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2024-04-23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精选7篇)

篇1: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计划 高二化学备课组

根据化学教学计划和考试进度要求,这次期末考试内容为高二化学选修四全部内容,内容多,时间紧。为了考出较好的成绩,针对教研室出题意图,针对重点复习。我们备课组作如下安排:

1复习时间:约为一周,即元月四号到八号。2复习内容:整册教材,四个章节。3复习重点:第三、四章。4复习过程方式:(1)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复习过程中,对准每个知识点,精选2到3个例题进行讲解,大概用3到4课时。(2)根据复习顺序讲解专题复习练习,特别是期中考试后的内容。(3)根据四个专题具体内容,精选三份练习题,期中考试前的一份,期中考试后的两份。针对学生弱点,加强针对性练习。抓住学生存在问题,精讲,并能延伸知识点,以求实效。

(4)针对学生调查反应,练习效果,出一分简单的概念性试卷,回归课本,增强学生考试信心。(5)指导学生复习方式方法,让化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6)最后一节课为考前指导:解决如下问题:a 教学生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b 如何挖掘题意,与知识点联系进行解题;c如何使答题规范优化;各种试题应答策略。

时间:2011.12.20

撰写人:高二化学备课组王伟平

篇2: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指导思想:一学期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和学习即将结束,而巧妙的复习工作是期末考试的有力保证,复习中我们会坚持“5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改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贴近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知识融合,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又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科学探究,突出学科特色,着眼终身发展。

二、整体复习计划: 章节复习,主要是知识点梳理填空、过关练习、章节练习、其中穿插部分考试, 检测学生复习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老师少讲多点评。

三、复习时间安排复习从1月11号开始。所有化学课的复习时间预计为7课时。

四、复习内容和方法复习一~六章。

重点:第六章:溶液的判断,溶质、溶剂的确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第五章复习。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第四章复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的判断化石燃料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第三章复习。重点:微粒的性质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组成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复习。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自然界的水

第一章复习。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基础知识过关。重点:已学内容中的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的过关 化学方程式的过关和整理 化学变化中的其它知识的梳理

五、具体复习方法:

1、梳理基础知识中,主要抓住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填、自己 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都能拿到基础分。记不住的重新记、多次 记、反复记,确保每个同学过关。

2、重点知识一定加大复习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非常熟悉解题思路和涉及到的 相关课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考试稳重、不失误、少丢分。

3、适当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信息题、实验探究题,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学生在迁移知识、运用知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方面的练习会 在平时讲课中多加操练,让学生适应这种考察方式,掌握答题技巧,尽量争取考出更 好成绩。

4、为了提高平均分,还应该准备一套针对差生的复习方法,计划在全班性复习的基础上,对差生“再炒一次回锅肉” ,所以我准备在复习时让全班同学都做到全面 复习的基础上,再给部分差生来一次“小炒” ,争取让他们“回味无穷” 。

当然,在实际的复习进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复习策略做适当调整,特别是 个别学生做单独辅导,让学生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具体安排如下:

周末作业(元9):张剑敏

第2、3章复习:奚红健

第4、5章复习:包纪林

综合复习一:郭红敏

综合复习二:江双清

篇3:期末复习的策略

杨明同学的这种学习干劲是积极可取的, 可谓是“紧张有序”。那么, 一个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元素和催化剂呢?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明确期末复习的人力资源因素, 从而确立孩子期末复习的能动性链接

可以说, 在期末复习中, 一方面需要跟着老师的“布置和要求”走, 这是由于老师的主导作用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 老师组织的期末复习是按照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面向一个班级的一般水平而言。这种复习安排既有其广泛性, 也有其局限性, 主要是个体针对性有所欠缺。为此, 有些细心的老师就会准备几套复习方案, 以分给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使用。比如, 复习题就分为基础卷、达标卷、提升卷三个部分。即使是这样, 老师所解决的的也也只只能能是是期期末末复复习习中一个层面上的问题, 而不能够对每个孩子做到面面俱到。因此, 在认真接受老师指导的同时, 家长有必要发挥自己在孩子期末复习中的帮扶作用, 为孩子能够进行持久有效的期末复习护航。加上孩子本身, 于是就可以形成一个“孩子自我推进+教师指导+家长协助”的期末复习链接。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期末复习计划

