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的诗歌

2024-05-02

五四精神的诗歌(共10篇)

篇1:五四精神的诗歌

青春

最灿烂的年华

我的团

已走过九十载

五四共和得九

以十乘之

风雨兼程九十载

去怀青春壮志

商大风云

行云流水过百年

党在前,团在后

一起迈步

这是青春的力量

强大无比

这是青春的意志

不可战胜

青春之花,永开不败

五四之风,长吹不息

五四青春,花样年华

高举旗帜,自强不息

那一年

五四之风

带来马克思主义

想今日

共青团员

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懂得患难与共的

是党员

深知团结奋进的

是团员

我的青春党作主

带领团员争上游

一个国家

需要党的领导

更需要团员的不懈努力

才能风雨兼程九十载

创造繁荣富强的东方神话

篇2:五四精神的诗歌

曾经无数次落泪

梦里惊醒间一片冰冷

曾经无数次回眸

苍茫大地中是万里的迷蒙

你可听到

那黑黝黝的土地呵

微微喘息着近百年的污气

世代耕种在这片土地的`农民

而今已没有了气息

不要,我的祖国

你柔弱的身躯已经禁不住摧残

不要,我的同胞

我们的母亲已经被你们榨干

可怜的母亲

你可知道

你的孩子发出了一阵呐喊

那呐喊

敲醒了他的兄弟姐妹们

震昏了贪婪的虎豹豺狼

呐喊啊

穿越数千千米的距离

传达这世界最具真理的声音

起来啊

凝聚数万万人的力量

洗清七十年来经受的耻辱

中国的青年们

你迷惘、你深思、你沸腾

你激情地高呼

绯红的黎明

已经接近凌晨!

我们的先驱者呵!

你扯开褴褛的衣裳

用自己身上的血、肉、骨

争得母亲的富饶、荣光、自由

掀起你的旗帜

飘扬的是火热的中华魂

迈开你的步伐

跟随的是千万的中国人

你们永不停息地前进

为焦枯的心灵花园浇灌着甘霖

曾经麻木不仁的灵魂

已经渐渐苏醒

伤痕累累的历史

将被无数前仆后继的人们所牢记

这个光荣、伟大的时刻

在一千年里是不变的永铭

你们的青春

是五星红旗上鲜红的一点

你们的青春

是无数现代人幸福的脸

五四

永远的五四!

中国

篇3:浅析杜甫诗歌中的爱国精神

杜甫的诗歌中, 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 都精彩传神。比如《新婚别》一诗, 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写出:“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时拜姑嫜。父母养我时, 日夜将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仓皇。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儒裳。罗儒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这首诗很好地体现出杜甫爱国与爱民的思想, 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将新娘送别丈夫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展示无疑, 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因为在当时只有先平定战乱, 才能得到最起码的休养生息的环境。显然是新妇的呼声, 也体现了杜甫的思想。它如《无家别》、《潼关吏》均采用对话方式;这些人物的话语, 通俗朴素, 各各符合性格、身份、年龄特征, 显示出现实主义的特色。

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加以艺术的概括, 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 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逾墙而逃的老翁, 应急河阳役的老妪, 新安被征的男子, 暮婚晨别的新娘, 无家可归的独身汉, 夔州负薪的老处女,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殷勤劝饮的田父, 昏庸无能的大臣, 组成一个人物形象画廊。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 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 自然感人。就象我现在所从事的新闻宣传工作一样, 在新闻稿件中讲述客观事实, 让作者的倾向性从作品中流露, 而不是在作品中强调作者的主观意识。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恪守儒家传统的诗人, 以他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 把个体人格化入广阔的社会人生, 以他出自至性至灵的呼喊, 把对自家命运的自叹自怜、对社会人生的大悲大痛融为一体;从以凝重的诗笔, 血泪的歌唱, 描绘了盛唐由盛而衰、万方多难的时代社会画卷,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 以及自己悲天悯人、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 熔铸成了一部具有众多社会内容、鲜明时代特色、强烈政治倾向和兼擅众长、沉郁顿挫风格的“诗史”, 彪炳青史, 流芳千古。

摘要: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来自于他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这主要体现在杜甫诗歌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上面。

篇4:找回“诗歌的精神”

1978年或许是当代诗歌历史变化的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因为这一年中,以一份油印诗刊《今天》的问世为标志,以“潜流”形式存在于地下十数年的“新诗潮”浮出了水面。这不是巧合,没有政治上“解冻”的气候的话,“新诗潮”至少还要在压抑中持续其地下状态,很难成为显性的文学现象。而诗歌对环境季候的感受是如此的敏锐,一旦有适宜的征兆,马上就可以显现出来。

从1917年或者1918年前后至今,新诗刚好经历了九十年。由于社会历史和诗歌自身的变化,这九十年显现为“三个三十年”:从1918年到1949年,虽历经动荡和战乱,新诗却沿着自己的道路和意志由雏形到初步成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和经典的作品,在形式上也达到了相当完备和丰富的程度;从1949年到1978年,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力干预,新诗出现了形式上的封闭和技艺上的褊狭与倒退,除一部分坚持现代性倾向的诗人转入了地下和“潜流”写作之外,主流诗人的写作大都被拘囿于概念化和口号化的藩篱中;1978年至今,诗歌观念经过持续的调整与对峙,逐步重回到现代性的轨道,出现了空前的丰富与变异,呈现出形式与路向的开放与多元化。

