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4-05-02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共6篇)

篇1: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柞水县经管站 作者: 汪燕春、张思琴

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据2010年9月对全县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组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减弱等问题仍然突出。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10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3.79万人,突出表现在:

1、省外就业比重明显提升。目前,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在省外就业的人数占17.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2、青壮年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在21-40岁的达76.1%,16-20岁的比重为17.4%,41岁以上的比重为6.5%。

3、建筑煤矿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建筑煤矿业占转移人数的89.1%,住宿、餐饮业占4.4%,交通运输、仓储业2.2%,批零贸易业4.3%。

4、八成以上转移劳动力拥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3.4%,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5%。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随着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当前制约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供大于求。调查显示,目前外出农村劳动力中,虽然大部分拥有初中及初中以上,但只有10%左右的受过专业培训,这样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就业需求,面对就业的压力,他们显然缺乏竞争力,导致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3.1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0.8%。

2、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一直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的发展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加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水平欠佳、经济效益不景气,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当前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度进一步加大。

3、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加之我县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分别低于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资兴市等五个县市区,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

4、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据调查,2009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81.9%,有组织的转移仅占18.1%。这表明,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实施好这项工程,有赖于城乡互动,紧密配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推进。

1、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拉动力。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监测与调度,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出现的影响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建筑煤矿、运输、餐饮、涉游服务等支柱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等景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城郊乡村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促进郊区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2、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县城扩容提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扩城兴园强龙头,打造经济核心区”的思路,全县上下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高起点规划小城镇,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

3、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一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的骨干。二是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三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收益。四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派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严格培训.确保我县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过硬,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稳占已经取得的国际市场开拓新的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4、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培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建议成立“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并明确一名县政府领导分管。尽快制定出台《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篇2: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1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3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篇3: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 劳动力资源结构。

截止2010年12月底, 全县劳动力总数29212人, 全年共输出劳动11938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40.8%, 从转移劳动力的输出比例看, 男性比例仍占绝对优势, 共输出男性劳动力7317人, 所占输出比例为61.3%, 从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组情况看, 文盲占3.3%, 初中以上文化占61%, 从年龄结构来看, 25周岁以下劳动力输出占59.8%。由此可见全县转移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 以男性青壮年居多。

(二) 外出务工地点及分组结构。

截止2010年12月底, 从外出务工地点看, 劳动力输出县外自治区内占24%, 自治区外占6%, 而70%都集中在乡外县内, 输出的劳动力中政府组织和亲朋介绍占33%和32%, 中介组织只占10%。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 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 使得农区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 向周边城市转移。

(三) 外出务工从事的产业。

三大产业中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多, 分别占输出人数的39.4%、38.6%, 第二产业中其中建筑业占第二产业的比例为62%, 第三产业中从事商饮业和服务业比重较大, 分别占第三产业人数的39.4%、39.2%, 二三产业成为农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 女性主要从事餐饮和其他服务行业。一大批兼职家政队伍活跃城市劳务市场, 货物运输等自谋创业者也明显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大使磴口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 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进城市的农村劳动力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

许多农民采用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 实行季节性打工, 因而稳定性较差, 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二)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 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劳动力转移领域狭窄, 多为体能型劳动, 从事行业局限于批零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制造业等。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 高学历的极少, 经过专业培训和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脏、累、苦、重等工作, 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 挣得满意的收入。

(三) 县域非农经济薄弱,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非常有限。

磴口县地方经济的发展, 就业领域不断扩大, 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力进一步增强, 但磴口县劳动力“走出去”与其它地区的文化技术交流较少, 70%都集中在乡外县内, 不利于提高磴口县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四) 农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 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农区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 有组织的少, 政府对农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也不能有效发挥, 外出务工渠道狭窄。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 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 利益无法保护, 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

(五)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 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 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搞好磴口县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持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努力, 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和合理配置, 以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 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宣传工作,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应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和合理配置的理论研究, 为正确制定和贯彻实施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应该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的宣传工作, 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适合引导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 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 加快城镇建设, 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要推进城镇建设, 提高磴口县城镇化水平,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 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近转移就业的渠道。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 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容量。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真正实现“走出一个劳动力, 增加一份收入, 学会一种技能, 带回一些信息, 富裕一个家庭”的目的, 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

