菊花“口风琴课程”,诗歌、音乐改编的“生日课程”。

篇7:青年公益组织新闻稿

8090新青年 让阳光洒满郑州

‚大会进行第四项,宣读《郑州团市委关于同意成立和勤公益社团总支的批复》!‛

共青团郑州市委书记张艳华冲着手机话筒庄严地宣读着批复内容,闪亮的屏幕上瞬间出现一道晃动的绿色长条,点击,发送。

‚鼓掌!‛ ‚鼓掌!‛ ‚鼓掌!‛ ……

手机消息的滴滴声化作热烈的喝彩响彻无声的会场。这场看上去颇为‚诡异‛的大会发生在2013年的国际志愿者日,那天郑州著名的和勤公益社正式建立团总支部委员会,告别了无依无靠的‚黑户‛日子。

‚10年前,‚做公益就像植树一样,需要扎根能支撑的土壤,也需要一点一滴天天年年的营养积累,最后才能为这个社会成就一片绿荫与温暖。共青团就是我们的土壤,他们的笑容就是我们的营养。‛张楠指着满墙笑颜绽放的公益活动照,眼里浸润着骄傲与感动。

照片里,张楠穿着印有‚和勤公益社‛字样的红色制服马甲,时而现身在街头为行人发放防霾口罩,时而现身在幼儿课堂给孩子们阅读图书,时而又现身大学教室发表着声情并茂的演讲。他就是郑州和勤公益社的发起人,一个领衔郑州志愿服务事业的80后。

和勤公益社成立于2006年,是由一群具有丰富社会公益实践经验的志愿者自发组建的一家非营利性质慈善公益组织。

和勤公益社的群体成员来自不同的行业,但却有着共同的梦想,就是要致力于推动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他们策划主办的公益活动近200场,参加人数过万人次。

第一次见到张楠是在2013年的国际志愿者日,这天和勤公益社正式建立团总支部委员会,成为共青团郑州市委在青年社会公益组织设立的第九个团支部。

‚和勤建立了团支部,终于找到‘婆家’啦!‛张楠一边表达着激动地心情,一边低头认真地摆弄着手中不时发出声响的手机。

与以往建立团支部不同,和勤公益社把会议搬到了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工具微信里。通过社团的微信群,318名志愿者通过文字和语音的参与,依序完成了签到、讨论、投票、选举等一系列看似‚古板乏味‛的会议议程。没有铺张的场地布置与繁冗的人员安排,没有琐碎的文件发放与浪费的纸张印刷,一切都在形式看似虚拟但气氛热烈依旧的网络空间中顺理成章的进行着。

‚和勤公益社里聚集了300多名青年人,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大家在网上的时间都比较的多,所以运用互联网进行沟通可以免去大家在路上的时间,一般有议题需要讨论的时候,我们都会在网上先进行讨论。‛和勤公益社用8090后的创意智慧为郑州公益事业发展之路上点亮着启迪之灯。

不过,‚微信选主席‛并非是和勤公益社的首创,‚V5公益青年自组织‛在此就当仁不让了。这是以‚轻公益‛为口号,由一群西装革履的8090后青年电商组成的公益社团,带头大哥名唤‚魔王‛,以网络论坛为根据地,‚招兵买马‛,‚呼风唤雨‛,啸聚郑州公益‚江湖‛,江湖上也流传着他们的传说——爱自由,享受生活,也舍得‚银子‛。

2013年10月,‚V5公益青年自组织‛突然在微信上亮出一张通知单,让不少网友诧异不已——他们要成立网络团支部并进行支部委员直选了。

一起混论坛的人不明白,这群肩扛几面时尚大旗的年轻人,怎么就被共青团‚收编‛了?‚魔王‛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我们跟共青团是朋友关系!建团支部对组织发展有好处就可以了嘛!‛ 谈起来建团支部的好处,张楠感触颇深。‚刚开始想搞个公益活动,不说别的,场地就很头疼。资金是问题,只能靠朋友关系‚刷脸‛蹭场地。关键是没有主管单位就没法注册登记,跟‚黑户‛一样,名不正言不顺,压力山大啊!‛

