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2024-04-30

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精选8篇)

篇1: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肥城市人民政府令

第58号

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张成伟

二○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现予公布,自

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山东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及市政工程、装饰装修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泥浆及其它废弃物。

前款规定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建筑垃圾的产生、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和利用等处置活动。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局是本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监督施工工地路口硬化、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冲洗、保洁防尘等 2 措施的落实,查处违反文明施工管理的行为。

市规划部门负责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的规划、定点工作。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道路通行管理,查处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市交通运输、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保、财政、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鼓励建筑垃圾开发和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二章 许可管理

第六条 建筑垃圾实行处置许可制度。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

第七条 申请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书面申请(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建筑垃圾运输的数量、时间、路线和处置地点名称;与持有《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的运输单位签订的合同;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土地用途证明);

(二)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三)建筑垃圾处置费缴纳凭证;

(四)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后20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须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确定建筑垃圾处置单位。中标单位凭中标文件、合同等,申请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第十条 市政、园林绿化、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房屋征收、旧村改造及日常性维修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置单位向市城市管理部门申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后,委托有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的单位进行运输。

第三章 施工管理

第十一条 建筑垃圾处置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

因工程建设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垃圾,建设单位、施工单 4 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承担处置责任。

第十二条 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建筑垃圾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围挡、公示牌、警示标志,硬化工地进出口道路;设置符合要求的车辆冲洗保洁设施,配备专职保洁员,进出工地的车辆应当经冲洗保洁处置干净后,方可驶离工地;定期对施工现场洒水防尘,并对裸露泥土采取覆盖措施;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监控设施;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或公共场所堆放建筑垃圾和物料的,应当征得市城市管理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四章 运输管理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处置建筑垃圾,应当委托已取得《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运输。

个人和未取得《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活动。

第十四条 从事建筑垃圾运输服务业务,应当向市城市管理部门申请核发《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申请单位 5 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有独立银行帐户和税务登记证及税票;

(二)有10辆以上载重量5吨以上的自卸车辆;

(三)运输车辆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

(四)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有从事渣土处置业务相关的经营服务项目;

(五)运输车辆必须具备相应的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条件,车容整洁美观;

(六)有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具有健全的运输车辆运营、安全、质量、保养和行政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市城市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及时对申请单位进行实地核查。予以核准的,颁发《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将取得《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及已登记的车辆予以公示。

第十六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要对运输车辆实行统一样式,纳入市级数字化监控平台进行统 一监控,并实行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 取得《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在承运建筑垃圾前,应当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签订委托运输协议,持委托运输协议向市城市管理部门申领《建筑垃圾运输准运证》,并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

《建筑垃圾运输准运证》应当载明建筑工地名称、运输单位名称、车牌号、行驶路线和时间、建筑垃圾倾倒地点等事项。

《建筑垃圾运输准运证》实行一车一证,严禁涂改、转借、跨项目和逾期使用。

第十八条 运输单位运输建筑垃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车携带《建筑垃圾运输准运证》等相关证件;

(二)按照核准的时间、路线、地点运输和倾倒建筑垃圾;

(三)做到密闭运输,防止带泥上路,中途泄漏、遗撒、丢弃建筑垃圾;

(四)严禁超重运输建筑垃圾。

第十九条 运输单位在清运时间内应安排人员或委托专业市容环境卫生服务单位做好车辆运行线路沿途的污染清理工作;清运过程中造成公用设施损坏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 《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1年。期满如需延续运输服务资格的,应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提出延续申请。

第五章 消纳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筑垃圾的排放、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 建筑垃圾消纳场地包括专用场地和因工程需要回填建筑垃圾的场地。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地的建设应当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由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设置,由市城市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处置场地消纳建筑垃圾。

第二十三条 建筑垃圾专用消纳场地的管理人员,要对入场车辆实行严格管理,杜绝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垃圾入内;合理安排倾倒,做好服务工作,并对弃置的建筑垃圾及时平整,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需要消纳建筑垃圾回填基坑、洼地及其他场地或者开发利用建筑垃圾的,应当向市城市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城市管理部门统一安排调度。第二十五条 单位办公(营业)或居民因装饰、建造、维修等产生的零星建筑垃圾,应当按照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统一临时堆放,并按规定交纳有关费用。临时堆放建筑垃圾点应当符合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的要求。

临时堆放的建筑垃圾,由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手续后,委托具有建筑垃圾运输资质的单位按照规定的要求统一清运。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依照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山东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查处。对妨碍、阻挠市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建设工程物料的运输、堆放和使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10

篇2: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____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本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 ____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五条 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第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内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第七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___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具体条件按照《建设__关于纳入____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 禁止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十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十一条 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

装饰装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四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第十六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因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的,应当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纠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超越法定职权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第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狗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___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___万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施工单位处

___万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___元以下罚款。

篇3: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一般所说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1]。建筑垃圾的来源于:土地开挖、道路翻修、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等[2],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和成分性能差异大等特点。

