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育儿小常识

2024-05-17

小班育儿小常识(精选12篇)

篇1:小班育儿小常识

儿童智力发育

1.儿童大脑发育、需要适宜刺激;触摸大千世界,游戏最佳学习;眼观形形色色,实物图画玩具;儿童需要关注,更应多加鼓励。

2.儿童学习环境好,安全清洁最重要;玩具实物别太小,卡在嗓眼就糟糕;干净圆顿尖要少,大过酒瓶盖最好;卫生清洁不得病,孩子健康全家笑!

3.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不一定需要昂贵的玩具才能达到,不提倡给孩子吃补品和营养品,如饮料、方便面、果冻、麦乳精等。孩子不吃这些东西,不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

患病儿童的护理

腹泻患儿的护理

患儿腹泻时体重会降低,并迅速出现营养不良。腹泻患儿应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多进食和饮水。食物能帮助患儿停止腹泻,也能加快孩子的康复。

腹泻停止后,每天给孩子多吃一顿饭对孩子的完全恢复极为重要。

咳嗽或感冒患儿的护理

如果儿童呼吸正常,咳嗽、感冒、喉咙痛和流涕可不需要任何药物。必须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太热,并继续喂食和多喝水。药物只有在医生的建议下才使用。发烧的儿童可以用温水擦洗。

在病好后的一周内,至少要每天多吃一餐,直到患儿的体重达到病前的体重时才算恢复。

不是所有宝宝都需额外补充维生素

很多家长会问,孩子多大需要开始补充维生素?小婴儿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刘主任表示,孩子多大补充维生素没有明确的界定,如果宝宝是吃母乳或奶粉,一般营养物质都足够、全面,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如果出现了某些症状,如缺乏维生素B或维生素C等,再有针对性的补充会更好。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小婴儿也应该补充,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没有补充维生素D,常带宝宝晒太阳,也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给宝宝晒太阳,一般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注意不要遮挡着晒太阳,如果是戴太阳帽、打伞或擦防晒霜等,起不到晒太阳的效果。

[科学育儿小常识]

篇2:小班育儿小常识

孩子的大脑发育在出生前和出生后的 2 年内发育最快,只要您对孩子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合理的喂养,孩子的大脑发育一定会很好,孩子一定会聪明。这个时期的营养不良将会导致儿童的体能和智力发育迟缓,这种缺陷在儿童年龄稍大以后乃至一生中都无法弥补。

1、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2、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6、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7、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8、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

9、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10、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11、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12、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13、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4、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5、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6、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7、穿不讲究,不刻意,穿的多少和妈妈差不多就行,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8、注意加强寒冷训练。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

篇3:家居生活小常识

如果衣服上茶渍、咖啡渍是新洒上的且未干, 应马上脱下用热水搓洗即可清除。如果污渍已干, 可用甘油和蛋黄的混合溶液涂在污渍处, 稍干后再用清水洗涤。

2、清除酱油渍

衣服上沾染酱油渍, 可在温水洗衣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和硼砂, 再搓洗油渍, 便可洗干净。

3、清除血渍、奶渍

衣服沾染了血渍、奶渍, 可将胡萝卜研碎撒上盐, 涂在污渍处, 轻轻揉搓, 再用清水漂净。也可先用生姜擦拭, 再蘸冷水搓洗去污渍。

5、如何保持家具的光泽

在清水中加入1/4的醋, 用软布蘸此溶液擦拭木质家具, 可使家具恢复光泽。用软布蘸浓茶水擦洗木制油漆家具, 可使家具重现失去的光泽。

6、清除茶垢

如果泡过茶的陶瓷或搪瓷器皿沉积一层茶垢, 可用细布, 蘸上少量牙膏轻轻擦洗, 很快可洗净。另外, 用精盐擦洗效果也很好。

7、清除排气扇油垢

用棉纱裹锯末或直接用手抓锯末擦拭, 油垢越厚越容易擦掉, 擦拭后可用清水冲洗揩干。也可拆下排气扇叶片, 泡在温水中, 滴上几滴清洁精, 再加上50ml食醋, 浸15~20min后, 用干净的抹布擦洗, 也可把油垢擦洗干净。

