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2024-05-16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20xx年4月初至5月上旬,根据团市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团市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迎江区、桐城市、怀宁县三个区县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总体情况

团市委调研组由团市委党组成员童宏葵同志带队,团市委农青部主任科员陈付青、团市委城青部副主任科员程亮两位同志随同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机关、区县、乡镇等详细了解了我市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有益探索。分别在迎江区、怀宁县、桐城市召开了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座谈会,重点围绕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及如何引导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与基层各级团干部、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代表进行了工作座谈和深入探讨。

二、现状及原因

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劳动力300多万人,每年有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40%。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深受影响,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裁员。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困难,部分提前回乡。我市作为劳务输出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加大了我市的就业压力并带来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出务工青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广东的东莞、深圳人数最多,行业多,大多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餐饮业;在东北的主要是建筑业;在北京的主要是建筑业和饮食业;在浙江和西安主要为服装业;手机配件业分布零散而且边远。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因金融风暴返乡。这是调研的重点,按比例推算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5%左右。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因为气候原因如在东北等从事建筑行业的提前返乡,按比例推算,因季节返乡的占15%左右。

3、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青年返乡具有吸引力。因此返乡的约占2%。

4、回乡创业。外出务工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金的积累,很多都想回乡创业。改革开放30年,但真正大量外出务工是90年代中后期,资金的积累并没完成,所以很多人想,真正创业的大约只占3%左右。

5、自身技能。有些务工青年因文化素质过低,不能适应岗位技能要求;还有些人因为结婚、盖房,或赡养老人、照顾子女,或解决夫妻分居,或不习惯外地生活、思念亲人、心理成本大等原因而选择回乡,约占5%。

三、机遇和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或裁员返乡的青年只占15%,但另一方面受访者很多都表示企业减薪了,自行创业的收入也有影响。当问及来年的打算,很多青年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家更好,这与当前的惠农政策和国家的扶持政策有关,也与**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提速有关。

更多的返乡青年或不愿在外务工的青年,他们经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学到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熟练的技能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他们带回了或多或少的资金,是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他们不再两地分居,孩子不再留守,这是和谐家庭的机遇。

但挑战远大于机遇,更多的青年在当地就业,这对**的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开发并提供更多的岗位;而新农村建设也不是青年农民重新回到一亩三分地那样的简单;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又何来和谐。

四、对策及建议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返乡青年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生力军,如何加以正确引导,是当前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各级团组织要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后备军的作用,积极应对,主动解决青年返乡问题,努力把各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做出贡献。

1、引导服务。各级团组织要对当前大部分务工返乡青年现象和情况必须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履行好职能,宣传政策法规;二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改水改厕宣传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三是推动农村青年健身活动,举办娱乐活动,丰富返乡青年的精神生活;四是结合扶贫慰问工作、志愿服务工作、三下乡工作真情服务返乡青年;五是尽自身所能,努力为返乡青年排忧解难,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使用好,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2、培训服务。提高青年农民的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一是利用团组织指导成立的15家农村青年培训基地以及各县市区青年中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活动;二是要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紧密围绕当地农业支柱产业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力求做到使农民的素质提高与农民收入的增长结合起来,使有限的农村教育投入能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提高返乡青年的致富能力、再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就业服务。整合发挥团组织的网络优势,与市劳动就业局、市农委加强联系和协作,共同打造用工信息共享平台。一是为对务工青年提供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同时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二是合理引导返乡青年到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就业;三是充分发挥团属各类职介机构的中介组织作用;四是与市劳动就业局、市农委联合举办返乡青年专场招聘会。

4、创业服务。引导和扶持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提供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一是宣传返乡创业青年的典型事例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动态,引导、鼓励、帮助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二是举办青年创业项目设计大赛,提高创业技能;三是市青企协拟邀请专家及创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组成青年创业指导团,开展创业知识讲座,增强外出务工返乡农村青年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四是积极推动**市农村青年小额信贷项目,拓宽创业融资渠道,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篇2: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4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

2009年4月初至5月上旬,根据团市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团市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迎江区、桐城市、怀宁县三个区县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总体情况

团市委调研组由团市委党组成员童宏葵同志带队,团市委农青部主任科员陈付青、团市委城青部副主任科员程亮两位同志随同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机关、区县、乡镇等详细了解了我市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有益探索。分别在迎江区、怀宁县、桐城市召开了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座谈会,重点围绕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及如何引导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与基层各级团干部、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代表进行了工作座谈和深入探讨。

二、现状及原因

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劳动力300多万人,每年有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40%。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深受影响,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裁员。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困难,部分提前回乡。我市作为劳务输出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加大了我市的就业压力并带来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出务工青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广东的东莞、深圳人数最多,行业多,大多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餐饮业;在

东北的主要是建筑业;在北京的主要是建筑业和饮食业;在浙江和西安主要为服装业;手机配件业分布零散而且边远。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因金融风暴返乡。这是调研的重点,按比例推算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5%左右。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因为气候原因如在东北等从事建筑行业的提前返乡,按比例推算,因季节返乡的占15%左右。