这个计划可以由孩子采用适当方式自己提出。先口头的、简单的, 再书面的、具体化的, 经过家长熟悉和了解, 最后可以交给科任老师把关审核。

计划应该体现以下信息:

⒈突出目标性。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描述。一个明确的复习目标应该有两个基本的承载功能:复习进行中的方向标以及复习效果的“对照单”。其中, 我们又可以将这些目标归类和细化, 有期末复习总体目标, 各单元或称章节的复习目标等。对于这些复习目标, 一般可以在老师有序的指导下制定完成;当然, 学生或家长还可以参看一些正版的相关学习辅助资料予以获取和充实。

⒉突出知识整理的系统性。一是能够分类整理, 分类的标准或依据一般是对某一类相关特征问题的解答。当然对于一册课本来说, 可以按照一章 (一单元) 来做整理;二是知识整理中要突出“四个特性”:基础性、重点性、疑难性、针对性。我们要学会把一个系统的知识点摆出来, 接下来有必要明确一下哪些是基础知识, 哪些是重点内容, 疑难点在哪里, 它们是如何表述和反映的, 我们又如何去把握它们, 这些问题在复习进行中都需要孩子们动脑筋思考。而“针对性”, 就是要求孩子们能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的不同, 做好“查漏补缺、有的放矢”的复习文章,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三是注意知识整理上的规范性。不管是哪一门功课的复习, 我们都要注意按照知识本身的发展序列和表述要求做好规范性整理, 从而可以培养孩子有序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优化复习效果。

⒊突出复习题的针对性。这里分两个层面来阐述:一方面, 对于老师给出的复习题, 一个聪明的孩子可以向老师提出哪些事自己可以免做, 哪些类型的题目需要加强练习;另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在选择复习题时, 一定要加强针对性, 对于还没有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来说, 这方面的题就有必要多加强训练, 而对于那些“超级难”、自己连一点风都摸不着的“偏题怪题”, 也就没必要花费什么精力去“啃骨头”了。

⒋在期末复习中, 不要忘记了阅读课本。在很多情况下, 甚至是一些老师, 往往是新课一上完, 书本就扔得老远, 取而代之的就是成本的练习册和考试卷, 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试想想, 在期末复习中, 孩子们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口头讲解或“忽悠”一下, 相比让孩子们自己去翻阅课本做再学习再认识来说, 后者就会凸显主动性和深刻性了。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强烈的信号:要想解好题目, 一定要学好课本上的基本知识, 课本就是我们解题的钥匙。

⒌复习措施既要守住主要的、有效的, 又要能够灵活多样。教无定法, 但有章可循。就一个班级而言, 其科任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稳定性;就一个学生而言, 其学习方法同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固定性。因此, 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引导孩子审视和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 使之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得到丰富和发展;二是恪守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 并以这些为主, 灵活地结合其他方式提升学习效率, 既能学法兼收, 又能换一下思维方式, 相得益彰。

⒍进度表的安排要详尽严谨。复习进度表重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间安排表, 二是复习内容安排问题。用一句话来说, 就是什么时候该复习到什么知识内容得有个明确的安排或规定。这是整个复习策略中的重点问题, 它就相当于一根指挥棒, 因此要细心制定, 做到科学合理。它可以在老师、家长、孩子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予以敲定。

三、复习质量要及时检测, 适时改进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复习效果如何, 其做法通常是采用解答问题或考试的方式来实现检测的。这样做可以继续做一下“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做到再巩固再提升。当然, 当学生经过大量的复习工作还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和进取心, 多帮助其分析失利或“学而不得”的原因, 要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 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 取长补短

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功率。因此, 要积极鼓励孩子多将自己的所想所学同人交流, 在老师师那那里里获获得得有有效效的的点点拨拨和和指指导导, , 在在同同学学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交换, 在家长那里获得欣赏和安抚, 等等, 学生学法上、信息上、心灵共鸣上就会弹奏出一首和谐奋进的交响曲。

五、家长及时为孩子的功课复习排忧解难

篇4: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01

自己一直关注着化学教学类专业期刊,也常常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中被转载的论文及数量做一些研究。《中学化学教与学》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2010年,《中学化学教与学》被转载的刊物数量继续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黑马”,其中《化学教与学》就为一骏。本文仅对《中学化学教与学》的栏目及被转载的刊物做一介绍,并谈谈自己对《化学教与学》的感受。

