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的保护

2024-04-14

珍稀动物的保护(精选9篇)

篇1:珍稀动物的保护

保护我国的珍稀动物

初一(20)班张一笑

在我国的土地上生长着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动物,可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这些珍稀动物已濒临灭绝,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国家的巨大损失。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可见虎是“山中之王”,在动物世界中有多神威。可是老虎在我国已不多了。因为它全身都是宝,从虎骨到虎皮、粪便,均可制药。正是由于虎的身价很高,所以现在已陷入灭绝的边缘了。东北虎个体大,极为珍贵。早在70年代,大兴安岭就已不见东北虎的行综。80年代,小兴安岭的老虎又绝迹。“一山不养二虎”、“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中国的许多成语说明了虎的生活习性:喜欢独居。虎的这种独居特性,使得繁殖率很低,再加上人类不断的捕杀,东北虎越来越少。经1987年航测调查,大兴安岭仍不见野生的东北虎踪影,很可能已经灭绝。现在人们要想再看东北虎,只有到动物园去。华南虎野外仅存几十只,动物专家预言,20世纪末,有可能也见不到华南虎了。

雪豹是世界上公认的猫科动物中最美丽的动物。由于雪豹同老虎一样,全身都是宝,是贵重药材,因而遭殃。在其产地青海省,雪豹已不足百头。1989年青海省的四个农民潜入禁猎区竟然一下子捕杀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 14 只!现在雪豹也处于灭绝的边缘。大熊猫是我国第四纪冰川幸存下来的“活化石”,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宠物,是我国的“国宝”。外国的动物园以获得一只我国珍贵的大熊猫而感到万分的荣幸,外国的小朋友更是欣喜若狂。然而,大熊猫也面临厄运:1983年,大熊猫分布区内的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箭竹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的枯死,严重地威胁大熊猫的生存。国家全力抢救“国宝”,国务院专门发出了通知,并责成林业部和川、陕、甘三省政府组织抢救工作,并拨出专款4 000多万元予以支持。到 1991年3月,共抢救病饿大熊猫 118 只,救活 82 只。国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救大熊猫,可是谁会想到,偷猎者丧心病狂,野蛮捕杀的大熊猫数量竟要比这10年抢救存活的数量多出许多!据四川省最新调查的数字表明,四川境内的大熊猫数量比前几年又减少了将近一半。这样下去,“国宝”大熊猫很可能要步东北虎的后尘了。

同学们,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野生动物特别是繁殖率低的珍稀动物濒临绝灭。让我们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或“护绿”劳动,保护森林资源,还野生珍稀动物一个生存和繁殖的家园!

篇2:珍稀动物的保护

There used to be a lot of tigers. They used to live in the woods and mountains. However, people are cutting down trees and destroying their homes. There are fewer and fewer tigers out the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tigers. So, we should protect their homes.

以前有很多老虎。他们住在森林和山里。但是人们在砍伐树木而且毁坏他们的家园。那里有越来越少的老虎。保护老虎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家园。

篇3:珍稀动物的保护

关键词:野生动物样品,采集保存,组织库,管理

1 引 言

成都动物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珍稀野生动物遗传、分子生物学等科技研究基地, 在珍惜野生动物组织资源样品采集、保存以及管理并不规范和系统,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做得并不好, 为了保存珍稀野生动物资源, 建立了珍稀野生动物资源组织库, 通过对野生动物的血液、组织等样本的收集、保存和研究, 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为我园这个珍稀野生动物遗传、分子生物学等科技研究基地提供充足的材料支持, 对今后我园的珍稀野生动物生物遗传、分子生物学科技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和巡航保证。

2 材料与方法

2.1 时间、地点、材料及设备

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成都动物园完成;成都动物园内, 各类珍稀野生动物;液氮罐2个, 容量管若干。

2.2 方法

2.2.1 液氮保存与管理

与传统的血液、细胞组织冰箱冷冻保存有所不同, 此方法用超低温的液氮保存的方式, 液氮的温度大概为零下190℃左右, 这可以让保存的样品迅速的达到冷冻温度, 更有效保存样品质量, 同时有效延长了样品所保存的时间, 提高遗传、分子生物学科研提取的纯度及成功率。方法由以下几点:

2.2.1.1 采样取组织样品

(1) 活体在珍稀动物安全保定状态下进行, 部位没有太多要求, 皮肤、受伤部位组织等均可。采后装于冷冻管中并立即放在液氮中。

(2) 死亡动物 (最好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采取主要部位包括肝脏、心、肌肉、肾等, 装于冷冻管中, 然后储存于液氮罐中。

