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新一代诗歌

2024-04-27

跨世纪的新一代诗歌(精选6篇)

篇1:跨世纪的新一代诗歌

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

广州市天河区五一小学 瞿璐

内容提要:构建体现现代教育观的新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要实现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基本能力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而且要使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不仅要发展智力,而且要发展非智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鼓励再创造、探究、自主、合作。

正文:

从教九年来,我总觉得“教育”是个永远新鲜的主题。这八年来,随着教材一再更新,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深化,教育的目的也逐渐明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进步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新创造能力跟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能力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说,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便是如何培养具有高度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型的新型人才。因此,我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在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方面主要做了如下探索:

一、建立班干部竞选机制,责任到人,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众所周知,要管理好一个班,关键是看班干部的管理。在选拔班干部时,我除了“知人善任”,更注重“自愿、自觉、自律”的原则,所以,在提出要竞选班干部之前,我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以当今活跃在各界的优秀人物为例,说明一个人如果不甘于平庸,将来想要有所作为的话,那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经受锻炼,才能够培养出卓越的能力。而作为一名小学生,首先要胜任“班干部”这个角色,把当好班干部作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然后我又耐心地教给学生写演讲稿的方法,以及演讲的要领。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参与班干部竞选的人数达到了70%以上。最后再根据民主投票的方式来确定班干部的成员。由于是自愿的,班干部们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平时也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班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班主任就给予明确分工,将班干部岗位名单与责任划分打印成表格张贴在班里,这样既利于同学们监督也利于老师检查班里的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班主任还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近期工作的得失。

二、把班会课真正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

以前,班会课常常被上成一周工作总结或自修课,其实这样做剥夺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自从接手这个班起,我就把这节课真正还给了学生。以中队长为核心,全班学生出谋献策,怎样让这宝贵的一节课过得既轻松、愉快又有意义。孩子们的模仿与创造力是无穷的,于是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成语接龙、知识竞赛、有奖猜谜、露一手......”一幕幕上演。从幕后的策划到前台的组织,都由学生唱主角,老师成了参与者。孩子们在班会课上充分地亮出真我,展现了自我的创造才能。活动气氛热烈而有序,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而师生的感情也在这里升华。

三、设立“班级优秀作文选”使每个同学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

来过我们班的人,一定能看到我们班的“图书角”里不仅有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还有一册册装订整齐,封面设计新颖美观的作文选---《水滴集》,这在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避免重复枯燥的练习,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我的家庭作业是一本“小练笔”,用于布置一些日记、读后感、自由命题作文等,再加上教材规定要写的大作文,凡是得“优”的作文就要求学生用电脑打印下来,向《水滴集》投稿。就连封面的设计也出自学生那一双双稚嫩的手,有手绘的,也有电脑绘制的。《水滴集》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出刊一到两期,把它放到“图书角”里供大家传阅、学习。这样有作文入选者自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以及竞争意识,人人都会努力争取这块实现自我价值的阵地。而没能入选的学生看到“水滴集”的作品完全出自朝夕相处的同学之手,只要认真写好作文就可能入选。“水滴集”的诞生,为同学们提高作文兴趣,树立作文信心,注入了一剂清新的活力,那一篇篇入选作文写的就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自然伸手可及,呼之欲出。

四、办好手抄报,鼓励再创造。

除了课本知识,课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相当重要。那么应该以什么方式去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想到了“手抄报”,手抄报对内容、排版、美编都有一定的要求,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我举行了手抄报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参考学习手头订阅的《岭南少年报》之类报刊的排版设计,然后定期进行手抄报比赛。对于优胜者及时表扬奖励,将优秀作品随时张贴在教室里以供大家观摩。

五、建立“探究、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教材又作了较大的改动,内容更加丰富,时代感强,更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在听了区教研室的教材分析之后,通过对教材的反复钻研和思索,我开始着手在班上建立“探究、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了一份表格形式的报告书(附后)。报告书中除了对字词句的掌握作了要求之外,更注重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确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我就谈谈具体的操作事项:

每一篇阅读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报告,乍一看,内容似乎偏重了,其实不然。我把它分为“预习、课内、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

1、预习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的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再根据预习提示将这篇课文反复读通,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揣摩作者意图,思考“预习提示”提出的问题,然后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学,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意思,仍然不懂的打上“?”留待课堂上解决。这时,报告书上的生字表以及字词部分就能完成了。

