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简历之基础篇+晋级篇+秘籍篇

2024-05-17

写简历之基础篇+晋级篇+秘籍篇(精选8篇)

篇1:写简历之基础篇+晋级篇+秘籍篇

写简历之基础篇+晋级篇+秘籍篇

又是一年即将毕业时,高校毕业生被推向社会的日子到了,大家都盼望自己找到个好“东家”。作为敲门砖的简历更是被尽各种可能的“包装”,让它看上去更华丽以为求职者争得更多机会。

阅读简历超过10万份,参加过的3千场面试之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简历方式的经验。真诚地希望这些从现实中总结出的经验,能给大家以帮助,从而在提到自己求职的“命中率”的同时,节省招聘双方的时间和精力。

简历之基础篇

简历是什么,它分哪几部分?

简历就是简单经历的意思,它是对我们之前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简单介绍。

简历至少应包括:

1、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学校、专业)

2、自我评价

与工作相关的优势和特点,不要写与工作和应聘职位看不出直接关系的东西。如果我应聘会计,没必要写平时爱看电影。

3、工作经历

对自己职业经历的介绍,时间、职位、所做工作。

针对应届生:实习经历也可以记为工作经历,特别注意的是要写明在工作中收获、自己的进步。

4、工作技能

针对程序员指掌握语言和工具的种类、时间、程度。

如何正确地写简历?

简历是世界上最容易把我们变成一张纸的东西。我们用它来争取面试的机会,希望通过面试有机会进入公司得到工作。正确地写简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详略得当

简历即不是展示才华的舞台(1万字的自述只会被直接删除,无论我们叙述的是什么。),也不是一句话总结自己的便签(有些简历简到只有基本信息,公司根本无法判断候选人是否适合公司的职位),详略得当是最基本的原则。

◆详写:工作内容(方便公司了解招聘的职位与我们是否匹配)、工作中的成绩(体现我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自己在工作中的提高和成长(体现我们的学习能力和上进心)◆略写:个人成长史(看简历的人不关心,我们大一至大四我们是怎么度过)、个人爱好

2、认真检查,减少错误

◆错别字

出现错别字会让公司认为我们工作不够认真。为了找工作,给自己找工作写的简历还有错字,那干什么工作能认真呢???

◆写错公司名字

我偶尔会收到以如下文字开头的简历

“尊敬的人经理,您好!我很高兴应聘XX公司的YY职位。”

这个XX公司不是我们公司,YY职位也不是我要招的职位。这种简历会被马上删除。

3、别说谎

包括虚构工作经历、不会的技能非说自己会,诸如类似情况,即使用简历争取到了工作机会,也会被在面试中淘汰。

试举一例:

上个月招美工,当时公司要求会用Div切页面的候选人来面试,这是该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如同应聘网络编辑的人从来没用过计算机一样,不能满足基本要求的候选人是不可能通过面试的。)。候选人简历里提到会用此技术能时,我才会电话约面试,在电话里再次确认候选人是否掌握此技能之后,才会安排面试。即使这样,在美工面试的上机实操中,还是有近一半的候选人不会用Div只能用Tab切。毫无疑问地,这些人失去了这个机会,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忘记哪个人说的了:要么足够聪明地说谎,要么只说实话。因为我们可能都不足够聪明,所以还是尽量说实话。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是真正比较笨的。

写简历之晋级篇

什么是招聘方肯定不看的简历?

有如下特点的简历95%的情况下都会被直接删除

◆邮件名称是《简历》,邮件本身没有内容,只贴了个附件(多是写着简历字样的PDF或DOC文件)——如果候选人没想法应聘什么职位,招聘方更没兴趣帮我们想。

◆同时应聘公司N个职位的候选人简历——我见过从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一直投到CTO的候选人,招聘方会认为这种人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自述过长的简历——超过200字的自我评价都很少能一眼看出候选人特点,其中充满了没必要的废话,代表候选人逻辑不清楚。

如上所述的简历“技巧”把我们变成了一张可以被随意丢弃的废纸,让简历本身失去了价值。

什么是有效的简历?

负责选简历的家伙每天看300-1500份简历,每份简历如果不能在2-3秒内吸引人、说明自己的特点、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那么我们极可能失去了这次面试机会。

如果我们的简历具备如下特点将大大提高被约面试的可能性。

◆有简洁的自述

100字以内根据自己的学历、经历特点,抓住招聘方眼球。

◆目的明确

简历要从始至终与所应聘职位关系密切。我本人现在主要应聘人力资源招聘方向的工作,之前8年的销售经验只会被一笔带过,简历的重点会落在我猎头和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上。

◆数字说话

简历里数字往往是逻辑和总结能力的完美体现。能用数字描述的地方尽量用。6年从事JAVA开发经验要比多年从事开发经验,让人感觉好的多。

◆格式正确

包括:

1、正确的邮件名称“XX应聘贵公司XX职位”

2、正确的邮件内容(建议把简历在WORD里写好,直接粘在邮件里发送,这样不会“变形”)

需要的求职信吗?

看情况。

◆如果你比较勤快:针对每一个职位把简历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粘到邮件正文里发送里公司。如果我们背景和资历都适合,这种方法是最容易让我们赢得面试机会的。

◆如果你比较图省事儿:准备统一的简历和自我评价。针对不同的企业职位,写不同的求职信。虽然比上一种方式赢得面试的机会少些,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求职信模板:

我是XXX应聘贵公司XX职位,X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让我自信能胜任该职位,简历如下请查收,谢谢!

如何有效投递简历?