2.2.1.2 样品保存

(1) 负责将样品逐个编号、分类, 保存于液氮罐中, 并在液氮罐中每个挂钩上标明编号位置, 以便以后查找。

(2) 编辑成都动物园野生动物细胞与组织材料, 保存样品电子表格, 并将每次成功采集到的样品逐个填入电子表格, 保存于电脑中。

(3) 编辑成都动物园野生动物细胞与组织材料保存样品手写表格, 做到每次采集后都登记, 与电脑中的电子表格对应无误。

(4) 负责每月分段5~6次的检查液氮的挥发状况, 并及时联系液氮厂商添加液氮, 保证样品不被损坏。

(5) 检查冷冻管和配套器具的库存数量, 若出现不足时, 及时联系相关厂商购买补缺。

2.2.2 福尔马林溶液保存与管理

福尔马林的使用涵盖之层面其实相当广泛, 其中因甲醛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 使蛋白质凝固, 因此在医药上可做为检验时的组织固定剂等。本项目就根据福尔马林的这一特性, 对珍稀野生动物组织样品进行固定保存, 极大程度地缓解了液氮保存样品数量有限, 样品浪费较大的弊端。方法由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2.2.2.1 取组织样品

(1) 活体对从生病动物身上取下的病理组织, 将其放入容量管中, 加入福尔马林固定, 放入样品柜的试管架中。

(2) 死亡动物, 采取主要部位包括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等, 放入容量管中, 加入福尔马林固定, 放入样品柜的试管架中。每次多采集一份组织, 装入塑料封口袋中, 加入福尔马林固定, 做病理切片备用。

2.2.2.2 样品保存

(1) 负责将样品逐个编号、分类, 保存于样品柜中, 容量管上标明该管中保存的样品名称, 以便今后使用。

(2) 编辑成都动物园野生动物细胞与组织材料保存样品电子表格, 并将每次成功采集到的样品逐个填入电子表格, 保存于电脑中。

(3) 编辑成都动物园野生动物细胞与组织材料保存样品手写表格, 做到每次采集后都登记, 与电脑中的电子表格对应无误。

(4) 购买相应的保存配套设施与器具, 确保保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 果

3.1 收集保存样品数量

在这两年时间内基本制定了采样的基本步骤, 操作规程, 每次采集样品的数量, 定为2~3个为最佳。共采集到液氮保存珍稀野生动物血液组织样品总数1 024个, 其中血液样品353个, 组织样品671个;福尔马林保存样品394个, 两种组织样品保存方法共保存样品达1 428个, 并且现在已经合理有序的管理起来。

3.2 肝癌组织库管理方法的建立及运作

样品库一共提取液氮保存样品次数4次, 共计样品个数16个, 其中血液样品10个, 其它组织样品6个;提取福尔马林保存样品1次, 共计样品个数3个, 各样品提取时间和提取人均记录于及EXCEL2003软件样品库一览表中, 整个野生动物血液等组织样品保存管理方法的应用基本建立, 并运作良好, 对未来的动物样品采集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4 讨 论

成都动物园长期以来珍稀野生动物血液等组织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收集和保护, 很大程度上, 野生动物资源正处于大量的浪费中, 造成我园珍稀野生动物遗传、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科技研究过程中因样品材料不足, 而导致科研无法进行。

珍稀野生动物血液等组织采集与管理方法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建库的目的是采集、保存珍稀野生动物的组织和血液标本, 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一方面对珍稀野生动物物种得以记录、保存, 同时可向我园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组织标本, 满足科研项目的需求, 最终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万涛, 周宁新, 黄志强.胆管癌新鲜组织标本库建立与鉴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5, 12 (04) :329-332.

[2]叶铁真, 郑锦涛, 张晓红, 等.儿童肿瘤标本库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小儿血液, 2003, 8 (04) :183-185.

[3]李莉华, 魏福祥, 王丰, 等.肿瘤库 (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 的建立及管理[J].肿瘤, 2004, 24 (06) :578-580.

[4]陈伟, 林叶, 侯宝华, 等.规范化网络信息系统支持的肝癌标本库建立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06) :826-827.

