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援助

2024-05-03

国际粮食援助(精选7篇)

篇1:国际粮食援助

国际发展援助效果研究综述

摘要:国际发展援助作为发达国家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手段,自从其开始形成就受到各方的质疑.质疑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发展援助的`效果方面.从不同学科视角得出的研究结论往往相互矛盾,甚至同一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也不能达成一致.主要的观点大致上可以分为援助的有效性,援助的无效性以及援助有条件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文章从分析路径、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三方面综述了国际发展援助效果的研究,介绍了发展话语之外的关于国际发展援助有效性的人类学讨论, 并简要论述了发展研究效果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作 者:汪淳玉    王伊欢    Wang Chunyu    Wang Yihuan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100193 期 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Journal: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7(3) 分类号: 关键词:国际发展援助    援助效果    学科视角   

 

篇2:国际粮食援助

美国高校奖学金(校内奖学金)从总体上分三大类:非服务性奖学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服务性奖学金(Service Assistantship)和学校贷款(Loan)。又细分为以下几种:1.助学金(Fellowship);2.奖学金(Scholarship);3.学费减免(Tuition-waiver);4.助研金与助教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 and Teaching Assistantship);5.校外住宿节省或减免(Off-campus Housing Credit or Saving);6.校内打工(Study-Work / Campus Job)。

下面主要介绍的是适合中国留学生的奖学金项目和资金资助来源情况:

所有的资金援助通常是通过支票支付,所以学生一定要提前在美国的银行里设立自己的帐户,以便提取现金。另需提醒的是,所得到的资金援助通常是要纳税的。学生们还需自己准备足够的费用来支付第一个月的开销,因为在收到支票后,往往从第二个月开始才能提到现金。

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如何得到合适的财政援助是学生们需要认真考虑的一项内容。是否有资格申请某种奖学金,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这需要视具体的奖学金而定。有些要求学生的TOEFL成绩达到一定分数;有些则是针对来自某个国家的学生;有些却要求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同样,申请奖学金也没有统一的格式,有的只要求完成申请表格,有的是要求写一篇专题论文,或是要求学生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

15.国际学生的资金援助来源:

1.国际学生的助学贷款(International Student Loans)

国际学生的助学金贷款项目是针对全球各地想要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它可以帮助学生在美国的大学或学院内顺利地完成学业。因为有大量的国际学生在美国读书,而且数量在逐年递增,资金援助方面的需求也在相应地增加。为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美国政府提供了相当数额的助学金贷款给那些为非美国公民的学生。

助学金贷款对于那些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筹集资金的方法,申请者有时可以申请到相当高数额的助学金贷款,这足以支付他们的全部学习费用(包括学费、食宿费、日常生活开销等),通常可以每年贷到US$30,000,有些项目甚至可以每年贷到US$50,000。但较长的还款期限,加上贷款利息(国家规定的利息如有变动,则贷款利息也随之变动,所以还款总额会有变动),使得学生们要保证在毕业后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学生在读其间,可以延迟还款期限,但从毕业后的第六个月开始,就要每月还款,最长年限为20年。当然学生可以选择提前还款,以节省相当一部分的利息。

只要学生被美国认可的正规大学录取,都可以通过电话或在线申请Student Loa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的方式提出申请,但需要有一位美国公民或在美国有永久居住权的人(绿卡持有者),为其做贷款担保。担保人必需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n有符合要求的信用卡,在美国居住并工作至少两年。

n有收入证明,如果是自营经济的,至少要有两年时间。

n是美国公民,或在美国有永久居住权,而且最近两年要居住在美国。

助学贷款一旦申请成功,则此笔款项会直接支付给学生本人,而且较其它方面的贷款利率相比,助学金的贷款利率极低,无需支付申请费用。目前,已有大量的国际学生申请并享受到了助学金贷款。该项目规定每个申请者每年的贷款金额不能多于其该年所有费用的总和,具体数额依据学校每年所需的费用而定,有些学校的申请者每年可以贷US$30,000,有些学校的申请者则可以每年贷到US$40,000。

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可以通过点击International Student Loan了解到相关的详细信息。需要提请国际研究生注意的是:国际学生如果作为一名研究生在美国读书,要想得到助学金的贷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通过点击这里,可以得到有关研究生在助学金贷款方面的详细信息。

2.校方提供的财政援助(Schools that Award Financial Aid)

