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5-06

《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篇1:《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请学生摆一摆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比赛的对阵形势图。

3、这样的出场顺序,结果怎么样?用一句话说说田忌为什么会输?

4、失败了,心情一定会不好,谁能上来用形体动作表示田忌此时的心情?书上是用了什么词表现?(扫兴、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

5、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田忌初赛失败后,孙膑给他出了什么主意?

(调换出场顺序)

2、第二次比赛双方是怎么对阵的,我请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摆出来。

3、师演示课件。学生记分。

4、齐威王有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他此时的心情(目瞪口呆)请一学生用面部表情把这个词的意思表示出来。

三、学习第四段。

1、田忌第一次比赛输了,第二次比赛赢了,谁能用一个词概括出来?是什么原因取胜?

2、齐读第四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两次比赛结果的不同,是因为比赛时马的出场顺序不同。那么为什么孙膑会独具慧眼,想出高招的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又该读哪一段来领悟呢?(第二段)

2、学生默读

3、田忌与齐威王进行第一次赛马的时候,孙膑发现了解比赛双方的马存在什么问题。

4、谁能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5、看多谋体课件回顾一下第一次比赛的场景。

6、孙膑是怎样发现这个问题的?让学生体会到孙膑善于观察。

7、提出问题,让学生反向思维。如果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得很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情况怎样?

五、小结

六、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板书:

第一场(图示)第二场(图示)

齐威王上中下上中下

转败为胜

善于观察

肯于动脑

田忌上中下下上中

篇2:《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2.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科学的思想启蒙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二)难点: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三、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读题。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齐 第一次 第二次

3.出示问题:第一次赛马和第二次赛马是如何进行的?结果怎样?赛后齐威王和田忌反映如何?

4.学生自学一、三段。

5.学生画图表示:第一次赛马和第二次赛马是如何进行的?

6.第二场比赛应该是非常激烈、非常精彩的,可惜在古代根本没有电视,假如这场比赛在今天进行,中央电视台要进行现场直播,谁来当一名解说员?(请一学生当解说员,两名学生演示。)

7.田忌、齐威王在两次比赛后的表情各是怎样? 板书:败垂头丧气胜得意洋洋 胜败目瞪口呆

过渡:是什么原因使田忌转败为胜?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二)学习第四段 1.出示这句话。

“只„„就„„”说明这个转败为胜的办法怎样?(很简单,没费多大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了。)2.根据这句话设疑:为什么只调换一下顺序就能转败为胜?这个方法是谁想出来的?为什么他能想出这个办法呢?为什么齐威王不能想到这种方法?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三)学习第二段

过渡:田忌能转败为胜,从中谁起了作用? 板书:孙膑献策

导语 :现在我们重点学习第二段,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1.孙膑想出调换马的顺序是胡乱想出来的吗?有根据的吗?请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出示: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 理解:“快不了多少”

3.出示句1。读了这两句话,你知道些什么?

(两个句子虽然都说明齐威王的马强,但句2观察得更仔细,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而得出来的。)

5.从这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的人、仔细分析、认真思考)6.其实齐威王输给田忌是因为他?(骄傲自满、自视过高、轻敌)板书:骄傲

7.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8.这段课文中有一些词语是需要我们理解的。9.出示:田忌(疑惑)孙膑(胸有成竹)齐威王(得意洋洋)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老师这些词的意思。能读出感情、语气说明你已经理解了。(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4)齐读。

(四)比较句子。

导语 :由于孙膑的足智多谋,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想出调换马出场的顺序。1.出示三句话: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2.(1)(2)句话与(3)句话有联系。(可用关联词表示)

(五)总结课文: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也象孙膑那样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布置作业 :帮齐威王想想办法如何战胜田忌?(如何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板书设计 : 田齐 齐威王

篇3:《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个体,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 教师一厢情愿地按教案或按照现成的教学参考书去上课, 就难免会产生“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困惑。生命的课堂教学总是在预设与动态生成中发展的, 师生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资源。课堂中发生的意外事件, 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给予重视并加以开发和利用, 就可以点石成金, 化被动为主动, 化“腐朽”为神奇。

【案例】

以下是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 (下) 《田忌赛马》时, 我依据学情临场谱写的一首导课的“小插曲”。尽管它来得突然, 不可预见, 但却有一种机缘巧合。事情是这样的:

上课铃响起, 和往常一样, 我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不料坐在前排的“小机灵”满脸喜悦, 还不停地把手伸向同桌, 不知在忙什么。

我站在讲台上, 感觉这一幕真有失自己上课的兴致。是把他们严厉地批评一顿, 还是装作没看见, 我举棋不定。镇静片刻后, 我提高嗓门把“小机灵”叫了起来。这下他倒笑出声音来了, 我竭力控制住情绪, 看着他说:“你在笑什么呀?”“小机灵”挠挠后脑勺, 说:“我猜对了。”我莫名其妙, 继续追问:“猜对什么啦?”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事情的由来。原来他俩正在为这第一节上语文课还是数学课打赌, “小机灵”猜对了。

