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规章制度

2024-05-12

服装行业规章制度(精选8篇)

篇1:服装行业规章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

一、每次例会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无故不参加者,将根据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二、会议内容

1、由安全小组办公室主任组织会议,宣读当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传达上级部门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3、针对生产状况,学习有关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等。

4、通报本月安全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交流经验。

5、发放有关有关安全刊物、安全简报等材料。

三、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月末为安全生产例会时间,并做好会议记录。例会时间、地点如有临时变动,由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提前通知。

安全培训制度

一是建立学习责任制

为认真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定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安全教育培训第一责任人。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保证参训率。并将参训率纳入职工绩效考核,与职工工资挂勾。

二是建立学习档案制

为切实抓好全体职工安全理论学习,建立职工培训档案制度,记录职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情况。

三是培训内容规范化

为使培训取得实效,由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公司运行情况整理培训学习资料,以消防安全等方面教材资料为主,不断完善培训学习资料。

四是培训形式多样化

为使培训内容丰富多采,更容易接受,采取集中授课、集体讨论、观看教育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五是学用结合制度

为提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学习质量,定期对职工进行现场抽查,检查职工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上有没有新的突破,对安全理念方面是否有新的提高。

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要由专人管理,管理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条理化,便于查找,一目了然。

2、认真履行查阅、借阅、转递手续。不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开启档案柜。

3、任何人不得涂改和更改档案内容,需要变动的,必须申请领导,并且至少得有领导班子二人在场,同时履行变更手续。

4、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守秘密,坚持原则。

5、档案室有防潮、防火、防盗设备。

6、管理人员要妥善保管档案柜钥匙,严防丢失。

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为了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确保公司的消防安全及和谐稳定,经安全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一、消防工作在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消防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提高火灾防范水平和职工的自防自救能力。

二、安全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火灾扑救,建立消防工作档案。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度

一、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厂区内的安全隐患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对所有查出的隐患分类整理,记录入册,并召开安全会议,安排布置整改措施。

二、对于所排查的隐患,要责任到人,限定时间,按时整改到位。三、四、隐患整改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查、验收。

五、每月底要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布置下月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应急管理制度

为防止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出现火灾情况下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有效地扑灭火灾、抢救伤员、疏散伤员和物资,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险性分析

1、服装行业人员密集,电器线路复杂,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早成群死群伤。

2、服装厂库房内的服装衣料的原料可燃且数量多,各种织物的燃烧速度要比普通木材燃烧速度快得多。同时,由于服装厂大量使用电熨斗导致火灾的因素增多。加工服装的各种衣料大多是化纤成分,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毒性更强。

3、存放服装的仓库是重点防火点。存放的原料和成品应采取垫板存放(若原料长时间直接置于地面),受潮发霉后容易自燃,须定期进行检查。

4、主要点火源:电器开关、用电线路;加热熨斗。

七、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本着“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进行。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抓住火灾初级阶段有利时机朴灭火灾,火灾扩大阶段要积极配合消防部门朴救。力争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三、应急响应

1、第一发现火情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立即报119。报警要求:说明失火的具体的地址、失火的位置、单位名称、失火物品名称、火势大小、火灾现场有无危险品、报警人姓名、报警所使用的电话号码。

2、现场值班员或负责人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将火情通知指挥组总指挥(或其它负责人),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听从统一安排部署。

3、各组成员由本组负责人通知,按部署迅速展开行动。

四、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每年定于11月9日消防日或前后演练一次,针对实际情况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在服装厂生产作业活动中,充斥着各种有害因素,其中包括物理化因素及其他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有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确保职工职业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服装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

1、服装面料本身对人体的损害。这种损害主要表现为化学刺激和变态反应,可致使人体皮肤发炎、湿疹等。

2、缝纫机转动产生噪声危害。机器愈密、噪声愈强,长期下去容易对人体听力及神经造成损伤。

3、空间密集,照明不足,可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4、缝纫工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熨烫工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的工人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

二、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工人在进入生产作业车间时,要佩服好专门的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耳塞等,做好全面的身体防护措施,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2、作业场所防护:保持作业车间卫生良好,经常消毒,开窗通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3、检测防护:在检查项目上注意安全带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必要时还可安装气体检测仪,对车间内空气环境质量做好检测。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一、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在整个劳动保护措施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防护性措施。

二、本矿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台账,确保按国家有关规定每位职工按时按量领取,做到随领随记。

三、要高度认识发放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得以任何借口违反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标准。

四、所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在质量、规格、功能上要符合国家要求和相关标准。不允许发放过期失效和假冒伪劣等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五、班组长和安全员要督促每个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按要求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六、每个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七、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生产现场,其他无关人员、小孩等不得进入作业车间。

厂长安全责任制

厂长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直接领导本企业安全机构开展工作。厂长应负以下责任: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各级政府颁发的安全生产的法令,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落实措施。

二、领导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合理安排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并认真组织落实

三、组织编、审定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经常研究安全工作,定期主持安全生产分析会,分析安全形势,研究对策,制订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五、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思想、查制度、查设备、查隐患,并认真抓好隐患整改。对本单位所存在的重大不安全问题,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分析研究。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部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六、组织领导本单位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检查工作。

七、制订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八、若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指挥。

篇2:服装行业规章制度

(二)报销手续。凡一切合法报销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名,并注明原因及用途,经会计人员审核后报会长审批或秘书长审批。

(三)审批权限由协会理事会审议核定。

(四)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协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财务审计。

第四条 本会人员工资及福利

(一)服装行业秘书处专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聘任制的秘书长工资福利由理事会自行决定。

(三)协会聘用专家的聘金参照相关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临时聘用人员的聘金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由秘书处拟定后报会长批准。