篇4:青藏高原的珍稀动物

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一大高原,被生物学家誉为“野生动植物的王国”。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严酷,空气稀薄,但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而且独有性高,有“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园和高原物种基因库”的称誉。

令人惊叹不已的珍稀动物

青藏高原生存着多种世界独一无二的珍稀动物。强壮、优雅,脸上总是略带好奇的藏野驴,是常年生活在3600~5400米的高海拔草场上的优势野生动物。天生胆小的它们在受到惊吓时,会以50公里的时速狂奔。目前藏野驴在西藏的栖息面积共约45万平方公里,数量约5万~6万只;加之均性喜集群行动,它们往往是进入藏北高原的人们最常遇到的,感觉数量最多的野生动物。

头点朱砂的黑颈鹤,在西藏又被称为黑鹤或仙鹤,是鹤类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种类。藏族人自古以来就将这种体态优雅的鸟类,视作高原吉祥之物,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去干扰它。但由于高原环境恶劣,黑颈鹤自身繁殖能力较弱,长着蓬松长尾的黑颈鹤种群数量一直不大,因此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据观测统计,整个繁殖季节,青藏高原能见到的黑颈鹤才1000只左右。

还有额、颊、喉、颏均为白色的长尾叶猴,体重约20千克,体长约70厘米,个个拖着一条比身体还长的长尾巴。作为西藏稀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尾叶猴在西藏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只在西藏南部的阔叶林中才偶尔显现它们的身影,要见到它们可是不太容易。

而从二道沟至西金乌兰湖,沿途都能见到野牦牛,有时能见到几百头组成的大队伍。这是青藏高原最大型的动物,体重可达1吨以上。倘若遇上他们性格暴戾的时候,单只野牦牛就可以顶翻一辆吉普车。

严酷的自然环境让可可西里成为无人区,然而也仅仅只是人类的禁区,却并非生命的禁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反倒养育了独特的动植物种群。并且,因为受人为影响较少,可可西里成为青藏高原珍稀动物基因库,这里动物种群密度之大,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地区,简直是野生动物王国。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里就有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白唇鹿、金雕、黑颈鹤、盘羊、岩羊、藏原羚、棕熊、藏狐、沙狐、狗獾、兔狲……

而在生态迥异的喜马拉雅南、北坡,国家科考队自2010年历时两年共记录到鸟类131种,13目41科;兽类39种,9目17科;两栖类8种,1目3科;爬行类15种,2目5科;鱼类8种,1目2科,其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鹗、草原雕、紫林鸽、短嘴金丝燕、锈红腹旋木雀等30多种鸟类为珠峰保护区新的记录品种。

请放下你的猎枪

青藏高原珍稀动物种类不少,但自20世纪初至80年代,数量却在不断减少,有的种类甚至面临濒危灭绝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为的猎杀和干扰;另一个是气候的恶化。

高原上的野牦牛个头很大,看上去也很勇猛,但却很怕人,几百米外见人就跑。它们为什么见人就如此胆怯?当地藏民给出了答案:野牦牛外表粗笨,却极富灵性。20多年前,对野牦牛的盗猎非常猖獗,许多无辜生灵惨死于火枪下。虽然很多年过去,但祖辈被猎杀的经历却一直被野牦牛家族记忆下来,长久而深刻,因此它们对人非常警觉,避之唯恐不及。动物一旦对人类丧失信任,就很难再度培养,这就是盗猎者留下的遗患。

同样,由于上世纪80年代前受到较严重猎杀和人为干扰,作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的藏野驴,其分布区出现大幅萎缩,种群向羌塘北部和西南更边远地区转移,数量也不断减少。

近年来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干扰越来越严重,自然环境不断恶化,雪线退缩、土壤沙化,环境污染加重……这使高原上的珍稀动植物生存更加艰难。

科研成果表明,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沉降进入青藏高原陆表生态系统,进而威胁其中的生物。以最近关于青藏高原中、南部鱼体的化学分析为例,结果令人震惊:在清澈湖水中生长的鱼,体内竟然含有完全来自人类活动排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这些证据都直接或间接的说明其他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已经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入侵青藏高原并留下印迹。

林芝地区的原始森林曾遭遇肆意砍伐的命运。林芝有7个县,过去每个县都有4~5个伐木厂,最严重的时候有些山头都被砍成了“秃子”。林芝没有矿藏,除了采摘虫草、松茸等珍稀植物外,卖木材成为人们主要的经济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前,村里的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去山上伐木,虽然政府对每年采伐的木材总量有控制,但人们为了赚钱,采伐量远远超过规定。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也使动物失去了得以栖息的家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自然灾难。这些情况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青藏高原这一敏感地区环境和动物的重要性。

加强保护政府连续出重拳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动物栖息的家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政府管理下,西藏采伐森林逐步得到控制,继而过渡到全面禁伐。藏民全面正式禁伐后,每月每人可以领到80元的护林费。政府规定村民轮流看护森林,检查有没有偷伐等破坏森林的行为。

2001年以来,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规划区域内已经累计退牧还草约16万平方公里,退耕还林约42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本地区主要河流、湖泊水质优良,大部分城镇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在林区和动植物保护区还全面实行了禁猎,野生珍稀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

