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2024-04-22

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共10篇)

篇1: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反思二:新课程需要什么教学语言

教师语言之大忌

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

三忌咒语。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神经病”、“傻子”、“没出息”、“没救”等。这类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

四忌烦语。个别教师说话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或东山一犁,西沟一耙,废话连篇,离题太远。这样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对学生所听:、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对学生所言: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

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

对学生所读: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对学生所问: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请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对学生所写:

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整洁,书写也端正。我为你们高兴。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

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篇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在职场上,作为一名员工,如果你的知识渊博,但是不懂运用,那么你永远也成不了大器。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把知识变成精神上的成果和物质上的财富。没有把知识变成能力,就不会创造价值,就好比一棵只会开花的果树,没有实质作用。

“知识唯有付诸实践,才会变成巨大财富。”这句话源于湖南沐天投资有限公司。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你运用好了,把它们转化为工作能力,就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一个人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学习了所有的打猎知识,直到他认为世界上没有谁会比他知道更多为止。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徒弟进山打猎。最后他不但没打着一只猎物,反而因为他的高谈阔论把猎物们都吓跑了。其中一徒弟嘲笑他说:“虽然你满嘴理论,但是你不去实践,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猎人手的。”

像这个猎人师傅一样,只会纸上谈兵,是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的。

姜建在法国留学期间,偶然发现法国人对葡萄酒非常喜欢,无论是大到宾馆,还是小到卖部,都在销售葡萄酒。他想:“为什么不把中国的葡萄酒推向世界呢?”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中国的葡萄酒打入法国市场。

要想把国内的葡萄酒打入法国,必须经过香港口岸,但是港方却把国内葡萄酒按照洋酒征税,洋酒要比葡萄酒的征税额度高四五倍。于是姜建与港方经过几次谈判,但结果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他心烦意乱的回到家中,随手翻开一本书,“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话瞬间引起了他的注意,心中欢喜,这就是说服港方强有利的证据。

第二天谈判,姜建向港方官员解释这句诗词:这是唐朝诗人王翰的诗句,这说明中国在唐朝以前就有了葡萄酒,比起法国等其他国家要早,所以中国葡萄酒应属于土酒范畴,不应该按洋酒征税。姜健的这番话说得港方心服口服,中国葡萄酒以低廉的税率进入了法国市场。

篇3:把诗意的语言变成教育的追求

我曾经提出教育到底是“育分”还是“育人”的问题, 因为只有“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我们国家的强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重要的是人。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 需要大批素质良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 但往往口号叫得很响, 标签也贴得很多, 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有许多阻力, 有许多障碍, 有许多干扰。落实到一个地区、一所学校, 往往只有一个概念, 一行标语, 即所谓“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 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我们一直在“开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可说是我们教育的灵魂、学校的灵魂。但我们要清楚, 基础教育不是大学教育, 不是研究生教育, 它是给学生一辈子做人打底线的基础, 因此今日的课程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我们能达到什么样的文化程度, 达到什么样的做人底线, 都反映在今日的课程中。不是今天开这个课程, 明天又开那个课程就创新了。没有传统哪来的创新?没有知识的积淀, 没有自主的学习, 哪来创新?许多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都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而当前教育中有太多的功利和浮躁, 对知识对分数顶礼膜拜, 把孩子们、老师们的时间、空间全部占领了, 还怎么让儿童、教师和校长去思考?

记得莎士比亚讲过, 简洁出自智慧。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统整, 也一定要抓住最本源、最精髓的东西。统整的目的是化繁为简,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思考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如何统整, 基础课里如何拓展, 如何把研究性的内容放进去, 科学地加以统整就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教学效益。比如小学识字教学, 月亮的“月”是象形字, “月” (肉) 也是象形字, 在字典、词典中归同一部首“月”。但有调查表明, 大多数小学教师并不知道这个知识, 这样问题就很严重。许多老师在识字教学中, 对频率最高的字、独体字常不知道它们的来源, 这就必然会加重学生负担。其实人体上的器官许多都是“月” (肉) 字旁, 如“腿”、“胸”、“胃”, 都是“月” (肉) 字旁的合体字。如果我们对这些规律性的知识都不清楚, 那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让抄十遍, 二十遍, 三十遍。因此, 统整一定要在学科的本质上下功夫, 要读懂文本, 这才是教师真正的专业素养。

篇4:把自己变成自己的主题

一般来说,可以称之为具有成熟品格的艺术都应该是具有一定程式特征的,否则它就没有面目,就不能建立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认同关系。张江舟的艺术品格在于:他对中国画的笔墨思考和探索,都是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和有明确指向的。他既看到了传统文人笔墨表现现代人的局限,又看到了传统文人笔墨的不可企及性。张江舟创作的一系列有关“人”为主题性的作品,都是通过对都市人生命状态的表现,将人还原成生命的人和情感的人。找到了艺术与文化的对应关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维度,很好的解决了水墨艺术的表现性和当下性,成为当代中国画坛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性人物。

地点:张江舟工作室

受访人:张江舟

采访人:付京生

笔墨的诱惑

张江舟:我始终感觉,谈论当前中国画创作的现状也好,谈论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好,有一样东西不能忽视,那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全部积累和我们现在面对的文化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不能丢弃。这很重要,如果抽离开这个东西,可能会流于空谈,中国画也不可能称其为具有文化属性的东西,尤其我们这一代人,整个学习、积累的过程,阅读的范围是很庞杂的,既有马克思、列宁的书,又有毛泽东的理论,我们对传统的认识是以批判的方式开始的,后来又读了大量西方现代的著作。我们对中国画的学习,是从已经异化了的传统进入的,也就是从我们称之为新传统的“徐蒋体系”。目前的主要精力又在对民族经典的再认识上。我们这一代画家,已经是一个具有多重素质的综合庞杂体。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能将我们自身所具备的各种资源盘活。我一直在考虑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将自己所具备的东西整合出一种样式,一种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审美理想的样式。知识结构的庞杂并非坏事,这恰恰暗含了成就一个当代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多重潜质。

付京生:这实际上是一个比笔墨还重要的问题,笔墨的问题争论了很长时间,至今没有一个理想的学术结果。笔墨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东西,同时,笔墨中又含有一定的精神气息,但是笔墨与现代人的文化精神的关系问题,仅仅靠争论笔墨问题是无济于事的。