当时我庆幸自己没有鲁莽地斥责这两位学生, 而是对刚才发生的事予以重视。我心头一阵激动: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田忌赛马》, 不正是描述魏王与田忌赛马一赌输赢的情景吗?何不来个顺水推舟呢!接下来的情景, 我发现课堂气氛骤然“晴好”, 学生渐有如坐春风之感。于是我对他俩说:“看来这件事你们……”还没等我把话说完, “小机灵”迫不及待地接上了:“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我赢了!”“对!你赢了。那你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怎么不能?我很乐意。”“小机灵”得意洋洋。“请你胸有成竹地将‘赢’字清清楚楚地写到黑板上。”我转身对“小机灵”的同桌说:“看来你是输定了。不过, 没关系。我给你一次机会, 或许会让你赢一场。”这位学生满脸疑惑, 好像在说:“可能吗?”“也请你把‘输’字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我鼓励他说。这时, 教室里静悄悄的, 全班学生的目光注视着黑板。由于“赢”字笔画较多, “小机灵”又太得意忘了“形” (忘了写“赢”字中间的“口”) 。“小机灵”的同桌写对了, 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写的‘输’字, 不仅正确, 而且还很美。你转败为胜了!”这位学生抿着嘴笑了。我顺势说:“是啊,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中, 竞争无处不在, 而且也一定会有输赢。输赢虽是‘兵家’常事, 但关键是我们赢了以后应做些什么, 输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小机灵’你觉得呢? (‘小机灵’若有所悟, 随后就把错误改正了。) 今天《田忌赛马》将会给大家一个怎样发人深思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反思】

首先, “小插曲”使我这节语文课更趋于感性化。正是这种平实淡雅, 不加色彩, 不故作姿态, 不故弄玄虚, 原色、原汁、原味的导入方式, 把学生的思维调节到了最佳状态, 引起了学生对学习内容强烈的探究热情。我认为从学生为上什么课而赌输赢, 引申到本节课的相关内容, 这样较为出色的移境, 妙在卓有成效地淡化了教育的痕迹。在润物细无声的移境操作中, 给人以“无为”的自然感受,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展现了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意识。

其次, “小插曲”凸显了学生成为语文课的主人。目前语文课必须重视从成人的“霸权”中走出来, 还学生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课是学生的, 语文课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首“小插曲”成就我“现场备课”的关注点、着眼点, 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我所做出瞬间的引导决策, 调节教学, 随机应变, 以学设教, 顺学而导, 使师生互动,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展, 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本位”的现代教育观, 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如果我鲁莽地斥责学生,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必定索然无味。因此, 真正的语文课, 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不失其应有的意义。

第三, “小插曲”努力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 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所以, 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交融”, 就会产生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身心自由。

第四, “小插曲”增强了语文课中应追求的“语文味”。从这则案例中不难看出我没有忘记这是一堂语文课。从汉字的书写上给予重视 (如“赢”的书写) , 潜意识渗透对于该字的理解, 特别是从我心头一阵激动开始, 就关注课文与生成情境的契合点, 以求学生很快走进文本, 使学生不仅理解文章要表达的内容, 更聚焦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篇4:《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48-02

《田忌赛马》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田忌与齐威王进行两次赛马,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赢了第二次比赛;说明了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充分利用规则,采用恰当的方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己之短消敌之长。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对一件事情可以转换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的】

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以己之短消敌之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策略的运用。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孙膑、田忌、齐威王之间的对话,把握三人心理、神态,从而体会字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课的哲理,即处理同样的事情,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学准备】

红色卡片三张,上面数字:3、6、9。

绿色卡片三张,上面数字:2、5、8。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赛游戏

出示红色卡片三张,背面有数字:3、6、9。

出示绿色卡片三张,背面数学为:2、5、8。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1.全班分为两组,每组各派一名选手。

2.分三次出示卡片,比较大小,赢的次数多的一方为胜方。

3.由绿方先出示卡片。

赛后老师询问学生比赛后的感受。

【设计目的】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输和赢的心理状态,同时为理解故事情节打下基础。游戏隐含了一个信息:无论绿方怎么出示卡片,都会形成为9对8、6对5、3对2的局面,也就是文中所说的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更换游戏规则,由红方先出,则形成第二次赛马的局面。

师:我们刚才玩的是比数字大小的比赛,我们的古人也进行比赛,只不过他们进行的是……

生:赛马。

二、悟读课文

师:上一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田忌赛马》,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述)

生:课文讲了田忌和齐威王进行两次赛马,第一次田忌输了,第二次在孙膑的帮助下赢了。

师:哪些小节写的是第一次赛马?哪些小节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生:第二小节写的是第一次赛马,第十三至第十六小节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师:谁能说说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进行的?

生说。

师板书。

第一次

齐 田(输)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师:刚刚大家也进行了一场比赛,输了的同学比较沮丧,那么课文中的田忌是怎样的情形呢?

生:垂头丧气。

师:哪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垂头丧气的样子?(如果不合要求可以指导或者另请同学演示。)

师: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演示的动作。

生:低着头,有气无力的样子。

师:田忌垂头丧气的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谁?

生:孙膑。

师:田忌的好朋友孙膑出现后,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人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请同学们认真细细品读第三至第十二小节,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要求(课件出示):

1.边读边划出描写田忌、孙膑、齐威王说话时的表情、动作。

2.第二次读时想象三人的表情、动作、神态。

师:孙膑作为田忌的好朋友,看到田忌输后垂头丧气的样子,他怎么说的?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读。

师:这句话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

生:真诚。

师:那你再对田忌说一说。

生再说。

师:对于孙膑真诚的话语,田忌是什么态度?