第五条 本会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购置、维修与改良、调拨、移交、报废、处置及盘点等。

(二)服装行业秘书处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安全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与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使用、保管、维护的直接责任者,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合理使用固定资产,避免人为损失。

第六条 本服装行业旅差费用的管理由协会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七条 凡应享受假期,因工作需要未能休假经批准的专职人员,按国家有关政策发给假期工资。

篇3:服装行业规章制度

服装行业的发展得到广泛关注,是我国的重要产业。通过几十年来的持续发展,服装行业得到不断壮大,呈现出产量大规模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和环渤海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集群。 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较低,自主有名的服装品牌还不多,特别是高端品牌还需要拓展,外资品牌市场占有量大,低层次代加工还占主体,整体服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品牌之间的市场较量将持续,也进一步促进了服装行业商品牌意识的觉醒,对品牌的塑造也更加注重。国人随着经济能力消费水平和服装审美意识的提升,不再仅满足于服装基本功能的实现,而是更关注服装的内在意义和社会潮流风尚,并将追逐服装品质与自我生活品质紧密结合起来,对流行趋势和时代风向跟得更紧。服装行业的发展要适应社会需求,就需要走出创新发展的新路,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品牌,继续以市场细分来挖潜市场潜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就需要在互联网电商等新型销售平台和推进服装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在市场和人才教育方面双管齐下,持续健康推进我国服装行业健康发展。

二、关于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服装设计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从最初的中艺美术学校一家设立服装专业到现在100多所高职、高校设立该专业,服装设计的课程教育和师资培养体系逐步健全。教育体系的完善,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二是服装设计的理念不断发展。服装设计的各种新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西方服装设计的理念对新时期服装设计影响很大。在本土民族服装设计理念与世界性的服装设计理念结合上,设计理念的融合对服装设计影响深远。三是服装设计产品更加丰富。伴随教育普及,服装设计产品更加丰富多彩,可供的选择性更多,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和审美需要,对社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服装设计教育还有不足,特别是与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比较的话,我国在服装教育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培养模式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与产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和引导社会风尚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我国现代化服装设计教育还较开展晚,主要借鉴西方国家工程和艺术两类的教育模式,或二者相结合开展教育。哪种教育模式更能适应社会需求,还需要经历市场的验证。如何让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相衔接, 是关系服装设计教育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设计类学生能否适应市场需要的关键性问题。特别是在课程教学中,既要加强基础性服装设计理论学习,也要加强社会实践练习,特别是要掌握服装行业发展的趋势特点,掌握时代气息、社会风尚和消费心理。这样,就不会仅封闭了专业技术的局限,而是打开视野,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结合。

三、要实现服装行业发展与服装设计教育的相辅相成

服装院校培养的设计人才,必须经受市场检验,特别是要得到服装行业肯定。但现实中培养与市场需求还有脱节现象。服装院校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教会专业理论和知识,还要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和需要,加强与服装企业和服装生产商的沟通联系,以做到相辅相成,共助互进。

( 一) 要更加重视市场实践。要看到原有课堂教学重理论知识、轻社会实践的弊端,切实加强服装设计教育的社会实践。只有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服装行业发展需求,才能有效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技性性人才。服装院校要加强服装产业生产商家联系,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锻炼机会,在实践中更深刻地体会服装工业发展趋势和特征,在实践中培养商业意识和市场需求意识。作为老师更要时刻紧扣社会和市场需要,切实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生产企业去得到更加全面的技能和商业意识的锻炼。学生在企业的亲身实习实践,必将进一步深化书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自我做出全新的评估,也必将对自我意识和品牌风格要求的结合中创新创造,从而找到更多的设计灵感并触类旁通,设计出更多优秀作品,赢得个人发展和企业双赢的完美结果。

( 二)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要优化服装设计课程设置,服装院校要加强服装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把握好时代和时尚发展潮流,在引进西方先进培养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同时,也要加强本民族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要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加强实践课程,拓宽学生知识素养方面,加强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要加强选修课、基础课和实践课的结合和优化配合。同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反馈有关问题,及时对课程的设置作出适当调整。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基础性技能性知识,还要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商业运作和市场需要,让学生进一步把个人兴趣和特长与市场需求结合。只有学科设置得更科学合理,才能有效缩短学生市场适应期,更好地发挥出专业所长创造出更好地设计作品。

( 三) 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以,多教方法,多进行启发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填鸭式灌输,要让学生学会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将基本理论融入服装设计作品的能力素质。要尊重学生自由个性和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 四) 加强师资的建设培训。要加强服装设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做到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同时,要加强工作研讨交流和业务培训,让老师掌握最新的设计理论和行业发展态势。要加强校企合作,可邀请服装企业知名的一线设计师来校授课,也可让院校老师深入企业锻炼,以推进信息和技术的融合促进。

四、结语

要认真分析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和服装设计教育特点,加强二者的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实践中创新完善教学,才能有效提升服装设计教育的效果,才能培养适应需要的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摘要:本文对服装行业发展和服装设计教育现状作了阐述,并对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作了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服装行业,服装设计教育,关系

参考文献

[1]徐青青.《对我国服装本科教学模式的思考》.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8.

[2]曹建宁.《服装设计教育应适应服装产业的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4.

