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2024-05-12

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共8篇)

篇1: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焦作孟州市韩愈小学

薛银花

【摘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对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形成很大的冲击,它己经改变了我们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美术学科也因信息技术的的发展而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眼前。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而且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孟州市韩愈小学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 多姿多彩

一、信息技术让教师的教学灵活多样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开发应用,已经改变了美术教师靠一支画笔、一幅范画进行教学的时代。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知识的传授者,应当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其学习效率是最高的,效果是最佳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后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远远优于只看与只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视觉和听觉并用可以达到信息丰富,形象具体,声像兼备的目的,这样既直观又生动。多媒体技术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使复杂变为简单,使理性变为感性,使静态变为动态,使不可见变为可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讲授《多变的色彩》时,教师可以先设计房屋、树木、远山,再给出很多颜色,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先选色后填入,让大家在填色中感受色彩,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暖色调?哪些又是冷色调?同时让学生感受色彩带来的不同感觉。填色可以让学生直接在电脑上操作和绘制,将电脑多煤体中的图片、音乐、色彩、交互及直接参与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一般美术课课堂所收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增强了,真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电脑的直接参与可以使学生把自己思维的东西充分地表达在画面上,可以在电脑上进行绘画、上色等等,比在画纸上画更加灵活,更加直观

在多媒体中,实物投影仪对于绘画技法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更大了。教师可以在实物投影下,边讲解边进行技法示范,这比老师对着书本照本宣科,或在黑板上示范要清楚直观得多。以往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很多的学生对如何把色彩涂得均匀整齐感到很苦恼,甚至束手无策。笔者就此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生们如何上色的具体方法,通过实物投影仪对如何正确运用每一种工具,以及上色的几个步骤,认真仔细地给学生们演示。

二、信息技术让学生的学习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其中导入新课是重要的一环。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设法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证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上。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动静相宜、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引起共呜,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欲望。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在边欣赏中,便进行交流和感悟,体会卡通形象强大的生命力,感受作者们极丰富的想象力。在上美术课时,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是一种很好很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做既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很多的情况下,上课一开始,学生从课间活动马上转入课堂学习,心还不能一下子安定下来,这时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课堂中来。例如,在《现代中国画》教学当中,笔者把自己平时在外写生照片,播放给学生欣赏,再配上音乐和自己解说的话外音,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的感觉,真是妙趣横生,景象叠现,引人入胜。这样的美术新课导入,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既牢牢地抓住了学生注意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名山大川的雄浑气魄,还能为学生以积极的进取心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美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应该是经过精选的高质量的系统知识,而且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加以组织而成的,要实现向学生充分展示艺术世界和深刻揭示知识结构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最佳的途径。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由于美术教材篇幅的限制,使得很多优秀的作品根本上不了“台”。这对充满求知欲的学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如何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课堂 的45分钟,以彰显美术领域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远性,在这一点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体现出无比优越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各个时期的艺术大师和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和他们的生平事迹,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得到;二是教科书上的艺术作品既可通过扫描仪扫描到电脑中,也可在实物投影上直接反映;三是目前书店有很多现成的美术作品 的多媒体光盘,软件制作都非常精良,操作简便,可以直接“为我所用”。在讲美术史时教材中作品很少,很难概括出一个时代的绘画特点,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课件里面增加了大量的体现各个时代绘画特点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从网上精心挑选下载而来的。笔者很自然地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在美术教学中,而且别出心裁地用文本的形式给每位大师冠以如“古典的拉斐尔”、“崇高的米开朗基罗”、“力能扛鼎的潘天寿”„„一个个最能体现其风格的形容词。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美术视野,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 信息技术让学生美术作业多样化呈现

实物投影仪、网络空间,都是展示学生作品的最佳平台,前者及时准确,后者永久广阔。

每次教学中,我都要把同学中优秀的作业,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和讲评,笔者惊喜地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作品越来越好了,越来越有艺术眼光了。

网络空间是同学们作品的家。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作品存在着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心态,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表扬,被同学认可,教师的总结讲评就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讲授《多变的色彩》课时,笔者就将学生的作品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引导学生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抓住色彩的冷暖、协调来评价作品。由于扩大了透明度和可见度,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彼此之间的作品,这样就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给美术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有个“度”的问题,它不能包含美术教学的全部,有些内容是多媒体代替不了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做到“适时、适当、适度”,真正做到恰到好处,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2]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育.2002年03期

[5]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资料资料

资料资料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它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形态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信息丰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可以增强艺术教育的魅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小越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 艺术 魅力 感染力

【分类号】:G623.75 【正文快照】:

一、信息技术辅助,利于学生感知美1.视听辅助,调动兴趣。教育心理学证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上。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动静相宜、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引起共呜,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欲望。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在边欣赏中,便进行交流和感悟,体会卡通形象强大的生命力,感受作者们极丰富的想象力。

