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

2024-05-12

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精选8篇)

篇1: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

来源:

http://

新闻背景: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大学校长提出的“蓝领论”和“创新人才说”曾一度在传媒上引起轰动。8月26日,在四川大学100周年校庆期间举办的“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又有一些学者和大学领导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蓝领人才”。

主编提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趋于多样化。大学的培养目标不能简单地以“蓝领”或“白领”而论。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研究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归纳的问题。本刊设此栏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各家争鸣,各抒己见。

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必须为社会培养人才、必须为社会服务,但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服务社会,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今年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比较激烈,反映了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在一些大学职业化倾向不断凸显的今日,从社会分工与大学性质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的问题,抓住机遇创造机遇,革新我们的大学,实乃当务之急。

职业化是办学的误区,大学培养的应是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前几年,一些大学热衷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办成了技工学校。大学以育人为核心,技校以培训为己任,两者的分工本来相当明确。大学的职能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培养目标可以有层次分类别,但如果不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根基和灵魂,大学与工厂、商店、机关还有什么区别?

大学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高深学问”(advancedknowledge)积累的产物,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师生的主要活动围绕高深知识而展开,工作对象也都是高深知识。高深学问是大学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之一。学生进来求学,必有一定的宗旨,学生必须明白,“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这种理念,在很多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体现。当然,人们对此也有过长期的争论,主流的意见是:大学就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大学的职能是培养具有高深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职业人才。培养职业人才是职业院校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任务。职业学校更多地是面对目前、面对现在,而大学面对的是未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的大学只是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

近年来,社会似乎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则表现出日益轻视的倾向。大学日益明显的职业化倾向,虽然给大学带来了一些暂时的好处,如缓解了办学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强化了竞争力等,但这些“好处”绝不是大学发展的机遇,而是潜藏的危机。

许多国家大学的情况都表明,职业化行为的增多,必然助长办学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课程设置的商业化、实用化倾向使大学行为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必然会阻碍大学服务职能的发挥。以美国为例,从1970年以来把哲学列为主修科目的大学减少了41%,把历史列为主修科目的大学减少了62%。结果,在虚假的“服务”名义下,滥发、兜售文凭的低质量教学充斥了美国的大学校园,大学批量生产出了片面发展的“空心人”(有些科技知识而缺乏人文素质者)、“边缘人”(有些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者)。西方大学教育职业化、技工学校化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准职业化的、培养“螺丝钉”的单科院校的发展模式也值得反思。20世纪50年代,我国模仿苏联的单科性学院教育模式,虽然大大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但其代价也是昂贵的:“专业”技术队伍壮大了,社会却正在失去独特的创造力,面临着创新型人才奇缺的严重危机。

求学问是才能树人铸魂,引领未来是大学灵魂

大学应该且只能通过“求学问是,树人铸魂,引领未来”来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求学问是,是大学与技工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树人铸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核心要素,而引领未来,是“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这一原理在大学领域的体现。

“引领未来”作为大学的职能,有久远的传统根源。当然,大学“引领未来”职能在总体上的明朗化,还是今日的事情。从当前社会分工的需要看,大学必须本着超脱的姿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首先,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而大学教育不能仅仅一般性地定位于“面向”未来,还必须具有引领未来的气魄和实力。其次,社会离不开大学的反省、批判和引导。国家的未来在大学,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也只有引领未来,大学才能找到存在的理由。第三,大学只有定位在引领未来,才能摆脱目前面临的质量、效益等诸多困境,优质高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一句话,引领未来,是大学服务职能的真义所在。

引领未来需要塑造新人,塑造新人离不开求学问是。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独立思考能力薄弱,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学生素质的格式化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

首先,我们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格式化”了,缺乏创新素质。其次,大学的教学正在背离高深学问的性质。重视实践能力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在大学应该学习操作原理,体验关键操作,但不是重复每个程序化的细小环节。然而,最让人担心的是,现在越是热门的专业越有技工化的倾向。比如说IT专业,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这个热门专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合格的师资。IT专业的基础是应用数学,然而,很多学校并不具备合格的应用数学教师。一些IT专业的导师甚至一招来研究生,就直接送他们到公司实习,让他们在公司接受训练。短期看,这部分学生的确上手很快,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后劲明显不足。

当然,大学有大学的苦衷。一些学校认为,解决就业难就必须培养“上手快”的毕业生。其实,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人才资源的配置协调问题。对大学而言,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应通过技工学校化,而应通过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来实现:大学生不能仅仅成为就业机会的消耗者,更要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比尔·盖茨与他的IT帝国、英国领先全球的创意产业,都说明只有创新型人才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要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就必须实现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根本性转向,即从适应性教育、守成性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超越性教育的转向,从格式化教育、技工学校式的教育到个性化、人性化和求学问是教育的转向。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未来5至10年所需要的人才,不能简单地跟着流行的社会风气走。恰如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不是温度计,不是风向标,不可能对社会每一种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带给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的欲求,但却是社会的需要。中国社会真正需要大学作出贡献的,不是职业化,而是通过求学问是,通过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以创新的方式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人才。

