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2024-05-10

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通用10篇)

篇1: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强化法律监督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决定》中有关法律监督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检察机关做好新形势下的检察工作,提升法律监督水平,以强化法律监督的实际行动着力维护司法公正意义巨大。

司法,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于法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主体之间的纠纷加以解决的活动。其内容包括刑事司法、民事司法、行政司法,它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方式,一直被视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特殊功能,司法活动本身的公正就彰显出特别的意义。其

一、它是司法机关得以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人们之所以愿意将彼此间的争端提交司法机关处理,并非仅仅看中其所具有的法律强制力,更重要的是对其评判是非的结果公正性的信服。如果没有对社会公正的普遍需求,如果仅仅为了维护一种统治秩序,社会其实可以不需要司法。司法机关在中国古代不发达,‚司法只是行政活动中的一环‛,即是明证。因此,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保持其公正性,它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社会 基础。虽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需要公正,但公正对于司法有着特殊意义,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其

二、它是实现司法活动本身功能所必须。司法活动之所以启动,在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表明法律的公正原则发生了扭曲。这就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包括司法手段矫正并消除这种法律关系争议,使争议的法律关系恢复到争议前状态,即恢复公正。显然,司法具有的矫正社会不公的功能本质上要求司法本身具有公正性。如果司法不公正的,那么它就不能发挥这一矫正作用,社会公正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一道屏障。‚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有着精辟的论述。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障。唯有司法公正,司法工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司法才有公信力,法律才能发挥出其在定分止争中的应有权威,社会主体才会心甘情愿地将司法作为解决争端、谋求正义的靠山。司法公正,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都应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正如四中全会《决定》中所要求的那样: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通说认为,公正的司法要得以实现,依赖于五大条件:

1、完备的法律体系;

2、独立的司法主体;

3、公正的司法运作程序;

4、合格的司法队伍;

5、完善的司法监督机制。很显然,确保司法权的公正行使,不仅需要着眼于司法体制和机制的构造,也同 2 样需要着眼于对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如果说,完备的法律、独立的司法、公正的程序、合格的队伍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那么完善的司法监督机制就是实现司法公正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

就我国目前的司法监督体系而言,从监督类型上可分为如下几类:(1)党委监督(2)立法监督(3)法律监督(4)舆论监督(5)群众监督,等等。各类监督机制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其中,司法监督体系中的法律监督在我国是由检察机关行使的,对司法活动中法律实施情况的一种专门性的监督。其专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法律监督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由人民检察院专门行使,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专门职责,检察机关如果放弃对严重违反法律的司法行为实行监督,其本身就是失职;其二,法律监督的手段是专门的。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手段是有法律特别规定的。如对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立案侦查、提起公诉,以及对诉讼过程中违反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不公正裁判提起抗诉,都是只有检察机关才有权使用的监督手段。正因为如此,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监督保障国家法律在司法活动中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的中职责作用,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就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书记在关于四中全会决定起草的《说明》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原告吃被告’,3 等等。‛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行政权如此,司法权也不例外。因此,强化法律监督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当然,长期以来受制于种种因素,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监督范围不明确、监督程序不健全、监督手段和方式不足,对有的领域的监督还比较软甚至是空白,自身也还存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等现象。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突出监督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能力,以更加有效的法律监督方式,更加有力的法律监督举措,维护司法公正,并以此促进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的全面形成。

强化法律监督,着力点在于全面加强对诉讼活动的监督。要积极推动完善保障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机制,全面履行诉讼监督职责。在刑事诉讼监督中,要重点加强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法律监督,完善重大案件的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制度,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严格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工作,全面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坚持疑案从无,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冤假错案。既要注重对于那些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重罪轻判、轻罪重判、违反实体正义裁判的抗诉监督,也要注重对于那些在审理过程中不遵守法定程序,违反程序正义要求裁判的抗诉监督。同时,也要强化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立案、侦查、起诉等司法办案行为的监督,确保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在民事诉讼监 4 督中,要突出加强对民事执行活动和调解书的监督,完善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监督工作机制,维护民事司法的公正。在行政诉讼监督中,要重点加强对法院受理活动的监督,加强行政裁判执行活动监督,促进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民告官‛难的问题。探索开展公益诉讼,对检察机关在开展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活动过程中发现的损害公共利益行为,区分不同的侵权主体,依法提起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要坚持强化监督与查办职务犯罪相结合,依法严肃查办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司法腐败行为,维护司法的廉洁和公信。同时,要加强法律监督队伍的自身建设,严格办案纪律,依法严格规范检察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严禁办案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律师、泄露或者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请或者收受财物、为律师介绍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违纪行为,坚决惩处司法掮客行为,防止利益输送。

强化法律监督,关键点在于以深化改革破解法律监督难题。当前,产生司法不公及与其相关的监督不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强化法律监督,必须按照中央、最高检的统一部署,全面深化司法体制和检察改革。针对法律监督工作容易受干扰的问题,加快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司法地方化。同时,要全面深化检务公开,对能公开的司法办案信息及时主动对外公开,认真落实四中全会有关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改革要求,把法律监督工作 5 真正臵于人民群众监督评判之下,取得信任支持,推动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健康开展。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检察院 高少勇)

篇2: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一是抓法院队伍建设不放松,使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即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广大法官和工作人员为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要在司法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加以贯彻落实。

二是要统筹各项审判工作,全面实现司法公正。人民法院要以依法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审理好起诉到法院的每一件案子,认真对待各方当事人的每一项诉求。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只表现在口头上,必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审判工作中,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普遍满意的目标。