在本文之前已提到过如何投递简历,但基于其重要性,我还是再强调一次。

正确的简历投递方式是:

◆邮件题目:XX应聘贵公司XX职位

◆邮件内容:把简历在WORD里写好,直接粘在邮件里发送

不要用PDF、不要粘大照片、不要采用附件形式投递简历,这些造成了招聘方一定程度的不便。投简历不为讨好谁,但谁能让看简历的家伙省时、省力地看到自己的简历,无疑被约面试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先写到这儿吧,希望本文中分享的方法,能对您之后找工作提供些许帮助。下期,我将分享些投简历方面的“密籍”。

简历之秘籍篇

正确的形式:把求职信和简历以TXT格式贴在邮件里

再次强调正确的形式,完全是因为:形式是节省双方时间、提高命中率的关键!

◆为什么用附件(WORD、PDF、GIF、BMP)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每天看200多份简历,那么我们肯定会选让自己最方便阅读的。按这个原则,如果阅读附件简历(无论是什么格式)必然会用支出额外的时间,如果我们很忙,那这种附件简历会是未被阅读而直接删除的重点。尤其是做简历初选的多HR部门的初级人员(刚毕业的小女孩,也有少数男生,很难想象,我们的面试机会被他们左右着),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机器配置都不高,这点也应该被考虑在内。

◆为什么不用各种招聘网的简历直投功能

如果我们有时间,尽量不要用招聘网站所提供的简历直投功能。把简历写地简单、明了,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区别于众多的“此邮件来自XX网”,从而为自己赢利观看率。

◆为什么用TXT形式(不带表格)

此类形式邮件体积小,更重要的是不会变形,发的时候啥样,对方看起来还是啥样。把找工作当个Project,监控简历投递过程

走入社会整整五年之后,我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找工作就是个系统工程,而简历是需求发现和明确阶段,面试是编码测试阶段,而入职就是上级阶段。不是所有的需求(投简历)都有机会变为上线的产品(入职),那对需求(投简历)就更要有严格的监控。

◆把要应聘的职位分类(调整优先次序、分出层次)

◆把投过的简历的公司信息、职位信息进行

◆记录我们在什么时候向哪家公司投递过简历

对投递简历的全过程,做到心理有数。(接到面试电话时,听到有人说:“对不起我最近投的简历很多,您能再说说是那家公司吗?”之类的话,是无法给候选人加分的)。

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回顾过去时,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我最后一次系统性地投简历、找工作是在04年底,现在看看当时的记录(投过的公司、发过的邮件、自己写的心得)、回忆一下过去的自己,一下子就是能感受到自己两年多以来的进步的提高。

做好准备之后,直接打电话给公司

“几次投简历给公司,还没有被通知面试的情况下,是否要打电话给应聘的公司询问进展?”是我经常被问到的几个问题之一。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确信自己能胜任工作,同时对此机会很有兴趣,不妨一试。”

打电话给公司,应该要求联系负责招聘的人。打电话给前台时说说:“我想了解一下复试信息。”要比说“我们投了简历,不知道有没有面试机会”更可能被转给正确的负责人。联系上正确负责人之后,再表示自己已投了简历,感觉自己有哪几方式比较合适,看是否有机会面试。

这么做有可能丢面子,很可能听到的是“如果合适我们会通知您面试”之类的回答,但也有可能为自己赢利机会。我亲眼见过几个成功案例。

本人看过十万份简历,参加过近三千次面试之后的一些心得。愿这些建议,能对大家已经开始和即将开始的求职之旅,有所帮助。真心希望这些小技巧能为我们开启更多的机会之门。

篇2:写简历之基础篇+晋级篇+秘籍篇

正确的形式:把求职信和简历以TXT格式贴在邮件里

再次强调正确的形式,完全是因为:形式是节省双方时间、提高命中率的关键!

为什么用附件(WORD、PDF、GIF、BMP)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每天看200多份简历,那么我们肯定会选让自己最方便阅读的。按这个原则,如果阅读附件简历(无论是什么格式)必然会用支出额外的时间,如果我们很忙,那这种附件简历会是未被阅读而直接删除的重点。尤其是做简历初选的多HR部门的初级人员(刚毕业的小女孩,也有少数男生,很难想象,我们的面试机会被他们左右着),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机器配置都不高,这点也应该被考虑在内。

为什么不用各种招聘网的简历直投功能

如果我们有时间,尽量不要用招聘网站所提供的简历直投功能。把简历写地简单、明了,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区别于众多的“此邮件来自XX网”,从而为自己赢利观看率。

为什么用TXT形式(不带表格)

此类形式邮件体积小,更重要的是不会变形,发的时候啥样,对方看起来还是啥样。

把找工作当个Project,监控简历投递过程

走入社会整整五年之后,我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找工作就是个系统工程,而简历是需求发现和明确阶段,面试是编码测试阶段,而入职就是上级阶段。不是所有的需求(投简历)都有机会变为上线的产品(入职),那对需求(投简历)就更要有严格的监控。

把要应聘的职位分类(调整优先次序、分出层次)

把投过的简历的公司信息、职位信息进行

记录我们在什么时候向哪家公司投递过简历

对投递简历的全过程,做到心理有数,

(接到面试电话时,听到有人说:“对不起我最近投的简历很多,您能再说说是那家公司吗?”之类的话,是无法给候选人加分的)。

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回顾过去时,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我最后一次系统性地投简历、找工作是在04年底,现在看看当时的记录(投过的公司、发过的邮件、自己写的心得)、回忆一下过去的自己,一下子就是能感受到自己两年多以来的进步的提高。