3、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青年返乡具有吸引力。因此返乡的约占2%。

4、回乡创业。外出务工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金的积累,很多都想回乡创业。改革开放30年,但真正大量外出务工是90年代中后期,资金的积累并没完成,所以很多人想,真正创业的大约只占3%左右。

5、自身技能。有些务工青年因文化素质过低,不能适应岗位技能要求;还有些人因为结婚、盖房,或赡养老人、照顾子女,或解决夫妻分居,或不习惯外地生活、思念亲人、心理成本大等原因而选择回乡,约占5%。

三、机遇和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或裁员返乡的青年只占15%,但另一方面受访者很多都表示企业减薪了,自行创业的收入也有影响。当问及来年的打算,很多青年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家更好,这与当前的惠农政策和国家的扶持政策有关,也与**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提速有关。

更多的返乡青年或不愿在外务工的青年,他们经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学到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熟练的技能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他们带回了或多或少的资金,是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他们不再两地分居,孩子不再留守,这是和谐家庭的机

遇。

但挑战远大于机遇,更多的青年在当地就业,这对**的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开发并提供更多的岗位;而新农村建设也不是青年农民重新回到一亩三分地那样的简单;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又何来和谐。

四、对策及建议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返乡青年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生力军,如何加以正确引导,是当前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团组织要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后备军的作用,积极应对,主动解决青年返乡问题,努力把各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做出贡献。

1、引导服务。各级团组织要对当前大部分务工返乡青年现象和情况必须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是要按照党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履行好职能,宣传政策法规;二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改水改厕宣传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三是推动农村青年健身活动,举办娱乐活动,丰富返乡青年的精神生活;四是结合扶贫慰问工作、志愿服务工作、三下乡工作真情服务返乡青年;五是尽自身所能,努力为返乡青年排忧解难,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使用好,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篇3: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1—3月全市7个县、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具有咳嗽、咳痰≥3周或伴有咯血、胸痛、乏力和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均为筛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市结控项目办参照国内有关文献确定调查方法: (1) 制订调查方案, 召开各县、区卫生局、疾控中心领导和专业人员参加的培训会, 统一调查方法、标准和时间; (2) 采取分级培训的方法, 各县、区按规定时间对乡村医生进行调查前培训; (3) 由结防人员与乡村医生组成联合调查组, 采用统一调查表, 进行逐户摸底调查, 筛选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并进行造册登记; (4) 乡镇卫生院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先进行胸部透视, 胸透发现肺部有异常阴影者, 组织到各县、区疾控中心进行拍摄胸片和3次痰涂片检查 (晨痰、夜间痰和即时痰) ; (5) 登记、统计和上报调查结果。

1.3 肺结核病诊断标准

以《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肺结核病诊断标准为依据[1]。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检情况

全市7个县、区共调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272 341人, 发现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6 471人, 占2.38%, 实检结核病可疑症状者5 865人, 受检率为90.64%, 见表1。

2.2 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5例, 其中新发涂阳31例 (36.47%) , 复治涂阳1例 (1.18%) , 初治涂阴53例 (62.35%) 。涂阳与涂阴病人的比例为0.6∶1。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31.21/10万, 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11.75/10万, 新发涂阳登记率为11.38/10万, 见表2。

2.3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病型构成情况

粟粒型肺结核2例, 占2.35%;继发性肺结核73例, 占85.88%, 其中空洞4例, 占5.48%;结核性胸膜炎10例, 占11.77%[2]。

2.4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年龄、性别分布

调查发现的8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 75.80%的结核病患者的年龄在20~39岁之间。男性患者占68.58%, 女性患者占31.42%, 男女之比为2.18∶1。

2.5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职业分布

从事体力劳动者48例, 占病人总数的56.47%, 技术工人23例 (27.06%) , 餐饮业8例 (9.41%) , 家政业4例 (4.71%) , 其他2例 (2.35%) 。

2.6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出省份分布

8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出务工从高到低依次为新疆29例 (34.12%) 、内蒙古17例 (20.00%) 、甘肃13例 (15.29%) 、广东12例 (14.12%) 、北京6例 (7.06%) 、江苏3例 (3.53%) 、天津3例 (3.53%) 和福建2例 (2.35%) 。

3 讨论

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任务是控制传染源, 减少发病和死亡, 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和根除结核病。及时发现隐匿在人群中的结核病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工作的主要环节[3]。通过本次调查显示, 在272 341名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 发现8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其中新发涂阳31例, 复治涂阳1例, 初治涂阴53例。2007年1—3月全市新发现肺结核病人总数为470例, 调查发现的病人占18.10%, 表明该调查极大地提高了病人发现水平。同时,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涂阳肺结核病人和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登记率。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 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新发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11.38/10万, 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11.7510万, 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31.21/10万, 均明显高于同期全市居民的整体水平, 即新发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4.2010万, 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4.97/10万, 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15.79/10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明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通过调查发现的8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 有59例务工地点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西部3个省、区, 而上述3个省、区的结核病发病水平均较高, 在务工地点感染结核菌的可能性较大。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缺乏足够的营养和休息等因素, 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

外出务工是贫困地区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是贫困地区, 尤其是农村经济的支柱, 该人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由于该人群成员常年奔波于异地, 较少顾及健康, 更鲜见按照结核病防治机构宣传的就诊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线索调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病人发现水平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该人群开展结核病线索调查工作, 不仅可以提高结核病控制水平, 而且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核病,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线索调查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S].2002-0320.