8、清除厨房纱窗油污

篇4:刀剑小常识

究竟有没有削铁如泥的宝刃

在文学作品中,常有对一些"削铁如泥"的兵器的描绘,对此人们多半不信,认为只是小说家的想像罢了。实际上,"削铁如泥"虽然的确有夸张的成份,但是质量好的刀剑能将普通的刀剑削断,则是确切无疑的。西方历史中发生过"十字军东征"的战争,所征讨的是西亚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欧洲军队的刀剑碰到伊斯兰军队的大马士革剑,很多都是当场立断。有人用我国的95式刺刀做过实验,能斩断铁钉而本身无甚损伤,也算带有一点"削铁如泥"的意思了。不过,好剑虽能将差一些的剑削断,但自身也难免有损。如果两把剑品质相当,两剑互斫,也必定是都有损伤。另外,不论多么优良的刀剑,对于锤、槊等重型兵器都是无能为力的,如果你指望用剑把对方的铁锤一劈两半,那绝对是妄想。即使用宝剑砍木头,时间稍长也非把宝剑糟踏了不可。

衡量刀剑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说到刀剑的性能,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锋利程度如何。这种想法非常自然,刀剑当然要锋利,但有一点,很多名贵的刀剑在制成之后,并不急于开刃,除非到了用的时候,而若不打仗,刀剑一般也没有使用的机会,因此有的刀剑被收藏数十年也没有开刃。之所以如此,一是开刃以后的刀剑锋利无比,自己平时把玩之时难免有受伤的危险;二是很多人迷信认为开刃的刀剑放在家里不吉利;三是由于开刃的技术要求相对简单,什么时候开都可以,不急于一时。

一般说刀剑的锋利,是指它斩软体物质的能力,如大马士革剑是世上罕见的利刃,将一缕细丝抛在空中,大马士革剑能将它当空斩为两截。有一位俄罗斯的科学家曾经仿制大马士革剑,所制出的剑能在空中斩断一块绸子,但再轻一点的东西就斩不断了,达不到真正大马士革剑的水平。在我国也有"吹毛利刃"的说法,即将一束毛发放在刃口,用嘴一吹,毛发齐断,这也是指其锋利程度而言的。锋利程度主要取决于刃口钢质的硬度,但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马士革剑之所以锋利无比,除它的硬度外,还因为它身上的花纹,花纹在刃部形成了极其细微的"锯齿",大大提高了它的锋利程度。

此外,刀身的强度、韧性也很重要,可以说硬度是保证能斩断对手刀剑的指标,而强度和韧性则是保证不被对手刀剑斩断的指标,其中强度是刀剑抵抗外力的基础,韧性则是指其可以弯曲的程度。我们衡量一个人的品格,要求做到"宁折不弯",方算得上是英雄好汉,而对刀剑的要求正好相反,要"宁弯不折"才好,在战斗中,刀剑稍稍弯曲一点并不十分影响格斗,而一旦断为两截就无法使用了。近年来有一种陶瓷做的刀,因陶瓷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铝,氧化铝的硬度远高于钢,这种刀自然极其锋利,但它的强度、韧性可以说差到极点,一碰即断。对于钢铁来说,含碳量越高,淬硬性越好;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这两者本身便存在矛盾,要想二者得兼,就更需要高超的技巧了。

什么是大马士革钢

大马士革钢原产于印度,上面带有天然结晶而成的花纹,属于铸造型花纹钢。本刊曾介绍的龙泉剑、折花剑及马来刀剑,都属于焊接型花纹钢,它们的花纹是数种金属反复相互折叠锻打产生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把铸造型花纹钢与焊接型花纹纲都叫做大马士革钢,虽然不准确,但似乎也在世界上叫开了。上等的焊接花纹钢的价值并不在铸造型大马士革钢之下,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其中的区别却不可不辨。◆

篇5:乘车小常识小班教案

一、家长不宜抱着儿童乘车

抱儿童乘车这样的陋习,是国内很多家长都做的事。在她们心理,儿童只有在自己的臂膀保护下才是最安全的。殊不知,这样的乘坐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向儿童的头颈,还可能在惯性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对儿童造成挤压伤害,甚至夺去儿童的性命。

