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2024-04-07

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及加强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确保信贷资产安全,完善与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风险控制体系,根据监管部门及我行相关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个人信贷业务是指由我行提供的以自然人为受信主体的各类信贷业务。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后至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主要包括:贷款发放后的风险监测与预警、资产质量分析、贷款检查、信贷业务档案管理、权利凭证管理、贷款风险分类、贷款催清收、不良贷款核销及贷后服务等内容。

第四条 个人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工作实行集中管理的原则。集中贷后管理包括集中资产监测、集中权证管理、集中档案管理和集中贷款催清收管理。

第五条 总行零售银行部风险管理中心负责个人信贷业务贷后工作的全面管理及组织,各分行个贷管理部负责辖内贷后工作的管理 1 及具体实施。

第六条 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是个人信贷资产安全和收益的重要保障,各级贷后管理人员须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各执行机构应做到职责明确、检查到位、及时预警、快速处理、高效服务。

第七条 各级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同时应加强与客户服务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科技部、资产监控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不断优化贷后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贷后管理水平。

第二章 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第八条 我行贷后管理工作由总、分行两级共同实施。第九条 总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业务及市场发展需求,及时组织编写及修订贷后管理相关文件,优化贷后工作流程,不断完善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体系;

(二)制订全行个人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管理考核指标;

(三)对全辖个人信贷业务实施非现场监测;

(四)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或业务管理需要,组织实施全辖内全面或专项贷后检查;

(五)对监测及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事项及系统性风险进行揭示和分析,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及风险提示,协助相关机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并跟踪实施进程;

(六)组织开展全辖贷款的催清收工作,梳理催清收工作流程,协助各机构催清收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个人不良资产处臵效率,保障全行个人信贷业务资产管理目标的实现;

(七)汇集各机构风险监测、贷款检查、贷款催清收等信息,分析评估全辖个人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状况,并定期发布风险监测报告;

(八)组织实施全辖个人信贷业务资产风险分类工作;

(九)采集全辖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所需相关数据及信息,为贷后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十)根据业务发展及管理需要,提出个人信贷业务系统功能改造及提升建议;

(十一)组织实施全辖贷后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全行贷后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第十条 分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一)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资产管理考核指标;

(二)根据本行业务及当地市场实际情况,在总行相关制度指引 3 下,制定各项贷后管理及操作实施细则,有序组织辖内各项贷后管理工作的实施;

(三)组织实施辖内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监测,及时发现风险信号,发布风险预警预报,制订并实施风险化解预案,跟踪风险事项处理进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及降低业务风险;

(四)组织开展辖内贷款催清收工作,梳理催清收工作流程,监督管理催清收合作机构、制订贷款催清收方案及不良贷款核销预案,提交不良贷款催清收报告;

(五)组织和实施辖内全面或专项贷款检查,对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并提交书面贷款检查报告;

(六)汇集风险监测、贷款检查、贷款催清收等信息,分析评估辖内个人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状况,并定期发布风险监测报告;

(七)收集整理相关个人信贷业务信息及数据,登记贷后管理工作台账,填制及报送各类统计报表;

(八)管理个人信贷业务权利凭证及信贷档案资料;

(九)按照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分类标准及操作规程,具体实施辖内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分类工作;

(十)组织实施辖内个人信贷业务客户的贷后服务工作;

(十一)对辖内贷后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监督和指导。第十一条 各支行须积极配合进行个人信贷业务的贷款催清收及贷后服务工作。经办客户经理是个人信贷业务贷款催清收及贷后服务工作的主要配合者。

第三章 贷后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上述贷后工作职责,相应设臵以下六类贷后管理岗位:风险监测岗、贷款检查岗、贷款催清收岗、权证管理岗、档案管理岗、贷后服务岗。各岗位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及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十三条 风险监测岗的主要职责

根据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在总、分行分别设立风险监测岗。风险监测岗依据《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监测管理办法》实施辖内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监测及预警预报工作。

(一)总行风险监测岗主要职责

1、对全辖个人信贷业务实施非现场动态监测,并结合贷款检查、贷款催清收、放款监督等各方面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及时对全行系统性风险及重大风险事项发布风险预警预报和风险提示;

2、分析评估全辖个人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状况,撰写风险监测报告;

3、收集全辖口径个人信贷业务信贷信息和数据,为风险监测及贷款催清收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持;

4、制订全辖全面或专项贷款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5、组织、指导全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分类工作;

6、收集银行业监管部门、行内稽核、外部审计、媒体负面报道等涉及我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相关信息,查明原因并发布风险预警或风险提示。

(二)分行风险监测岗主要职责

1、根据相关制度要求,收集辖内贷款检查、贷款催清收、权证管理、放款监督等各方面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对辖内个人信贷业务实施风险监测及预警;