篇4: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情况

2012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外出务工人数(含跨区、县转移)63.41万人,去年同期为63.97万人,基本持平;外省务工人员返乡5.11万人,去年同期为4.09万人,增加10169人,同比增长25%。

2.调研情况

根据要求,调研组对广西劳务输出比较集中的南宁市宾阳县,崇左市大新县、天等县,钦州市浦北县4个县,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调研组在每个县抽取约10个行政村,共计37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

从调研了解到的37个行政村的情况来看,37个村共有13.16万人,其中劳动力7.77万人,占59%。截至7月底,外出务工人员共3.62万人,其中在区内务工1.14万人,区外务工2.48万人。6—7月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2393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6.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62人,增加19.3%。返乡人员中,因企业裁员或倒闭返乡333人,占13.92%;因返乡就业创业343人,占14.33%;因参与夏收夏种1272人,占53.16%;探亲避暑261人,占10.91%;其他208人,占8.69%。据统计,6—7月间返乡再次外出人数1467人。未外出人员中计划外出人数3208人,其中区内1269人,区外1939人。

(二)本地企业用工情况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情况

根据对全区19个行业门类,67个细分行业,572家用工企业的检测数据,2012年1—5月,总就业人数分别减少0.1%、0.28%、0.5%、0.79%、0.13%,6月开始扭转了连续5个月下滑的趋势,就业人数比上月增加0.11%。

2.调研情况

调研组选取了南宁和钦州两个市进行调研,随机抽取39家企业了解情况。调研的39家企业中,其中大型企业4家、中型企业21家、小型企业14家。截至7月底,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盈利的有24家,亏损的有14家,未投产1家,亏损企业大多从2012年初开始亏损。39家企业现有职工总数为26193人,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6—7月,39家企业中出现员工流失现象的有36家,流失人员共2841人,占职工总数的10.8%;其中,一线人员2682人,占职工总数的10.2%;管理人员153人,占职工总数的0.06%。6—7月出现减薪的企业有3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0.08%。6—7月,大多数企业工作时间没有变化,工作时间增加的有1家,减少的有5家。下半年36家企业有招工计划,3家企业没有招聘员工的计划。计划招聘的36家企业共需要招聘6014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84人、农民工4783人。仅2家企业反映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裁员。

二、上半年就业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低于8%,广西经济增速放缓,但仍达到11.4%。由于广西经济总量2011年突破万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就业需求相对于经济形势的滞后性等原因,各项分析数据显示,我区上半年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1.从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来看,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截至7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5.73万人,同比增长8.6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5.0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27万人,同比增长1.2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0.8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8万人,同比增长1.0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4.03%。截至6月底,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3.41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59%;其中跨省(区)、市就业新增人数达38.06万,占60%(到广东28.86万,占转移就业总数4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3.38%,低于年度控制数1.12个百分点。

2.从失业监测数据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但部分涉重金属企业关停并转影响用工。今年上半年失业动态监测数据与去年同期比较,3月、4月总就业人数减少幅度相对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就业人数分别少0.28和0.57个百分比),6月总就业人数增加较多(与去年同期相比总就业人数增加0.28个百分比)。3月、4月总就业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1月河池镉污染事件以后,广西加大对涉重金属企业的关停并转整顿力度,影响河池、百色、来宾、崇左等涉重金属企业较多的地区需求。

3.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来看,广西劳动力需求供给两旺。广西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采集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需求总人数达到46.78万人,求职人数达到34.06万人,求人倍率为1.37,与去年同期相比求人倍率基本持平(-0.03)。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网络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网络招聘需求人才数达到14.18万,网络求职人数达到18.52万,求人倍率为0.76,与去年同期相比求人倍率基本持平(+0.07)。广西人才网上半年求人倍率较小,主要原因是各类毕业生主要通过网络求职,在即将毕业之际提前在人才网上求职。