2、课内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将班上42名学生按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性别的比例等合理搭配,分成9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人数少,学生心理压力也小,学生感到有安全感,能够充分表现自我。

课堂上首先小组内交流预习心得,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1)通读,读准字音,理清思路。(2)品读,品词析句,解决课后思考题。(3)赏读,有感情朗读或背诵,积累好词句。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由一两人作中心发言,其他则补充发言。此时,报告书上关于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而质疑的环节亦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报告书上有一栏“我所能提出的建设性问题”,学会提问也体现出了一种创造能力,这时,应该求异,对学生闪现的每一点智慧的火花都要热情表扬并加以引导: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建设性的?鼓励他们从各个角度来思考,提出问题。

3、课外 报告书上剩下的两栏“文中我最欣赏的好词佳句”和“心得体会”可在课后通过自己的感受、领悟去完成,这是留给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是独立完成还是小组合作,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整个学习活动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情绪很高,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尊严。

新世纪已经到来,“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育者,只要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还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做出更大贡献!

2003年9月15日

篇2:跨世纪的新一代诗歌

伴着十三个冬季,走进了十四个冬季。所有快乐,悲伤、自豪也陪着走来,有些人,有些事也都伴着冬季悄然走过。虽然那么的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我却是那么爱幻想,幻想自己是有着一双大大的翅膀,穿着雪白色的连衣裙;也幻想过自己是一个冷酷无情女杀手;也曾幻想过自己是温和可亲的某国女王。但这毕竟是幻想,现时中的我是多么的顽皮、多么的捣蛋。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一如既往的做着我的少女“白日梦”。

XX年某月某日星期六,我走在学校的草坪上。看着这一片养眼的绿色,闻着淡淡的清香。走着走着,不觉有些想睡觉,便坐了下来,微风吹动着发丝,发丝随着微风的吹动而变乱了。透过发丝夹杂着淡淡的清草香的轻风迎面吹来,仿佛想让我更快地进入梦香,我经不住这番诱惑便在这绿色的散发着淡淡迷人清香的草地上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突然醒了起来、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没有了绿色的草地,没有了淡淡的青草香,映从眼帘的是暗红色的雕花。转头一看,类似乎像门窗似的,又充满浓郁的古代气氛。猛然发现,这摆明不就是一张古代的床吗?又不算很大,又那么硬,我在纳闷间,一人大喊:“三小姐醒啦!”不过一会儿,人就把这小小的屋子塞满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一个大约40岁穿着旗袍的妇女,似哭又似笑,搞得我也哭笑不得,但一切似乎那么的熟悉。她说:“三儿啊!四天啦!今儿终于醒啦!”“我……我”。我吱吱呜呜却说不出来一句话,心想:“三小姐!三儿!这是捣什么啊!对,我绝对是穿越啦!”“三儿”旗袍妇女打断了我的思路,“娘担心死啦!饿了吧?张妈,去煮碗粥。”说着那个大喊我醒的那个妇女便匆匆走了出去,我看见了她脸上还未擦干的泪滴,嘴角露出的一些微笑,我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在这里的三天后,我便可以下床走动了我忽然发现自己成了“三寸金莲”有着一双小小的脚,这时我却听到张妈和一个丫环对话“哎、小红,你知道吗?明儿那个叫林什么徐要来咱虎门海滩烧大烟啊!”“啊!真的啊!太好啦!明天一起去吧!”“好吧!”我跳了出来:“我也要去”。“这……三小姐,你的病还没有好呢?”张妈紧张地说。我立刻回答:“管它呢!”“可……可也要问问老爷和夫人啊!”我便去和那个旗袍妇女说了。她自然不同意,可是禁不住我不“死缠烂打”还是让张妈带着我去了。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我和张妈随着人群涌来了虎门海滩,海滩的不是那么的清澈,我放开了张妈的手,左挤右挤,也不顾张妈的在那里叫喊。终于,在我挤出人群的一霎那间我因为脚太小,不灵活,跌了一跤,正跌在林则徐跟前。他轻轻地蹲下,又轻轻地把我扶起。说到:“小心点儿,人多。”“嗯,这次销烟可为中国做了一件大贡献呢!”“中国?”他一脸疑惑地问道,“那是什么?”我抬起头来笑了笑:“没什么?”恰好张妈赶了过来。就对着林则徐说:“林大人,我家小姐不听话,您别在意啊!”他摸了摸我的头,露出一丝微笑就走开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想起了好多……。

1840年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也到了。二年过后,清朝被迫求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也结束,但因为《南京条约》原本富裕的这个家也变得贫困起来。最令我生气的是清政府为了求和成功,竟然把林则徐撤职了,我很是气愤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再过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家就散了吧!