美国各院校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奖学金,以此鼓励他们,通过点击这里,你会了解到相关奖学金项目的名称以及其所针对的研究领域等信息。当你找到感兴趣,又适合你的奖学金时,可以直接向学校或相关的机构去申请。但许多美国大学为国际学生提供的资金援助非常有限,为本科生提供的资金援助更是少于研究生,学校则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帮助解决国际学生在财政方面的问题。通过这里Schools Awarding Financial Aid pages,可以了解到哪些大学为国际学生提供资金援助。有些私立学校在学费上可以打折,或是减少收费,而公立学校很少有这样的选择。学生们可以在各院校的官方网站里找到该校在财政援助方面的详细信息,比如各种财政援助的种类、获得援助的学生比例、发放的金额等。

3.美国政府(U.S.government)

国际学生是没有资格申请Federal aid的,比如:Stafford Loans或Plus Loans,但可以通过在本国的美国大使馆了解到其它的美国政府提供的资金援助。

4.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有些国际机构,比如the Fulbright Commission,为来自全球的学生提供资金援助,另外还有The United Nations、AMIDEAST、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Soros Foundation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这些机构的奖学金也极具竞争力。

5.勤工俭学

当你在考虑资金来源时,一定不能完全依靠在美国打工的收入。在美国,对于外来移民的工作规定非常严格,尤其是在读的学生。很多地方不允许学生做全职,只能做兼职,或在校区内工作。上课的时间段内,是不允许工作的,而且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可以超过20小时,因

此,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所得到的报酬往往并不多。你可以从Working in the USA pages了解到对学生工作的相关规定。

6.学生自己所在的国家

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得到奖学金。

7.自已的家庭

对于一名国际学生来说,其实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自己的家庭。最新研究表明,65%的国际学生其经济来源于自己的家庭或亲戚,其次才是校方的支持。

需要提醒学生们注意有关奖学金的陷阱,这些奖学金陷阱分布广泛,往往把国际学生作为第一目标,以骗取他们的钱财,在此做些说明,以帮助学生们辨别可能遇到的奖学金陷阱:

(1)预付款/申请费。任何时候申请奖学金,都无需预先付费或支付申请费,如有要求预付款/申请费的机构,多数会把学生的预付款/申请费中饱私囊,而你从此再也收不到这些机构的回音了。

(2)提供奖学金保证书。不要轻信那些公司做的广告宣传,这些公司通常也是要求学生们预先支付一笔费用,保证你能够申请到奖学金,并承诺将返还这笔费用。合法、正规的服务机构是从来不向学生保证,一定能申请到奖学金的。

(3)公司/奖学金的名称。如果你看到某奖学金服务机构或公司的名称中有“Official”、“National”、“Government”,或听上去好像Governmental或Oficial之类的名称,就一定要当心,这些公司往往利用这些名称来掩盖他们的欺诈行为。

鉴于以上原因,学生们在申请奖学金时,一定要警惕,如果听上去过于完美而难以相信的话,一定要再查找更多的相关信息。切记,不要预先支付任何费用。如果你怀疑自己有上当的可能,那些合法正规的机构也非常愿意帮助你查出非法机构的详情,从而有机会讨回损失的费用。

以下提供几个非常有用,而且是免费查询的网站: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s;Fund Finder from the College Board;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Financial Aid;Fast Web Scholarships;Student Scholarship Search。

篇3:国际粮食援助

I spent several days searching and couldn’t find any company in the States that would make an unsecured loan this fall to a non-citizen without an American cosigner.The banks are afraid, basically, that students who return to their home countries will be tempted to stop making loan payments because it would be hard for American lenders to chase after them.American residents who sign agreements to repay loans, on the other hand, face dire consequences if they default, so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ake payments.

The only way overseas students can get educational loans to pay American tuition these days:Figure out a way to get over, or around, the new reality of tougher lending standards.Thereare currently four options for non-citizens to get student loans:

1) Home-country private lenders or government programs.本国的私人银行或政府项目。It sounds like this option wasn’t available to Fatima, but it is available to many other students.Unfortunately, Icouldn’t find any single site or information source that gives all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But here are a couple of places to start your search:Besides checking your home country’s education agencies and banks, students can ask for advice at the EducationUSA advising centers in American embassies and consulates around the world.Be careful about those loans, however.Many charge very high interest rates, have too short a repayment period for students, and require your family to pledge assets such as a house.

2) U.S.colleges.美国高校。Some American colleges are stepping into the breach by lending money directly to their students.I haven’t been able to find any kind of comprehensive list of schools with such loan programs, but the Overseas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 has this list of schools that offer the most financial aid to foreign students.Those are likely prospects.If your school isn’t on this list, it’s still worth asking your school’s financial aid office to see what kind of loans they can help arrang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Unfortunately for Fatima,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East Bay says it cannot arrange loans for students who don’t have American cosigners.