4.企业生存状态稳定,用工需求量大,但一线员工稳定率不高,流失严重。从19个企业调研了解的数据来看,可以反映出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广西半数以上企业能保持盈利状态,但填报了亏损时间的9家企业,有6家是2011年末到2012年初出现亏损状况,反映广西企业生存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但近期部分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效益下滑。二是企业用工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并略有增加,但员工就业稳定率不高,6月—7月流失员工达10.8%,主要流失的是一线员工,占流失员工的94%。三是企业员工工作时间和待遇变化不大,仅1家企业出现减薪,1家企业员工工作时间增加。四是下半年企业用工需求较大,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重点群体均有较大的需求。有裁员计划的企业仅2家,39家企业用工需求达6014人,主要需求一线农民工,占需求总人数的80%。

nlc202309010902

5.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情况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但受企业生存状况影响不大。从37个行政村调研了解的数据来看,可以反映出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上半年农民工返乡2393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3%,但是因企业裁员或倒闭返乡的占13.92%,因返乡就业创业、夏收夏种、探亲避暑和其他等个人原因的占87.02%,农民工暂时没有受经济状况影响而大规模返乡。二是有一定规模农民工返乡后继续外出务工。同时,6月—7月间陆续有1467名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占同期返乡农民工的61%。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需求较大,主要是到区外务工。截至7月底,外出务工人员达3.6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6.6%;其中到区外务工的达2.48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8.6%;目前未外出农村富余劳动力有计划外出的达到320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

三、下半年就业形势预测

广西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看,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对就业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但受严峻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地的广西,就业形势不仅与区内经济发展形势息息相关,而且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当前广西尚未形成自2008年以来的第二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潮。但是,随着世界性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和国内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根本性下行的进一步影响,不排除长三角和珠三角大批企业倒闭而造成广西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情况,加上下半年新成长劳动力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等因素,下半年就业形势总的来说喜忧参半,就业压力相对上半年来说更大。

1.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性将逐步显现。广西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看,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对就业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同时,广西经济总量2011年突破万亿,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这是广西就业增长外部环境利好的方面。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波及面广,导致欧债危机此起彼伏,失业率高达11.2%,为1995年以来之最高。新兴经济体通涨压力增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降。严峻的外部形势也影响到我国及广西。一是部分涉外行业企业因订单较少用工需求受到挤压,同时部分企业盈利空间收窄对劳动力成本承受能力降低而导致用工量将减少。二是广西劳动力转移目的地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发展困境,带来我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对广西下半年就业工作是一个重大挑战。上半年广西新增外出就业人员63.41万,其中向广东省转移就业新增人数就达到28.86万,达到45.6%。

2.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达历史新高。一是各类新成长劳动力进入市场择业。广西应届高校毕业生约16.7万,中职毕业生约14.4万,技工学校学历教育毕业生约3.5万,共约35万毕业生将进入市场择业。二是面临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攻坚的压力,百色、来宾、崇左等有色金属生产的地方,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三是返乡农民工预计比近两年相比有所增加,在我区企业用工需求较旺盛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引导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四是失地失海农民、边民、库区移民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3.就业结构性矛盾逐步成为主要矛盾。从广西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广西劳动力资源目前处于供需两旺、总体平衡的状态,但在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两方面都存在很大压力,突出反映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企业用工难主要是技术人员、熟练工难以招聘,企业比较看重受聘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而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技能单一,难以胜任企业的技能管理岗位。二是企业用工待遇、环境与劳动力期望值存在差距。广西大部分企业对普工给出800~1300元的月薪,对于劳动力缺乏吸引力。同时,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缺乏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或是工业园区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与新生代农民工娱乐、环境需求存在差距。这些原因导致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劳动力“招得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三是劳动力培训的“工学矛盾”突出。企业一般不重视技术工人的职业培训,劳动者技能提高主要通过“熟能生巧”,造成基础性岗位劳动者长期从事单一机械的劳动,很难得到技能提升。在普遍实行计件工资的工资激励机制下,劳动者培训期间得不到相应的补贴从而减少收入,造成劳动者从心理上拒绝参加技能提升培训。

四、下半年就业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狠抓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

二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帮助企业应对目前困难,保持企业经营稳定,渡过难关,以避免企业因经营困难造成裁员和减薪现象,保持农民工就业稳定。

三是进一步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掌握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的具体状况,了解求职愿望和培训需求,重点化解结构性矛盾。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监测力度,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四是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带动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五是抓好职业技能的培训。组织因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和尚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补贴,做到“返乡一人,培训一人,就业一人”。

六是抓好创业带动就业。总结南宁、柳州、桂林三个受国家通报表扬的创业型城市的经验并在全区推广。

篇5: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调研

枫树岭镇现辖28个行政村,1.8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5400余人,主要集中在杭州地区。根据团县委安排,我镇团委与1月15日在全镇汪村、铜山、白马、上江、下姜等5个行政村发放《淳安县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调查问卷》57份。2月10日,5村团支部书记将调查问卷材料交镇团委,共计57份。

一、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第20题:2000元,23人;2500元,6人;3000元,4人; 5000元,1人;1000元,3人;1500元,12人; 1600-1800元,8人。

二、返乡原因分析:我镇参与调查的务工青年主要务工外出城市

在杭州。参与调查的74%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只有14%的人表示影响严重。同时79%的务工返乡青年在2009年仍将外出就业,67%的仍在原企业工作,而且有67%的企业未采取裁员做法。因此,我镇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并未表现出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失业返乡状况,基本上属于过年正常返乡类。但是就业问题依然成了返乡人员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三、呈现的一些特点