2、提出具体风险控制预案,跟踪落实风险事项处理进程;

3、对辖内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定期撰写风险监测报告;

4、按照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分类标准及操作规程,组织实施辖内风险分类工作;

5、对认为确需组织贷款专项检查的,制订专项检查方案,指导监督贷款检查岗具体实施;

6、收集辖内银行业监管部门、行内稽核、外部审计、媒体负面报道等涉及我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相关信息,查明问题并发布风险预警。

第十四条 贷款检查岗的主要职责

根据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在各分行个贷管理部设臵贷款检查岗。贷款检查岗参照《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款检查指引》,采取现场检查及非现场检查多种方式,对我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记录、识别。

贷款检查岗主要职责:

(一)按照检查范围及检查频率等要求,实施本行的贷款日常检查工作,收集并记录异常情况,及时反馈风险监测岗;

(二)根据总分行及监管部门的统一布臵或风险监测岗的要求,具体实施辖内专项贷款检查工作,收集并记录异常情况,并提交贷款专项检查报告;

(三)协助风险监测岗进行贷款风险评价及风险预案的制订。第十五条 贷款催清收岗的主要职责

根据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在总、分行分别设臵贷款 7 催清收岗。贷款催清收岗参照《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款催清收操作指引》实施贷款催缴及资产保全工作。

(一)总行贷款催清收岗主要职责

1、协调、指导、监督全辖贷款催清收工作的实施;

2、根据各分行实际情况,协助优化催清收流程,提高催清收效率;

3、协调与客户服务中心、资产管理部、法规部等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关系,理顺贷款催清收及不良资产处臵通道;

4、对各行委外催清收机构进行认定,并组织指导委外催清收工作;

5、建立全辖贷款催清收管理台账,对各分行催清收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催清收工作报告;

6、全行个人信贷业务不良资产核销的组织工作。

(二)分行贷款催清收岗主要职责

1、结合本行资产质量状况及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催清收模式,制订催清收流程;

2、协调分行客户服务中心、风险监控部、资产管理部、法规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催清收工作;

3、实施对即将到期贷款客户的预警提示;

4、对已经逾期或虽未逾期但已出现风险信号的贷款,认真分析风险成因,并组织实施贷款催清收工作;

5、监督协助委外机构开展催清收工作,收集委外机构催清收报告,建立催清收机构管理台账,并对委外机构的催清收效果进行评估;

6、建立贷款催清收管理台账,评估风险程度,并撰写催清收工作报告提交风险监测岗。

第十六条 权证管理岗的主要职责

根据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在各分行个贷管理部设臵权证管理岗。权证管理岗依据《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权利凭证管理办法》实施个人信贷业务权利凭证的收押及管理工作。

权证管理岗主要职责:

(一)办理或敦促经办人员及时收取权利凭证,妥善办理交接手续;

(二)组织实施辖内个人信贷业务权利凭证的审核、收押、保管及出入库管理工作;

(三)对应办而未办入库的权利凭证须查明原因,并跟踪督办;

(四)配合会计部门做好抵(质)押品对账工作;

(五)建立权利凭证管理台账,及时记录权利凭证办理及收押情况。

第十七条 档案管理岗的主要职责

根据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在各分行个贷管理部设臵档案管理岗。档案管理岗依据《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个人信贷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及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岗主要职责:

(一)组织实施辖内个人信贷业务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使用、移交、销毁等工作;

(二)对个人信贷业务信贷档案进行分类归档保管,建立档案管理台账,便于资料调阅及使用;

(三)健全档案借阅、出入库登记及交接制度,并进行定期核查。第十八条 贷后服务岗的主要职责

根据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及管理要求,设立贷后服务岗,参照《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服务操作指引》,为个人信贷业务客户提供业务咨询、对账、贷款要素变更申请受理、信息提醒等贷后服务工作。

根据实际承担工作内容的不同,贷后服务岗可分为贷后服务支持 10 岗与贷后服务操作岗。贷后服务支持岗在分行个贷管理部设立,贷后服务操作岗人员可采用分行个贷管理部派驻支行或由支行人员兼任的形式,具体可由分行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

(一)贷后服务支持岗岗位职责

1、组织实施与个人信贷客户的集中对账工作;

2、组织实施对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等需批量处理事项的集中提示;

3、处理客服中心转发的业务咨询和客户投诉;

4、实施个人征信信息的异议协查工作;

5、对贷后服务操作岗提供业务指导和协助。

(二)贷后服务操作岗岗位职责

1、受理提前还款业务;

2、受理授信要素变更申请;

3、处理授信后客户资料返还;

4、受理客户征信信息查询及异议处理申请;