3) Friends a nd rela tives.朋友和亲戚。You could try the old-fashioned way of simply asking everyone you know for help.Or you could experiment with new, Web-based social lending options.Greennote.com and Fynanz.com, for example, offer students tools to persuade friends, relatives, and even strangers to lend them money.

篇4:朝鲜粮食问题及国际援助通道

一、朝鲜粮食供给状况

(一)农业资源贫乏,粮食绝对量不足

朝鲜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是朝鲜国家经济的根基。但朝鲜农业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耕地面积很少,占国土总面积的16%左右,其中山地和半山地占80%的比重。可耕地主要位于中西部海岸地区,即平安南北道和黄海南北道地区。该地区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并不良好。在冬季,平均气温零下5.5℃,无霜期只有六个月,7-8月多雨的夏季平均气温24℃,从5-9月每年降雨量为600-1400mm。所以要想保证获得好收成必须采取灌溉方法。

朝鲜农业用地共有185万公顷左右,其中 30万公顷用于种植谷物(包括水果、桑树),60万公顷用于种植水稻,65万公顷用于种植玉米,20万公顷用于种植蔬菜,剩余的5万公顷、4万公顷分别种植大麦和马铃薯。可以看出:朝鲜用于纯粮食种植面积只有160万公顷左右。而且在这些可耕种的土地上的土壤属于贫壤(PHS-7,有机营养物只有0.5%),并且由于山地较多,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朝鲜自9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300-400万吨,每年至少有200万吨的缺口。

(二)80年代,粮食实现了自给自足

1945年以前,日本统治朝鲜半岛长达36年,将山地和丘陵占80%的朝鲜北方建成以矿业为重点、无烟煤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当时很少农田,粮食不能自给。朝鲜独立后,高度重视发展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尤其重视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农业与粮食问题。1946年3月,朝鲜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土地私有制。朝鲜战争时期,农业遭到很大破坏,粮食大幅度减产。1958年8月,朝鲜农村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之后,由于朝鲜政府重视农业,加大了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加上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推进了朝鲜农业水利化、电气化、机械化的进程。60年代末,朝鲜农村已全部通电。80年代初,朝鲜水田面积与可灌溉旱田面积已分别达到10万和80万公顷,全部耕地面积的70%已实现灌溉;插秧的95%和收割的70%的农活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1984年,朝鲜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人均粮食约500 kg,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三)90年代,水、旱灾严重,粮食大幅度减产

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传统的经济体制的弊端不断突出,朝鲜的农业生产力开始下降,粮食产量逐渐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不得不依靠苏东国家的粮食援助和进口来弥补国内粮食的短缺。进入90年代以来,又遭遇了一连串严重的自然灾害:1993年的冻灾,1994年的冰雹袭击,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年的特大水灾,1997年的旱灾、海啸、台风,1998年的海啸、霜冻等,可以说,朝鲜是在自然灾害中度过20世纪90年代的。这一系列天灾导致朝鲜的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90年代头几年,朝鲜粮食已大幅减产,约为600万吨。1995年,朝鲜粮食锐减至350万吨。其后,1996年和1997年跌至低谷,分别为250万吨和270万吨,1998年为390万吨。1999年朝鲜粮食产量为1994年以来的最好收成,约为422万吨。

朝鲜粮食产量的急剧减少,使得朝鲜面临严重的粮荒。按1998年朝鲜约有2200万人口计算,每人每天半公斤口粮,全国共需约400万吨,再加上种子、饲料、工业原料等至少需要600万吨。但进入90年代以来,朝鲜的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300-400万吨,距离所需还有200万吨缺口。

(四)21世纪初,粮荒仍时隐时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进入21世纪,朝鲜为搞好农业、增产粮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种子改良、土豆栽培、两季种植、农作物间作等,使朝鲜的粮食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2000年的产量为359万吨,其后逐年增加,分别为2001年395万吨,2002年413万吨,2003年425万吨,2004年431万吨,在2005年达到454万吨(数据来源于《朝鲜经济改革的实态和展望》,金英允,统一研究院,2006年12月出版)。2005年对朝鲜来说算是粮食丰收的一年,朝鲜当局对此也非常满意,称从此将不再接受WFP等国际救援机构的粮食援助。但2006年,朝鲜的粮食产量为400万吨,低于2005年。而2007年8月的洪灾,使朝鲜的粮食产量大幅减少,仅为300万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低迷,也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库存减少和粮价上涨的现实,更加剧了朝鲜粮食匮乏的状况,650多万人的食粮得不到保障,急需国际社会援助。朝鲜正面临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最大粮食危机。