开拓大学革新之路,有待制度和观念的再创新

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积淀、学科分布,每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思维和办学特色,并对创新型人才有独特的理解。笔者以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独特精神,有自成体系并按个人领悟重组过的渊博知识或高深学问的人,是实现了知识的个性化、结构化(知识的个性结构化)的人,是能做到“君子不器”的人。知识的个性化,才有特色,才有不可替代性,而只有知识的结构化才能释放功能,才能创新。据此,华东理工大学作为我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已逐步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产业、学科和社会精英”的高水平大学。“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成为我们的共识。尤其是,对“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的思考和探索,已初步成为我校求学问是,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过程思想”是在我校的学科建设与办学理念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我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选择。强化过程,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传统与现实定位。我校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科型学院“化学工程”,到研究型大学“过程工程”,再到“过程思想”的学科与理念进化。

化工是典型的“过程工程”学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布局,我校首先在学科发展上从化工走向“过程工程”,并以此建立了优势学科体系。之后,根据过程工程的共性规律,将其中蕴含的过程思想拓展至商、文等门类的学科领域。如今我校的多学科发展,都渗透着强烈的过程思想。这不是表层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办学思路的拓展。重视学科中的过程研究、重视过程思想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渗透,是我校教育、教学与研究的特质所在。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思想”的具体内涵主要由7个方面构成:第一,在人类活动中,过程与目标同等重要。第二,成才是“从做中学”的过程,人才素质在过程中养成,业界精英在实践中塑造。第三,重视确定目标后的过程,重视理论引导下的实践。第四,强调关于过程的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策略、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训练与教学。我校的很多学科,如:放大、制程、调控、集成、组装、优化、发展与评估、社会工作学、金融物理、数模、语言技巧等,都是在“过程”理念的统摄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五,“化工”是促进社会、工业、农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而“过程”是促进目标、理念、价值、兴趣实现的关键基础步骤。第六,过程思想凸显过程及其操作在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强调人的体验及实践在人生定位中的重要作用。第七,过程影响目标,实践丰富理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

我校非常注重对人类活动过程方面的研究与教育,明确强调以“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为基础,建立优势学科体系,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发展,在过程中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勤奋求实、励志明德”鲜明特色的一代创新人才。对过程思想的重视,是对当代社会只重目标的极端功利主义行为的校正,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对高深学问的回归。今后,华东理工随之而来的是大“过程工程”、“全面工程教育”(TEE)等理念向全校更多学科领域的渗透,是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实践在全校的深入展开。(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钱旭红 华东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 潘艺林)

《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2日第3版

篇2: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

应注意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学是为表现自己的教学成绩,还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急于出“成果”,教学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其中最常见的是带给学生思想上的混乱,没有艺术标准,没有规格,不能正确表现音乐,长此下去,养成演奏上的一些坏习惯,最终反而扼杀了学生的才能。要防止学生学习的各阶段之间的脱节。学生学习的各个不同阶段,是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面,或必须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如初学入门阶段,要有正确的方法和路子,走好第一步,一定要打好技术基础,同时不忽略音乐方面的培养,要接触不同风格和各种音乐,加强音乐方面的理解和表现。

全面培养才能。学生的成长包括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修养,而后者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前者的提高,我们的学生往往只注意专业方面的提高,缺乏全面知识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有的学生专业很好,也有才能,但由于长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只知道一味地练琴、唱歌,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的专业就上不去了,因为综合素质太差,影响了他对音乐的理解。有的学生虽然在校时音乐方面才能并不十分突出,但由于重视加强各方面的知识修养,最终却有更大的潜力。因为其他艺术门类直至文学、诗歌等,都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学生从未看过印象派的画,对印象派的音乐就很难理解,就不可能把声音和光、色彩更好地联系起来。看到欧洲的古典建筑后,我们会对古典音乐的曲式、结构中所体现的力量和平衡有更好的理解。多看一些好的绘画和雕塑,会更加丰富在音乐的线条、层次以及颜色方面的想象;而如果能领会到中国水墨画中的淡雅的情趣,就能更好地找到古典民族传统乐曲中的朴素韵味。

篇3:一流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 可能需要回顾一下历史。在大学的起源阶段, 也就是中世纪的大学, 通常只有四个学科:医学、法学、哲学和神学。医学解决人自身的问题, 法学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而大学真正的灵魂还在哲学和神学。我们现在读中世纪的那些神学著作, 可能觉得极其烦琐、极其枯燥, 但是其中蕴涵着很深刻的哲学思想。中世纪大学里的那些大哲人, 留下的遗产是最丰富的。

欧洲办大学办得最好的要数德国。德国人认为, 大学就是要研究高深学问, 要引领全社会的精神生活。德国大学有一个特点是“寂寞”, 高深的学术一定是寂寞的, 不能天天上电视。学问的意义未必彰显于当时, 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被人们认识到, 学者要能耐得住寂寞。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术独立, 大学追求真理, 不是说谁的钱多谁的真理就多, 大学里的评判标准要与社会上的有所距离。因为有了学术的寂寞与独立, 大学才能站得更高, 想得更远, 才能引导人类精神世界的进步。