5、受理客户个人信贷业务咨询和投诉,并承担解答和转介职责。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负责修订和解释。第二十条 各分行可依据本办法及其它贷后管理文件,制订本分行的管理办法及操作细则,并报总行零售银行部备案。如有与总行规定不一致的须报总行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原《中国民生银行个人授信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试行)》废止。

附图: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架构及流程图

附图:

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架构及流程图

风险监测监管部门贷后体系架构风险监测岗贷款催清收岗贷款催清收总行放款监督岗风险监测岗贷款检查岗权证管理岗档案管理岗贷后服务支持岗贷款催清收岗行内:客户服务中心资产管理部法律合规部资产监控部分行贷后服务操作岗客户经理支行借款人担保人(物)外部机构

篇2: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信贷规模和种类也不断扩大,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客户的多样化向银行信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贷管理是银行业务的主要内容,而贷后管理则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环节,新巴塞尔协议以及巴塞尔协议Ⅲ的逐步实施更让银行贷后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商业银行贷后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细化管理作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引入的新型管理方法,作为一项方兴未艾、处于探索阶段的新事物,存在着很多新问题,仔细全面的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不断完善这项管理方法。

(一)贷后管理方法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当前,商业银行“重贷前、轻贷后”的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贷后管理各种技术方法已经普遍在各个商业银行中得到应用,比如每个季度一次的五级分类、贷后检查、CRM系统的台帐建立、信贷客户一户一档等。但是,目前开发的贷后管理方法仍然不完善,不能有效实施贷后精细化管理,不能避免出现大额不良资产。此外,上述方法的执行不到位是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比如,贷后检查是要到企业实地检查企业的资产、贷款用途台帐等等的,但是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都是在办公室里自己单独完成这项检查的。方法的不完善已经带来产生不良资产的可能,执行的不到位更是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方法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已经成为贷后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岗位职责不明确,问责不到位

受到“重贷前、轻贷后”思想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在贷后管理岗位职责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导致贷后管理人员在进行贷后管理工作过程中“无章可依、无据可循”。岗位职责不明确,不具体,贷后管理人员往往与业务客户经理为同一工作人员,又没有成熟的流程和规定的动作可以遵循,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难以达到量化的标准,增加了贷后管理工作发生偏离度的可能性。例如五级分类认定工作,有一部分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都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即根据贷后管理人员的主观认定为准,没有从财务数据、不利影响、或有负债等多维度进行考量,容易引起认定结果的偏离,从而使风险隐患未能及时显现,危及银行信贷资金。银行机构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常规或专项的贷后检查,但每次检查所发现的问题都存在雷同问题,屡查屡犯、屡教不改。其根本原因在于问责机制不到位,相关责任人只是受到扣分、通报批评等纪律处分,即使造成实际损失,也只是给予较轻的经济处罚,基本上也相当于这笔业务所取得的绩效奖励,所以客户经理并未从根本上受到惩罚。在没有实质问责制度的前提下,单单依靠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自觉性来进行规范的贷后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三)贷后考核不科学,配合不到位

在现行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中,存贷款工作是正绩效激励,贷后管理工作则大多是负绩效激励或是较小的正绩效激励,在这种情况下,贷后管理工作的付出和收入是不匹配的,并且贷后管理工作的时间跨度长、风控环节多,这就造成了信贷人员从主观上不愿意进行贷后管理工作,而更倾向于发放贷款。这种考核上的导向性偏差直接影响了贷后管理工作的开展。

此外,贷后精细化管理不是贷后管理人员一方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贷款方即企业的真实有效的积极配合。一般而言,中小企业财务报表普遍存在着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的通病。贷款发放后,部分企业甚至为了顺利通过银行的贷后检查以便于持续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客观上增加了银行的贷后管理难度。

二、商业银行实施贷后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贷后管理不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需要从理念、制度、工具、系统和考核等诸多方面齐抓共管的系统性工程。

(一)塑造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强化员工贷后管理意识

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精细化”已经被银行监管部门和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所重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金融产品日新月异,信贷风险点的有效识别和化解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贷后管理部门的学习与培训要与一线营销部门和产品部门密切配合,及时了解掌握新的产品和市场讯息,才能保持贷后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培养出优秀的信贷文化理念。贷后精细化是先进的信贷文化,是银行在长期的信贷经营活动中全体银行管理人员和信贷业务人员普遍认可并自觉共同遵守的信贷经营管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使银行从业人员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客户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成本意识。先进的信贷文化作为银行的先进生产力,具有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提高信贷操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银行业是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中,再科学的程序、再先进的技术都需要人来进行操控,充分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是实现贷后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要成功实施精细化新型管理方式,第一,应通过银行外精细化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培训、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外部宣传;第二,通过内部定期与不定期的精细化管理检查,在内外环境的结合下形成合力,塑造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贷后管理意识。

