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乡愁800字

2024-04-07

初三作文乡愁800字(精选12篇)

篇1:初三作文乡愁800字

我迷恋家乡的油菜花。三月油菜南方开,这里也不例外。倘若从远处望去,无疑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阵阵清风袭来,它们摇曳着那纤细的腰肢,一闪一闪的,比金子还璀璨,恰似我念乡的心情,怀想着哪一天我又能回去了。粉蝶儿忘却所有,只为把那“花上芭蕾”演绎的更加淋漓尽致,大概它们是知道的,知道如果这时再不享受这花儿的美好,就将永远的失去了吧!我喜欢在这花海中捉迷藏,但那已经是留在记忆深处的怀想。

我流连家乡的橘树。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橘树的。它们总是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家园周围,似要把心爱之物给严严实实的保卫起来,就像我同样爱恋家乡的心。待到秋季,树上都挂满了橙色的小灯笼,在树林间闪闪烁烁,实在惹人喜爱。每每这时,我就会挽裤角,捞衣袖,爬上溜下,像个男孩子般疯狂和粗野。我不知道自己今后还能不能这般的自由而快乐。即使能,恐怕也很难有这种机会了吧!抬眼望,那一脸嘚瑟的柑橘,似也在嘲笑我的天真。

我回味家乡的折耳根。它是一种野菜,却独领家乡一地的风骚。冬天的折耳根是最好吃的,它最常长在那田坎儿上,叶子正面绿的似翡翠,背面红的像小姑娘脸上的一坨绯红。根则是被埋没在地下,一直延伸着,同我心中抹不去的乡愁一般。它的根却最有价值,可以拌菜,可以泡茶,也可以入药。其味道的话,有点涩涩的,但又有一股让人回味无穷的清香,就好像我为未来乡愁的情感:为我还在这里而欣喜,有为我早晚都得离去而苦涩。

我陶醉家乡凉粉,它算的上咱家乡的土特产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其实无非就是用蕉藕磨成的粉末,再用开水拌匀,冷却;之后的话,用蒜末、葱末、酱油、醋、花椒、香油拌上。还别说,真的挺好吃,酸辣交错在胃里,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别重逢的心酸。因此,他也特别受欢迎,去外地的本乡人多半都会带几袋出去,同祥,回归的游子也第一时间去体验那种熟悉的滋味。既是品尝那凉粉的味道,或许更是回味那一段生活经历的味道吧。

乡愁,是一杯浓郁的酒,让人沉醉;乡愁,是一段温馨的梦,让人怀想;乡愁,是一首淡淡的歌,让人轻轻哼唱,永远回味。

怀念家乡,那一遍山山水水,那一抹风土人情,那一段流金岁月,伴着我,走向远方,走遍天涯。

篇2:初三作文乡愁800字

例如《乡愁》一诗就描写了自己从小到大在大陆时的经历,从儿时的一张邮票、长大后的一张船票、后来的一方坟墓、现在的一湾海峡,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不尽思念。余光中虽不定居在大陆,但是他把自己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中国统一的热切期盼融合在了诗作中,他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在了那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上,依靠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惆怅、悲伤和无奈,盼望祖国早日统一、与亲人相聚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乡愁四韵》中余光中选用的意象都带有浓浓的中国特色,例如“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余光中先生选用这些意象,代表了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与热爱,其中“长江水”是作者故乡的母亲河,作者在此处提起,也正是表达了将祖国看做母亲、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深情以及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余光中先生在很多诗歌中提到了“厦门”与“厦门街”,例如在《听听那冷雨》中“不是金门街与厦门街,而是金门道厦门”金门街与金门,厦门街与厦门,虽然只一字之差,却远隔了海峡,甚至相隔了两岸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思想。作者曾居住于台湾的厦门街,也曾自嘲“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而是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身为一个厦门人却无法居住在厦门,只能居住在台湾岛上的厦门街来给于自己一丝安慰,来缓解自己的思乡痛苦,这在嘲弄、在这安慰中,又包含了作者多少无法返回家乡的无奈?