一、2010年《中学化学教与学》栏目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是一本月刊,2010年共开设了13个栏目,分别是:专题、前沿视点、课程教材、教学新探、课例评析、实验天地、教学设计、问题研讨、教师发展、备考指导、解题方略、考试分析、数字化教学,其中常设栏目有六七个。

专题栏目每一期为一个专题,第1-12期分别为:苯酚的实验研究、情感目标的达成、学案导学、概念图应用、生成性教学、有效教学、教学评价、手持技术应用、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平衡、高效试卷讲评策略、化学教学生活化,这些专题有些是知识层面,有些是操作层面,有些是教学与评价层面,有些则是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专题的大小不一,层次不一。专题栏目有时体现出时效性,更多的则是编辑的选择性或“随意”性。

二、 《中学化学教与学》2010年被全文转载的期刊

2010年《中学化学教与学》被全文转载的刊物有50种,全年被全文转载共245篇,其全年被全文转载3篇以上的刊物名称及篇数统计如下。

2010年被全文转载2篇的刊物(刊名括号内为该刊出版地)有:教育导刊(广州)、中国教育学刊(北京)、中学生数理化(郑州)、现代教育科学(长春)、教育科学论坛(成都)、吉林教育学院学报(长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昆明)、山东教育(济南)、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海)、教育学术月刊(南昌)、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福州)。

2010年被转载1篇论文的刊物有:现代教育论丛(广州)、中小学电教(长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北京)、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广东教育(广州)、基础教育参考(北京)、学苑教育(石家庄)、中学生理科应试(哈尔滨)、当代教育论坛(长沙)、考试(北京)、福建教育(福州)、学生之友(哈尔滨)、科教文汇(合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呼和浩特)、教育与教学研究(成都)、教学研究(秦皇岛)、中国教师(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北京)、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通化)。

由于《中学化学教与学》是化学教学专业期刊,其被转载的对象首选的是化学教育教学类专业期刊,如《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化学教与学》,其次是理科类教学期刊,如《教学仪器与实验》《实验教学与仪器》等,再其次是综合类期刊。从《中学化学教与学》开设的栏目来看,关注的是教育理论、教学实践、课程、教材、教法、实验等,因而被转载的刊物相应栏目的文章会受到《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重视。

三、 《化学教与学》受到《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青睐

由著名化学家戴安邦题写刊名、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化学教与学》创刊于1998年7月,2010年由自办发行变为全国邮局发行。伴随发行渠道的拓宽,该刊也进入了《中学化学教与学》的视野,从2010年6月起,《中学化学教与学》开始全文转载《化学教与学》的文章,6月至12月共转载了11篇。11篇,已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这说明《化学教与学》在业界是有影响力的刊物,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指导中学生学习化学和研究中学化学教育规律的实用性及指导性的刊物。

我了解《化学教与学》是在1999年初,以前只知道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化学学科教学论的团队实力强大,经常拜读该团队老师的文章,后来听说他们创办了一本《化学教与学》杂志,便索要了几本,我读后感觉《化学教与学》有一种朴实感和厚重感,这种朴实来自于该刊依托于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密切联系,厚重源于该化学学科教学论的团队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领先地位及为刊物策划的人们。当时我就想,《化学教与学》会走向成功,会赢得读者,自己开始用心关注《化学教与学》,也开始为该刊写稿。自己的一篇《做高素质的化学教师》文章发表在《化学教与学》1999年第12期上,从此自己便和《化学教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化学教与学》成熟了。从《化学教与学》目前开设的主要栏目来看,该刊关注着最新的化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案例,最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成果、化学实验探究案例、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法;关注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及高考动态;关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教学的整合;关注化学学科的新知识、新成就和新发展以及STSE教育资源等。《化学教与学》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倾情和给力。

篇5:高二化学期末复习方法

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考试考查的重点,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扎实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好复习方向,展开有效的复习,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使成绩稳步提高。