(二)建立精细化风险预警系统,降低不良资产率

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针应该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就是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一定的风险预警系统,现在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利用风险形成的过程,通过细化管理,对贷后风险的形成进行预警、控制和贷后跟踪。

首先,应加强考查,密切关注借款人的一些风险信号,如经营情况恶化、项目停建、市场份额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经营目标实现差距和国家相关经济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等。其次,对于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的客户,应督促其进行改制或债务重组,银行也可主动介入兼并、分立、债权转股权和股份制改制,参与改制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债务清偿工作。再次,对于故意逃避银行债务的客户,应及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银行的债权和利益。

(三)健全精细化贷后管理模式,实施差别化贷后管理

1、按行业分类细化贷后管理

信贷客户资源丰富多样,涉足各行各业,不同的行业具有自己特殊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在对各行贷后管理中应细化客户类型、细分行业风险,根据客户市场的不同特点,细化和量化客户评定标准,如按照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行业类别制定评定标准,确定行业风险。

2、按企业规模细化贷后管理

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高端、中端客户,经营风险较小,但担保方式往往较薄弱,企业在行业中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短期内风险水平稳定。这类客户要为其制定特有的金融服务方案,延长客户价值链,贷后管理与客户营销相辅相成,坚持贷后管理与跟进服务相结合,实现客户信息的有效利用,在做好贷后管理、防范风险的同时,加强业务渗透,全方位拓展业务品种,有效地发掘客户需求,发现上下游客户资源,满足对公对私信贷业务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和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综合贡献度,提高银行综合收益。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获取客户感情认同,使客户自愿、自觉地配合我们的贷后管理工作,增强对客户的监控和贷后管理能力。

小型企业是当前多家银行营销的另一重点,但各银行对小型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有所不同,各银行可根据自己银行的特点营销相应企业。小型企业议价能力低,但风险波动较大,要小中选优,以简式快速贷款和强担保贷款为重点,营销支柱型产业和特色资源垄断型骨干企业,切忌重营销轻管理。这类企业的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要深入企业跟踪调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走访,全面掌握和了解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另外,应特别重视企业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流动、重组改制、保证人情况和抵押物变现能力,如此才能掌握贷后管理的主动权。

3、按担保方式细化贷后管理

根据担保方式不同适时推出相关信贷产品,对强担保类贷款要在加快贷款发放进度的同时,重点关注企业经营状况、信贷资金流向。对以保证担保或信用担保方式的企业,还需进一步关注担保单位经营情况和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变化。

(四)制定员工考核体系,完善贷后分部门负责制

根据信贷人员能力、业绩、职业记录等评定等级,按等级设立相应的业务权限和管理客户类别,明确岗位“责、权、利”,定期对其贷后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并与绩效分配挂钩。从客户经理到支行乃至分行负责人实行权责认定制度,每层级均需对经手的业务全权负责。在绩效考核方面,设置风险金项目,比如按员工绩效的20%提取信贷业务风险金,在不发生信贷风险的情况下分次返还,从激励奖惩措施中提高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警惕度。

贷后管理工作应落实到各部门,力求职责明确,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要明确直接面对客户的基层部门的职责。应建立对客户信贷资金运用的评价制度,搜集整理财务报表,及时发现客户方面的突发性问题,对于可能影响偿还贷款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和处理。二是明确客户管理部门的职责。客户管理部门应该对基层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信息汇总、部署安排以及建立检查评价办法。客户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基层客户部门上报的企业财务情况和回访记录,按照季度进行贷后核查,识别贷款风险预警信号,了解客户贷款后的经营状况。三是明确其他相关部门职责。与贷款相关的其他部门包括会计、审计、资产保全等部门,也应明确其相应的贷后管理职能。

(五)强化精细化贷后管理制度,落实分层责任制

一是制定有效的操作性工作制度。参照上述的差别化贷后管理,针对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贷后管理操作细则》,细则应该表格化,具有可操作性,指导客户经理及相关人员按规定操作。二是贷后检查实行主责任人负责制。贷后管理不是客户经理一个人的事。一笔贷款放出去后,不要求主责任人参与贷后检查,是严重的制度缺陷。大多数商业银行发放的贷

款主责任人是支行领导,大额贷款的主责任人是分行级领导,而贷后检查却习惯性地只要求客户经理做贷后检查,行领导很少实地进行贷后检查和内部督导,而客户经理因水平、能力等原因,检查的广度深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企业问题,往往贷款出了问题还不知怎么回事。因此,贷后检查必须由经营主责任人牵头进行实地检查,每次要对检查报告进行审查确认。主责任人是否参与贷后检查应作为贷后管理考核的内容之一。三是设置贷后管理督导专岗,加强业务督导。各行二级分行以上机构信贷经营部门应设置专门的贷后管理岗位,对辖内行处的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和管理。