果然,在1856年,也就是我18岁,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这个家彻底分散了,两位哥哥去保家卫国,可两人都没有活着回来。于是,这个家的两大支柱倒了,知道这个消息后,本来心脏不好的父亲也就陪着他的儿子去了,由于家庭的破败,丫环们也都相继离开了,母亲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而疯疯颠颠的。只有张妈一如既往地伺候着我的母亲,为了给我母亲治病,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卖光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张母也不惜拿出在我家辛辛苦苦干了的工钱,这些钱本来是留给她儿子结婚时用的,张妈待我就像亲生女儿一样,而在我的眼里,她也早就是我的母亲了。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而我又不得去卖报,因为出门太急,而忘记带伞。一会儿天下起了雨来,张妈也许知道我忘了带伞,就急匆匆地来给我送伞。而我看到她来,不由自主地在马路中间停住了脚步,没注意到疾驶而来的英国吉普车,张妈大步冲到我面前,一把把我推到马路边,我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车就从她身上压了过去。顿时,鲜红的血染红了整个马路,那辆车也没停下,而是继续向前方驶去。泪水淹没了我的双眼,模糊了我的视线。一颗颗豆大的雨点打在我的脸上,心里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感觉脸似乎有什么东西滴在上面,我一睁开眼,绿色有草坪,淡淡青草味,依然是阴沉有天气。不久,雨便渐渐在了起来,不由不得想起了张妈。想起了那个家庭。想起了那个“梦”。

这真是一个梦吗?如果是,为什么这样奇怪?如果不是,却为什么这样熟悉?

这,真是一个梦吗?

亦是,一个熟悉的幻想!

篇3:跨世纪的大国关系结构

冷战结束后, 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特别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的时间, 反映出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的复杂性。这是战后以来大国关系最重大、最深刻的调整, 是世界格局演进的重要表现, 是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是经济全球化提出来的迫切要求。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各大国从自身根本战略利益出发, 调整对外政策, 力图构筑新的长期稳定的大国关系结构, 寻求最佳定位。大国关系的调整都是围绕建立21世纪世界格局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并涉及到各个领域, 从政治上的大分化大改组、经济上的大融合大竞争、科技上的大更新大革命、文化上的大交流大论战到安全上的大转轨大变向, 极其复杂而深刻。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力图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进行战略调整和国际关系调整, 以期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当前, 大国之间既互相竞争、制约, 又彼此合作、协调, 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并从整体上影响着世界新格局的形成。

二.大国对外战略分析

一国的国家实力直接决定了它在国际关系结构中的地位, 决定了它将成为支配的平衡点还是被支配的变量。冷战结束至今, 大国实力与战略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冷战刚刚结束之际, 世界大国的实力对比被称为一超多强,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首屈一指, 俄罗斯和日本分别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与美国是同一级的, 因此成为第二等级的大国。德法英中是第三等级。当今世界大国按实力还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只是中国和俄罗斯德地位有所变化。[1]

各大国都基于自身实力以及对国际关系结构的把握制定了相应的对外战略。下面分析五大国的对外战略:1) 美国:“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战略基本特征是将以反恐为中心的国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并将反恐与维护霸权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推进民主在对外战略中的地位, 以中东为战略布局的中心, 重视大国合作, 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结合。2) 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变化为继续奉行追求大国地位的对外战略, 从退却开始转向进取的外交, 外交为发展经济服务——对外战略的根本任务, 全方位与有重点相结合的外交政策。3) 欧盟的的对外战略:加快欧盟扩大的步伐, 壮大自己的力量, 调整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努力使欧盟成为多极世界的一极, 参与全球事务, 积极干预地区冲突, 促进国际人权和民主, 独立实现安全保障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维持和平的作用。4) 日本的对外战略目标:确保安全与繁荣和走向“正常国家”。[2]5) 中国对外战略目标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以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三.大国间三角关系结构