三是要做好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工作,切实体现司法工作的人文关怀。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至今还有7587万的绝对和相对贫困人口,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应当在诉讼中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要对他们寻求司法保护大开绿灯,绝不能让他们因为交不起诉讼费而打不了官司,只要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就要及时为他们办理立案手续,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降低诉讼成本;加大到案发地巡回就地审理案件的力度,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支出,并借此扩大法律宣传效果;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审理调处和裁判他们的纠纷,讲求诉讼效率,维护其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篇3: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一、看准上情, 准确把握首长的意图

邓小平同志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而撰写机关公文, 正是组织管理军队各级公务, 对部队实施领导的过程。领会首长意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所谓首长意图, 是指首长在布置工作、下达任务、发出指令时的本意或精神实质, 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或标准。如果对首长的意图理解不透, 把握不准, 体现不好, 就很难按照首长的旨意完成任务。

(一) 领会首长意图的基本方法。

一是从主动询问中掌握。接受某项任务前, 要主动向首长请示、询问, 了解首长对某一阶段、某项工作、某个问题的考虑和想法, 尽量避免走弯路。二是从平时言谈中捕捉。对首长口头交待的内容, 比较零碎的看法、意见等, 要“善闻其言”, 细心收集, 汇总串连, 连贯分析。同时注意领会贯彻首长意图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及时向首长反馈进程, 尤其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以便于首长及时了解情况, 对自己的意图进行修正、充实和完善。

(二) 理解领会首长意图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接受任务时不能一知半解。在接受任务时, 有的同志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清首长的本意, 但怕首长说自己理解能力弱、工作能力差, 担心在首长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敢向首长询问明白, 更不敢提“为什么”, 而违心地回答“明白”“是”。由于受意模糊不清, 理解起来往往陷入困境, 甚至“卡壳”。有时甚至会出现落实结果与首长意图“南辕北辙”的难堪局面。二是理解时不能生搬硬套。要创造性地领会好首长意图, 努力提高思维层次, 拓宽思维渠道, 善于集思广益。

二、了解外情, 深入研究公文的意图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来拟写的, 因此, 在动笔之前, 不仅要准确把握单位首长的意图, 明确发文的主旨, 更要通过深入了解公文所要涉及的内容的内涵外延, 充分掌握公文的拟制意图。

(一) 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

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 是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 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这个指南, 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领会了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 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 才能保证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所以在起草公文前, 必须通过学习, 把近期中央和上级的指示精神领会深透, 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

(二) 了解实际情况。

只有了解实际情况, 才能很好地将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 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经常了解本部门及与本部门公务活动相关的各方面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要经常更新对部队情况变动的熟悉掌握, 要深入调查研究。否则就容易犯“言之无物, 空话连篇”的大忌。

(三) 收集相关资料。

当然, 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 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 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 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 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 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 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 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 往往都需要在了解实际情况的过程中收集有关材料。

三、言简意赅, 清楚撰写公文的意图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 列出的党八股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 言之无物”。军用公文是传达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工作, 请示和答复问题, 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每一篇公文都应该对应一个相应的主题, 都有特定的受众, 因此, 公文写作必须按照写作规范, 言简意赅, 清楚准确撰写公文的意图。

一是要文种正确, 格式规范。撰写公文之前要明确采取什么方式、主要阐述哪些问题, 具体达到什么目的, 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够落笔起草。首先要根据文件的中心内容, 明确文种。比如, 汇报工作情况, 是写工作总结还是工作报告。其次要明确文件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比如是给领导、机关阅读, 还是要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等。同时要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 比如是供收文单位贯彻落实, 还是请示汇报等。

二是要观点鲜明, 用材得当。在写作当中, 要注意明确观点, 用语不能含糊不清, 模棱两可、词不达意, 似是而非。有些文件, 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 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 不易信服。而只简单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 则会使人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 不了解发文的意图, 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等。

篇4: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司法公正;管控监督;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伴随信心、信任、信赖、信仰而产生和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要加强司法公信建设,把司法作为保护和落实人民利益的根本途径,所以司法活动首要的必须追求公正、高效、权威,确保司法的公信力。

一、司法公信力源于司法公正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公正是公信的基础,公正方能保障司法公信。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生命线,没有公正,公信就无从谈起。司法裁判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涉案当事人也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法院应该严肃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靠一个个案件的公正审判,提升司法公信力。

公正的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能否做到司法公正,往往取决于司法机关能否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不仅要求人民法官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依法办案,坚守公正底线,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更要求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严格规范法官审判行为和办案工作程序,完善问责、考评、纠错机制,堵塞管理漏洞,把好审判质量关,切实防止执法不严、裁判不公。

司法公信力有两项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一是要有制定良好的法律,即公序良法,就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服从,即使公众推崇和信仰,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得到全面实现。

二、司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

1.个别司法机关之间的“官官相护”影响了法律对社会的公信力

个别司法机关之间无原则的联盟关系,使得案件在先前程序形成错误结论仍然能够在后一程序中得到肯定。比如在侦查阶段对嫌疑人的错误逮捕被公诉机关认可,在一审出现的错误判决在二审仍然被维持,即使出现了足以推翻结论的新证据,也是阻力重重,这种官官相护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对社会的公信力。

2.缺乏无罪推定的观念产生了冤假错案

主要表现为刑讯逼供、疑罪从有以及不能有效排除合理的怀疑等方面。这是一种错误的诉讼指导思想,它使办案人员忽略客观事实的存在,只重视对嫌疑人有罪的证据,不注重排除合理的怀疑,有时甚至对有罪证据存在本质冲突的确凿证据都有意无意地忽视掉。引起热议的典型案例,几乎都与办案人员缺乏“无罪推定”理念有关。在当前有罪推定思想尚未完全根除、无罪推定思想尚未真正树立的情况下,冤假错案的发生还不能杜绝。