谁是“新诗潮”出现的标志?是1978年前后开始浮出水面的“朦胧诗”吗?朦胧诗只是新诗潮巨大的潜流存在的“冰山一角”。它的源头要早于1978年十多年。具有独立思想、叛逆气质和陌生化艺术追求的诗歌早在1960年代就出现了。1968年食指写出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来》——这还不说北京等城市中大量处在地下状态的诗歌写作者。

1978年中国政治的变革,同当时的思想界包括文学与诗歌界活跃的状况之间,既是密切关联的,也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在1980年代有关诗歌的讨论中,人们将“朦胧诗”的诞生当做新诗潮发端的标志是有依据的。尽管这个认识存在着“历史短视”,但从广为传播、影响和推动人们的观念解放、社会进步这一点上,1978年对于当代诗歌确有不可替代和抹煞的意义。

我将近三十年的诗歌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1978年到1985年,叫“新诗潮的变革期”,当代诗歌历经了新旧观念的紧张对峙,逐步确立了由“朦胧诗”所代表的新型诗歌观念;1986年到1989年,叫内部的分化期,或者“第三代诗歌运动时期”,这期间新诗潮的内部不再保持统一,其后继者在享用了朦胧诗人的斗争成果的同时,诗歌观念上产生了明显的分化,出现了对不同价值向度的多元认同;1990年到1999年,所谓“1990年代诗歌”时期,外部压力使1990年代诗歌在价值向度与美学观念上,出现了重新整合和“向内转”的迹象,在创作上进入了一个“个体写作”时代,文本与技艺方面的探求上升为首要诉求,这使1990年代成为了诗歌写作的一个重要的蕴积期和带有某种“意外”的收获期。上述局面持续到19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上的转轨,写作环境再度发生根本改变,诗歌内部又一次发生了分化。以1999年的“盘峰诗会”为标志,当代诗歌进入了第四个时期,一个多元共生期。

“朦胧诗”从一开始就处在“风口浪尖”。到了1985年,由朦胧诗所承载的新的诗歌观念,悄然成为了事实上的胜利者。然而,作为胜利者的朦胧诗,所拥有的光环也同时消失了,朦胧诗人原来几乎作为“文化英雄”的公共形象与自我期许也陡然落空了。1987年后北岛、顾城、江河、杨炼陆续去国,就与诗歌界整体的观念变化也有关。1986年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歌大展”,将以60年代出生者为主体的更年轻一代的诗人推上了历史舞台,随之“逃逸性”的文化态度开始代替北岛式的“对峙性”的文化姿态而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与现实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什么紧张关系,倒是对他们的上一代抱有强烈的叛逆情绪。至此,朦胧诗似乎已经完结了其历史使命。留居国内的舒婷渐渐终止了诗歌写作。

朦胧诗兴与衰的历程,值得我们思考。对照北岛和食指——两位当代诗歌的先驱,问题变得比较明显:生于1948年的食指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写作,在1968年已经通过传抄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他虽然只比北岛年长一岁,但在当代诗歌历史中,却几乎要比北岛早出“半个代际”;他的作品当初曾经多次在北岛芒克等人创办的《今天》上发表,但在1980年代初期——朦胧诗人的成名时期,却几乎无人关注。与此对照,在创作上明显晚于食指许多年的北岛,在1980年代初期却一举成名,成为当代诗歌变革的象征性人物;但到了1990年代,人们却重新“发现”了食指,发现了他的诗歌文本的价值——他的那些包含了个人悲剧生命人格实践的作品,焕发出了更为久远的生命含义与抒情魅力。今天,人们也许发现,置身中国的土地、历史与现实中的食指,无论是从人格力量还是文本价值上,都比北岛更有生命力。这表明,以生命实践参与并见证诗歌写作的意义,要比在单一的社会意义上建立写作的意义更有价值。

1986年由徐敬亚等人策划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其文化含义,可谓含混和多义,很难予以清楚地解释。其中当然有作为个体觉醒的先锋精神,它们非常敏感地预示了中国从意识形态的一元性社会结构,到结合了市场性因素与大众文化参与的二元性社会结构的转换。

1990年代诗歌的发育与“第三代”的崛起有关。1980年代对主流文化地位的迷恋,对于“参与”社会发展或变革的强烈冲动,在1990年代变成了对边缘化处境的悲凉体认、对公共价值的深度怀疑和对自我价值的深入理解。这是当代诗歌乃至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变化。1990年代的中国诗人体味到西方式自由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承担起当代性的思考、批判和建构的工作。

1999年的“盘峰诗会”上,京城和外省的诗人关于诗人的角色、与现实文化中心权力的关系(包括与西方文化权力与诗歌观念之间的关系)、语言与修辞的向度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论争。现在看来,导演这场纷争的,除了一些具体利益因素之外,宏观上其实是根源于“全球化”这根魔棒的作用。“盘峰诗会”留给了诗歌界相当多的遗产:引发了关于当代诗歌在文化价值与审美趣味方面的大讨论;深化了诗人个体对自我文化立场与角色认同的自觉;引发了新一轮的诗歌写作与出版热;推动了新世纪诗歌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随着这场分歧的出现,代表了更年轻一代审美取向与文化观念的“70后”、“80后”诗人迅速登上了历史舞台,从1960年代诗人中又分化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特别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扩张,诗歌借助网络环境带来的新的伦理与美学情境、借助世纪末与世纪初的“狂欢”氛围,迅速