张江舟:笔墨中的精神气息无所不在,这也是中国笔墨的高超之处。用笔的快慢、光涩,用线的长短、方圆,用墨的干湿、浓淡等等都能传递不同的审美感觉。但精神气息不仅仅存在于笔墨当中,章法布局的传承开合,设色的艳素、轻重等因素同样也能传递出不同的精神信息。西方绘画的笔痕、笔触、色彩等形式语言之中,也含有大量的精神信息,以印象派的作品为例,它的那些笔痕(笔触)、色彩语言中有没有精神信息?无疑也有大量的精神含量。我们看凡·高的画,有炽烈的情感在流淌,有声嘶力竭的精神呐喊,其中扭动的笔触、对比强烈的色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付京生:中国的笔墨与精神意象有关,西方绘画作品中没有笔墨,但也有精神意象,譬如夏凡纳的《贫苦的渔夫》、里勒的《晚钟》,都有能够久久萦回于人心的意象魅力。人类文化中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不然就没法通过艺术进行情感和心灵的交流,有人说艺术是和平的使者,这是因为艺术中蕴涵着可以无障碍交流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愿望,如果仅仅的形式手法趣味(即技能高超与否)的交流,那么,这样的交流的意义就是有限的。

张江舟:西方不讲笔墨,而讲笔痕、笔触。包括抽象绘画,都有大量的精神含量,这更能说明问题。当然,笔墨非常重要,其承载的精神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画没有笔墨,就什么都没有了,但精神含量不是笔墨所独有的。笔墨中包含着极强的技术含量也是笔墨的又一重要特点,西方绘画的材料本身可以反复修改,但是中国画的宣纸和笔墨点上去就没办法涂改,记录人的作画过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情绪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笔墨因书法用笔的介入,其本身就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如力透纸背、锥划沙、屋漏痕等等都是对用笔的质量要求。

在中国画中,手腕在宣纸上的各种不同动作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里面有极强的技术含量。你能想到平和的感觉应该用怎样的笔墨样式表现,但当你把它诉诸笔墨,却有很高的技术难度。这可能是中国画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技术含量太高,所以很多老先生说,年轻人别着急,笔墨是一辈子的事,非一日之功,就是这个道理。

付京生:笔墨问题不仅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它和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相为表里的。譬如,笔墨到最后的极境是“灿烂之极、复归平淡",而复归于平淡,是为了便于程式化,但这种程式化却是与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情感,与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它不是僵死的,看到生动的现实景观,画家将其在心里简化(抽象化或曰符号化),并形成笔墨,而这种程式化的笔墨形式最终要通约于一种精神境界,它是与人们经过自我修为而对人的处世态度乃至心性品格的理解和认知是联系在一起的。

张江舟:笔墨样式的程式化是高度成熟的表现。

付京生:笔墨“点”上去就不能改,必须“下笔不惑”,从现实生活中生动可感的形象中提升出一种意象,把这种意象皈依于中国人心灵中的天理人道,然后再将其在神韵、气息、品格的参透中书写化、秩序化、情绪化,最终才能形成笔墨。所以,对画家而言,一方面,每一次创作都应该是一个程式锤炼的过程,而另一方面,笔墨实际上是和中国文化的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有关系的,即每一个新程式的建立,都是既有的程式被重塑而赋予新的灵魂和新鲜血液且使之成为有新的生命的过程。

张江舟:程式有临界点,如果说笔墨作为中国画的一种语言方式,到了高度程式化的时候,已经到了临界点,长此下去,笔墨将失去鲜活的感觉,生命力也将日趋枯竭。作为一个画者,我感觉一旦形成一套高度成熟、高度个性化的语言方式的时候,这是其语言完善的一种终极意义,如果长此下去,对他本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但他在这个层次上的锤炼,对他人没有一点意义,意义只能存在于程式建立的过程之中。

在绘画实践中,我发现笔墨这个东西对画家诱惑性极强,是国画家不可能绕开的诱惑。在中国文人写意画这个体系中,目前的这种表现形态是最耐看的,也是最具诱惑力的笔墨形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文人笔墨的书写性、氤氲感是对中国画材料性能美感的最大开发。对绘画材质本身美感的开发,是绘画语言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由中国画材质美感派生出的文人笔墨,又能很好地记录绘画者的心绪,因此也具有很高的精神意蕴,所以这种笔墨形态就不仅是笔墨本身了,而成为精神、情感的载体。

作为画家,这一辈子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前人的笔墨样式上稍稍注入些自己的感受,这就很不错了。想形成西方绘画史那种断裂式的发展模式可能性不大,因为有中国画材料本身的限制,除非抛开笔墨,但抛开它就不是中国画了。这是材料本身限定了很多东西,即与材料本身关联的笔墨的魅力决定了水墨写意不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太大的变化,我感觉也没必要变化太大。中国画几千年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和中国人的处事行为也有关系,说起来还是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不要求西方式的那种超功利、超现实的东西,不走极致。

付京生:问题的关键是:具有极强同化异质文化能力的中国文化传统,相对于传统绘画而言,如何能将我们自身所具备的各种西方资源盘活,使它融汇到中国画的笔墨传统之中,使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与现代人的精神向往与心理空间融合无间,这仍然是一个饶不过去的大问题。

程式构建与感受

付京生:笔墨问题可以分开来从两方面看:一个,是怎么看待笔墨问题?刚才已经讲了,笔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概念。另外一个,就是笔墨背后深层的文化精神。为什么我们刚才会谈到程式?那是因为画家肯定要经过程式建构以后才能进行创作,这个时候你可以不看客观对象,完全默写,整个创作过程依靠一种一次性的创作方法,我特别提倡创作时的这种一次性的程式建构方法。像齐白石的螃蟹,从30岁到逝世前,他画的螃蟹,局外人看似乎都一样,实际上,我们还能看到它是有微妙变化的,齐白石画螃蟹画到最后,他在不断观察、思考、揣摩,他的技术“炼”到最后,会让人感觉不到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画家自己能感觉出来。别人模仿就会把整个程式重新建构(新的思想、理念、情绪的植入)的过程削减掉,或者,根本就没有包含着这种程式建构(新的思想、理念、情绪的植入)的过程。