3.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直接促成了冤假错案

实践中导致冤假错案发生的原因众多,但是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是主要原因。对于职务犯罪查处而言,依法取证是顺利查办职务犯罪的前提,而非法取证,则不仅不能使案件得到顺利处理,反而使案件成为“夹生饭”,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被动局面,滋生不和谐因素。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供述,没有其它证据不能对嫌疑人定罪量刑,但要求证据要确实充分。尽管如此,在没有获得确实充分的证据的情况下某些办案人员为了迅速结案还是采取刑讯逼供的方式来获得证据补充,况且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有讯问的权力,使犯罪嫌疑人处在被控制的不公开情形中,检察机关根本无从监督,使刑讯逼供能够得以发生。

4.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导致了司法公正的偏失

对司法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民事审判领域,对受理环节出现的越权立案、故意拖延立案、假立案等现象。对民事判决的执行,存在滥用执行权随意执行、假执行、徇私舞弊估价执行标的、违法插手和干预执行标的物拍卖等现象。检察机关未能做到有效监督。在行政诉讼领域,出现的情况是应当立案的不予立案,应当对证据、财产迅速保全的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当参加的诉讼第三人没有参加,审判人员徇私舞弊、汪法裁判,对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案件违法裁判,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在刑事诉讼领域,以罚代刑或不应当立案而立案,有案不立、有罪不究,违法搜查、查封、扣押、冻结,违法适用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刑讯逼供,量刑畸重畸轻、徇私枉法有罪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及违法适用简易程序、把普通程序简化。在执行环节,出现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及附加刑的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都显示出检察机关必须要加大监督的力度,提高整体司法水平和诉讼效能,不断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三、公正司法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

公正司法是使社会公众通过可以信赖的司法程序,建立起来对司法的诚实、守信、公正、正派的信任,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知和认同状况。

1.法官队伍建设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基础

司法工作队伍应备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综合能力。为此,首先,要以“高门槛”来设定选拔法官的标准。“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最美好、最完善的法律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在法治发达国家,精英化是法律职业群体的一个显著特征,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考试、研修和选拔制度予以保证。当今,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官考任制度保证法官队伍的先进性。其次,以“高素质”来提高法官的综合能力。在推进法官职业化的进程上,法官都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长于实践,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最后,以“高保障”来改进法官选任、晋升、待遇制度。从现实看,法官是一个工作辛苦、精神压力很大的职业,但是待遇又偏低,社会地位也偏低,提拔晋升空间有限,很多法院留不住水平高、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一些偏远的基层法院出现了严重的法官断层,对此进行改革就要做到:其一,确立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制。其二,法官实行高薪制,延长法官退休年龄。司法职业道德准则决定了法官要尽量避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薪金成为法官唯一收入来源,必须予以足够的待遇保障。其三,改进法官考核晋升制度。

nlc202309012029

2.高效、权威是公正司法的内在要求

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迟到的正义即非正义,在实践中,存在有些案件审判周期延长、当事人合法权益未能及时得到保护的现象,这固然有案多人少的因素,但更凸显的是法院在审判效率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对一些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案件久拖不决、久拖不执。从根本上而言,强化和改进审判效率管理,是目前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落实案件繁简分流,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构建“当繁则繁,宜简则简,难案精审,简案快审”的审理模式,加快司法运行节奏,提升审判效率,实现审判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加强案流程管理,构建网络监控平台。明确立案、庭前准备、开庭排期、审理、判决、上诉、结案、归档等重点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立案庭每天不定期地进行网络监控,院长、庭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监控,了解案件审理进展情况,指导案件审理工作顺利开展。再次,强化程序转化监管,把好“简转普”程序关。最后,司法公正要彰显司法权威。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全社会皆崇尚法律,树立起法律信仰,使法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形成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信任感和依归感。其二要靠党的机关权力、行政、司法机关共同推进,目前最重要的是要确认司法裁判的终局性,只有这样才能信服司法权威,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访”不“信法”的问题。

3.加强管控监督是公正司法的必要保障

要加强管控监督,首先,应结合全国地方开展“提速”活动经验,要对审理期限作出改进。在法定审限的基础上制定内部审限,缩短三分之一的时间,建立内部审限和法定审限双层监控体系,由立案庭从开始即进行审限跟踪监控,规范审限延长报批管理,对中止、扣除、延长审限三类案件实行全方位动态化管理,明确案件审限变更报批的条件、时间和程序,强化源头监管,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审批,防止“合法”规避审限,造成审限被变相拉长,凡是中止、延长审限的案件,必须将审批手续报审判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审判管理部门核实相关信息后才可变更。其次,要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针对冤假错案推出制度创新,改革审判监督程序,可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高级人民法院设立“申诉案件复查委员会”,聘请品行端正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法学教授、职业律师、新闻记者、公众代表作为兼职复查委员,每个再审案件的陪审员都要随机挑选,裁判公开宣布,当即宣布,并具有绝对终局性。最后,加强司法活动的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诉讼当事人、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告知制度,深化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探索建立监督员制度,改革监督员选任和管理方式,拓展监督员监督案件范围,拓宽群众参与和监督司法活动的渠道。