建筑施工、建筑装修和建筑物拆除等不同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其组成成分差异较大。城市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不仅引起严重的环境和交通运输问题,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本文对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分析,并以厦门为例,探讨了城市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资源管理,本项研究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指导价值。

2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析

2.1 建筑施工垃圾

建筑施工垃圾主要由碎砖、砂浆、混凝土、桩头、包装材料、屋面材料、钢材、木材等组成, 这些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80%,其中碎砖、砂浆、混凝土能占总量的50%[3]。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垃圾主要来源于预制桩截下的桩头、灌注桩上部浮浆层截去、浇筑混凝土时的散落和溢出等(图1)。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碎砖主要来源于砌块砌筑中的砍砖、搬运破损、临时设施砌筑等。而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砂浆废料的主要来源于施工操作散落、拌合过程、搬运散落等。散落在施工现场的各类建材的包装材料也是建筑垃圾的一部分。但碎砖和砂浆是建筑施工垃圾的主要成分(图2)[4]。

单位建筑面积产生施工垃圾的数量一般在40~200kg/m2之间。影响建筑施工垃圾产生数量的因素有:图纸变更引起的返工、主体施工中的砌筑、砂浆抹灰、泵送混凝土的浪费等。建筑垃圾产生量与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的素质、房屋的结构形式及特点、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5]。

2.2 建筑装修垃圾

建筑装修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块、木块、刨花、灰土、废陶瓷、废五金和废杂物等组成,建筑装修可以分为已有建筑的装修改造和新建筑的装修,已有建筑装修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是新建筑的1.4~3倍(图3),装修过程中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将产生约0.1~0.4m3的建筑垃圾[6]。

新建房屋的二次装修会造成结构破坏、资源浪费和施工扰民等各种问题,根据测算,每100平方米毛坯房装修产生2吨左右建筑垃圾。

2.3 建筑物拆除垃圾

建筑物拆除是主要的建筑垃圾来源,拆除建筑物的原因主要有城市规划的变更、旧城改造、道路建设的需要、违章违法建筑和临时建筑、因地震、台风、洪水、战争、工程质量缺陷等造成的建筑物倒塌等。由于城市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配套差、城市建设土地资源缺乏等原因,旧城改造拆迁成为很多城市的主要建设形式,由此引起大量房屋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图4)[4]。建国初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建造标准低、质量和环境条件差,成为各地拆除的主要建筑物[7]。

3 厦门地区建筑垃圾产生量的估算[4]

建筑废料计算方法有:按建筑面积计算方法[8,9],按建设投资计算方法[10]和按人口计算方法[11]等。全国建筑垃圾的产生缺乏相关统计资料,为具体说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本文以厦门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厦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获得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9.26平方米提高到31.9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7.55平方米提高到46.3平方米。厦门岛内城市化水平高,岛内建设主要是旧村、旧街、旧片区、旧城改造,以及许多片区的综合改造。面临许多“城中村”改造问题[12]以及老区更新、改造问题[13],大量已有房屋需要拆除,如厦港片区范围内的房屋(图5)。

仅厦门岛内湖里区,2006年拆迁房屋93万平方米;2007年拆迁房屋100多万平方米;2008年拆迁房屋116.8万平方米,拆迁总量占全市一半;2009年拆迁261万平方米,房屋拆迁占全市总量的67%以上,拆迁量创历史纪录[14]。2009年全市共拆迁房屋建筑面积389.91万平方米[15]。反映出厦门拆迁改造面积逐年增大的情况。

以拆除民用房屋建筑每平方米产生1.0吨建筑垃圾估算,2009年厦门全市产生建筑垃圾389.91万吨。2009年全市合计住房面积63358314.78平方米。平均楼龄为15.4年,按平均楼龄期有三分之一房屋进行再次装修估算,每平方米产生0.1吨建筑垃圾,共计产生13.72万吨。2008年厦门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45457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生成70公斤建筑垃圾估算,施工产生建筑垃圾199.18万吨。2008年房屋建筑竣工9660528平方米,按二次装修平均每平方米生成15公斤建筑垃圾估算,二次装修产生建筑垃圾14.49万吨。2008年厦门全市合计产生建筑垃圾617.30万吨,各个环节产生的建筑垃圾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拆除和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占较大的比重。

2008年厦门全市水泥消耗量为3978646吨,按混凝土中水泥和砂石比例1:4估算,2008年砂石消耗量为1591.46万吨。如果全部建筑垃圾用于替代砂石骨料,也仅仅能满足38.78%的消耗量。

所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在厦门这种土地资源紧张、城市改造速度很快、人口快速增加的地区,加强建筑垃圾再利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 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管理都很重视,都把建筑垃圾作为可再利用的资源进行管理。通过立法和经济措施,对建筑垃圾再利用进行规范、引导和鼓励,再利用率一般都达到50%以上,但具体做法因各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和管理制度不同而各有特点,通过立法明确责任进行强制性管理是共同特点。从法规、政策、思路、经济、环境、社会等几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实现再利用和资源化是有效的途径[4]。