2.音乐辅助,感受美。作为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因为音乐的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在美术课上,如果教师加些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给学生美的享受,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为学生架起幻想的天梯,营造出一种美的教学气氛。

二、信息技术“透视”美术课堂教学的美

1.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理解美。新课程推进以来,教学固然有许多喜人的变化,但无庸讳言,传统教学中一些不该轻慢的美的因子,就像“泼脏水一样泼掉了”。笔者认......让美术课更具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

—— 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朱玲燕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江苏 海门 226151)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它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信息丰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可以增强艺术教育的魅力、感染力和说

服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 魅力 感染力 说服力 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能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景,加大了教学信息容量,扩大了教学的空间,从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有效的提高

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直观演示来优化教学课堂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其学习效率是最高的,效果是最佳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后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远远优于只看与只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视觉和听觉并用可以达到信息丰富,形象具体,声像兼备的目的,这样既直观又生动。多媒体技术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使复杂变为简单,使理性变为感性,使静态变为动态,使不可见变为可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讲授《多变的色彩》时,教师可以先设计房屋、树木、远山,再给出很多颜色,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先选色后填入,让大家在填色中感受色彩,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暖色调?哪些又是冷色调?同时让学生感受色彩带来的不同感觉。填色可以让学生直接在电脑上操作和绘制,将电脑多煤体中的图片、音乐、色彩、交互及直接参与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一般美术课课堂所收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增强了,真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电脑的直接参与可以使学生把自己思维的东西充分地表达在画面上,可以在电脑上进行绘画、上色等等,比在画纸上画更加灵活,更加直观。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其中导入新课是重要的一环。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设法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美术课时,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是一种很好很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做既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很多的情况下,上课一开始,学生从课间活动马上转入课堂学习,心还不能一下子安定下来,这时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课堂中来。例如,在《现代中国画》教学当中,笔者把自己平时在外写生照片,播放给学生欣赏,再配上音乐和自己解说的话外音,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的感觉,真是妙趣横生,景象叠现,引人入胜。这样的美术新课导入,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既牢牢地抓住了

学生注意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名山大川的雄浑气魄,还能为学生以积极的进取心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美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完善课堂结构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美术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充分展示艺术世界的广博和丰厚,还要向学生深刻揭示知识的结构。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应该是经过精选的高质量的系统知识,而且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加以组织而成的,要实现向学生充分展示艺术世界和深刻揭示知识结构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最佳的途径。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由于美术教材篇幅的限制,使得很多优秀的作品根本上不了“台”。这对充满求知欲的学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如何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以彰显美术领域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远性,在这一点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体现出无比优越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各个时期的艺术大师和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和他们的生平事迹,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得到;二是教科书上的艺术作品既可通过扫描仪扫描到电脑中,也可在实物投影上直接反映;三是目前书店有很多现成的美术作品的多媒体光盘,软件制作都非常精良,操作简便,可以直接“为我所用”。在讲美术史时教材中作品很少,很难概括出一个时代的绘画特点,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课件里面增加了大量的体现各个时代绘画特点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从网上精心挑选下载而来的。笔者很自然地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在美术教学中,而且别出心裁地用文本的形式给每位大师冠以如“古典的拉斐尔”、“崇高的米开朗基罗”、“力能扛鼎的潘天寿”„„一个个最能体现其风格的形容词。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美术视野,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多媒体技术的一大特点。在美术课程的欣赏教学中,同样的一件作品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现,也可以将其插入到课件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全画和欣赏局部的细节。像中国古代长卷绘画这样一些比较大型的作品,由于教科书书本的局限和篇幅的限制,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部分呈现给学生,这对学生了解古代绘画的特有长卷形式是很不利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从网上下载有关作品的全貌,导入到课件中,也可以以分段的形式在同一屏幕上展示。由于绘画非常讲究技法性,如油画讲究笔触,中国画讲究皴法等等,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把绘画的笔触、皴法看得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这对学生了解

绘画的技法性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在多媒体中,实物投影仪对于绘画技法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更大了。教师可以在实物投影下,边讲解边进行技法示范,这比老师对着书本照本宣科,或在黑板上示范要清楚直观得多。以往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很多的学生对如何把色彩涂得均匀整齐感到很苦恼,甚至束手无策。笔者就此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生们如何上色的具体方法,通过实物投影仪对如何正确运用每一种工具,以及上色的几个步骤,认真仔细地给学生们演示。每次教学中,笔者都要把同学中优秀的作业,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和讲评,笔者惊喜地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作品越来越好了,越来越有艺术眼光了。

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作品存在着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心态,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表扬,被同学认可,教师的总结讲评就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讲授《多变的色彩》课时,笔者就将学生的作品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引导学生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抓住色彩的冷暖、协调来评价作品。由于扩大了透明度和可见度,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彼此之间的作品,这样就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给美术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有个“度”的问题,它不能包含美术教学的全部,有些内容是多媒体代替不了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做到“适时、适当、适度”,真正做到恰到好处,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2] 卫 戈.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2002年03期 [3] 李丽凡.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中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2003年17期