生:不高兴,恼火。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

生:从“挖苦”一词可以看出来。

师:你能说一说“挖苦”的近义词吗?

【设计目的】对词义的理解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可以直接说出对词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说近义词等环节理解。

师:孙膑是挖苦田忌吗?

生:孙膑是想让田忌按他的方法和齐威王再赛一次。

师:田忌开始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从哪可看出来?

生:疑惑。

师指导“疑惑”的表情。

师:最后田忌相信了吗?

生:相信了。

师:因为……

生:胸有成竹。

师:胸有成竹!孙膑是胸有成竹地说话,那是一个什么样子,谁来表演给我看看?

生表演。

师:样子是不错,你说一说看看,看其他同学能不能听出你胸有成竹的气势。要让田忌相信你,一定能行。

组织练习对话。

师:这时的齐威王正在干什么呢?

生:得意洋洋地夸奖他的马。

师:刚才在你们比赛赢的时候,一个个非常得意,现在给你们30秒钟时间,得意地对我这个观众夸奖你的马。

生得意洋洋地夸自己的马。

师:他确实很得意,因为他的每匹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所以他才会以一种轻蔑的态度与田忌说话。大家轻声地以一种轻蔑的态度说一说这一句话。

学生汇报。

教师点评。

教师组织前后四个同学分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感悟

师: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进行了第二次比赛。说说第二次比赛是怎样进行的。

师板书。

第二次

齐 田(赢)

上 下

中 上

下 中

师:这时的齐威王目瞪口呆。

师指导“目瞪口呆”。

师:大家回想我们刚开始的游戏,我把红色和绿色纸片上的数字写在黑板上,我们在比赛时,红方一定会赢,那为什么齐威王会输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生:齐威王输是因为他大意,等他明白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师:不错,孙膑正是观察到齐威王骄傲大意。

师:我再把上面的数字换成9、8、7和1、2、3,孙膑作为绿方,能赢得比赛吗?

学生自由议论。

生:不能,孙膑胸有成竹的原因是因为他观察到“齐威王的马快不了多少”。

师总结:善于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才是智慧的体现。

师:同样,对于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转换思路,就会打开一扇智慧的窗口。

【教学反思】

篇5:《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一)联系实际,理解课文。

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熟读课文,分析内容。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三)学懂课文,掌握生字。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疑惑、轻蔑、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

词语注释――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在课文中是说田忌此时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错误地理解了。

疑惑:怀疑不解的意思。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有打算。在课文中,是说孙膑经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已有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

讥讽:用尖刻的话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课文指齐威王嘲笑田忌赛马输了。表现出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文中指齐威王只凭马力不善智谋的盲目骄傲。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齐威王吃惊而发愣,觉醒过来为时已晚了。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逐段讲读、深入理解,把握中心思想。

第三课时:研究写作方法,如何表达中心思想。

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解题入手,理清脉络,感知全文。

(1)主要写什么?(赛马)

(2)“田忌赛马”是写谁和谁赛马?

(3)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比赛的结果怎样?

(4)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2.分段讲读

(二)教法建议:

教学时,可以围绕“赛马”这条主线抓住三个“顺序”安排教学步骤:

1.抓情节发展顺序。紧扣题目,从田忌的`角度,理清“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胜利”三个层次,使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发展顺序记叙的。

2.抓马匹对应顺序。根据“初赛失败”和“再赛胜利”的原因理清出场顺序,使学生明确马匹对应顺序的改变才转败为胜的。

3.抓再赛胜利的输赢顺序。根据马匹对应顺序、理清输――胜――胜的顺序。明确田忌是在孙膑赛马的巧妙策略下的指点后取得再赛胜利的。

(三)朗读建议:

1.(老师)讲前读:读全文,粗知课文主要内容;分节读,要扣住教师提问读。

2.(老师)讲后读:分角色读“孙膑献策”部分,要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感情;分角色读田忌和齐威王的对话,要读出人物的不同感情。全班齐读每次比赛结果的语言。结尾句是中心句,在教学中要结合讲解反复读。◆

篇6:《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及高年级聋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难点:理解 “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 这三句话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准备红、黄两色的马各三匹,分别标上 “ 上、中、下 ” 字样,并让每个学生做了六匹小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2008 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其中有一个比赛的项目在香港举行,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项目吗?

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历史故事。板书课题: 田忌赛马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一想课文会写哪些内容?(田忌与谁赛马?怎么样赛马?结果怎样?)2、带着以上三个问题阅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初赛失败)第二段:(3-11)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决定再战,齐威王应战。(孙膑献计)

第三段:(12-17)田忌按照孙膑的计策,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转败为胜。(再赛获胜)

(三)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①有谁知道课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两次三场)

②让学生快述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③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2、学习这两部分

①出示学习要求

学生自学后,让全班学生朗读 1-2 自然段、13-17 自然段;然后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a.第一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对齐威王的(),接着用()对齐威王的(),最后用()对齐威王的()。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②老师请一个学生到台上讲第一次是怎么比赛的。一个学生画第一次赛马过程。田 忌 齐威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③老师请一个学生到台上讲第二次是怎么比赛的,一个学生画第二次赛马过程。田 忌 齐威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3、质疑、推理 ①看了两次比赛,你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板书:初次失败——再赛胜利 ②顺势设问:

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③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齐读: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 4、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①出示问题:孙膑问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 3 — 11自然段。

②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善于观察)“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善于思考)齐威王正在自得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知己知彼)

③小结:谁能连起来说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④深读课文,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a.什么叫“转败为胜”? b.讨论转败为胜的原因。(四)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熟悉了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低年级的同学听。、设想:同样的马,如果田忌和齐威王再次赛马,结果会怎样?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篇7:《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局

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

(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第一次

第二次

田齐

田齐

()上——上

()上

()中

()中

()下

()下

比分()∶()

比分()∶()

(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边连线边介绍)

四、学习第二段,深究课文

1.导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2.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a.找一找图中哪个是孙膑?另一个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他们正在干什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的?

3.学习3—9自然段。

(1)指名朗读3—9自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同孙膑讲的话。

(2)学习孙膑的四句话。

a.出示这四句话,自由读一读,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怎样读?

b.讨论这四句话的关系。

c.孙膑说这四句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么?

e.有感情朗读这四句话。

(3)讨论孙膑思维过程。

a.孙膑在第一次比赛时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个妙计的?

b.出示句子:“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①刚才的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

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的名次如何?(大家摆一摆)

③他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科学分析)

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的过程)

⑤再读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意时,田忌的心情是怎样的?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4.学习10—12自然段。

(1)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转败为胜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10—12自然段。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

理解:夸耀、讥讽、轻蔑(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齐威王的话。

5.分角色朗读第二大段:(1)分组练读:(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1.本文的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六、课堂总结

(略)

七、板书设计

16.田忌赛马◆

篇8:教学《田忌赛马》引发的思考

第二天上课, 不出我所料,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可是, 当我总结要像孙膑学习时, 却发生了一些意外。一位同学突然站了起来, 情绪激动地说:“老师, 你的观点我不赞成!你想让我们以智谋取胜, 但这样的胜利并不光彩。虽然田忌胜了, 却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他的3匹马比不上齐威王的3匹马。对此还津津乐道, 那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倘若大家都想这样钻空子, 那么一个国家和民族还能进步、发展吗?现在很多人爱玩心眼、耍小聪明, 是不是和这样的教育有关呀?”这是我没有料到的意外, 本想立即反驳, 却在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因为从内心深处感到, 这位同学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还没到下课的时间, 于是, 我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且规定每次发言限定在5分钟之内。

学生们踊跃发言, 辩论十分精彩。正方举出了很多例子,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熟悉的足球比赛。某些球队在“只求胜利, 不管手段”的思潮引领下, 打假球。即使最终胜了, 也无法赢得尊重。反方也举出了很多例子, 最有说服力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并没有在各个领域与其他国家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纺织品、服装、玩具等领域不断地进取与开拓, 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虽然正反双方都能举出实例, 却还是无法让对方诚服, 火药味越来越浓。见他们急红眼了, 我才不失时机地介入, 说他们的话都有道理, 关键是看在什么场合。俗话说:“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孙膑是搞“兵学”的,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 选择那样的谋略自然无可厚非。如今, 我们强调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公正地对待规则。我们不仅要赢技术, 还要赢尊严。可是, 如果为了对付损坏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害虫”, 我们还是应该拿起最有杀伤力的“杀虫剂”狠狠地喷。

听着我的讲解, 学生们渐渐地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东西, 故不必为绝对公平而蔑视一切谋略, 却也不能总为小利而谋略。

篇9:《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关键词]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对照找到胜过齐王的唯一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课前准备:课件、习题卡、十颗带吸铁的棋子、马、扑克牌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动画片,了解基本应对规则。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请看……学生看动画片《田忌赛马》。

设计意图:“田忌賽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师:齐威王以三局三胜胜过田忌。难道田忌应对齐威王的策略就只有这一种吗?现在请同学们来帮帮田忌,想想其他应对齐威王的策略,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种?把你想到的填在表格中,并写出每场比赛的获胜方。

通过列表,学生发现有一种方法田忌可以胜过齐威王。并且这种方法是唯一一种能取胜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的探究方法是将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都列出来,发现一共有六种,但其中只有一种方法是唯一可以获胜的。学生有序思考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更快地寻找到应对的策略。

师:如果我是齐威王,我肯定不服气,我会要求和田忌再赛一场,如果你们是田忌,愿意应战吗?

用课前准备好的马和学生比赛,让学生亲身感受要获胜必须让对方先出马,自己后出……找到唯一取胜的策略。

设计意图:在田忌赛马中,孙膑提供的策略是“错位”策略。不与强者争一时胜负,而是依据自己的实力,找出优势,错开锋芒,因而获胜。

2.对策在生活中的应用

羽毛球双打对决赛: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很少关注体育竞技比赛背后的方案布局,这一题设计,让学生了解或描述具体对策。第一局已经获胜,为了确保第三局获胜,宁可输掉一局。在体育比赛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实力,但实力相当时,对策更加重要。

3.应用对策——取棋必胜

取棋子游戏:10颗棋子两人轮流拿,每次只能拿一颗或2颗,谁拿到最后一颗就算获胜。

思考:要拿到第十颗棋子,必须拿到第几颗呢?(第七颗) 思考:那要拿到第七颗棋子,要拿到第几颗呢?接着又要拿到哪一颗?到底谁先拿,怎么拿才能找到赢的最佳策略?