日本产生的建筑垃圾约8200万吨,占总垃圾量4亿吨的20%,1995年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达到58.3%,2000年提高到84.8%,其中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率从64.7%提高到96.2%[16]。澳大利亚每年每人平均产生1吨固体垃圾,其中16~40%是建筑垃圾,约50-80%的材料被重新利用或再利用,拆除的混凝土多被用于生产再生骨料。

从厦门地区建筑垃圾总量估算可以发现,特殊时期一个地区会集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厦门地区特点,考虑长期发展和短期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开展工作,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

4.1 制定技术标准

针对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首先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规范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等各个环节,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保证建筑废弃物减排和再利用的实现,做到有序和规范。

如深圳市颁布的《建筑废弃物减排技术规范》(SJG21-2011)对建筑废弃物减排设计、减排施工管理和减排施工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再利用、资源化等因城市不同,所采用的方式和产品也不同,需要制订相应的技术规程。《深圳市绿色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技术规范》包括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再生骨料混凝土实心砖、再生骨料混凝土空心砖、再生骨料混凝土路缘石、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透水砖、再生骨料混凝土植草砖等混凝土制品。北京的地方标准《再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B11-803-2011)针对框架、框架-剪力墙、筒体等多层和高层结构体系。上海的地方标准《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GT J[1])涵盖了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再生混凝土道路、再生混凝土构件等应用范围。这些规范和规程构成了从建筑废弃物产生源头到零排放的技术要求,实现减量、再利用、资源化等管理原则。

4.2 推动住宅一次性装修

推行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可规范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市场,实现家庭居室装饰装修产业化;还可杜绝家庭居室装饰装修过程中,野蛮施工酿成的建筑物安全隐患;另外还能减少初装修与二次装修之间重复工作造成的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避免因二次装饰装修时间差造成的不同用户之间的作息影响,消除由于二次装修而形成的空气粉尘污染源,更重要的一点是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此外,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和二次装修相比还会降低装修成本。厦门市自2010年4月起,岛内新批商品住宅项目必须实行一次性装修。同时已配套完善了相关政策,重新认定一次性装饰装修商品住宅的交房时限,并制定相应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验收标准及材料检测标准,以及制定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的指导性造价定额[17]。

4.3 加强设计与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要有效控制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一方面要进行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管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另一方面要开展建筑垃圾源头管理,从设计、建筑施工以及施工管理这几个环节上做好材料控制、工艺选择以及教育培训等工作。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慎重,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所在地气候以及成本问题,选择板材、预制构件等。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绿色建材,如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17]。

4.4 加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推广

建筑废弃物减量、再利用、资源化等涉及许多新的技术和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社会各界热情高,但参与的企业少、技术配套差,面临很多管理、设备、业务开展等新的问题。以城市建筑废弃物填埋场或大片改造区域为对象开展工程试点可以带动企业迅速成长,积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快速转型。如厦门地区利用建筑渣土制造墙体材料综合利用项目,深圳塘朗山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就地绿色消化、再生利用的试点,而深圳南科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现场处理的方法,实现零排放,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广效果。

4.5 促进建筑废弃物在结构新材料、新构件中的工程应用

结构新材料主要体现在高强度钢筋和钢板、高强混凝土或超高强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再生混凝土等对已有材料的提升和新材料的开发,新构件主要体现在空心钢管混凝土、钢管再生混凝土、保温混凝土剪力墙、空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的研发。建造方式主要为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采用绿色评价等指引方法促进建筑废弃物与材料、构件、建造方式等技术的结合和应用,建立专门技术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地方技术选择,促进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多种快速发展。

4.6 建立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标准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类建筑工程发展的主题。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制订了建筑可持续评价体系和模型,较为流行的主观评价体系有英国的BREEAM和美国的LEED,客观评价模型有美国的BEES、加拿大的ATHENA、澳大利亚的LCAid、英国的ENVIST等。我国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了《建筑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突出了节约能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以及保护环境。

工程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消耗大部分资源而且在建造、使用及拆除的全部活动过程中占据主体,是建筑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混凝土结构规范(the Spanish Structural Concrete Code,EHE -08 in Spanish) 提出了整体价值可持续评价模型(The Integrated Value Model for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MIVES model)评价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性。在我国《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中也提出要使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性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在结构方案中提出了应符合节省材料、降低能耗与保护环境的要求。正在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要求结构体系选用应考虑节约资源。建立具体的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标准将有助于更广范围内解决建筑垃圾再利用,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

5 结语

篇4: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一是城市管理必须是综合管理,涉及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这是城市管理理念和思路问题,因为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任何一个职能部门的职责都无法全面涵盖。如果城市管理非要落实到一个主体,那就只能是城市人民政府。即便是建筑垃圾运输,就是再窄一点:渣土运输,也至少牵涉到住建、交通、城管、公安、环保、市政市容等6个部门,这六个部门单打独斗就会出现多种不协调、不合拍、不顶事儿的结果,施工扬尘、道路遗撒、路面塌陷、垃圾成山等都是具体体现。北京市成立了由市政市容委牵头的建筑垃圾管理联席会议,落实了齐抓共管的体制,一年的运行效果良好。印证了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和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城市管理必须有抓手,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是思想上的抓手,空气清洁行动计划和APEC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任务在北京的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必须统一思想,要像保奥运一样顾大局、识大体。部门敢碰硬了,推诿问题不见了,动力问题也就解决了。其次是技术上的抓手,建筑垃圾运输关键环节在车辆,北京市从落实地标《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改车入手,协调相关部门、动员行业组织、引导车辆生产和运输企业投入到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升级中来,形成了合力。