(1)就业问题成为最为关注问题,如何增加就业资本,技术技能培训愿望强烈。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多数调查对象并未失业,但是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增加自身的就业资本,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了多数务工青年的最大诉求。因此在此次调查中,有31人最想接受的培训是技术技能培训,有9人最想接受的是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2)留家人员少,多数仍将外出务工。在调查中,只有12人表示还没有想好是否外出就业,同时其中“家中有事”成为最主要理由,只有1人表示“想在家乡做生意”。在座谈及走访中发现不愿意留在家乡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认为家乡资源少,发展农业收入大大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认为外出务工无论实在生活质量上还是在工作强度上都要比务农好;三是在家创业由于资本和思路等问题难度较大;四是觉得外出就业通过亲戚朋友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理想工作的,同时外出务工收入基本上在2000元以上。

(3)对我县的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了解少。

(4)多数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成绩满意和惊喜,对自己村庄的村容村貌变化满意,对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政策积极拥护。

四、我镇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是做大“五叶”经济,促进产业发展。枫树岭镇是传统农业大镇。一直以来,茶叶、蚕桑、毛竹、中药材和高山蔬菜是全镇的主要农产业。今年来,全镇陆续建起了各产业省级和国家级的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和提升,产业效应也大大增强,大大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二是以工业功能区建设,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目前在汪村区块300亩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09年争取2家企业入园。同时加大规模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对返乡创业人员在土地征用、厂房审批、路、电、水等基础设施方面予以优惠和鼓励。

三是围绕白马红色旅游资源以及磨心尖原始次森林资源规划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就业机会。

篇6: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我乡广大农村青年逐步转变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山门,开始自发的或通过各种劳务方式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于是,一支敢闯敢干又充满活力的劳务大军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壮大,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青年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着力做好做实劳务输出这篇特色文章,景宁团县委通过召开回乡探亲、过春节的青年座谈会,赶赴外出青年集中的城市了解情况等形式,对全县农村青年流动的规模、现状以及青年外出务工对我县地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调研。

一、流动现状

1、总体流动规模。全县总人口17.6万人,劳动力总数为9.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8.1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83.4%。截止2002年10月底止,全县17至35周岁的农村青年实现跨县、市和跨省、市流动就业的达23574人,占流动总人数的74%。在外出务工青年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为最多,达19331人,占总数的8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064人,占总数的13%。

2、职业分布情况。据调查,我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所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以零售贸易、餐饮业、商业服务业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制造加工业为主,其从业人员约占流动总数的74.8%,且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如在北京从业的4000多人中,有近90%的均从事零售贸易;而在温州务工的,则大多从事皮革制品的生产和加工。

3、流动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多数农村青年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10%。二是流动周期长。在我县青年劳务人员中,90%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达2500多人,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三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我县青年劳务人员遍及全国各地,近至邻县,远至中缅边境。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丽水、温州、杭州、北京等地。其中,在丽水市内(除本县外)流动的劳务人员约2000人,温州市为6500人,杭州市近5000人,北京市约4000余人。除此之外,宁波、上海、石家庄、广州、深圳等地也集中了一定量的青年劳务人员。

二、流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1、扩大就业,稳定大局。我县地方工业经济脆弱,经济总量小,劳动力大量剩余,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确保富余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不仅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据统计,通过劳务输出方式已使我县69.5%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既满足了社会生产各部门对劳动重新配置的需要,又扩大了就业领域,极大的缓解了我县就业压力,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2、全面提高了外出青年素质。从总体上说,我县农村青年因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者为数甚少,就业能力相对较弱。而通过劳务输出后,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广大青年转变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从客观上促使他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以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3、加强了区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县外出务工青年相对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流动为我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沟通与交流架起了桥梁,大大缩短了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大量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信息反流,既让山里的人们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日新

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择业观念和市场理念,也为促进我县地方产品的市场开发,扩大劳务输出渠道,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地加强了与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青年劳务输出成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型产业。据统计,2001年我县实现劳务总收入7022万元。其中农村青年的劳务收入为5902万元,占总劳务收入的84.3%,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的11%,人均劳务收入2312元,仅此一项为农村人均增收58元。而一些外出劳务人员相对集中的乡镇,劳务收入比例则更高。如渤海镇,全镇劳务输出半年以上的达451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1%;实现劳务收入1612.5万元,占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7.4%,人均劳务收入达到3570元。地处海拔800多米的大顺乡徐洋村,总劳动力不过399人,而长年在温州等地务工的劳务人员却多达279人,占全村总劳动力总数的69.9%,年实现的劳务收入达62.59万元。

5、资金反流促进了我县地方经济全面发展。劳务输出给广大劳务人员和农村家庭增加了经济收益,不仅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效益农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我县的地方经济建设。首先,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批世居深山的农村青年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致富后,在县城购置商品房,踊跃参与土地、商业用房的拍卖竞标,促进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其次,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我县提出并实施创畲乡生态优势,建风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目标,小水电业、旅游业迅速崛起,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一些具有较强经营意识和经济实力的劳务人员带资返乡创业。