做好准备之后,直接打电话给公司

“几次投简历给公司,还没有被通知面试的情况下,是否要打电话给应聘的公司询问进展?”是我经常被问到的几个问题之一。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确信自己能胜任工作,同时对此机会很有兴趣,不妨一试。”

打电话给公司,应该要求联系负责招聘的人。打电话给前台时说说:“我想了解一下复试信息。”要比说“我们投了简历,不知道有没有面试机会”更可能被转给正确的负责人。联系上正确负责人之后,再表示自己已投了简历,感觉自己有哪几方式比较合适,看是否有机会面试。

这么做有可能丢面子,很可能听到的是“如果合适我们会通知您面试”之类的回答,但也有可能为自己赢利机会。我亲眼见过几个成功案例。

《Leo说说写简历》系列,看过十万份简历,参加过近三千次面试之后的一些心得。愿这些建议,能对大家已经开始和即将开始的求职之旅,有所帮助。

真心希望这些小技巧能为我们开启更多的机会之门。

Leo的编写的简历模板

篇3:农产品期货基础知识之基础篇

农产品期货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中期, 芝加哥已经发展成为美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在当时的现货市场上, 谷物的价格随着季节的交替频繁变动。每年谷物收获季节, 生产者将谷物运到芝加哥寻找买主, 使市场饱和, 价格暴跌。当时又缺少足够的存储设施, 到了第二年春天, 谷物匮乏, 价格上涨, 消费者的利益又受到损害, 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远期定价机制以稳定供求关系, 而期货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期货市场在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之中建立起了一种缓冲机制, 这种机制使得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季节性矛盾随之而解。

虽然最近30多年来, 农产品期货交易额所占的绝对比例大大下降, 但它仍然占据着国际期货市场上相当的份额。目前国际上仍然在交易的农产品期货有21大类、192个品种, 其中相当一部分交易非常活跃, 在世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中, 成为相关产业链的核心。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农产品期货品种仍然是我国期货市场的主流, 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对冲工具。

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

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最早产生于美国芝加哥。19世纪中期, 芝加哥成为美国国内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由于粮食生产特有的季节性, 加之当时仓库不足, 交通不便, 粮食供求矛盾异常突出。为了改善交易条件, 稳定产销关系, 1848年, 由82位商人发起并成功组建了美国第一家中心交易所, 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此后,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保证金制并成立结算公司, 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期货市场。之后, 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涌现, 如东京谷物交易所、纽约棉花交易所、温尼伯格商品交易所等。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品种有小麦、玉米、大豆、豆粕、红豆、大米、棉花等。

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 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 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 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 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 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

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

目前, 我国3家期货交易所中, 上海期货交易所以铜、铝、天然橡胶等为主, 大连商品交易所与郑州商品交易所现阶段以农产品期货交易为主。大连商品交易所目前交易的品种有大豆、豆粕、豆油、棕榈油、玉米;郑州商品交易所目前交易的品种有小麦、稻米、棉花、菜籽油、白糖。目前大商所的大豆系列品种, 郑商所的棉花、白糖等品种是国内最活跃的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之一。大商所、郑商所已经成为全球农产品交易中心和价格发布中心。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1.期货市场的第一个功能是风险转移。

价格风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商品市场上, 干旱、洪水、战争、政治动乱、暴风雨等等各种情况变化会传遍世界各地, 并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价格在较短时期内大幅度波动。与供求相关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一些商品收获的季节性和需求的季节性。由供求的不可预测所带来的潜在价格风险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 也是买主和卖主无法抵御的。

期货合约是通过交易所达成的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期货合约对商品的买卖数量、预期交货时间和地点以及产品质量都有统一的规定。事实上除了价格以外, 期货合约的所有方面都有统一的规定。正因如此, 期货合约对于那些希望未雨稠缪、保证不受价格急剧变化影响的套期保值者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农产品生产易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气候条件的影响, 风险性强, 通过期货合约这个有用的工具, 农民、粮食企业以至消费者都能对农产品市场做出较可靠的估测。

粮食企业、食品加工厂、油脂厂可以利用期货来更好地管理进货与销售, 从而提高经营利润。粮库经营者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为客户提供各种变通的销售方法, 使其占用竞争优势。农场可以在储存作物时, 利用期货市场锁住理想的卖价。饲料公司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来限定最高买价, 避免受到饲料原料或饲料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影响。任何与农产品生产经营有关的企业都可以利用商品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来控制成本和提高收入。

当然, 期货合约除了套期保值的作用之外, 还有风险投机的作用, 各种风险程度不同的期货合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盈利机会。例如, 买卖农产品期货以从预期的价格变化中牟利。

2.期货市场的第二个功能是发现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 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做出经营决策。价格信号的真实、准确程度, 直接影响到他们经营决策的正确性, 进而影响经营效益。

在期货市场产生以前, 生产经营者主要是依据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进行决策, 根据现货价格的变动来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等。由于现货交易多是分散的, 生产经营者不易及时收集到所需要的价格信息, 即使收集到现货市场反馈的信息, 这些信息也是零散和片面的, 其准确、真实程度较低, 对未来供求关系变动的预测能力也比较差。当用现货市场的价格指导经营决策时, 现货价格的滞后性往往会造成决策的失误。例如, 长期以来, 我国的粮食流通市场受到粮价低时卖粮难、高时买粮难的困扰, 部分原因就是粮食生产经营单位缺乏以远期价格指导生产销售的机制。

自期货交易产生以来, 发现价格功能逐渐成为期货市场的重要经济功能。所谓发现价格功能, 指在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市场中, 通过期货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 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

篇4:四级写作终极归纳之基础篇

四级写作的特点与要求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在写作考试中获得成功,就必须首先了解四级考试的要求和评分规则。由于新四级考试还没有开始进行,笔者就以一篇根据现行四级写作题目“Do‘Lucky Numbers’Really Bring Good Luck?”写成的学生作文为例来讲述几个最基本的道理。

例文1:

Some people think that certian(拼写错误) numbers will bring good luck to them. Numbers such as six, eight, sixteen and eighteen are regarded as lucky numbers.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think that their success is related to certain numbers.