在诗作《中国结》与《香港结》中,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绪比作肚子里的一个“结”,那这个结要怎样了断?“用凛冽的海峡做手术刀,一挥两断吗?痛,是够痛了/只怕未必是痛快,而伤口/未必能干脆的收口/据说记忆有多长,肠就有多长/一结未了又长出新结/这种恶性肿瘤怕很难消灭”在这部分诗歌里,患病的似乎是中国,而台湾就是中国肚子里的一个“恶性肿瘤”,无法割舍却又无法将其变得完好,这是我国的一个民族伤痕,也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结,因祖国不能统一,两岸人民不能团聚而生出的一个“每到清明或是中秋就会隐隐作痛”的结,一个牵挂着祖国内地、盼望着两岸统一、担心着祖国大事充满浓浓乡愁的“中国结”。

篇3:乡愁作文800字

望见,烧煤腾起的阵阵白烟,是自然的馈赠,是人民的希望,伴着略带呛鼻的气味钻入脑海,扎根。挖煤烧煤的体力活交给精力旺盛的中青年们负责,黝黑的肩膀扛起一筐煤,脊背弯曲下来,负重的双腿依旧矫健,一刻也不耽误;手指用力稳住箩筐,指尖泛白,被汗水布满的脸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炉里烧着熊熊火焰,不时的向外蹦着火星,漫在地上却转瞬即逝。时光在一个个煤块的燃烧中升入天空,化作祥云厮守着这片土地,不知风把它吹向别处时,他是否还会时常想起,曾经烟囱连着天的煤矿场是它的故乡。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般蹀躞,以此为归。

望见瞬间,是煤烟腾起了的乡愁。

望见,奶奶坐在床边绣着虎头鞋。可能是年纪大了不爱热闹,也可能是风湿总犯,奶奶总是一个人坐在阴暗的屋里,只是安静地坐着,一坐就是一天。从前腿脚还好时,奶奶还勾毛线,针线在手里翻飞,仿佛能翻出繁花来。有时绣小动物,猫狗兔虎样样精通,有时候绣小娃在戏耍,样样栩栩如生,逗得孩童们乐开花。最记得年幼时奶奶绣的一双虎头鞋;只见她粗线细线来回换,细小的针在她手中开出了花,细针密密缝。绣出样子后填上自家种的棉花,威风凛凛。那鞋上,是不甚厚重的霁红色,是靛青色的点缀,是琉璃黄的虎须,是奶奶的祝福。手捧小小的鞋,思绪拉回曾经,是一番其乐融融。

望见瞬间,是针线绣出来的乡愁。

望见,村口小店又飘香。回家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爸爸去吃一碗羊肉泡馍,这家小店做了好多年,生意依旧如此火爆,熟门熟路的叫一句“老板两碗羊肉泡馍……”不久后它便会出现在你的眼前;雪白的烙饼被撕碎飘在汤上,木耳青蒜在给你视觉冲击的同时挑逗着你的胃,透明的粉丝煮的恰到好处,不硬不软很有嚼劲,胡椒粉的辣味和羊肉的温暖在寒冷的北方发挥作用,每每吃完一碗擦擦嘴,还是会意犹未尽仿佛就可以抵挡寒风。口中的温暖与外面的冷空气相撞变成一股股雾气,萦绕旁。