三、劳务输出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流动的无序化。我县农村青年流动主要是通过自发性和裙带性等方式来实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青年盲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皆因各种原因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外出务工青年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尽管劳务输出使我县广大劳务人员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素质,也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和企业家。但是,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我县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依然较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抗衡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致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在外谋业,且从事的也大多是一些简单劳动或低技能性的职业,其比例约占流动总人数的70%。既降低了劳务人员的经济收益,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自身发展。

3、返乡创业者少,资金回流量不大。我县青年的流动周期普遍较长,大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青年又都在输入地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发展空间,继续实现导地创业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的成功也影响和吸引了大批劳务人员长期在外拼搏,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4、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据调查,我县以打工为业的劳务人员,大部分从业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其中个体私营企业约占总数的65%。由于法制不健全和执法不力,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私企业的劳动用工很不规范,私招乱雇现象尤为

严重,且招用工后大都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以致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四、对策与措施

1、健全组织,做好服务。无论是现在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转移就业仍将是我县解决就业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党支部,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团组织或青年组织,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本区域内的我县务工青年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具体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青年素质。要充分利用现有培训基地,联合劳动、司法等部门,加强对外出务工青年的技能培训。要增强培训的计划性、目标性和适用性,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要增加与发达地区团组织的联系,及时掌握用工信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实行定向培训。要对外出青年进行法律知识,特别是劳动法和合同法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尽快培养或引进一批具有专业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的职教人才,解决当前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3、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外出青年返乡创业。要通过典型引路扩大劳务输出的同时,运用多种形式、方法和途径,在劳务人员中大力宣传返乡创业的典型事例和我县地方经济的发展动态,引导、鼓励广大劳务人员返乡创业,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加快我县地方经济建设。建议有关部门要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为返乡创业者做好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工作;要根据我县具体实际,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返乡兴办企业的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建设用地、资信贷款、劳动用工、职业技能培训等等。

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作为青年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想要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有一股闯劲。笔者认为,青年人创业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需要青年人创业有着自己的优势。青年人最有闯劲,最少负担,最富创造力。年轻人家庭负担较轻,做事更有冲劲和魄力,而且青年思想解放,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这是青年人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加拿大多伦多玩具公司的创始人在谈到成功的经验时说:“年轻时思维敏捷,而且又有商业潜质,那么你成功的机率就是双倍的。”

年轻就是资本。青年人不怕失败,失败会给青年人提供更多的经验,即使是对创业失败的青年而言,他们的就业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与中年人相比,青年人创业压力减少了许多,因为中年创业更多的要考虑“还有几次失败的机会﹖”,而青年人则不必如此担忧。

国家的关注。青年人创业解决了青年就业问题。在可查到数据的国家中,至少有50%国家的青年失业率超过15%。追溯青年人创业的起源,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渐趋严重的青年失业问题,促进青年实现自主就业。鼓励青年人创业是很多国家都关注的问题,这给青年人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契机。

任何时代,社会的发展总是与青年的发展密不可分;任何地区,经济的繁荣总是与一大批青年创业者的作为联系在一起。青年朋友们敢于、乐于、善于创业,展现出来的必将是一幅万马奔腾、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

篇7: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做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企业用工

摸底调查的通知

各乡镇(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根据“全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掌握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缺岗等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摸底调查

1、设立重点监测点。本县设立重点监测点为罗田镇、马埠镇,对以上两乡镇农民工返乡就业进行全面监控。其余乡镇内设二个行政村为村级监测点为重点监测。村级重点监测点由乡镇劳动保障所确定并上报到县就业局。按照“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农民工返乡较集中的乡镇、村进行监控,防止群体失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协管员要采取上门入户的办法、每周核实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登记工作,做到返乡一人登记一人,不遗漏一户一人,摸清返乡人员的底数、技能状况、培训和就业愿望要求等,建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台帐。

3、充分发挥建立起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作用,按照做实和动态管理的“三个台帐”的要求,全面、及时掌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并做好登记资料更新。

二、做好当地企业稳定就业工作

各乡镇劳动保障所要积极发挥其职能,对本辖区内企业的数量、用工人数及经营规模和用工情况等进行重点监测,工业园劳动保障所着重对工业园区企业进行重点监测。

1、加强本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将当地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纳入监测范围,及时了解本地工业园区出现的用工需求下降、规模裁员、就业岗位减少、企业员工待岗等情况。

2、及时了解掌握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和工业园区新投产、扩建项目形式建设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情况,组织开展用工对接,帮助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当地失业下岗人员实现就业。

3、组织开展走访工业园区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岗位变化情况,确定需要帮扶的困难企业,落实有针对性的扶持服务措施,为困难企业“降压减负”。