政府还在青藏高原旅游区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环保措施,固体垃圾都要集中放置,运回固定废物填埋场进行处理。对冰山脚下的游客,统一用电瓶车由大本营带到指定地点,不使用燃油汽车,以免废油、废气污染环境。但对大气环流带来的污染物,却是很难控制的,实在令人担忧。

为了长远保护好青藏高原环境和动物,中国国务院2011年6月公布了未来20年(2011-2030年)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这份规划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6省、自治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按照这份规划,最近五年国家将着力解决青藏高原重点地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而远期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5:保护珍稀动物

重庆沙坪坝区滨江小学胡维秀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商和辩论如何要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资料,以及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2,.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以及熟悉的城市的生物面临威胁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生物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但他们目前的生存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下面就请学生们把你们了解的情况展示出来。

一、展示生物的照片。(生存环境,历史情况,现状等,介绍四到五种珍稀动物的情况)。

学生:分析珍稀动物中的几种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灭绝的原因,归纳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学生:介绍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的影响,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受到如此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人类的破坏,我们人类应该怎样改变这样一个现状呢?

二、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教师:重点介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动物的情况。生活中也有许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学生:举例并讨论其中一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言:生物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但他们目前的生存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很多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下面请学生们来介绍这些生物。

学生A:(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缘一带的高山深谷之中,生活着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特产的野生动物,历来被誉为珍稀奇兽,是吉祥友谊的象征,是和平友好的使者。而今,作为国宝的大熊猫更被拥戴为现代世界的动物明星,全球野生生物保护的标志和旗帜。据调查,如今仅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分布于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及凉山6个山系,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由于森林不断采伐,从50年代到90年代,仅40年,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了4/5。这对于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大家看,图中幼小的大熊猫似乎在问妈妈:我们还能象祖辈那样去走亲戚吗?

学生B:不行,他们现在分布在孤立的区域内。

教师:学生们想一想,大熊猫的现状的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因为人类的不断砍伐,造成森林的减少。

学生C:学生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吗?

学生:提起大鲵,您也许陌生,但谈到娃娃鱼,您或许有所耳闻了。你可曾想到它的祖先是比我们人类更古老的地球居民。3亿5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和进化演绎,娃娃鱼无疑是幸运儿。至今,在贯穿中国黔、湘、鄂、川、秦的狭长弓形地域及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域的石灰质山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大鲵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历代多有记载。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大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91.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其EAAI指数明显高于牛肉和梅花肉。也许,大鲵如此多的功用正是它不幸命运的开始。

教师:是什么原因造成古老的王者,造成今天的悲惨命运呢?

学生:人类的滥捕滥杀。

学生D:(展示藏羚羊生活的图片)藏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由于藏羚羊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羊,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学生E:(展示藏羚羊被屠杀的图片)藏羚羊生活在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蒙古语“美丽的少女”,是我国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最大的无人区、野生动物的天堂。但现在一切都在改变,可可西里已经不再是美丽的少女,她在饱受人类欲望的蹂躏,她似乎已经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屠场。我相信如果你见过被扒掉皮的藏羚羊在高原上奔跑的凄惨画面,你也许会怀疑我们是否身处地狱。如果再不采取得力措施,藏羚羊的灭绝就在眼前!藏羚羊悲惨命运正在得到世人的关注。我们谁也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如同地狱的世界里,可是这样的场景却在青藏高原上真真切切的上映着,而且不断重复。

学生: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成为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学生F:(展示白暨豚的图片)我给大家展示的是海中的大熊猫——中华白暨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中华白暨豚以前在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六十年代在厦门港随时可见,水产研究单位曾考虑作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1961年1-7月间,在厦门西海域东渡,海员在港内捕捉了34只。但是,八十年代后,由于围垦和淤积,这一区域已没有白暨豚存在了。

香港海洋公园鲸豚保护基金联合会总监解斐生博士指出,近年来由于渔船捕捞,海上工程以及水质污染等原因,对白暨豚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白暨豚每年死亡数目介于9至11条之间。所幸由于人们的努力,这一数字在1998年降为6条,而且政府渔农处最新研究报告披露,虽然多种因素对白暨豚存活不利,但海豚整体数量已比预期上升。

教师:白暨豚的生存又是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学生:人类的活动,如海上工程和污染。

教师:刚才学生们介绍了不同环境中的几中珍稀动物,目前世界上很多的生物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展示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数量图)近年来,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虽然物种的产生和灭绝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但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地质年代中,每300年消失一种植物,每8000年消失一种植物,但现在,每2年消失一种植物,每一年消失一种动物。物种一但灭绝,就不可产生。

教师:请学生们计算表中1600到1649年中,50年间每年灭绝的哺乳种类;1900年到1949年的50年间,每年灭绝的哺乳种类。

学生:1600年到1649年50年,每年只有0.15种,相当于20年灭绝3种。而1900年到1949年50年间,每一年灭绝约一种。300年间哺乳动物的灭绝速度增加了约7倍,据统据1949年以后,生物灭绝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

教师:对!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是我国濒临灭绝生物的名单。

(展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和部分二级保护生物的名单和图片)

三、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因素。

学生: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人类的滥捕滥杀。③环境的污染。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除了同学们所说的以外,生物的多样性还受到了那些威胁呢?