望见瞬间,是羊肉泡馍支的乡愁。

篇4:乡愁作文800字

家中,用老灶大锅烧菜,就属我父亲手艺最棒。拾柴添火,油星子霎时飞溅。他一手握铲,一手端碗,把葱姜蒜末一股脑全撒进锅里,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会儿,这“三末”便被油爆得金黄,升起缕缕青烟。父亲又瞧准火候,把豆酱、酱油各味调料依次浇入大锅。一会儿,锅里便呈现出一幅闹腾腾的景象。浓稠的酱汁咕噜咕噜,吐出一个又一个小泡;葱姜蒜末不见踪影,只能闻见忽有忽无的特殊香味儿。再一会儿,他就把那一块块洁白的老豆腐稳稳地放进锅底,淋上骨头汤。单挑豆腐也有讲究啊!豆腐过嫩则易碎,口感不好,卖相也不佳;过老则不入味,吃起来不是滋味,油腻得很,这是来源于经验。再看吧,他熟练地翻炒,看起来随意,却处处是精妙。这一铲,紧贴锅底,没让豆腐粘锅,保留了它完整的外形;这一颠,轻微至极,使豆腐弹牙。汤味四溢,父亲盖上锅盖,静静等待。

三四分钟,像算准了似的,锅盖掀开,汁少了,也未完全收干。豆腐同脱胎换骨一般,裹上一身鲜红的盛装。还没停呢!父亲捻起一点花椒粉,密密撒了下去。深沉的星星红火,落入酱红色里,增添了一抹斑斓的色彩。父亲扬起锅铲,小心地将豆腐盛入用醋拌着黄瓜丝的瓷盘中。再端上菜桌。一家人围桌同坐,欢聚一堂。

这道菜卖相极佳。豆腐层层叠起,表面油光鲜亮。醋汁儿里泛起朵朵油花,鲜脆的瓜丝浸在其中,看着就够令人垂涎三尺了。我不禁夹过一块,一尝,哦!先是滚烫,再是皮焦内滑,然后才能吃到味道:咸为主,有一丝丝的甜,酸恰到好处,辣,是点睛之笔,好像在舌尖上蹦跳。还有豆腐本身的鲜香、黄瓜的清脆、骨汤的爽口。汁流入咽喉,有豆酱的烟熏味,花椒的呛人味……打成一片,令人飘飘欲仙、欲罢不能。不知不觉,一盘麻婆豆腐便被我暴风骤雨般一扫而光。爷爷指着我的额头,笑着说我是“化骨龙”!这时,我的额头上也出现了一个深红的酱汁手指印儿!

篇5:乡愁作文800字

这是我到长沙的第二年,对周边的街区早已熟门熟路,可于整个城市而言,还是如初来一般陌生。

每每出行,我总是靠在公交车的窗边在一排排琼楼玉宇寻找故乡的影子,当我对着那葱郁的大树发呆,回想着曾经的故事时,耳边响起的“长沙话”总会猛的将我拉回现实,原来,我早已离开了家乡。

长沙话是上挑着的,第一口气直直向上冲,中间的音总是刻意的被狠狠压下,转折的一声被拉长延伸,傲气十足。尾音像是一把钩子,挂住最后一声用力一提,提到尽处突然松开,任它直直下坠,化成一口浊气,消散于风中。

虽然在长沙生活,也能大概听懂长沙话,却总是学不会那一腔抑扬顿挫,当身边的人都操着一口地道的长沙话时,总会有一种排斥感将我笼罩,我不属于这里,这里不是我的家乡。

当我沉浸孤独的思念之情中,我听到了一腔熟悉的音调……

“松他哒,快到咯”熟悉的乡音令我一震,蓦然回首,原来是一位老翁在与人打电话。他两鬓斑白,嘴角含笑,沙哑的嗓音说的是我的家乡话。我看着他,那声乡音让我仿佛回到了故时。榕树下,与外公外婆相处的点滴,永远敞开大门的街坊邻居,永远挂着微笑的糖糕店老板……过往的种种涌上心头,低头,发现已是泪眼朦胧。