三、具体要求

1、深入学习吴省长“二降三促一优先”有关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做好金融危机对我县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工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2、及时提供职业培训,对我县外出务工返乡和当地工业园区企业裁员、减员的人员,要提供及时有效的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尽快促进这类人员就业,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3、为使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全面,建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企业用工摸底调查的报告制度。各乡镇(园区)劳动保障所汇总情况后,填好《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企业用工变化情况表》、《江西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统计表》及《近期形势变化企业用工变化情况表》于每周四上午10点前准时报送县就业局。

联系人:李永红电话和传真:3695228。

二00八年十二月五日

关于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调查的通知

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及时了解金融危机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所造成的影响,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大调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调查,及时掌握本地返乡人员的人数、原因、转移愿望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稳定返乡人员情绪,引导返乡人员到本地工业园区就业,以解决本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难题,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为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的城镇和农村外出务工的返乡人员。

三、调查方法和内容

调查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本村的返

乡人员造册登记,调查数据实时更新,以周为单位,每周更新一次。

调查的主要统计指标有本地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返乡人员总数等,调查的内容包括返乡人员数量、返乡原因、转移愿望等。

四、调查的组织

为把此次调查工作做好,成立县返乡人员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陈刚

副组长:肖建刚

成员:就业局全体干部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全部工作人员

各行政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调查所需资料、业务指导、数据整理工作由县就业局负责,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组织劳动保障协管员对本辖区内返乡人员进行调查,并整理有关数据和材料上报县就业局,劳动保障协管员主要负责调查收集本村(社区)返乡人员基本信息。

五、工作要求

1、各劳动保障事务所务必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工作,接到本通知后,请及时向乡镇主要领导汇报好,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并认真组织本辖区的调查工作。

2、各所要指派专人负责整理调查资料,按要求填报报表,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调查工作从文件下发之日开始,本周完成第一次调查数据采集工作,请各劳动保障事务所按要求在本周四上午十点前将报表传真至县就业局,以后每周四例行上报报表。

4、我局将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和抽查,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将给予奖励。

联系人:李永红电话:3695228传真:3695228 附件:

1、《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企业用工变化情况表》

2、《峡江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员花名册》

篇8: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1 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节假日返乡探望父母的现状分析

调研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武昌和汉口两个区域选择特定人群进行问卷填写与实时访谈。调研样本选择在武汉市居住一年以上或者打算长期在武汉市居住且父母不在武汉市的市民, 年龄在40岁以下的务工青年。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收回400份。在部分对象填写问卷时进行深度访谈并记录, 以补充问卷调查方式存在的不足。

1.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1.1.1 调研对象年龄、性别、婚姻状况

400份样本中有213人为女性, 比例为53.25%;187人为男性, 比例为46.75%, 基本实现对等, 样本的平均分布有助于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调研对象中, 年纪在20岁以下的对象有48人, 比例为12%;在20~25岁之间的有123人, 比例为31%;在25~32岁之间的有139人, 比例为35%;在32~40岁的有90人, 比例为22%。

调研对象中未婚和已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4%和46%, 具体数据显示30岁以后未婚的人数明显少于25岁以前未婚的人群, 而这类群体返乡探望父母的时间也相对更少了。调查对象中大部分是来自武汉周边城市的人群, 西北地区最少。

1.1.2 调研对象的职业与休假基本情况

调研对象的职业为普通员工、企业高管、个体经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以及其他工作 (保洁、环卫、建筑等) , 比例分别为40%、17%、14%、8%和21%。

不同职业类型所拥有的带薪年假时间也不同, 拥有5天以下年假或者几乎没有年假的人数为70%, 这说明当前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享有带薪年假的情况并不乐观,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年假时间少是影响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探望父母的因素之一。

1.2 调研对象年龄与返乡探望父母频率之间的关系分析

对不同年龄段的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探望父母的频率进行了关联性分析, 发现平均几年返乡探望父母一次的人集中在25岁以上的有76人, 比例为19%;平均一年返乡探望父母的人为22.5%, 这个频率的人群中, 大多集中在25~32岁年龄段;平均半年回家看一次父母的有139人, 比例为35%, 主要分布在20~25岁年龄段;一年多次返乡探望父母的人为23.5%, 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以上数据充分说明, 返乡探望父母的人群中, 年龄越低, 返乡探望父母频率越高, 返乡探望父母少的人群集中在25岁以上的大龄青年。

每年陪伴父母时间在五天以内和5~10天的分别为70%和19.5%, 陪伴父母10天以上的比例极少。平均每年陪伴父母的天数在五天以内的人群中, 以年休假在五天以内和基本没有年假的人居多;平均每年陪伴父母5~10天的人群中, 以年休假在5天以内和5天以上的人居多。这些数据说明年休假天数与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探望父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年假的天数一方面制约着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看望父母的天数, 另一方面对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请事假回家的现象也给出了合理地解释。