同样‚压力山大‛的还有团郑州市委,作为青年组织的权威‚当家人‛,曾经也一度苦恼于青年公益力量的补给。‚共青团是青年人发挥正能量的领地,但这些青年人究竟在哪里?如何走近他们?总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终,两束‚压力山大‛的寻觅目光在互联网时代成功交汇,一拍即合,释放出非比寻常的公益光芒。

‚荧幕上是一个高大的椰子树,镜头摇下来,一个很宽大的游泳池,边上有圆形的椰子造型的凉棚,远处是大海……‛2014新年前夕,在郑州万达影院,和勤公益社的青年志愿者正为23名盲人朋友解说电影贺岁大片《私人定制》。这是共青团郑州市委联合刚挂牌建部的和勤公益社共同开展的‚我以我言做你眼‛ 公益活动,不同的是,此次给盲人们讲解的不再以往的老片,而是刚刚上线的大片。这是‚我以我言做你眼‛活动的首次,也是和勤公益社爱心‚做眼‛的首次。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第二届 ‚郑州慈善大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提名奖。

‚不光扶上马,还要一路陪伴!‛郑州团市委书记张艳华无比感慨,‚现在的青年活泼有思想,在一起交友、娱乐、热心于公益,他们自发成立、自主发展,共青团想要更好地组织覆盖青年,就需要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前期充分了解、通过活动和青年们打成一片、在青年组织遭遇困难时积极伸出援手,才能与他们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和,才能把团组织建到青年的心坎里。‛

近半年时间,团郑州市委先后与10家青年社会组织建立起‚伙伴关系‛,民间志愿者组织的规模在支持与帮助下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活动项目日趋丰富和成熟,他们纷纷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从此正式加入了社会组织的‚正规军‛行列。

最值得一提的还有大名鼎鼎的郑州爱心顺风车。2012年年初,该公益组织的发起人刘克军通过微博发出公益号召:‚我们不做城市的路人,欢迎加入‘爱心顺风车’,为搭不上车的朋友,打开一扇信任之窗!让城市多一点信任,多一份温度。‛

短短一周后,郑州‚爱心顺风车‛车队正式成立,成功吸纳700多位8090后爱心车主,很快成为郑州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他们穿梭于郑州大街小巷,每天‚同向免费搭趁‛顺路市民,每逢重大节日还会组建专门的爱心车队,如‚爱心送考车队‛、‚大雨双闪车队‛、‚送书下乡车队‛等等,很多公益组织搞活动需要车辆的时候,爱心顺风车都会鼎力支持。‚社会给我们8090后这一代人贴上了太多不信任的、否定的、质疑的标签,总是觉得8090后不如70后扎实,其实我们只是做事方式不同而已。我们要用我们的方式,献爱心做公益,传播正能量,展现郑州青年的阳光精神!‛2013年郑州新兴的爱心公益团体‚炯炯族‛与‚爱心顺风车‛一样,让全社会见识到了不一样的8090后,阳光时尚、充满活力、乐于助人、为公益梦想不懈前行的郑州青年。