篇5: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是国家和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法制健全,到以诉讼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到司法人员素质提升,严格执法为民,再到法治成为全民信仰,依法治国就会从“应然”走向“实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风气之先,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宣示了我们党高扬法治旗臶、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的坚定信念,展示了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依靠法治为改革保驾护航的坚实步伐。从科学立法做起,到严格执法,到公正司法,再到全民守法,依法治国,法治兴国之路越走越宽敞。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这就要求人民法院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确保司法公正,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投身法治建设伟大实践,真正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道路前进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一位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国司法体制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巨,没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人民法院工作就会举步维艰。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是人民法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征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司法方向的关键,也是人民法院工作顺利开展和不断向前发展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顶层设计,也学要末端治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至关重要。要保持高度政治定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法院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坚持和完善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法院党组织政治保障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和省委、市委保持一致,确保法院工作与党的决策步调一致,政治方向不偏,法院职能不变,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定法治信念。人民法院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刻分析人民司法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情况,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建设的特殊重要性,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以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把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勇于担当,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积极投身司法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过硬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奋力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真正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时代重任,为建设法治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二)牢记使命、狠抓执法办案。“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施,“公正司法”就是要求司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做到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让百姓在公正的判决中感受法律的力量,实现社会正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坚决把案件质量放在审执工作首位。一是把维护稳定臵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运用刑罚手段惩治犯罪的职能作用,重点惩处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财产、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

犯罪和毒品犯罪、职务犯罪,深入开展专项斗争。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切实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坚守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二是以切实维护人民权益、实现人民群众关切和期待作为工作目标,狠抓民生司法。加大巡回审判、就地办案力度,推进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衔接联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减轻当事人诉累。三是依法审理行政案件,增强协调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促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关系的和谐。认真贯彻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切实维护为受到国家行政机关非法侵犯合法权益的公民和法人,提供完善的法律救济。四是多措并举推动执行和信访工作,加大依法强制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执行威慑和联动机制,进一步破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不断提升司法公信。五是努力健全法官业绩评估办法,完善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审判数据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强化对诉讼过程各个节点的管控,全面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水平。

(三)深化司法改革、健全审判机制。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四项改革重点以及全会提出的优化司法职权配臵“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

改革试点”等部署,深入开展调研论证,进行预研,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准备。二是进一步加强司法责任制,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健全权责明晰、权责一致、监督有序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法院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建立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快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自觉接受监督,为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建构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做出应有贡献。

(四)优化服务、落实司法为民。一是坚持好传统与高科技并举,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重点打造“两个中心”建设(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等“一站式”诉讼服务。二是发挥“丽江中院网”各功能模块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的功能,积极开展“阳光司法工程”活动。既要继续坚持传统便民方式,又要立足信息化手段,扎实开展文书电子送达、远程视频接访等平台建设,方便群众了解法院、参与诉讼,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能力。法院队伍建设是人民

法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公正司法的根本保证。法官素质是实现公正司法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广大法院干警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一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法官素质能力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法官的业务培训,突出新知识学习和司法技能训练,培养学习型法官,建设学习型法院,逐步优化法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升法官裁判案件、化解纠纷、做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审判技能,使每一位法官都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灵活的思维、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广博的社会阅历、高尚的人格和职业操守,以应对日益复杂化的司法需求。二是在选拔任用初任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时,严格职业准入制度,把好“进口关”,提高法官的遴选质量。要建立健全法院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建立适合人民法院工作特点的培训考核制度。三是持之以恒地加强司法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司法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铲除司法腐败。“公生明,廉生威,威生信”,干净的内心,良好的品行、坚定的操守是公正司法的内在防线。要深入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切实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确保改进司法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绝不能让“四风”问题在法院系统反弹回潮;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努力促进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

三、健全监督机制、扩大司法民主

法律监督是保障公正司法的重要手段。一是积极探索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的新途径、新形式,充分运用司法巡查、审务督察、集中约谈、述职述廉等方式,加强廉政教育监督。全面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公布24小时录音举报电话,在公众服务网设臵监督举报模块,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严格执行《关于禁止插手过问下级法院办理案件的若干规定》,规范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审判监督和指导工作。坚持“零容忍”和“终身禁业”不动摇,严格执行“五个严禁”和“四个一律”规定,认真受理、核查群众投诉和举报线索,切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整改措施。二是积极探索扩大司法民主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司法决策征求群众意见机制,使我们的每一项司法政策都更加符合群众要求,符合司法规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机制,落实联系点制度,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建立健全工作整改情况向群众反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心。三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舆论监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关切,争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同。只有法律监督脚踏实地,公正司法才得以顺利推进。

中国法治又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人民法院承担着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必须信

篇6: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用简明朴素的语言概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提出“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首先“八荣八耻”划清了是非善恶、曲直美丑的界限。是非善恶、曲直美丑本是一个文明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尺,具有确切的道

德内涵。不知何时起,这个界限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标尺”已无法代表确定的意义。《潇洒走一回》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还在追随”,也许作词者未必赋予其明确的意义,但它确典型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人的某种心态:道德荣辱的相对,是非底线的模糊,道德实践的犹豫。毫无疑问,这种变化和心态与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变迁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因为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必然产生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与激荡,必然在形式上“消解”传统社会价值一元性、道德绝对性的尺度。换言之,价值多元化已成为了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承认多样性、承认多元化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放弃原则,混淆是非?我们已到了不得不认真思考的时候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总书记的概括固然是高屋建瓴,但“八荣八耻”的内涵应该说都是常识,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问题恰恰就出在“常识”上。可见,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问题,反映了极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一个社会如果放弃了是非的基本原则,没有了是非标尺,就是堕落的开始;一种社会生活如果失去基本的道德信念,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精神价值和灵魂,这种生活是低级而危险的。