However, some other people think number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ir luck. They believe in their own rather than“lucky numbers”. They don't do things according to certain number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think it is a person's own business whether he believes in a certain number or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he has done the work by himself and has done it quite well. As to the belief in numbers, it is their (前后指代不一致,应改为his) personal choice.

该文章是当年四级考试命题组印发给全国评卷老师的一篇例文,根据15分制的评分标准,这篇例文被评为14分,供全国评卷老师作为评分参考。乍看起来,本文无论从遣词造句还是思想深度,似乎都算不得一篇佳作;但它之所以能够被评为14分,还是有其内在深层次原因的,那就是经常被考生们所忽视的议论文写作常识。简要地讲,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 英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汉语写作对文章结构的要求不是很高,如开头段应该包括什么、论题句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现、文章的结尾是否必须总结全文等等。而英语写作要求文章结构必须十分严谨,文章各个部分的功能都要十分清晰,开头、中间和结尾都有严格的要求。

简而言之,英语议论文共有三大特点:

1、 观点鲜明的开头;

2、 紧扣主题的结尾;

3、 有主题句并且衔接自然的中间段落。

这三点当中,第1、2点早已为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所熟知,因为开头点题和结尾扣题同样也是汉语文章的要求。但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这样的要求被很多学生以为是“老土”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如果将这种思想带到英语议论文写作当中,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心分散、观点不明确,加上中国学生普遍英文表达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就为整篇文章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另外,英语文章和汉语不同的是段落的主题句一定要放在段首,而不能按照中文的写作习惯放在段落的中间或者最后,在英文应试写作中更加如此。正因为没有“主题句”的思想,所以中国学生在写英语文章时经常“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在英语议论文中是不能接受的。例如,例文1中每一段的首句都简要地概括出了该段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每段的内容都是根据首句来展开的,其顺序不能颠倒。

(关于段落的衔接,在后面的内容中将详细介绍。)

(二) 中心统一

在中心统一这个问题上,英语议论文和汉语议论文的概念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在写议论文时常常遵循“中庸”的原则,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当他们在文章中表扬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时候,总要指出其不足;同样,在批评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的同时,也总不忘记指出其也有合理之处。这种做法从道理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却不符合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习惯,因为英语作家在写议论文时关注的是自己的辩论技巧和其结果对公众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如果作者告诉大家两面都有道理也就等于说两面都没有道理,因为读者在读了文章之后仍旧不知道作者的看法是什么,以及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怎么做。

所以,既然四级考试考的是英语文章,大家就应该遵循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和习惯:表示支持则旗帜鲜明地支持;表示反对就彻彻底底地反对,而不能采取“墙头草两边倒”的做法。以上面的例文1为例,如果作者的观点是“幸运数字是既有道理又无道理的”,这种观点就无法让人接受,因为在英语议论文中,这是典型的中心不统一。

(三) 衔接——英语文章的显著特点

汉语文章不注重衔接,即所谓的“重意不重形”。这却是英语文章的大忌!英语文章是否表意清楚,关键在于作者是否能够清晰地将每句话之间的关系呈现给读者。衔接在英语中共分两种:段落间的衔接和句子间的衔接。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段落间的衔接:

段落衔接

这一部分是大家经常忽略的,主要是因为汉语行文中没有这样的要求。但在英文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是表明作者思维的纽带。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同义词、连接词和短语,使你的文章文脉贯通、过渡自然、一气呵成。所以,掌握英文衔接手段对指导大家四级写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段落之间的衔接主要有三种方法,简称为“三词”,分别为“重复词”、“序数词”和“关联词”,其中“重复词”又分为直接重复和间接重复。所谓直接重复,就是某个关键词或词组在一段的末句和下一段的首句中同时有所体现;间接重复则是一整段或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在下一段的开头由某一个词或词组来概括性地重复。具体可见例文2:其第1、2段之间就属于间接重复衔接,第2、3段之间属于直接重复衔接。

例文2:The Changes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China has witnessed a boom its foreign trade. From the above chart, we can see that before 1978, foreign trade has a slow rate of increase.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1978, it has been spiraling upward.

What has caused this great progress? Fir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China is now capable of providing the world market with a variety of high quality products. Second, the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policy has brought about prosperity. Especially after 1986, China made quite a few big decisions, including opening up many cities to overseas investors, encouraging private business and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s a result, China has made staggering progress in productivity, which is at now higher level than ever before.

Today, with the higher productivity, today, China has decided to open her door even wider than ever before to the world. The Chinese people are confident that a more open China will have a brighter future.

同学们可以根据例文和笔者所介绍的一些概念、常识去反复推敲这种衔接用法,做到熟能生巧,写出较为地道的英语文章。另外,序数词衔接的方法(first..., second..., third...)早已为中国学生所熟知并已得到广泛使用,这里就不展开讲解了。

句子间衔接

在看过段落衔接后,再来给大家展示一篇关于句子间衔接的例文。

例文3:

中国家庭轿车的普及不会像普及彩电、冰箱那样简单,它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薄弱;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普通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轿车的日子尚遥远;中国人均占有的燃油并不充裕;环保任务越来越重,这对汽车制造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多方面的共识是:2010年以前,大批轿车进入家庭是不可能的。

The wide use of family cars in China will not be like that of color TV and refrigerators because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Firstly, the car industry in China is not mature enough. Secondly, due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 different regions, most Chinese families can't afford a family car. Thirdly,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crude oil in China is still low. And lastly,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higher demands for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refore, there is now a consensus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for the wide use of family cars in China by the year 2010.

