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baby幼儿舞蹈串词

2024-05-16

舞动baby幼儿舞蹈串词(共4篇)

篇1:舞动baby幼儿舞蹈串词

文艺节目串词

健身舞蹈《舞动青春》:

健康是福,每个人都向往健康。你挑、我跳,大家一起跳,跳出健康,跳出快乐,跳出青春的风采。请欣赏我校女教师们为我们表演的健身舞《舞动青春》。

篇2:舞动baby幼儿舞蹈串词

舞蹈如同音乐,是人类超越语言的特殊符号。人类的演化进程,蕴藏肢体和灵魂的解放,正是这种力量,催化了人类肢体和谐运动的最高境界——舞蹈的诞生。

今天,我们搭建了一个让我们自己尽情展示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尽情舞动,挥洒风采!伴随着动感的旋律,展现我们轻盈的舞姿,让我们的舞步快乐飞旋!

跳跃的音符,演奏着青春的活力。

动感的舞姿,展示着青春的魅力

下面,太升“舞动人生”舞蹈班四周年庆文艺活动现在开始

1、聚一份欢畅,聚一份吉祥,聚一份祝福,聚一份兴旺!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用热情祝福大家红运当头,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一帆风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好时光!请欣赏《欢聚一堂》

2、歌曲《我爱你,中国》

岁月如河,岁月如歌,历史是歌的抒写,歌是历史的凝结。今天,我们一同在这里歌唱我们的祖国。请听《我爱你,中国!》欢迎,刘姐!

插入感谢老师的活动: 感谢刘姐精彩的演出。

感谢,是一句简单的表达,更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最纯最美的信息。感谢的是现在拥有的一切,感谢的常常是他人的给予。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能够相逢、相聚、相识,皆是因为我们这个“舞动人生”的舞蹈班,而我们最感谢的,也是最可爱的人是谁呢?是的,是我们的老师。献上我们的鲜花吧!愿老师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掌声)

首先,请李班长代表我们所有学员谈谈此时此刻的感想吧,请大家欢迎!好的,我们再有请老师们为我们说几句。

谢谢老师的关心与指导,我们将以舞蹈来感谢老师,愿老师桃李满天下!愿老师康乐如意!扎西德勒!

3、格桑花

圣洁的雪山给我们带来了花朵,格桑花的眼睛为我们送来秋波;格桑花的笑容点燃了我们朝圣的香火。春天的西藏,山,是冰洁的山,水,是碧洁的水,人,是纯洁的人。下面有请《格桑花》。

4、这一生说过我爱你

爱就一个字,但如果用一生来表达,那将是一辈子的承诺与依靠。请欣赏舞蹈《这一生说过我爱你》

5、北京的金山上

在明媚的太阳下,在北京的金山上,快斟满喜庆的美酒,连同激越飞扬的舞蹈,献给母亲和丰硕的大地,下面请欣赏《北京的金山上》

6、中国的月亮

自古文人墨客爱月写月,市井百姓赏月观月。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那里月不圆,那里月无光,我却深深的爱上你中国的月亮。”伴随着月之随想,歌声悠扬的余韵。我们请看《中国的月亮》。

7、呼伦贝尔大草原

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林海茫茫云雾间,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北方的呼仑贝尔大草原,勾起了草原孩子的不尽思乡悠情。有请《呼仑贝尔大草原》。

8、再唱山歌

一曲深情的旋律,在耳畔萦绕; 一句诚挚的话语,在心中升腾。

这是亿万华夏儿女的心愿—再唱山歌给党听。

9、为你等待

等待,是一个美丽的词语。人只有一世,人生能有几回等待呢?能有多少时候比等待的心情更加美丽更加值得怀念呢?珍惜等待时的心情吧。只为你!请欣赏《为你等待》

10、为了谁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字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请舞蹈《为了谁》。

11、卓玛

看一群美女走过来了,她们舞动出青春的色彩,她们歌颂对生活的热爱。她们用舞姿演绎了她们的生活,下面请欣赏舞蹈--卓玛

12、珊瑚颂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大海潮起潮落,奔流不息,是因为它心中升腾着一个不落的太阳;请欣赏舞蹈《珊瑚颂》。

13、《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呀,你是春天派来的使节。请刘姐再次为我们带来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14、献给阿玛的歌