篇8:与青年干部共话成长

1 要坚定理想坚守信念

理想是人们对事物的最高追求, 也是一种动力。信念是人们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所持的信任态度, 人们对事业的最高信念就是理想。没有理想的生命, 就没有灵魂, 再强壮的肉体, 如果失去了精神, 只不过是一具躯壳。诗人流沙河曾写下: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黑行的路;理想是路, 引导你走向黎明。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的精神支柱, 和平年代, 改革开放时期, 理想信念如何去体现, 就要看你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时期, 消极影响在不断增加, 考验越来越严峻, 有些青年干部出现了思想迷惘, 信念动摇, 理想缺失等问题, 因此首先青年干部只有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 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更加全面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被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困扰、所迷惑, 要做到不心浮气躁, 淡泊名利, 不使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 干部的言行不仅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而且受到人民群众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青年干部的所作所为, 都在书写一篇篇道德作文, 都在交出一份份品德问卷, 要做光明磊落、诚实厚道、谦虚谨慎、与人为善、自重自警之人, 慎行:不松懈、不麻痹、不鲁莽、不疏忽, 慎言:不说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和与自身形象不符的话, 慎权:不乱为、不营私, 慎独:不歪念、不专横, 慎微:“细节决定成败”, 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为;慎初:万物始于初, 要把好第一关, 迈好第一步, 遇事多琢磨“该不该”、“行不行”、“对不对”、“好不好”, 慎重处理好每一件事;第三要加强作风修养, 作风体现素养, 关乎形象, 决定成败。自古以来, 仁从志士都把勤政为民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实际工作中, 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它是青年干部立身立业的基础, 要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干部, 要胸怀全局, 要善于把握、精心谋划、自觉服从大局;要有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 爱岗敬业、不争功诿过, 舍得吃亏, 不怕吃苦, 不妨多一点“傻子精神”, 其实就是一种认真精神、不怕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 党和人民的事业正需要更多具有这种精神的人, 青年干部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现实中, 从雷锋到焦裕禄, 从郭明义到杨善洲, 哪一个不是曾经被周围的人认为是“傻子”, 而恰恰是他们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傻得可爱, 傻得可敬;要有“忧民”思想, 心怀群众, 才能主动、敏锐、及时地了解群众的疾苦, 要深入实际和基层与群众“零距离”地沟通和交流, 并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的实践帮扶解困工作, 共建和谐社会。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首先就要过“苦关”, 不仅要到矛盾最多最苦的地方去, 而且还要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这样, 老百姓才会信任你、尊敬你。实践出真知, 基层育人才, 基层虽然条件艰苦, 但最能考验人、锻炼人、培养人, 是锤炼青年干部的“大熔炉”, 作为青年干部要能:条件不足畏, 敢于到艰苦环境、矛盾多的地方去, 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提升品质, 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实践中经受考验、成长成才。

2 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

学习是一种境界, 也是一种要求, 还应成为一种习惯。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命运。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膨胀的时代, 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毛泽东早在1939年就曾指出: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 不是经济恐慌, 也不是政治恐慌, 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 今天用一些, 明天用一些, 渐渐告罄了。70多年过去了, 现在的青年干部学历层普遍提高, 然而“本领恐慌”依然存在, 在这个知识更新空前加快的时代, “本领恐慌”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突出,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能否始终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很重要的一条是看青年一代整体素质强不强, 拔尖人才多不多, 青年干部更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 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责任, 作为长期乃至终身的任务。要勤学党建理论、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岗位的专业知识, 不断增强理论武装和知识储备。

《论语·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贻。就是要实现学习与思考的有机统一, 韩愈在《进学解》中讲道“行成于思”, 说的是无论做什么事, 善于思考才能成功。思考是学习的深化, 是认知的必然, 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的接受、简单的浏览, 没有揣摩、思考和分析, 再好的知识、理论也难以消化和吸收。要养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 结合实际工作, 开动脑筋, 对现实中的疑惑问题进行思考, 要通过学到的理论知识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 要勇于实践不断进取

青年干部学历都比较高, 思维敏捷, 易接受新事物, 但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和历练, 有的甚至是“三门”干部, 缺乏对基层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 缺乏驾御全局、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更要自觉地深入工作一线, 积极主动实践, 虚心诚恳地向基层的干部群众学习, 注意研究把握工作规律性, 不断在实践中获取新知, 会帮助青年干部提高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实践出真知, 实践出人才, 青年干部不仅要把实践锻炼作为补课和充电的机会, 还要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在基层一线经风雨, 见世面, 长经验, 增才干, 在实践的同时, 要精于总结, 总结是一种工作方法, 青年干部要认真分析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及时梳理工作中的体会、感悟、启发、教训, 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 特别要有自省自纠的勇气, 以总结促提高, 以总结求进步, 不断进取。

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没有进取心的干部不是好干部。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勇于开拓。工作中如果仅仅满足于上传下达, 照抄照转,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只会在旧的观念中兜圈子, 靠老办法、老经验来对待新事物, 处理问题总是考虑过去是怎么做的, 而不是考虑现在应该怎么做, 那么你将一事无成。没有创造精神就永远只是一个执行者, 只能按照上级的指示或刻板的公式行事。创新对于青年干部来说尤为重要, 当然创新不是摆花架子, 而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破解工作难题。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检验青年干部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的标尺;其次要有无畏的开拓勇气, 无私无畏, 不能患得患失, 贪图安逸;第三要有勤奋的工作热情, “业精于勤荒于嬉”;第四成就事业, 不但要有热情, 有愿望, 更要有本领, 要用最少的时间和投入取得最大的收获。