二、不宜让儿童系成人安全带

安全带是按照成人设计的,儿童由于身高所限,如果要保证安全地系好车内安全带就需要把儿童所坐的位置垫高。不然的话,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勒伤儿童的颈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机动车安装使用儿童专用座椅是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3岁以下的婴儿乘车时应该被安置在后向式座椅里;超过4岁或体重超过18公斤的儿童,应乘坐面朝前方、坐位加高的儿童安全座椅,并以安全带固定身体的方式乘车。

三、12岁以下儿童不宜坐副驾驶

很多家长带儿童驾车出行,为了照顾方便都会把儿童放在副驾驶,殊不知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一些副驾驶座位的安全带是专门为成人使用而设计的,即使副驾驶座位装配有安全气囊,由于儿童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一旦汽车安全气囊张开,其产生的冲击力也有可能造成儿童胸部骨折、窒息或颈椎骨折等严重问题。

四、不宜让儿童单独在后排玩耍

坐后排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事故对儿童的伤害,但不要以为把儿童放在后排就万无一失。车辆在行驶过程时,在车内玩耍的儿童会随车东倒西歪,如果撞到车内硬物,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即使有家人看护,也一定要让后排的儿童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一定不要让其单独在后座玩耍。

五、不宜把儿童独自留在车中

长时间把儿童单独留在车内,容易出现儿童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另外,年龄很小的儿童单独留在车内,也容易给不法分子创造可乘之机,而大一点的儿童醒来时可能因为看到爸妈,在车里乱碰车中的按钮,会对其本身和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篇6: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礼仪小常识

小班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小班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能力,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把幼儿礼仪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目的多途径地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礼仪启蒙。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了以下途径。

一、礼仪教育中,注重方法的多样性。

在礼仪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

1、故事法:以故事为载体,“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我借助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漏嘴巴,漏嘴巴为什么不好,在情景模拟中,老师表演大公鸡,幼儿表演吃饭的小弟弟,幼儿为了不让大公鸡吃到米粒,个个都专心用餐,看不到东张西望的坏样子,不知不觉中幼儿学会了正确的进餐礼仪:眼睛看着碗,一手扶着碗,一手舀米饭,张开大嘴巴,嚼呀嚼,咽下去。

2、儿歌法:如在“穿衣礼仪养成中”,幼儿在伸衣袖的时候,总习惯性地把另一只小手放开,这样就造成手伸不到衣袖里,衣服始终穿不到身上,幼儿很无奈地又要寻求帮助。于是,我在第二组幼儿教学中,改变了教学策略,根据班级孩子喜欢朗诵儿歌的特点,创编了一首短小的儿歌,并且配上形象化的象声词,如呜呜开火车、拉拉、哈哈等,孩子们边学边记忆儿歌,很快解决了难点。

3、情景法:情景的合理设置,能给礼仪活动带来无限生机,能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达到行为上的认同。同时,使幼儿行为习惯能自动化养成,礼仪交往的主动性、持久性得到提高。在平时生活中,当出示受偶小兔向幼儿问好时,幼儿会高兴地向小兔问好,当长颈鹿帮助了小兔,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暗示下幼儿就会主动学说小兔和长颈鹿的对话“谢谢你,长颈鹿阿姨。”“不用谢。”当活动结束时,我会有意识地和幼儿互说“再见”,幼儿也会跟小兔和长颈鹿说“再见”。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幼儿礼貌用语和文明礼貌的习惯。

二、不同领域中,注重礼仪的渗透性。

篇7:小常识——绿色投资

用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投资。遵循“ 3R”原则———减量化 (Reduce) 、再使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绿色投资”的范围可分大、中、小三种口径。小口径, 就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投入, 包括用于环境保护、污水排放、固体废物处理等的设施、设备和有关费用支出。中口径, 就是在小口径的基础上, 再加上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节约利用的投入, 包括用于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措施的费用支出。大口径, 就是凡能推动“绿色GDP”增加的投入, 均可属于“绿色投资”。绿色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越高, 标志着有效投资和有益投资所占份额越大, 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健康增长的贡献越大。

摘自《环境科学大辞典》

篇8:武术小常识

问:我练武多年,经常听武友谈点穴术的神奇,可是我对此技却很陌生,仅仅是耳闻,不知道点穴术是否存在,怎么练,哪位武术家擅长此术?