二、朝鲜粮食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一是朝鲜农业资源条件较差,耕地面积很少,而且以山地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二是自然灾害的影响。进入90年代后,朝鲜几乎连年发生自然灾害。1990年初,江原道的远山等海岸线一带发生了海啸,相当数量的农田遭到了海水的侵蚀,92年过多的降雨,造成冷害,93年出现旱灾,95、96年又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97年异常高温。这种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出现了一年比一年深刻的粮食危机。

(二)政策失误

一是长期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解放后,朝鲜根据建设自立民族经济的方针,照搬了当时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虽然把农业也提到同时发展的地位,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尤其是60年代后对国防工业的严重倾斜政策,导致了农业投资不足,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更新,农业机械仍停留在70年代水平,且大部分由于没有机油而无法使用。

二是过分密植与人造梯田运动,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朝鲜自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农作物的密植,密植程度超过正常限度,在施肥量不足情况下造成粮食减产。70年代后半期,又大规模开垦土地、修造梯田及围海造田,通过使耕地外延扩大的方法来增加粮食产量。由于山地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土壤结构改变,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三)管理体制束缚

由于朝鲜在经济领域长期采取权力集中的经营方式,工农业产品的生产经营缺乏竞争机制,生产管理者缺乏效益意识和市场观念,朝鲜的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在农村,由合作社强化形成的国营农场管理体制因“统得太死”而束缚了朝鲜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朝鲜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多次的改革,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

(四)农业体制改革不深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朝鲜政府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推行了多种改革措施。首先在管理体制上,从“分组管理制”到“分组承包制”再到“家庭营农制”,将合作农场的范围逐步缩小,使生产效率提高;其次在产购销体制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家统购统销的管理办法,放开粮食价格,使其随市场价格浮动,并按这一原则购销粮食,去除了价格背离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的弊端;第三,朝鲜政府还采取多种配套措施,如全国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等措施,以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应该说,这些农业改革措施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矛盾,缓解了朝鲜的粮荒问题,但并未完全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最根本原因是朝鲜的农业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的农业体制。就目前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手段在朝鲜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尚不十分明显。朝鲜目前的农业经济改革更多的是80年代末以来实行的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趋向的模式的延伸。朝鲜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措施,只能看作是对朝鲜传统农业体制的修补与完善,并没有其他相应的真正能够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改革措施。自2004年以后,农业改革就没有再深入的措施出现,所以,朝鲜的农业一直没有明显改善的迹象。

三、解决粮食问题的国际通道

朝鲜虽然一直倡导粮食自给自足,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实现起来很难。援助,就成为解决朝鲜粮食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朝鲜问题专家认为,每年反复发生粮食困难的根本原因不是自然灾害,而是结构性的经济困难。如果没有外部帮助,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善。多年来,朝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韩国、美国和联合国援助机构的援助。但“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援助也要改变方式。对国际社会而言,应采用开发援助的方式。过去对朝援助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避免“滥施争议”。 朝鲜当局也充分认识到开发援助的必要性。2004年夏朝鲜当局拒绝了联合国一般性的机构间联合呼吁机制(Consolidated Appeals Process,简称CAP),要求在朝鲜活动的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将所有人道计划转换为开发援助。这对根本性解决朝鲜的粮食问题意义重大。

采用开发援助,应利用好以下几个国际通道:

(一)南北通道

朝鲜在经济理念上特别强调“北南合作”和“民族共济”,主张北南之间“相扶相助”,呼吁“依靠本民族的力量”、“均衡发展民族经济”。作为同一个民族,韩国对朝鲜人民处于饥饿状态感到非常痛心。在过去10年里,韩国政府一直维持“阳光政策”,单方面且无条件地向朝鲜提供粮食援助。自2000年起,韩国每年免费向朝鲜提供45万吨粮食,而且其分发完全不受监督。2007年12月新任总统李明博上任以来,希望将对朝鲜援助与朝鲜弃核等众多问题绑定,这表明韩国向朝鲜无条件提供援助时代的结束。在这种形势下,开发援助对双方而言都不失为一种最佳合作方式。韩国宗教界一致认为应把1%的国家预算用作储备基金,援助朝鲜的经济开发。按此计算,韩国今年政府预算约为175兆韩元。预算的1%为1兆7500亿韩元,连续10年积攒下来,就形成了17兆5000亿韩元的巨额资金。如果每年有一半的资金用于消除朝鲜居民贫困的开发合作上,10年之后,朝鲜居民还会发生因饥饿而受苦的事情吗?