篇4:服装行业 利润探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为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3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面,而且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开个服装店是许多人创业的第一选择,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

在物资相对贫乏的上世纪80年代,在众多从事经营的个体户中,赚钱最快的当属服装个体户。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富大贵者中当初许多都做过服装生意,比如赫赫有名的建业集团的创立者吴立胜就是从卖布匹和成衣起家,由布匹、成衣小贩到批发商、承办制衣厂,进而进入地产行业,成立建业集团,最终成为了如今的亿万富翁。

在商品相对短缺和产品比较单一的年代,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余地小,服装商只需瞄准一两个款式大量生产就可以大赚其钱,投资风险几乎谈不上;现在,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包括服装在内,消费者和代理商都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供应商为了提供更优质和更具品牌效益的产品,只能增加产品成本,而终端零售价又被尽可能的压低,因此服装投资者的利润空间已经大不如前了。

虽说做服装利润今不如昔,但服装行业仍然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中小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没有经商经验的白领和大学生一族,都想在服装上投资“玩票”,作为下海经商的入门功课。因此,我们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服装专卖店在转让、关门,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服装专卖店开张。

小本生意也能赚钱,服装生意当然也是如此,经营服装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品牌专卖 利润诱人支出大

有人将服装行业列为2004年十大暴利行业,甚至举出一位服装生产企业的老总的话作为旁证:“服装确实属于暴利。但这个暴利不是体现在面料上,而是完完全全表现在流通环节上。成本不过5元钱的小背心,在小商品市场卖25元一点不成问题。我就曾经把10元成本的服装标价100元出售,结果卖得很火爆。”这种说法看似惊人,但在一些品牌专卖店是确实存在的。

有商场的售货员向《科学投资》透露,一件标价三四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三四十元,标价七八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100多元。一般的服装店都雇用一到两名售货员,只要货进得对路,一天卖出去一件,人工工资、房屋租金、税金就全都有了,多卖就是挣的。据透露,某些服装的利润可以达到3-5倍,多的可以达到10倍以上。一些品牌服装的虚高标价主要受商场打折活动的影响,如果不把价格标得高一些,就很难应付商场频繁的打折返券活动。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大商场里品牌服装的毛利率可达到200%甚至更高,而且冬装比夏装高,男装比女装高。他的一位朋友在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经销一个品牌男装,夏天的一件T恤衫进价100多元,卖400多元,这样即使是打5折,照样有利可图。至于那些折扣幅度特别大的服装,多数都是放了好几年的库存,基本上是按成本价处理。

在北京一家大型购物广场的打折活动中,一条标明原价288元的裤子,只要80元就可以买到。销售人员的解释是,这是去年的存货,现在利用季末拿出来处理。毫无疑问,处理库存已经成为商家打折的首要原因,这种商品的折扣往往也很大,从1折到5折不等。一家品牌的代理商告诉记者,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库存,趁现在秋装还没有上市,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处理攒了好几年的库存,一来腾地方,二来回笼资金。

从数字的分析上看,品牌专卖店的利润率的确让人耳热心跳,但这种单纯用售价减去进价的算法,并没有认真计算并扣除经营中的各种费用,因此简单的加减法分析似乎并不具备说服力。

品牌服装暴利的存在,首要在流通环节。一部分品牌服装由批发商批出的价格与在零售市场销售的价格相差悬殊,而他们在进货渠道上并无差别。服装销售的中间环节中包括经销商、品牌代理商和零售商场。就服装而言,经销商通常要在出厂价上加价30%,零售商场再加价30%。因此,一件100元的服装到了商场售价可能就会攀升到170多元。

广州某服装的一级代理商表示,服装新品的定价如此之高,是因为在销售过程中,商场从中要求的各种费用较高,除了高昂的进店费再加上各种促销费用的摊派之外,按营业额倒扣流水比例平均在27-35%,对于某些销售不好的品牌按保底倒扣的比例高达50%以上,这就导致了服装销售价格的虚高。

品牌加盟 投资大有一定风险

眼看商场里的品牌服装利润高企,但进入门槛太高,很多精明的投资者发现在繁华市区开设品牌加盟店似乎更有利可图。看上去开服装店不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只要有资金就可以介入,因此申请加盟各种服装专卖的人总是源源不断。专卖店是近年来最流行的品牌服装销售模式,投资者只要掏钱加盟,从店址选择、店面装修和布置,到店员的培训以及促销手段等,都有总部提供帮助,在经营时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品牌服装专卖店的毛利率一般在50%以上,开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全部的投入在10万到20万元左右。以南京的周小姐为例,她在解放南路开了一家面积不大的服装专卖店,顾客定位在20至30岁左右的时尚女性。她的店面约30平方米,开店全部的投入为12万元,包括店面转让费2.5万元、年租金4.5万元、首批货款2万元、装修费用1万元、品牌加盟费1万元、流动资金及其他共计1万元。周小姐的生意还算不错,年营业额可以达到20万元左右,按其经营的品牌50%的毛利率计算,刨去各项费用,其实际利润约为4万元左右。

周小姐的投资回报并不算高,但还有比她生意更差的。因为大品牌的资金要求高,中小投资者大多选择加盟一些中小品牌服装专卖店,但由于各大城市的市区商业旺铺租金上升快,使开店成本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服装专卖店则竞争激烈,营业额上升有限;另一方面,商场动辄5折甚至更大幅度的促销活动,对中小品牌专卖店形成压制,特别是服装消费的黄金节假日,消费的人气相当一部分被商场吸引。

由此可见,服装品牌加盟商的利润空间其实不太大。举例说,如果按零售价的4折拿货,商场又要扣除30%左右的租金,那么,打7折销售已是底线,而我们看到的则是现在的商场动不动就“新品上市六折”,这样的“大方”只有供应商才付得起。所以,加盟商要多家经营以求薄利多销,多做营业额要求供应商返利来赢得利润。

