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教程8000例 打造ps高手

2024-05-09

Photoshop教程8000例 打造ps高手(精选2篇)

篇1:Photoshop教程8000例 打造ps高手

作者:么么茶

Photoshop CS6是Adobe公司最新发布的Photoshop系列软件,拥有预设迁移、快捷美图、3D编辑、图层搜索、线条转换优化等新功能,这次PS翻译教程为 大家带来的就是利用Photoshop CS6的3D图像编辑特性和透视裁剪工具,打造逼真移轴图片效果。下面先看看这个PS翻译教程的最终效果图。

最终效果图

图00

素材

点击下面的链接下载翻译教程中用到素材:

素材01“桌面”

素材02”玩具汽车”

素材03“沥青路面”

Step 1

首先打开素材01“桌面”。可以看到这个图片主要由计算器、铅笔和蓝色橡皮擦组成,而图片的边缘已经有虚化效果,应该是相机本身的摄影效果。再看回上面 的最终效果图,会发现“桌面”素材的焦点铅笔和计算机右下角的位置,而笔者设计的焦点是画面中间的宽横带,其他地方都已经虚化,并且模糊效果较“桌面”素 材更加明显。下面,笔者就用“桌面”素材作为背景,逐步添加车行道、玩具汽车、路标。

这里,先新建图层,再用画笔画出车行道的大致轮廓,而铅笔和蓝色橡皮擦将是需要处理的部分。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01

将一个物体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另外一个位置,不仅要考虑物体在新位置的协调性,而且需要想到原位置如何处理,

这里,笔者选择使用Photoshop CS6的新工具:混合工具,它可以在移动物体的同时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选择混合工具,然后用鼠标圈定蓝色橡皮擦周边的范围,再按着鼠标左键向左拖移。这 样蓝色橡皮擦就被“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且不影响周围的场景。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02

使用混合工具,Photoshop就会自动处理移动后的区域,令画面过渡得非常自然!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03

下面继续用混合工具处理铅笔突出部分,选定下图所示的范围。

图04

然后按着左键沿着铅笔杆的方向移动,让移动部分与铅笔杆完美重合,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05

修改完铅笔和橡皮擦后,着手开始“铺路”。首先选择钢笔工具,选用图形模式,设置填充为空白、描边为黑色。新建图层命名为“Road”,参考刚才画下的 车行道轮廓,按照由上至下的视角绘制行车道。这里不用过于刻意去模仿刚才的草稿图,只需画出形状,待会将会用3D模式重新调整。

图06

设置描边宽度为130像素,打开描边选项,点击设置对齐,选择第二项中间对齐。将白色的“Background”图层隐藏,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07

车行道的形状制作后,需要添加沥青素材,以增强逼真感。打开素材03“沥青路面”,素材如下图所示。

篇2:Photoshop教程8000例 打造ps高手

图30

下面选择坐标选项,设置X轴角度为90度。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31

然后在回到3D面板,点击右上角的飞出菜单,选择“将对象贴紧地面”,操作如下图所示。

图32

这时将“Road”图层拉回到虚拟的“地面”,效果对比如下图所示。

图33

在返回图层面板,隐藏背景图像。这样就很容易地看到3D编辑效果。右击“Cones”图层,选择“从所选图层新建3D 凸出”。现在“Cones”是处于独立的网格中,而Photoshop默认对每个图层创建独立分离的3D空间的。所以这里我们需要将“Cones”和 “Road”合并在同一个3D空间内。

图34

回到图层面板,将“Cones”移放到面板顶端,选择两个3D图层并按Ctrl+E进行合并,

图35

因为同属3D图层,将“Cones”和“Road”合并在同一个3D空间内后,我们可以在3D面板查看到两个同时存在的编辑项目。

图36

与前面调整“Cones”的方法一样,调整凸出为0,X轴角度为90度,添加贴紧地面的3D效果。这是“Cones”就在“Road”的两旁,这部分将在后面进行调整。

图37

同样,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多个3D编辑项目合并在同3D空间后,这些3D编辑项目会分在不同的组中,并且以后缀“_layer”命名。点开这些组后就能找到具体的3D编辑项目。

图38

下面要将增加一个斜面在“Cones”图层,让它看起来比较像是真实构筑物。首先选择当前视角,然后使用顶端的导航工具,放置好视角,然后将其靠近Cones。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39

图40

上一篇:《金属》复习教案下一篇:我对物流概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