三是城市管理必须引入社会力量,让监督无处不在。北京市把“一偏二小五阶段”作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重要地区和重要环节,发动系统内员工把微信微博作为群众投诉和发现问题的途径,通过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帮助运输公司改车、安装定位系统,有效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力量,大大提升了专业和社会监督力量和力度。配合严格执法,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建筑垃圾管理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局部,但它解揭示了城市管理的规律。城市管理涉及运行的方方面面,涵盖城市秩序的各个角落,具有综合性、制约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做好城市管理大文章,需要政府的大手笔。成立联席会议,构建公务协助机制是应对城市管理综合性特征的内生要求,北京建筑垃圾的管理实践印证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必要性。

最近郭金龙书记讲到:“不管看到多少高楼大厦、名胜古迹,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就会损害首都的美好形象;不管上了多少项目,一条没人管理的臭水沟就会凸显发展的薄弱环节。”这用短板理论揭示了城市管理的制约性特点。也就是说,与抓经济工作不同,城市管理的重点区域不是CBD,城市管理的关键环节不在核心区,而是问题多发的偏远地区、小散乱的城乡结合部、各部门专业管理的遗漏或薄弱环节。

这刚好揭示了城市管理的社会性特征,其工作量大面广,仅仅靠行政部门、执法力量、脆弱的行政处罚远远不能奏效,即便是联合执法、资源共享、链条配合、信息技术、齐抓共管也未必能够全覆盖,所以必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动群众,多渠道、广覆盖,让监督无处不在。

此外,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属地管理基础之上的巡视、换防监督、交叉抽查制度,让权力寻租阳光杀毒;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沿着酒驾入刑的思路,宣传严惩案例,增加威慑力,提高违法成本,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必须完善相应的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公务协助的内生动力。

篇5: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初,**城管执法局、创建办、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审批许可组、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根据桐乡市政府统一部署和《桐乡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并将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与建筑工地创卫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截至11月底,审批许可组已办理建筑垃圾处罚核准20多起,3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达到《**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标准,通过审批核准。督察指导组、联合执法组走访指导施工单位100多家,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置建筑垃圾3000多立方米。城管执法各辖区中队针对建筑垃圾乱倾倒、装潢垃圾处置等的特点,组织力量走访装修公司、开展夜间执法巡查活动,对电瓶三轮车乱倒建筑垃圾、装潢垃圾堆放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教育纠正,查处违章行为10多起。通过前阶段整治,建筑垃圾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处置,乱倒建筑垃圾现象明显好转,建筑垃圾事先审批核准制度基本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当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刚刚起步,长期以来建筑垃圾处置处于无序化状态,一些施工单位、道路开挖单位、运输单位以及装修单位及人员尚未形成实施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意识,少数电瓶三轮车、施工单位人员对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不理解不配合,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2、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刚刚起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的监管机制有待探索和完善,如何应用市场化手段来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办法有待进一步创新。一些镇、街道尚未开展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少数运输单位偷倒、乱倒现象仍然存在。3、建筑垃圾执法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建筑垃圾运输处罚主要在晚间进行,目前对建筑垃圾的执法管理主要依靠通过延长管理时间,开展联合整治的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力物力的投入较大。在执法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创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执法的实效性。4、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建筑垃圾消纳场对建筑垃圾收纳处置,主要用于工程回填,尚未对建筑垃圾中石料、砖块等实施综合利用,形成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二、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目前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建议以引导建筑垃圾市场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为着眼点,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加大对建筑垃圾源头治理力度,加快实现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化。

(一)继续加大宣传发动,提高群众自觉遵守意识

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培养群众的自觉遵守意识十分重点。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的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建筑垃圾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群众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自觉性。一是进一步做好上门宣传指导工作。督察指导组和城管执法各中队要树立长效管理意识,建立定点、定人联系制度,继续走访施工单位、装潢单位等,发放建筑垃圾规范处置宣传资料,宣传解释规范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重要意义和乱倒、乱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指导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施工单位、装潢单位做好建筑垃圾审批核准、包扎覆盖、规范消纳等措施,逐步让群众知道在运输处置建筑垃圾时应当遵守什么样的规定,提高规范建筑垃圾管理的自觉性。二是加强新闻媒体报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营造氛围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建筑垃圾整治进展情况、先进典型的报道力度,对违章行为及时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三是研究建立行业协调沟通制度。根据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行业起步时间较短,行业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情况,逐步建立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业交流会、座谈会等工作机制,听取多方意见,宣传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行业秩序,完善行业自律制度,营造自觉遵守管理规定的良好氛围。