至于开发援助的方式应通过兴办合作农场,共同发展南北农业协力。韩国年产420-430万吨化肥,其中1/3以上出口。应借助这个优势,韩国主要提供化肥、育种,朝鲜提供农产品,以此带动朝鲜农业的发展。

(二)中朝通道

中国和朝鲜作为东北亚地区仅有的两个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彼此互为生要邻国,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联系。在朝鲜最大的外援国中、韩、美三国中,尤以中国援助最多,也最实惠、最有效。在朝鲜所有援助的粮食中,有一半左右来自中国,中国的粮食援助和石油供给已成了朝鲜的生命补给线。站在朝鲜的角度,应首选中国这条通道。第一,中国作为先转型国家,在农业体制改革和粮食产量提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发展模式必将对朝鲜未来农业改革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第二,朝鲜国内基础设施老化,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而发展农业会有比较大的基础建设投资。我国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工业化和农业化水平较高,与朝鲜的合作有着广阔的潜力。

中国对朝的开发援助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为朝鲜农业开发提供基础建设投资,如设备、资金等;二是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种子开发等。农业科技是农业增产的基本要素,朝鲜80%是山区,可耕种土地少,只有按照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才能提高粮食产量。

(三)美朝通道

朝鲜一直认为,美国的敌视政策是朝鲜体制安全的最大威胁。在朝鲜的对外政策中,解决对美关系是摆在第一位的。朝美关系得不到解决,朝鲜当局就认为根本不具备实施改革的外部环境。但同时美国又一直是朝鲜粮食援助的大国之一,即使在朝核谈判较为紧张的时期,朝鲜仍可以从美国那里获得粮食援助。因为美国认为这是帮助贫困国家的人民渡过难关的援助,不属于政治范畴。美国自1995年开始至今,向朝鲜援助了12多亿美元的粮食和能源。对朝鲜政府而言,想要的也绝不是一时援助,而是帮朝鲜经济打下牢固的基础,只有美国才能提供这样的帮助。现在美国已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美朝关系出现了改善的曙光。朝鲜应借此契机,尽快履行承诺,使弃核进程顺利完成,从而摆脱绝对的孤立状态,获得更大规模的、持续的开发援助。

参考文献:

[1]林今淑,朝鲜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2]宫玉涛,朝鲜农业改革评析.当代亚太,2007年6期 50-57页.

[3]马得勇,朝鲜粮食问题评估.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12期 8-12页

[4]李雪强,宫玉涛.金正日时代的朝鲜农业:在困境中求变,调研世界,2007年6期 37-39页.

篇5:国际粮食日演讲稿

你们知道吗?全世界人口约有70亿,可是却有8亿人正在挨饿。为此,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它呼吁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也在逐年增产增收,但人均粮食占有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主要依靠进口,而边远、贫困p受灾地区则要靠国家救济。可见粮食是多么的宝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是我们儿时就会背诵的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曾萦绕心头的古训。告诉了我们勤俭节约才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却比比皆是,有的同学挑食,把不喜欢的饭菜倒掉,有的同学不管自己能否吃掉,随便乱买零食。就餐时剩饭剩菜,在餐馆铺张浪费乱点菜谱等等这些都是浪费现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有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这样浪费,那么,这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损失。

篇6:中国粮食库存量远超国际标准

小麦库存还有2000亿斤,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小麦产量

针对大家关心的物价问题,张平表示,对于今年的物价趋势,我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说,我们还是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我们也是有能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大多数工业品都是供大于求的。我们重要的商品、生产资料,总体上供给还是比较充裕,尤其是粮食,这也是社会最关注、议论最多的,因为粮价是最基础的价格,也是群众最重要的一个支出项目。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粮食的库存量大体上等于一个国家一年消费量的17%—18%,这是比较正常的。现在中国的粮食库存达到了40%。最近各个方面对于旱情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会不会使小麦减产都十分关注。现在我们小麦的库存还有2000亿斤,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小麦产量。所以,我们粮食库存是充裕的。这就为我们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当然,我们也意识到物价上涨的压力,物价上涨还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2月份CPI或低于预期

张平在回答记者有关“控制物价”等方面的问题时表示,“2月份的数字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我听到各个方面的反映,2月份的物价指数可能还会更低一些。”

另一方面,张平认为,各地采取了临时性的补贴措施,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增加了临时补贴,或者是提高了补助的标准。总体上来说,抑制物价的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发改委回应国富民穷:

有信心扭转收入分配差距

有记者在提问时表示,在“两会”开始之前,一些网站征集了一些网民关心的问题,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民生改善。有网民说,当前我国是GDP一大步,财政收入两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