那沙哑中带着一层亲切,第一个字第一声就是千回百转的,如浓浓的雾霭,轻柔温和,如迈过层层的青山,和缓地上扬,徐徐地下落,虽比不得吴侬软语有味道,确是质朴柔和的。

那一瞬间,我的灵魂像是被一只温和的手安抚着,所有的思绪都化为和煦的微风,所有的褶皱都被一一抹平。

流落异乡的游子最渴望的便是那一调属于故乡的独特方言。为什么中国人对“老乡”一词有着浓浓的眷恋,因为在异乡那一调属于家乡的话才显得弥足珍贵,如久旱逢甘霖,几抹乡愁早被那浓浓的乡音所安慰,便是冰冷陌生的城市也因此裹上了厚厚的家乡味。

篇6:乡愁作文高三800字

正值中秋,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我却因病只身来到长沙,让在长沙读书的姐姐带我去检查身体。傍晚,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独自漫步在橘子洲头,听着瑟瑟秋风从耳畔掠过,看着湘江水一浪赶着一浪向东流去,此时,我突然特别想家,想爸爸妈妈,想家里的一草一木……乡愁,就如波涛一样席卷而来,萦绕在我脑海中。

突然,我闻到了一阵桂花香,循着香味,我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一列整齐的桂花树,在雨中悠悠散发着芳香。我不禁想起了家门前那棵四季常青、高大挺拔的桂花树。每当下起雨时,桂花树高大的树冠总会为我遮风挡雨。在这个季节,它们的花儿开得比这里的还要旺盛,满树淡黄色的小花,散发着浓郁的香味,真是“八月桂子,十里飘香”呢!奶奶是不是又采摘了许多新鲜的桂花,用簸箕摊着,晾晒之后好做桂花糕呢?嗯,真香!我刚想细细嗅一口,却被都市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惊醒了——我不是在家门口那棵桂花树下!

接连几天,姐姐总带着我吃各种风味食品,什么沙县小吃,什么臭豆腐,什么酱板鸭……可是,我却越来越想念妈妈亲手做的饭菜,似乎就是一盘清炒马铃薯,都是那么香甜可口。还有奶奶亲手腌制的萝卜,脆脆的,辣辣的,真带味儿!这些菜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充满了家的温馨,带着他们对我的爱。我正沉浸在遐想之中,突然,又被人们杂乱的吆喝声硬生生地拽了回来。

中秋之夜,我和姐姐在街头溜达,不知不觉中,夜色已深,看着周围林立的高楼,看着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看着大街上寥寥无几的行人,听着秋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听着店铺中传来的各种时尚的音乐,我却怎么也感受不到温暖。

篇7:乡愁800字叙事作文

虽然家在常州,身在常州,却早已找不到家的感觉。如今的我已经在这无边无际的钢筋丛林里迷失了自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胡冲乱撞,最终蜷缩在城市角落的废铜烂铁中化为乌有,这是我的结局,我早已料到,这是每一个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结局……因为在你踏入这个城市的第一步起,你就已经被禁锢在死局中,永远无法抽离。

很多年前,还住在农村,那时,常州尚未开发彻底,还是残有一丝的人情味。小小的农村,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多少色彩,多少欢声笑语,那时天真的我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直到轰轰的机器声进入那个小小的天地。在农村的对面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大的楼房,怪物,我称他们怪物,没错,吞噬人心的怪物。

没想到几年后,我也搬进了这个所谓的城市。钢管混凝土彻底把我与我的极乐世界隔开了,现在所能做的,只有呆呆的在高不可攀的“家”就像从前在小土坡一样眺望蓝天,只是,天再也不会在与从前那般湛蓝。人们的眼中浸透了冷漠,再也流露不出温情,黯淡的雾霾笼罩着死灰的大地,你是否听见某些东西在崩溃时的哀鸣,是的,是我们,迟早,声音会越来越清晰,我们只不过是是虚假世界的一具具行尸走肉罢了,可笑地想操控命运,却不知我们在出生的那一秒就与这个灰色世界的沉沦一起沉没了。可悲的人类啊!