(二)整合管理资源,完善建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

要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关键在于建立建筑垃圾长效机制,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要在建立审批核准、部门联合整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管理办法。一是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制订建筑垃圾运输行为监管制度,建立运输单位台帐资料,对运输单位违反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违章行为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将违章行为记录在案,在对运输单位资格审批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对违章行为恶劣的,取消其运输建筑垃圾的资格。二是要建立经

常性联合执法机制。建筑垃圾管理一项长期性工作,由于建筑垃圾违章行为涉及城管、建设、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对无证运输、乱倒、乱堆等违章行为从严查处。三是要研究引进市场化机制。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逐步建立公开招标制度,公开建筑垃圾清运单位、数量、竞标情况等内容,提高建筑垃圾管理效益,规范建筑垃圾市场秩序,并实现建筑垃圾的公开化、透明化。四是要推进镇、街道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要根据各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镇、街道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建立镇、街道建筑垃圾收纳中转站,建立二级转运网络,扩大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的范围,消除管理空档,实现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城乡一体化。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建筑垃圾执法管理的实效性

要进一步总结建筑垃圾管理的经验,探索建筑垃圾管理方式方法,规范建筑垃圾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实效性。一是要建立定点指导和区域负责制度。根据城管执法各辖区中队的区域划分,按照“谁的区域产生建筑垃圾,由谁监管”的原则,在施工单位、道路开挖等建筑垃圾处置审批核准时,确定1-2名辖区城管队员,作为建筑垃圾管理联络员,负责建筑垃圾运输、消纳等环节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帮助解决审批手续,指导规范营运等工作,把管理关口进一步前移,防止违章行为的发生。二是研究建立建筑垃圾运输消纳信息化管理系统。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对运输单位的运输车辆安装gps数字定位系统,将运输车辆编号、运输时间、运输路线纳入数字化信息平台,对运输、消纳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督。通过提高建筑垃圾监督管理的科技含量,减少管理和执法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管理成本。三是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针对建筑垃圾管理的特点,在查处违规运输、消纳建筑垃圾时,要突出对施工单位等建筑垃圾产生源头的治理这一关键环节,重点加大对产生建筑垃圾单位的处罚力度,控制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四)改善处置办法,逐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篇6:城市建筑垃圾清运管理意见

1.施工施行前,所有的施工单位出具渣土运输、堆弃的量、工程回填量的有关文件,提交运城住建部资源化管理中心审核。

2.对施工的工程清表、沟槽余方弃置外运消纳土方数量,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内容,结合工程量和施工特点,为实现合同工期目标,制定计划渣土外运施工制定相对的运输时间表,提前提交住建部资源化管理中心审核。

3.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施工单位必须提供给住建部建筑垃圾消纳证,方可建设施工,具体办理消纳证准备的内容如下:

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消纳许可证准备材料包括:①与合格的、政府认可的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签订的《委托清运合同》两份。②与合法合规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理场签订的《处置合同》,需要原件。

篇7:桐乡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经市十四届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和《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控制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房屋装饰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局是本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规划建设、公安、交通、环保、物价、工商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共同做好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第六条 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应会同市规划建设部门根据本市城市规划区建设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按计划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和中转站,使各类建设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得到及时处置、合理利用。

第七条 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建筑垃圾消纳场和专业经营、运输建筑垃圾的企业,鼓励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

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应符合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规划,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消纳场周围必须设置2米以上的标准围墙;

(二)消纳场内道路应硬化,并应在出口处配备车辆清洗设施;

(三)具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和设备,有排水、消防等设施;

(四)设置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

(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用房,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条 市建筑垃圾主管部门在必要时可根据建筑垃圾处置的实际需要,设立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应基本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消纳场受纳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第十条 建筑垃圾运输经营单位申请办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地;

(二)有不少于20辆核定载重质量5吨以上的自卸车辆;

(三)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四)运输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

(五)用于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依法取得道路运输许可证和车辆行驶证;

(六)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实行一车一证,有效期一年。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手续时,应当同时向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

申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包括建筑垃圾运输的种类、数量、时间、路线、处置地点);

(二)建筑垃圾分类处置的方案和对废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

(三)与运输单位签订的合同和运输车辆持有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

第十二条 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及相关资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建筑垃圾处置纳入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工程验收监督内容。

第十四条 禁止涂改、倒卖、伪造、出租、出借、转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

未取得市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核发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不得擅自从事建筑垃圾处置业务。

第十五条 居民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由物业管理企业委托有资质的建筑垃圾运输经营单位清运;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应当堆放到社区居委会指定的临时堆放地点,由市容环卫部门负责清运。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七条 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接受城市建筑垃圾主管部门的检查;

(二)按照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核定的时间、路线、地点运输和倾倒建筑垃圾,需要进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的区域内运输的,应当事先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措施,不得超载运输,不得车轮带泥行驶,不得抛撒、泄漏、遗撒建筑垃圾。

第十八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建筑垃圾处置费的具体标准由市物价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核准。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处置城市建筑垃圾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依法查处。