篇7:国际粮食援助

经过60多年的发展, 国际发展援助的目标、理论与模型、援助战略都在不断演变。援助目标从促进经济发展转向了有效缓解贫困、提高社会福利及改善政治与自然环境;援助理论从“大推进”、“起飞”理论转向“善治”理论;援助模型从“哈罗德-多马”、“两缺口”模型转向“结构调整”;援助战略从促进国家发展转向实施直接瞄准穷人的小型综合发展项目;援助主体从以官方发展援助为主转向私人资本、国际非政府机构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多方参与。19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援助的作用, 特别是对“华盛顿共识”指导下“附条件发展援助”的有效性提出了强烈质疑。围绕“援助有效性”的思考, 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视角:发展援助与经济增长和减贫, 发展援助与社会性别平等, 以及发展援助与善治。

一、发展援助与经济增长和减贫

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是援助国提供援助的人道主义理由, 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也是第一个“千年发展目标”。援助国通常采取投资和减免债务的方法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 资金和技术的援助有助于解决受援国内的储蓄不足和外汇短缺, 促进受援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援助模式能够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 从而减少贫困人口。但是一些学者的研究却证实, 援助与经济增长、减贫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也就是说发展援助在帮助或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结论上是模棱两可的[1]。

Mosley认为, 援助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间没有显著的内在联系, 原因之一是援助的可替代性和援助在公共部门的非生产性支出[2]。然而, 在微观层面上, 所有的援助机构都报告说它们大部分的援助项目和计划是成功的, 这种反差就是宏观与微观的悖论。在后来的研究中, Mosley又提出, 在国家内部重新分配援助能够影响减贫效果, 而再分配的标准往往与腐败、不平等和公共开支的组成联系在一起, 直接影响到援助的有效性。Boone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Mosley的结论, 援助是无效的, 因为援助往往用于财政消费而不是投资, 但是Boone承认援助对于改善人类发展基本指标如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普及小学教育有重要影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Burnside和Dollar使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分析了援助、经济与人均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 援助能够对具有良好的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的发展中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 在缺乏良好政策的发展中国家, 援助并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也就是说, 援助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援国内“软环境”的改善。因此Burnside和Dollar主张援助分配的选择性, 他们建议援助应该系统地分配给具有“良好”政策条件的发展中国家。Easterly等人用更新和扩充后的数据重新评估了Burnside和Dollar的判断, 但是找不到显著的证据证明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其良好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Easterly等人认为应当进一步围绕着对外援助研究宏观和微观的经济问题, 如援助是否能够推动受援国的政策和机构改革, 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是否有一些援助工作机制要好过另一些援助机制, 以及援助方和受援方的援助政治经济政策是什么[3]。

Sachs等人认为, 为了使非洲大陆脱离贫困陷阱应当大规模增加对非洲的援助, 而且应当采取赠款的形式而不是贷款的形式[4]。为了保证援助的有效性, Sachs等人还提出应当由受援国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来监督援助预算过程和开支情形, 这样才能保证援助资金真正用于投资而不是被消费掉, 不受约束的援助可能会增加公共开支而不是投资。Djankov等人反对Sachs提出的通过大规模增加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建议, 认为援助没有对经济发展起到任何作用, 反而还降低了受援国的民主水平。但是另一方面, Djankov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和私人援助及海外汇款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投资是非常有效的, 最后他建议通过向受援国提供贷款而不是赠款来提高受援国的责任, 降低向发展中国家汇款的费用及援助者之间进行目标协调等做法能够提高援助效率。Doucouliagos和Paldam对2004年以前的97份研究进行了分析, 考察了援助对投资、储蓄的影响, 直接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附带条件的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最终发现援助对投资、储蓄的影响很小并且不显著, 援助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也很小, 附带条件的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也可忽略不计。Masud和Yontcheva根据所选定的人类发展指标重新评估了发展援助的有效性, 他们选取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和文盲率。Masud和Yontcheva总结说, 非政府组织的援助能够明显降低婴儿死亡率, 而政府间的双边援助则不能;至于文盲问题, 则无论是非政府组织援助还是双边援助的效果都不太明显。Masud和Yontcheva第一次从宏观经验层面上研究非政府组织援助的有效性, 其援助行动不与受援国政府行为相冲突, 并且确认了非政府组织行动的合法性。Moyo提出, 过去50年富裕国家提供给非洲国家的高达上万亿美元的发展援助, 非但不能帮助其减少贫困和促进增长, 反而造成这些国家贫困程度继续上升, 增长率稳步下降, 数以百万计的人继续受苦。Moyo认为对援助的过度依赖已经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一个依赖援助、腐败、市场扭曲、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 依赖援助而加深贫困与拒绝援助而发展繁荣的国家之间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

中国学者周弘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苏联对华援助和1979年后的对华多边援助、双边援助及非政府援助, 不仅梳理了对华援助的机构、渠道和数量, 也分析了外援为中国带来的理念、方式和机制的变迁。周弘认为, 由于中国在接受发展援助时能够自主地制定发展战略, 在发展合作中保持平等地位, 坚持“自强”精神, 调动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引导多元的援助者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因此中国在提高援助有效性方面是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借鉴的[6]。