服装小店 本小利大赚钱快

投资者都清楚,经营小的服装店和代理品牌的利润因投资额不同而差别较大,目前的城市里的服装小店多选择开在专业市场、大型商厦和服装一条街上,面积不大,一般在10个平方米左右。经营成本主要是房租、货款和售货员工资,店租根据铺位的面积大小和所处的位置而定,一般在千余元至数千元,售货员的工资采取数百元底薪加销售额2%至5%的提成,装修费一般为数千元,高档的则需万余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服装店的经营旺季为每年4至8月和10月至次年的1月,利润一般在30%至120%之间。刚上市的新款服装利润最高,可达200%。随着季节的转变,服装价格逐步降低,利润也降低到50%至70%,到季末年尾,商家为求清理库存和回笼资金,甚至会保本销售,这时的利润只有10%至20%。

开小店最重要的是要有眼光,一条街上的所有店铺同样都到香港的女人街去拿货,为什么有的人店里顾客络绎不绝,而有的店铺却门可罗雀?眼光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有时候需要接受一些专业的知识,或者多跑、多看、多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好方法。

深圳的艾童在开服装店以前,也是个对时尚和潮流没什么研究的人。但她手头只有不到6万块钱,寻找投资项目的时候,她发现餐饮更像个无底洞,而且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掉进去,于是选择了相对容易经营的服装。为了提高自己对时尚的敏感度,她特意花了将近1万元参加了某公司的色彩培训,并运用到了店铺陈设和服装搭配中。同时,她还用学到的知识为消费者提供免费咨询,生意很快就火了起来,还赢得了很多铁杆的老顾客。

开服装小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个性和特色。但现在做到有独特的个性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似乎什么稀奇古怪的小店都有,而且进货渠道也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上海的姜琳几年前在迪美广场开店的时候,每月去香港、日本或韩国等地进货,带回来的一件小背心也能卖到三四百元,而且生意极好。如果有朋友去店里购物,她给朋友打3折都有得赚。当时这种进货方式少有人知道。而现在,几乎60%的小店都知道要从香港、日本进货,这时把价格定得更加务实,才是比较实际的办法。

小店经营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价格灵活,这也是让小店充满魅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马先生经营服装有3个年头了,他的店铺位于北京西单明珠市场的黄金地段,记者调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甩卖的服装中,从25元一件的T恤到50元一条的裤子都有。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卖多少算多少,只求回本,赶快处理夏季商品,以便腾出资金进秋装。

马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在他的店里女装的利润在50-100%之间,男装要高一些。对于季末狂甩,马先生认为分两种情况,一是经营户在季初利润较高的情况下已经回本了,剩下的货再买就是纯赚钱了,所以一般都是照本卖或者赔本甩卖。此外还有一种甩卖其实是假甩卖,商家本身进的就是库存货,这些服装非常便宜,比如一件女装吊带进价5元钱,回来“甩”10元,利润就是100%。

篇5:服装行业规章制度

我们认为,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少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未来十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世界霸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此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反倾销、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反而有利于促进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结构升级,完成由低附加值产品重复建设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结构的进化。通过与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最有威胁的印度纺织服装行业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与印度处于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印度正处于规模发展的初期,资源、环境因素与中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已经完成了产业的规模化建设,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我国是世界上纺织原料最丰富的国家,但却是纺织原材料成本最高的国家,从这一悖论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遇到的恶劣的外部环境是产业内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纺织服装行业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少数几个通过市场竞争完成的产品结构升级的行业之一。印度纺织服装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纺织原料产出远小于中国,因此将会比中国更快地遇到资源瓶颈。在行业结构调整期间受益的企业无疑是那些具有世界竞争力、技术领先、规模优势、品牌知名度的大型纺织服装公司。我们重点推荐具有色织布垄断优势、技术优势的鲁泰和具有服装品牌优势、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的雅戈尔。纺织服装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受设限、反倾销、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以及东南沿海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行业竞争力有所下滑,部分欧美订单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及南亚国家,侵蚀了我国原有的部分市场份额。作为世界纺织服装制造中心,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真正的威胁并非来源于人民币升值和反倾销所带来的利润率下滑,而是被竞争对手取代的可能性。印度以其充足的劳动力和原料资源,被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是2005年后中国主要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将中印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以找到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与中国一样,印度纺织业的产值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7%的份额,纺织服装行业是其国内重点扶持的行业之一,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占出口总