学生:阅读书上资料。

学生:外来物种的侵入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为什么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呢?

学生: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必须要有人的帮助才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教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外来物种对生态造成的威胁吗?

学生:薇甘菊、水花生、欧洲鳗。

学生:我国最近很多城市引进国外的草种和观赏植物,也会给我国的物种产生威胁吗?

教师: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的确存在着可能性,所以人们试图在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人类的活动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影响,我们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人类怎样才能挽回影响,让我们与生物一起和平共处地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下去。

学生:让人们不要滥砍滥伐,砍伐者给予处罚。让人民不要随意地引进各种物种,而是要充分的开发当地的资源,合理的引进。开展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开展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制定和执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环境的一写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人类现在也要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把生物从危险的状况中拯救出来。

同学们讨论的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保护生物生活的环境,同学每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生物生活在他们适宜的环境中呢?

学生:建立自然保护区。如果它的环境已经破坏得很严重,我们就要建立新的环境。

教师:对,这种方式我们叫“迁地保护”,我国现在的许多动物园、植物园、水族观和濒危繁殖中心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保护的。大家想一想,这两种方式中,最好的是什么方式呢?

学生:建立自然保护区。

教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

学生:卧龙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教师:我国目前有自然保护区一千五百多处,其中张家界、九寨沟和黄龙等3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什么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生物的多样性能够进行很好的保护?

学生:它们是“天然基因库”“天然的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四、辩论:怎样建立自然保护区?

学生一组:(代表当地农民)我们农民刚开了个会,不同意建立自然保护区。如果建立自然保护区,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烧饭和取暖没有木材,我们的生活会很困难。虽然动物很珍贵,需要保护,但我们人更珍贵,不能为了珍贵的动物,放弃我们人的利益。

学生二组:(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听了农民的发言,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讲,必须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现在人和动物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人的生存能力强于动物的能力,人们不断地破坏动物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这样下去的后果是造成生物的灭绝。虽然建立自然保护区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但人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生存。

学生三组:(代表当地政府)两方面说得都有道理,我们认为要保护双方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讲,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好的方法。在这个同时,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呢?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方法。

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来烧饭、取暖,如煤、沼气。

学生:把一些人迁到其他的地方。

学生:建议政府出资帮助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

政府代表:大家的建议很好,我们会根据情况,综合治理,我们一方面建立自然保护区,另一方面会让农民的生活好起来,并开发环境旅游。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和谐发展。

农民代表:如果是这样,我们支持建立自然保护区。我们配合政府和科学工作者一起把环境保护做好。

篇6:保护珍稀动物 教案 - 副本

执教者:赵金霞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有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理解“珍稀”的含义。

2、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和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关心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活动重点和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珍稀的含义,了解常见珍稀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2、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情感,教会幼儿要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收集常见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

相关视频、制作展板用的大海报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十二生肖》,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珍稀动物“熊猫”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啊?(幼儿较易回答)

猜一猜:“叫猫不是猫,像熊没熊高,爱吃嫩竹叶,是咱国中宝”

幼儿讲述熊猫的样子,师对熊猫的特征进行小结

出示PPT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的是哪种珍稀动物啊(大熊猫),它

是什么样的呢?(体型肥硕似熊,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二)师幼互动

1、通过对熊猫的介绍引出什么是“珍稀动物”

师: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而且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所以我们称它为“国宝”像这样稀少的动物,我们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教师:“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珍稀动物的含义了,那你们知道我国有没有珍稀动物呢?有的话又有哪些呢?”

3、教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珍稀动物,它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通过和家人的调查经验谈谈自己知道的珍稀动物。

4、老师出示常见的几种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东北虎)的图片。

5、师:“你们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呢?我国经常将大熊猫送给外国友人,你们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大熊猫师我国的国宝,是我国送给外国友人的珍稀动物,是友谊和和平的一种象征。)”

6、教师具体介绍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东北虎的外部特征及其生活习性,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7、师:“今天我们学了很多珍稀动物,那小朋友们最喜欢哪种珍稀动物,为什么呢?

评析:

教师在开始部分的一二环节通过复习儿歌和猜谜语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为后面的环节进行了铺垫,通过幼儿都认识的国宝动物“熊猫”来让幼儿直接清晰的了解珍稀动物的含义。

(三)了解动物减少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可爱的动物会变得“珍稀”吗?