形成了一个纷繁多样、旗帜林立、中心消解、众声喧闹的局面。一个现实与虚拟双重意义上的“新江湖世界”,重新成为如今诗歌写作的广阔背景和舞台。这样一个变化,如果就其历史的意义来看,不亚于1990年前新诗从旧诗中脱胎的骤变,因为网络传播环境彻底改变了诗歌写作的主客体情境,改变了传播方式,修改了诗人的主体身份与自我想象,改变了写作的伦理与修辞方式,所以原有的许多价值规则都要面临失效和调整。但这种变化绝不是“进化论式”的逻辑,从精神的意义上诗歌所面临的考验和机遇一样多,而从文本的意义上,这场变化的正面意义还远未得到充分证实。

三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

我们找回并且确认了“诗歌的精神”——我以为这就是近三十年诗歌最大的收获。什么是诗歌的精神?最重要的应该是自由的、独立的、人文的和艺术的精神,是诗人以自主的意志对历史、社会、时代和现实、还有一切精神领域的直接面对。诗人靠自己的努力拓展了诗歌的疆界,将精神的触须伸张到了一切应该抵达的领域;诗歌也回应了它的时代,勾勒出了一部当代中国的精神历史。像1980年代中翟永明、伊蕾等女性诗人那些传达了深沉而哀痛的意识觉醒的女性诗歌;像海子那些近乎天籁的“心灵夜曲”与伟大孤独中的旷世抒情;像1990年代那些于黯淡的精神氛围中默默持守着思想家园的诗人的作品;像郑小琼式的,那些底层劳动者的生存苦难的悲凉吟咏……既见证了时代的风云激荡,也留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精神肖像。

再一点是诗歌“经验的宽度”,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诗歌是否成熟和繁盛的标志。什么是经验的宽度?它是指一个时代诗人感知世界的精神界面,把握物化世界与主体世界方式的丰富程度,这必须是足够宽阔、足够多元的一个界面,它应该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换句话说,诗歌应该变形为一切,一切皆有诗歌的可能。有人叹息如今的诗歌已经“失去了标准”,但不要忘了,它的另一面就是多元的尺度和无限的可能空间。

经验的宽度表现为主体立场的“智性化”和“中性化”,这是当代诗歌“精神成年”的标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式的那种“童年化”的诗歌书写当然很美,但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物的时候,则不免令人有单薄感。但那时它几乎是作为全社会、作为整个当代诗歌的最高范式,因此它表明的,便是整个诗歌趣味与读者趣味的“纯稚”和“未成年”状态。而今,我们的诗歌可以说既覆盖了具有时代“共名”(陈思和语)意义的公共经验、具有普世性的文化经验的领域,也能够深入到个体世界的具体处境、日常生活的细微经验、以及“并无意义”的本能世界之中,书写出入性的“最广谱的图景”。同时,经验的宽度还特别表现在能够容忍向下的、或者带有“破坏性”的写作。第三是“复杂完备的技艺”。从现代诗所应具备的要素看,如今的诗歌写作可以说是极其多样和完备的,在意义建立、意象、修辞、细节、结构、节奏、色彩、悖谬关系、戏剧元素、跳转或连绵、暗喻或反讽……如今的诗人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当时常听到有人对诗歌表示失望或者悲观的言谈时,我不免要思考其中的原因。为什么我们的诗歌取得了如此多“进步”,却反而愈来愈受到质疑甚至贬损?要么是他们的“趣味陈旧”,不能跟上诗歌的变化节奏,要么是好的诗歌作品未能进入到他们的阅读视野。从根本上说,我们不能“要求”读者跟上诗歌“进步”的节奏——除非你用作品来吸引人,谁也没有权力规定读者的趣味。从后者看,也许是1990年代以来的诗歌“经典化的程度”不够,这其中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作品本身通向经典的条件不具备,要么是专业介绍、批评家的工作做得不够。但这些都微乎其微。因为对于爱诗的人来说,并不存在“拒绝阅读”的问题。但他们为什么对诗歌表示了不满?

真正的原因,在我看来是“诗人出了问题”,尽管技艺与文本成长日益复杂了,但诗人的人格精神、人格力量却日渐萎缩了。这是使得诗歌在读者心目中、在社会公共形象中不升反降的根本缘由。在所有文类中,诗歌是最为特殊的,它要求诗人的人格力量与诗歌的文本力量必须通过相互见证而统一起来——就像屈原、李白、杜甫、辛弃疾、苏轼一样,他们的人生与诗歌写作是相互见证和互相完成的,他们的人生实践、人格力量本身就是一部诗的传奇,而他们的诗歌本身又记录着他们非凡或不朽的生命历程;他们是用非凡的或感人的、令人景仰的或让人悲悯的生命,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他们不但是杰出的诗人,也是人格的楷模……这样的诗歌魅力、质地与境界,必然是用人格力量建立起来的,读者自然无法拒绝。当代的诗歌之所以被各种舆论贬损质疑,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格与写作的分离,他们的职业化或专业化的写作已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但“写作者主体”并未得到有效的建立。