[4] 尹小淳.美术及其教育 [M]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9月

[5]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6]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教材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4册[M].江苏儿童出

版社.2005年11月

[7] 辜敏、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篇2: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潜江市园林三中 余 付

内容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学资源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营造氛围

扩展空间

创作媒介 虚拟展示 网络评价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受到信息量狭小、专业技法眼高手低、工具材料不到位等等条件的限制,课堂上学习兴趣不浓、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学生审美观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把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学生可主动地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表现方式上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活泼有趣的文化衫》一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优势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通过接受教师所提示的信息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更利于学生高效率、高投入的学习。

《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参加大型活动的机会也微乎其微,要使学生对文化衫迅速产生兴趣,就不能像原有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如此便会索然无味。于是,我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首先,别出心裁地找出几件2008北京奥运会的文化衫装饰在教室四周,营造奥运的文化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其次,课前我搜集大量素材,制作了一个虚拟的文化衫专题网站,上面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展示了各种形式文化衫:主题活动式、家庭亲情式、卡通式、各地风光式等等强大的信息量。第三,利用电子白板播放文化衫的视频。大量图片的呈现,耳畔回荡着相应的乐曲,如此的学习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其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老师无需多言,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味、去认识。如此教学设计,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渴求知识,自觉主动的进入到最好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丰富信息资源,扩展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由然而生。

《活泼有趣的文化衫》中,课本上只是片言只语地对文化衫进行了介绍,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大量渴求。要在一节课中,既让学生学到大量的有关的文化衫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老师必须在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上做足功夫。老师在课外要涉猎丰富的文化衫的知识,具有对文化衫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和感受,这样你才能够将你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这节课要上得有趣味、吸引人,老师一定要避免平铺直叙,而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媒体提供的信息中自己去认识和感受。于是,老师课前制作的这个“文化衫”虚拟网站将在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登陆这个“虚拟”的文化衫网站,通过眼、耳、手、脑多感官的感受和体悟,将获得大量的信息,充分的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变老师教受知识为自主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接下来的文化衫的创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有关专家说过:“信息量越大,文化素养越高,思想便越开朗,创造力就越强,创新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飞动的灵感是很难光顾一个知识贫乏、眼界狭窄、情趣枯燥的人的。”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通过动手将形象思维的形象变为可视形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可视世界,这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作用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占有相当大信息量。

三、运用创作媒介,大胆创造表现

传统创作方式是生硬的黑板粉笔与白纸画笔相伴,学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单一的介质上进行比较拘谨的创作,而不能进行大胆地艺术表现和创造,而且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而这与当今教学最提倡的“互动式”教学是不相符的。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可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智慧,进行大胆的畅想和创作。使老师能够实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指导,构筑学生美术作品库,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本节课中,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学会用较简单的电脑画图软件和网络图片来进行文化衫的创作,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难题。“文化衫”主体属于对称图形,上面的图案设计则自由而又统一。平日学生用纸和笔在创作时,往往会遇到困难——造型不准确、构图不适合、颜色不均匀等。而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中简单的画图软件就能很好的解决造型填色构图等难题,运用网络图片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能解决造型不准的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因而受到他们的喜爱。学生有了自信,当然在创作时就大胆自如、得心应手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老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监控,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创作情况,对他们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还可以将创作好的作品通过网络上传到虚拟网站上,形成“学生美术作品资源库”,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一展示方式的出台,极大的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个个都想在网站上“秀”一下,并想得到大家的称赞和认同,因而会更加卖力而认真的进行创作。

四、虚拟游戏舞台,激活展示欲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形成教学合力才能使教学理想的进行。信息技术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最佳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组合的步骤分析,认识规律,并找出规律。

《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一课,老师通过创设文化衫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赏心悦目的文化衫的世界。通过学生主动设疑,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带着疑问到网上寻找知识,释疑解惑。在学生自主探索后,老师安排了相应的文化衫换图填色游戏,目的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寓趣味于教学之中,从而更成功的激活了课堂。在文化衫的创作上,老师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用平时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文化衫的图案设计,找到规律,并进行全班性的交流、研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站在导演的舞台上,通过设置一幕幕剧情,让学生这些主演们在其中用心的感悟,大胆的演绎,尽情的创造。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递者、裁判者 ,教师将用更多的时间同学生交流情感、认知体验 ,共同探讨问题 ,创造一个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老师就指引其寻找“灵丹妙药”,救其所疾;当学生获得真知,老师及时肯定,为其称道。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形成默契,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达到最佳的契合点,形成最强大的教学合力。