——幼儿讨论发言

师:我们的动物朋友小鸟有话要说,播放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师通过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一些不爱护环境的人过度砍伐树木,乱扔垃圾,工厂排放毒烟破坏了动物们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些不爱护动物的人过渡捕杀动物,出售动物的皮毛或将动物出售给人们吃。使这些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了,比如:恐龙(ppt图片)”

评析:

此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讨论,激发幼儿动脑筋思考,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通过观看“我是一只小小鸟”视频,体会视频中小小主人公的感受,激发幼儿的怜悯之心,从而让幼儿意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四)了解珍稀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师: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恐龙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使得它们无法再地球上生存了,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没有树木花草,动物将会怎么样?

---“其实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不信你瞧,”播放视频《动物救人》

师小结: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保护动物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珍稀动物呢?小朋友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它们受到伤害呢?

11、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图片,让幼儿知道全国人民都在努力的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爱护和怜悯之心。

评析:

教师在此环节中通过出示已经消失的恐龙图片,让幼儿懂得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恐龙”是幼儿都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在此环节中幼儿像是打开了话匣子,都能积极参与话题,一起“没有动物,地球将会怎么样?人类将会怎么样?”本环节承上启下,为接下来的幼儿动手操作做了铺垫。

(三)操作环节

鼓励幼儿将收集到的我国其他珍稀动物的图片,共同布置“珍稀动物”图片展。

师:现在我们一起将手中的图片贴到展板上,去介绍给别的班的小朋友。让他们也知道保护珍稀动物,从我做起。

评析:

活动的最后,幼儿与教师一同回顾复习了本活动所认识到的珍稀动物,并将自己在活动之前与家长搜集到的珍稀动物资料图片制作成展板,教师在缓缓地音乐背景声中为活动作了小结,结束活动部分能做到动静交替,幼儿参与率高,活动目标达成度高。

活动反思:

本周我园组织了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各位老师的精心准备,每一节活动都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这次的赛课活动给了我们年轻教师一次展示和锻炼的机会,所以这次公开课我自己的感触很深。我执教的内容是大班主题《动物王国》中的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我感觉自己准备得还是比较充分的,可是我自己觉得效果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可能由于自己经验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没有那么的得心应手,紧张的原因导致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地方反应不够灵敏,我想我还是要向老教师们学习,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这些方面,多让自己学着放松。这次公开课,我的配班教师也帮了我很多忙,帮我看教案的设计,给我提建议,下班了也帮我弄课到很晚,非常感谢她和别的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虽然说孩子们对这节课掌握得很好,可是对于大的孩子缺乏趣味性、游戏性,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忽略了这一点。活动开始我是以歌曲律动引出,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班孩子可能由于有很多老师在场没有放开表演,气氛没有热起来,这节课我没有放开让孩子们自由地去参与活动,而是在我的要求下让孩子们按着我的要求去做,使孩子们受到约束,如果我把整节活动以玩的形式,幼儿参与的多一些,做到动静交替就更好了。

篇7:保护珍稀动物英语作文

Everybody loves panda,because it is so cute.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panda is very valuable and rare. The government works so hard to protect it from dying out. Besides panda,there are other species is dying out. We need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so as to protect the animals. If they disappear,soon human being will face the same result.

每个人都喜欢熊猫,因为它很可爱。众所周知,熊猫是非常宝贵和稀有的,政府努力保护它免于灭绝。除了熊猫,还有其他物种也面临灭绝。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以此来保护动物,如果它们消失了,不久人类也会面临相同的结果。

★ 保护反义词

★ 保护青蛙三百字范文

★ 保护建议书

★ 计划书范文

★ 计划书格式范文

★ 计划书参考

★ 计划书范文格式

★ 保护绿化倡议书

★ 简短保护动物英语演讲

篇8: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1 生存现状和濒临灭绝的原因

1.1 生存环境的巨大改变

河北省的珍稀植物大多生长在山区的温带阔叶林和针叶林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过度采伐森林、土地沙漠化、垦殖农作和草地过度放牧, 致使温带阔叶林、针叶林、矮灌木、草地等原生植被大面积减少, 河北省原森林覆盖率达57%, 到1992年仅存9%, 人均森林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这就导致很多物种的原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面临灭绝的危险。

1.2 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收

河北省野生药用和食用植物资源种类有500余种, 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山区和坝上地区, 但由于人们过度采收的频率远远超过植物本身生长和繁衍的速度, 致使植物资源本身的自然恢复和再生能力受到严峻考验, 直至难以恢复而濒临灭绝。