其次,“八荣八耻”揭示了传统文明的当代价值。在中国丰厚的道德传统中,礼仪廉耻,四维八德乃为重要的内容。虽然传统道德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传统荣辱观的基本要旨却蕴涵着深刻的历史超越性。一是“知耻”与“荣辱”是人之要义。古贤看来,恶皆生于无耻,无耻乃人之大患,知耻是人的基本德性和人格,即荣辱问题是道德底线的问题,是人与非人的界限问题,所以也是不能含糊的文明标尺。取消了这个界限,人与动物也就没有了区分的意义。二是人只有知耻才能自觉地趋荣避辱,为善去恶,有所不为。有学者认为,荣是对善的感受,耻是对恶的感受,换言之,荣是对善的肯定性感受,耻是对恶的否定性感受。前者代表着道德理想的追求,后者代表着道德底线的把握。因此,羞耻心乃是一道极为重要的道德堤防,一旦决口,人将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厚颜无耻,必胆大妄为。可以说“知耻”是荣辱观的心理底线,学界甚至认为与西方“罪感文化”相比,中国是一种“耻感文化”。前者出于原罪的压力,由外向内求解;后者出于内心羞耻的压力,由内向外求恕。因而具有更高的自律性和自觉性,更能揭示道德这种人类把握世界尺度的本质。三是荣辱乃为道义的尺度。古贤认为,凡人皆“好荣恶辱”,而荣辱之分不在地位的高低,财富之多寡,而在是否合乎道义。“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人生应当明于荣辱之分,行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显然,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给中华民族的“耻感文化”赋予了时代的意义,体现了深刻的实践理性精神。

最后,总书记强调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我以为,这并不是说青少年才需要荣辱观教育,而是教育必须要从小、从青少年抓起,这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从教育的角度,我们应当重视三个问题:一是领导集团、成年人集团是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示范集团,因为道德问题是价值判断的问题,道德信念的确立不仅要教人以“知”,更要使人以“信”,青少年信不信我们教的一套“知”的理论,很重要的是示范集团给他们以什么样的示范。二是要重视实践的价值。荣辱观教育能不能真正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需要理论上更充分的挖掘,但实践的意义在当代可能更显为重要。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如果在道德上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产生道德危机。三是要在了解青少年成长生活的基础上,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途径,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感、荣辱观。要把各种活动赋予教育的意义,不要把教育变成简单的活动,甚至是“政绩”的形式。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怎样的,我们明天就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和谐社会必须有荣辱底线,幸福生活必然是有道德的生活。

篇7:浅议司法公正的评价标准

既然司法公正是法院的审判活动和结果所遵循的平等公正的原则, 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精神, 那么不管是在程序还是结果上, 其裁判都应该遵循法律的要求, 一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判决都是与司法公正的本质相违背的。而涉及到具体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则又具有各自独立的评判价值尺度的标准。法院在法律规定范围、幅度内根据裁判结果做出判断, 适用实体法律是否公正。而根据案件审理的过程和方式做出判断, 如果没有违反程序法, 而且程序正当, 就是程序公正。

那么, 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鉴于上述不同的标准认识, 笔者认为, 要正确评价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 首先要正确理解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我国虽然实行成文法制度, 但是任何法律不论其规定多么具体、明确, 都不能面面俱到。由于评价主体法律认知能力的差异及受主观期望与司法结果之间反差异程度的影响, 相同的结果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公正感。因此, 不少专家认为, 要追求案件实体上的绝对公正往往是不可能的, 程序公平自然就成司法公正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核心。有人说实体错误是把一个东西的重量称错了, 而程序错误则把秤杆上定盘星定错了。基于此, 学者们早已理性地把司法的决定公正概括为司法程序的公开与公正。程序合法正当就是司法公正。

(一) 实体公正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如前所述, 实体公正是要求法院在审理各种案件和处理各种纠纷的时候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有认定案件的事实。假如失去认定案件事实这个前提, 一切公正都只是空洞的理论。从逻辑学的角度来比较, A推出B, 如果A本身是错的, 那么B就不能成立。同理, 如果被认定的“事实”存在失误, 那么实体公正无从说起。

那么, 法官在认定事实的时候是不是就能万无一失?我们知道, 法院在审理的案件的时候, 只能是听取当事人在法庭上的事后陈述, 法官不能亲临案发现场, 所以, 很大程度上, 法官所扮演的是一个考古学家的角色, 通过案发时遗留下的材料推理出案件发生时的情景。这种从现在到过去到现在的逆向推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难度。其中还不排除现有材料根本无法推出过去事实的可能。

其次, 推理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它是通过人的主观活动完成的一个过程。这其中必然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人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不同, 都可能导致不相同的结论。换句话说, 法官依据证据对案件事实所做出的判断也都具有误差的可能性。

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是属于认识的“个别现象”, 他有限的思维不可能思考到无限制的客观事实。由于司法人员在案件认定上存在模糊性和局限性, 由于实体意义上的司法公正是以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为基础的, 所以实体公正也是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的。

(二) 更体现司法公正的本质———程序公正

司法程序公正包括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和诉讼权利的平等性等基本要求。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保护诉讼参与人的平等权利和正当权利, 二是保障在诉讼中实现实体公正。

对于程序公正的第一特征———正当程序原则, 首先就是要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其中最能说明这个原则的例子是美国辛普森案。尽管当时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辛普森是杀妻的凶手。但检方提交的证据是警察在申请搜捕状之前翻墙进入从辛普森家取得的, 取证手段不合法, 其证据不能作为定罪依据, 因而即使全美国的人认为辛普森杀人, 由于程序违法也只能宣告辛普森“罪名不成立”, 在于正义化身的法官宁愿牺牲个案的实体公正, 也不愿意和不能开允许国家警察以违法方式侵害公民私权利神圣的口子。因为法官懂得一旦允许国家公权力违法行使其权力, 那么制度侵权也为时不远了。