阿玛虽然不知道高原多大,也不知道天堂在哪,却为了心中金色的菩萨,虔诚地翻过河谷和山崖,只为保佑孩子平安长大。正是这些为了子女默默奉献一生的阿玛,才成就了我们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历史。下面有请《献给阿玛的歌》。

15、万泉河水(古典舞)在这热情似火的夏日 在这繁花吐艳的季节

我们用心体味,体味那军民那鱼水深情 我们用心聆听,聆听那红色革命的歌谣

那熟悉的旋律,那如歌的岁月,让万泉河水再次泛起粼粼清波。接下来,请欣赏舞蹈《万泉河水清又清》

16、天边

天边有闪耀的星星,天边有美丽的憧憬,春天萌动了我们那活跃的心,让我们跨上骏马去追寻,去追寻那遥远的星星和美丽的憧景,下面请欣赏《天边》。

17、今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亲,儿女们在传颂那“春天的故事”,世世代代憧憬着改革开放的无限光明。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亲,儿女们在含泪刺绣那火红的党旗,针针线线倾注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情。

18、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下面让我们随着柔美的旋律,走进一片静谧的荷塘,领略舞蹈的风韵。请欣赏舞蹈《荷塘月色》。

19、彩虹儿女

天上的西藏,神奇的地方,通向圣洁的天堂。珠穆琅玛是那古海的巨浪,我为你神奇的传说歌唱,天上的西藏阿妈的胸膛,养育生命的天堂。下面请欣赏舞蹈《彩虹儿女》

20、快乐的玩吧

风在轻轻的吹,它说我快乐; 云在翩翩的舞,它说我快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有请《快乐的玩吧》

21、赶摆

把向往的深情充分表达,把祈盼的话语尽情倾诉,让我们跳起欢快的舞蹈,来抒发心中的快乐,任美丽的舞步尽情飞旋吧!请欣赏舞蹈《赶摆》

22、吉祥谣

今天我们欢声笑语、歌舞飞扬!相聚的时光虽然短暂,深刻的情谊将远播四方,她们将用灿烂的笑容,真诚的心灵,舞出热爱伟大祖国的心声。您瞧,她们来了!有请《吉祥谣》

23、诗朗诵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一位几乎每天都与我们见面的忠实的观众,不仅如此,更是每天与我们交流舞蹈心得、分享舞蹈快乐的老朋友。大家猜猜他是谁呢?对,有请姚师傅的诗朗诵《

》 再次感谢姚师傅的热情参与。

24、万泉河水(斗笠舞)

一艘满载希望与信仰的红船从南湖行来,她们穿越血色黎明浓雾的弥漫,走过沧桑岁月,历史的悲壮,驶向今天的富强和明天的辉煌,请欣赏斗笠舞“万泉河水”

25、相逢是一首歌

有人说,相逢是一首歌。我们在这里相逢,揭开岁月崭新的篇章。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既有结束的留恋,更有收获的喜悦。这个舞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吧,因为《相逢是一首歌》

结束语

篇3:舞动baby幼儿舞蹈串词

一、幼儿园舞蹈教师要着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舞蹈教师要下工夫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学习, 改变以往那种上大课, 教师在前面讲解, 幼儿在下面毫无动力地像木偶一样操练的状态。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 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幼儿, 备课要备好幼儿, 一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将幼儿的主动性发挥到极致。

笔者在进行民族舞蹈的教学时, 发现大多数幼儿都喜欢新疆舞蹈, 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找了几首新疆歌曲, 让幼儿进行赏析, 并把其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进行详细地分解讲授。当幼儿对这些简单易学的舞步掌握之后, 笔者就提倡他们进行创新性舞动, 只要能合上节奏, 随意发挥, 幼儿都跳得特别起劲儿, 从而也锻炼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舞蹈教师要把每一个幼儿当成一座宝藏, 因材施教, 进行个性化教学