张江舟:你举的这个例子,也正说明了临摹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临摹是学程式,就是学前人高度概括的程式方法和那方法背后的艺术思维过程。中国画这种材料,技术性就体现在程式里面,不按这个程式做,预期的效果就出不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更珍贵的,是画家希望在这个程式之中内蕴有更多鲜活的感受。这种感受和程式本身并不矛盾。画家如果过多地考虑程式,很容易被程式束缚住。这个时候,最珍贵的就是作画过程,最令我们兴奋的还是程式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成为画家的兴奋点,尤其是我在画都市题材那批作品时,我的这种感觉最强烈。

那时候,我用传统的程式去画现在的题材感觉很别扭,用中国书写性的长线条画现代都市的时装,怎么画都感觉别扭,怎么画都感觉那线条就应该是画古装的,或者画少数民族长袍的,所以画那批画的时候,我想有意抛弃固有的一套程式,建立一种所谓新的程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许多新鲜感觉,就是类似当初画油画的感觉,油画没有那么高度程式的东西,更多是当时的感受,作画过程是一个反复塑造的过程,而中国画在这一点上完全不一样。

付京生:画油画也有一个步骤,如果不按这个步骤走,作画成功率极低,所有的画家都按照普遍适用的油画规则去写生、创作,成功率就比较高,这种步骤是不是可以和程式相比较?是不是对我们理解重建具有鲜活生活感受的中国画的“新程式”有所补益?

张江舟:好像有相通的地方,好像可以引发我们重新认识你说的这个“新程式”。

付京生:既然油画的步骤和中国画的程式有一种“形而上”意义上的共通的东西,假如我们能找到契合点,就能解决一个大问题。

张江舟: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就比较大了,一方面,会涉及到多少年来中国画为什么始终不偏不倚,不会跑得太远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不同绘画材料的选择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文化精神乃至人生信念都有一定的切割不断的关系。

付京生:实际上这个现象是一个思考中国画当代发展的新的视点,中国在古典时期长期超稳定发展,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到明清,文化都是超稳定状态下的,但它在超稳定下仍然没有停止多元互补性发展,最后,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受魏晋玄学、明清心学影响的写意画,不过,总体上看,中国画是在超稳定状态下不断向高峰发展,这种影响,今后也会是持久的。

张江舟:不仅仅是中国,在整个国际范围内都是那样,那时候信息闭塞,不像现在这么快捷方便。

付京生:这一百年变化之所以如此之快,重要的原因就在于20世纪初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精英思想的结晶。从本世纪初,我们的文化开始承载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又接受西方现代主义,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主义背后的文化思想,许多画家可以说是不求甚解,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以我的经验,如果重视西方现代文化中的智性因素,然后融会贯通,就很容易找到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古典文化的联接点。譬如,刚才谈到的油画的步骤和中国画的程式之间有共通之处。假如把西方绘画那种步骤、体面关系、结构方法,融合到中国写意水墨的表现形态里面去,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你对中国古代的经典绘画和西方现代绘画都很了解,你最有发言权。

张江舟:实际上,这一百年里,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物画创作者一直在做这件事,当下的许多人物画家考虑更多的也是这个问题。人物画创作者始终在考虑怎样把西方相对严谨的造型融入明清笔墨文化,找到一种结合,但是大家都觉得很累。中国画的笔墨样式,最大的长处就是很少受到形的制约,大家之所以对笔墨这么玩味,这么喜欢,是因为笔墨中含着大量的抽象因素和偶然中的必然因素。我们看明清花鸟画,具象形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完全符号化了,这种几乎抽象的笔墨形式,所透出人的情绪及承载人的精神是大家更多关注的东西。而实际上文人画笔墨这种形态和西方抽象绘画,从审美感觉和样式上已经非常接近了,就类似我们去看西方抽象绘画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因素在中间起作用,这种形式因素透出大量的精神信息,大家感到非常值得玩味,并会感到笔墨如何高级和富有精神含量。

20世纪以来的这一百年来,人物画创作者都在探索相对严谨的造型和相对恣意的笔墨怎么融在一块儿,有时候感觉有笔墨没形,有形没笔墨,大家反复在做,到底这条路能不能走通,应该怎么走,该不该走,这倒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付京生:该不该走?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认为艺术家应该悲天悯人,认为艺术应该负担起人文建设和教化功能,一个艺术家要有历史责仟感、社会责任感,那么,这种结合还是有必要的。

张江舟:从内心主观认识看,我更喜欢那种不需要承担教化功能的东西,走向一种极致,完全是一种形式语言的作品,我感到那种语言更纯粹。这就是说,它是靠它自己纯粹的形式因素,自身的语言,来发散一种情绪,营造一种感觉,或者承载一种精神。抽象绘画也有教化功能,比如说一幅抽象绘画塑造出了非常宁静的气息,你到那里了,凝视这幅画的时候就会使人沉静下来,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物欲时代,这就是一种教化作用,就是功利作用,它是附带的。

我始终认为教化功能肯定不是第一位的,当然,我也不愿意扔掉它。我们在坚持教化功能的同时,会想尽可能怎么让这张画更有艺术价值,怎么使教化能够摆脱说教,摆脱对概念的图解,而是更多通过绘画自身的因素,使教化功能隐含在审美体验当中,这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东西,这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林风眠的启示

《国家画廊》:林风眠在国外留学,接受了很多西方现代派的绘画技法,构图、线条高度简化,样式上与传统的中国画差别很大,但他的作品仍然被美术界所承认为中国画,并被奉为经典。两位老师是如何看待林风眠在中国画史中的位置的?