对于基础知识,第一步就是要抓住课本知识,直至完全掌握,这是需要认真完成的一步。通读必修1的教材,及时发现自身的疑点、盲点,找到做题总失误的症结所在,从基础开始巩固,针对疑点和盲点进行学习,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

课本上的知识一般简单容易记住,但是又比较零散,所以第二步就是要学会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全面的知识网络,从而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比如,进入高中,与初中化学实验衔接,最先学习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是贯穿必修1始末的,实验的复习力求全面并且要抓住重点,这就需要总结。必修1涉及的实验内容有常用的化学仪器、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重要物质的制备方法、重要物质及离子的检验、简单实验的设计探究等,一部分内容在第一章第1节中,还有很多零散分布在各章中,如第三章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Al3+、Fe3+、Na+、K+等离子的检验,第四章中制氨气、H2SiO3胶体的方法,SO42-、Cl-、NH4+等离子的检验,还有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二氧化氮被水吸收也可应用到实验设计探究中,因此自己要主动去从课本上总结出有关实验的重点知识,整合完成后进行综合复习,才能收获不错的复习效果。

再比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必修1主要涉及钠、铝、铁、硅、氯、硫、氮七种元素,可以以每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为核心,构建物质转化的网络,帮助学习与记忆。当然也可以从原理分析、实验探究、性质归纳、实际用途等方面建立表格,整体复习这些重要物质;也可以把相似物质进行对比记忆,如Na2CO3和NaHCO3,CO2和SO2等,复习方法是多样的,根据复习内容灵活应用即可,这样还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复习效果。

精选习题

选题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题目选择好了,才能有针对性进行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提高效率的目的。

首先题目一定要由简入深,前部分简单的题目可以有效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后部分的题目可以稍微综合,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进行专题练习时,先选择考查双基应用的题目,这部分过关以后再进行考查综合能力题目的练习,如此才能循序渐进,使自己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拿化学计量来说,物质的量等核心概念作为学习化学的必要工具,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主要在概念辨析及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相互之间关系及其简单计算、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等等。

其次,选题还要注意类型全面。不能只进行传统题型的练习,一些新情景下的新题型也要加入练习。加强情景下的化学知识的运用,减少机械记忆的学习,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某高考题中,题目以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基本情景,第一小问考查的是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新教材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很多题目采用了这类情景设题,可以增加这类习题进行多加练习,了解其规律,就能掌握解题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还有助于学生去全面把握知识网络,丰富答题技巧,增强解题能力。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解题过程中注意深思熟虑,所做每道题目都要进行准确叙述,计算过程全面,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格式语言等,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篇6:高一化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1.贴有下列危险品标志的药品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A.6剧 B.4遇湿易燃物品 C.8腐蚀品 D.6有害品(远离食品)

2)理解过滤和蒸发的原理,能够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对应的混合物。

2.下列关于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使溶液稀些,以保证食盐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3)结合具体实验现象,能说出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模仿完成教材中的萃取和分液实验。

3.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4.欲萃取碘水中的I2 ,不能作为萃取剂的是

A.苯 B.酒精 C.CCl4 D.汽油

5.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分离方法一般有过滤、蒸发、蒸馏……,欲把碘从碘水中分离出来,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现象

接着可用 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操作时用到的化学仪器叫 。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4)能够识别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和分液过程中使用的仪器。

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8.下列仪器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的是

A.烧杯 B.蒸馏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

5)能够说出检验SO42-的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并能独立进行有关的操作。

9.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1mol微观粒子集体的规模大约是6.02×1023个,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2)知道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是粒子数目、大小和距离。通过绘制微观模型图,理解三个因素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积的意义,能够说出气体的体积与粒子的数目、温度、压强的关系。

10.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科学上用来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B.标准状况下,22.4LCCl4是1mol

C.1mol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硫酸钠分子

D.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

3)能够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知道特定条件下,其数值约为22.4L,条件改变,数值将发生改变。

1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

4)知道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能够说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

13.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 将10.6 g Na2CO3 溶于100mL水中

② 将28.6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

5)能够进行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领会上述各量之间换算的关键是经过“物质的量”这一“桥梁”来实现的。

1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4℃时2.7mL 水 B.2.24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下)

C.6.02×1022个氯化氢分子 D.4.9g 磷酸

1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3 B.CH4 C.COD.N2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17.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A.5 : 2 B.3 : 1 C.15 : 2 D.1 : 3