这是一个英汉对照的例子,汉语部分选自1997年的《北京日报》,英文部分中的斜体词都是中文原文中所省略的,但在译成英文后则必须加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句子之间衔接的例子,也更加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汉语在句子形态上较英语而言更为松散,而英语在句子的形式上有严格的句法要求,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有明确的标志才行,省略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引起误读。

通过上面的内容,希望考生们能更加透彻地明白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这个问题上,习惯中的汉语写作模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英文写作的思维。如果把这种影响看作是一种“迁移”的话,那么这种“迁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负迁移”,因为它对四级考试的英文写作一点帮助也没有。所以无论在应试还是练习中都要不断纠正和避免这种“负迁移”,这是写出一篇合格四级作文的基础。如果没有这种基础,任何形式的所谓“应试作文模板”都是空中楼阁,都让人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而认不清本质所在,导致了考生无法在考场上举一反三,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狗”或者直接就变成了邯郸学步。

(待续)

作者简介:

篇5:写简历之基础篇+晋级篇+秘籍篇

●学习基础设施:教育变革的革命性机遇

美国教育部认为, 在过去的40年中, 强大的技术资源和学习工具在计算、沟通方面显示了史无前例的优势, 许多技术资源和工具在公众教育系统中已使用过, 然而, 当下社会正处于由技术推动的大胆教育改革的拐点。为了推动新的教育变革的实现, 必须保障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设施能够广泛建立。这一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系统, 被称为学习基础设施。

学习基础设施模型始终都在为学习者、教育者、管理者制造能够获得的学习机会, 不管他们的位置在何处, 在何时学习, 也不管他们使用什么信息设备。学习基础设施不只提供了获得信息的手段, 还有教育内容的创建以及人们参与在线学习社区的途径。此外, 学习基础设施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整个学习基础设施需要整合计算机硬件、数据和网络、信息资源、互操作软件、中间件服务和工具、设备, 为了运行这一设施, 需要大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团队责任的发展、维护和管理。因此, 它能无缝整合校内外的学习, 避免传统的授递式学习, 让学生首先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习基础设施的实现和实践

1.硬件保障:实现宽带随处可见

学习基础设施的重要前提是保障充足的宽带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 包括校内外丰富的无线电覆盖面。“充足”是指为所有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足够的带宽, 在建筑里以及校园周边等地方兼容常规的网络、多媒体和协作软件。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FCC) 和商务部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 (NTIA) 宽带技术机遇项目对国家宽带规定的修改, 为提供全天候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必要保障。

2010年3月,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发表公民宽带计划, 计划将所有美国人连入宽带的宏观蓝图。

2.为每一个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接入设备

学习基础设施为教室内外的学习提供了支持, 学生和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接入网络, 因此就需要为他们提供接入设备。即使随着相对较低成本的移动设备和上网本的兴起, 大多数设备的成本至少数百元, 并需要数年更换一次。

●开放教育资源的提供

那么, 基础设施所提供的资源又从何而来呢?谁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呢?基础设施中主要提供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资源 (OER) 指发布在公共空间或已获得知识产权许可的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开放教育资源允许用户共享发布、访问和重复利用, 甚至允许商业目的使用和与他人合作编辑。这些资源是学习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源包括免费提供给在线教育用户的播客或数字图书馆的教科书游戏和课程。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起点是麻省理工学院 (MIT) , MIT在2000年决定开展开放式课程活动 (OCW) , 主动将该校2000年的核心课程公布在网上, 给OER运动创造了一个高起点。此后, 许多其他的大学加入开发式课程联盟, 至今已有超过200名会员加入联盟, 每个大学都同意开放至少10门课程。

在创制和维护开放教育资源的时候, 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互操作性标准

保证来自多个源头的资源互相可以操作, 需要一个互操作性的标准, 使资源可编目并协同工作。专家已经努力

案例1:虚拟计算实验室 (VCL) 诠释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说明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列举了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虚拟计算实验室 (VCL) 这一实例。

VCL的学术性云计算基于开放源码技术, 提供了包括高性能计算服务的支持开发了许多标准 (SIF, SCORM和IMS) , 但目前还没有成为标准的统一方案。

2.云计算框架建立

为了帮助建立一个学习框架, 学区和学校应该开始向下一代计算系统架构的基础设施过渡。云计算近年来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它可以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访问相同的学习资源, 采用不同的互联网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为了实现云计算, 学校制度和其他青年服务组织、公共图书馆、公共广播、课后俱乐部等机构都需要实现协同和确立互操作性标准。

3.云计算提供服务的框架

下表说明了云计算能提供集成软件服务的综合性学习体验框架。位于顶部的是服务的学习者——学生, 教育工作者, 管理员用户, 父母与互联网接入设备等。通过这一框架, 用户可以从专有的和开放的供应商那里获得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和多样化资源。

案例

案例1:虚拟计算实验室 (VCL) 诠释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说明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列举了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虚拟计算实验室 (VCL) 这一实例。