因材施教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 历史几千年而被证明正确有效, 只是随着当前教育呈大班容量的走势, 幼儿多了自然就给因材施教增加了难度。所以, 教师为了赶进度, 就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让所有的幼儿都保持安静, 进行舞蹈内容的讲解, 幼儿处于极为被动地听讲状态, 而幼儿生性又好动, 所以经常会受到批评, 失掉了学习的乐趣, 导致一部分幼儿厌学、叛逆。幼儿舞蹈教学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课堂的教学设计要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 争取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取知识, 得到长足的发展。笔者认为, 每一个小朋友都是一座宝藏, 教师要努力寻找其身上的亮点, 激发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快乐当中发挥自己的潜能, 展现自己的特长, 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舞蹈是有灵性的运动, 需要实践, 更需要创造, 只能把自己真正沉浸到肢体的运动中, 才能更好地体会舞蹈的内涵, 从而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

(一) 即兴编排的舞蹈可以更好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笔者一直认为,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有着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表情达意。作为舞蹈教师, 我们要为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创设情境, 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状态下进行即兴编排与创造。在我们幼儿园有一个课间操的整队音乐, 幼儿踏步往一起集合, 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放弃自己所玩的活动来做这个重复的踏步运用。笔者就突发奇想, 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想象成自己是会跳舞的小鸟, 双臂张开, 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向左飞、一会儿向右飞……比一比, 谁最先飞回到自己所在的位置上。结果, 瞬时幼儿变作了快活的鸟儿, 运用自己想的即兴动作飞回到了位置上。这就表明:只要教师发挥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给幼儿编排的灵感, 一定可以高效而快乐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 幼儿舞蹈教师要通过情境设置来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环境可以感染人, 也可以塑造人。笔者就经常会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情景来进行授课。笔者会对幼儿进行引导式教学, 为幼儿准备好各种各样的舞蹈材料, 以满足其主动学习的欲望, 如想要让幼儿跳一跳新疆舞的话, 笔者会为幼儿准备哈达、有棒子的红绸带, 手花巾和手环等, 女幼儿们会把带有金片的披风绑在头上, 蒙信眼睛, 做新娘状舞蹈, 而男幼儿就会拿起手环, 绕着女幼儿转圈圈……教师所给的材料引发了幼儿的舞蹈激情, 在这种身临其境的场面里, 连教师都想不由自主地舞上一段, 从而把课堂还给幼儿, 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舞蹈教师要注意每一个幼儿的特性, 构建多元化的幼儿培养标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 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幼儿。每一个幼儿的舞蹈基础都是不同的, 舞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照顾到每一个幼儿的学情, 构建多样化的幼儿培养目标, 力求在同一节课堂上, 不同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学习目标。这样, 教师再运用多样多样的授课方法来引导幼儿参与课堂, 让幼儿在充满快乐与自由状态下, 学习新鲜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肢体协调能力, 并且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提高幼儿的舞蹈素质。

笔者在进行舞蹈赏析课时, 总是会让幼儿不由自己地深入其中, 首先会让幼儿感知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动作, 然后播放一些经典的舞蹈曲目, 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段学习跳一跳, 从而让幼儿以自助学习的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体会学习的收获和成功的快乐。其实舞蹈教学就是让幼儿找到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 我们要通过舞蹈教学发掘幼儿的潜能, 塑造幼儿健康的个性, 给其发现自我, 重塑自我的机会。

舞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幼儿之间的个体化差异, 尤其要重视那些舞蹈天赋不是很好的幼儿, 他们有时候会因自卑而不敢表现自我, 从而失掉了感知音乐之美和舞蹈之美的机会, 如果任其发展的话, 还会引导一些心理问题。所以, 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舞蹈活动, 满足幼儿的自我表现, 从而更好地提升其能力, 塑造其品格。笔者总是会给那些不擅长跳舞的幼儿表现的机会, 并且会运用好带差的形式进行小组练习, 从而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体现到舞之乐趣。

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 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 自觉地把激发幼儿的兴趣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给予幼儿一些选择的权利和积极参与课堂的机会, 要让每一个幼儿亲身感受到, 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解放手脚, 还能够解放头脑, 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4:舞动baby幼儿舞蹈串词