答:点穴,在武术中又称打穴或击穴,也有叫拿穴、闭穴的,而少林点穴法常以一指或二指点击。其所以在很多武友读者中传得神乎其神,大概与当今铺天盖地的武侠小说、功夫电影、电视剧的大肆渲染有关。其实,点穴术不仅存在,而且在老一辈武术家中确实有人精于此技。如本刊在2001年第11期《日本武道第一人——松田隆智讲解:柔道点穴与“杀活法”》一文中,就叙述了这位日本武术界的先行者亲眼目睹了我国海外武术家苏昱彰先生用点穴术战胜了前来踢场子的挑战者。松田隆智以“实际见到点穴的威力”为题叙述道:“我亲眼见到点穴的威力是在我前往台湾学习武术的时候,当时,苏昱彰老师居住于台北,他要每周两次前往位于台中市的逢甲商工学院教授武术课程。”

“台中市有许多战后由大陆前往台湾的武术家,有不少人听说苏昱彰是‘来自台北的教武术的家伙’,便很不服气,所以经常有一些各门派的武术家来向苏昱彰老师挑战。当时我曾亲眼目睹过一次,苏昱彰用右拳击打对手肋下某个部位,便令其面色青紫,倒地不起。当时,这个挑战者气焰非常嚣张,遭此一击后,半天才爬起来蹒跚地走了。他问我:‘看到了吗?松田。’我问他:‘使用的是点穴法吧?’他笑笑说:‘只用了一点点,因为太危险了。’……”

以此而论,武术中是有点穴术的。关于点穴功夫的练法,大体而言,点穴的基本功力是“猫功”,即像猫一样以腿(指)拄地练习指功。“习猫功者,先以两掌置地,脚尖直立,腰不可屈,只两臂带全身回环伸之,后则用五指,再起小指,再起无名指,再至中指,后则一食指落地矣!后又于每脚尖垫砖一块,则功成矣。”猫功成后,可打击任何部位,更主要是点穴。练猫功的同时,还必须练“插沙”,以增加指的耐磨力,直到皮坚肉硬为止。

点穴器的存在,也可说明点穴古已有之。流散在民间的点穴器甚多,有点穴针、点穴棒、点穴橛,甚至烟杆也叫点穴筒。这是一种练猫功尚不足者,但有认准穴位功夫人的所使用。

从人体有“薄弱”部位来说,点穴也是一个存在的技击术。如“太阳穴”,是颅骨最薄弱处。又如手臂关节后部,有一条“浅露”的桡神经——“麻筋”,微一触击就会手臂发麻。再如“奶下三指”的俞门穴及以有坚硬的腹肌部分来说,有许多重要器官,如在“运气”(俗称硬气功)的情况下,承受重物排打也不会伤,但腹白线、脐周、腰三角薄弱处也属“穴”。

简文彬(山东平阴)问2001年第1期《一帧弥足珍贵的老照片》中的人物,如刘百川、王子平、李景林、徐致一等武学大师的生卒年及略详事迹。

问:当我见到《精武》2001年第1期“杨氏太极拳专辑”中的两幅老照片的人物,差不多都是一代武学大师时,心中别提有多么喜欢了。足球、蓝球有明星、球王彩照,而我们则有大师肖像,虽说此照年代久远,但《精武》制作得极其精致,上面人物栩栩如生,清楚明鉴,真的好喜欢。但美中不足的是,仅第七页有廖廖数语之简介,而应更进一步的详略说明。请问编辑老师,能否给以进一步的介绍这些大师的生平?

答: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刊2001年第1期刊发的这两幅珍贵老照片,是由田兆麟的后人田颖嘉先生的入门弟子姚国钦提供的。关于老照片中的武学大家,经过检索,此期介绍几位,以满足简文彬读者的问疑。

1.刘百川(1870年~1964年)安徽六安县十里勾予人,自幼习武,个性刚勇,得少林高僧杨澄云秘传,精北派少林罗汉门,身手非凡,尤其擅长腿法,有“江南第一脚”之称。他中年走镖关外,曾游香港,以子母鸳鸯连环腿击败英国大力士,孙中山先生当时在场,亲书“尚武精神”横匾一额,嘉惠他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壮举。