VCL的学术性云计算基于开放源码技术, 提供了包括高性能计算服务的支持软件基础设施。截至2009年, VCL已为超过30000教职员工服务。用户通过网络访问VCL的接口, 会经过一个身份验证和授权的步骤设置, 然后从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的计算环境所需的种类和时间段。VCL可以从一个应用程序动态地移动到另一个资源, 提高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例如, 学期休息期间, 当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使用计算资源的时候, 系统就会将资源分配给那些有繁重计算任务的研究人员, 如运行或模拟复杂的运行程序。现在的VCL在试点基础上给其他7个北卡罗莱纳州的公立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社区大学系统和包括印度3所大学在内的几所外国学校提供服务。

案例2:使用笔记本和手机支持教师和学生上网

(1) 缅因州全州学习技术方案

在2002年, 缅因州成为了美国第一个为全部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以及教育者提供了笔记本电脑, 供其在学校和家里使用的州。对此项目成效的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该方案现正扩大到高中。

2001年, 缅因州开展了缅因州学习技术方案 (MLTI) , 这是第一次在全州范围内, 努力为多个年级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全天候个人学习设备支持的尝试。一个由州长和立法机关发起的联合工作队伍, 评估了缅因州的教育需求和即将实施的一对一计算机计划的基础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硬件、软件、内部和外部的学校网络和服务器技术支持, 以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情况。评估结果显示, 缅因州已经得到了回报, 在实施了全州范围的一对一应用后, 该州八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上升了12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也被认为与该州在数学测试方面的进步和理学课程教材质量的保持性增长有关。

在这些成功的鼓舞下, 缅因州扩大其笔记本电脑方案的实施范围到从九至十二年级的全部学生。缅因州承诺会资助全州的中学建立无线网络接入口, 并且已经开始协商为地区提供折扣优惠, 来为该地区的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

(2) 维吉尼亚州学校提供手机上网学习

维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的Passage中学希望利用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兴奋心情, 在数学课堂创立电话星期五来激励学生使用电话提高学习。学生们可以使用手机的日历功能制定家庭作业完成计划, 并且使用摄像功能来记录课堂板书。他们创建与作业相关的博客和播客, 并且利用手机的计算器和秒表功能来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计时。教师开始使用手机来进行投票, 并建立文本信息板来讨论作业。教育者利用手机教学, 要求学生通过文本信息回答问题而并非大声说出。当学生回答时, 答案会显示到教师前的屏幕上, 以学生手机屏幕名称标识。特别是英语教师, 他们发现手机就像他们开始使用博客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时一样有效。

专家视角:对未来教育资源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该计划中强调,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有需要, 所有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应获得一个完善的学习基础设施服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应注意如下关键建议。

(1) 无论是在校内和校外, 保证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宽带连接上网。

(2) 确保每个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都至少有一个为研究、通信和多媒体创作的互联网接入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并能在校内和校外结合使用。

(3) 支持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 促进所有学生的创新, 加快基于新开放技术学习工具的课程开发和采用。

(4) 建立国家和地方教育学习的基础设施开发机构。

(5) 建立服务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数据开发与使用的互操作性标准, 以帮助收集和共享资源, 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 从而改善各级教育系统的决策。

(6) 开发和使用财务数据, 不断改进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 推动数据驱动的决策, 提高教育生产力。

篇6:足球术语之足球规则基础篇(1)

Corner kick(角球)——A direct free kick that is awarded when the defending team puts the ball over the end line. A corner kick is taken by the offensive team from next to the corner flag. (角球是直接任意球的一种形式,防守的一方将球踢出底线后,进攻方将获得在角旗后罚角球的机会。)

Direct Free Kick(直接任意球)——A free kick that is awarded at the spot of the infraction for a physical contact foul such as tripping, holding, pushing, tackles from behind, jumping into an opponent, or for hand balls. A direct free kick can score by going directly into the goal. It does not have to be touched by anyone other than the kicker. (当一方球员有故意绊倒、拉扯、推人、身后滑铲及手球等犯规行为时即被判罚直接任意球,对方将派一名球员在犯规地点直接射门,进球有效。在主罚之前,除罚球队员外任何人不得触碰到球。)

Drop Ball(下坠球)——A method of restarting a game where the referee drops the ball between 2 players facing each other. A drop ball restarts the game after play is stopped for no penalty situation (e.g. after an injury) .(比赛重新开始时,主裁判在双方开球队员的中间将球抛下,但这只发生在场上没有任何一方受到处罚,比赛自然中断的情况下,比如有球员受伤。

篇7:2006年招财秘籍·全局篇

如果说宏观经济的变动过于纷繁复杂,一时难以辨明,那么,我们不妨把范围缩小一些,看一看对个人投资市场影响最大的三大因素:利率走势、汇率走势、房产政策会呈现怎么样的走势。

加息可能性极小

中国银行行长助理、经济学家朱民在预测金融形势时说,2006年中国的利率(指基准利率)不会上升。朱民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现在我国储蓄率太高,流动率太大,而且由于资本不能流出去,出现大规模的存款增加。与此同时,大量的贷款贷不出去。因此,宏观上不存在利率上升的压力,明年中国的利率还会维持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王召则分析说,现阶段的中国并不适合采用加息手段,因为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如果投资依然高居不下,首要先考虑用足财政政策,如果一定要动利率,也要先动贷款利率。因为提高贷款利率可抑制投资过热,而提高存款利率则会抑制消费。在储蓄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情况下,人民币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表示,2006年是否加息,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具体的物价走势。现在物价不高,所以实际利率未必很低。如果物价上升,就可以动用利率。但他个人认为,明年利率上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专家普遍认为,人民币是否会加息,关键还是要看物价上涨是否超过5%。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慧勇认为,2005年10月、11月CPI虽然连续两个月小幅上涨,但是结果均在市场预期之下。并且,2005年11月的PPI大幅走低,表明来自上游传导的价格压力在不断降低。