在国际关系中, 存在这三个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现象, 一般称为三角关系或三边关系。三边关系可以看作是初级的或不甚严格的三角关系, 而三角关系则是高级形式的三边关系。国际关系中的三角关系, 指的是在一个由三个国家构成的系统中, 其中一个国家的行为会对另一个或两个国家的行为产生影响, 或其中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另一对或两对双边关系发生变化的互动关系。[3]

纵观主要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 发现中美日, 中美俄, 美俄欧, 中美欧, 日美欧之间都呈现出稳定的三角关系的状态, 但三角关系由于国际关系的新特点而显现出多元性与复杂性。下面对其作以分析:

1) 中美俄三角关系的新特点:

中美俄大三角其实是一种特殊的, 不对等的三角关系。今天, 三大力量对比由过去的两强一弱变成了一超两强, 虽然从绝对实力上仍呈现出不等边三角的特征, 但若从三国各自具有的制衡力看, 却几乎接近均衡, 换言之, 没有一方能轻易调动另一方绝对实现自身目的。美国虽然实力超群, 但战线太长, 树敌太多, 有时甚至显露出极大的脆弱性, 实力并没有转化成相应的影响力;俄罗斯虽然国力衰微, 元气大伤, 但仍是军事大国, 资源大国和科技大国, 大国意志和复兴的潜力乃至余威犹存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不容小觑;中国的综合国力虽然相对较弱, 但经济增速最快, 政治局势稳定, 崛起势头最被看好, 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极为重要的新生力量, 目前其分量虽远不能代替当年的苏联, 但终究由过去的配角成为了今天三角关系中对等的一角。

今天各方互动则是外部刺激与内部需求共同起作用, 内部需求甚至大于外部刺激。比如, 中俄发展关系不仅是反霸的需要, 更是双方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今天敌友界限模糊, 彼此都是竞争对手, 又是可以合作的伙伴, 对手与伙伴之间往往随时空的变化而不断变换。以中美关系为例, 一度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中国和美国, 短短两年间即被美方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这些新的特点决定这中美俄“三角”之间的合作和冲突都将是有限的, 只要力量天平不出现大变, 各方真正从国家利益出发运筹三边关系, 这种“合作与冲突并存”模式短期不会改变。

3) 中美日大三角

一) 在中美日三角关系构成中的一致性与矛盾性。

一致性是三者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以及保持关系稳定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确立三者的一致性:第一是保持良好双边关系上的利益。中美, 美日, 中日之间互有需求, 不仅在经济上, 而且在政治上也需要加强合作, 减少冲突, 保持稳定。第二, 随着经济一体化加强, 政治利益交融, 设计各方利益的领域增多, 这需要做出共同的努力。比如, 在地区市场开放方面, 由APEC推动的进程需要共同合作, 在诸如能源, 环境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 中美日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中美日关系在地区事物中的分量是非同寻常的, 这是一种由于利益共存所产生的连接机制。

中美日三角关系的构造并不只是由共同性决定的, 其中矛盾性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同性构成连接机制, 矛盾性构成牵制机制, 二者共同组成三角关系的框架和结构。中美日三角关系的矛盾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差别。美国要在亚太地区及世界谋求主导和霸权。美国所需要的是一个由其主导和左右的地区和世界秩序。日本要挣脱战败给其加上的束缚, 做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大国。日本需要美国的力量, 但要设法摆脱其控制。日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自主发挥其作用和影响的秩序。中国正在现代化过程中, 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地区与国际环境。但是中国不接受美国的霸权, 反对美日结盟对付自己, 会越来越不接受强加给自己的约束和不利环境。中国需要一个不由美国控制的, 自己可以更公平参与和发挥作用的新秩序。三者对秩序目标不同的设计和需求, 必然产生政策和行为上的矛盾。

在经济利益上, 美国的主要战略是通过单边的, 双边的和多边的手段打开日本和中国的市场。特别是美国的单边强制行动 (如301条款) , 无论对日本还是中国, 都是难以接受的。日本长期实行外向扩张, 内部保护的经济发展战略。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 日本不得不进行调整, 开放市场, 日本受到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需要扩大出口市场, 但同时又需要对国内市场进行有效保护。中国既依赖美国市场, 又依赖日本市场, 中国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压力。[4]