二、发展援助与社会性别平等

“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三项目标是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利, 这一目标被认为是实现其他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在2000年9月的联合国千年发展会议上, 各国政府承诺, 以一种交叉性的方针实现处理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广泛的战略发展目标, 其中包括教育、就业、获取生产资源或其它减贫、消除饥饿和防治疾病手段。因此, 探讨发展援助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有效性的角度就包括:社会性别视角是否成为发展援助项目的主流视角之一;发展援助项目是否使两性平等受益、并且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发展援助资金是否用于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等方面的内容。

Waal对发展援助与社会性别平等的研究是从构建社会性别主流化评估框架入手的。她认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工具之一,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成果既可以定量化反映 (例如女性参与项目或者从中受益的人数) , 也可以定性化反映 (例如女性公平地受益或女性更有能力挑战性别不平衡、推动性别关系的转型) 。Waal提出了一套从社会性别主流化视角评估发展援助项目是否有效的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同等 (女性和男性平等的表述和参与) ;平等 (女性和男性相同的途径、控制程度、机会、酬劳和获益) ;公正 (根据女性和男性各自的需求和考量而产生的参与、途径、集会、酬劳和获益比例, 性别关系中女性的充权和转变) ;充权 (为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平等和充权程度而发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上的变化) ;以及转变 (改变性别秩序;改变现有的资源和责任分配体系来建立平衡的性别关系) 。Waal认为采用这套社会性别主流化评估标准将真正评估女性和男性从多大程度上改变了造成女性从属地位的认识、价值、规则和实践, 能够真正衡量发展援助项目的有效性。Schech比较研究了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和《减贫战略文件》, 指出在世界银行的这两份文件中, 都没有恰当分析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和不平等与贫困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是强调妇女如何被剥夺在权利、资源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发言权, 这说明世界银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援助机构, 其援助的政策和实践并没有完成从妇女参与发展到社会性别与发展的转变, 没能将社会性别问题系统地纳入其政策和实践。Schech批评世界银行采用发展的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方法推崇市场引导减贫, 为承担大部分再生产任务的妇女的健康和福利带来了负面影响, 更进一步加深了两性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等。2006年,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为了在2015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发达国家新设计的援助体系应当与发展中国家确定的重点发展援助目标相一致, 其目的是将不同援助资源集中起来直接支持国家预算或专门的部门, 并确保援助流量更加稳定[7]。为确保援助的有效性, 对在国家层面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跟踪是通过透明的和可监测的国家执行评估框架来进行的。但是, 这些评估工具中缺乏社会性别平等的元素。因此, 文件建议, 为支持社会性别平等, 新援助体系应当包括对政府和援助方的问责制, 以跟踪对他们对社会性别平等所做的贡献。Van Reisen认为, 随着新援助体系的引入, 援助资金越来越多地通过直接预算援助流向伙伴国政府, 要弄清楚有多少援助资金是用于推动伙伴国社会性别平等就变得越来越困难。Van Reisen通过考察九个双边援助国, 指出在分配发展援助资金方面, 社会性别平等未能被充分地纳入国家规划中, 并且几乎没有什么机制来对结果进行监测或者来评估这对社会性别平等目标有什么影响。因此, Van Reisen在报告中提出可以采用由“社会观察”组织开发的“社会性别平等指数”作为解决办法, 此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在社会性别平等方面的进展或倒退。

2007年11月,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在曼谷召开了性别与发展问题会议, 讨论了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发展如何筹集资金及其分配的问题。会议报告称, 尽管妇女的经济参与为亚太地区成为过去十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经济增长并未给本地区一些主要领域的两性平等带来增长。妇女不仅承受了由于社会发展投资减少带来的负担, 如卫生、教育等公共开支减少对妇女健康造成的有害影响, 并且就业环境也影响了妇女获取平等公正的工资、社会保障福利、安全工作环境、医疗保健以及行动和结社自由的权利。报告认为, 社会性别平等和可持续社会发展之间的根本联系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要素, 而各国对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承诺的共同障碍是划拨资源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增加国家社会性别预算, 推动民间妇女组织、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筹集资金和提供信息以外, 国际资源, 如双边和多边机构, 发展援助和供资组织也应当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8]。