五、匿名互动互评,评价互动多元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将更加突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资源之间彼此的交流、合作、分享的特点。个人探究、小组商议与互助、全班呈现、交流与评价将有机结合。在《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一课的上网学习环节中,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老师根据学生在开课时主动质疑的多个问题将他们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各小组领到各自的研究任务后登陆虚拟网站,相互协作,查询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最后,在交流时,组员们根据查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样,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学生们对活泼有趣的文化衫加深了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感受。学生在这样虚拟的教学情境种学习,实际上这是将学习过程看成是模拟科学家发现、探讨、求证、思索的过程 ,将积累知识、传递知识转化为建构知识、尝试体验的过程。

在设计作品展示环节中,学生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网络传输系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上传到虚拟网站上,形成作品资源库。通过实名或匿名方式的展一展、说一说、评一评,给与学生作品相互的多元化评价,对于学生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的评价和判断,老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通过创作与评述,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理解与尊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改革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大面积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得非常快,有很多专家、同仁都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到底该怎么做,也是

见仁见智。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虽也做了一些探索,但是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走进常规课堂,还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要走的路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书目:

丁兴富 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 曲静:《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张迪梅:《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篇3: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一、课堂教学意外事件列举

动态生成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态产生的各种状况以及教学活动中不断融入进来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对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的资源,对于课堂中临时的资源,教师应该综合分析、利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质疑

情景1:在讲电子表格Excel第一课时,讲到“Excel的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一个工作簿由多张工作表组成,系统默认的每个工作簿有3个工作表,用户可以插入更多的工作表,但每个工作簿最多只能设置255张工作表”,我看到某生一直在重复点他鼠标的左右键,整个教室充满了这个“嘀嗒”声,我就停止讲课看着他(我整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方式),当全班同学都看着他的时候,他还在继续,然后他举手发言了:“老师,我发现不止有255张工作表。”哦,这个我倒没有去验证过,我走到他的旁边,发现已经有260张工作表了。

(二)学生的操作结果与教师要求的不符合

情景2:在教Photoshop的文字工具时,用的是制作Google网站的logo图标,由于学生先完成的是“Google”文字,字体设置成了Times New Roman,是英文字体,然后在制作“谷歌”的时候忘了把“字体”改成“中文字体”,导致文字没有出现,在Photoshop教学中类似的由于学生自己操作条件没有满足而造成无法得到正确结果的情况很多,比如把前景背景颜色设置得一样而导致无法显示文字;把图像大小设置成400厘米而导致字号为88点的文字也显示得很小;选择的范围没有“取消”就使用“滤镜”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等等。

二、课堂教学意外事件的处理与利用

通过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来认识、判断和捕捉这类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拓展课程资源研究的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也有助于对教学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

(一)巧借意外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1对策:我调整了一下心理,表扬了他的求真精神,然后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的解释:“看来是教材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软件的版本不同。”如果就此结束,也就是一出普通的教材出错的问题,能不能挖掘呢?

我先让该同学向全班同学演示一下他是怎么发现的,他的操作就是我教案里接下来的内容———工作表的插入。要插入200多张工作表,毅力可嘉,能不能有什么省力的办法呢?这个内容要在Excel的最后两节课《Excel中的宏》中的循环语句中讲,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讲解循环语句最好的情景,能不能让学生先感受一下循环程序的特点呢?为此,我对本节课作了临时的调整,首先教学录制宏、编写循环语句、运行宏,学生感受了计算机工作的效率。经过我的处理,学生对循环语句的印象肯定要比按部就班地教学来得深刻。

(二)正确引导意外事件,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情景2对策:把前景背景颜色设置成一样而导致无法显示文字;图像大小设置成400厘米而导致字号为88点的文字也显示得很小。这两种情况,只要提醒一下,同学们还是能理解的,不过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一般是把这个同学的操作界面通过极域多媒体软件中的广播功能显示到全班同学的显示器上,让全体学生一起来解决。学生无法完成的时候,再由教师来指出操作错误所在。而中文字一定要使用“中文字体”;选择的范围没有“取消”就使用“滤镜”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两种情况如果不解释清楚学生只能是强记,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解决问题,还要引导他们多问为什么,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三、巧设意外事件,创造课堂生成性资源

(一)巧设预案,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对于未知的、随机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预案时,应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时,教师要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学生主体学习的预案设计上,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从不同角度预测更为丰富的学情,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形成宝贵的课堂生成性资源。

(二)慧眼识金,促进有效资源生成

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可能来自学生,也可能来自教师,这需要我们有沉着冷静的心态和从容应变的机智,更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的意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机遇,妥善处理,变废为宝,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在新课程背景下,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等,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你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主编.信息技术课程: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篇4: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近些年来,初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蔓延开来,而初中历史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必须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不断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历史是为了教会学生“以史为鉴”,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新阶段下,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历史课堂活力,促进有效教学。