篇8:荣辱观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法庭;司法公正

2014年10月23日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次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其中《决定》第四部分中提到“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国诉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下面,我分别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律师这些角度出发,来谈一谈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給这些法律人带来的一些挑战。

一、“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从源头上杜绝冤假错案

公安机关的侦查是为审判而进行的准备阶段,司法的公正也是始于侦查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法院在判案的时候会以侦查机关提交的卷宗为主,对案件会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对于案件的性质的看法往往和公安机关保持一致。甚至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公安是做饭的,检察院是端饭的,法院是吃饭的”一说。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下去,导致很多案件以卷中记录的事实下判决,大量的冤假错案由此产生。

我们发现,一旦侦查环节出现问题,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如果侦查机关在搜集证据材料、确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偏离了公正的要求,案件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结果的。因此,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就是要求公安机关从侦查环节就要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仔细地予以核实。

检察院的对案件进行审查,提起公诉,这个阶段和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一样,也是案件审判的准备阶段。能否做好这个预备阶段,也是决定保证审判质量、案件公正的关键。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之后,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这就要求检察院的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给法院“端饭”的层面,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要依法进行细致地审查。

二、以审判为中心。实质上是要求法院以“庭审为中心”

法官以审判为中心,实质上就是要求法官以庭审为中心,在庭审中,最主要最核心的主体就是法官了,美国法学家德沃金曾说过“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则是帝国的王侯”。法官能否明察秋毫、秉公办案直接关系到案件审判结果和司法的公正。而现实情况中,很多法官因为待遇低、职业环境差纷纷选择离职。法官的职业荣誉感下降,法官在法庭上说的话没用。而这次四中全会,给所有法官注入强心剂的,是“法庭”得到了最有力的重视。

《决定》规定了很多具体措施来保障法庭有序的开展工作。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由立案审查制度变更为立案登记制度,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这使得应当进入法庭的,都能够进入法庭。为了保护神圣的法庭不被打扰,《决定》中一些有力的措施出台。如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打破地方保护对司法的干扰;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打破行政力量对司法的干预。这就为法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庭审环境和职业环境。《决定》还指出要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在四中全会的这份《决定》中,着墨在于“公正”和“公信力”,“独立”作为重要手段。通篇也仅出现一次“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表述,取而代之的是以上具体制度。这样务实的态度,是史无前例的。

对法律群体的保护机制是保障法庭的重要途径之一,《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法官的人身安全、职业环境、待遇报酬等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改善,法官届“春天”指日可待。法官的职业化是保障法庭的另外一条路径,在早些年的司法改革中,“法律职业精英化”曾是做过尝试的。这次《决定》专段表述“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发挥律师的作用

律师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他可以参与诉讼的各个阶段,因此,律师对法庭审判工作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

而在一个庭审程序中,证据的质证环节又是最重要的一环。“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律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受当事人的委托,搜集证据,在法庭上发表质证意见,因此作为律师,要确保搜集的证据符合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要求。所以,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求律师在法庭上以事实证据为依据,不能做伪证,也不能诱导当事人做伪证。

篇9:浅议司法公正和司法制度改革

一、司法公正的评价标准

关心司法公正, 评价司法公正与否, 是任何文明社会公民的正当权利。而在现代社会的审判中, 衡量司法公正的标准是什么呢?人们是如何评价司法公正?笔者认为, 评价司法是否公正, 只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准, 一是法律标准, 二是社会标准。

(一) 法律标准是指人民法院的裁

判, 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 违法的裁判一定是不公正的裁判。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 即裁判适用的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类规范。适用实体法律是否公正, 必须只能根据裁判结果做出判断。人民法院只要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幅度内做出的裁判, 就是公正的。适用法律程序是否公正, 则只能以适用程序是否严格和正当作为标准, 根据案件审理的过程和方式做出判断。只要没有违反实体法, 而且程序正当, 就是司法公正。

(二) 社会标准是指舆论、广大人

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裁判的态度, 是赞同还是反对。在社会群体对人民法院司法公正进行的评议中, 往往采用的是这一标准。但作为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 在作为特定标准使用时, 必须显示其双重特征:一方面它是客观的, 反映了社会舆论对人民法院裁判结果的态度;另一方面它又是主观的, 做为思想意识各异的个人, 以其个人的价值观念、法律意识等形成自己的感受对人民法院所作出的裁判的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有些情况下需要我们客观的去分析。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司法公正, 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为了达到该宪法原则所设定的目的, 公正司法就是必然和无条件的。

现阶段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有:

(一) 司法机关的行政化倾向

现代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司法的非行政化。由于受到以行政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和司法传统的制约, 我国的司法体制运行过程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审判权与行政权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行政机关可以对行政事务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干预, 而司法机关则不应该采取主动的方式行事。从内部结构看, 司法行政化表现为从检察长 (院长) 、副检察长 (副院长) 、处 (科、庭) 长到普通检察官、法官形成一个等级体系, 这种等级是按照行政官员的职级套用的。凡是能和办案的检察官、法官的上级挂上钩的人都可以对检察审判结果产生影响, 独立审判制度受到严峻挑战。法院机关行政化的另一个特征是按照法律规定, 法院的上下级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而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种监督, 也仅仅是审级范畴上的监督。但是, 目前的状况却是上级法院是下级法院的领导机构, 评比、考核、听取汇报, 所有“上级机关”所具备的权力几乎都有。下级法院有什么疑难案件, 也要向上级法院请示。殊不知, 这实际上已经违反了组织法和程序法, 影响了司法公正。