噩耗愈来愈近,潞城这个古老小镇在近一年机器声中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了,多少个美丽祥和的村子在轰鸣中倒塌,多少美好的回忆如昙花一现,又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的没入历史的长河,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这里政府好像一定要把农村全部销毁,愚昧的他们孰不知,毁掉一个古老的村子就是在毁掉一个古老的非物质文化啊!经济就这么重要么?!

我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他们口中的无知庸俗的乡下人。所谓“一日为乡下人,终生为乡下人。”我不后悔做一个乡下人,我记得故土,依恋故土,比一些只会打着拯救人类的口号却做着残害地球事情的机器人强得多吧。我的意识清楚,这就够了!尘归尘土归土,这是我的归宿,我认了。愚昧的人类啊,醒醒吧!擦亮你的眼睛好好看看吧!这就是你们所谓美好世界?竖起你们的耳朵好好听听吧!这是你们自己的哀鸣!

站在废墟上,心中是无限的伤感,自己的村子是为数不多剩下来的村子之一了。我也知道它迟早也会像脚下这片废墟一样,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曾是我整个世界,日日夜夜思念的小村子啊。

篇8:乡愁作文800字高中

我爱家乡。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它们是如此的清香。我热爱家乡的一瓦一柱,它们是如此的朴素。我更热爱家乡的一片片稻穗,绿油油地在田野里招摇,扰动了我的心头。

记忆中的家乡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依偎在青山之下。风吹稻动,鼻间仿佛有稻谷的香醇,耳边还有水稻“唰唰”的欢唱。“绿海”里时不时露出人的身影,那是村民们在劳作。

犹记得小时候,我也时常跟随爷爷奶奶下田劳动。是个炎热的夏天,爷爷已经收拢好秧苗,打着赤脚准备去田里插秧,奶奶在身后提着笨重的大口茶壶,而我则是戴着爷爷的大草帽,挡住了灼人的太阳,兴奋地跑在两人前面,作势要大干一场。一路上,爷爷目不斜视,一心只顾好嫩绿的秧苗,我却左瞄瞄右瞅瞅,田埂上已有许多村民在准备了,今天是个插秧的好日子。窄窄的田埂只有一脚宽,田地里的水漫溢,湿润了田埂,行走溜滑,而爷爷奶奶健步如飞,马上就赶到了自家田地。田已经犁过,新鲜的泥土暴露在我们眼前,四周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爷爷深吸一口,满足地笑了。我也笑了。我小心翼翼地拽着田埂上的野草下了田,脚深深地陷入泥土。冰冰凉凉,好不舒服!我将手中的秧苗一株一株插入泥里。但秧苗总是站不稳,东倒西歪的。这时爷爷走过来,拿过我手中的秧苗,将它稳稳当当地插进田里,郑重其事地说:“秧苗要插稳,稻子才长得高,才有劲,才痛快!”我点点头。当我从田野中抬起头,看见的是爷爷奶奶仍然埋头黄土,汗水打湿鬓发,顺着脸颊滴落,融进田水。太阳燃燃欲动,脸上的汗珠熠熠闪亮,田里的绿苗蓬勃向上。

盼望着,盼望着,小绿苗们终于长高了。它们坚实地挺在田野中,粗大的稻杆迎着风儿飘摇不定。放眼望去,群山中有一片“绿海”在涌动,在风的鼓动的下,起起伏伏,前仆后继的稻潮向前翻滚,在炎炎夏日里如同清凉的海浪扑面而来,除却了心中的躁意。望着它们,我的心头一阵凉意又似一股暖流。我想象着,那柔软的稻草拂过我的掌心,穿进我指间;我想象着,躺进了那高耸的稻田,跟随稻浪一同飘荡,情不自禁,我展开双手,我感受到了风的嘶吼亦感受到了稻田的热情。

