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若素,静守陌上花开

2024-05-04

安之若素,静守陌上花开(精选4篇)

篇1:安之若素,静守陌上花开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安之若素,静守陌上花开(一)

夏日迷离,时光清浅,季节的尾声总是带着紧促。秋日谴卷,踏着细碎的琴声,携着凉花的清风,向我盈盈走来。看陌上风起,在细碎的时光留下嫣然。我走在没有你的世界,又看见那片花海,争奇斗艳,所向披靡,在视野的尽头。

抬头仰望,45度的天际,深海的湛蓝,薄雾绵云格外的白暇清新。睹物思绪,旧陈云烟,掀开尘封的记忆,在那一片天海。透着一剪红光,留下经年的剪影,是谁模糊了那人?是谁涂抹了那影?

回忆的老墙,刻下了斑驳,留下了印痕。陌路花谢花开,我踏过了几座春秋,在时光的年轮里辗转。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必等待那一场缘分的潮起日落,待素言萦绕,守陌上花开。是谁了了谁的曾经?是谁破了谁的红尘?

清凉午后,煮一香清茗,与年轮渐行渐远,清茶煮酒,与经年坐老时光。一场南柯清梦,在支离间破碎,谁和谁荒芜了世纪?谁和谁装裹了爱情?我敬你一杯一干二净的黎明,你是天意,我是达达的马蹄。

海枯石烂的太少,地老天荒的好早,远香的余味飘近,闻不见誓言的燃烧。时间总是越等越漫长,谁许谁的一世情长,不是以留一人独倚静窗,细数碎落的誓言,泪看樱花的零落。

煮酒饮不尽世间聚散离合的沧桑,闭一扇窗,掩不住满目悲伤,谁还在云暮那端浅浅吟唱。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是一场荒谬; 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段荒芜; 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便是一柯幸福的华丽。

剪一道光,透过天色的红妆,我爱秋日细雨的缠绵。走在秋的陌路上,我爱着你的清婉清凉,我爱着你的殷红碎落,我爱着你的隐逸悠扬。踏着落红一地,拈起清露一手,染湿了一袖衣襟。醉了梦境,淡了红尘。

安之若素,岁月静好。

秋,悠然。在江南的古巷,细雨缠绵,白堤柳帘,在小巷悠长悠长的尽头,油纸伞的风韵还未远去,沉醉了整个视角。一帘秋雨,无相迷离,油纸伞下多愁善感的女子,踏着青石板,回眸笑靥了巷道。让我徘徊不前,滞足伫立,失神。

红色瓦墙,白色谴卷。

夜,凌乱。月满西楼,照不清 口是心非之间的模样。模糊了过往,背弃了光芒,物语无语,柴扉深处谁扰了静谧年华。我在南极,憧憬你的北极星,一颗流星一个你,普提尘埃,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湮灭荒芜,断阡经年。

一剪红烛,乱了破晓天荒。

我不清楚,这样静坐屏前敲打的清悠时光还能经受几度年轮辗转,覆踏雪歌。喜欢,轻倚在浅秋的微凉里,看陌上风起,听清秋低语。一季流程终将秋色染尽,我在安之若素的经年与未来,静守陌上花开。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脚步放慢(二)

昨天下午,骑车慢慢前行,后面一辆摩托车超过了我正往前行驶,与右转欲要加油的出租车相撞,当时摩托车带人与地相摩擦了近二米远,才停下来,出租车也停下了,我赶忙也停下,看着那个躺在地上揉着脚的摩托车师傅,下来,把他扶起,那个出租车司机也下来了,看有没有事,摩托车师傅说脚有点疼痛,那个出租车司机把他送去了医院。