篇5:弘扬五四精神的优秀现代诗歌

作者:几度漂零

八十一年了

血风腥雨

春秋四季

共和国走过颠沛流离

跨越阵痛

跨越悲曲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河山

往昔有识青年的壮语

恍若昨天

震撼连绵

惊山泣鬼

适逢千喜

我们牢记过去

北伐战争的惨剧

南昌起义的胜利

红军长征的壮举

抗击日寇的结局

共和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的继续

南斯拉夫狼烟四起

多少仁人志士

呕心努力

多少忠胆雄骨

前赴后继

直面强暴

求取真理

而今天

作为新一代的五四后裔

我们有权高歌

捍卫

让五四精神

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辉

让历史的长河在新千年

流淌成一部不灭的词曲

篇6:五四精神的诗歌

春天, 爱国爱民充满爱

知恩图报不悔改

爱心飘飘然,拥抱秀美河山

春风化雨情洒人间

夏天,像一只蜜蜂来去匆匆

热爱生活,辛勤劳作

为事业,理想,积极肯干

工作热火朝天

秋天,摒弃个人主义

如秋风扫落叶

忠于职守,勇于奉献

心底无私天地宽

冬天,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对不良习惯,与社会的阴暗

坚决抵制和斗争

嫉恶如仇,作风胜严寒

赞雷锋(诗)

在这里,

我要唱一个人.

他不是将军,

却立了无数功勋;

他不是文豪,

却写下不朽诗文;

他如此平凡,如此年青,

象一滴小小的春雨,

却渗透亿万人的心!

为什么呵为什么,

十亿人民的心里,

都念着这个

二十二岁士兵的姓名

他呵,

是一滴水,

却能够

反映了整个太阳的光辉!

他呵,

是刚展翅的鸟,

却能够

一心向着党飞!

他呵,

是才点亮的灯,

只不过

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他呵,

是刚敲响的鼓,

却能把

每一声都化成雷!

呵雷锋!

你不为自己编歌曲,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

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

呵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青春!

永生!

壮丽!

看列兵雷锋呵,

一步一个回声,

一步一个歌曲,

直晌透

篇7:红色精神的诗歌

男:头可断,

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驱为群裂!”

女:为了掩护革命工作,

以前我们是假称夫妻的

其实是再纯洁不过的同志关系

今天,

我要向大家宣布

当我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党的时候

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

同志们,望你们勇敢地战斗!

让反动派的枪声

篇8:王阳明诗歌的人生写照及美学精神

一、求道诗

王阳明的求道诗主要写于他的青少年时代和初入仕途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反映了王阳明在思想探索中的矛盾心理, 入世的心理占据主导地位。诗歌抒发其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 将耿介的个性和凛然的气概毫无掩饰地倾吐出来, 极具浪漫色彩。语言上朴实、清新、自然, 绝无铺陈和雕饰感。如《雨霁游龙山次五松韵二首》:“晴日须登独秀台, 碧山重叠画图开。闲心自与澄江老, 逸兴谁还白发来。潮人海门舟乱发, 风临松江鹤双回。夜凭虚阁窥星汉, 殊觉诸峰近斗魁。” (其一) “严光亭子胜云台, 雨后高凭远目开。乡里正须吾辈在, 湖山不负此公来。江边秋思丹枫尽, 霜外缄书白雁回。幽朔会传戈甲散, 已闻南檄授渠魁。” (其二) 这两首七律随兴而发, 诗境开阔, 时空交错, 结构极具立体感。极目远望, 深秋的姚城一派生机, 涌动着生命的激情和寄托, 抒发了对前程的无限希冀, 表达出青年时期王阳明志存高远, 不被击倒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再如巳未仲秋朔所作的《大伾山诗》:“晓披烟雾入青峦, 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 几年沙势自风端。水穿石甲龙鳞动, 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 高秋更上九霄看。”诗中传达出一种豪迈奋进的激情, 最后四句更是可以看做是王阳明希望在仕途上大干一场的宣言书, 充满着对人生, 对仕途的激情。

二、山水诗

王阳明对山水诗情有独钟, 山水与他, 如同知己。仕途的坎坷, 人生的遭际, 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身心俱疲, 急需寻找释放心灵的出口, 亲和自然, 融会造化, 寄情山水。他的足迹每到一处, 总是投身自然的怀抱, 在山水之中陶冶情操, 深悟大自然的美妙。他徜徉在山水之间, 用哲人的智慧静心观物, 感悟人生宇宙的理趣。在纵游山水中随处体悟人生意义, 从山水风景中印证心学的内涵, 体悟良知的奥妙。