(三) 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缺少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业产业化和劳动力转移就难以快速推进, 因此, 必须切实抓好培训工作。一是要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从磴口县的实际情况看, 当前农村科教投入严重不足, 单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 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投入。二是要全面统筹规划, 整合教育资源,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搞好培训工作。三是在加强基础教育、强化职业技术课的同时, 继续实施“阳光工程”, 对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四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大、技能低的特点, 重点抓好新型实用技术培训, 做到集中培训与现场示范、印发资料相结合, 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四) 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挖掘农业的内部就业空间, 增加农业的内部就业机会, 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 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 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 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 加速培育农牧业劳动力市场, 做好农牧民工维权工作

需要在劳动力宏观管理政策和就业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逐步建立起有组织、开放型的农牧业劳动力市场, 建立和健全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一条龙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劳动法规以及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 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为劳动者营造一个凭自身素质公平竞争就业的环境和氛围。

篇4: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江苏;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 F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66-02

收稿日期:2013-10-16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1SHC006);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编号:08JYB002);江苏省常熟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CR201109)。

作者简介:施杨(1980—),男,江苏淮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E-mail:6910683@qq.com。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当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地方用工短缺、提升农民素质、加速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1-2]。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转移人数多、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全面认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建设,对江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

一般来说,农业资本增加和科技进步往往会引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近年来,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离土农民数量不断增加。1995—2011年,江苏农村总人口由2006年的5 136.93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3 009.44万人,下降了41.4%,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常住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 060.4万人,其中,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为967.5万人。随着江苏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许多农民的部分或全部土地被征用,变成了“非城非农”的失地农民。

1.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区域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他省份农村劳动力外流不同,随着中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增强,以及受本地生活习惯和风俗特点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以江苏省内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主。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显示,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约75%的人选择留在江苏省内工作,其中,在乡外县内的农村劳动力占24.40%,在县外市内的农村劳动力占14.90%,在市外省内的农村劳动力占35.70%;选择去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仅占25.00%。大部分农民倾向于在本地生活、工作,选择外出打工或外出创业的动力不足,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尤为明显。

1.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向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呈现“多元化、阶梯性、双向性、灵活性”的特点,其中,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主体地位。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显示,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24.41万、608.36万、343.73万人,占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的2.50%、62.30%、35.20%。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就业时往往更愿意从事符合自身实际能力的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2.1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就业难度大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江苏农村劳动力结构同样存在量多而质次的问题,尚未形成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本。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知识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江苏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有8.71万人,占0.90%;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47.06万人,占15.2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683.06万人,占70.60%;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12.23万人,占11.6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6.45万人,占1.70%。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比例明显偏低,并且受自身教育水平及旧观念影响,这部分劳动力安于现状、思想保守,这减弱了其对自身接受再教育的投资力度。

2.2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单一,就业方向选择少

从职业技能来看,江苏省绝大多数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系统职业技能培训,没有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基本能力。以苏州市为例,2008年苏州农村劳动力掌握职业技能的有17.50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0.52%,其中,具有技能等级的有10.30万人,占掌握职业技能人员的58.86%,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19%。鉴于农村劳动力本身素质的有限性,大部分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从事的职业种类较少,大多为一线操作工,对技能要求较低,这也导致农村轉移劳动力大多流向第二产业,且不愿跨区域流动。

2.3农村转移劳动力年龄分布欠合理,稳定就业性差

从年龄结构上看,江苏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凭借自身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强壮等优势,纷纷涌向城镇,农村滞留的劳动力就会以老龄人口为主,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持续性转移。江苏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显示,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的有99.65万人,占10.30%;21~30岁的有279.61万人,占28.90%;31~40岁的有316.37万人,占32.70%;41~50岁的有185.76万人,占19.20%;50岁以上的有86.11万人,占8.90%(图4)。农村转移劳动力年龄分布呈现地区差异,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低龄化,30岁以上的比例达到46.7%,大量没有职业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由于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稳定就业性差,很难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

nlc202309042150

2.4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不高,持续增收困难

目前,江苏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带动农民收入结构的持续变化。2011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人均纯收入10 80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 747元,经营净收入 3 780 元,财产性收入476元,转移性收入801元,分别占农村劳动力人均纯收入的53.20%、35.00%、4.40%、7.40%。大部分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就业岗位仍以体力劳动为主,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岗位就业者较少,因此,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仍然不快,直接影响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劳动力对自身权益认识不够,拖欠工资、少缴或不缴社会保险现象仍然存在,这给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一定困难。