张江舟:这是一个现象,一个画家能不能得到艺术圈的认可,他的艺术实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做人,人格、人品在成就一个画家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林风眠生活、艺术上都有过许多艰难的境遇,而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中造就的高尚人格,成就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艺术家。我认为林风眠的创作完全是西方化的,我非常喜欢他的风格,他留学期间毕加索、波洛克等人在西方是最盛行的时期,所以他接受了大量西方现代绘画的东西。他的花鸟作品是西方的静物,其所谓山水画绝对不是中国的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的境界、感觉、“三远”等他都没有,是典型西方风景画的造型。包括他的绘画过程,线条就是西方的一种硬笔线条,不是瓷器线条,瓷器线条能画出那种印,但是那不是中国画追求的,恰恰是中国文人画要避讳的。他的那种硬笔线条没有毛笔的书写性,没必要硬和中国元素贴在一起,他对绘画语言的本体意义的认识很深刻,在他那一代画家里根本找不到。

《国家画廊》:确实是这样,我觉得林风眠的创作形式受西方影响非常大,而他恰恰是用中国的绘画材料、工具来创作,我想林风眠这个现象对咱们现在想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会有一些启发。

张江舟:林风眠的绘画中含有大量的形式因素,他完全把人物符号化,弧线、直线以及各种几何形的组合和各种色阶反复的变换关系,实际上他在大量地追求一种抽象形式,在玩味一种抽象的形式。我感觉他的这种样式是离绘画本体语言最近的,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画家。

付京生:黄宾虹有一个观点,他认为多少年以后中国画和西洋绘画的画种会有一个趋同。吴作人也认为中国画和西洋绘画到高级阶段就是一样的,许多大师级的画家都有这样的看法,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张江舟:我觉得他们所指的趋同,实际上不是说样式的趋同,而是一种语言方式在更高层次上的趋同。实际上这个趋同我们已经看到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性和中国写意绘画的许多东西是趋同的。

付京生:既有趋同又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就是指既需要有独特性,又具有可以交流的通约性。

张江舟:其实现在有很多人认为画中国画没必要让外国人看懂,我们也不必参与这种观念争论,一争论就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好像我们又在谈中国画的转型,而实际上任何民族的艺术,在高层次上有一个共同的要求,这种要求一定是人类共通的东西,比如梵高的绘画我们能用中国人的心理去理解。

明清写意画里面形式的因素已经非常强烈了,笔墨就是一种形式,就是靠这种笔墨来传达意绪,这种形式和西方现代绘画在审美方式上已经很接近了。中央美院的邹跃进老师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习西方实际上就是一个“再东方”的过程,他就认为西方现代绘画实际上和整个东方的感觉很接近,而且也能找到大量受东方绘画影响的例证,像毕加索临齐白石,印象派参照日本浮世绘等就是一种学习东方的过程,而我们学习西方现代绘画就是一个“再东方"的过程,所以各种绘画应该可以找到共同点。

付京生:对,而且也会有一种碰撞,在碰撞过程中,蹭出艺术感觉的火花,如果不碰撞的话,可能就寂静而趋于平淡,就会没有生命力。

清爽源于自我

付京生:在看了你那批都市题材的作品后,我们都感觉非常好、非常振奋,但是会不会有人说它不是中国画?

张江舟:有,呵呵!那批作品我现在回过头去看还不够成熟,那条路子能否走得通我自己也持怀疑态度,但怀疑更多的不是来源于我自身,而是来自周边的环境,因为它和中国人多少年来形成审美的惯性偏离远了,就会看着不舒服,包括自己也感觉很陌生。但是这批画给我带来的新鲜感受令我愉快。

付京生:其实,这是社会转型期的问题,看着不舒服、别扭的是社会现实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而现实中确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你希望绘画符合中国人多少年来形成的审美惯性,但同时又让一个关心社会人文文化变化的画家怎么办?

《国家画廊》:许多同行和评论家都认为,在你表现都市题材的那批作品画面中鲜亮的光感透露出一种特殊的清爽、酣畅感,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同时作品中也洋溢着一种贵族气质。

张江舟:清爽也是一种审美形态,是我近期比较喜欢的一种形态。我也有意识的在画画过程中突出这种东西,这和我整个的审美观念的调整都有关系。我欣赏这种清爽、平淡、和静的因素有许多,一个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看法越来越趋于平淡;另外就是和大环境有关,一些当代文化的症结、弊端以及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心事令人疲倦,作为一个画家你唯一能不受制约的就是手中的笔、墨和纸了,以表达一下自己喜欢、向往的境界、感觉。在目前的笔墨形态上,我的淡墨、灰墨很多,重墨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只在画面中起到一种提神、醒画的作用,湿墨也相对比北方画家用得多些,因为湿墨会有一种很润畅的感觉,使自己的作品清润起来。

付京生:实际上我们谈贵族、高雅气质,和中国文化崇尚的“大我”意识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画家只有具有博大的胸怀,才会有这种“大我”的意识,不会纠缠于蝇营狗苟的事情。进而言之,没有大胸怀的人,也绝对宁静不下来,这是一个与对人、对社会现象、对艺术所进行的价值评估和审美判断有关的一个大问题。

张江舟:这确实与人的秉性有关。说白了我就是喜欢那种类型的生存态度,作品自然就会流露出那种感觉。比如80年代初期,中国画最时髦的一种是那种苦涩涩的审美形态,许多人物画家都那么画,我也那么画,结果到最后拿我的画跟相同风格类型的画家一比,人家“苦”极了,可我那就是“苦”不进去,这种故意的追求感觉很不到位。我知道自己骨子里没有那种苦涩的情怀,怎么画感觉都不对。后来我就往回拉,一拉回来感觉非常的自然、顺畅,这才是我的风格。

篇5: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只是老师对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上重新建构的活动。最近听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辛弃疾所写的词《清贫乐·村居》,由于教师较好地把握了文字与意境之间的结点,在“言”与“意”间找到了一个“象”,即学生的生活体验,将生活画面与文本画面合二为一。这样的教学不是一味地分析讲解,深入地挖掘情感内容,而是紧扣单元“话童趣,悟意境”的重点,从文字入手,以学生的语言表达为目的,把一幅幅生动美妙的画面变成脱口而出的语言,实现从文本到画面再到语言的多重建构。