我在后面看得清楚,是摩托车骑的太快,从而造成了这次事故,但无论谁对谁错,人先要紧,建议大家出门开车、骑车慢行为妙,如果放慢车速,事故就少发生了。

当代社会里我们可以看到不论大人还是孩子,整天就是围着一个中心——忙!大人处于激烈的竞争,各个领域都不敢“落后”。许多人眼睛看着周围,在攀比中自我加压。头脑里老是绷紧了弦;孩子们也不例外,课堂内外功课排的满满的,还要参加名目繁多的什么补习班、兴趣班……。书包越背越重,作业越来越多,早已失去了应有的欢乐童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越是想要做好一件事,却因为急急忙忙,毫无准备而弄得一团糟。时光匆匆,请您放慢脚步,仰头看看漂浮着闲云的天空;流水淙淙,请放慢脚步,俯身欣赏水底的游鱼、倒影;风尘仆仆,请您放慢脚步,把前进的方向看清。

休息一会儿再上路也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好比慢慢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刻放慢脚步是为了让下一刻走的更远,快是一种速度,慢却是一种哲学深度。如果快犹如洋洋江河,那么慢就恰似巍巍泰山;如果人生就如同修行,那么慢也是一种历程;如果生活就是一首悠扬的曲子,那么慢也是一段悦耳的旋律。如果人生是一本书,慢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页,在慢的时光里把它转化为营养充分消化吸收。物欲横流,许多人早已按耐不住那颗寂寞的心,变得心浮气躁,凡事只追求捷径、急于求成,可是欲速则不达。生命历程,也应当如此,忙忙碌碌一阵子后忘记了初衷和目标,就应该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给心灵放个假,好好的欣赏路边的风景,沉淀洗礼内心世界,坚守那颗宁静的心,宁静以致远,让生命更具有厚重感。

我们可以缓解一下我们的心境,放慢我们的脚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每一件事。成功不在一朝一夕,耐心也是我们或不可缺的一部分。也许,如果慢慢地前进,你会发现沿途有许多你不曾看到过的美丽的风景。也许,那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比最终的胜利更重要。通外国 首先自己应当有个快乐无忧的心态,即便感觉生活很苦,也要“苦中作乐”。平时不可为一些细碎琐事而耿耿于怀,也不可为一时的紧张忙碌而心事重重,善于从心理上作自我解脱,同时,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忙而不乱。更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实际情况,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及对工作、学习的应酬能力来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内容。明确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不随意变动。这样,个人对自己大致的工作、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底,长期落实下来,也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当然,工作中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有的人忙碌了一生,为了自己的理想奔东走西,到头来却发现除了那些之外一无所获。而有些人,平和地度过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即使他没有成功,他的人生还是充实的。他得到比前者更多。

放慢自己的节奏,放慢自己的节拍会发现其实生活中除了枯燥的工作外还有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在我们的两边非常艳丽。

让我们放慢人生的步伐,去拥有更多平凡而又珍贵的东西吧!

篇2:安之若素,静守陌上花开

──小学生语言积累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城内小学 张淑宁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注重“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导,如第一学段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和“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第二学段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一、搜索:语言积累的缺失。

1.语言积累荡然无存──缺失。新课程实施以后,感受性阅读为研究儿童的阅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是这种阅读方式重语言的感悟和体验,阅读者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语言的徜徉、来回中品味,以此来实施文本语言的“言”与“意”的转换,客观上造成文本解读时有时间品和读而缺时间积累和运用,亦即阅读教学中弱化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事实上,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洪镇涛语),“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平时,我们常常耳闻同事言说,新课程的阅读课学生说和读更有味道,自己也更钟情更投入于滔滔不绝的动态的导与引,但是生怕静态的语言训练会影响课堂气氛,如此语言积累严重缺失,甚至是荡然无存。