篇9:乡愁作文800字记叙文

161医院,不仅仅是一所医院,里面还有家属区,有一栋栋家属楼和一个小院子。这里面有花园,有一个篮球场,一块绿油油的草坪。花园里有蜻蜓,有蜜蜂,有蚂蚱,有蝴蝶,还有小飞蛾。在池塘里,小时候我总是把蚂蚁放在吃完的饼干盒中再放上几片树叶,让它顺着风飘向对岸,我再把这只“小船”捞上来。把小蚂蚁放走。我记得小时候,爷爷会给我捉蚂蚱,他提着蚂蚱的一条腿,那蚂蚱朝我吐出了一串棕色的液体,我忙撸起袖子擦干,再低头看,蚂蚱已经不见了。我记得小时候,奶奶会用柳条给我做花环。我总是像献宝一样,把花环送给朋友、妈妈,当然还有奶奶。我记得在草坪上,有一颗超级大的松树。据妈妈说,它很久很久以前就长在了这个草坪的中央,它就像一个巨人,张开了一双手,弯下了腰呵护着我们小朋友。我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钻进去玩躲猫猫。草坪上经常会有飞着的蝴蝶,小鸟。我有时候会把蝴蝶的翅膀掰下来,让它像一只毛毛虫一样在地上爬来爬去,现在想起来真是做错了,伤害了那些可爱的小精灵,心里十分后悔和难过。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总是在篮球场上歪歪扭扭的拍着篮球,在篮球场周围的一条条水泥路上,经常会有黄鼠狼飞驰而过的身影,有一次我和打球的小伙伴们追上去,结果没追几步黄鼠狼就跑了,留下了一阵绿色的烟雾,我和朋友们却连连后退,因为这臭气简直能够让人窒息!

几乎天天都可以看见我和小伙伴们在两栋灰色的高楼下疯跑的身影,老人们总是笑着说:“哎哟,这些小孩子真是太疯了!”我记得跟我玩的最好的一个朋友,我总是跟她吵架,吵完架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才刚回家,就又想跟她玩,有时候吵点小架,前一秒钟还争得面红耳赤,后一秒钟呢,就笑得前仰后翻。有时候闹脾气闹得太大了,总是说:“我再也不跟你玩了!”然后不欢而散,可顶多到第2天,我们又一起玩了,笑得像个疯子一样。

武汉的161医院后面,那个微不足道的小院子,它承载了我的童年,我的快乐,我的记忆。我怎么会忘了我的故乡呢?我终于懂得了什么叫做魂牵梦萦的故乡,终于体会到了想念故乡的滋味。它就像一片小船,带着我们,飘向远方。

篇10:九年级800字描写乡愁的作文

一首《中秋月》,一心离乡愁,一腔热血,一心思乡。在中秋这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在吃着月饼,只有诗人孤身一人飘荡在外乡。“何日重圆,八万万人共婵娟?仰青天,问一面破镜”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愁绪,有多少思念寓于其中,在诗人眼中,远方的故乡遥远成一个记忆,鲜活的,也是模糊的,无语的。乡愁在诗人心底凝成了一个个字花,在心里悄悄地开了;化成了一片片叶子,在心底悄悄地绿了。

《乡愁四韵》,聆听着这首诗,思索着诗人内心的苦愁,在这浓浓的华韵中浸透着思乡之情:“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其实,维系两岸的,更有那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浸染着两岸的炎黄子孙。

小学我就会吟诵“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一颗红豆,带来的浓情似酒一样的甘醇,愁肠怎能禁受?或许乡愁就是这样的触景生情,就是让我们心底泛起涟漪,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

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啊,可以辗转于江湖之中,可以承受颠沛流离的劳苦,可以借酒浇愁,却难以割舍月光带给他们的情怀,那澄澈如水的月光,在不经意间就触动了他们的心弦。那洒脱不羁的李白会轻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豪迈潇洒的苏轼也抵不过“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风的哀伤”;林清玄也愿温一壶月光下酒,在朦胧中沉醉。他们珍藏月光,抵挡离伤,珍惜撩人心绪的千古绝唱。