(二) 司法权力的地方化倾向

从1949年以来, 我国法院的设置就与行政机关一样, 实行按行政区划设立不同级别的法院, 每一级法院要受同级党委的领导, 受同级人大的监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这种设置使法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地方法院”。在地方与地方的冲突之间, 地方与中央冲突之间, 当地党委不可避免的指挥属下的法院为本地“服务”或者“保驾护航”, 这就产生了地方保护主义。即使没有上述冲突, 当地的党委也会从本地利益出发, 指挥法院如何审理案件, 如何“为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 其背后就隐藏着干扰法院独立审判的因素。再谈独立审判, 只能流于形式, 司法公正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三、改变现状的应对措施

司法公正和司法清廉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 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 在建设法制国家的进程中, 司法公正作为目标与价值所在, 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使之不断完善起来的工作不能停顿。

(一) 建立法官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权力保障制度

在我国, 司法和司法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必须明确司法权是有别于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另外一种国家权力, 它必须独立于行政权。司法的任务既然是定纷止争, 那么行使司法权的主体必然保持社会的中立身份。检察官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 其公诉权不具有司法权的本质内涵, 其代表国家行使的法律监督权同样不具备司法权应有的本质, 因而, 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权只能是法院的法官行使的审判权。这种权力应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必然要以国家强权作为后盾。

改变现行审判体制, 确保法官独立。司法独立, 其核心是法官独立, 法院即使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 而法官不能独立于外界, 不能独立于其同行和上司, 就失去了人们的社会期待司法独立的初衷, 丧失了司法独立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也早就说过:“法官除了法律以外, 没有任何别的上司。”我国的《法官法》也作出了法官独立审判的规定。因为只有法官的真正独立, 才有可能确保司法公正。

(二) 全力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道德素质低下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道德水准低下危及着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人们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法治程度。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腐败和不公, 而这些腐败和不公既未受到应有的舆论谴责, 也未受到法律固有的制裁, 人们必然逐渐动摇心中对道德的崇尚和对法律的仰。在道德水准低下的社会里, 人们崇尚的必然不是道德和法律, 崇尚的只会是权力、关系和权钱交易。它不仅危及和破坏着诉讼程序和实体公正, 更严重危及和破坏着司法秩序和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毫无疑问, 道德水准低下必然侵蚀司法机关和法官, 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必然能提升法官的素质, 提升司法公正的程度。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司法公正的载体, 法官独立审判的司法权制度和全社会相当高的道德水准是司法公正的两个支撑点, 三者兼备, 相辅相成, 才能真正构架起司法公正的天平。

四、结语

追求和维护司法公正, 在任何国家, 不可能也不应当仅仅是司法机关、法院和法官们自己的事情, 维护司法公正应当成为全社会公民共同的任务。它不仅需要法院自身的努力, 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不仅需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更需要维护司法公正的现代司法理念。

摘要:伴随着司法现代化建设中改革的实践, 司法公正的价值观念已深深根植于广大法律工作者和人民的心中, 然而怎样才算司法公正如何引导人们包括司法工作者用理性的标准评价司法公正等问题, 需要我们继续加以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司法理念,司法公正,司法改革

参考文献

[1]谭世贵主编:《中国司法改革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2]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0年。

[3]《现代司法理念基本问题》人民法院报, 2003年10月。

[4]李勤模:《现代司法理念与司法为民》, 中国法院网, 2004年4月。

篇10:浅析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指法院要保证公平审理案件, 也要保证审理案件的结果是公正的。法院要保证审理的案件体现法律的要求和基本精神, 也许更高层次还包含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尽管做到这一点有些苛刻, 但这至少应该成为我们的价值追求、一种人类的美好向往。法院是裁决纠纷的地方, 也是社会最终得出结论的地方。司法的终局性特点决定了司法公正是何等的重要, 当一个纠纷经过当事人双方无法达成和解, 调解机构无法解决或者行政机关的处理当事人感到不公, 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时, 法院就成了保证纠纷能够得到公正处理的最后一道屏障。人们对法律是何其的渴望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司法公正已经成为人们群众和司法人员普遍关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

(一) 法院的行政化管理影响司法公正

谈到这个问题, 原因就在于司法独立能为司法公正提供保障。司法独立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在司法上的体现, 西方社会奉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权制衡, 三种权利处于平等地位, 相互制约。美国的司法独立违宪审查制度就体现了司法对立法的监督制约, 在美国法院对违反宪法的行为有权宣告无效, 美国这种体制有其存在的历史背景。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 中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利机关产生政府和法院和检察院。现实情况是我国的法院经费来源于地方政府, 那么法院在裁决案件时有时就会受地方利益的影响, 从而作出影响司法公正的裁决。要想改变或者说尽量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 法院经费就要独立于地方政府。现在有些地方正在进行试点, 上海成立的巡回法庭就是一种尝试。法院内部奉行与行政机关相似的管理体制, 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在审理重大、疑难案件无法作出决定时, 审案往往上提到审判委员会, 审判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法官就要执行, 真正审理案件的法官无权作出决定。没有审理案件的通过会议形式决定了案件结果, 原因很大程度是是法院的行政化管理方式, 法官既是要审理案件的人员, 又是法院的工作人员。我国法律规定了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法院依法独立对民事案件进行审判,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但是没有明确规定法官依法独立审判案件的规定, 我们的法律应该更加明确解决这种现象。法条的这一规定是法院相对于外部的独立, 法院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立。既然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具体负责审理案件的法官是否独立。我国立法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地方。司法独立不仅包括法院独立, 还要包括法官独立, 这样才能增强法官的责任感。有权必有责, 让审理案件的法官有权独立依据法律独立决定裁判案件, 不受法律以外的权利的干扰, 所以法院要进行去行政化改革, 现在有些地方的司法机关正在进行这种改革。