小结:要获胜就要掌握主动权。

设计意图:在“取棋”游戏中,笔者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取棋活动中,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经历一次与“先发制人”对策的全过程,得到取棋获胜的最佳策略,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数学课成了活动课堂、创造的课堂。

4.畅所欲言

师:通过“田忌赛马”“扑克牌比大小”“取棋子游戏”,你想到了用什么成语或谚语来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畅谈收获,相互评价,进而明白:“面对一次机会,一场竞技,我们光靠水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己知彼,凡事讲究策略才能百战百胜。”希望“策略”意识能真正走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它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10:《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

优化

第3课时

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对策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对对策论的应用能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讲。

指名学生讲或教师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赢了齐王?同学们想知道吗?

其实呀,这其中也蕴藏着很深奥的数学问题,那么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能反败为胜。

二、自主探究

1.讨论: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

田忌取胜的策略: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提问设疑。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取胜的办法呢?

(2)田忌到底有多少种可以采用的应对策略呢?结果是怎样的呢?讨论、交流、汇报。

田忌共有6种应对策略: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获胜方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1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2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3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田忌4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田忌5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6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3.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学生众说纷纭,会提到各类比赛)

那么请你们来安排一下,如果有这样的比赛,你们会怎样安排他们的出场顺序?看来呀,一场比赛,我们光水平高还是不够的,我们要知己知彼,凡事懂得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胜利。

4.总结规律。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你们有没有发现对待这样的策略问题,我们有我们的解决技巧呀?(学生试说)

最后总结:最低级的对最高级的,其他的对略低一筹的,这样就会保证胜利。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数学游戏,先弄清游戏规则,再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并思考:如果一人拿9、7、5三张,一人拿8、6、3三张,拿8、6、3这三张的人有可能获胜吗?该按怎样的顺序出牌才能获胜?同桌两人试试。

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篇11: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岫岩县偏岭小学---孙淑萍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理清文章的脉络,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比赛得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具准备:用纸片各做(齐威王、田忌)三种马,标好上中下三个等级,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动物吗? 多媒体播放马得图片

2、说说这是什么动物(生自主回答:马)

3、下面老师播放一段与马有关得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谁能用最简练得词语概括是什么场面。(生自主回答)---师随机点拨

4、说说根据视频内容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生主动提问)

二、活动尝试,师生探索

1、继续观看视频--第一次赛马场景

(主动说说看完这段视频刚才提的问题你知道了哪个)

2、这里提到的大王和田忌是谁?(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3、直接我们就来学习田忌赛马,生齐读课题。视频我们看

完了,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出声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读不准的或不会读的字。

4、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生字读音。

5、课堂反馈多媒体出示,生随机读字组文中词语。

比一比,试一试

6、逐段读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评议正音。

田忌

讥讽

轻蔑

输赢

顺序

目瞪口呆

孙膑 肩膀

几匹

胸有成竹

夸耀

垂头丧气

得意扬扬

7、再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新词,并查资料结合课文理解,把自己能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做记号。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情况。教师多媒体出示: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的神情。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兴:正高兴时遇到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讽:用尖酸刻薄的话语讥笑别人。

8、细细地品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什么事?先那部分和视频内容一样?全班交流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教师随机点拨。

三、小结:还是原来的马为什么只掉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真正原因是什么,从中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初赛失败 孙膑献策 在赛获胜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鞍山市岫岩县偏岭小学

篇12:《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58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教材分析 :

本篇课文《田忌赛马》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六册)中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文中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帮助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胜了齐威王的故事。课文的文字浅显,情节简单,但读起来很有情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总结课文内容。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4、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和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再在品读的基础上,领会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田忌的三匹马出场的顺序不同与转败为胜之间的关系,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书本33—34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请同学谈谈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孙膑、田忌、齐威王的资料使同学对文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检查读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然后正音。(3)智谋读课文,纠正朗读中的错误。(4)思考:围绕赛马,文章写了几次比赛? 三: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田忌和齐威王的第一次比赛。第二部分(3—16):写田忌和齐威王的第二次比赛。第三部分(17):写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课时

一:读题质疑,激发探究;初读感知,梳理内容

(师板书课题,指导“忌”的发音和写法)

1.师:齐读课题,课题中关键字在“赛”,围绕“赛”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田忌与齐威王赛,赛了两次,第一次齐威王赢,田忌输了,第二次齐威王输了,田忌赢了。)

3.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一下子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弄懂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咱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比赛,他们怎么比的?谁来说说?

(请学生回答 并请两位学生上台用准备好的教具马匹进行演示比赛过程)

4.师:田忌输了,三场下来,田忌都败了,此时他的心情怎样?

(请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指导“扫兴”和“垂头丧气”两词,并请学生进行表演。)

5.师:此时田忌他心里怎样想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田忌把失败的原因怪罪到马儿身上.教师总结:一个“垂头丧气”不仅让你们看到了田忌的神情,还揣摩到他的内心,他把失败的原因都推到马儿头上去,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

6.师:齐威王获得胜利此时在做什么事情?