值比重由25%下降到15%。尽管两国比重都有所下降,但纺织服装的出口仍然占据较大份额。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国民经济,还是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和印度的纺织服装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人口大国,都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而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能够缓解这方面的压力。纺织服装行业也都属于两国的传统行业,两国都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印度都被认为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纺织原料比较在纺织原料中,中国比印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印度黄麻和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中国在棉花、化纤、蚕丝、苎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中化纤、蚕丝、苎麻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半数以上,亚麻居世界产量第二,也明显优于印度。棉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2006年的棉花产量高达672.91万吨。但由于中国纺织业规模较大,对棉花需求远远超出棉花产量,2002年供需基本相当,2003年开始进口棉花,2006年,中国棉花市场对外依存度达35%。因此国内市场棉花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印度是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棉国,目前印度棉花产量不到中国产量的一半,但由于印度棉纺行业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印度自产的棉花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从对2007年国际棉花市场预测来看,全球2007年棉花产量略低于消费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棉花价格可能会稳中有升。而印度产量将有所增加,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会出口一部分棉花,因此印度国内棉花价格仍然会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而我国的棉花消费量预计有所增加,预计今年棉花缺口达400万吨。而配额只有89万吨,其余进口棉花将缴纳进口增值税,以保护国内棉农的利益。因此预计国内棉花价格将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由此看来,中国棉花产量虽然较印度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国内需求旺盛导致进口依存度达35%,且棉花产量不稳定导致的价格波动对棉纺企业不利;相反印度虽然产量相对不大,但国内需求量小,棉花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对于具有棉花资源的棉纺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化纤中国化纤产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水平比印度先进,在POY、DTY、FDY领域与印度相比有着相当强的实力,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都较好,特别是聚合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2002年以来,中国的化纤工业始终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2002年1月,中国合纤产量已达68万吨,而到2006年5月,达到155万吨,增长了127.65%。印度虽然是第五大合成纤维生产国,但其化纤工业发展远不如中国,2002年1月仅有6万吨的产量,到2006年5月达到8.7万吨,增长44%。且从近几年的产量情况来看,产出并不稳定,波动性较大。其它纺织原料此外,中国还有一些特有和稀有的天然纺织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中国是亚麻主要生产国,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苎麻纤维虽然仅占我国纤维总量的1%,但却占到世界苎麻纤维产量的99%。除棉花和合纤外,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地、第二大生丝生产国,而其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原材料供应也较为充足。产成本比较从纺纱成本比较来看,中国的纺纱成本虽然低于平均水平,但仅低于意大利、美国、越南,却高于巴西、韩国、印度,印度是纺纱成本最低的国家,比我国成本低11%。从结构上看,我国纺纱成本高在原材料成本和水费上,尤其是原材料成本高出印度34.4%,比平均水平也高出21%,这是使我国纺纱成本居高不下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我国纺纱的原材料成本降到第二大的意大利的1.42水平,则总消耗就能降到2.5美元,仅次于印度。由此看来,较高的原材料成本表明由于单纯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瓶颈。最高的水费同样表明我国纺织行业存在的过度消耗,而我国“十一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促使纺织行业清洁生产、降低水资源耗用及环境污染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我们认为,尽管我国是纺织原料最大生产国,但由于规模扩张过快仍然导致资源紧缺,而趋紧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纺织行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转变。出口竞争力比较从纺织服装出口总值来看,中国远远超过印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由480亿美元增长到1198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149%。在此期间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由98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3%。出口能力从增长率来看中国也远高于印度,近四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年出口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而印度只有10%左右。但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在2006年以后由于反倾销和欧美设限,导致部分订单流向

印度,致使印度出口增长幅度在2006年达到18%,已经很接近中国。尤其是印度基数较低,因此预计在未来几年其增速将超过中国。我们可以做个情景分析,按2006年中国出口金额1198.6亿美元,印度出口金额160.4亿美元计算,如果中国出口额年增长率分别为5%、10%、15%,而印度出口金额增长率在20%、25%、30%,则按最悲观的情景计算,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额超过中国也要10年的时间。出口结构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主要出口国家是日本、美国和欧盟,印度主要出口国家是欧盟和美国。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各占纺织服装总出口金额的14%,而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占比则达到25%和27%,二者之和已经超过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可见,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依赖性更强。此外,对纺织服装需求较大的日本市场,中国则具有绝对的优势。从两国主要出口国家占比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对日本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欧盟和美国则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由于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欧美出口猛增形成了对日、欧、美三个主要国家的出口结构。而印度从上世纪末到2005年期间对欧盟的出口比重略有下降,在2006年才有所回升。尽管印度对欧美出口额所占比较较大,但从出口金额上相比,仍远低于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中国对欧盟出口额为163亿美元,印度为44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5亿美元,印度为47亿美元。因此在印度最重要的欧盟和美国市场,中国市场份额比印度高出近3倍。从2000年到2006年期间,印度纺织品出口额由46.6亿美元增长到68.4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1%,服装出口额由45亿美元增长到11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94%。在纺织品增长的26亿美元中,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增长仅为

4.66亿,占18%。而在服装增长的53亿美元中,有40亿美元是对欧盟和美国的增长,占75%。可见,印度在近6年的增长中,服装增长幅度更大,且主要是由于欧美对服装需求的拉动,而纺织品增长则主要对欧美之外的国家。在2000至2006年期间,中国纺织品出口由136亿增加到374亿美元,增长率为174%,服装出口由357亿增加到1007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82%。其中服装增加的649亿美元中有228亿是对欧盟和美国的增加,占35%,日本服装出口增加很少。而纺织品增加的237亿美元中,对欧盟增加189亿,美国44亿,日本40亿,这三个国家之和占到总增加额的8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服装还是纺织品中国在出口金额和增长率两方面都远远超出印度。相对来说,印度的服装竞争力要强于纺织品。中国纺织品在欧盟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的。行业地位及发展方向比较印度纺织部长JN Singh11月16日称,印度政府提出两项扶持纺织工业的重大计划,吸引纺织行业的私企经营者。政府对进入综合纺织园计划的织布、加工和服装企业提供40%的扶持。2005年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投资大约1500亿卢比,今年的目标是将投资提高一倍。我国纺织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则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在于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加大原料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的多元化;加快重点行业调整,推进结构优化;提高纺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区域布局。2004年11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提出了以下科技进步目标:到2010年我国将重点突破28项关键技术及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大大提高纺织行业的科技水平,到2020年实现产业升级,建成现代化纺织强国。中印两国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也都进行扶持和规划,从两国纺织业政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在于: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态度是扶持以促进其发展;中国政府对纺织业的态度是调整以优化结构。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其优势在于劳动力廉价,原料多样化,有传统设计技术,庞大的国内市场。但其投资不足而且分散,原料加工成本较高,设备更新跟不上,且一直以来企业规模偏小。可以认为,中国和印度纺织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印度处于规模增长的初级阶段,如果其纺织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比中国更快地面临资源瓶颈。行业内重点跟踪公司推介我们的观点是:中国纺织业已经完成初级的规模化发展,在近十年内不会遇到威胁的前提下,外部环境的恶化有助于纺织服装行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市场竞争进行的行业内整合,使纺织服装行业更健康地发展。在这期间,没有竞争力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被淘汰,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好纺织领域内具有全球竞争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的公司,看好服装领域内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的营销渠道的公司。鲁泰A:色织布龙头企业,主业专一,多年的色织布经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2008年新建色织布项目达产后,其产能达到1.23亿米,居世界首位;其色织布全球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目前已达到15%,具有稳定的客户渠道;色织布技术始终居国际先进水平,注重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新产品及新工艺研发。维持推荐评级。雅戈尔(9.84,-0.11,-1.11%):服装主业中以专卖店为主的营销网络的建设使公司始终把握市场环境,这保证其男装品牌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房地产及股权投资的地域性保证其战略多样化的成功,这反过来又为主业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这有助于其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维