三、结论

篇3: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一、贷后管理薄弱是不良资产萌发的根源

(一) “重放轻管”是造成贷后管理薄弱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 信贷营销和风险防范是一对矛盾。目前, 各商业银行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对贷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偏重于贷前调查, 贷款发放前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贷款风险分析相对详细认真, 每发放一笔贷款往往都需要通过全面精细调研、团队分析论证和层层审批把关, 将放贷管理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在贷款发放后, 以为贷前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分析、论证, 落实了第二还款来源, 就“马放南山, 刀枪入库”, 高枕无忧, 万事大吉, 没有认真履行贷后管理职责, 按要求进行贷后跟踪管理, 认为贷后管理是搞形式, 一般都会按期还本付息, 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不要紧, 在管理上麻痹大意, 对有权审批部门提出的限制性条款也不能完全按要求执行到位。

(二)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贷后管理的客观因素之一

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影响银行信贷管理的不利因素, 在西方发达商业银行体系中普遍采用同业信息共享和专业机构资信评估等手段减轻负面影响, 但在我国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信息资料收集难。部分企业由于已关停倒闭, 或者企业改制中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既不提供相应的借款资料, 也不配合信贷人员的监管。二是银行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人行信贷咨询系统”,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监管, 有的银行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 有些银行为了竞争, 甚至相互封锁信息, 增加了贷后管理的难度。

(三) 人员业务素质差是贷后管理薄弱的重要原因

信贷人员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贷后管理成效。由于信贷人员素质不高, 缺乏大量德才兼备的人员, 且变动频繁, 新手多, 缺乏系统的培训, 缺乏责任心或职业道德, 业务不精通, 办手续不熟练, 工作效率低, 个别的连企业报表都看不懂, 企业有这样或那样问题, 不能及时识别和反映。管理只能是低层次、粗糙的管理, 认为贷后管理即贷款检查, 很难贴近客户。由于信贷队伍的不稳定, 工作衔接出现问题, 造成部分贷款企业的贷后管理在某段时间上出现真空, 贷后管理工作断断续续。

二、加强贷后管理的对策

(一) 转变“重放轻贷”的观念

贷后管理是银行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 为树立正确的贷款管理理念, 实现贷后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必须树立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贷中审查同等重要的观念, 克服重放轻管的倾向性影响。强化信贷从业人员的贷后管理意识, 从思想上纠正对贷后管理认识的偏差。同时要通过进一步明确信贷经营部门、资产保全部、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法律、财务、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职责, 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管理合力, 避免相互推诿扯皮。通过明确各自职责, 共同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把贷后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系统

在人民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基础上, 银行内部之间应设立企业信息共享系统, 社会各部门之间建立更广泛的信息反馈系统, 明确相关责任, 杜绝本位主义。客户经理必须实时将客户信息、担保信息、财务信息及贷后管理信息录入CMS系统, 对所管理信贷客户进行定期访问并建立定期访问台账, 并向客户提供理财、结算、信息咨询、代理保险、代发工资、代理公证等多方面的服务, 以保证风险管理经理在线监测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实现信息共享, 便于上、下级行及时掌握客户的情况。同时, 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 形成打击诈骗和信用不良分子的天罗地网, 对破坏社会信用体系的行为严厉惩处, 直至取消其职业资格, 逐步改变银行在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地位, 为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 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搞好风险监控工作, 必须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因素是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第一位因素。要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 要保证从业人员的数量与有效开展贷后管理工作需要相适应, 对市场营销、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部门从事或配合贷后管理所必需的人员, 在数量和素质上予以保障, 明确岗位职责, 细化尽职标准。其次, 各商业银行可以有计划地组织贷后管理培训, 采取典型案例分析、专题研修、讨论座谈等多种形式, 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敬业爱岗教育, 加大专业性培训力度, 组织学习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及金融基础理论知识, 使其知识体系及时更新, 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有效提升贷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操守和业务技能, 严防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 以填补制度制约和技术制约的缺陷与不足。最后, 可由银监会牵头, 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 了解新协议动态、国际银行经验以及国内同业进展情况等, 促进国内外同业间的工作互访和技术合作, 从整体上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总之, 当前金融风险与日俱增, 信贷风险案件频发的情况下, 为避免和减少信贷风险, 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贷后经营管理机制, 规范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内容, 及时发现客户潜在风险并通过风险预警快速反应机制, 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使贷款内部管理不断趋于完善, 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摘要: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海啸”震惊全球, 引起了国内银行界对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思考, 进一步强化贷后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就显得尤为迫切。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 在风险控制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目前信贷管理过程中造成贷后管理薄弱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加强贷后管理, 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侯容浅论当前如何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贷后管理新疆金融2005年第7期