18.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质量

6)知道定量配制溶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精确度要求,选择所需仪器,独立完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只要求会配制没有明显热效用的溶液)。

1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 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3)乙学生:用10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7)知道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0.实验室需配制一种强酸溶液500mL,c (H+)=2mol/L,下列配制方法可行的是

A.取100mL5mol/LH2SO4,加入400mL水

B.取200mL5mol/LHCl,加水稀释至500mL

C.取100 mL5mol/LH2SO4,加水稀释至500mL

D.取100 mL5mol/LHNO3,加水稀释至500mL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1.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标准: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

22.下列物质既是钾盐又是无氧酸盐的是

A. KCl B. K2SO4 C. Na2CO3 D. KOH

3)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3.浊液、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A.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 能不能透过半透膜

C. 能否透过滤纸 D. 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2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溶液 D. NaCl溶液

2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透过滤纸

C. 豆浆是属于胶体

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是大于100nm

4)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6.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A. 萃取 B. 蒸馏 C. 过滤 D. 丁达尔效应

27.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电解质的概念是离子反应的基础。

28.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SO4 B. Al C. 石墨 D. 蔗糖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9. 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H+和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3)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其表达方式是离子方程式。

3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OH- + H+ === H2O 表示的是

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B. Ba(OH)2 + 2HCl === BaCl2 + 2H2O

C. Cu(OH)2 + 2HNO3 === Cu(NO3)2 + 2H2O

D. KOH + HCl === KCl + H2O

3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Na+、H+、CO32-、Cl- B.Na+、Ba2+、Cl-、SO42-

C.K+、 H+、SO42-、OH- D.Ag+、Al3+、NO3-、H+

32.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哪种离子数目会减少

A.CO32- B.Cu2+

C.SO42- D.Ba2+

3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OH- + H+ ===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 + 2OH- === Mg(OH)2↓

3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C和CuO混合高温加热 B. K2SO4溶液和 MgCl2溶液

C. Na2SO4 溶液和盐酸 D. NaOH溶液和Fe(NO3)3溶液

4)会写常见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3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OH === Na+ + O2- + H+ B. FeCl3 === Fe3+ + Cl3-

C. Ca(NO3)2 === Ca2+ + 2(NO3) 2- D. H2SO4 === 2H+ + SO42-

5)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36.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32-+2H+=H2O+CO2↑

B.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2Fe3++3H2↑

C.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32-+2H+=H2O+CO2↑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H++OH-=H2O

37.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写出所用试剂及离子方程式。

(1)Na2SO4溶液(CuSO4)

除杂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2)FeCl2溶液(CuCl2)

除杂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3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按要求回答问题。

(1)稀硫酸、稀盐酸

①可选用鉴别的试剂有(填编号) 。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Ba(OH)2溶液

②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9.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2)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并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

40.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

A.PCl3→PCl5 B.MnO4--→Mn2+ C.SO3→HSO4- D.CO2→H2CO3

41.某元素从化合物中被置换成单质时,该元素的变化是

A. 一定被氧化 B. 一定被还原

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42.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箔的反应是:2Fe3++Cu === 2Fe2++ Cu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u是还原剂,被腐蚀 B.Fe3+是氧化剂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4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

(1)在制备下列三种气体时,盐酸起什么作用:(填序号)

制备H2 Zn + 2HCl == ZnCl2 + H2 ↑ 盐酸起 作用

制备Cl2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盐酸起 作用

制备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盐酸起 作用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3)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44.糕点等食品包装入一个类似干燥剂的小袋――脱氧剂。其作用是吸收氧气,使食物因缺氧而不变质、发霉等,从而长期保存食品。铁脱氧剂就是利用铁易被氧化的性质来吸收氧气,最终产物是Fe2O3∙3H2O。有关反应如下:

① 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 2Fe(OH)3==Fe2O3∙3H2O

(1)以上反应中,从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包括 和 两种类型;

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看包括 和 两种类型。

(2)反应中作氧化剂的物质有 ,反应中Fe(OH)2是 剂。

4)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4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金属冶炼 B. 石灰水粉刷墙壁 C. 食物腐败 D.燃放鞭炮