2.李景林,字芳辰,河北枣强县人,幼入行伍,驻防榆关,遇颖上道人陈士钧,传以武当剑术,其式分天、地、人三趟;后筑沪宁铁路时发现江宁大侠甘凤池墓,先生得甘氏《剑谱》,技更精进。民初任直鲁联军总司令,中央国术馆成立时,任副馆长。

3.杜心武(1870年~1953年)字慎愧,湖南慈利县人。杜自幼聪明,尤其爱好武术,至十三四岁时,所从名师已有十余人,后又从徐某学自然门拳术八年之久。从此,他走镖于云、贵、川之间。因他身怀绝技而又仗义豪侠,威镇南北,有“南北大侠”和“神腿”之称。1900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农科大学,归国后曾任职于北洋政府农林部。

4.王子平(1881年~1973年)河北省沧县人,回族,生于穷艺人之家,祖父以皮条、杠子闻名,父亲有“粗胳膊王”之称。他自幼苦练武功。除武术、摔跤、举重外,凡有益于拳者,如杠子、皮条、扯旗、跳绳、踢毽子、游泳、骑射,莫不研习,终成一位全能武术家。

1901年,王子平曾在山东济南拽住飞转磨石而以多力闻名,人称“千斤王”。后来他又数次力挫洋力士,名噪武术界。1928年,旧中央国术馆聘任他为少林门门长。

全国解放后,王子平先后担任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全国摔跤协会委员、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上海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上海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著有《拳术二十法》、《练功疗法》等,1973年卒于上海。

5.徐致一,浙江人,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徐自少年时起即爱好体育运动,后从吴鉴泉学技,精研太极拳,造诣颇深,著有《太极拳浅说》,阐述太极拳与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之关系。

篇9:小常识

一看:真正的燕窝结构是丝状, 纤维很明晰, 对着光看呈半透明状, 燕盏不厚重;而加胶处理过的燕窝则表面会很光滑, 纤维粘连, 甚至成片状, 放在阳光或灯光下还会微微反光, 燕盏厚实。纯正手工拣毛的燕窝是完全用水泡开后拣毛, 然后放在模具上风干, 燕盏上不会留有印迹。但部分燕窝在化毛时会使用镊子来固定盏形, 因此燕盏边缘可能会留有夹子痕迹。

二闻:纯正的燕窝是没有浓烈气味的;但是加料燕窝会散发出化学味道, 以及发霉的味道。假燕窝更是会有鱼腥味或油腻味道。

三泡:取一小块燕窝以水浸泡。纯正燕窝半小时就会泡开, 碗内的水仍然清澈, 燕窝丝条清晰, 很柔滑, 有弹性;但加料燕窝由于加了胶, 纤维已经钙化, 所以泡几个小时都没法彻底泡开, 水发黄, 而且纤维成一股一股的, 摸起来有木感, 硬而涩, 仍然散发出浓浓的化学味和霉味。

四尝:炖纯正的燕窝炖好后呈半透明状, 丝条仍然清晰, 闻起来有一股蛋清味, 口感滑嫩;但加料燕窝炖后却成糊状, 碗内仍然有细微的杂毛点, 有霉味, 口感较硬。

走出燕窝盲目滋补的误区

燕窝作为一种普通食品, 虽然它的营养价值有限, 价格昂贵, 利用性价比较低, 但作为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种特殊结构的生物体, 确有一定的抗衰疗病、摄生自养的功效, 人们可科学选用, 对症而食。切忌盲目进补, 步入花钱损健康的误区。

祖国医学认为, 燕窝味甘、性平, 滋阴润燥, 有壮阳、暖腰膝、缩小便、治崩带之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燕窝“大养肺阴, 化痰止嗽, 补而能清, 为调理虚损劳瘵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不能清肃下行者, 用此者可治之。”

《食物宜忌》中亦说:燕窝有“壮阳益气、和中开胃、添精补髓、润肺、止久泻、消痰涎”等功效, 对咯血吐血、久咳痰喘、阴虚发热等导致津液脱失的病症有良好的效果。如以燕窝与银耳、冰糖适量炖服, 可治干咳、盗汗、肺阴虚症;把燕窝泡发后与牛奶共煮, 服之, 可治反胃、呕吐;以燕窝与白芨慢火炖烂, 加冰糖再炖溶, 早晚服之, 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咳血等症。可见, 燕窝是有一定的补益作用的, 凡久病体虚、羸瘦乏力、气怯食少者, 可适当补之。