[2]蔡家强关于加强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思考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30卷第2期

篇4: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加强贷后管理是个人贷款业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之一,是银行提高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又是防范信贷风险、减少信贷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个人贷款业务在我行各项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进一步提升全行贷后管理水平,是当前我行个人贷款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定义及影响

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是指个人贷款发放之后直到本息收回期间所有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是一项具体化、系统化、长期化的“業务工程”和银行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资金账户监管、贷后营销、贷后检查、档案管理、贷款本息的回收、逾期贷款催收、风险监测与预警、贷款风险分类、不良资产的处置等。贷后管理在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经营管理全流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强贷后管理,防控个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是确保个贷业务稳步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我行经营效益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现状及成因剖析

虽然我行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但其主要内容仍侧重于贷款发放之前的各个环节,而在个人贷款发放后至贷款本息收回的这段时间内,对客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识别、监控、提示和化解的全过程不予重视或重视不够,各级行个人贷款业务的贷后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贷轻管”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贷后管理意识薄弱是根本原因

个别个贷管理人员认为贷后管理期限长、难度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对客户“重拓展、轻维护”,对贷款“重贷前、轻贷后”,另外我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低也是导致轻视贷后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人员编制不足导致岗位职责无法落实

我行近几年个人贷款业务增长较快,然而个人贷款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加缓慢,尤其是贷后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各基层行基本上没有专门的贷后管理人员,而是由个贷营销人员兼职,一人多岗,混岗现象十分严重。专职贷后管理人员的缺乏,使得贷后管理职责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贷后管理岗位形同虚设。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贷后管理缺乏动力

我行考核经营业绩时,更注重的是直接带来效益的经营指标,在进行个贷业务考核时,偏重于业绩考核而忽视了贷后管理,仅对个人贷款发放笔数、金额或楼盘营销笔数进行考核激励,却未将贷后管理纳入激励指标体系,也没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这就极大地挫伤了贷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弱化了贷后管理职能。

(四)制度不健全导致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由于贷后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客户经理工作方式粗放,责任心不够强,不能充分履行好贷后管理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贷后检查方式过于单一,贷后检查不深入实地,而是停留在表面,客户经理不按规定的时间和周期进行贷后检查,没有对客户基本情况、收入状况及抵(质)押物担保情况等变化必要的监控管理和信息收集,甚至“闭门造车”形成贷后检查报告等,为贷后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

(五)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贷后管理存在隐患

个人贷款发放后直至贷款结清期限较长,客户相关情况随时在变化,而目前客户的信息公开度较低,我行在获取个人信用信息及信用评价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贷后管理人员很难及时掌握客户的最新信息,因此监管难度比较大。

(六)技术手段不到位,贷后管理创新不足

目前,我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系统相对落后,实用性较差,无法真正实现贷后管理的自动化、集中化和程序化。在存量个人贷款的数据分析、资产质量变动趋势分析、逾期贷款自动催收、贷后批量营销、风险识别及预警等功能领域,还需近一步优化和升级。

三、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增强风险意识,确立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组织培训学习等方式,教育和引导经营机构负责人和个贷从业人员从根本上转变“重贷轻管”的观念,不断增强个贷人员的贷后管理意识,充分认识贷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立贷后管理的重要地位,把贷后管理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全面落实贷后管理具体要求,促进贷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充实人员编制,提高贷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首先要保证人员配备充足,结合各基层行个人贷款规模及岗位设置等因素,合理配置贷后管理人员,建立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专业队伍。在人员充足的基础上实现个人贷款贷后管理职责分离,建立专业化贷后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机构贷后管理岗位设置,做到职能完善、岗位明确、分工清晰,使贷后管理人员能专注于贷后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贷后管理人员的贯彻执行力、业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全面提升贷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完善贷后工作考核机制,促进贷后管理标准化

将贷后管理内容纳入考核范畴,对于尽职的信贷经理,其绩效考核按照所在经营部门或经营团队的平均绩效上浮一定比例执行,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激励和表彰,以调动贷后管理的积极性。对于信贷经理在贷后管理未尽职,形成信贷风险或受到内外部监管部门通报批评的,在考核时相应扣减其绩效工资。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贷后管理人员年终履职情况、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推进贷后管理工作经常化、日常化、具体化。

(四)加强贷后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岗位制约

建立和健全个人贷款贷后管理制度,首先要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细化贷后检查制度、逾期贷款催收和处置制度、贷后档案移交和保管制度、风险监测和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一套完整的贷后管理运作机制,着力营造“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按章操作、违章必究”的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环境。其次要坚持市场营销与贷后管理岗位分离的原则,改变过去由客户经理负责信贷业务全流程的做法,把市场营销岗与贷后管理岗分离,实现贷后管理岗位制约,从流程上区分不同的岗位职责,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贷后管理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使不同贷种、不同岗位的贷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明晰。