2.语言积累随意而行──盲目。客观地说,课程改革推行的新教材重视语言的积累,如设置了“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等栏目,阅读课后还要求抄写重点句和段。但是,直面实际阅读教学,从备课、上课、一直到学生作业,教师对语言积累为内容的教学缺乏有意识有质量的设计和操作;偶有语言积累的教学环节出现,也只是随意而行盲目从事。事实上,无准备的语言积累的效果低可想而知,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原本静态形式的语言积累由于没有精心设计和巧妙操作,学生无论从兴趣还是实效的角度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不仅语言积累对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作用不大,更为可怕的是,学生对语言积累的兴趣逐渐缺失,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3.语言积累差强人意──强加。有不少教师,虽深知语言积累的重要但苦于不知其操作的路径及方法。于是,在阅读课中生硬地进行语言积累,视语言积累的时机、数量、方法和实效于不顾。这种在阅读课中强塞硬加的语言积累训练,其结果是,强扭的瓜儿难香甜,学生语言积累的质和量都难尽师意,有悖于学生语言积累的规律。曾有一个教师,每天在黑板上写10个成语,让学生记背,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也不管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关。这样的操作从表面上看,语言积累的数量尚可,但实质有“为积累而积累”的意味──语言积累的质量至多是差强人意。

二、追寻:语言积累的必需。

1、有机──水到渠成 : 立足教材,不舍本求末。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均是精心选用的。其用词准确、构篇严谨,内涵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在教学中让学生关注教材、研读教材、利用教材。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中的成语,古诗文等都需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从而积累语言,使用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1)在熟读成诵中积累。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文质兼美,可让学生把文中精彩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如教学《鸟的天堂》时,让学生背诵优美段落“榕树正在茂盛时期„„”;教学《长征》一诗,要求学生背诵全诗。另外,可根据学习的内容适当向课外延伸,进行背诵积累。如教学《泊船瓜洲》后,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有关思乡的诗。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

2.在理解感悟中积累。理解能够有效地促进积累。如学习《桂林山水》第二段,先引导学生理解这段先用对比写法写出漓江水与大海、西湖不同,接着用排比句写了水的静、清、绿;最后描写荡舟漓江的感觉,这样学生很快就背诵下来,同时也积累了这种写作方法。积累是有“得”而积,即有所感悟理解,有所把握内化后,才能达到积累。

3.在搜集摘录中积累。搜集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如教学《向命运挑战》,让学生收集有关霍金的科研成果,生活情况等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深化了教育效果。如教学《匆匆》一文,让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工具收集资料信息,有利于学生进行积累,更快更广地增加知识储量。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把佳词美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或写读书心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有效──有的放矢 :涉足课外,不流于形式。

古人学习语文,不但主张熟读精思、同时也主张博览群书。鲁迅先生主张读书要多看: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枯燥、有限了。由于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一些不良书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充分尊重、考虑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我加强了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使他们清楚,只要自己能看懂的,有利于增长见识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都可以看。比如童话、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美文、诗歌、小说、优秀作文、科普科幻读物、自然常识等。总之,使学生懂得,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不局限于读书的数量多少,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语言储备。

鲁迅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想提高语言积累的有效性,我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生命的必须。我班组建了“班级读书会”,开展“新书天地”、“故事大王”、自办小报、课外阅读本展评、童话表演、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我们不仅要搞好课外阅读,而且要从课外读物中摘抄词语。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词语摘抄本,将那些生动形象、真实具体、鲜明准确的优美词语分类记在词语本里。如:描写愉快心情的:高兴、欢喜、兴奋、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笑荣满面、喜笑颜开„„

我们的课程中的许多科目都蕴藏着进行语言积累的优质资源,让学生从这些科目的学习中积累语言,新颖且高效。我们教室的小黑板上有一个“新鲜语言总动员”专栏,学生轮流把其他科目中接触到的新鲜语言摘录下来,实践证明:学生们的积极性高,积累效果很好。

3、有力──生机勃勃 :拓展生活积累,在使用中积累

“大语文观”提示我们:学习语文不应局限于有限的40分钟,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只有同生动多样的生活联系起来,那学生的语言才真正是生活的语言,才是富有灵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才更有生命的活力。因此,充实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融入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等;鼓励学生多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名言警句、成语格言等;并且引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语言,用语言,增长见识,表情达意。逐渐的,学生的语言会积累的越来越多,“仓库”物资会越来越丰厚。同时,教师还应千方百计的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对生活所感所得。“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学生们对生活关心的越多,生活给予他们的自然会更多。

只有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使“积累”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得到不断的提升,获得勃勃生机。