对于2006年的居民消费价格走势,李慧勇预测由于粮食价格企稳,食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涨价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服务价格上涨。资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改革会继续推动服务价格上涨,但是非食品价格的涨幅将会受到人们承受能力的限制,估计涨幅在5%以内,而不可能大涨。

此外,李慧勇认为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此,总体上看明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维持在1.5%~3%。CPI持续走低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明年不同月份的CPI涨幅的波动可能会较大,预计高点出现在1月和12月,两个低点则出现在2月份和7月份。

在预测2006年利率变动状况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 2006年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互动关系会空前紧密。汇率的弹性和波动幅度将直接决定利率的走向。如果汇率波动幅度比较小,在大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央行必然要加以干预,这必将形成基础货币大量投放,也就是所谓“宽货币”的局面,导致货币市场的收益率水平降低;如果汇率弹性加大,或者经济结构调整带来贸易顺差减少,由此形成的被动基础货币投放将减少,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会提高。因此,央行可能会根据国内经济走向,对货币市场利率和整个基准利率进行全面考虑,作组合式的调整和引导。

虽然专家们普遍认为明年央行调高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大家一致认为,从2004年10月29日银行贷款利率管住下限、上不封顶、允许浮动的政策变化开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启动。200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极可能进一步推进。

巴曙松和湘财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胡伟东都确认了这一点。巴曙松还认为,目前决策部门已将空间打开,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取决于市场主体的风险定价能力。

人民币依旧有升值压力

自从人民币汇率进行改革以来,货币走势受到普通百姓关注的程度与日俱增。2006年,和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两大货币——人民币和美元将有何变化?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减,而美元则有继续走弱的可能。

从2005年7月,中国宣布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逐浪走高。2005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推出的掉期交易中,出现了7.85元的价格,让市场为之瞩目。所谓的调期交易是指中央银行先用美元从商业银行换入人民币,约定一年到期以后,再将人民币回购的业务。这个价格可以反映出一年后市场各方对人民币兑美元价格的预期。

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继续存在,总体上,2006年人民币汇率应该还是呈上升的趋势,不过升值的快慢则取决于央行如何控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而升值的幅度则取决于美元加息的速度和幅度,以及中国贸易顺差的数据。

美元如果持续加息,而人民币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紧跟美元加息的步伐的话,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压力会相应地减弱。与之相关的是,如果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有所降低的话,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减弱,如果贸易顺差有所加大的话,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就会增强。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动。

美联储在2005年12月的利率会议上暗示本轮升息周期已经进入尾声,意味着美元走势将开始发生逆转,由美元利差上升所导致的美元升势可能即将结束。

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第13次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调高至4.25%,达到2001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准。同时美联储还暗示,美元利率已经从2003年中期所触及的45年低位1%,升到了目前较为中性的水准。市场普遍预测,美元利率将在4.5%到5%左右时停止加息。美元很可能结束之前一段时间的强势,再次走弱。

不过在路透社最新的一次调查中显示,将近一半的分析师预计2006年年底,美元利率将升到5%或以上。这意味着按照加息的进度,美元对非美货币的利差优势至少要延迟到明年第一季度,美元的再度走弱不会马上到来。

另一个决定美元走势的关键因素是美国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这是决定美元中长期走势的关键。不过令市场吃惊的是,12月公布的第三季度美国贸易逆差数据竟然扩大至688.9亿美元,较9月份小幅向下修正后的660亿美元上升了4.4%,再创历史新高。而早前市场普遍预期贸易逆差将收窄。可以想象,这对美元未来的走势还将持续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未来出台的贸易逆差数据未能减少,估计美元走势不可能走入实质性上升阶段。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认为2006年人民币继续有升值的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其发表的“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报告”中表示,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信号正在减弱,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深度改革,“不排除中长期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夏斌认为,2006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是否能减轻,必须看2006年美元利率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国的贸易顺差情况。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能够缓解,其主要理由是中美之间利差的扩大,美元的坚挺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不久前也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成功缩小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明年可能减轻。

房地产政策依然偏紧

向左走,向右走?经历了2005年整整一年的房地产政策大变动的投资者们,眼下最迫切想知道的无疑是2006年的政策走向。因为这些年来的事实表明,政策因素是左右房产市场的力量巨大。

所谓的“政策”当然不是单一片面的,它是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部门、利益集团互相搏弈的结果。它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房价走势、宏观经济各项指标乃至民间各种呼声所变动的。所以,要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一年的政策走向有不小的难度,不过,从目前推行的政策强度以及中国经济的走势来做详细分析,我们还是可以捕捉一些蛛丝马迹的。

最能反映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事件莫过于2005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这次会议发布的消息中我们不难看出,宏观调控政策是得到肯定的,而且对它的效果也十分满意,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种调控在2006年会出现放松的趋势。

在明确了“宏观调控”将更深远地进行下去之后,我们的进一步观察目标就是它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度。事实上,两者几乎有天然的正相关关系,因为本次调控中,房地完全处于核心位置。

甚至说本轮经济过热的源头就在房地产也不为过。2002年以后,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升温,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被强力拉动,其与我国转轨期有缺陷的银行体制和土地机制相互纠合,短时间内形成了远高于需求的供给能力,局部供需严重失衡。

2004年下半年,国家采取了对建设用地的冻结和极为严格的信贷审批措施,令房地产业投资骤降,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从年初的43.6%,回落到年底的28.1%。

2005年的国家又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增加炒作型二手房的交易成本和非普通商品房的购置成本;同时满足合理需求,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上述政策,使得2005年房地产投资得到了较好控制,今年1~9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增幅23.6%,低于同期26.1%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的是,在全国不少地方(比如北京、深圳),房价还在大幅看涨,而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房价的指数依然坚挺。由此看来,要使宏观调控的效果落到实处,2006年中央管理层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依然不会放松。