一、从“特写镜头”到句子表达的建构

《清贫乐·村居》是通过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态度。应该说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乡村生活有所了解或者感悟,关键要看我们的老师能否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执教老师先出示“金秋、烟波、水乡、荷塘,夕阳、枫叶、灯火、月光”等词语,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江南水乡美丽的景色,悠远的意境已让学生触摸到了课文中文字所要表现的美;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时,老师顺势而为,让其读文本,说画面,寻找“特写镜头”:“我看到小溪边长满了葱郁的青草。”“我看到一个小孩在池塘边剥莲蓬。”“我看到一间矮矮的房子里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在亲热地聊着天。”学生在聚焦一个个特写镜头中七嘴八舌聊开了,从“特写镜头”到句子表达,“言”与“意”第一次重合,“象”由此而生。

二、从“分组镜头”到段落运用的建构

《清贫乐·村居》在写景方面,作者把茅檐、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景物组合成一幅清新的画面,淳朴、自然;在写人方面,作者把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

诗文中景、人以及透过景和人的想象补白等都是其中的分镜头,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画面展开想象,进行组块教学,将各分镜头画面拉长、扩展和丰富。把诗词中的空白点、模糊点、朦胧点一一地进行现代文的补充,既是很好的想象思维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字训练,还能加深对诗词意境的体悟。

这一切,既是作者之怡情,更是读者之体味;也是读者对作品的一次思想感情的升华。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词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言”,“言”中悟情。学生将一幅幅、一组组的画变成一段段话,在建构“诗”“画”“言”的活动中,实现“言”“意”的又一次重叠。

三、从“全景镜头”到短文复述的建构

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作者将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三小儿这些人物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副画面里,赋予了这些乡村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恰似一个美丽的桃花园,令人神往。在第三个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整体,认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全文的风景尽收眼底。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将这首词还原成一幅精彩的画面,学生说画中的人和景,先用最简单的话说景物的特点和人物都在干什么,然后再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以此在磕磕碰碰中,学生完成了他们的作品: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的、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了酒,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他们的儿子劳动的情景。大儿子在田间专注于锄草,二儿子正赶织鸡笼,只有顽皮的小儿子趴在地上随心所欲剥着莲蓬……学生如身临其境,感悟词人所表现的恬静安逸的农村生活。实现依据“全景镜头”到复述一篇短文的转变。这时,诗文的意境已进入,意思已掌握,还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全文意思,“画”与“话”合二为一,教学扎实而生动。

篇6:把工作变成表达自己的方式

一把剪刀、几段胶布、数根铁丝,经三宅智老师几个优雅而娴熟的缠绕、修剪动作,原本散布于桌面的玫瑰、多头小菊、惠兰、绿樱芋、绣球、红柳,在短短10分钟内。变成了一束紧致精巧、色调浓烈而不流俗、低调中透着高贵的心形捧花。这是三宅智老师为“情人节”主题即兴创作的插花作品。

完成作品后,三宅智将捧花插于瓶中,把制作过程中零落的玫瑰花瓣铺撒在其中一个花瓶周围作为装点。在她眼里,任何一瓣一叶都不能轻易丢弃,只要搭配得当,都能成为编织美丽的元素。

插花是一种表达内心的媒介

三宅智在日本插花教学与花艺设计界声望很高。“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我想用某种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特别强烈。”三宅智曾这样表述她喜爱插花的理由。插花是一种表达内心的媒介,不同的花草树木、花器和空间环境的组合,折射出作者不同的内在情感。

在进入插花界之前,三宅智从事了多年室内设计工作。后来她将日本华道草月流派传统技法和欧式插花艺术相结合,并融合室内设计经验,在1986年创立了“花空间艺术工作室”。之后又设立了“三宅智’花·事务所”,从事插花教育和花艺设计。二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CB国际插花艺术专门学校的高级讲师。

但是,当初三宅智并不曾想过把插花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插花是一种无法被保存下来的艺术形式,鲜花凋谢了,作品就不复存在。即便用相同的花材和花器,当时的心境也无法重现。”三宅智说。这种无法复制和无法保存的特点,让插花艺术充满了魅力,让人有不断去创作、去尝试的冲动。

三宅智如今每月都要在上海和日本两地间奔波,这缘自她与一位中国女人的缘分。2009年,留日多年、同样痴迷于插花的郭娟在上海创办了巴东尚艺术社,将日式和法式插花艺术引入国内。郭娟力邀三宅智老师来沪授课,三宅智欣然答应。“无论我做什么,三宅老师都愿意支持我。”郭娟说。早年郭娟在日本CB国际插花艺术专门学校修习花艺时,正是师从三宅智,两人因此建立了深厚友情与信任。

凡事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功利的目的,多半做不好

插花艺术在日本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也极为普及。日本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使得日本女性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爱好,因此都有一种“修习”的习惯。“这种‘修习’与中国人热衷读MBA或者学习英语这类功利性比较强的学习不同,完全是兴趣使然,目的在于修身养性。”郭娟说。“修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绘画、美容、器乐、插花是比较普遍的几种。当年旅居日本时,郭娟纯粹出于对花的喜爱而选择学习插花。没想到,此后便与花结下不解之缘。“凡事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功利的目的,多半做不好。”郭娟说。在兴趣驱使下,郭娟后来又到法国学习花艺,获得了高级花艺师资格。

回国后,郭娟感觉到中国与她出国前的样子大不相同了。她用“有点病态”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似乎所有人都很忙,都在算计得失。而在她出国前,年轻人喜欢谈论艺术和文学。创办巴东尚艺术社,一方面是想继续自己钟爱的花艺事业:另一方面,郭娟希望借由插花这种形式,让人们感受到“那些暂时看似无用的东西可以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插花,眼里只有花,是学不好插花的。”三宅智说。在三宅智的花艺生涯中。她对一切美的事物保持好奇,从电影、音乐、时尚、建筑、美术、料理、美酒中吸收养分,运用于插花。她对自己各个方面都很有要求,发型、装束、举止言谈,都保持得体和美好。在她看来,插花作品的感觉,就是作者整体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这都是统一的——插花这份工作,是三宅智对自我的一种诠释和表达。

在中国教学,三宅智有种很明显的感觉:中国学生学习插花的目的性比较强,而且似乎很快就能成为专业人员。很多学生来此,都抱有将来从事花艺工作的打算。这与日本女性学习插花的目的有很大不同。而且,中国学生会特别在意每一堂课能获得哪些看得到的进步。郭娟也很认同这种观点,“我常常跟学生说,不要计较于每一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些进步是无法量化的,要看整体的结果。”