所有人都是优选春节、十一长假返乡探望父母, 其中普通员工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利用年休假、请事假的方式返乡。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群利用年休假回家探望的时间更多以外, 剩下的群体都是春节、十一回家排在第一, 利用年休假排在第二, 法定节假日排第三, 只有极少数普通员工和公务员会选择周末双休回家。以上数据说明春节、十一长假是调研对象高峰返乡时期, 这一期间段对于调研对象来说时间上比较宽松, 也很容易与亲人朋友聚集。但同时也面临着火车票一票难求、交通拥堵、各种费用水涨船高的现象, 一些经济并不宽裕、路途遥远的打工人群, 只能好几年才能回家一趟。

2 影响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探望父母的主要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和访谈记录可以看出,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年休假天数等诸多因素都与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探望父母的频率、时间段、以及陪伴父母的天数密不可分。年龄分布的趋势上, 年轻群体回家看望父母的频率和陪伴父母的时间相对较长, 但是与朋友聚会的时间要多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女性青年更想常年陪伴在父母身边, 尤其是当了母亲的女性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亦能感同身受, 常回家看看;未婚青年则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可以自行安排, 没有家庭压力和后顾之忧, 能腾出许多时间回家陪伴父母, 但是与父母在一起交心的时间却少之又少;自由职业的人比企业小白领有更多时间回家探望父母, 高等职业的人收入颇丰, 他们或选择简单高效但费用昂贵的方式返家探望, 或选择其他方式尽孝。在企业中, 拥有更多带薪年假和比较容易请到假的年轻人, 返乡频率比一年难得有假期的人要高得多, 因而带来的幸福感也高于前者。

通过访谈不难看出, 经济压力、家庭压力、时间成本、幸福感追求等都是阻碍年轻人看望父母的拦路虎。透过一个个访谈者, 我们看到不同人的顾虑。

首先, 随着水涨船高的物价和不断攀升的房价, 不少怀揣梦想的青年在现实面前被压弯了腰。没有任何家庭基础和财富积累的外地年轻人, 更是面临生存的考验。有限的精力都被投入到对收入的追求中, 一边挣钱养活自己, 一边要储蓄买房买车。自身不能自保的前提下, 这一群体要照顾到家里的父母, 确实是一大难题。此外, 返乡的高额路费、请假带来的经济损失、给父母亲买礼物的花费等等, 上几千甚至上万的花销让青年群体望而却步。

其次, 成了家的年轻人承担着房贷、车贷压力以及养育小孩的负担, 组建和维持一个小家庭需要的花费稍有不慎就会超越小两口的月工资。返乡看望父母和陪伴父母也就成了一种奢望。多数年轻小家庭精打细算, 顶多一年趁着春节的时间回家看看双亲。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 要顾及到双方家庭的老人就得整个假期都奔波在路途中。

此外, 还有一类青年人群, 随着知识和见识的不断增加, 对有品质的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攀升, 更有兴趣把钱投入享乐过程中, 比如出去旅游散心, 追求有品质的生活。根本没有太多资金可以存下, 忽视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照料。追求新刺激生活的他们, 更容易忽略对父母精神需求的满足。

3 当前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探望父母问题的解决途径

首先, 做子女的能否善待老人, 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是否有孝心。如果没有孝心, “常回家看看”恐怕只有数量, 没有质量;二是“常回家看看”需要制度的支撑。带薪休假、交通便捷等如果能有效保障, 就解决了“常回家看看”的后顾之忧。

其次, 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来看, 政府应当督促企业落实职工现有的年假及探亲假权益, 让青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同时,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养老政策, 为养老事业提供财政补贴, 大力发展社会化、小区化的老人照顾服务, 要建立独立于医疗体系的小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让老人不出小区便可以享受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服务。

第三, 从年轻人本身来说, 除了必须回到家里陪伴父母以外, 还可以从四个层面尽到自己对父母的孝道。一是发达的网络购物为我们提供了帮助父母购买更多生活用品的条件, 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或者汇钱让父母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父母健康也能减少子辈的担忧;二是勤打电话关爱父母的日常生活, 不失时机表达内心的爱意, 随便聊聊天唠唠家常, 知道父母身边发生的变化, 给予他们心理上的亲近感和慰藉;三是带父母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或是带他们想去而不敢独自去的地方旅游, 或是带他们去吃想吃而不舍得吃的东西, 亦或是帮他们做想做却没有财力做的事情。按照他们的意愿, 让他们过上期望的生活;四是尽本分, 听父母言。大多数父母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子女工作稳定、家庭温馨、生活小康富裕。年轻人找到父母中意的人生伴侣, 有了父母牵挂的小宝贝, 生活不用他们担心, 也就是尽到了最大的孝顺。

摘要:201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常回家看看”的规定,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外来务工者“常回家看看”情况究竟怎样?笔者以武汉市外来务工的青年群体为样本, 就其节假日返乡探望父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合返乡探亲现状剖析原因, 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返乡,探望父母

注释

11 吴高盛.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4.6:88.

上一篇:农产品的调研目的下一篇:校车标牌办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