从宏观上看了未来房地产政策运行的轨迹后,我们不妨再分析一下微观上政策落实的步调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采取的调控措施来看,具体的步骤是从信贷到税收的逐步落实:首先提高贷款成本,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引导部分银行的资金、贷款和其他资源从被房地产拉动的行业转向其他需要发展但投资不足的行业。然后是完善制度性的安排,包括实施比较高的营业税、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对土地出让的严格限制,并预留资本利得税(即所得税)、物业税、取消期房预售等随时可推出的措施,观察市场变化的情况再决定推出的时机。

从已经实施的政策来看,调控的目的并不是要减少有效需求,即以自住房和使用为主的需求,而是抑制过度的投机。投机需求的目的是赚取差价,所以,其价格弹性与有效需求价格弹性比较是差异很大的。价格上涨1%,投机需求就水涨船更高,可能上涨2%~5%。如果价格改变幅度大,则投机需求相应的变化会更大。“强劲的需求”反过来又推动价格的上涨,使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又给出更高的收益期望,刺激更大的投机行为,如此循环推动房价的持续高涨。

如果投机者们用他们自己的钱来投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投机者的资金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推动和支撑的,赚了自得,赔了归银行,实际上最终为全体人民买单,这时的房地产业就真的可能是虚假繁荣了。特别是当前在人民币升值的炒作“甚嚣尘上”,大量热钱可能会利用房地产作为投资资本机会成本补偿的形势下,一有风吹草动,热钱套现出逃对房地产业的破坏性打击和同时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可能会放大房地产业本身的影响,把经济中所有的脆弱部分都暴露出来。

因此,国家很可能还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来防止一些重点地区的房地产泡沫。而打击投机需求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手段,应该就是房地产的资本利得税。对于在短期内频繁换手的房产,课以比较高额的资本利得税,是国际惯例,也是对以推高房价炒作房地产为目标的投机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前一时期关于“国税总局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尽快申报征收房产交易所得税方案”的传闻很多,未必是空穴来风,广州市已经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征收财产转让所得税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旁证。

篇8:高中生备战雅思阅读之基础篇

* 语言知识

在语言知识方面,高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足以应对雅思阅读的全部语法问题,词汇才是高中生备战雅思阅读时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雅思考试所涉及的词汇覆盖了大学四、六级词汇和雅思核心词汇。尽管目前,高中课本所包含的词汇量在扩大,词汇难度在提高,但这还不能达到四、六级词汇的要求。所以,建议大家先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集中背诵四、六级词汇。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新东方推出的四、六级词汇书,因为它们紧扣大纲,选词准确。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切记要边背边复习;对于大多数单词,只要达到认知程度就可以,也就是说要做到在雅思阅读中一看到这个单词就能知道它的意思;但对于听力和作文中的常用词,则要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搞定四、六级词汇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背诵雅思核心词汇了。目前市面上的雅思词汇书很多,所含词汇也大同小异,同学们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本就行。在背诵雅思核心词汇时,相信你会惊喜地发现已有不少词汇是与四、六级词汇重合的。这样,背诵雅思核心词汇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对四、六级词汇的复习和补漏过程,会轻松很多。另外,在考试前,一定还要把《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3》(下称《剑3》)至《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6》(下称《剑6》)这些阅读真题中的生词弄懂。

* 阅读技巧

遇到英语文章,许多高中生大都喜欢从头到尾地精读,力求把握并读懂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但这在时间紧迫的考场上并不现实。雅思阅读的三篇文章,每篇由1,200~1,800个单词组成,三篇共计40道小题,60分钟答题时间。每篇文章的答题时间比较短暂,这就要求考生具有快速阅读并可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章段落大意的能力。所以,每篇文章都精读是不太现实的。一般来说,在雅思阅读中,要重点精读各段的首末句,特别是首句,以求掌握段落大意,然后快速扫读段中各句。并且在扫读中,如遇到:

1) 表示让步、转折的单词(but、yet、however、although等),则要精读;

2) 书名号、小括号、引号、破折号、冒号,则要注意它们里边的内容;

3) 人名,则要精读其前后的理论。

这样选择性地精读是由雅思阅读的出题特点决定的。例如:

《剑4》Test 3第二篇的第19题。这道题的问题是“What is the name given to molten rock from the mantle?”。 它对应着原文中C部分的第二段”Sometimes it is slow: vast bubbles of magma—molten rock from the mantle—inch towards the surface...”。大家可以很容易在两个破折号中间找到问题中的核心短语“molten rock from the mantle”。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作用,答案就在第一个破折号前,是magma。

《剑4》Test 3第二篇的第20题。这道题的问题是“What is the earthquake zone on the Pacific Ocean called?”。 它对应在原文C部分的第四段“The most dramatic of these is the Pacific 'ring of fire' where there have been the most violent explosions... ”,答案便是单引号中的“ring of fire”。

《剑5》Test 1第一篇的第5题。这道题的问题是“Johnson did not have a ___ available to him, but eventually produced definitions of in excess of 40,000 words...”。根据40,000这个明显的定位词定位到原文中第六段“The work was immense; filling about eighty large notebooks (and without a library to hand), Johnson wrote the definitions of over 40,000 word...”。题干中的“not...available”对应原文中小括号里边的without,小括号里a后面的名词library即是第5题的答案。此种情况绝非巧合,在剑桥真题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上一篇:以和谐相处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下一篇:关于工作的正能量寓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