3加快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3.1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统筹体系,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3.1.1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化“城乡一体化”理念,着力把握“三农”和“三化”的互动关系,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优化城镇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挥城镇对农村辐射和带动效应。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消除农村劳动者与城镇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性、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努力把扩大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经济与富裕农民的同步推进。

3.1.2持续完善充分转移就业考评机制按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乡镇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将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主要抓手。按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明确提出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帮助有就业能力及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提高农村就业率。

3.1.3加大转移就业的财政投入合理核定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服务等支出成本,各级财政要安排转移就业专项资金,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公共实训基地能力建设,落实公共财政项目资金的合理分摊。持续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对转移就业的财政扶持力度,使农村转移劳动力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3]。

3.2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支持体系,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3.2.1优化传统农业布局针对江苏农村可耕面积减少、产业结构显著升级的特点,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来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优化农业资源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使更多农村劳动力从传统耕种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快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步伐,克服农村劳动力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与此同时,鼓励具有农业职业兴趣和能力的农民坚持从事农业生产,留住农业第一线技术人员,防止农民盲目转移和过度转移影响江苏农业的持续发展。

3.2.2大力发展农村私营经济针对江苏各地尤其是苏南发达地区农村二、三产业迅猛发展的现实,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产业,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苏中、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招商引资、鼓励自主创业等形式,大力发展农村私营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就近就业。

3.3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就业服务能力

3.3.1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按照“重心下沉、服务前移、职能延伸、管理提升”的总体目标,完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地在设立镇级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在每个社区(村)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职业生涯指导、职业咨询与介绍、就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经办等就业服务,落实农民非农就业的免费登记制度、免费培训制度、奖励中介和鼓励企业用工制度,切实降低农村登记失业率。

3.3.2完善基层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本着“区域联动、信息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当代信息技术在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基层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通过整合一定区域内企业用工信息库、求职人员信息库、失业登记人员信息库等信息平台,及时广泛发布各类招聘会、招聘岗位、职业培训等信息,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科学制定转移就业方案提供信息支持。

3.3.3完善区域劳动力市场按照全面规划、重点部署,有选择、有步骤地建立“功能完善、法规配套、机制健全、指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农村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针对江苏农村劳动力以本省就业为主、外省就业较少的情况,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定期调查并公布各地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工种(职业)的供求情况,加强苏南、苏中、苏北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动态最优配置。

3.4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3.4.1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按照“技能培训进乡镇,职业指导到基层”的总体思路,注重发挥江苏各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采取政府买单、农民免费受训的形式,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4],针对有转产、转岗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重点做好劳动预备制培训、农村劳动力输出培训、当地就业培训和返乡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工种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持续开发实用性培训项目和课程,完善“培训—认证—就业”一体化服务,构建立体化职业培训体系。

3.4.2大力发展社会培训机构针对公办培训机构师资、场

地、经费紧张的困难,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和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科研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针对各地二、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依托各类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多的区域开展集中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培训到地方企业用工的“绿色通道”。深化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受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

3.4.3加大创业培训支持力度各地应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创业培训管理模式,对有自主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项目咨询等创业服务,强化创业意识、创业风险防范、创业能力培训。完善并落实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为农村创业者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采取多种途径支持和激励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5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5.1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机制整合制定社会养老保障管理办法,完善农村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各项养老保险之间的转移衔接办法,加快“新农合”向城镇社会保险的逐步接轨。针对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参保难、社保费转移难、权益保障难的情况,制定和完善参保对象异地养老、异地医疗、异地支付结算等办法,重点落实跨区域大病统筹医疗制度,切实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异地就业的社会保障权益。

3.5.2完善農村劳动力劳动维权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所有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机制,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实现城乡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交纳、劳动权益维护全覆盖。在乡镇企业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体系,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劳动维权法律援助机制,强化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忠群,彭发清,张黎晓.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1(3):36-37,56.

[2]董舟,田千喜.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1(9):172-174,178.

[3]兰景力.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影响分析[J]. 学术交流,2011(4):139-143.