篇6:2014服装行业转型

记者近日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了解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我国服装行业已逐步从量的扩张向品牌建设转型,品牌战略也正向国家战略层面提升。可以说,品牌价值的提升已经成为品牌建设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和标志。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受行业发展与市场环境因素影响,2012—2013年我国纺织服装业收益率增长放缓。国际竞争加剧、内需拉动乏力、原料价格上涨、融资困难等一系列困局,加速逼迫企业的自我创新与发展变革,对中小微初创型品牌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2014年是中国的改革年,同时也是行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转折点。服装行业的未来优势将会落在可持续的科技、品牌与人才发展上。品牌企业更应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适应新的行业格局。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增强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对此表示,中小微服装企业,尤其是具有成长实力的成长型品牌服装企业,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品牌化道路的基础,只有大力提高中小微服装企业的品牌化程度,培育一批具有发展实力的服装企业先成长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中小微服装企业的品牌化进程。

就在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 《关于开展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各省级单位需加强对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专业指导;积极发挥品牌培育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在品牌培育、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撑和服务;加强政策和项目扶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商务、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

就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明确表示,未来将加大力度在品牌培育方面下苦功、下硬功。他说,协会一直致力于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的成长与发展。以往,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都以成长在专业市场中的传统型自主服装品牌为主要申报对象,随着时代变革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品牌、独立设计师品牌这些越来越受社会与市场关注的成长型品牌同样需要行业与市场的扶持,因此,从今年开始,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还特别吸纳了设计师品牌、电子商务品牌等的参与,希望能够吸纳并扶持更多国内优秀自主服装品牌成长。

篇7:服装行业调查

小小服装集聚地方产业优势,好中选优予以信贷投入

——胜山服装行业调查

―――

一、胜山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胜山服装行业始于80年代,依托全国闻名的胜山服装布角料市场,规模逐渐扩展。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家庭服装业及服装工业化日益壮大,全镇现有20余家服装企业,出现了慈溪市胜阳服饰有限公司、宁波奥达服饰有限公司等产值达5000万元的企业,家庭经营户近1000家,涌现了徐志炎、应维珍、华高棉等个体服装经营大户,服装从业人员达1.7万人左右。规模从小到大,品质从低到高,目前有近40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服饰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南非、意大利、俄罗斯、罗马尼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年实现销售15亿元,约占胜山镇产值的五分之一,胜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低档棉服生产基地。

胜山服装业可分为针织和棉衣两大类,其中针织服装类生产多以企业生产为主,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个人家庭作坊经营相对较少,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或以地摊外贸形式销往国外;棉衣生产类基本以家庭经营为主,现有棉衣家庭经营户近800家,经营规模从10多人到百余人不等,从业人员1.4万人左右,其中部分以加工为主。

二、胜山服装业存在的问题

1、绝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形式,且部分主要以加工为主。这些经营户中有10%为10名工人以下的小型户,60%为10至20人的中型经营户,30%为20人以上的大型经营户。单户产值相对较小,销售量在2000-3000万元之间仅二十余户。加工经营户主要依赖于服装大户经营,销量、风险及利润完全受控于他人。

2、服装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棉衣类服装。每年冬季的气温高低及低温天气的期限基本决定着销售数量,影响着棉衣价格,最终影响着经营户的利润多少。棉衣在气候偏冷时销售较好,每年第四季度为销售旺季,占全年总销量的50%,且利润率较高。07年因气候转冷来得相对较迟,造成部分经营户已停止生产,甚至有部分经营户为防止产品积压低价抛售。当前大中经营户已开始生产单衣类服装,加上今年春节前灾害性冰冻天气,运输中断,造成积压服装不能热抛售,对服装加工户影响很大。除部分外贸订单充足的经营户外,80%以上的棉衣加工户应收款增加,库存大量积压,积压量达全年销售的10%左右,造成资金周转比往年困难;同时面临积压产品今年抛售将对今年市场价格形成一定冲击。

3、服装加工户大都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这些经营户的规模为工人20名以下甚至10名以下,主要为大中户加工为主,由于从业时间不长,自身尚无一定的原始资金,生产投入主要靠贷款资金及民间借贷,如遇货款结算时间延期,融资成本增加,几乎无多大利润。另一方面经营户为增加经营业绩,根据可承受的资金自身生产一部分棉衣,主要以通过当地及外地收购户上门收购形式销售,因从

事该行业时间短,生产销售经验匮乏,信息获取滞后,库存积压可能性较大,一方面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同时也存在着经营亏本的风险。

4、外贸销售不断增加,但利润逐步下降。棉衣生产周期一般为全年10个月,3月至9月生产的服装数量占全年的60%,一般以外销为主,出口到南非、意大利、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利润相当薄,大约只有6%,只能以此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及安臵工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及国家对个人外汇的结算管制,利润空间逐步下降,部分甚至面临亏本。

5、服装款式变化较快,造成原料及产品的积压。服装产品具有自身一定的特性,除棉衣类外对款式的要求较高,每年的变化较大,经营户对市场认可趋势的判断误差及信息滞后易造成原料及产品的积压。