在政治和安全方面, 三者利益的差别更为明显, 特别是在中国和美日之间。美国要力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和挑战;日本要利用各种机制防止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威胁, 中国要大伯对自己的限制和约束, 增强自己的分量和影响。这样一种差别结构, 有利于保持平衡。如果结构过度失衡, 则会导致矛盾激化, 这是最危险的。

中美日三角关系的未来充满了许多变数。但是在总体上, 冷战后的大国关系已经不存在非常明确的敌对国家, 国际关系的多元化为中美日三角关系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基础。如果对三角关系做一概括, 其基本架构可能是中美日三方不构成直接的军事威胁, 而是制约与协调并存, 合作与竞争相间。彼此防范和猜忌的美日双方为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而进行某些战略配合和默契以牵制中国;但中国的崛起日益成为现实, 对中国的遏制将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和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步伐的加快, 关于亚太主导权的争夺将趋于激烈, 三角关系的发展将更过的决定于三方的实力消长和运用。

4) 中美欧大三角

一) 美欧关系

90年代初, 东欧剧变, 苏联接替和华约的解散, 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与安全环境。随着东西方军事对抗的不复存在,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上升。为了争夺对世界经济和欧洲安全的主导权, 欧美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1) 对世界经济主导权的争夺。

欧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充满摩擦, 不仅限于某些产品上, 同时还向金融, 投资, 服务, 科技等领域扩展。同时在区域经济主导权上也展开激烈的竞争。欧洲统一市场于1993年1月1日开始运转, 美国努力推进美加自由贸易区建设。1994年1月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同欧盟相抗衡。

(2) 美欧争夺安全防务方面的主导权。

美国抓住北约东扩的机会, 一方面压缩和削弱俄罗斯在欧洲的空间及其影响, 另一方面继续保持在欧洲的主导权, 美国的目标是要实现在它主持下的“统一的欧洲”。西欧认识到了建立独立防务对于它们的重要性。欧盟需要摆脱美国, 建立独立的防务。[5]

但美欧之间除了存在分歧, 也有着紧密的利益联系。北美与西欧相互之间仍未重要德出口市场和投资市场, 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如此紧密以致涉及各自的经济结构。另外, 地缘政治上的相互需求以及意识形态的相似性, 文明的同一性等等也是我们不应忽视的重要因素, 其中尤其应看到美国和西欧同属一个文明, 绝不应低估美欧对这种相似性的认识。

二) 中欧关系

地缘政治不存在重大利害冲突, 中国与欧盟国家相隔遥远, 分处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 中间隔着横跨欧亚两洲的俄罗斯。在能源, 通讯, 航空, 汽车, 环保, 农业等领域, 中欧技术合作得到了来自欧盟委员会和个成员国的大力支持, 使欧盟成为我国引进先进技术的一个主要来源。从区域和全球事务来看, 作为核大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中国在解决其他地区的冲突和各种全球性问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欧盟无论从整体上或从单个国家来看都是重要的国际行为者, 其政策走向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6]

三) 中美关系不顺可促进中欧关系提升

中美欧大三角中并没有明显机制, 中美关系受到挫折时, 迫切要求中国重视与其他大国特别是欧盟的关系, 以寻找新的平衡, 处于有利的态势。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三角关系成为当今大国关系的重要特征, 反映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和多极化趋势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 三角国是一个系统, 其自身内部存在明显的制约平衡作用, 同时, 尽管各个三角关系的独立性, 开放性程度各部相同, 可是, 不同的三角关系之间又相互凉席, 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符合的三角关系结构, 构架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为密切交织, 错综复杂, 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 这正是世界一体化深入发展的结果。

另一方面, 三角关系内部以及各个三角关系之间的互动关系又体现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本身就是通过参与方的增多而实现的, 一个国际问题的处理涉及一个三角关系的三方, 并且由于与其他三角关系的关联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大大增加, 国际对话协调必然增多, 这实际上极大的有利于世界各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学通:《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 《现代国际关系》, 2005年第10期

[2]夏立平:《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三角关系:超越均势理念》,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年第1期

[3]康绍邦, 宫力:《国际战略新论》, 解放军出版社, 2006年8月, 第201~240页

[4]李五一等:《大国关系与未来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 第386~414页

[5]何方:《再论和平与发展时代》, 《太平洋学报》, 2000年第2期

篇4:跨世纪的美国风灾

死亡人数:60D0~1.2万人

1900年登陆的飓风,当地居民描述为“巨大风暴”,风速达135英里/时(220千米/时),风球高约4.5米,形成于障壁岛(Barrier Island)附近海面。20世纪的人们对飓风的破坏程度了解不深,并且当时美国科技不发达,无法提前警告居民撤离,据估算至少有6000人丧生,是美国首次记录的飓风破坏。