(五)拓展信息渠道,加强客户跟踪管理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获取客户动态信息,扩充公安系统、人行、银监局、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等政府部门的信息渠道,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建立和完善动态、大容量的信息管理库。在拓展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加强对预警客户的跟踪管理工作,开展贷后预警跟踪和大额客户风险联合监测工作,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提高预警客户跟踪频率,做好问题客户常态化管理工作。

(六)优化贷后管理系统,实现贷后管理自动化

篇5:浅谈如何做好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

一、当前基层农发行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信贷制度学习不够,理解偏差,执行力有待提高。

2010年初,总行整合、下发了新的信贷制度、信贷业务操作手册等,将以往粗放式的信贷管理整合规范为精细化管理方式。但是由于时间紧工作任务重,少数客户经理对新制度办法学习不够,仍按老一套的方法去管理客户,在与客户的合作、风险的预警、传导、反应和处置等方面还没有规范化,更谈不精细化,基本上还处于简单、粗放型的初级管理阶段,显然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客户的需求。基层行作为贷款企业的开户行,扮演贷后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执行者。如果不能正确执行制度办法的话,贷后管理将大打折扣。

(二)重贷难管。

重视贷款:由于农发行现有的考核模式,上级行着重考核基层行的利润、不良贷款、存款等八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利润指标的考核占很大比重,于是“营销项目,发展业务”成为基层行的工作重点。多贷款就能多实现利润,利润等指标上去后就能完成考核,拿到挂钩绩效工资,甚至夺取别人的挂钩工资。因此大家都重视“贷”。难于管理:贷后管理难度加大。现阶段,农发行客户呈现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粮棉油购销企业,管理难度加大。同业竞争中,部分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低于发行,服务水平、服务设施优于农发行,让企业更青睐商业银行,不甘受农发行监管,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三)贷后检查,贷后管理的核心环节和要点把握不太准。

一是检查结论定性化、简单化。比如对于“借款用途”、“担保能力”等内容检查的结论都是诸如:正常、良好、按规定执行等。二是贷后定期检查的内容格式化,检查面较窄。三是部分基层行对贷后检查表上“借款人确认意见”栏,在贷款发放时就让企业的财务人员盖好印鉴。四是检查报告内容简单,除了一些财务指标有些变化外,其他内容雷同。五是贷后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搞好贷后检查,揭示贷款发放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研究防范和化解措施。目前,一些贷后检查仅限于一般形式,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如少数客户经理仅凭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平时了解的表面现象在办公室进行分析和撰写报告,向上级行交差了事;而对第一还款来源的持续性和可靠性,第二还款来源的完整性、足值性和安全性却了解分析不足,更谈不上对潜在或显现的信贷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化解。

(四)贷后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在其它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服务,并将其作为增强竞争力、扩大收益、维系客户关系重要手段的今天,少数农发行的基层行受传统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对贷后的服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严格履行贷前对客户所作的承诺,或者“一贷了之”,不及时掌握、研究和解决客户对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如大部分基层农发行周未都不营业,而客户又有业务需求。极少数基层行将贷后管理片面地理解和执行为对借款人的检查监督,在潜意识里,还是将银行凌驾于客户之上,“官办意识”还很强。

(五)风险化解手段单一。对于农发行来讲,在贷款的事实风险或者损失出现后,有效地化解和处置手段不多,目前一般只是通过法律诉讼和处理担保品的途径来清收贷款本息。

二、基层农发行如何做好贷后管理的对策

(一)以加强学习制度办法为基础,加强客户经理自身素质,创造贷后管理良好的前提条件。

总行今年整合出台了新的贷款制度和办法,基层行应以此为契机,狠抓信贷管理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信贷基础,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教育,增强责任感。按照信贷基础管理基本规范要求,组织信贷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深入理解,全面掌握,把学习和落实制度作为合规经营的重要保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强化制度治行。通过周例会、业务集中学习,分析典型案例,以案例教学,进一步强化了客户经理的责任意识。二是落实责任人制度,实行一对一的服务与监管。每个企业明确一名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客户经理恪尽职守,多到企业检查,随时撑握企业经营动态,控制好第一还款来源。要求客户经理到企业检查时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重大事项专项报告。行长、分管行长加强督办,对客户经理发现和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企业经营重大事项或发现贷款风险点时组织专项检查。三是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行逐户按月监控督查制度。客户经理每月进行一次贷款序时检查,检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材料购进到销售,资金使用到货款回笼各环节进行监督,监督企业是否按贷款合同的规定使用贷款,有无挤占挪用,监测企业销售货款是否及时归行等,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是坚持实行不定期地交叉检查和集中检查制度。要求每季至少组织一次交叉检查,今年以来已进行了2次由客户部门主管和分管行长带队的信贷检查,新分管行长到位后,又对所有企业进行了一次调研性检查,通过提高检查频率,掌握企业法人代表的思想变化和经营状况,查找信贷风险点,既有效防范信贷管理内控风险,又可促使信贷人员相互间查漏补缺。五是加强信贷人员廉洁从业教育。随着我行商业性信贷支农领域不断拓展,信贷管理部门的同志在廉政建设方面丝毫不能有所松懈,我行要求信贷管理人员做到“四个严禁”,即接受企业的礼金礼品,严禁参与企业经营,严禁接受企业的高档消费活动,严禁到企业检查时和企业人员一起打牌赌博。