三、发展援助与善治

世界银行在1989年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善治” (Good Governance) 的概念, 报告中将非洲面临的危机概括为“治理危机”, 并且将援助无效与治理问题联系起来。随后, 世界银行扩大了以善治为核心概念的发展战略的政策领域。然而, 直到1998年世界银行的另一份报告《评估援助:什么在起作用, 什么没起作用和为什么》 (Assessing Aid:What Works, What Doesn’t, and Why) 出台, 将善治作为援助条件的主要思想才形成。在这份报告中, 世界银行解释了发展援助和治理质量之间的关系, 坚定地认为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健全的经济管理”和有效的制度;报告赞同应当依据贷款国的政策表现和改革承诺来有选择性地发放援助, 而不是仅仅根据其贫穷程度或发展需要;报告还呼吁世界银行为治理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专业知识以实现成员国的发展目标[9]。至此,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下,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了提高援助效益, 确保受援国偿还贷款的能力, 将“善治”作为其评估受援国现状的主要标准之一。这些国际金融机构认为, 要在受援国实行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政治状态。影响国家治理的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的类型;在发展的观点下, 行政当局管理经济和社会资源的过程;以及政府制定政策及有效地实施政策的能力。

自1999年以来, 世界银行一直通过制度和治理评论来评估治理质量, 并且制定指标以衡量150多个成员国的治理质量。但是这些指标大多是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对贷款国的投资风险评估, 不仅不能解决治理面临的真正问题, 而且也没有显示出发展和治理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国际援助界内部, 围绕支持政策改革的援助数量和条件的讨论占据了主导地位, 却没有从根本上质疑附条件援助存在的缘由。Santiso对附条件援助能否改变贷款国的机构治理提出了疑问。他认为, 治理的质量最终由受援国的民主制度所决定, 世界银行要稳定地提高贷款国的善治并且再次进行投资, 就必须要明确解决权力、政治和民主的问题。附条件的援助不能实现其预期目标并带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的政策改革已经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事实, 因此援助方需要一种更加激进的做法, 即以援助契约的形式在互惠的基础上放弃利用援助来控制受援国。最近有关结构贷款条件下附条件援助的研究证实成功实施有条件援助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Mosley等人对世界银行政策性贷款的研究证明, 援助条件的力度和承诺的成功改革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这一结果也被世界银行自己在非洲国家的援助和改革案例研究所证实, 在这些案例中援助不能买到改革, 附条件的调整贷款也未能诱发政策变化。Killick在研究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调整贷款的基础上, 揭穿了附条件援助能够“买”到更好的政策和促进治理机构健全的假象。在援助依赖和治理质量的实施研究中, 世界银行的研究人员Knack也认为援助导致受援国腐败增长, 官僚机构稀缺人才的流失, 并且削弱了制度建设和问责制, 援助依赖事实上明显削弱了受援国的治理质量。Hermes和Lensink指出, 发展援助只有在受援国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时才能发挥作用, 即必须具有健全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强大的政府机构。他们强调, 可以通过援助“买”到良好的政策是一个神话, 提供附条件的援助要求政策改革并不能导致改善经济政策[10]。Kaufmann指出, 援助有效性已经成为援助产业的核心概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们日益认识到不仅经济政策关系到援助的有效性, 善治和控制腐败也是实现援助有效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 善治和反腐败是确保援助支持以国内为主导的治理改革并且对全国发展和减贫起重要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11]。

(编辑:许丽丽)

参考文献

[1]Simeon Djankov, Jose G.Montalvo, Marta Reynal-Querol.Does Foreign Aid Help?[J].Cato Journal, 2006, 26 (1) .

[2]Paul Mosley.Foreign Aid:Its Defense and Reform[M].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4.

[3]William Easterly, Ross Levine, David Roodman.Aid, Policies and Growth:Com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94 (3) :780.

[4]J.Sachs, J.W McArthur, G.Schmidt-Traub, et al.Ending Africa’s Poverty Trap[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004, (1) :144-145.

[5]Dambisa Moyo, Dead Aid:Why Aid is Not Working and How There is Another Way for Africa?London:Penguin Book Ltd, 2011.

[6]周弘, 张浚, 张敏.外援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7]UNIFEM.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in New Aid Modalities and Partnerships[R/OL].UNIFEM discussion paper, 2006, New York:UNIFEM, http://www.unifem.org/attachments/events/UNIFEM-EC_Conference_Report.pdf.

[8]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性别与发展:新出现的问题和挑战[C/OL].新出现的问题社会委员会第四届会议.2007, 11.http://www.unescap.org/esid/committee2007/Chinese/CESI4_3C.pdf

[9]World Bank.Assessing Aid:What Works, What Doesn’t and Wh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0]Niesl Hermes, Robert Lensink, Changing the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Aid:A New Paradigm?[M].London:Routledge, 2001.

上一篇:党代会大会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下一篇:微店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