圣·费利佩(San Felipe)或叫奥基乔比(Okeechobee)飓风1928年

死亡人数:2500人

这是大西洋湾达到5级风力的第二大飓风。当时奥基乔比区域的居民在听到飓风过去的谣言后,纷纷返回家中。但是很快,巨大的洪水吞没了上百英里土地,水深一度达到了6米。在飓风中丧生的人大多数是外来务工的农工。

卡特里娜飓风(Katrina)新奥尔良2005年

死亡人数:1836人

卡特里娜飓风是目前美国遭受的最严重的风灾。风灾至今遭受的损失达810亿美元。卡特里娜飓风属于3级飓风,风速达175英里/时(280千米/时),破坏力极强。5年过后,毁坏严重的卡特里娜城仍在为重建努力。

长岛飓风 (The Long Island Express)纽约1938年

死亡人数:700人

长岛飓风又称为新英格兰飓风,1938年“突袭”了长岛东北部。数十年前的这场风灾没有任何事前征兆,起风很突然并迅速袭击长岛,人们来不及做任何防范。飓风将一家电影院掀翻并刮进2英里外的海里,当时影院里的观众和工作人员来不及撤离,通通掉进了海中。

劳工日飓风(Labor Day)佛罗里达州1935年

死亡人数:400~600人

这是5级飓风中破坏力最强的,1935年的劳工日在佛罗里达群岛海面(Florida Kevs)刮起的大风掀起了5,5米~6米的巨浪。大部分在风灾中丧生的人都是在佛罗里达的跨海铁路遭到袭击。当时一列火车被派往拯救受困的居民和工人,但却被掀翻到了海中,据当时的统计,超过408人因此丧生,他们是这次风灾的最主要受害者。

奥德利(Audrey)飓风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1957年

死亡人数:416人

奥德利飓风由得克萨斯湾热带气旋产生,在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交界地区登陆,并向田纳西东北部推进,在俄亥俄山谷减弱。飓风来临前,当地气象报道称4天后飓风才会登陆,但是就在预报的当天深夜,奥德利飓风以145英里/时(235千米/时)的风速袭击了南部海岸。

迈阿密飓风(The Gteat Mialni Hurricane)佛罗里达州1926年

死亡人数:373人

1926年发生的这场风灾,给迈阿密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风力并未达到极其恶劣的程度,但是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首次房地产泡沫时期,产生了大量高风险的投资:浮动旅馆(floating hotels)和人工岛。这场飓风让佛罗里达州进入了“大萧条”(Greal Deplession)时期。373的死亡人数是根据当时红十字协会报告的统计数量,实际死亡人数无法准确统计。

大岛飓风(Grand Isle)新奥尔良(New Odeans)1909年

死亡人数:350人

和卡特里娜飓风一样,大岛飓风也引发了新奥尔良的洪灾,地势低洼让新奥尔良居民惨遭损失。1909年和2005年的风灾都未得到及时地救援,政府派遣的救援队伍反应迟缓,上百幸存者流离失所,急需基本生存物品。

大西洋湾飓风(Atlantic)佛罗里达州1919年

死亡人数:287人

大西洋湾飓风属于4级飓风,袭击了佛罗里达湾和墨西哥湾。飓风刮起了5米高的水墙冲击海岸。虽然死亡人数统计为287人,但超过500人落海失踪,所以实际死亡人数远比287多。

新奥尔良飓风(New Odeans)1915年

死亡人数:275人

仅在大岛飓风过去6年,另一破坏力强劲的飓风袭击了新奥尔良,风速达145英,里/时(235千米/时)。虽然没有带来洪水,但这个飓风造成了大面积的地下管道破裂。飓风席卷了路易斯安那的东南部,摧垮了大部分的防洪堤。