插花,是一种审美艺术,一种自我充电的情怀,而美其实是最难教授的一门学问。往往是那些无法被量化的东西,恰巧是可以真正涤荡每个人的核心能量。

篇7: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1.认识不同的交通工具;

2.对交通工具进行简单分类。

在这个活动之前, 我们班已经进行《交通工具大集合》这个主题单元的教学;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常见的交通工具, 还学习了《沙漠中的交通工具———骆驼》。备课时我想:这个活动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将教材上展示的几种交通工具 (马车、轿子、汽车、轮船、飞机等) 教孩子认识一下, 并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地方行驶, 这样的设计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于是我将活动目标重新调整定位成:

1.丰富孩子对交通工具定义的理解;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为拓宽孩子对“交通工具”这个概念的认识, 我在百度百科中搜索了一下“交通工具”的注解。原文如下:“交通工具狭义上指一切人造的用于人类代步或运输的装置。如, 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火车、船只及飞行器等。其中也包括马车、牛车等动物驱动的移动设备, 从这一点来说, 黄包车、轿子、轮椅也可以算是交通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 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变化”。我还查了“交通”的注解。即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 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方式, 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

基于以上的学习, 我和同事们开展了讨论, 这样一个概念如何让4岁的中班孩子能够听懂并明白呢?再三斟酌以后, 我把“交通工具”定位成这样一句话:能够帮助我们将人或东西运载到另外一个地方的东西。

为了向孩子们传达一种广义的交通工具的认识, 丰富孩子们对于交通工具这个概念的外延。我特地从网上下载了很多各式各样广义意义上交通工具的图片 (如, 竹筏、火箭、鸡公车、斗斗车、滑竿、雪橇、飞机、各种汽车、自行车、三轮车、黄包车、轮椅、信鸽、垃圾车、洒水车、装甲车、婴儿车、马车、牛车等等) , 还设计了一张用于分类统计的图标, 预设了三种分类的标准:在什么地方行驶?有多少轮子?是现代还是古代的交通工具?为帮助孩子准确理解分类标准, 用图示的方法给孩子提示。用地面、水、白云的图示加问号表示问题:在什么地方行驶?用一个车轮加问号表示问题:有多少轮子?用小旗袍和背带短裤表示古代和现在的交通工具?

上课时, 我的活动设计如下:

第一个活动环节是动画儿歌导入:播放视频片段《交通工具》:

第二个环节是提问引发思考:

1.“小朋友,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 那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呢, 能不能说一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了交通工具的名称, 大多数是车子一类的)

2.“大家说了这么多, 那谁能告诉我们大家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叫交通工具呢?” (孩子们不说话)

3.“想一想, 你们说的那些交通工具都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呢?” (孩子们回答:交通工具都有车轮子)

4.“那骆驼是交通工具吗?” (因为前面已经上了沙漠中的交通工具一节课, 所以大多数孩子还是说“是”。) 我继续追问:可骆驼也没有轮子呀? (孩子们被困住了, 有的不说话, 有的窃窃私语)

第三个环节是抛出概念, 丰富认知。

1.我接着转换话题说“让老师告诉大家:什么东西可以叫做交通工具呢?就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将人或东西运载到另外一个地方的东西。大家想一想, 除了我们刚才说到的车子、飞机、轮船以外, 还有哪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们把人或东西运载到另外一个地方, 或从这里运到那里呢?”

孩子们一下又热闹起来, 有的重复着前面的回答, 有的在下边讨论, 我不断邀请孩子们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追问他们为什么?同时配合着他们的回答打出这些交通工具的PPT图片, 进一步加深孩子的印象。但其中有三种预设之外的答案引起了我的思考:

苏××小朋友说“还有我妈妈”;我先是一愣, 接着明白了她的意思, 于是追问:你妈妈为什么是交通工具?她说:“妈妈每天都背我上学。”我心里一想, 孩子的话很有道理, 她在认真地将老师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妈妈每天将孩子背着从家到学校, 不也是孩子的代步工具, 充当了交通工具的角色吗?但我又隐隐觉得把人当做交通工具不怎么合适。于是, 我没有对她的答案作评判, 只是说, “你很爱动脑筋, 想到了一个很特别的答案, 真棒!”

张××说:“还有菜篮子”。当我追问为什么时, 孩子回答:“爷爷用菜篮子把菜装着提回家”。李××奇说:“那还有撮箕也是”。我想想, 也有道理, 轿子、滑竿、手推车这些需要借助人力实现运载的装置可以算是交通工具, 那么菜篮子、撮箕不也是在一定阶段借助人力将物体运载到另外一个地方吗?听课的老师也开始了议论, 大家在惊讶孩子们思维的同时也对交通工具这个概念产生争议。因为, 一时无法判定孩子们答案的正确与否, 我不敢轻易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评价, 只能先肯定孩子们积极的思考, 而对他们的答案没有进行对错评价。

讨论之后, 我又给孩子补充了一些他们没有想到的交通工具, 如, 竹筏、雪橇、滑竿、信鸽、毛驴、溜冰鞋、扁担、独轮车等。

最后环节是自由判断分类。孩子们进入动手操作环节。因为有了前面争论的基础, 孩子们对分类还掌握得不错。

课后, 听课老师也进行了激烈讨论, 对于这节课我向孩子们拓宽概念外延引发争论和思考的做法大多数人是赞成的, 大家觉得将概念外延向幼儿介绍可以拓宽孩子对概念的认识。对于孩子提到的“妈妈”“撮箕”“菜篮子”是交通工具的观点, 老师们也进行了讨论, 因为“妈妈”“撮箕”“菜篮子”虽然本身不是狭义的交通工具, 但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确实承担了交通工具的角色, 并符合交通工具的概念所囊括的特有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 他们也可以算是一种临时的交通工具。不过, 大家还是建议, 我们班下来继续就这个问题开展探讨, 帮助孩子们明白, 有的时候概念在特定情景和时间下是可以实现转换的。

故事启发:孩子们在幼儿阶段认识和理解一些概念对于他们的思维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科学概念其实也就是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 孩子们在理解概念中需要积极思考, 在头脑中将概念和对象进行比对分析, 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特性。故事中, 孩子们正是因为积极理解“交通工具”这个概念, 才有了“妈妈”“菜篮子”“撮箕”是交通工具的认识。

篇8:把话题变成自己爱写的命题

“三自”中自拟题目最为关键,拟题的思维过程,同时涉及到立意。文题拟定了,立意也就基本确定(文章就有了灵魂),其他问题如定文体、选材等,也就显得简单了。所以,拟出一个好文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好的文题会产生“美目惹人,一见钟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激发写作者的文思,使之行文如泉水般喷涌而出。精于拟题的考生,就可以把话题作文转化成“自己爱写的命题作文”。

那么,如何进行专项训练,拟出一个既紧靠话题,又让阅卷老师看好,同时还能激发文思的好文题呢?