未经许可进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的区域内运输建筑垃圾的,由公安交通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妨碍、阻挠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市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解释。

篇8:肥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物流的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其中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此行业的贡献不容忽视, 所以中国要成为东亚乃至环亚太地区的物流中心, 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也是重中之重。类推之, 对于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 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开发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开展, 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又一贡献。

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综述

1.1 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种类[3]

随着城镇建设的深入发展, 各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逐渐增多, 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垃圾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事实上, 建筑垃圾是可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至今国内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及企业针对建筑垃圾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探索和研究, 对国家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1.1 建筑垃圾的界定

狭义界定:建筑垃圾是旧建筑物及构筑物拆除后废弃的部分。

广义界定:建筑垃圾包括建筑物拆除下来的砖;旧建筑拆除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部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如未用完木材、落地砂浆、混凝土、金属制品、钢筋头、钢材、塑料制品、小五金等;建筑物施工中开挖基础的基坑土、边坡土或碎石等;家庭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料;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等六大部分。

1.1.2 建筑垃圾的种类

建筑垃圾的种类与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及其要求、建筑材料生产供应能力、经济发展程度及社会消费水平以及与它们在建筑过程中及拆除后废弃物的组成不同有关。按照工程实际需要以及建筑垃圾组分的性质, 建筑垃圾大致可分为5类, 分别为废混凝土砂石、废砖瓦、废钢、废玻璃和可燃废料。其中废混凝土砂石和废砖瓦为主要的大量组分。根据实际情况, 建筑垃圾中的废钢、废玻璃和可燃废料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拆建商一般会在拆迁过程中回收这几类组分在循环市场出售, 因此, 废混凝土砂石和废砖瓦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所面对的主要再利用对象。

1.2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1.2.1 建筑垃圾利用途径

1.2.1. 1 建筑垃圾用作回填材料

建筑垃圾最简单的回收利用方式是作填料, 用于工程回填和加固软土地基。

作工程填方料:各种再利用途径中, 填方料消耗量最大, 且仅需粗碎即可再利用, 但是附加价值较低。

用作桩基填料加固软土地基:建筑废弃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置入地基中, 不受外界影响, 不会产生风化而变为酥松体, 能够长久地起到骨料作用。

1.2.1. 2 建筑垃圾用在道路路基和铺面工程

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用于道路路基和铺面工程:机场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等改建或扩建时, 都有大量的旧混凝土被破碎报废, 过去这种废弃的混凝土, 有的打碎成块、片石料, 用作基础或烤工材料, 有的则大量堆积, 既妨碍交通, 也影响环境。将这种废弃的旧混凝土, 破碎成再生骨料, 经筛分级配后作水泥混凝土骨料, 来配制道面、路面再生水泥混凝土 (以下简称再生混凝土) , 在当前骨料来源渐渐短缺, 砂石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环境保护方面, 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废旧沥青混凝土用于铺路面层或基层:废旧沥青混凝土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 再和再生剂、新骨料、新沥青材料等按适当配比重新拌和, 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 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

1.2.1. 3 建筑垃圾用于制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

用于再生骨料:经济可行的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是废弃混凝土能够进行充分利用的前提。再生骨料的生产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包括对废弃混凝土块的回收、破碎与分级等。

用于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块经破碎、清洗、分级后,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 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的新混凝土, 称再生骨料混凝土, 简称再生混凝土。

长期以来, 由于砂石骨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被大量开采, 但随着混凝土用量的增大, 开采的砂石骨料却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5,6,7,8],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

1.2.1. 4 建筑垃圾用于生产轻质砌块

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高达3亿m3其中大部分为旧墙体拆除后的废砖和建筑砂浆。与有机垃圾不同的是, 建筑垃圾因无法消解, 而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另外一方面, 城市建房的墙体材料仍然以粘土实心砖为主, 不断毁田取土制砖,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而且污染了环境。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轻质砌块是保护环境, 节省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

1.2.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建筑垃圾的利用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 要能真正有效地利用还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问题, 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组织问题: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如何处理就有个组织协调问题。如建筑垃圾怎么搜集?由谁组织搜集?堆存到哪里?堆存用地由谁解决?由谁提供?建筑垃圾利用工作由谁来牵头?由谁来组织协调?等等。

处理问题:原状的建筑垃圾一般来说无法直接利用, 必须进行分拣、分类堆存、分类处理方能利用。用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用水清洗是将在破碎筛分过程中附着在颗粒表面的浮尘、泥土用水洗干净, 保证所配混凝土的性能。

环境问题:目前建筑垃圾还无法全部利用, 只能利用其中一部分, 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部分或经破碎筛分筛余的部分, 清洗污水等怎样处置乃是一个问题需慎重研究, 如因处置不当不能利用而扔下的一部分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经济问题:建筑垃圾废料本身已无价值, 只有经过加工利用处理才产生新的价值。垃圾的搜集, 运输、堆存、分拣、破碎、筛分等都需要投入资金, 除金属、木制品、拆除后经过清理的砖通过废品回收利用取得一些回报以外, 对于用废砖、废混凝土加工的骨料及配制的低标准混凝土及其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等其附加值都很低, 而制造成本一般要高于用新的天然原料制造的产品, 其附加值一般低于各道处理所花的费用之和, 常常使利用者无利可图, 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的不同环节上给予经济上补助使利用者有利。