基于燕窝的滋补食疗功效, 一般是身体不好的人或者老年人才食用。但如今似乎吃燕窝已成为一种时尚, 很多年轻人乃至小孩都在食用, 简直到了全民补“燕”的境地。

对此, 营养专家指出, 食用燕窝并非人人皆宜。对燕窝滋补热应理性对待, 科学选用, 走出盲目跟风误区, 让自己的健康多一份保障。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处于特殊时期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食用燕窝, 则能发挥它的滋补保健作用。但要注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真的确定在缺乏某种营养素的情况下, 进行相应的补充才有用。如果将燕窝当作万能药, 不分人群与场合地使用, 反而对健康不利。如身体太虚弱的病人不适合吃燕窝, 因为燕窝含有的蛋白质不易消化;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食用燕窝, 则会增加肾脏负担;青少年更无服食燕窝的必要等等。另外, 对一些滋补保健品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否则会因过分相信其神奇功能, 又因无效而感到失望。

篇10:武术小常识

答:武术中“轻功”二字,不知倾倒多少爱武之人。因而,武侠小说也好,功夫影视也罢,武林轶闻也津津乐道,使轻功术至今仍披着神秘面纱。其实,轻功并非“飞檐走壁”之玄,而是指人毋需奔跑鼓势,只用两足一蹬,即可起高或跃远,其身法轻灵,步履轻捷,落地稳妥。练法较多,如跳台练法,以砖切成长方形的台身,宽三尺,长五尺,又以大木板制成台面,板下四周一尺左右长的边,刚好套在砖台之上,使练功者跳上时不致动摇。跳台初高三尺,逐渐增高。台前可掘沙潭作起跳点,其用意与沙坑底部铺沙相同,在于减轻足下能借之劲。

关于轻功练法,就是“直膝跳高”。这是一种简便无害的轻功练法。方法是先挖一池,其中铺满芦席,增加高度。直膝跳一寸,屈膝可跳一尺,故有“一寸管一尺,一尺管一丈”之说。

还有陆地飞行法,即飞行功。先练平地奔跑,愈速愈妙,渐增至跑百里。更于两小腿绑铅或沙袋,从每腿半斤开始,如法练跑,以后每月每腿啬一两(旧制),各加至四斤为席,为须舍平地而跑山。久之可提高奔跑之速度与耐力。

而今擅轻功的门派,当为自然门。杜心武以轻功名盛武林,其传奇事迹已在多种文字中叙述。他与“江南第一腿”刘百川比武,全赖轻功与刘打个平手。其门练轻功之法为“起簸箕”沿,内装沙或豆子,先多后少,至无兵无沙始成。其它门派也有擅轻功的,练法大同小异。

以上问题答安徽怀远县丁致远,他说自看《西游记》后,深受孙悟空的“跟斗云”所感,有心想要孙悟空云云……可是,“跟斗”非轻功,孙悟空那种“筋斗云”,凡夫俗子谁也练不成的。

还有一位忘其姓名的读者,他说自己练了(或“天生”)一种“行路法”,速度极快,见有长力,不输于跑,问是否属武术?请这位读者对照“陆地飞行法”。

史良臣(广东潮州)问:《精武》2002年第8期“武术小常识”中的总穴一问,深深吸引了我,除了那期解答的“猫功”外,还有哪种指功可点穴,怎么个练法?请解答一二。

答:在传统武术中,练指的功法多种多样。各门各派都有本门派的独特练指之法。拳谚曰:“宁挨三拳,不挨一指”之说,可见指功之厉。大概因其受力如针,面积小,“无孔不入”。指力练成非易,成后伤人不为人防,比之拳掌隐蔽,所以不一定非点中穴道。

其练法如下:1.拈花功:专练指头捻劲。大、中、食三指第一节相扣,指面紧贴,运劲作360度旋转,内旋外旋各百数十度。此法随时随地可练。一年后,于指间嵌住大而圆的黄豆三颗,如法练功,豆须不时更新,练至应手捻碎,乃更以黄石、青石块,练功手势如摘花,故名拈花功。