一、要善于向课文学习拟题艺术

课文是我们学作文最生动、最深刻的范例。我们潜心研究课文题目,就会发现作者在题目上体现出来的智慧和匠心。如《背影》简洁朴实,提点全文线索,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还暗示了文章独特的选材;如《永久的悔》发自内心,情真意切,读者一看文题就能感觉到作者的沉痛。《我家有女初长成》化用《长恨歌》中的“杨家有女初长成”,既富文采,又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女儿的怜惜之情。课文中名家多多,妙题多多,用心揣摩,收获多多。

二、了解常用的拟题方法

1、移花接木法

这种方法,就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片名、广告语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怀乡”话题——《常回家看看》,“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 一只小鸟的心声》:两题都引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

“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化用歌名,新颖生动。

2、形象修辞法

这种方法,就是有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问等修辞手法来拟题,使题目生动、美妙、贴切,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如:

“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

“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拟人,色彩鲜明,表意丰富。

“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效果,发人深省。

“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对偶,表意凝练,琅琅上口,抒情酣畅。

“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呼告,语气有力,振聋发聩。

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像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3、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如:

“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

“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

以上几个文题,或白云清风,或黑夜红尘,或星光灿烂,或浪花飞溅,或情思绵绵,或欢歌飞扬。其语言优美,形象鲜活,以有限的言词显露出丰富的生活意蕴,给读者创造出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很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让文章标题新颖、生动、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也就是说,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有一见即为之一震的感觉,但任何题目都要服从文章的立意,要“量体裁衣”,力求让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 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考场上的再三斟酌

只要平时训练有素,临考一般会有好文题,甚至妙题。但在考场上,还是要多拟几个题目(可在稿纸上以随意写,逐个精选)。其实“先多拟几个题,然后选定一个来写”,就是思维“先发散后聚合”的过程。而思维“先发散后聚合”正是作文运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拟题其实已经不只是拟题,拟题一旦顺利完成,要写的文章也就了然于胸了。

那么,怎么选定一个来写呢?举个例子:有一个同学为“阅读”话题拟了以下题目。

书籍·阅读·阳光//给我动力,我要飞//与大师对话//一书一世界//影响一生的半小时//爱书才会赢//将阅读进行到底

篇9: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关键词:聋生丧失听力,获取语言知识更难,探索多种有效途径,读说英语,可行有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使用这个工具最方便快捷的手段很显然就是听和说。常言说,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这就说明耳聋学生由于全部或部分失去了听力, 从而丧失了更迅速有效地接收外界信息的途径。而一门外语的学习对健全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对丧失听力的耳聋学生而言其难度就更是可想而知。在人们的想象中, 耳聋学生英语课程的学习可能只限于书面语言或手语。如果脱离了书面语或手语表达, 即便学了英语可能也等于零———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办法脱离这两种表达方式之外而清晰地用一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而若是再教他们学习英文的手语 (英语的手语与中国手语是不同的) , 又会再次增加学生本已很沉重的学习负担。在教学中,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我感到, 如果采取一定的有效手段, 再加上反复的强化练习, 聋生完全可以把英语学成像健全人的汉语一样不需纸笔、不需手势而能够“读”和“说”的真正的语言———虽然有些学生因某些原因发不出清晰的声音, 但你完全能够通过看他们的口形来理解和懂得他所表达的内容。首先, 教学实践使我觉得聋生完全可以像学习汉语拼音一样, 学习读写英语中的音标及掌握它们正确的发音方法, 通过学习掌握发音器官的发音位置及方法来学习音标, 做到能够读、写出这些音标。如果发音器官都已损坏, 至少也可以掌握发音的口形及发音位置, 从而建立音标与一定的口形或发音器官的发音位置之间的固定联系。你会极为惊喜地发现, 他们能够学会汉语拼音, 同样也能够学会英语的音标。其次, 在学会了音标之后, 就可以学习英文字母的发音。再次, 句子教学。读、说句子对聋生而言是一个相当艰难但又是经过反复训练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要学习“What do you do?I am a reporter.”时, 首先要将每个单词的读法都复习几遍, 牢记每个单词的读音, 然后可以慢慢地将单词一个一个地连起来读, 练习若干次后, 你就可以听到、看到他们所读或说的、发音或口形基本正确的句子。这时你就可以真正切身体会到, 聋生能够读、说可以让你听懂或看懂口形的汉语, 经过反复训练, 一样也可以读、说英语。再次, 学会了读、说的方法,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练习更为重要。这一点我是这样做的: (1) 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单词、短语和句子, 我都反复多次地教学生读, 会读之后让他们放下书本试着去说, 有残余听力的学生会容易些, 完全无听力的, 就尤其要注意观察他们的口形及发音器官的发音位置, 帮他们建立口形与语言单位的发音位置、发音方法的固定联系。这个过程相当艰难、漫长, 在不理解的外行人看来几近滑稽, 因为需要老师放慢速度, 放大口型, 放大声音地反复示范, 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2) 带学生多做看口练习。学完一定的内容之后, 我都要针对不同的语言单位进行看口训练, 由我来读单词、短语或句子, 让学生来辨别, 看老师读的是哪一个, 说出它们的汉语意思是什么,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内容。 (3) 让学生来读或说, 由老师来辨别他们所读说的内容是什么。这一点是很难的, 也是学生所胆怯、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尝试练习的。如果老师所辨认的与学生所读说的内容不一致, 就说明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语言单位的正确读法, 老师可以再进行纠正, 重新示范, 反复练习, 从而使学生又通过这种方法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再加以练习。当我们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 使他们敢于举手发言之后, 你就会发现, 他们真的很喜欢挑战, 相当喜欢这种方式的练习。这是最直接有效的练习手段。 (4) 常做“师问生答”的看口回答问题的练习。刚刚开始做这样的练习时, 没有听力的学生可能头脑中一片混乱, 这时可以先借助中国手指语的指式 (由于汉语拼音的全部指式恰好可以借来做英文字母的表达方式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所以我借用中国手指语的指式来表示英文字母, 但读英文字母的读音———如借用手指语a的指式, 而读英文中/ei/的读音) 将每个单词拼打出来, 使学生一边看老师口形, 一边借助手指语领会老师所说出的每个单词及语句的意思, 然后, 学生也一边用口语说, 一边用手指语辅助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经过反复的练习后, 学生就可以逐渐脱离手指语, 而只用口语来进行问答练习。这个过程完成后, 我们就可以听到或者看到学生比较顺畅地读说内容, 有了很浓的英语的课堂氛围。 (5) 进行学生互看口形的练习。无论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子, 学生都可以分组练习互相看口, 一个学生说, 另一个学生来做看口辨别的练习, 这样也可以很有效而迅速地促进学生看口及记忆能力的提高。