生:得意扬扬的夸耀自己的马。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得意扬扬”并进行造句。

师:对呀,马可为他立了大功呀!此时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马,想想,他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夸耀”一词带着“炫耀”的含义)

二:走进文本,再疑深问;锁定重点,深入探究

1.师:就在齐威王得意洋洋之时,田忌却与他进行第二次赛马,结果反败为胜,从这不同的结果中,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想问点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重点引导解决孙膑用什么方法反败为胜)

2.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孙膑到底用的什么办法?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同样的马,孙膑只调换出场顺序,用田忌下等马对齐威王上等马,输了一场,用上等马对齐威王中等马赢了,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又赢了,2比1,田忌胜了。

师:你真会读书,这其实是文中描述的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咱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再次上台演示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师:第一场比赛齐威王胜了,他一定在____。

生:沾沾自喜。

生:自认为胜券在握。

师:第二场呢?(生接说过程)

师:输了,齐威王_____。

生:有点心慌。

师:做做心慌的样子。(生做紧张状)他紧张啥?

生:有点不相信自己怎么输了。

师:第三场?(生接说)

师:又输了。此时齐威王____。

生:目瞪口呆。

师:做做目瞪口呆的样子?

生:(表演惊讶状)

师:他目瞪口呆什么?

生:明明我的马比田忌快,我怎么输了呢?

师:他连自己输了,都还不相信。

生:不可能的,我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强。

师:他输得都糊里糊涂。此时齐威王是云里雾里,看不分明。

师:咱们来看看第二场比赛,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

生:仍然是先出上等马,接着中等马,最后下等马。

师:而孙膑就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使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正像文中所说_______。

(生齐读: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师: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疑惑吗?

生:孙膑为什么就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在第二次比赛之前,田忌与孙膑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我请三个同学读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感受。

(生读3-9自然段。)

师:听完三位同学的朗读,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生:孙膑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就断定自己一定能取胜?

师:对呀,刚才咱们弄明白了他想了什么办法,现在,可进一步思考,孙膑他凭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三:品读对话,感悟智谋;延伸追问,补白想像

师:胸有成竹你们知道吗?

生:形容做事非常有把握。

师:他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刚才齐威王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怎么输了,他多么希望有双慧眼,把这糊涂看得清清白白,真真切切,谁借给他一双慧眼?

生:孙膑。

师:孙膑用他的慧眼看到了什么?才使自己这样有把握?

生: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师:田忌失败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差;齐威王胜了,只是认为自己的马强,但孙膑却认为快不了多少。什么叫快不了多少?

生:就是彼此之间马都差不多。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差不了多少”的含义)

师:就这么一点点,这就叫做快不了多少。也就是田忌的中等马虽然比不过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是胜过齐威王的下等马。我从第二次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出。(生读第二次比赛)

师:同等级较量,田忌只能败给齐威王,如果调换顺序就能出奇制胜,还是那句话,齐读。

师:他这样一说,田忌瞪了他一眼,读____。

生读: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师:孙膑是挖苦他吗?

生:不。

师:田忌还是不明白疑惑地____。

生接读。

师:如果再赛,田忌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字输。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让他赢。

生:换马。

师:所以他没信心地说____。

生读:那还不是照样输。

师:此时孙膑却是____。

生:胸有成竹。

师:可见,就在这之前,孙膑已经想好了对策,因为他那双慧眼已经看出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生再读那句话)

师:田忌看得出来吗?齐威王看得出来吗?而孙膑却看得出来,此时,你觉得孙膑怎样?

生:孙膑非常自信。

生:我觉得孙膑非常细心,连那小小差距都看得出来。

师:孙膑真是善于观察。赛马场上是风驰电掣,这就一会儿功夫,他竟然把这细微差别,谁的马快,快多少?谁的马慢,慢多少?看得如此__。

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师:田忌认为只有换马才能取胜,齐威王呢?每次比赛都老一套,才稀里糊涂输了都不知道,才会目瞪口呆。

教师引导:课文结束时,只写齐威王的表情,而不写田忌的呢?田忌会是啥样神情?

(学生自由回答)

师:此时田忌最想干什么?

生:最想去感谢孙膑。

生:最想找孙膑来问个清楚。

师:是呀!话说田忌反败为胜后,晚上,大摆酒席宴请孙膑,酬谢酬谢他,大家想象一下,饭桌上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孙膑老兄,我还是一头雾水,你能告诉我,你究竟是怎么赢的吗?

师:哪一个孙膑来告诉他?

生扮孙膑:将军呀!第一次比赛时,我就看出了你们马的细微差别,我只不过打破常规思维,想出调换顺序的办法而已。

师:还有谁来说说?

生:想事情往往要变变序,一味按照老办法来,效果不好。如果打破常规,才会出奇制胜。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当时田忌问了孙膑这样一句话,想知道吗?

生:想。

师:“孙膑老兄,你怎么就知道当时齐威王不会调换顺序,如果他调换顺序,咱们不就惨了!”

生:因为齐威王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马,他得意忘形了,不会调换顺序的。

生: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他一心想,如果再比,取胜的还是他,他打心眼不会换马。

师:哦,原来这一切,都被孙膑料定了,是呀!会观察善分析,再用高超的计谋,打破常规,才能出奇制胜。

四:回顾全课,总结谈话

师: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三个人物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五:拓展延伸。

师:如果你是齐威王的军师,你要如何帮助齐威王获得胜利?