王阳明总是以巨大的热情和哲人特有的目光发现山水中蕴藏的美感。“山鸟欢呼欲问名, 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 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 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精, 洞鹤林僧相对清。” (《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 整首诗意象迭兴, 妙语连珠。诗人用拟人、写意的手法写出了“山鸟”、“山花”的灵性和亲和, 沉浸在山水之乐中的王阳明心情愉悦, 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碧树秋声、丹岩夕照、雪岭玉帐、云溪环碧, 诗情画意, 交相辉映。在诗人的眼里, 山水是灵动的画面和性情的映照。又如诗人病中所做《又绝四首》:“翠壁看无厌, 山池坐益精。深林落轻叶, 不道是秋声。” (其一) “怪石有千窟, 老松多半枝。清风洒岩洞, 是我再来时。” (其二) “人间酷暑避不得, 清风都在深山中。池边一坐即三日, 忽见岩头碧树红。” (其三) “两到浮峰兴转剧, 醉眠三日不知还。眼前风景色色异, 惟有人声似人间。” (其四) 这组律诗组合, 二首五绝写出了浮峰深秋的幽静和多姿, 二首七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浮峰的留恋之情。如同一幅古朴的“深秋行旅图”, 构成了秋景的静谧和宽远。面对风景各异的秋色, 诗人乐而忘返, 忘却人间的喧嚣和困惑;心灵沉浸于越地的山水之中, 进入另一个世界之中, 表达了诗人亲和自然山川的高蹈情怀。《山中漫兴》是王阳明和董萝石登秦望山所做。“清晨急雨度林扉, 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 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 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 好谁歌咏月中归。”这首七律点出了江南雨季气候变幻, 细雨空濛的春色意蕴, 以及乡村田园风光的特征, 表现出诗人观物的细腻和恬静的心态。同时, 诗中糅入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表现出一种自足适意、洒脱飘逸的烟霞情怀。

三、罹难诗

王阳明的一生沉浮宦海, 多次临危受命, 建立奇功。他是正直高洁的新儒生代表, 本着对良知的追求, 面对黑暗的势力和腐朽的政治, 他敢于直谏, 不顾生死, 因此屡遭陷害。王阳明的罹难诗主要有狱中诗、赴谪诗、居夷诗、江西诗, 诗中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 流露出诗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受辱不惊的博大胸怀。在狱中诗中, 王阳明除了表达对当朝统治者黑暗统治的愤懑之外, 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 对于人生真谛的探求之心。在赴谪诗中, 诗人不以谪旅为畏途, 从屈原、李白等人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从容赴难;历尽千难万险, 沿途还讲学不辍, 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在居夷诗中, 诗人抒发了身处瘴疠之地, 随遇而安, 抗争环境压迫的豁达胸臆。他吟作诗文, 筑室讲学, 龙场悟道, 逆境中铸成诗魂。在江西诗中, 诗人除了表达对浊世和凶险仕途的厌恶之情外, 更多地流露出对圣道难行, 人心颓废, 民不聊生等社会现状的忧虑之情, 传达出一个正直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普世情怀。

王阳明的罹难诗是他对自己时代的深刻认识, 也是他百折不挠、磨砺自身的人生轨迹, 高扬着一种积极的人文精神。“天寒岁云暮, 冰雪关河逈。幽室魍魉生, 不寐知夜永。惊风起林木, 骤若波浪汹。我心良匪石, 讵为戚欢动。滔滔眼前事, 逝者去相踵。厓穷尤可陟, 水深尤可泳。焉知非日月, 胡为乱予衷?深谷自逶迤, 烟霞日悠永。匡时在贤达, 归哉盍耕陇。” (《不寐》)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 诗人对忠臣贤士的壮举十分同情和支持, 对丧失人道的统治者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他用诗歌礼赞正义的伟大, 鞭笞了明王朝专制和腐朽, 同时也传达出为选择正义而无愧人生的志向。“峰头霁雪开草阁, 瀑下古松闲石房。溪鹤洞猿而无恙, 春江归棹吾相将。” (《岁暮》) 诗句看似平静, 但力透纸背的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 犹如狂澜汹涌, 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归耕桑田”的儒者情怀。《有室七章》其五:“心之忧矣, 匪家匪室。或其启矣, 殒予匪恤。”表达对当朝最高统治者是非颠倒, 忠奸不分的谴责, 也是对正义忠勇之士惨遭迫害的同情和声援。其七:“朝既式矣, 日既夕矣。悠悠我思, 偈其极矣。”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和无法解释的苦闷之情。《有室七章》每章四言句式, 独立成章, 展示了正直士大夫恪守道德人格理想和忧国怨深的情怀, 在思想上继承了《诗经》“怨”的传统, 在艺术上将意象和抒情邮寄融合, 抒发了真性情。再如《见月》诗中所说:“胡为此幽室, 奄忽踰飞扬。逝者不可及, 来者犹可望。盈虚有天运, 叹息何能忘。”面对命运的挑战, 王阳明毫无畏惧、坚贞不屈, 以凛然正气抗击恶浊之气。没有英雄末路之衰, 一个刚强而又敏思的哲人形象挺立于世, 回荡苍宇。

王阳明的谪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度过, 他在途中所作的诗歌表达了漂泊者的心声, 是谪旅生活的自白。“山石崎岖古辙痕, 沙溪马渡水犹浑。夕阳归鸟投深麓, 烟火行人忘远村。天际浮云生白发, 林间孤月坐黄昏。越南冀北俱千里, 正恐春愁入夜魂。” (《夜宿宣风馆》) “万里沧江生白发, 几人灯火作黄昏。” (《因雨和杜韵》) 道路艰难, 谪旅险恶, 诗人用阴暗的色调, “夕阳”、“归鸟”、“远村”、“白发”、“孤月”等意象表现了浪迹江湖的流放感受, 抒发了孤独寂寞的悲苦之情。艰难的谪途是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苦闷和凄凉, 但诗人并没有降心辱志, 对人生的磨难不是一味地哀叹, 而是敢于直面, 将一腔悲壮慷慨之情抛洒于苍茫雄奇的宇宙意境中, 浩然凌空, 有一种高扬的力量。“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天下风。” (《泛海》) 此诗意境开阔, 气场宏大, 将个体放到茫茫的宇宙中去观照, 人生的磨难犹如天空的浮云, 十分渺小。在月明天高的夜晚, 月光如银, 长风破浪, 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诗人心中的儒者世界清晰显现, 既有匡扶社稷的雄心, 又有超然物外的心态。尽管身处逆境, 却从不丧失对于真理的追求, 表现了一种达观的心态。