[4]赵万一,黄忠.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N]. 人民日报,2012-03-22(07).束剑华,刘海明,邬雨刚,等.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68-470.

篇5:柞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研究课题:河北省涞水县下庄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调查时间:2013年7月1日至8月20日

三、研究目的: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新成果,对下庄村剩余劳动力的结构有初步认识,提高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等。

四、研究成果:

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

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河北涞水下庄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借助毗邻京津的有利地理位置,非农人口到京津务工的比例显著上升。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调查发现,下庄村剩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平

均比从事农业活动收入翻一番。同时,有效缓解了由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而造成的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

㈢、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㈣、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

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篇6: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张持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浪潮。现在两类转移方式正相互交织、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一支两亿多人的劳动大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分析,农村跨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23.2%,接近四分之一。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七个中西部大省,这七个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大约占到全国的65.8%。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向,反映出三个“集中”的特点:一是向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集中,根据公安部的资料,2004年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务工的外省农村劳动力就有4528万人,几乎占当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的60%;二是向大中城市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推算,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62.4%的人选择了去地级以上的城市打工;三是向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劳动部门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大约有64.5%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伴随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的转移,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在勇敢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又长期实行严格的城乡分治的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化,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0%左右。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为发端,启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到今天1.2亿农民“离土又离乡”连同随迁的1900多万农民工子女,走进地级以上城市,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延缓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的队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90%以上的采矿工、80%以上的建筑工、70%以上的纺织工等,都是来自农村的新工人;面广量大的餐饮服务业的服务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现代信息产业也有不少农民工介入。各行各业的人员构成、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

2、在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十多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 工就业,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为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的林立高楼、宽阔大道、繁荣商业、旺盛人气,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等,所有这一切的城市新景观、新气象,都凝聚着广大农民工的汗水和智慧。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是2.5万元,1.2亿农民工创造的GDP就是3万亿元,相当于2004年全国GDP的23.1%。我国经济连续多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在高速增长中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三次产业4 :4:2,变为当前的2:5:3,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努力,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辛勤劳动。

3、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约有两亿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改变了以往农村单一的就业结构,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空间,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获得了新的渠道。全国平均推算,每个农民工一年的收入是5444元,农民外出就业的收入已经占到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并且呈继续增长趋势。这不仅为农民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还增强了农民自身对农业的投入能力、为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了可能。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不仅为城市发 展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为缓解农村资源承载压力、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造了前提。

4、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大批新农村的建设者正在茁壮成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年龄在16~35岁,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各方面素质基础较好,是农村中的“精英”。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在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融合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组织意识、生产技能;在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开阔了他们的人生视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以后,不少人萌动了创业的冲动。他们有的在落脚地成了当地企业的骨干,有的自立门户当上了“老板”,还有的人,一旦时机、条件成熟,就带着资本、技术和多年形成的商业网络,回到自己的家乡经商办厂,扩大非农就业,发展当地经济,成为播向家乡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文明的种子,以一种新的方式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方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通过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计、劳动力的供给、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就业容量以及城市的劳动就业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未来十年,跨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将继续增加,但增幅趋缓。我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 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而符合转移质量要求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则相对稳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势必推动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与此同时,沿海向中西部、大中城市向周边地区、同一省区内部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发生变化,转移的方向和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东部各主要输入地的输入数量将继续增加,增长趋势会比较平稳;开始出现农村外出劳动力更趋理性的选择,并有向中西部地区、经济起步市县回流的苗头。

再过十年,全国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农村劳动力流向发生更加理性的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亟需得到年轻人口的补充,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普及,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将大体平衡。目前主要向东部地区城市流动的趋势将会停止,代之以本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城镇的转移,由“孔雀东南飞”到逐步“凤还巢”,即在东部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之后,原外出打工的本地农民回到自己家乡创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形成更多的小城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当第三个十年到来的时候,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将不复存在。如果政策得当,体制理顺,加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经济社会发展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新型工业化的构架基本成型、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将成为历史,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有价值、最具活力的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发展的需要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充分、自由地流动,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能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对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从一开始就伴生着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国家高度关注、因势利导,在方针政策上作出规定,但时至今日,外出务工人员受骗上当乃至人身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问题愈演愈烈。