关键词:幼儿教育,集体舞蹈教学,动作学习

目前集体舞蹈教学中的动作学习过程异象丛生,导致教学秩序混乱, 更有甚者出现了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的现象。主要问题:其一,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学习能力不够熟悉,不能提供难易适中的动作模板;其二,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学习缺少有效策略,大多数还停留在教师示范,幼儿一遍遍练习层面,在重复练习过程中缺少进一步的推进机制。快乐的音乐活动变成了机械的动作练习, 导致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进而拒绝活动,表现出吵闹、不合作……如何让幼儿在集体舞动作学习中学得轻松高效、舞得欢快活泼,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几年集体舞蹈教学实践,谈谈动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动作经验化策略———运用经验,加工迁移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 知识或信息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新旧知识反复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只有针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教学,才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主动、有效、深入。因此,我们在开展舞蹈教学动作学习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运用已有的经验动作或对已有的经验动作进行重组、加工、迁移。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幼儿学得主动、轻松、高效。可以说,动作是整个舞蹈的“血肉”,动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幼儿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动作表达词汇,而且有助于儿童发展“模仿”、“迁移”、“探索”、“创编”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

1.生 活 化 动 作 的 运 用 。

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的限制, 最多的经验动作就是生活化动作。生活化动作包括一般生活动作,如:走、跑、跳、点头、弯腰、屈膝、摇摆手臂等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动作,还包括模仿动作,如:刷牙洗脸等生活活动动作的模仿、扫地擦窗等劳动动作的模仿。在集体舞蹈教学中的动作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对生活化动作的回忆, 在生活化动作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加工,让幼儿轻松学习舞蹈动作。如:中班《邀请舞》中有重复出现的邀请动作,在学习这一动作时,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用什么动作邀请朋友; 其次在幼儿呈现的生活化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最后形成舞蹈中所出现的邀请动作:左手往左侧伸长,左腿向左边伸出并勾脚,右手背在身后同时身体向左边倾斜。四拍后换右侧,动作相同。

2.已 会 舞 蹈 动 作的 迁移 。

集体舞蹈动作学习过程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幼儿已经学会的舞蹈动作, 运用“动作迁移”学习新的舞蹈动作。如:学习大班的藏族圆圈舞《多快乐多幸福》时,教师先带领幼儿复习新疆舞;示范新教内容———藏族舞的“退踏步”;再与幼儿讨论藏舞的“退踏步”与新疆舞的“进退步”之间的异同。通过这样的对比,幼儿就能发现两者间动作的差异,在已经掌握“进退步”的基础上学习“退踏步”就容易多了。

二、动作层级化策略———难易分级,逐步累加

在动作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觉得非常简单的动作,幼儿却总是学不会。如:小班教师经常会要求幼儿合节拍一边拍手一边走进活动室, 成人觉得这 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孩子的表现却是不是忘记拍手,就是走路不合拍,可见,教师对动作的难易掌握不准确。根据达尔克罗兹的分类,动作种类分为不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综合动作。在音乐中做动作,不移动的上肢动作是最简单、最容易合拍的;不移动的下肢动作比不移动的上肢动作难;移动动作是最难的。简单地说,上肢动作容易、下肢动作难,哪怕是行走这样最普通的日常动作,因为它是下肢动作移动,所以当要求合乐、协调时,对于幼儿而言也是难的。在了解了动作难易规律之后,我们对每个集体舞蹈动作进行难易分级,运用层级化策略进行教学。

1.递 进式 策略 ———由 易 到 难 ,层层 叠 加 。

在一般的集体舞蹈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把舞蹈动作分解,由易到难、层层叠加。先学习上肢动作,学会之后再增加下肢动作,当上下肢动作都能协调后,教师再带领幼儿进行动作空间、时间上的移动。通过这样的分解组合,幼儿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组相对复杂的舞蹈动作。如:我们在组织集体舞教学《欢乐鼓》时,先引导孩子们在座位上做拍腿、摆臂的动作, 简单的上肢动作孩子很快就能合乐协调地表演动作。接着让孩子离开座位,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把拍腿动作改成拍同伴的手,同时增加扭胯动作;摆臂同时踏步。虽然这组动作是上下肢同时进行的,但是在已会上肢动作基础上增加同频率的下肢动作,就比较容易学会。最后带领孩子们把踏步动作改为向前行进,产生了移动动作……这样由简单动作到难度动作逐步增加的过程,就如在攀登悬崖时,在地面与悬崖之间架起一级级台阶, 孩子们就能比较轻松到达顶峰,也就是高效地学会这组舞蹈动作,同时能体会到身体动作表演带来的愉悦感。