6、个体经营户生产大部分游离于税收、商标管理之外,多年以来当地政府放任经营户自求发展,行业平均利润率10%左右,如政府加强税收管制和商标管理,势必导致行业的衰退。

三、胜山服装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竞争力强。胜山布角料市场全国闻名,主要交易布料、布匹、毛料、小百货、成衣和货物托运,有交易摊位250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低档布料交易中心。胜山服装业依托布料市场,具有原料成本低廉,交通快捷便利等优势,而且还可以借助布料供应商取得服装销售方面的信息,两者相辅相成。

2、依托市场形成了明显的服装加工集聚区,服装产业配套设施

齐全,产业链完整,对客户的吸收力强。胜山服装加工业依托胜山布角料市场已形成产业链,从面料购销、加工生产、产品销售、布角料回收,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低档棉衣除部分由当地购销大户直接组织通过边贸出口外,大部分是依靠市场,通过地摊外贸出口到东欧及俄罗斯;针织服装主要依靠企业的自身销售渠道。

3、适应市场能力强。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殊性,胜山服装经营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根据市场信息,迅速生产最新的流行款式产品,较好地适应市场需要。目前,不少经营户正联合起来,组成“出口联合舰队”形成产业集聚规模优势,利用电脑等现代高科技收集世界各地信息和服装订单,统一收购发运,产品不仅进入俄罗斯、越南、蒙古等周边国家,还打入了意大利、加拿大、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四、影响胜山服装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用工成本明显提高,因物价普遍上涨造成工人工资随之上涨,平均工资水平从原先的每月2000元上涨到2500元以上;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频率加快,服装出口经营户汇兑损失较大,加上受外汇管制外汇无法从正常渠道及时汇入;贷款利率多次调高使经营户筹资成本明显上升;原材料价格小幅上升,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使服装经营户盈利空间逐渐减少;全球气温的逐年上升造成了棉衣类服装需求量的减少;低档棉服生产的设备投入较小,进入门槛较低,过多的进入易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

五、目前对胜山服装业的信贷支持

服装业作为胜山镇的主导产业之一,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致富

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推动了胜山经济的发展。胜山镇是宁波市首个农户信用镇,作为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胜山支行,对该行业的信贷支持是责无旁贷的。据调查,2007年胜山支行对服装行业投放资金近1.2亿元,其中自然人贷款占55%,企业贷款占45%。从3月份开始,服装业又进入用资金高峰,目前胜山支行存量农户贷款1.8亿元,其中服装行业投入1.4亿元左右,经不完全统计,尚有信贷需求1亿元,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下,部分经营中大户通过民间借贷形解燃眉之急,融资成本每10万元每年支付利息1万元,利率水平略低于贷款利率,民间借贷的增多影响支行存款业务稳定增长,一季度资金旺季支行存款储蓄比上初减少1370万元。按照往年,货款回笼将从10月份开始。

支行对地方服装行业在加强贷款管理,锁定贷款风险上,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措施:

1、自然人贷款大多采用农户联保形式,组建了农户联保小组50余组,并以融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最低者的借款额度为准确定小组成员统一的贷款额,在审核农户联保小组成员时,一般要求组长由诚信度良好、自有资金实力强的经营者担任,从而保证该组的总体还款能力和代偿能力,一旦其中一户出现风险,组长将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催讨或代偿。

2、服装经营户贷款到期日均安排在11月15日前,主要考虑是该时段经营户货款已开始回笼,但应付款和工资尚未支付,在经营户资金的相对富裕期第一时间收回贷款,并根据还贷具体时间确定次年

贷款额度,对还贷滞缓的次年停止发放。

3、支行结合生产规模锁定贷款额度,当地个体户服装加工人均年产值20万元以上,信贷资金投入按最高每一车工3万元确定,销贷比控制在1:6以上,风险进一步锁定。

4、专职客户经理经过多年工作积累,已深深融入到当地产业中,对经营户知根知底,对行业信息相当了解,能从生产规模、产品档次、销售渠道基本脉断出经营户的优劣性。

六、对服装业信贷取向及风险控制的下步措施

07年由于受气候影响,对胜山服装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这次的深入调查,我们认为对该行业在坚持继续给予信贷支持的原则下,需对客户进行好中选优,区别对待,实行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政策:

1、已上规模档次、产品有影响力的企业类客户。该类客户从经营大户发展而来,自身原始积累较多,经过征地及建房所形成的流动资金空缺,我行基本已对其投足了信贷资金。对下步有发展空间,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企业,提出流动资金贷款需求时,要根据企业与我行的合作程度,按谨慎原则投入。对个别企业在生产经营上不再追加投入,或把生产流动资金用作其他投资的,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时应坚决予以拒绝。

2、外贸订单充足,资本雄厚的个体服装经营户。该类经营户目前已上规模,逐步脱离了家庭作坊制的形式,开始实行企业化运作,因此具有成本优势,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具备较强的抗风险

能力,对外汇汇入和资金结算全部在我行,对我行回报率较高、贡献度大,与我行合作紧密的,可给予信贷资金重点支持。

3、有部分外贸订单,自有资金一般、中型以上的个体服装加工户。该类经营户或个人处于快速发展期,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信贷支持,在支持时要锁定贷款风险,并积极引导转向外贸订单和单衣、儿童服装生产。

4、基本以做地摊外贸为主,经营稳健的服装购销户。该类经营户在国外一般设有门市部,与当地市场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已在国外站稳脚跟,具备一定的规模,对该类客户可适度支持,但支行应加强对国外政策的了解,及时防范各类政策性风险。

5、对于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库存积压较多,自有资金较少,信誉较差,资金周转困难的加工户。该类经营户或个人资金结算少,对我行基本上无回报,信贷资金已进入的,要逐步压缩并退出,有一定实力的,则给予谨慎支持。

篇8:服装行业零库存对策解析

服装企业的库存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品牌服装的老总们,如何提高库存周转效率、降低库存成本,成为了一个普遍都很关注的话题。也正因零库存的高利润诱惑,吸引了很多加盟商。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如何才能实现服装行业的零库存呢?