四、哲理诗

王阳明的哲理诗是他一生自觉追求圣贤人格, 弘扬圣学的写照。他的哲理诗散见于他人生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中, 但大多数集中于晚年。王阳明晚年将“良知”作为吟咏的对象, 因此也称为良知诗。他的哲理诗贯穿着“致良知”的主线, 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他对人性、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切体悟。他的哲理诗生动鲜明, 极具灵心慧眼, 在道出妙理新意的同时绝无枯燥乏味之感。他将“心”、“性”、“意”、“情”、“志”五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灵动和启迪心智的灵悟。

王阳明在南京救世时所作诗歌《与沅陵郭掌教》:“记得春眠寺阁云, 松林水鹤日为群。诸生问业冲星入, 稚子拈香静夜焚。世事暗随江草换, 道情更许碧山闻。别来点瑟还谁鼓, 怅望烟花送此君。”诗人为学、为教总是以叫人体悟“良知”为首要。王阳明特别重视“良知”的功夫, 反对坐而论道。他身体力行, 在道德的修养和实践上下足功夫。通天岩讲学时的诗作《坐忘言岩问二三子》:“几日岩栖事若何?莫将佳景复虚过。未妨云壑淹留久, 终是尘寰错误多。涧道霜风疏草木, 洞门烟月挂藤萝。不知相继来游者, 还有吾侪此意么?”此诗写出了诗人的诸多感慨, 除了表明自己归隐烟霞的心迹, 同时告诫弟子应具有超然物外的心态。现实黑暗无道, 更需把握独立的思想, 坚守精神的自由。正德六年, 王阳明受命出征广西前所作的《别诸生》一诗, 更是对于“良知”学说的高度概括。“绵绵圣学已千年, 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论无斧凿, 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 直造先天未画前。握手临歧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诗人认为自己的良知学说是传承孔子儒学的正脉, “我此‘良知’两字, 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2) 《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简洁地阐明了心血的基本思想:“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须知太极元无极, 始信心非明镜台。” (其一) “始信心非明镜台, 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 莫向蒲团作死灰。” (其二) 这两首七绝可以看做是王阳明对于佛道学说的分野。他用极其通俗的语言和比拟道出了心学的真谛, 肯定了人的自主意识、个性独立和自由精神, 思想价值无与伦比,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五、王阳明的心学美学思想

王阳明的一生是追求圣学、成圣贤的一生。在明中叶这样一个苦闷和黑暗的氛围中, 孜孜不倦地追求其一生的心学思想, 并自觉地将他的心学运用进文学创作实践中, 用一颗“良知”的心去记录人生, 抨击罪恶, 形成了由心学理念构成的美学精神。

“身心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志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 (3) 王阳明认为心是人的主宰, 意是心的外化。意是外部世界与心交换的中介环节。它的内涵实质即是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意义关系。这其中也牵涉到道德上的认知、审美和判断。从美学的角度来说, 王阳明认为审美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反映, “如意在于事亲, 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 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 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试听言动。即试听言动便是一物”。 (4) 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意, 强调美是意的体悟, 只有意之美善, 才能使人、社会、世界变美变善, 心灵才会美好。诗歌的抒发对象是情、志, 而这种情、志来自于人对于外界的审美活动, 也就是将无言的心转化为有言的意, 以意统领精神世界的情、志。根据王阳明的心学理念, 人的内心是良知之舍, 良知是心的本体, 也就是意的本体。“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5) 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美学的思想内核, 也是心学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在王阳明看来, 诗歌的源泉就是良知, 诗歌要求表现心灵的纯真之美。如果良知被遮掩, 诗歌就失去了灵魂。万物一体是王阳明心学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心学思想延伸到诗歌创作的重要体现。他通过人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气之相通”的原理系统地论述了万物一体的和谐精神。万物一体推广到美学上就是一种“大美”, 即人和万物之间的“和谐之美”。万物一体的思想排除了主客二分、人我之分的哲学前提, 成为了社会和谐的基本法则。这种和谐从另一个方面又验证了良知的纯美。

“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6) 从文学创作来说,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二者同时发生的, 是文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文学理论指导、规范文学实践;文学实践丰富、规范文学理论。知行合一扩展到美学领域后, 知不仅仅指理论知识, 而是指更深一层的心, 也就是良知, 以良知践行影响社会。知行合一的核心是良知, “贵真”是它的主要特征。人只有按良知的命令行事, 才能显露内心世界。只有这样, 诗人的人格品味才能涌动于诗句之中, 才有艺术美的张力和韵味。

王阳明的诗歌创作对于他的心学及心学美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心学美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助推剂。而他的心学美学的形成对其诗歌的创作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促使其诗歌以抒发良知为主要内容, 由外在求美转向了内在人格美的展现, 另一方面使得诗歌的创作从关注历史事件的叙述转向心灵情感的抒发。他的心学美学一旦融会于诗歌创作中, 则影响到了诗人审美的认知、体验和判断,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学精神。王阳明的诗歌描绘了他对于“良知”追求的一生, 诗歌的整体美学精神是对良知精神的讴歌。

参考文献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3]华建新.王阳明诗歌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

[4]王阳明.传习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1.