1.3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近30年来, 河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 大片森林和植被被工厂、城镇、道路替代, 不仅导致直接占用的空间中植物资源消失, 同时排出的“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中物种的生存状态。

1.4 植物自身的进化原因

按照植物界进化论来讲, 珍稀植物也要遵循起源、演化、发展至衰亡的自然规律, 公平地接受大自然的考验和筛选。很多植物的萌芽、开花或受精等环节存在缺陷特质, 而且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伴生和协同进化的关系, 某种生物的种群变化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灭绝。

2 保护对策

珍稀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家财富, 做好保护、利用和开发工作, 必将对全省的农林、医药、园艺、环保等领域的科研和创收带来巨大收获。目前, 河北省珍稀资源保护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很多问题, 现提出以下4条建议:

2.1 深入调查、科学规划

首先开展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本底调查, 重点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分布、种群数量、资源储量、生境变化等进行全面调查, 绘制出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图。同时, 对植物区系特点、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以及社会经济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逐步建立植物资源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以及每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技术档案。在此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

2.2 加强科普和法律宣传力度

首先, 建议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对全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发展与利用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组织与协调。同时应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等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重要性的宣传, 普及植物资源保护科学知识, 让群众了解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 遭受威胁的现状和可利用的潜力。在宣传的基础上, 还应制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法规或条例, 加强法制宣传,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切实重视与加强资源保护工作,

2.3 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 实行就地保护, 这是保护植物资源, 开展对珍稀濒危植物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河北的珍稀濒危植物大多零散分布于自然山林, 应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级别采取不同保护措施, 如围栏、挂牌、设立路卡、固定或半固定保护点、扩大保护区域、设立各级资源利用管理机构等, 并妥善地、有区别地处理区内外群众进山挖药问题, 还要严格控制标木采集数量, 对特别稀少的植物只许拍照, 不许采标木。

2.4 加强人工驯化研究, 迁地保存

河北省在人工驯化研究方面起步迟、经验少, 科研人员不足, 缺乏经费和设备, 极大地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应加强与各有关引种驯化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加强植物种子、标本、资料等方面的交流, 互通有无;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一般来说, 植物园、公园是本省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场所, 同时建立地区性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或基地也是进行迁地保护的重要途径。

摘要:分析了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濒危原因, 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珍稀植物,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建成, 李琳, 李盼威等.河北省珍稀濒危高等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对策初探[J].华北农学报, 2004, 19 (2) :108-114.

篇9:珍稀动物承担外交使命

自从“熊猫外交”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是为了向前苏联表示友好)开始以来,名字可亲、模样可爱的大熊猫礼物帮助指明了中国政府战略定位中的重大主题。而其他稀有动物在中外交往当中也扮演着重大角色。

友好外交大使

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稀有动物,外形憨厚可爱,温驯可人。这样可爱的动物作为我国的“友好大使”,屡屡出访国外,传递给外国人民的是,一个友好和平的中国形象。面对这样柔顺可爱的动物,外国人连带也会或多或少对于它的家乡中国生出一些好感。让我们记住这些熊猫大使——

1957年是“十月革命”的40周年纪念,大熊猫“平平”就是在这年赠送给前苏联的。同年11月,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并终于取得了苏联首肯中国发展核武器。两年后,由于怕远在苏联的“平平”寂寞,中国又送了一只“安安”过去作为它的配偶。

1965年至1980年,我国先后送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5只大熊猫,不用说,这是咱们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送起来也格外慷慨——可怜送出去的5只大熊猫后情不明。

1972年是中美关系破冰的一年,也是中国外交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年份之一。美国渴望大熊猫已经许多年,早在1952年就曾向中国提起过,却没能如愿。当时尼克松访华也提起多次想要中国的大熊猫,但周恩来一直没有点头。直到最后关头才突然宣布这条消息。

同年10月,继送给美国大熊猫后不久,中国又将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送给了日本。同送给美国的大熊猫一样,这对熊猫也是作为中日建交的友好礼物赠出的。这对大熊猫在抵达日本时更是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待遇,兰兰和康康的座机一进入日本领空,就有一个战斗机编队的护航。比起在美国时万人空巷的场景,一点也不逊色。

1973年法国获赠一对大熊猫燕燕和黎黎。英国1974年4月获赠一对大熊猫佳佳和晶晶;1974年11月西德获赠一对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墨西哥1975年9月获赠一对大熊猫迎迎和贝贝;西班牙1978年9月获赠一对大熊猫绍绍和强强。送往西德的大熊猫享受到了红地毯的待遇,而在墨西哥的大熊猫更是一对英雄夫妻,查帕特派克动物园至今还有他们的雕像。