政策问题:目前促进建筑垃圾利用的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 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如何支持建筑垃圾利用工作, 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支持促进建筑垃圾利用, 已有的政策怎样落实?由哪一个部门组织协调?怎样解决堆存用地, 经济上如何扶持, 政策法规上如何引导等都需要认真研究。

综合上述, 建筑垃圾利用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几个利用技术问题, 要按系统工程的思路系统地解决问题。建筑垃圾的利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仔细的工作, 既要更多的热心人关注它又要各级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关心并大力支持, 尤其要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等源头上解决和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数量。

由此也可看出开发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筑

2.1 在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2.1.1 完整性原则

要求功能的完整性:就是根据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需要, 制定的系统能全面、完整覆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要求。

要保证系统开发的完整性, 制订出相应的管理规范, 例如开发文档的管理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报表文件规范。保证系统开发和操作的完整和可持续性。

2.1.2 可靠性原则

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是可靠运行的, 实际就是要求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一个可靠的物流管理系统要能在正常情况下达到系统设计的预期精度要求, 不管输入的数据多么复杂, 只要是在系统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都能输出可靠结果。

非正常情况下的可靠性, 就是指系统的灵活性。指系统在软、硬件环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部分使用和运行, 一个优秀的系统也是一个灵活的系统, 在设计时就必修针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2.1.3 经济性原则

每一次投入它都会考虑产出, 所以在系统的投入中也要做到最小投入, 最大效益。软件的开发费用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的压缩。

同时, 系统投入运行后, 必须保持较低的运行维护费用, 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费用。

2.2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流程

2.2.1 总体规划阶段

根据区域旧建筑拆迁和新建筑的开展情况以及区域交通等因素分析系统开发的可能性, 进行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指定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

2.2.2 系统分析阶段

这是系统开发的基础, 是理解建筑垃圾产与出状况和流程的唯一途径, 同时进行功能、需求和限制的分析, 综合因素, 提出可行的系统建设方案。具体包括:

对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测算, 并得出建筑垃圾的分布情况。为接下来的建筑垃圾物流平衡规划和处理处置提供了的基础资料。

建筑垃圾供应链管理要求我们考虑建筑垃圾管理的各个阶段, 包括垃圾收集与分类系统, 短期储存, 运输过程, 适当的处理, 处置过程, 再利用过程与制造, 销售过程。

建立回收处理中心:根据建筑垃圾的产生地及对其加工生产的去向及工地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虑。

接下来我们要制定出工程物流平衡方案。使级配骨料及回填集料生产量=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所能接受的回收量。

这就要通过建筑施工管理系统来实现, 建筑施工管理系统通过收集, 存储和分析有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 帮助管理人员规划控制目标 (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及投资目标) , 检查工程实际状态, 并提供决策参考, 其目的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布局问题、选址-分派问题、车辆-路径问题和选址-路径问题等。选取恰当的设施数目、设施位置, 合理确定设施能力、分派服务对象、安排车辆及路径, 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水平, 加快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客户对物流环节的满意度, 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

2.2.3 系统设计阶段

主要分为:系统设计、系统编程、系统调试三个阶段。

2.2.4 建立系统模型

确定系统目标、功能分析, 划分子系统和功能模块、明确数据处理方式、选择支持系统的软、硬件。

2.3 模型的建立

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新建建筑垃圾回收的物流系统模型。

系统是由线路和节点构成的。有N个建筑工程队产生的建筑垃圾, 经回收处理中心一部分剩下的经过K条路径外运。现已有若干回收处理中心候选地, 问题是如何从己有的回收处理中心候选地中选择出若干个回收处理中心, 与具体某一回收项目中已确定暂时存放, 加工及外运的地理位置构成最便捷、经济的系统, 使其回收物流费用达到最小值。在考虑回收处理中心的营运变动费用时, 引进指数, 满足条件P, 满足条件0

2.3.1 建立模型

为建立模型, 我们做出以下假设:

模型变量:

Xki:各工程队k到回收中心i的回返量。

Yij:回收处理中心到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的回返量。

Zi:回收处理中心i的流通量。模型参数:

ak:各工程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bj: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j所能接受的回收量。

cki:从各工程队到回收处理中心的单位运输成本。

dij:从回收处理中心到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j的单位运输成本。

wi:回收处理中心的变动费用系数。

P:用以考虑规模的经济性所考虑的指数, 0

qi:回收处理中心的处理能力。

r:废混凝土/砂石拆迁与加工损失率。目标函数:

费用包括从各建筑队到回收处理中心的运输费用、回收处理中心到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的运输费用、在回收处理中心的经营变动费用, 其与回收处理中心的流通量呈非线性关系。在回收处理中心的流通量与进入回收处理中心的总回收量相等。