(1)让课文情境化。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后复述、读后表演、读后议论、读后写作等形式,把课文化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动态情境,从而使学生积累语言,掌握语言。

(2)优化校园语文环境。可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积累语言,如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辩论会、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小记者兴趣小组,推广普通话活动等等。多姿多彩的语文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促进了学生的积累。(3)积累词语不能只把它们记在本子上,要在平时回答问题与别人谈话或作文时,要尽量运用已掌握的词语,这样才能达到巩固的目的。当然记忆词语必须做到:明词意,细推敲,反复读,时时想,经常用,忘不掉。

篇3:陌上花开,可缓归矣

但是,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米兰·昆德拉的困境。我们奔跑疾行,完全超越了人体的极限。我们以豹的速度、鸟的姿态在人流中穿行。蔬菜因使用激素而致癌,工程因偷工减料而成“豆腐渣”,白领因高强度工作而过劳死,一批批年轻人因想一夜成名而急不可耐地登上选秀舞台……毫无疑问,“快”成了这个世界的潮流。

一味求快,会弄得身心俱疲。一个只懂得奔跑的人,他不会幸福,因为他不会回味过往,不会驻足欣赏,他也就不会安静,缺少了灵魂的栖息地。试问,当有一天,我们坐上传说中的日神飞马,这马会不会急速乱奔,导致车辇散架?我们的身体会不会像流星一样陨落,到那时,能否有一条河流收容我们,替我们洗净余烟未消的脸?

我们如果不顾一切地朝着目标狂奔,往往适得其反。明末清初的笔记《小港渡者》说,周容有一次带着仆人赶往蛟川城,离城还有一段路,已是“西日沉山,晚烟萦树”了。周容就问摆渡人能否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城里,摆渡人审视他们主仆二人良久,告诉他“徐行尚开,速进则阖”。周容不信,加快步伐,可是身边的小书童摔了一跤,书散一地,等到整理完毕,赶到城门时,城门已关。这时,周容才明白了“徐行尚开”的含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徐行,是对生活的态度。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快字,浮躁的心来不及慢慢感受,与生活中的美好失之交臂。印第安有谚语云:“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在这个被“快”冲垮的洪流中,我们何不停一停,放缓匆匆脚步,寻一处桃源,沏一壶香茗,听一曲《梁祝》,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千回百转,万种柔情。

光阴是迟缓的,缓慢的光阴酿成的美酒,芬芳醇厚,意味悠长。

篇4:留住方寸净土静守人性花开

诚然,分析文中如“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等直接描写炮火猛烈的句子,的确能验证这样的结论。可再看下面的四句: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炮弹仍旧落得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这四句话的前半句中,“还在轰击”、“还在开炮”等描写极现环境之险,足以衬托出老妇人的无畏,可后半句话却表达了一个共同意思:虽然炮火很猛,但所有的炮弹都离老妇人很远。笔者不禁有些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复呢?可以用“为了突出当时环境的危险,从而表现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来解释吗?直接写“炮弹就在老妇人身边不远的地方炸开”似乎更能突出老妇人不惧生死的品格吧?对此,该怎样去解读作者的匠心呢?于是,课堂上,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为什么要反复交代炮弹离老妇人很远呢?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出现了如下观点。

第一,从现实情况看。

手无寸铁的老妇人构不成威胁。这是学生们最直观的回答,可这样的回答是苍白的。这只能回答为什么炮火打不到老妇人,如果真是这样,那反复交代炮火离老妇人很远岂不是多余?当笔者提出这种质疑时,学生有了片刻的沉默。紧接着一阵讨论后,有学生这样回答:反复地出现是作者想用德军对老妇人的轻视来强调德军眼中老妇人的衰老和弱小,因为文中有这样的语句“路并不远……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而就是这样弱小的她,在几乎是没有间歇的炮火中,竟然用“几个小时的工夫,捧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外在的弱小和内在的强大形成了对比,更能突出老妇人临危不惧的品格。