《新中学生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即历史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上课过程中按照课本的目录进行讲授,在考试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死记硬背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必须改变以往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不断把新的信息技术引入历史课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断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把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导入方式

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回忆导入法、情景再现法、音乐导入法等。而多媒体课件导入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导入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点,促进了教师的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当时存在的一些大国以及那些国家之间发生了哪些战争,并且理解大国纷争的意义。这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学生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本课的时候,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出大国争霸的地图,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且使用动态的战争图片来表示这些国家之间的战争。这种导入课堂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时也使学生理解地更深刻。采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导入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整个课堂轻松快乐地进行了下去,促进了有效教学。

二、采用“微课”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微课”作为一种借助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丰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微课”,即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之前,录制一个几分钟的小视频,在视频中对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个完整而生动地阐述,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而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录制一个五分钟的小视频,在小视频里面,详细解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且用动态的图片展现战争中的几次重要的战役,通过分析签订的《马关条约》来一步步解释甲午中日战争的深远影响。采用“微课”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而视频教学模式也是学生所乐意接受的教学模式,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展示更直观、更生动的画面,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也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快乐学习,从而轻松提高历史学习成绩和历史素养。

三、采用网络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网络技术可以提供给学生更生动、更直观的历史展现,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并跟着老师的思维去不断拓展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和历史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并且掌握三大改造对当时中国的深远影响。在进行本课之前,教师提前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三大改造的具体图片和文字资料(包括当时老百姓的谚语资料),并且给学生们详细展示三大改造经历的各个阶段(从不成熟到成熟)。由于三大改造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通过在互联网上搜集这些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可以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表达,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并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三大改造的特征和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采用网络技术,搜索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高效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地借助信息技术,使初中历史课堂多姿多彩。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方式,给学生展现动态、生动的课堂图片,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高效学习;其次,把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小视频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课堂轻松进行下去,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另外,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搜索与讲课内容相应的图片和文献资料,使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文字,创设出更直观、更形象的历史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历史分析能力,最后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当然,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学校的推广,教师的实施和学生的配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推广信息技术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准备更优质的初中历史课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玉琴.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2015.02.

篇5: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是集图象、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将其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数学教育教学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想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抽象的的内容变得简单,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课堂因此变得生动充满活力。

《新课标》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这就使电脑和网络成为教学数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易于学生掌握知识。小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都是形象性思维方式,直观性的东西他们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记忆。这样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就给我们帮了大忙,本来课本中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他们变成直观,易于理解的东西,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们可以应用现代化手段将其制作成直观的课件,学生就象进入实际中一样。我们可以将大桥,旗杆,树木,衣柜,房子等需要学生想象的东西都“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能直观地感触到这些东西,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估测。再如:小学一年级教材中“购物”时,我们就可以将超市中购物的一些片段“搬”到课堂中来,或制成动画式的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购物的过程,学生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记忆知识。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信息技术它集图象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将一些枯燥的知识丰富的呈现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搭配中的学问”有这样一道题,是让学生探究搭配衣服的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搭配出来,但是如果用课件将这道题目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直观的、自主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把每次搭配的衣服都一一展示出来。这样后者就贴近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看着动画,在多种感官活动中,自主提取数学信息,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密切的。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好多时间,为课堂提供许多方便,大大缩短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从而为巩固练习节省下大量的时间,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教材中的“加与减“这一段知识时,需要许多练习题,要是让老师上课时写在黑板上的话,就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如果我们事先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时,我们只要一点鼠标,就会出现正确答案,我们再给它配以掌声,这样就不会使学生因为大量练习而觉得枯燥,毫无兴趣。相反,一点掌声就会给学生以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还可以把习题制作成“巧解密码”、“采摘智慧果”“小猴过河”等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本来十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爱学,老师省心。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像制作一个两头燃烧蜡烛的平衡装置,先是一头点燃,看其是否平衡,再看两头点燃会怎样。船的两头站人;天平两端放砝码等。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又如:在教学三年级教材中“年、月、日”时,可以在导入新课时播放这样一组动画:两个小朋友在对话,甲说:“我今年9岁了,今天是我的第9个生日。”乙说:“我也9岁了,可是为什么我只过了两个生日?”这时学生可能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老师就可以马上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知道了。”这样,教师顺势导课,学习也兴趣萌生。

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平时不常见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了解了许多的课外知识。像我在农村工作,面向的是广大的农村学生,所见的东西有限。为此,我们要尽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全面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例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可能性”这部分,就有一道题目,问:下面的城市冬天下雪吗?要求学生用“一定”“很少”“可能”说一说。课本中有三张图片,一张是武汉,一张是三亚,一张是哈尔滨。作为农村的学生很多根本就不知道这三个城市的气候特征,怎么能完成这道题目?这时,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及资料,展现给学生,学生就会明白哪里应该用“一定”,哪里应该用“很少”,哪里应该用 “不可能”。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篇6: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出现,使美术课堂越来越具有可塑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美术课堂恰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出现打破了学校、课堂、教师的地域范围。对于在课堂上难以展示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能够完美的解决,并能进一步引发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地完成目标。美术的直观性、技能性及作品的审美性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是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优化的手段之一。【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 ;美术教学 ;美术课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课中,主要从那些方面进行多媒体教学开拓呢?接下来我以六年级美术课程《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的课例谈一下想法与做法。(实例教学设计):