篇13:《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田忌赛马的哲理

田忌与齐威王赛马, 在第一次比赛输了之后听从谋士孙膑的建议: 以三等马对齐威王的一等马、以一等马对王的二等马、以二等马对王的三等马, 最终以二比一的成绩赢得了比赛。

田忌赢马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智慧:

一是先谋而后战, 谋略在先, 事半功倍。田忌在第一次比赛时受常规思想的束缚, 以一等马对王的一等马、以二等对王的二等, 在相对劣势的客观情况下, 焉有不败之理。第二次比赛前, 谋士孙膑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以策略对抗“体力”, 焉有不胜之理。

二是在劣势中找优势, 以优抗劣, 取得决对优势。世上不是没有好马, 只是缺少伯乐。田忌的三匹马在对等的级别中均比齐威公的要差, 但通过对出场顺序的调整, 以高级别的马对抗王的低等级马, 在级别上取得绝对优势。

三是懂得舍弃。田忌用三等马与齐威王的一等马赛, 明显是放弃了这一局的比赛。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进行战略性放弃, 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扬长而避短。

田忌赛马的核心思想是知已知彼, 教师的教学技巧与赛马一样, 也只有做到知已知彼, 才能百战而不殆。教学中的“彼”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情;二是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学情与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笔者通过对所任教学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分为学习动机、学习情况、教学要求等几个方面。笔者结合调查情况, 就学习动机与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汇总:

1. 学习动机

在选择为何上职校的选项中, 有80%以上的学生选择是因为没考上高中而无奈选择;在学校选择的选项中, 有近一半学生选择是因为班主任推荐或同学及其它人介绍;在专业选择的选项中, 有40%的学生是因为家长要求, 有40%是因为没有其它专业可以选, 仅有不足20%的是自己对物流感兴趣才选择的。

2. 学习情况

在学生听课情况的调查项中, 有20%的学生表示上课不想听, 有40%的学生表示上课不认真听, 仅40%的学生表示听课认真; 在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选项中, 有约60%的学生承认作业基本是抄别人的; 在课后自习时间安排选项中, 有超过一半学生看课外书, 有25%的学生选择无计划, 不知道干啥。

由此可见, 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我校物流专业并非是出于兴趣爱好, 完全是迫于无奈的被动接受, 这就直接导致了其在后续的学习中采用消极怠工式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情况的调查反映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处于一种“混日子”的状态, 这也映证了被动学习所极有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根据田忌赛马哲学:“在劣势中找优势, 扬长而避短”, 学习情况相对较差的中职学生在哪方面存在着优势呢? 笔者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同时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机电、机械等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虽然同样不喜欢坐在教室里学习, 但其在实训工场中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况。钳工、车加工等实训项目虽然又脏、又苦、又累, 但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却非常高, 在操作中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也能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这一现象证明了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中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观点的正确性, 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中职生的优势。在《物流客户服务》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只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才能发挥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长项, 克服抽象思维能力的不足。

三、课程情况分析 ( 以《物流客户服务》为例)

1. 课程的开设时间

《物流客户服务》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 其开设的时间为一年级第二学期。在此之前已经开设的专业课为《物流概论》, 因而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 对物流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课程的地位

本课程属于基础性专业课, 上级主管部门对于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较高, 该课程是江阴市教育局历年的统考类课程, 2013年上半年市局给我校定的一次性合格率考核指标为75%。

3. 课程的特点

《物流客户服务》属于典型的文科类课程, 对学生而言, 在课程内容的理解方面不会存在太多的困难;对于老师而言, 要把枯燥的内容讲活、讲生动、讲得学生爱听并不容易。

《物流客户服务》同样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如果简单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最后产生的结果极有可能就是“空对空”。

结合课程的上述特点, 笔者认为:在《物流客户服务》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更多的考虑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作为培养目标, 以此来实现对中职生培养的“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

在明确了“彼”的情况下, “已”方如何将田忌赛马策略运用于《物流客服》课程的具体教学中? 笔者结合上述学生情况分析及课程特点分析后认为:案例教学法比较适用于《物流客户服务》及具有相同特点的文科类专业课的教学, 案例教学法就是田忌取胜的策略、方法。

四、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 是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 以备查询和再现。

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 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 深入角色, 再现案例情景, 通过实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 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变学生的“被动听”为主动思考,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众”, 而是教学的主动参与者。《物流客户服务》的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 由于学生缺乏主动思考, 课堂参与互动少, 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不足。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的模式, 它把学生从课堂中的“台下”拉到了“台上”, 从观众角色变成为导演。对源于现实生活的案例握有生杀大权的“法官”们在“断案”中往往会表现得无比主动、积极。

(2) 理论学习的强迫性。“法官”们要想断好案, 就必须要把课程中的理论了解清楚。案例分析的兴趣加上不想被其它同学驳倒的好胜心, 迫使学生对课本的理论进行仔细的阅读、分析及思考。这一教学方法将教师要求学生学转化为学生主动要去学, 将学生浮在面上学转变为深入思考的去学, 这一转变是质的变化。

(3) 学生能力培养的引导性。教学案例基本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 案例本身包含有诸多问题, 有些可能是外露的, 有些则可能是隐含的;有些可能是真像, 有些则可能是假像。学生们必须置身于“现场”, 和队友们一起探讨分析, 并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在这过程中,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而同时, 其与同学的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组织者的协调能力, 发言代表的演讲辩论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提高。