[5]钱明.阳明心学的形成和发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篇9:论海子诗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海子 诗歌 精神世界 矛盾

海子是矛盾的结合体,他生活在理想与现实、幸福与痛苦、生存与死亡等诸多矛盾之中。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海子出生在农民家庭,家里生活极端贫困。工作后的海子边创作诗歌,边寄钱补贴家用,但贫乏的生活却培养出了精神富有的海子,这种矛盾在他的诗歌中得以充分地展现。

试看《祖国,或以梦为马》中的两节:“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只有粮食是我的珍爱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的家园”。六十年代出生的海子,到了八十年代正好进入准青春期,他遭遇了精神空前狭小,物质却空前膨胀的时代,他试图坚守自己的理想家园,“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他要追求崇高精神和远大理想。但在各种现实欲望的诱惑面前,他不得不做“物质的短暂情人”,虽然是短暂的,却也表现出诗人在现实的物质社会中被迫随波逐流,违背本心。

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也有同样的绝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目了然,一切都是“明天的”,“今天的”海子一无所有,他与世俗的理想生活相距甚远。这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这个满怀梦想的诗人,他是多么渴盼摆脱尘世的喧嚣与羁绊,“周游世界”“面朝大海”,但是在物质的羁绊之下,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如此现实,但对他来说又是如此的虚无缥缈。他只能栖居在自己的梦想中去祈祷别人的幸福,海子就这样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不断徘徊着。

二、幸福与痛苦的矛盾

海子短暂的一生却有多段情感经历,而每一次的情感经历对海子来说都是幸福与痛苦的矛盾组合,他爱过的几个女人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与他擦肩而过。

海子渴望爱情,他在《四姐妹》中写道:“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空气中的一棵麦子/高举到我的头顶/我身在这荒芜的山岗/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子对他生命中四个女人真诚的爱意,他毫不掩饰,更不虚伪,“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海子把自己深爱的女人比作命运女神,比作他挚爱的诗歌,可见她们在海子生命里地位之高。然而,她们在给海子带来甜蜜的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忧伤。

海子在《幸福》一诗中写道:“当我俩同在草原晒黑/是否饮下这最初的幸福/最初的吻/当云朵清楚极了/听得见你我嘴唇/这两朵神秘火焰/这是我母亲给我的嘴唇/这是你母亲给你的嘴唇/我们合着眼睛共同啜饮/像万里洁白的羊群共同啜饮”……这是海子的初恋女友波婉给予他的幸福,也是海子最渴望得到的美好、纯洁的爱情,波婉喜欢海子的诗,欣赏海子的才华,但由于波婉父母的门第之见,出身农村的海子最终被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波婉所抛弃。海子在《泪水》一诗中宣泄了自己的痛苦,“最后的山顶树叶渐红/群山似穷孩子的灰马和白马/在十月的最后一夜/倒在血泊中//在十月的最后一夜/穷孩子夜里提灯还家泪流满面/一切死于中途 在远离故乡的小镇上/在十月的最后一夜”,“是否此魂替我打开窗户/替我扔出一本破旧的诗集/在十月的最后一夜/我从此不再写你”。挥别了给自己带来了幸福与痛苦的初恋,海子的诗歌创作也从此进入了伤痛期。虽然海子后来又从成熟稳重的诗芬那里得到了爱情的幸福,甚至点燃了他创作长诗的激情,但缺乏诗意的诗芬总是让海子怅然若失,也许下一个出现的会是更好的,这种想法使海子错失了自己的幸福。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错过,海子的爱情就在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交织中渐行渐远。

三、生存与死亡的矛盾

处于理想与现实、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中的海子显然无法在尘世的生存中求得幸福,于是“死亡”成为他灵魂的寄托。“‘生是需要理由的。这是海子留给世人最值得回味的警世良言。生命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就应该慷慨赴死,这正是海子死亡意识的核心内涵。”[1]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真存在就是“向死亡的存在”,“死亡不是一个对生存漠不相关的终点。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而生命正是由于有终性造成的张力成其为生命的。”[2]

海子来自底层,他有一颗平凡的心,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又能站在灵魂的高处,俯视俗世人生的悲剧。从海子有关“死亡”的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死亡的体悟其实就是其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思考,是其对人类本真生存状态的执着拷问。在海子的早期代表作《亚洲铜》中,我们能读到这样的诗句:“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显然,在海子眼里,大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无论生与死,人都将与大地共存,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正是拥有这种超然的面对死亡的心态,海子才能坦然地面对生存与死亡的矛盾。

海子最初对生的困惑源自其对自己的厌恶,因为他不仅身材矮小,缺少男子汉的伟岸,而且他的性情也像温和、柔弱的女性,但贫穷且丑陋,又使自命天才的海子充满了自卑倾向。他在《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里》写道:“我不声不响的/带来自己这个包袱/尽管我不喜欢自己/但我还是悄悄打开。”这种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尴尬的“此在”成为海子无法释然的痛苦,但也恰是这种痛苦成就了海子非凡的诗歌成就。然而,理想与现实斗争的结果却是伟大的精神摈弃了肉体,诗人以自杀的方式让自己的精神与广漠的天宇融合。