课题: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教材版本:岭南版 授课年级:六年级 学生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六年级学生在心智成长方面已达到较成熟的阶段,他们的判断、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都适合从事艺术欣赏和评述活动。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1.介绍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形象——哪吒与小沉香;2.介绍外国动画片中的阿拉丁形象,便于中西文化艺术的对比;3.介绍黑白线描形式的《西游记》人物形象,说明艺术形象表现手法的多样性;4.介绍动物题材动画片中的九色鹿形象;5.作业练习。教材中先择的《哪吒闹海》、《宝莲灯》、《一千零一夜》、《西游记》、《九色鹿》等故事都是儿童非常熟悉和喜爱的题材,这些故事内容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故事中体现的善恶分明、乐观主义、英雄主义又及对现实的积极态度,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对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课程性质来说,本课具有浓郁的人文性质。

神话故事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通过欣赏学习绘画作品中的神话人物形象,更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哪吒、小沉香、阿拉丁、孙悟空等神话人物造型形象生动、活泼可爱,鲜明的色彩搭配简洁的线条,采取夸张、变形、简练的漫画手法,既符合儿童的欣赏心理,又容易让学生跟随临摹学习。但神话人物不是天生的,他们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与真实生活的人物形象有何区别?这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说得有道理: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相反。教学目标: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神话故事、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情感态度目标:辨别神话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教学难点: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媒体材料:Microsoft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中外神话故事图片资料:表现神话艺术形象的连环画、插图、漫画、影碟等。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表现神话艺术形象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4、出示课题,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二、课堂发展。

1、探讨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现在进入第一轮挑战。同学们对这个课题有疑问吗?有没有不明白、想弄清楚的地方?(什么是神话?什么是艺术形象?„„)

(2)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神话资料,小组探讨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看哪个小组在第一轮挑战中捷足先登。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小锦囊”,有需要时才可以打开。小锦囊:

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它是许多人的创作成果,先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传!

课题所指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的造型,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各种角色一样。神话故事中的日恩、鬼、神、动物等等,这些都属于神话艺术形象。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设计意图:a.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b.准备小锦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辅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总结时可打开小锦囊,揭开谜底。)

2、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1)小组代表扮演教师预先指定的艺术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其他组员猜演的是谁,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猜对最多。

(2)为什么我们能凭动作表情就能猜出这个艺术形象呢? 小结:每个神话艺术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色。(3)有时候凭动作也不能猜到是谁,为什么?

小结:神话故事人物除了表情、语言、动作之外,还有服饰、道具,综合起来,他们的形象就变得更加可爱了。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个各个神话艺术形象的特点。

3、细节欣赏,品位艺术形象。

(1)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些神话艺术形象呢?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好呢?请同学列举一下。(2)我们选一个神话人物明星来分析一下。

(3)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事迹?表现出他怎么样的性格呢?

(4)出示哪吒的图片,这是《哪吒闹海》中哪吒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如何表现出哪吒的各种特征?

(板书:动作、表情、衣服、兵器)

(5)你想象中的哪吒跟这个“哪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与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板书:造型简洁、装饰性强、有时代特点)

(6)通过分析哪吒这个神话艺术形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结: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都有鲜明的性格和时代特色,艺术家们就是以此为想象的依据,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引导学生探讨欣赏艺术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b.通过关键词与美术语汇的板书内容,使学生认识艺术形象的主要造型要素。)

4、比较分类,扩展欣赏范围。

(1)同一个神话故事里的艺术形象是唯一的吗?你可以从哪里找到证据呢?

(2)课本第5页《西游记》的人物造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谁能说说这些造型之间有何不同?

