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4 IP地址

2024-04-18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4 IP地址(通用4篇)

篇1:【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4 IP地址

【课题】IP地址

【教学目的】掌握IP地址的相关知识,了解子网掩码及默认网关的作用 【重点】IP地址

【难点】区分不同的网段

【教学过程】

一、IP地址

1、什么是IP?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上节课内容)。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计算机网络连接互相通信而设定的协议。

2、IP地址

IP协议是如何让网络上的电脑互相通信的呢?首先就是给网络上的每台电脑分配一个唯一的家庭地址,这个地址就叫IP地址。【考点】例:两个具有相同IP地址的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可以互相通信。(错)

3、IP地址的版本

IPv4(32位),IPv6(128位)。

【考点】例:IP地址有两个版本,在工作和家庭中我们常用到的是(IPV4)。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

4、IPv4地址的写法

二进制写法: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其中每8位一组,中间用圆点分隔。如:01100100.00000100.00000101.11001100 点分十进制写法:192.168.0.1 【考点】例:小明要给他的计算机分配一个IP地址,下列四个选项中,可以分配哪一项?(B)

A、192.168.0.0 B、192.168.10.2 C、192.168.0.255 D、192.168.10.320

5、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

在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情况下,IP地址的前3组数为网络地址(即网段),后一组数为主机地址。网络中,在没有其它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只有网络地址相同的计算机之间才可以互相通信。

【考点】例1:某公司局域网的网络地址是192.168.1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这个公司最多可以给(254)台电脑分配IP地址。

例2:小明家有两台电脑,这两台电脑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实现上网和通信。其中一台电脑的IP地址是192.168.1.2,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另一太电脑的IP地址最有可能是(D)。

A、192.168.2.2 B、192.168.1.0 C、192.168.1.1 D、192.168.1.5

6、IP地址分类

A类用于政府机构,B类用于大型公司,C类分配给个人使用,D类用于多点广播,E类为将来保留。

可用的C类IP地址范围192.168.0.1~192.168.255.255 【考点】选择题,只会考C类IP地址,记住C类IP地址范围就可以了。

二、子网掩码(Subnet Mask)

指明哪些位标识的是网络地址,哪些标识的是主机地址。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IP地址与子网掩码必须同时使用,缺一不可。只需要记住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即考试中凡是提到子网掩码,那么就是255.255.255.0。

三、默认网关(Gate Way)

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必须要经过一扇门,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信息,也必须经过一道关口,这个关口就是网关。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它网络的IP地址,这个IP地址通常分配给路由器,并且这个IP地址的主机地址通常为1。

篇2:【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4 IP地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难点】

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课讲授 任务

一、查一查

1.设置小组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任务

二、答一答

(1)学生自学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类型”“各类ip地址可以容纳的计算机台数”,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

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学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的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环节三:巩固提高

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完成巩固训练习题:

1.请学生随机说出一个IP地址,设置纠错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进一步训练学生辨别IP地址类型的能力,突破难点。环节四:小结作业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1.首尾呼应:回顾上课播放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警察到底是如何根据IP地址查获罪犯,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对应进行分析。

2.小结: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要点。

3.作业:因特网IP地址、我国的IP地址分别由谁来分配与管理,请同学们课后去查资料,下节上课时请同学们分享。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篇3:IP地址教案

一、教材分析

Internet地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Internet的地址”、“ Internet的域名服务”两大块内容,考虑到此节内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我把这一节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上:第一课时讲“Internet的地址的管理”;第二课时讲“Internet的域名服务、“现在我针对第一课时来说课。对于本节内容来说,就象一个桥梁,起到连接的作用,网络建好了,目的在于相互通信,与此同时这样就为后面畅游因特网作下了很好的铺垫。在本单元里,为第二节走进域名知识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

因特网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渗透各个领域,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因此,了解网络的实质,让学生知道网络中的计算机是如何实现相互访问,相互通讯的,感受IP地址的有限性和分配的不平衡性。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IP地址的概念。

(2)了解并掌握IP地址的书写方法,熟悉IP地址的分类方式。

(3)知道在因特网中对IP地址的管理办法

(4)树立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能根据 IP 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 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2)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3)让学生认识到 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4)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IP 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教学难点:IP 地址的格式。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

2.媒体设计:网络教学

3.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协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公安机关查获一起利用网络进行赌博的案件。专案组经侦查发现,用于赌博的计算机在网上登录的总服务器 IP 地址属于广西柳州市 „„(以下略)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

学生思考问题:

公安机关是如何发现赌博地点的?