(二)以《客户经理履责尽职手册》为标准,夯实信贷管理基础,促进贷后管理的精细化。

一是立足履责尽职手册,落实最基本的信贷管理程序要求和操作规范,进一步夯实信贷管理基础。通过使用尽职手册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尽职记录,从贷款的发放到贷款收回实施全程跟踪监测,从而可以彰显“尽职免责、失职追究”的责任明晰,同时也可以检查和检验信贷管理的效果并为考核提供依据。二是结合客户经理履责尽职手册,切实加强库存管理。客户经理按照尽职手册要求到客户企业进行现场查库,真真正正地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向,掌握企业的经营真实情况,了解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及资金动向,坚持做到每企必到,经常查,全面查,交叉查,不留死角,不放过风险点,每个管户信贷员做到查库有记录、记录必真实、情况必报告。三是通过重视履责尽职手册的应用,垫高信贷管理基础本台。客户部主管和分管行长、行长定期检查客户经理的尽职履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把苗头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信贷分析例会,点评客户经理的尽职履责情况,督促其数据填列质量的提高,真正起到管控信贷资产安全的作用。

(三)抓好“五个结合”,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贷后管理程序化、制度化。

一是风险排查与日常监管服务相结合。基层行定期提示到期贷款,随时监测预警信息。每月固定时间下发本月贷款到期提示表,及时进行到期贷款的催收,并做好到期贷款的资金筹集、归还和后续贷款的准备工作。同时以CM2006信贷管理系统、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人行征信系统和银监会派出机构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为信息监测平台,对本行及时提示系统的预警信息。二是风险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每月对客户进行一次风险排查,并将风险排查情况纳入每月工作分析例会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风险因素及其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形成专题风险排查报告,内容包括风险排查开展情况、发现的风险因素及发生的原因、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措施、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认定等。内勤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汇总贷款风险排查报告内容,发送各行长、部室主任,同时反馈包支行的相关部室。与主管部门、上级行专项检查相结合。三是风险排查与工作分析例会相结合。根据各客户经理风险排查、工作分析例会和部室主任深化管理、调查研究活动中了解的风险状况,确定风险排查重点内容,每月召开由分管行长、客户部主管、客户经理参加的支行风险排查分析例会,按计划有步骤对重点、关注行业、关注客户进行重点详细透彻分析,逐企业详细排查。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农发行贷款安全的影响,并针对影响和风险程度研究制定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有效化解信贷风险。四是风险排查与检查督导相结合,强化信贷内部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上级行信贷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规范操作。对各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贷款使用、贷后管理等环节中的风险排查与对信贷工作的督导检查相结合,重点督导检查包括调查环节调查人员是否存在调查不实或不准确、贷款行是否落实贷款审批意见、客户经理是否完整准确的填制合同、客户经理和客户部门负责人是否按要求严格贷后管理、行长是否承担营运与管理主责任人职责等等。支行每季度对上述内容的排查情况进行抽查,并纳入信贷管理质量考核内容进行通报。五是风险排查与风险处置、责任追究相结合。信贷风险排查工作以有效防控化解信贷风险为目的,针对风险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预先制定出完备的应对处置方案,增强风险处置的应急应变能力。一旦出现风险,迅速反应,果断处置,决不消极懈怠,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对责任心不强、基础管理不到位、基本制度不落实而出现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

(四)以“在线式”监测为手段,强化信贷风险防控,确保贷后管理的效果。

篇6: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一、探索贷后管控的新模式

在面对个人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完成个人金融业务创新和服务,光线在一腔温暖或遵循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控制在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

目前,随着银行贷款的注意管理和监督的强度不断加强,业务单位的信用管理意识增强,但“重信用光管,管理不到位”仍然是普遍的。

1。收集管理相对松散

2。在经历了信贷管理工作更加广泛

3。个人贷款数据真实性明显的缺陷

4。业务档案管理应加强

5。个人信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信贷控制对策后

上一篇:见闻的周记下一篇:7致空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