(3)你势能说说神话艺术形象都有些什么类型吗?(善与恶、正与邪、人、动物、神)(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文图片的比较。认识到同一种神话形象、在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5、欣赏评述。

(1)再次观看一个学生喜欢的神话故事电影。(2)用简单的线条描绘自己喜爱的神话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加深对艺术形象的了解。)

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的可感性,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也将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艺术作品形象,加深对艺术作品的感悟。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是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很多时候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按部就班,照着教案十几年不变,教学方法单一,但忘记了美术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它很讲究观察,理解,感受。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教授为主,教授的特点就是容易导致教条化,什么都是按照老师的经验,依照一定的技法,这样的作品往往表现得不够生动,所有学生画出来的画都非常死板、单调、缺乏生气。

而信息技术在美术中的应用,恰恰就是弥补了教授法的缺点,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演示法得到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让以往需要耗费很多课时的观摩和体验能在较短时间内,直观地给予学生们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同时,庞大的信息媒体库中,可以挑选到适合具体某个年龄阶层的媒体学习资料,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思维启发,联想辅助,甚至有些环节还可以利用上多媒体程序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在教学效率上还是教学质量上,比起传统美术教学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帮助。

总之,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具有新的突破。使美术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

【参考文献】

[1] 周岩.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J].中国美术教育.1995年05期

[2] 丁长河.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3年7月

篇7: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多姿多彩

摘要:现在教学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全球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整合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合理运用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手段,并把握好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力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助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称为现代热词,社会的信息化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又运用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合理运用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手段,并把握好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力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助学习数学的能力[1]。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如何有效做到教育信息化是现在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富含更多的趣味性,可以创设更多生动的生活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去年学校的教研节活动中,由我执教一年级《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我们小分组经过多次磨课试教,也设置过很多情景,最终确定引入如下谜语儿歌“:嘀嗒,嘀嗒,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打一物)。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在课件中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如此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以静态形象为主,然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打破这种静态,创设动态的生活情境。近期我校老师就”小学低段学生读图能力”做了一个课题,在这个课题中我们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由本校的三名教师上了三节课,这三节课都是围绕学生的读图能力开展的,在这三节课中每位老师都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引入数学的教学。其中费老师执教一年级的《找规律》这一节课,在课前她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老师带着学生们在布置教室,正好时间上也差不多,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从而把静态的找规律转化动态的视频中去,这样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兴趣就更加强烈了。再渐渐地通过观察和分析,慢慢地融入数学的找规律这个目标,从而能够愉快地学习。

(二)化繁为简 自主学习

多媒体提供给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位的教学灌输,可以比课本更好地支持不同的思维和学习状态,并且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容易分心的学生更专注于应用多媒体来解决问题,在组织方面困难的学生在多媒体情境所提供的组织中受益,还能提高在基本操作和运算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发挥其他方面的数学理解能力。

例如,在我校胡老师在执教《按比例分配》这一节内容时,针对具体例题:“蔬菜专业户计划在7000平方米的大棚里种植青菜和黄瓜,种植面积的比是4:3。两种蔬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先用多媒体课件踏踏实实讲解了这个例题,课件中呈现青菜和黄瓜的种植面积,通过做线段图一步步讲解,学生很快就能解决疑难,并能很好的自作学习了。讲解完例题后着力分两步引导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探究(1)独立探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题;(2)小组合作,进行分数转化。在学生充分尝试的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如此学习,学生就会倍感轻松。

(三)互动引导 解决疑难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过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实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通过互动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我校郑老师在执教三下《解决问题》这一课时,幻灯片展示了这样的一段话“老船长带了5只小猫,4只小狗,3只羊出海,请问老船长今年多少岁?”当课件出示以后,学生之间就不停的讨论到底老船长多少岁呢?后来郑老师也请几个同学回答,并要求说出理由。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回答的肯定是对的,还用算式来证明自己,他说“5×4×3=60,所以老船长肯定是60岁”,当这个学生这么回答的时候,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赞成了他的说法。这时郑老师只是轻轻地一点鼠标,就听见老船长的声音“小朋友,有没有上当呢!哈哈!我今年68岁,小动物的只数和我的年龄没有关系! 解决问题要仔细读题哦!”

这个互动过程当时我印象很深刻,是的啊,生活中很多问题会被其他的信息给干扰,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啊。今年我也教了三年级,发现《解决问题》这一课后面的练习,有些题目中会出现一些没有用的信息,有些题目中会隐藏很多信息,一定要我们仔细读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教师主动依据教学目标、学生之间差异、教学内容等方面尝试适用创新方法并重新组织教学目标,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作为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应将学与教进行有机结合,处理好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数学经验、教学价值和数学课程研制等多方面的整合,提出有效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提高教学外部环境

1.建设学校资源库

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离不开老师和学校的一齐努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学校可以建设自己的资源库,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教学内容整合长传至资源库,当然,开发建设资源的主力军还是教师,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开发自己的网页,并且将自己整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影像上传到学校的资源库中,或者在国家教育资源库中搜索与本学校教学目标相符的优秀资源然后上传至学校资源库中,来丰富学校资源库,提供给需要的教师使用。就像我们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要在网络上开通微博,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发表一些我们平时上课后的反思,发表一些我们辅导学生的看法。

2.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发挥信息技术实效性的核心,教学模式中的其他因素会根据评价体系来发挥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时应体现优化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并不是毫无目的地使用多媒体。[2]应根据教学内容酌情使用多媒体或者不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应根据学生和教师特点选择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周长体积》等学习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课件,从而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转换成简单的平面几何,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在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时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调查调查,自己动手划一划就更重要了。