这样的答案侧重于回答为何反复出现炮火远离的情节,从学生的角度自然地应和了教参的说法,不经意间避开了教参答案的拔高之嫌。毕竟,没人能想像出,因为家园被毁、亲人死别的恨,因为对苏联红军生死相助的感恩,因为母爱的天性,这样一个弱小的躯体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第二,从人性角度看。

德军看到老妇人时良心发现。这是一种极为感性的回答。在战争的深渊中,人性的伟大与渺小、英勇与怯懦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呈现。作为一名普通人,和亲人一起过安定的生活是他们的幸福,然而现在作为一名士兵,被国家机器所操纵,身不由己,以侵略者的角色出现,心里定是百味纷呈。当老妇人出现在德军的视野中时,他们的心里也许就会有了一些波澜,这位老妇人也许就像他们远在家乡的母亲,是否此刻,她也在翘首盼望着自己的归来。曾经,赫赫有名的巴顿将军第一次到北非战场时,指着夕阳下的荒漠,忧郁地对他的参谋人员说:“明天将有千千万万美利坚的士兵在这儿死去,他们的父母将失去他们年轻的儿子。”同样,作为德军的普通士兵,一些无足轻重的战争的牺牲品,他们的内心定会有着难以言表的痛苦和无奈。国家和时代赋予了他们并不光彩的责任,他们的炮火也不断地燃烧着罪恶,但面对弱不禁风的老人,也许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性和良知并没有被战争的硝烟完全蒙蔽,因此,炮火也就每次都落在了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也许,有太多的历史记录着法西斯的血腥无道,但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应该可以允许个体出现细节性的不同。所以,炮火是可以远远地离开老妇人的。

然而,当老妇人将蜡烛点燃在苏联青年的坟头时,这种闪耀着人性最美光辉的烛光让德军士兵意识到了自己所面对的现实,在极端的无奈和恐惧中,他们的良知也就在或远或近的炮火中或发现或泯灭。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许,一部好的战争作品不该对交战双方做出善与恶、好与坏的简单判断,它赞扬或是批判的不应该是战争本身,不应该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杀戮,它应该让人认识到战争是如何地引起人类的灾难和痛苦,从而思索导致了民族之间无谓的仇恨的根源。

第三,从文体方面看。

若老妇人死了,通讯则无意义。这是一个让大家哄堂大笑的答案。其谬误之处在于: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真实是底限。所以,老妇人的生死非作者可控。老妇人被炸死,是符合当时战争环境可能的情节之一,但作为文学作品,它的艺术感染力就会大打折扣。

战地通讯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在保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文学性特征要求作者将生活中的原型艺术转化成作品中的典型,其创作方法,可以运用除虚构以外的一切文学表现技巧,使作品充分形象化。所以,炮火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作者是可以设置的。在老妇人没有被炸死的真实下,作者可以以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左右炮火的远近,从而使文学价值与新闻价值相调和。

在以战争为背景的作品中,西蒙诺夫也像大部分作家一样,愿意不遗余力地去挖掘战争中人性的闪光或泯灭。但是,丑恶的人性是作家仇恨的对象,不管这种人性之恶依附于那一方,都会让作家形成一种有意或无意的情感规避,从而呵护人性美的生存空间,将战争不得人心表现得不动声色,含蓄维持了作品“让世界铸剑为犁”的理想主题。故出现如“炮弹颇具灵性的远离,不愿去打扰老妇人所主持的这场庄重而神圣的葬礼”这样的情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中,身为军事记者的西蒙诺夫将自己的战争观与人类的立场结合,所关注和呈现的是生命本质上的感受和诉求。烛光虽微弱,但却能越过那冰冷战场上敌我的沟壑,让无奈的炮手在民族间无谓的仇恨的夹缝里执著地播下一粒人性的种子,让炮火暂时远离。所以,悲悯和人性关怀永远是战争题材作品的底线,其间燃烧的人性光辉能让早已习惯平庸生活和混沌人性的我们产生巨大的惊愕和震憾,激发起我们远离战争,走向永久和平的强烈愿望。

上一篇:古道公路解说词下一篇: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