创设案例情景,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实例分析,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很明显, 案例教学法完全可以胜任《物流客户服务》课程的教学要求。把案例教学法与课程教学进行结合, 这就是“策略”, 要想“赢得比赛”,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解决, 那就是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

五、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落实执行“田忌策略”, 运用案例教学法来开展《物流客户服务》课程教学活动时, 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具体的案例教学形式:

1. 举例分析式案例教学。这种方式如同在数学课中讲解例题一样,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讲解, 将课程的内容贯穿于其中, 这样讲解既具体形象, 又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但这一教学形式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如学生参于课堂的主动性不够、发散性思维的空间不大等。

2. 启发思考式案例教学。这一案例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将案例印成讲义发给学生, 同时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学生利用自休课时间开展自我学习, 完成相应准备。在课堂教学环节, 学生按预定小组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统一结论, 之后由各小组代表按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对问题的看法发表本组意见, 教师只在最后进行总结发言。这一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举例分析式教学在学生主动性调动方面的不足, 但也还存在着给出的思考题束缚了学生的思想的问题。

3. 自由思考式案例教学。这一案例教学方式是第二种教学方式的引申,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出案例, 但不给出思考题, 学生结合案例自己独立思考, 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并可进行辩论。这种方式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 并不受思考题的束缚, 但需要较多的经验和较宽的知识面。在《物流客户服务》的教学中, 只能对一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接触到的, 且认识比较深的社会现象以案例的方式加以提炼并运用。

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几种具体形式能较好的解决课程难讲、学生不爱学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只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中职的学生也一样可以被培养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材。

让我们以陈鹤琴先生的名言共勉, 在教学中常思田忌赛马故事, 踏踏实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袁丽英.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谢艳, 任贵华.谈谈文科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科技信息, 2008, (5) .

[3]马联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文科专业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3) .

篇14:田忌赛马和人生道理

今天的数学课很有趣,居然是一个故事,叫做《田忌赛马》。而且,江老师带着我们用扑克牌边玩边上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开心,江老师还从数学中讲了许多人生道理。我觉得这是很精彩的一节数学课,所以特意向江老师申请让我来把今天的课堂记录下来。

江老师先问大家:“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许多同学都举手了,江老师选了宋茗娜来讲。作为咱们班的文娱委员,宋茗娜果然不同凡响,她把三次赛马的经过讲得波澜起伏,绘声绘色,大家都被吸引住了。

“知道田忌是怎样取胜的,难道就够了吗?”江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不等我们回答,她就从讲台下变魔术似的掏出几张扑克牌来,用磁扣粘在黑板上。“我们用红色的10、8、6三张扑克来代表齐王的上、中、下三種等级的马,用黑色的9、7、5三张扑克来代表田忌的三種等级的马。”然后她又在扑克上方分别写出 “齐”与“田”,这下“赛马场”就准备好了。

我们发现,齐王的出局顺序是不变的,固定为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蔡铭儿说:“齐王真是个骄傲而不知随机应变的家伙。”大家都笑了。

接下来,我们分三次摆出了田忌的对阵方式。

第一轮摆的是9对10、7对8、5对6,这是失败的对局——“上、中、下”。

江老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关丹秋说:“原来田忌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相应等级差呢!”

曾立伟说:“你没看到人家是大王吗?有钱就是好!”

全班同学一起叫起来:“嗤!嫌贫爱富!”

江老师笑着问:“难道大王的马强,田忌就必输无疑了吗?”

我们又摆出了第二種对局:“下、上、中”——5对10、9对8、7对6。

数一数,输一局赢两局,田忌最终获胜!

全班同学欢呼起来:“耶!”看来大家都支持弱者一方啊。

江老师提醒我们:“先别忙着庆祝,想一想,为什么这種对阵方式,田忌能够获胜呢?”

这次是宋茗娜最早举手:“因为田忌用下等马打掉了齐王的上等马。”

江老师高兴地表扬她:“你现在不但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而且还发现了其中的数学奥妙呢。”

接下来,我们用扑克牌摆啊摆,得出了田忌总共有六種排列组合方案。而且我们还有了一个重大发现:“田忌只有一種方案能够获胜,而且其他五種会失败的方案中,只有一種会三局全败!”

江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总结了三个人生道理:

1.胜利需要努力才能赢得;

2.条件不如人,也同样有取胜的可能;

3.即使是失败,也不会像你预想的那样惨。

“所以,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做个有勇气的人!”江老师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我们也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柳夏菡写)

日志评论:

苏越夫 1月12日 17:12:04

我觉得这节课只要记住田忌怎么出马会赢就行了,研究那么多干吗呢?

李智文 1月12日 17:23:43

唉,我今天回家和表哥玩这个游戏,第一次出错了牌,结果就全输了,难怪古人说“一次失误,全盘皆输”啊,真有道理。

程星灵 1月12日 17:33:04

齐王的出马顺序都是固定的,要是齐王懂得变化一下的话,他可能就不会输了。

杨欣诺 1月12日 17:59:15

我怎么觉得反倒是田忌在欺负齐王呢?

江老师 1月12日 22:29:46

上一篇:《阳台上的小麻雀》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下一篇:从经济学角度对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