“与那些风云一时旋即被遗忘的诗人相比,海子是幸运的,他没有速荣的显赫,可也没有速朽的悲哀。海子生前饱尝寂寞,处于生活和艺术的边缘,作品仅艰难地发表50首,死后却声誉日隆,不但诗集接连出版,诗界频繁纪念,而且被推举成20世纪为数不多的中国诗歌大师之一,甚至有人提议将他每年的祭日定为中国诗歌节。”[3]的确,海子在矛盾中生存,又在矛盾中逝去,但在他短暂的25年人生中,却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宝贵的诗歌财富。

注释:

[1]黄其恕:《带到“葵花之外”的“孤独之王”——海子诗歌中的死亡意识解读》,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第52页。

[2]陈映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95页。

[3]付军龙:《“歌唱生命的痛苦”——海子诗歌的精神世界》,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第51页。

篇10:纪念“五四”的诗歌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中学赵克礼

合:当我们站在一起,心中未曾平静。

我们再现“五四”那波澜壮阔的场面,我们感知“五四”精神。“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这是时代的最强音,这是正义的呐喊。

这是最英勇的举动,这是热血的的升腾,这是拳拳的爱国情,这是一颗颗赤心再跳动。

男:这一天,5月4日,那一年,1919年,北大等校三千多员工,齐集于天安门前,怒形于色,同仇敌忾,抗议祖国主权被践踏。

“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还我领土!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合: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女:这是心的震颤,这是血的誓言,这是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是青年人的涅槃。

“五四”精神誓死捍卫祖国,亡国奴永远不做。

今天的民族已跻身世界先进之林,我们仍需要“五四”精神。念念不忘时代使命,念念不忘历史的重任。

念念不忘祖国,念念不忘人民。

男:今日青年责无旁贷,振兴祖国时不我待。

爱国主义是兴国的法宝,保卫祖国是民族的期待。

建设祖国,青年是火,保卫四化,青年是星。

女:这里让我们记住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像浪花里的一滴水,崇高铸成历史的丰碑,他前行在我们的队伍中。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我们行列中的普通一兵。

他就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合:雷锋,雷锋,雷锋!

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泽东。

男:从毛主席的光辉题词,到今日对奉献精神的称颂,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世纪叩响的鸣钟。

50年的怀念,跨世纪的传承。

合:学习雷锋,学习雷锋,学习雷锋!

女:平平凡凡的时候,雷锋与我们同行。

困难的时候,雷锋走在我们队伍的前列。

合:雷锋,雷锋 雷锋!

男:2003年抗击非典,民族众志成城。

青年人一个个敢作敢为,击退了病毒的一次次进攻。1 2008年青年人经受多重考验:春节期间南国十余省市的冰冻,让无数的雷锋傲雪踏冰,清除一条条路径,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中,将损失减到最轻。

汶川特大地震,那一个个年轻的军人,冒着余震的危险,抢救人民的生命。

奥运会上,到处是奉献者矫健的身影。

女:2010年,不平凡,有苦有难,有辣有甜。那苦难让人思忖,那辣甜让人自安,是雷锋一样的战士谱写着一曲曲新歌。

青海玉树地震,我们记忆犹新。

一个个年轻的战士,无数个活雷锋,“让我先上,我来排除险情!”

当舟曲泥石流到来的时候,还是年轻的军人,为了人民奋不顾身,心中只有人民。

合:人民,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人民安全,我心无悔。人民安危,我心最诚。

男:十余省市的旱灾,让每一个军人记挂心怀。

“快把这一桶桶清水扛过山冈,送给年迈的大伯大娘!”

正是解放军的长途跋涉,没让灾区一人困惑。

女:当洪水袭来的时候,还是这些年轻的军人,背着大娘转移,把孩子们送上高地。

扶老携幼,保护人民的生命。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

男:还记得啊,还记得:

世博会上无数的义工,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一个个都是雷锋,雷锋在我们心中,雷锋,雷锋,雷锋

他们都是时代的先锋,时代的楷模。

时代的标兵,为时代发展果敢冲锋。

青年与祖国休戚与共,维系着世界和平。

那八位烈士离我们没多远,他们永远在我们心中。

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我国政府追认他们为烈士,联合国的记功簿上,留下他们的美名,他们将永垂史册,他们烙印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精神永远年轻。

这都是历史的回眸,留给人们的是大爱挚厚。

看时下四川雅安7.0级地震,青年人是怎样跑着救人。解放军解救危难群众,不怕苦不怕死彰显精神。

残垣断壁旁年轻军人的身影,小心翼翼地扒着废墟,恐怕下面的人被伤及,又盼望百姓的伤痛早脱离。急,急,急,十万火急,急人民之所急。

多少年轻人加倍努力,为灾区人民送上爱心无比。合:大爱无疆,大公无私,这是中国人的气质,更是中国人的胸襟。

玉树不倒,青海长青!

舟曲更美,中华飞腾!

雅安平安,芦山安然!

因为有祖国,因为有青年。

青年,祖国的希望,青年,祖国的栋梁。

青年人憧憬希望,青年人迎接着初升的太阳。

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就是太阳。“五四”精神,我们弘扬。

我们与祖国一起成长,构筑民族的辉煌。

上一篇:表达感恩节快乐的祝福语下一篇:花椒营销协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