1、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资纠纷明显增多。在城市和工厂里,企业主随意让农民工加班加点,劳动强度过大,用工管理不规范,生产生活无保障。农民工成为伤亡事故主要受害者,近年屡发的煤矿工人死亡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劳资矛盾增大,围绕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纠纷增多,农民工为此采 取自焚、杀人等极端行动的报道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而在亲商、富商、爱商的氛围下,有的政府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站在资方一边,偏向业主利益,漠视农民工权益,使劳资矛盾转化为农民工与政府的矛盾,使经济矛盾尖锐化而引发政治矛盾,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

2、转移方式无序,存在较大盲目性。目前劳动力市场很不规范,中介组织很不健全,农民外出就业仍主要依托血缘、地缘、人缘等传统关系网络。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只占10—30%左右,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输出地不少党政部门没有认真组织农民外出就业工作,输入地也往往没有负责做好外来人员的安臵就业工作,已经就业的农民工既没有组织管理,也没有自行组织起来或加入工会。缺乏有效的组织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序流动的重要原因。

3、培训机制不健全,外出务工人员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目前,农村外出就业民工初中和初中以下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0%左右。农村进城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低,常受城里人鄙视。而近几年来,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非农就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就业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

4、职业性转移为主,定居式转移存在严重障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移劳动力大部分在当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农民身份固然改变不了。而时至今日,许多农民进了城却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目前城市只容许投资移民、技术(人才)移民,不允许在城镇就业多年的农民工迁移定居成为市民,更无享受城市居民所有待遇的权利,户籍问题一直未有重大的突破。

上面列举的问题是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1、歧视农民的思想意识。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隔离的政策,在人们的意识中,城市和农村壁垒森严,城里人和乡下人泾渭分明。由于城乡发展的巨大落差,从领导到群众,思想深处或多或少存在着轻视农民的想法。农民流动就业开始时被称为“盲流”,公共汽车上碰到农民工总有人躲得远远的,民工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春节回家交通部门还要涨价。歧视农民是造成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我国大规模的“民工潮”,从一开始就是在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背景下产生的,农民外出打工只是为了“挣钱”,输出地领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劳务经济的概念上。多年来,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导向,定位并固化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点上,政策措施主要放在清除流动就业障碍等方面,没有认识到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民市民 化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当前流动人口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看,做好对流动就业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必要的,但政策导向应由收入导向朝着流动人口迁徙定居的城镇化导向过渡。

3、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曾规定公民有迁徙的自由,但1975年修改宪法时取消了这一权利,至今未能恢复。在我国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1958年国务院制定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仍在全部或部分地执行,影响根深蒂固。近年来虽有所松动,但城市户籍仍附着不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的福利待遇,这是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不少农民工在城市已工作多年,有的已成为技术骨干甚至劳动模范,户口问题仍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地方讲的城市化,是市场开放、社会封闭的城市化,只让农民进城打工,把所创造财富大部分贡献给企业、城市,又不许他们在城里定居,社会成本转嫁给农村,这只能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计算人均GDP时农民工人数不列入分母,造成GDP信息的虚假和浮夸,并加深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大量的农民工流动就业,使城市和发达地区无法建立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最终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不完善的公众利益诉求机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们具有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护基本尊严、获取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渴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一个真正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益的“代言人”,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他们没有精力也难以承受诉讼的成本与风险。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来宣泄,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5、政府管理的缺位与法律制度的缺失。目前庞大的流动就业人员,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对这一特殊的人群都缺乏有效的管理。输出地政府对他们的管理“鞭长莫及”,输入地政府也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市民看待,政府部门和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很难渗透到这些人群中。我国至今没有建立对农民工统计的指标和体系,缺乏对农民工完整和科学的统计信息。可以说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仍处于“两不管”的“漂泊”状态,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在当前的劳资关系中,损害农民工权益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既有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又有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在诸如工资、劳动合同签定、生产安全防护、技能培训等方面,国家已有的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得不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全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对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权益作出规定的法律。

三、对策与建议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在今后的5~10~20年内,逐步将现在的城乡人口比例由4:6转变为6:4。并且力争在2020年到2030年基本实现城镇化,为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2、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3、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 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4、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 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5、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臵、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 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上一篇:《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宣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触动心灵的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