那一首首哀愁的思乡情曲,深深灼痛了祖国中所有互相凝视的眼睛,那一段段浓浓的乡愁,牵引着对故土魂牵梦绕的无尽思念。

篇11:以乡愁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乡愁是种怀念,爸爸怀念以前与小伙伴做游戏。那时候的游戏可多了:有跳房子、踢毽子、打游击、老鹰捉小鸡、捕鱼、捕蝉等等。其中捕蝉是爸爸和小伙伴们的最爱。大夏天,他们光着身子,拿着竹竿,分头到处寻找蜘蛛网,一找到蜘蛛网,就用竹竿缠绕起来,捏成团,沾点水,这时就有黏性了。剩下的就是寻找目标。顺着蝉叫声,四处张望寻找蝉的位置。发现目标后,就蹑手蹑脚靠近,举起竹竿,用粘团粘住蝉。抓住蝉后,小伙伴们比谁的蝉大,或者用线拴住蝉,让它到处飞,那是活的“风筝”。

乡愁是一张信笺。因为那时没有电话,爸爸上学寄宿在外,只能给爷爷奶奶写信。一般是每月一封,主要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或者询问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写完信后,一般要反复读几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折好,再填写信封,将信笺装入信封后投入邮箱,一份思念就已飞出。看看现在,虽然通讯发达了,电话、手机、QQ、微信都有了,但写在纸上的那份厚重却没有了,乡愁也没有那么浓了。

乡愁是份挂念,爸爸最挂念爷爷的背影。那时清早要去赶火车,奶奶3点多就起床生火做饭。吃完饭后,爷爷挑着爸爸的行李,爬过两个山头,来到公路边等公共汽车。爸爸跟在爷爷后面,望着那单薄且微驼的背影,眼里含满了泪水。爷爷一边焦急地张望,一边叮嘱爸爸在外面要照顾好身体。在登上汽车的那一刻,心中十分不舍却没有说出口。爷爷送了爸爸上百回,爸爸却欠爷爷一个紧紧的拥抱,而爷爷在前已经去世了,这是爸爸的一大遗憾。

篇12:以乡愁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小时候的我不知怎么回事,就被父母带向远离家乡的远方。

我站着,凝望着……

阳春三月,绿意爬上了枝头,它们才刚刚睡醒,却来得那么浓烈。没有远离家乡的人,是难以体会到一个人在异地的心境的——在风和日丽的早春,当我沉醉在花香鸟语之中,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此时家乡也该柳絮飞扬了吧;在赤日炎炎的夏季,当我在骄阳下奔波时,就会渴望家乡那甘露般清甜的井水滋润我干渴的心田……

家乡那里有我画不完的画——

家乡的月光,总是出现的很早,晚霞还未走远,月亮就在东方露出了它弯弯的脸,总有些醉意。月光满天洒下来,像流动的薄雾。那河岸的垂柳,潺潺的流水,连那小虫唧唧的声音都在摇曳着……忽然发现,每一家的院子里都有人在月光下纳凉,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脸孔,那既熟悉又陌生的乡音,在我的心里交融,成为我心中的月光,是我动力的源泉。蓦然,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那些景,在我心里构成一卷画,却怎么也找不到画卷的另一端。

家乡那里有我诉不完的情——

还记得童年时那一个个天真无邪的脸蛋,我们曾经一起奔跑,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我们曾经信誓旦旦地说永远不要忘记大家。还记得出门前父母的再三叮嘱,一边还赶紧给我塞上一点吃的,忽然发现父母变老了,多年的辛劳让他们疲惫不堪。

千言万语也道不完家乡那千丝万缕的情,千丝万缕的情又编制在一起,构成了我无尽的思念。

上一篇:副校长推荐下一篇:皱碧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