(二) 法官素质参差不齐

法官是具体审理案件的裁判者, 法官是个神圣的职业, 所以法官有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 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品。法官素质既包括政治素质也包括业务素质, 法官的道德、能力、勤奋、业绩都是对法官职业的要求, 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这样的要求, 法律对法官在这些方面要求更高, 其实可能把这里的法官扩大到对所有从事司法的人员。法官手里掌握着社会成员的命运, 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实践中法官素质参差不齐, 人们更容易看到案件裁判结果的不公, 所以法官的一言一行更要自律。实践中出现的案件不公正现象, 没有做到案件结束, 事情就了结, 与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没有让当事人在案件中感觉到公平正义。当然, 法官也是有感情的人, 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做到公平公正也不是没有障碍的。

(三)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偏大

自由裁量权有时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法官没有自由裁量权, 当遇到具体案件时就无法机动处理, 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调查案件, 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上会受到影响;但自由裁量权在行使时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不能超出法律可预期的范围, 大到不合理, 严重的不合理就是不合法。法官裁判案件有时一定得运用自由裁量权, 才能做出既符合法理又符合情理, 公平、正义的判决。

法官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审理案件的需要, 我国法院系统法官的自由裁定权是偏大的, 但现在朝着缩小的方向发展。

(四) 一些民事诉讼程序操作性不强

《民事诉讼法》这部程序法就是为实现实体公正提供保证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体权利得到公正的查明。程序既涉及事实方面真实性问题, 也涉及程序自身问题, 民事诉讼要实现社会正义, 就要推动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正义是法律的一种本性要求之一, 我们要将正义理解成不仅是说服工具, 而是在一种合理的分析活动。它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 而必须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公平正义价值标准而又外化于人的行动中。例如, 我们法律将诉讼上违反法定程序事项规定认为是不合法, 要进行纠正, 违反法定程序的标准谁来掌握, 实践中如果法院认为错了, 他就可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法院如果认为自己没有错他就不会启动, 赋予了法院自主决定的权利, 该条的主观性太强。操作起来让当事人感觉到很无耐。今年新的民事诉讼法解释出台, 进一步细化了在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 对民事诉讼法作了很多补充, 使民事诉讼法执行起来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解决建议

(一) 法院要进行司法体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全会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就要崇尚法律的权威, 这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完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力, 法院内部的审判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要分开进行管理, 把这种行政化影响审判的因素降到最低。法院内部不参与审判案件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不能干预案件审理, 否则有权的人干预案件, 真正审理案件法官依此决定判决, 如何保证司法的公正性。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司法, 司法如果都作不到公正, 那将是人类的悲哀。

(二) 提高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公正司法能力

只有高素质的司法人员队伍, 才能保证法律的有效执行。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要经过通过严格的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从事律师工作若干年这些共有的素质外, 身为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素质, 首先, 要有正直的品行并且经过专门的法学教育, 掌握深厚的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具有从事法律判断的法律感觉、灵活的法律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法律解释能力;其次, 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实践经验;再次, 本人的司法道德操守过硬, 做事勤勉, 遵守规则, 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 为人正派, 廉洁奉公, 热心公益。同时, 司法改革要对法院法官和司法管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为司法独立、公正提供体系保障。

(三) 完善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中国司法正在朝着法官能够独立决定案件的方向努力。建议将审判委员会提出的意见, 在裁判文书中注明, 写清采纳与否的详细理由, 以促使法官独立自主地进行裁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司法人员只应对法律和良心负责, 法官只对法律负责, 除了法律以外法官没有别的上司。这是社会对法官的最低要求, 也是对司法人员的最低要求。司法人员掌握着千千万万人的利益, 当人民与国家订立契约把权力交给国家时, 国家就有保障每一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司法人员掌握着国家权力, 只有做到司法公平、公正, 不偏不倚地判决纠纷, 才能保证社会良好有秩序的发展。

(四) 强化法律监督, 完善人民陪审制

没有监督的权力会被滥用, 这是权力的天然属性。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正确使用权力, 权力可以为人类造福, 创造社会平安和谐环境, 正确处理纠纷, 平衡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减少矛盾, 维护安定团结。不当地行使权力, 就可能会产生新的社会不公, 激化矛盾, 破坏安定环境。所以要实现司法公正, 必须强化法律监督。新的《民事诉讼法》新增多处对司法权力监督的规定, 例如, 2013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新增加规定了检察院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发现违反国家、社会利益的可以抗诉, 就是一种监督的形式。

多年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保证司法公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种人民陪审制和国外的陪审团都属于外部人员对司法进行监督。人民陪审员参与合议庭时与法官享有相同的权利义务, 他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运用朴素善良感情辅助法官工作, 让审判结果既符合法理, 又符合情理, 实现法律裁决纠纷、解决争议、化解矛盾、平衡利益、维护合法的作用。

结语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证, 司法需要公正, 这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期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这种思想理论说明我们向文明更迈进了一步, 司法公正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吴艳宇, 张琪.中美法官遴选制度比较[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4.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Z].2014-10-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Z].2012.

[5]宋晓明, 雷继平, 等.完善规范机制, 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J].人民司法, 2012, (13) .

上一篇:传承长征精神 践行“两学一做”下一篇:小学语文学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