2.包裹式 策 略 ———先 难 后 易 ,逐 个 添 加 。

有的集体舞蹈在编排过程中会出现一两个比较复杂的又多次重复的动作,这个关键动作掌握不好,直接影响整个舞蹈的效果。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采用先难后易、重点突破的策略。心理学中有一个反映时间与注意关系的反U曲线,它告诉我们:活动的前十分钟,幼儿的注意呈上升曲线,也就是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十分钟左右到达最高点,之后慢慢下降,也就是注意力开始分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开展舞蹈教学时,把难点动作前置,利用注意最集中的时间段让孩子学会这个“中心动作”,再逐个增加其他较简单的动作。如:我们在组织大班集体舞《逗牛舞》动作教学时,先把一个比较复杂又多次重复的中心动作“侧身换位”前置,教师通过放慢动作速度,把“侧身换位”动作分解成上下肢动作等方法,让幼儿学会这个中心动作。然后逐个增加“侧身换位”前的同伴两两面对面拍手,“侧身换位”后走步找新朋友、与新朋友面对面拉手……把这些相对较简单的动作如制作玫瑰花般, 一层层包裹在“中心动作”这个花蕊周围。

三、动作形象化策略———形象记忆,生动表现

3~6岁的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表现为他们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开展思维活动。因此,我们给动作赋予合适的形象,便能促进幼儿主动思考,主动追求动作的形象化,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1.给 动 作 赋 予 多 种 形 象 。

对于幼儿园孩子而言,给动作赋予一定的形象,他们就会对动作产生感情、表现起来会更灵动,具有形象的动作有助于幼儿记忆。在开展集体舞蹈教学时,我们会给一个个动作赋予形象。如:在开展中班集体舞《山谷回声》时,我们把前半部分的带领动作当成表演山谷回声。带领者拍手,集体回应拍手就成了山谷的回声。有了这一形象的提示,集体回应拍手时孩子们就会主动追求拍得整齐但又不能太响,更接近“回声”这一形象。

2.为 动 作 绘 制 固 定 形 象 。

舞蹈和音乐一样是流动的艺术, 舞蹈动作总是随着音乐的流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有一定规律, 但是对幼儿来说,记忆动作的变化是有难度的。动作变化相对多的舞蹈,我们会采用绘制动作图谱的方法, 让流动的动作形象化、固定化。如:我们在开展大班集体舞《螃蟹舞》的教学时,把一组变化比较多的动作:向左走四步、向右走四步、转圈走四步、点头吐泡泡……用形象的图案绘制出来。孩子们一眼就能看懂动作的变化方向、频率,在图谱引导下能更轻松地学习动作、记忆动作、表现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动作图谱只能作为教学支架,教师要把握好退出的时机,引导孩子主动表现动作,感受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四、任务意识策略———问题前置,关注要点

集体舞蹈的动作学习是以“观察模仿”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问题前置的方式,提醒幼儿观察的任务,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从而明确学习重点,理解教学目标。

1.提 问 的 准 确性 。

教师在示范前的提问会吸引幼儿选择性注意, 使幼儿注意教师提问中提到的信息, 有助于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的示范前提问要确保准确性。有的提问指向所观察动作的特殊性,比如:“老师拍手拍了几下? 跺脚跺了几次? ”有的提问指向动作结果的反思,比如:“拍两下手再举起还是拍四下手再举起? ”有的提问指向概念活动,比如:“刚才我们跳的是新疆舞的进退步, 现在注意看老师跳的舞步与进退步有什么不同? ”通过任务前置的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在观察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教师的动作, 准确地感知动作的结构和反复的次数。

2.反 馈 的 有效性 。

教师对示范后的幼儿回答必须作有效的反馈, 这是帮助幼儿确认动作要求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反馈包括判断式,比如:“对! ”或“不对! ”;重述强调式,比如: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反馈就要采用重述强调式;加工整理式,比如:当孩子的回答不够完整时,教师应对孩子所回答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给幼儿明确的指令。所有反馈都是为了帮助幼儿明确动作的走向、频率、组合、结构,让幼儿的动作学习更准确。

上一篇:2021庆祝母亲节手抄报图片下一篇:小学生玩电脑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