1982年中国取消了赠与方式,随后几年商业借展的方式也被取消。目前,只剩下交流合作一种大熊猫出国途径。赠与大熊猫的行为只有对国内香港、台湾仍然有效。2007年一对大熊猫被作为香港回归10周年礼品送往香港。

两岸关系新桥梁

2008年年底,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继两岸签署空运、海运、邮政与两岸食品安全四项协议,还有另外一项“重头戏”——两岸互赠珍稀动物。大陆赠送的是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而台湾方面赠送的是长鬃山羊和梅花鹿。陈云林接受台湾方面回赠的稀有动物,把台湾人民的情谊带回大陆。

台北市立动物园选定台湾长鬃山羊及梅花鹿各一对,做为回赠物种。动物园园长叶贾森指出,长鬃山羊将取名为“长长”、“久久”,梅花鹿则命名为“富富”、“贵贵”。两对动物飞往大陆的时间与地点,由海基会与海协会协商。

台湾长鬃山羊为华盛顿公约二级保育动物,为台湾特有物种。它们主要分布在台湾山区,乌来延伸至中央山脉仍可看到它们的踪影。其外形为深褐色,喉部为黄色,硬蹄分泌蹄脂腺,有助于攀爬山岩,并牢牢地踩在石缝之间,因此喜在悬崖附近活动,奔跑速度快,若受外力入侵,它们还会以头上一对向后弯曲的洞角顶人自卫;平时吃桑叶、鹿构树叶、三黄麻等枝叶、胡萝卜等。

梅花鹿曾在台湾的野外族群消失,由动物园提供种源繁衍复育成功,深具意义,加上鹿角形状酷似台北的“北”,被动物园列入参考名单,被选为互赠的物种。

中国赠韩国东北虎

中国透过赠送珍稀动物从事外交工作也不局限于猫熊,2005年,中国送给韩国一对东北虎。两只东北虎从黑龙江运到北京后,在北京隔离场休息一天后空运到仁川市,将在韩国国立树木园安家,繁衍后代。

送给韩国的两只东北虎,雄虎“新纪”当时4岁,身长约两米,体重近300公斤;雌虎“圆圆”3岁,曾产过一胎虎崽,身长近两米,体重150多公斤,代表“团团圆圆”,有“预示着中韩两国深厚的友谊”的用意。

中国于1993年曾送韩国第一对东北虎,但没有产仔。后经两国政府协商,再从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挑选一对三四岁、具有繁殖能力的纯种东北虎送给韩国。2005年8月,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和韩国国立树木园在哈尔滨,针对东北虎的选择、运输、检疫以及相关手续办理等事宜签订协议。

东北虎是比人类还早一百多万年出现的大型食肉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寒温地带,被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

珍稀动物外交历史悠久

1949年后,中国对外动物交换,基本上是与各国动物园进行动物交换,增进友好往来,或为国家领导人之间作为礼品赠送的礼物。中国政府曾赠给缅甸一只东北虎、锦鸡一对。1953年印度尼赫鲁总理曾赠送中国少年儿童一头大象,取名“asha”,意为“希望”。1956年1月宋庆龄副委员长访问缅甸时,缅方赠送两只马来熊、12只长耳山羊等动物,于当年5月下旬运抵北京动物园喂养和展出。中国以宋庆龄副委员长的名义回赠了梅花鹿一对、大金鱼100条,原拟再赠送缅方大熊猫,因为没找到合适年龄的大熊猫,改为赠送丹顶鹤一对运抵仰光。北京动物园赠送给仰光动物园的动物有:大兴安岭麅子两只、东北棕熊一只、鸳鸯两对。

当时中国的外事活动比较多,1959年上半年,尼泊尔马亨德拉国王赠给周总理一只雄性印度独角犀牛(在此之前,1958年马亨德拉国王曾赠送中国一只雌性印度独角犀牛,名“shati”,中文意思是“和平”),还有猴、鹳鸟等。赠送犀牛的交接仪式于当年6月10日在靠近印度边境的伯甘吉城举行。作为回赠和礼尚往来,随机给印度和尼泊尔带去了鸳鸯、锦鸡、鲵鱼(各6只),以及250条小金鱼,分别赠送印度加尔各答、勒克脑和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动物园。

不久后,缅甸吴努赠送中国政府一头小象,名为“芭宝”;中国和缅甸的仰光动物园交换了白唇鹿一对、梅花鹿一只、青狼一对。

当年唯一有正式的、书面协议进行的动物交换是中国和印尼两国的动物交换。那是中国唯一一次依托国家间的文化合作协定,以书面形式明确进行的动物交换。

上一篇:扭转生与死的力量作文700字下一篇:《甘利》文言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