约束条件:

2.3.2 求解的数学方法

上述问题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传统的算法是先求出初次解, 然后采用迭代法, 即逐次逼近最优解的算法。

第一步, 求初次解

首先求出从k到j的运输成本最低的路线, 其运输成本为

式中左边下标, 对应于某一个值, 引入变量ukj, 表示从k经某一个i到j的流通量, 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约束条件:

第二步, 求二次解

设经过的所有 (k, j) , 组成的集合为G (i) 。那么,

以运输成本和变动费用的合计最小为标准, 求k到j的最省路线。

上式是由逆向物流总成本函数微分所得的每单位的总成本, 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约束条件:

利用所求的解u1kj, 求出对应的Zj。

第三步, 求最优解

按第二步的方法反复计算, 把两次解的值作比, 如果相等, 则说明已达到物流平衡, 终止计算, 所得解为最优解。

2.3.3 数学应用软件的计算

上述算法是传统的解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方法, 现在针对模型, 利用Lingo8.0数学应用软件对具体数据进行计算, 用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Lingo和Lindo软件的最大特色在于可以允许优化模型中的决策变量是整数, 即整数规划, 而且执行速度很快。实际上还是最优化问题的一种建模语言, 包括许多常用的函数可供使用者建立优化模型时调用, 并提供与其他数据 (文件如文本文件、Excel电子表格文件、数据库文件等) 的接口, 易于方便地输入、求解和分析大规模最优化问题。最后要达到的是物流平衡。

2.4 在工程中的物流平衡计算方法

A:拆迁与加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损失率。

B:回填与路基垫层的密度。

级配骨料生产量= (建筑物拆毁废混凝土砂石产生量+道路拆毁废混凝土产生量) × (1-A) ×B;

回填集料生产量= (建筑物拆毁废混凝土砂石产生量+道路拆毁废混凝土产生量) × (1-A) ×B;

道路基层级配骨料需求量=Σ路段长度i×路段宽度i×基层厚度×B;

道路回填集料需求量=Σ路段平均挖填高度i×路段长度i×路面宽度i×B;

路段平均挖填高度=起点挖填高度+终点挖填高度) /2;

基础数据通过采集和计算得到, 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从而判断其是否达到物流平衡。

2.5 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在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建设中应重点突出施工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控制系统。

2.5.1 施工管理系统

包括标书制作、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程质量验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概预算、工程模型输入等。利用该系统可以更科学、更迅速地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进行施工用水量、用电量计算、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墙模板计算、柱箍计算、楼板竖向撑计算、大体积混凝土计算等。利用工程模型输入可计算工程量、套定额取费, 方便快捷地做标、投标。对施工工程文档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并指导施工等。

2.5.2 办公管理系统

包括综合信息管理、文档管理、合同管理、人事管理、工作管理和即时信息服务。利用该系统可全面掌握企业的全盘运作;可传输工作文档, 进行数据实时更新, 对业务的整体控制更加协调、准确;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文件及办公处理自动化, 从而实现无纸化办公。

2.5.3 项目管理控制系统

即智能项目管理动态控制系统, 包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合同管理与动态控制系统、图纸管理系统, 利用该系统可以按项目管理法“四控三管一协调” (四控:进度、质量、安全、成本;三管:合同、现场、信息;一协调:组织协调) 的思想进行管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管理后可以缩短建设周期约20%, 降低成本约10%。为企业项目管理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通过Excel制表方法, 把搜集的数据比如每天各工程对运来的建筑垃圾量, 当天能处理的建筑垃圾量, 需要存储的建筑垃圾量, 及处理好外运的建筑垃圾量等信息输入。

3 小结

建筑业作为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大户, 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惊人, 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节约资源、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 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能源中寻求发展, 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潜力巨大,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的问题, 应采取建筑全生命周期节材的管理模式, 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资源再生循环模式, 以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 让原材料在建筑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高效、持久利用, 尽最大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从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建筑模式,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这需要业主、设计者、承建商等部门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需要政府部门统筹规划, 采取积极措施, 确保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利用。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几个利用技术问题, 要按系统工程的思路系统地解决问题。

摘要:介绍了建筑垃圾的界定与分类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指出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几个利用技术问题;提出了开发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步骤;给出了建立建筑垃圾管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等角度, 论述了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资源化利用,系统工程,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卓, 龙帮云.开发利用再生混凝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建筑建材, 2004 (2) .

[2]陈利, 陈卫, 孙玉梅.香港特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4, 2 (4) .

[3]陶有生.建筑垃圾的界定、种类及其利用[N].中国建设报, 2006, 08~03 (006) .

[4]杜婷, 李惠强, 吴贤国.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建筑技术, 2003 (2) .

[5]瞿尔仁, 杨木旺, 叶桂花, 等.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6 (6) .

[6]许贤敏.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J].山东建材, 1999 (2) .

[7]王武祥, 刘立尚, 礼忠.再生混凝土集料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1 (4) .

上一篇:弘扬129精神演讲稿下一篇:流行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