4 要心态平和诚信宽容

诺贝尔讲:有时候决定你成功与失败的, 往往是你的心态。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成功, 85%取决于他在顺境或逆境中是否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或其它因素。青年干部要想成才, 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要承压而不垮, 经得起委屈, 要懂得, 逆境的过程, 就是养精蓄锐、破茧成蝶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更是希望和值得期待的过程;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坦然接受逆境, 要把压力变为动力, 没有压力轻飘飘, 在学会在坚忍中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二要得意不忘形, 人生最危险、最可怕的的时候, 不是失意之际, 而是得意之时。要戒骄:看到自己的不足, 听进不同意见;戒躁:静下心来, 心无旁鹜地做好本职工作, 谦虚谨慎, 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知足中学会珍惜。老子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三要失意不气馁, 现实中有些年青人看到同事被提拔了, 比自己资历低的人重用了, 不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业绩和不足, 而是心浮气躁, 牢骚满腹, 怨天尤人, 失去了工作动力及党组织和群众的信任。逆境一般来说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 要得之淡然, 失之泰然, 争其必然, 顺其自然。不可一时失意而自坠其志, 要从正面的角度、用积极的方式去看待和处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只有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乐观的态度, 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充沛的工作干劲, 才能在机会到来之时, 把握住机遇, 机遇是预留给时刻“准备”者的人的, 要: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

“成事在理不在势, 服人以诚不在言”, 诚信是是青年干部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诚信体现在坚持原则, 对于歪风邪气敢于斗争, 对不良风气敢于抵制;诚信体现在务真求实, 说一千, 道一万, 不如成一事, 要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 把本领用在求稳定促发展上;诚信还表现在言行一致上, 言必行, 行必果,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 表里如一, 心口如一, 平等待人, 对上不阿谀奉承, 溜须拍马, 对下不颐指气使、专横跋扈, 对位高者不嫉妒, 对位低者不排斥, 诚心待人, 用“心”和他人交往, 诚实做事, 踏实履职, 正确对待分歧与过节、批评与指责、怨恨与误解, 要以“责人之心责已, 恕已之心恕人”, 容人之失, 容人之短、容人改错, 这样才能让人敬佩, 受人尊敬, 才能利于集体的团结和个人的进步。

5 要学会沟通懂得谦让

人与人距离的拉近, 要靠沟通, 沟通需要勇气和艺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常讲别人的优点, 你周边就会有良好的、融洽的氛围形成,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 和谐是相对的、暂时的, 不和谐是经常的, 绝对的, 我们就是要通过努力, 不断追求和谐的氛围, 实现动态平衡, 这样理想局面的形成, 需要很好的、长期的沟通。授人玫瑰, 手有余香,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往往得到最多的收获;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 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 要“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 任何人都离不开他人的配合、支持和帮助, 善待他人, 就是善待自己。

谦让是中国人的美德, 它体现一种文明、一种修养, 表达人的博大胸怀和对他人的尊重, 同仁之间, 工作之中, 相互谦让, 减少摩擦, 才容易达到和谐工作, 同甘共苦。当干部, 要甘当吃亏之人, 做吃亏之事, 只有不计较得失, 不争权夺利, 欲才会少。忧才会少, 祸才会少, 乐才长驻, 福才常伴, 要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谦让。

人生在世, 精神是灵魂, 理想是指南, 品德是根基, 意志是风帆, 勤奋是云梯。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伟大的“中国梦”时特别强调“实干兴邦”, 李克强总理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时代呼唤只争朝夕, 真抓实干的行动者;青年干部要在实现中国梦的行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躬行“干实事”之使命, 成就“干成事”之业绩, 永葆“不出事”之品格。

成功=敏锐的眼光+积极的行动+不懈的努力

摘要:关于青年干部的成长问题, 是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作为一名曾在基层从事共青团工作多年, 离开共青团工作岗位后二十年来一直从事党务工作, 我想与青年人共话青年干部的成长问题。

上一篇:范文正正直下一篇:漂亮的日记本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