加尔维斯敦飓风(GalveSton)1915年

死亡人数:275人

15年后,加尔维斯敦再次遭受飓风袭击。在1900年首次遭受袭击后,当地居民修建了沿海防洪堤,为风暴袭击做好防护。1915年飓风来临时,长90米的防洪海岸瞬间被吞噬,并被冲毁,风暴过后剩下一堆散沙成了小海滩。虽然防洪提不算牢靠,但是它是实用的,比起1900年的上万死亡人数,它将灾害死亡人数降到了275人,其中11人是加尔维斯敦当地人。

篇5:跨世纪的新一代诗歌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远在周代,宫廷教育的科目设“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六书”是识字教育,汉代郑众说,“六书”即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1]。它是周代小学教育科目中最早教授的[2]。这说明,周代不但有了识字教学的科目,而且已经产生了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科学。

汉人称文字学为“小学”,在经今古文斗争中,一批古文经学家利用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把分析汉字形、音、义作为解读儒家经典的津梁,使文字学取得了与儒家经学相应的地位。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做出了“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有名论断,汉字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崇高地位已确定无疑。

汉代为汉字确立的这种崇高地位,经过历代科举制度的强化,借助诸多名人书法的传扬,又由于被汉字书写的典籍越来越多,汉字用于外交政务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而日趋巩固。只要看历代纂集“小学”专书数量之多,就可以知道前人对汉字的重视。自全面整理、确立汉字形义统一原则、描写汉字总体系统的《说文解字》之后,正字(规范)之书如《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广存异体之书如《碑别字》,搜集俗字之书如《龙龛手鉴》……一代一代,编纂无穷。汉字变成每一时代首先需要关注的一种解读前代文化、书写当代文化、存于后世文化的工具,它自己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要素。

封建时代宫廷和上层文化对汉字的崇尚,在变成一种统治文化的观念后,对群众的影响是无形的。民间的“敬惜字纸”之风,便是这种崇尚汉字的观念对民众心理的浸透。

18—19世纪清代的乾嘉学者,继承和发展了汉、唐的经学和小学,通过对大量古文献的爬梳,对汉字学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使识字、写字、正字、解字、读字都回到了《说文解字》的标准,他们站在学术的高度,使传统的汉字观得到又一次的巩固。

19—20世纪之交关于汉字争论的第一次高潮,就是在上述强大的传统势力笼罩下展开的。

篇6:张明 《新世纪的新一》一代教案

课题:《新世纪的新一代》

授课年级:七年级(上)

授课人:张明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三角铁、小铃鼓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歌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知识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力目标: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

二、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能够有感情的去演唱,学会 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难点:节奏× ××0要准确。

四、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充满青春活力,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齐唱歌曲。歌曲为四四拍,歌曲结构为二段体。第一乐段(1--8)小节,由四个节奏规整的乐句构成,四个乐句的节奏型完全相同,好似新世纪擂响战鼓、吹响军号、令人振奋、鼓舞;旋律

多在中低音区进行,四句起始音以大二度5、4、3、2下行模进的手法写成,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铿锵有力,突出了坚定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表达了新世纪青少年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五、教学过程

1.首先,师生问好,老师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2.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你们播放两组图片,请思考,这两组图片看完后有什么感想?

生:第一组图片感觉时代有些靠前,第二组图片感觉时代符合当代发展„„

生:略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第一组图片是你们老师小的时候玩的游戏种类,第二组图片是你们当代最喜欢玩的游戏种类。所以,体现出了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和改进。那么有一首歌曲也正体现出当代的时代气息。

3.师:播放音频《新世纪的新一代》,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师:(播放完毕后让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例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 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4.第二遍播放歌曲,结合刚才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然后抽取同学回答。

生:略

5.师:用电子琴一边弹唱《新世纪的新一代》、一边教学生唱,让学生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开始时轻声哼唱)

6.师:对节奏× ××0唱、指挥、图片等)

生:模仿老师

7.师:在学生熟悉了歌曲的前提下,请学生仔细观察,简单分析一下歌曲的特点。

生: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第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师:简单的分析一下歌曲的整个特点,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和情感服务。

8.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 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10.(1)将学生分成A、B组,A组专门演唱;B组进行击掌和敲打三角铁。然后彼此互换。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2)将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女生演唱,男生在击掌处击掌及边喊:“嗨、嗨”,烘托气氛。B段部分一起唱。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3.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作品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段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伴随着全班的齐诵下课

六、板书设计:新世纪的新一代

节奏:× ××0

指挥:略

上一篇:全国首次发布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数据下一篇:大学研究生毕业自我评价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