46.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Na、Mg、Al、Fe、Cu等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等);了解钠的保存;钠与氧气、钠与氯气、钠与水的反应。

②了解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征(如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利用镁的化学性质归纳金属的共性。

③能描述铝的的物理性质,了解铝与氧气、酸、盐溶液反应及其铝与强碱溶液等化学性质;知道铝的常见用途。

④了解铁的物理性质,认识铁的化学性质。了解铁与水反应。

47.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8.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49.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碳酸钠 B.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碳酸钡

50.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是

A. K B. Mg C. Fe D. Cu

5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②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③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铜 ④金属钠有强还原性

⑤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钠的化合价显+1价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理解化学计量数比就是物质的量的比,能根据关于物质的量的比例式进行计算。(略)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几种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认识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理解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等的反应,知道过氧化钠的用途。

②了解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氧化铝与酸、强碱反应的性质,掌握知道氧化铝的一些用途。

③了解铁的氧化物FeO、Fe2O3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52.现在MgCl2、AlCl3、CuCl2、FeCl3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氨水 B.AgNO3 C.NaOH溶液 D.NaCl

5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 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D. 硫酸钠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54.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是白色固体,和¬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

B.Na2O2具有强氧化性

C.Na2O有漂白作用

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含氧酸盐,都是碱性氧化物

5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 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a2CO3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56.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

2)了解几种金属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金属氢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①掌握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了解氢氧化铝与酸、强碱反应,知道氢氧化铝受热分解(难溶性氢氧化物受热分解)等性质。

②了解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得。氢氧化亚铁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氢氧化铁。

57.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D.氨水

3)了解常见几种盐的性质。

①知道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

②能根据盐的通性,认识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等化学性质。掌握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

③知道用可溶盐与氨水制备氢氧化铝。

④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理解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以及Fe3+和Fe2+的相互转化。了解Fe3+的检验、鉴别方法。

58.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供氧剂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D.明矾:净水剂

59.下列各试剂中,不能用来鉴别Fe2+溶液和Fe3+溶液的是

A.NaOH 溶液 B.盐酸

C.NH4SCN 溶液 D.KSCN 溶液

60.下列有关Na2CO3与 NaHCO3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B.碱性:Na2CO3 < NaHCO3

C.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 NaHCO3

D.Na2CO3与 NaHCO3可相互转化

61.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二者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 . 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则不能。

62.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铁丝置于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63.在FeCl2、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除铜粉外,还有少量铁粉则滤液中

A.肯定有Fe2+,可能有Fe3+ B.肯定有Fe3+,一定没有Cu2+

C.肯定有Cu2+,一定没有Fe3+ D.肯定有Fe2+,一定没有Fe3+和Cu2+

64.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NaHCO3比Na2CO3稳定

B.在水中NaHCO3比Na2CO3溶解性大

C.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比Na2CO3多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5.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③① B.③② C.①③ D.①②③

66.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1)A是 ,B是 ,C是 ,X粉末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67.Fe(OH)2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Fe(OH)2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获得白色的Fe(OH)2沉淀,可以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 常采用 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 溶液液面

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4)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都有焰色反应,能够说出Na、K的焰色反应现象。

68.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了解合金的种类和性能与成分有关。

①能说出青铜的主要成分,钢的主要成分。

②能列举出铜合金、钢等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6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70.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篇7:初三化学上期期末复习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1—7单元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化学用语等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它们解释化学充化的现象。

2、通过“活动和探究”、“实验和探究”的专题复习,学生获得能够通过自已的探究活动,然后根据活动的现象或事实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更加明确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应如何将科学探究法应用到学习中。

3、通过复习几种重要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探究,明确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指导学生将化学与生活、生产和实际联系起来,加强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解释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方法:

第一步是章节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让学生对教材有整体感知,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第二步是专题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

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如:基本概念专题、常见物质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等。

第三步是模拟测试。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期末模拟试题,进行模拟训练,至少进行3次模拟训练。训练学生做题的速度,规范答题的格式。传授相应的答题技巧。

四、复习进度安排:

1、1月7日开始复习,7日到16日,完成单元知识梳理。2、18日到20日专题复习。

上一篇:雷锋电影读后感1500字下一篇:lru算法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