2.金针指:专练一指之功,又称金钢指。面墙而立,以两食指端抵壁,身向后退,上身重量压向指端,初必不耐,久则习惯,且能耐久。乃更进一步,以两指及足尖柱地,直身俯卧,臂伸直,继而腰部弓起,上身前俯,两臂屈肘,全身离地三四寸,更撑臂伸直,是为一度,状如饿虎扑羊,又称铁牛耕地。如此反复卧下撑起,进而以一足柱地,另一足搁置柱地之足上练功,更可于背部压重物,如石块之类。如法练功。

篇11:夏季养生小常识

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 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 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一、热毛巾擦身

夏天, 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 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 但必须用热毛巾, 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二、洗热水澡

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 洗后反觉更热, 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 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 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 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三、热水洗脚

脚有第二心脏之称, 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古人云:“睡前洗脚, 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 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四、喝热茶

冷饮只能暂时解暑, 不能持久解热、解渴, 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 体温反而明显降低, 这是简便易行的绝妙良方。

篇12:武术小常识

答:程廷华,董海川门下。精八卦掌,功夫精纯正,于京师开设眼镜铺,故人称“眼镜程”,1900年,被八国联军杀害。其技传子程有龙、至程有功及门人周祥等。

当时,由于清王朝腐败透顶,确是有不少武林义士为维护祖国尊严不受外国侵略而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如王正谊,字子彬,行五,回族,拳械俱精,尤善单刀,人称“大刀王五”。在京师设源顺镖局,以护镖为业。为人慷慨任侠,曾以剑术授谭嗣同,同情维新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起,八国联军入侵华北时惨遭杀害。

还有李存义(1847~1921年)字忠元,河北深县人。幼年家贫,无资入塾攻读,只好帮人赶车,兼习拳艺,在江湖卖艺赖以维持生活。走遍齐、鲁、燕、晋等地,访寻名师。中年于河间刘奇兰门下学形意拳,历时九载。他学形意拳后,以保镖职业谋生,兼授门徒。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他曾参加义和团奋起抗击,每战必身先士卒勇猛杀敌,血染重衣。尤以天津老龙口一役,他单刀上阵,使敌人尸横遍野,望风披靡。因此,时人称快,遂赞称之为“单刀李”。

他从事镖业,护送客商,江湖绿林中人皆避开不敢拦截。民国前,他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任会长职,并著有《形意真诠》一书。民国初年,又受上海精武体育会之邀请,继霍元甲之后,教授形意拳。

河北派之形意拳,由李洛能始,而由李存义发扬光大。

此外,尚有冯婉贞,清咸丰、同治时人,鲁人冯三保之女,居京圆明园附近之谢庄。娴武术,有胆识。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陷京师,冯年十九,召集乡里少年武装抗敌。她认为“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决定“以我所长,攻敌所短”。当敌军来犯时,她挥刀奋砍,率众击退侵略军,毙敌近百人,家乡得以保全。

王北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问:因为我自幼多病,而今虽已年过花甲,身体仍是孱弱,所以对养生方面的功法很感兴趣。为健身,我曾练过太极拳、气功、站桩,可都见效甚微。我听人说,《精武》曾出过一本《瑜珈专辑》,不知是哪年哪月?也想请问有关瑜珈强身健体的知识。

答:本刊出版的《瑜珈专辑》是在1999年第11期上。其中,这本专辑的主人公——沈维德先生曾与您的状况差不多,也是身患多种疾病,并且打过太极拳,修炼过气功等。最后,在六十余岁方始接触瑜珈,练了四年多,终于功德圆满,而且有了返老还童的感觉。有关瑜珈强身健体方面的知识,以下一段话或许可说明其中的“关窍”:“体育运动需要很多的能量消耗,而瑜珈训练则依据紧张、弛缓和具有保息(止息)作用的深呼吸,氧气被更多地吸入人体,并通过扭转运动,关节舒展,血管伸张,血液均匀地分配到身体各部。就像水从打开的龙头流出一样,能量缓缓进入松弛的肌肉。”

上一篇:时政热点积累下一篇:mr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