IP 地址是惟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问题。

创设一个形象化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案例化、形象化。

创设情景,引出 IP 地址的概念。

六、新课讲授

IP地址的概念

(1)IP地址的概念

类比一:通过同学们的学号和座号确定一个学生,街道和门牌号,类似于IP地址的网络标示和主机标示,阐述IP地址的格式和两种表示方式。

类比二:通过描述写信和打电话来引出IP地址的概念,并让同学们根据上次课所讲的内容,来看自己和周围同学的IP地址。

类比三:同学们分了年级,分了班级,那么IP地址那么多,又是如何分类的呢?

因特网是由不同物理网络互联而成的,不同网络之间实现计算机的相互通信,必须有相应的地址标识,这个地址标识称为IP地址。IP地址是唯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也可以说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身份证”,它可以惟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

任务一:查看本机IP地址,与周围同学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教室里IP地址为:192.168.10.*,前几位相同,后面一位不同。引导出下一个要点。

(2)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格式:

1、IP地址提供统一的地址格式,TCP/IP协议规定,传统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

2、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分成4个字节,每个字节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各个数之间以圆点来分隔。

3、回忆十进制与二进制得转换

例如: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10100→192.168.10.20

这里192.168.10.20就是我们班××同学的IP地址。

教师提问:大家通过刚才对IP地址异同的分析,教室里IP地址为:

192.168.10.*,能不能看出IP地址的组成呢?

学生回答:由两部分组成,如下表所示。

IP地址构成分类:由于因特网上的网络规模有很大区别,因此IP的编址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A、B、C三种基本类型,每类有不同长度的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D、E两类地址这里不详细讲。

A类IP地址中,“第一个字节”是网络标识,“后三个字节”是主机标识。B类IP地址中,“前二个字节”是网络标识,“后二个字节”是主机标识。C类IP地址中,“前三个字节”是网络标识,“后一个字节”是主机标识。

学生讨论

1、根据计算机教室的IP地址类型,计算此网络最多可以允许连接多少台计算机?

2、如果需要联网的计算机大于该网络的连接上限怎么办?

七 作业

1. 计算c类IP地址容纳计算机的数量?

2.某单位共有24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约放置3台计算机,那么在进行网络规划时,最好应考虑采用的IP地址是()(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

篇4:认识IP地址教案

主备人:张成亮复备人:

09-5-

4【学习目标】

1、掌握IP 地址的格式和IP地址的分类。

2、了解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以及IP地址的发展前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IP地址的分类和格式

2、教学难点

IP地址分类的应用以及IP地址的网络数量。

【知识链接】

我们在第一单元以及接触了网络通信协议,大家知道了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规定我们连接到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IP地址,那么这个IP地址是怎么规定的呢?他有哪些格式和要求,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可以对自己的电脑编写一个IP地址。

【教学过程】

1、学生结合课件和书本对IP地址了解和掌握IP地址的格式。学生讨论:我们的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而我们在输入IP地址的时候却是十进制数,思考:是不是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存在一种转换的关系?如果存在试着尝试去转化?

教师补充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存在一种转换的关系

2、IP地址的分类

学生完成IP地址分类表,掌握每一类IP地址的范围。

完成IP地址分类表

教师提问:如果给定了一个IP地址,问学生这个IP地址属于哪一类IP地址,学生会不会分辨出来?

3、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

学生思考: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请写出国际上和我国的IP地址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 教师补充

局域网中的IP地址

思考:1)、我们学校机房局域网里所采用的是哪一类IP地址?为什么采用这一类IP地址请说明原因?

2)、我们一个局域网中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电脑?试说明原因?

4、IP地址的发展前景。

问题讨论:目前因特网所采用的是IPV4,为什么要使用下一代IPV6协议?请简要说明原因?

【知识小结】

1、了解IP地址的格式。

2、掌握IP地址的分类,主要是A类、B类、和C类以及它们的应用。

3、了解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机构、以及IP地址的发展前景。【巩固练习】

1、对于C类IP地址,当我们采用 “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那么同一网络中最多可有计算机()

A、0台B、64台C、254台D、128台

2、下列关于IP协议说法正确的是()

A、IPv4规定IP地址由5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B、IPv4规定IP地址由4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 C、IPv4规定IP地址由3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D、IPv4规定IP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3、某中学要建立一个计算机房,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并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最可能是()

A、172.28.284.12B、192.168.126.26 C、127.0.0.1D、255.255.255.0

4、在因特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它是:()

A、统一资源定位器B、计算机名 C、IP地址D、用户名

5、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实现了全球范围计算机网络的互

连,连接在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下面不能作为网络主机IP地址使用的是()

A、201.109.39.68B、202.256.0.1

2C、21.18.33.48D、120.34.0.186、下列属于C类IP地址的是()

A、130.34.4.5B、200.10.2.1C、127.0.0.1D、10.10.46.128

7、IP地址128.34.202.212属于:()

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

上一篇:描写黄山的古诗句下一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