篇10:把自己变成一个精神上优秀的人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就是在老年人的智慧和年轻人的热情之间建一座桥梁。今天晚上,我感谢东南大学为我筑的这座桥梁,我现在感到在桥梁的那一端,年轻人的热情向我迎面扑来,我深感幸福。

今天,我想通过这题目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人生的主要体会。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是我今天不想跟你们讲书本上的哲学,而想讲一讲在我的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哲学。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想不开的人,经常有很多困惑,“生活哲学”对我起了很大作用。

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东西?我觉得是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人生的基本面貌,也可以说决定了他人生的境界,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价值观。你看重什么,人生中到底什么是值得珍惜的,是值得你去追求的,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问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身上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我想来想去,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就两个: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精神。

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我觉得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幸福,一个是优秀。幸福主要是生命的状态,一个人活得单纯就幸福,所以应该保护你生命的单纯;优秀是精神的状态,一个人有自己的头脑、有丰富的心灵、有高贵的灵魂,精神上就优秀。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不关心自己的生命,而关心物质的东西,大家都把金钱财富看得非常重要。当然,财富对个人和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但不能因此忽略生命本身的需要。欲望超过生命本身的需要,是痛苦的根源。其实,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的欲望是两码事,现在我们往往把两者混淆起来。

自然、爱情、亲情是生命必需品。那么,什么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呢?这一点应该从自然界来看,生命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在我看来,生命的需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外部的自然界,一个是人身上的自然,比如爱情、亲情。人需要有一个好的自然环境,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你本来就是自然之子,你就必须和自然有和谐的关系,这是人的根本需要。但是我们想想,我们现在有多少时间是真正跟自然交流?很少很少,大量的时间我们都是在社会上挣扎,在奋斗。

爱情、亲情是大自然给你的,虽然是很普通的东西,千百万年来都是这样,但我想这是生命骨子里的东西,是人类生活核心的东西。我觉得我这一辈子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光有两段,一段是我17岁进北大的时候,那时候是青春期,突然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漂亮的姑娘,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上大学正是恋爱的时节,但我想强调一点,不要人比人,不要看到别人恋爱了,你觉得自己没有女朋友或男朋友没面子,所以就去找一个,这个没意思;另外我想强调一点,恋爱是有质量区分的,应该要高质量的恋爱,恋爱应该能够促进两个人对生命的热情,能促进两个人对精神的追求。我谈恋爱是很晚的,但是很有成果,写了好多诗啊!因为你谈恋爱的时候,就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可爱,让她更喜欢你,所以那时候我使劲写东西。后来我有本著名的集子《人与永恒》,很多人都很喜欢,其实那根本就不是写书,是写给我女朋友看的,让她瞧我多深刻!

下面我转到第二个大问题,谈谈精神的境界。

精神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首先是智力属性。人最重要的智力素质是什么?大师们,包括大科学家、大哲学家的共识有两点:第一点是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品质里面最重要的要素,可以说是人智力生活的开端、动力。愛因斯坦是怎么走上科学道路的?据说他五岁的时候,父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他看到这个指南针总是会自己转,而且总是转到同样的地方,他就感觉非常神奇:“那时候我就感觉在事物内部藏着一个秘密等着我去把它找出来。”这就是科学探索的好奇心。

第二个重要的智力素质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你有了好奇心,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好奇,那你就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把未知的东西弄清楚,不能半途而废。

其次是情感属性。人不光要发展自己的智力,还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要有丰富的内心生活。如果你光是发展你的智力,那么你仅仅是一个思维的机器。我觉得,一个人看世界是受他内心丰富程度影响的。有的人内心很贫乏,他看到的世界绝对是很贫乏的,如果他只有功利的目的,那他看世界就只有一个功利的角度,他看不到世界的美,看不到世界的丰富。记得有一年我去海南三亚,那个时候三亚还没有开发呢,一片茫茫的大海,旁边就几个帐篷,我们就住在帐篷里面,感觉特别好,不像现在嘈杂得要命。一天,我站在海边出神,旁边来了三个人,一看就是做生意的那种。他们在海边看了一眼说:“这里什么也没有,就一滩水。”说完就走了。当时我挺震惊的,人眼中的世界真是不一样。泰戈尔说过一句话:如果我小时候没有听过那些童话故事,没有看过《一千零一夜》和《鲁宾逊漂流记》,那我现在眼中的世界就不会这么美好。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还是应该从自己的性情出发,不要把功利看得太重要。我认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而不是成功。你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哪怕你不成功,你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你的内心也是充实的。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只要你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功的机会总是有的,而且一旦成功,就是真实的成功,是有内涵的成功,而不是表面的成功。

好,两个小时了,要留点时间交流,就讲到这里。(掌声)

注:周国平先生在东南大学的演讲(有删节)

上一篇:公司财务计划书下一篇:一巴掌的爱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