3.学校成立信息技术指导小组

学校还应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现在学校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少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水平上表现的良莠不齐,有的教师甚至一点基础都没有,更谈何经验。所以学校应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由信息技术小组研究的最新内容和方法来解决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困惑和不足,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也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3]

在今年的我校校本培训中,专门针对信息技术与“微课”的整合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前期由我校教科室主任陈老师给我们培训“让我们再次认识教育技术”,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课堂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从小黑板到投影片再到单机课件到现在的多媒体课件,微博、微信等新时代信息技术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期由我们学校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现在的高科技下新型的制作软件,如我们课堂上常用到的PPT制作、格式工厂的转化、美图秀秀的运用等等,朱老师用她专业的信息技术水平给我们讲述了各种软件的运用,让我们在课件的制作,图片的修理和音频之间的转化等方面收益颇多。后期又由我校英语老师陈老师给我们做了“小微课、大世界”的培训,陈老师制作的微课在我们吴兴区拿过一等奖,后又送到市里拿了一等奖,她对微课有着比我们更深的见解。所以她给我们讲解了微课该如何选题,如何制作微课,给我们讲解了如何运用“Camtasia studio 8”制作微课。经过这三次培训让我们越来越发现,当前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我们要学会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

(二)创新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

1.更新教学理念

在通常情况下,教师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整合能力多是采用技术培训的方式,并不注重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创新。正确的理论指导会使教师充分体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之间的完美结合。教师通过学习正确的教学理念,让三个主体之间的整合变得“有理可依”,而不是盲目、徒劳地教学。在对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设计时,应站在小学生的角度,针对小学生抽象物体想象空间不足,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应准备课堂教学道具让学生理解立体的概念。学习体积概念时,比如怎样求一块石头的体积时,将石头放进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教师可以制作成动画,以客观直接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篇8: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色彩纷呈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课,作用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性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体现了美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从而促使美术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中小学生学习美术盛上了一份美味大餐。本文笔者将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尝试与探讨。

1 提高了信息, 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 信息资源容量大, 传播的速度特别快, 从而扩大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 拓展了中小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能够借助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形式为中小学生呈现信息, 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从而降低了学生理解的程度, 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激活中小学生的想象思维, 活跃了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会更加轻松自在。例如, 在《漂亮的童话城堡》教学时, 笔者就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的特点, 搜索了很多关于城堡的信息, 在导课时运用,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音频和视频传递信息的优势,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城堡”的概念也由名词形式的平面印象变成立体的了。这样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并且通过欣赏, 培养了学生对城堡形状和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2 降低了难度, 提高了美学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和中小学美术的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一方面缓解了学习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 刺激了中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IE浏览器以及采用搜索引擎查找与美术教材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 在教学《欢乐的元宵节》时, 由于当地很不重视元宵节, 所以学生对这一节日文化了解甚少。教学中如果学习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教学就会显得十分单一, 而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师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优势。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图片, 如观花灯、吃元宵等视频资料, 进而使学生对元宵节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了解, 上美术课也变得容易多了。由此, 在平等的气氛下利用已掌握的计算机绘画手段对知识重组、创作, 并进行知识迁移,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体现了自己的思想, 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习能力也逐步提高。例如, 《生活中的冷色》、《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等美术课, 学生都能通过网络主动地参与问题讨论, 公开表达自己对美的观点, 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学习。教师在课中的讲解、示范、过渡, 用网络、课件恰当地代替或融合, 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来直接进行绘画或制作, 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3 增加了活力, 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课堂教学的五彩纷呈借助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源头活水, 才使中小学美术课堂呈现色彩斑斓的审美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自身优势, 以色彩艳丽、动态演示的图片和恰当的视频文件, 以及启迪心扉的音乐,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喜欢。例如, 在讲授《大小鱼》、《乌鸦和狐狸》、《灰姑娘》、《七个小矮人》、《太空之旅》等教学内容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投影等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源自生活又超越生活的教学情境, 展现美丽的艺术作品, 如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优秀作品, 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欣赏, 不但能够刺激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而且引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在美术教学中, 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色、形、空间以及机理等多种美术语言, 利用主体造型描绘的方法、选择自己适合的绘画工具和美术材料, 表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事物, 培养自己的美术构思及创造能力。诚然, 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而运用信息技术软件《金山画王》、《画图》软件、Word、Photoshop软件等进行范画制作和美术作业的完成, 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欲望, 而且能使教学信息丰富化、创新化, 有效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字库中字型、字体等功能, 设计精美的贺卡和图片、或者是广告作品, 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又使学生对美的需求有所提升。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师生联系的电子邮箱, BBS论坛等, 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使学生对外面知识有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上一篇:中共祁县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下一篇:七年级地球公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