2 零库存的内涵

“零库存”的概念比较特殊,它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物品的储存数量来衡量,储存的数量很低甚至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从表面上看,“零库存”似乎等于没有库存,但事实上,服装企业所推行的“零库存”并不等于没有库存,而是尽量将库存降到最低,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3 实现服装行业“零库存”的主要途径

零库存不仅应用在生产过程中,而且延伸到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产成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因此,我们要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的考虑,通过有效的运作和管理,这样企业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零库存。

3.1 供应链的信息化联动

由于服装产品是依托于整条供应链的运转才得以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决定的,而不仅是某个环节。所以,所谓的“零库存”应该以整条供应链为考虑基础,而不要仅仅是简单的将库存压力转嫁给供应商或代理商[1]。

要实现服装产品流通的低库存,首先需要终端店铺包括加盟商的店铺能及时反馈市场信息,这就要求加盟商有快速反应的意识和能力,然后需要品牌总部对加盟商反馈的市场信息加以分析,并对未来市场走势作出预测,从而改善产品组合。

“零库存”意味着订单的准确,即每张订单都是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因此,要真正实现“零库存”,需要以下几个必要条件:一是整条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配合,仅靠某个企业是绝对不可能的;二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当,并且足够高,因为零库存是与生产相伴而生的,这样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供应链伙伴间的“零库存”;三是要有强大的物流系统作支撑。所以,“零库存”不是某个企业一厢情愿的事情,它不仅依托于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需要有合适的产业环境、社会环境,乃至国情。因为盲目追求形式上的“零库存”,只会使强势环节欺压弱势环节,最终破坏整个供应链的平衡。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看,实现整条供应链的信息化联动,才是通向“零库存”的必由之路,而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这是实现“零库存”的最大障碍。

3.2 设立区域配送中心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库存越多,其运转费用就越高,效益就越低。同样,由于库存的边际效用递减,有较多库存产品也未必能保证客户良好的服务。恰当的管理库存将导致对客户更好的服务和较低的运转费用。增加库存周转频率,将降低与库存有关的利息,搬运和存储费用。

为了实现库存最优,许多企业都在寻求优化供应链系统,设立货品的区域配送中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李宁公司在广东、上海、北京设立了三个配送中心,大大降低了平均库存周转天数。

设立货品的区域配送中心,其主要职能是为该区域所管辖的各分公司进行要货信息的收集,库存信息的监督,货品的配送、调剂,货款的回收等工作,作为总部与分公司之间的货品、信息的传承者。为确保物流配送体系的快速反应,区域配送中心位置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即该中心采取固定路线和频率的送货方式到达本区域内任一分公司的车程,都在24小时以内。区域配送中心建成后,公司配送体系的运营模式如图1所示[2]:

由图可见,与传统配送模式(总部-分公司-销售网点模式)相比,此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与销售的时间差,提高货品周转速率,削减长距离运输所带来的无效成本;另一方面,设立区域配送中心,使货源的相对集中可以减少系统对安全库存的需求,从而提升其使用效率,使整个地区的存货得到更高效的运用;此外,设立区域配送中心可以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使延迟和加快送货成为可能,更加便利于调剂的及时进行,在提高了存货利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配送中心设立后,如何才能保持库存最优,实现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呢?送货频率的确定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AD=BD+CD(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持有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送货频率来降低平均周转库存,库存持有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和仓储成本等)也随之减少。与之相反,运输成本随着送货频率的提高而提高。物流的总成本由库存持有成本和运输成本构成,其最小成本点以及对应的最佳送货频率如图2所示。

当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配送中心还要根据分公司的实际需求,区分紧急订货和一般要货,旺季、一般季和淡季确定不同的送货频率。

3.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做到以销定产

3.3.1 提高生产运转效率

雅戈尔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出色。该企业把面料与服装的生产都放在了自己的工厂来做,这样虽然在生产运营等方面加大了风险,但是在物流配送上则节约了费用,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生产运转效率。

3.3.2 扩大销售渠道,使销售网络与国际接轨

中国的企业要学会用多条腿走路,在销售的渠道上应不满于现状,勇于开拓国际销售网络。通过与国外服装企业的合资生产或其他合作,利用或建立自身在国外的销售渠道,有效开拓国际市场,以达到规避生产风险的目的。

3.3.3 加强信息化管理,落实以销定产

美特斯.邦威集团通过引进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化,建立了管理、生产、销售一体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实现了内部资源共享和网络化管理。据说,美特斯.邦威的老总周建成能在下午便得知上午在全国的销售情况,然后通过对库存进行有效分析,切实的落实以销定产,最终达到化解盲目生产的目的。

4 结语

我国服装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明显的不同,服装产品的时效性更强,服装产品通常不能有过多的库存,必须根据国内外客户的需求适时调整生产。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提高产品标识、物流标识。提高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库存,提高行业利润。

参考文献

[1]中国女装网[EB/OL]http://www.nz86.com/marketing/a1/165963.html.

[2]苗新旭,陈新建.我国服装企业库存问题刍议[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3,(29).

[3]张晓倩,徐园园,顾新建.服装电子商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4]周建亨,刘泳.服装业原材料订货零库存方案研究[J].纺织学报,2006,9(27).

上一篇: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高中作文下一篇:某公司印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