因此, 在现代以前, 大学的目标就是培养懂得哲学思考的人, 或用吴宓教授的话说, 就是“博雅君子”。这种思想在中国有很大影响。比如, 北大蔡元培校长的大学理想, 主要就来自德国的洪堡。蔡先生改造了北大, 要求学生们研究高深学问, 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他甚至把北大的工科、法科都划出去, 不要了, 送给北洋大学。因为他认为大学应该重点发展文、理等基础学科, 这些基础学科才是人类智慧的根源, 大学首先要培养这些学科的人才、通才。

当然, 大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我们现在都觉得美国的大学是最好的, 其实美国大学真正崛起, 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他们与市场结合得比较紧密, 通过市场获得了庞大的资源。

我们今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把“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搞清楚。我认为, 无论古今中外, 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必然是相通的, 一流人才的实质也是一致的。应该学习西方大学的历史经验, 继承蔡元培所开创的传统, 我们培养的人才, 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 一流大学就是要培养精英人才。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 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同样也需要一批志向高远、坚定成熟、有哲学头脑的精英, 他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流大学要通过严格的考试, 招收最聪明、最勤奋、最具有竞争力的学生。入学后, 要给他们严格的训练, 把基础知识搞扎实, 知识面要广, 眼界要开阔, 要有对纯粹学术的浓厚兴趣, 而且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世界、把握人生。

第二, 一流大学要培养通才。学生什么都学一点, 学了●吴志攀

一肚子“概论”, 那不是通才。通才之所以“通”, 是因为他有好的思维方法, 他的头脑是受到过训练的, 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培养通才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读古今中外的“大书”, 文理医工, 各科的学生都要阅读这些经典。大学要请最好的教授来指导, 带着大家一起精读。如果在大学阶段, 学生能真正读通了几十本、一百本经典, 有这个基础了, 那他就是通才。

第三, 一流大学要重视哲学和学科方法论的教育。学生不光是学习政治课本上的通俗哲学, 还要学高深的哲学, 尤其多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接受的信息是海量的。面对海量的信息, 大学生的思想容易走向偏激或虚无。解决这个问题, 硬管硬压效果都不会很好, 必须用深刻的理论来指引他们, 帮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智慧的魅力。

此外, 许多大学在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阶段才会开方法论的课, 而且有时候因为老师本身经验不够, “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我主张, 一流大学从本科生阶段就应该有这个训练, 请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大学者来讲, 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做科研。这个底子打好了, 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 学生都是有“章法”的。

第四, 一流大学要引导学生加强人格修养。当然, 真正一流的大学, 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今天的“80后”“90后”来说, “叛逆”不再是不礼貌的词汇, “自我”不再代表自私, “梦幻”不等于虚无, “拍砖”也不仅表示反对。对这些变化, 我们大学的教授都理解了吗?做大学教育的人, 要懂得学生的心理, 推心置腹之后, 才能润物无声。

不过, 无论什么样的个性, 都要加强修身教育。大学在德性方面, 应该是“保守”的。对于一流人才来说, “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理智信”, 一个字都不能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大学里乃至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热了二十年, 但怎么样才能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深入人心, 还需要大学再思考。

第五, 一流大学要培养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才。我们招来的大学生, 十七八岁, 正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挑战极限的胆量和冲破束缚的渴望, 都是最旺盛的, 如果大学不能将他们的这些冲动和天赋转化成伴随终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那么这个大学教育能算成功吗?

到底怎么样培养创造力、想象力, 我觉得根子还在前面提到的“学术寂寞”和“学术独立”上, 我们的大学要能安静得下来, 教授要坐得住冷板凳, 那么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思考。什么东西热门就去追什么, 墙头草随风倒, 哪还能有想象力?一流人才须得有一种“定力”, 可能我们现在比较缺的就是这个, 有了定力, 守得住“正”, 然后才谈得上创新。

篇4: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语感;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63-01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

英语语感,不仅仅是包括口语的自然流利,还包括英语的思维,整体的综合能力。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严密推理。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收=受到母语的干扰,这对我们学习英语是一种障碍。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重要的。

二、怎么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通过节奏感来培养语感。英语是一门语言,语感的培养。关键是模仿。学生可以跟着录音机,尽力模仿发音、语调。纠正不对的发音,一边培养自己标准的英语语音。在模仿的同时,体会语音的节奏感,根据英语节奏的特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拍子,记节拍。让学生模仿朗读。教师可以改变不同的语速,要求学生也做出相对应的改变,这样做,学生在锻炼自己英语口语的同时,英语的语感也就慢慢的获得了。

第二,给英语语感多创造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多说、多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用英语教学,不能为教学的便利和轻松,就用中文教学。一些提问、简单的口令以及学生的回答尽量用英语。多多的让学生开口说。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让学生明白,错了也比没说的强多了。朗读和背诵也是英语学习的好方法。在朗读和背诵的同时,熟悉了英语的基本语法,结构。锻炼了口语,当然对于英语语感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创造一些英语的情景来练习学生的语感。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对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所以创造一些英语情景对学习英语语感很有帮助。比如:用英语讲故事、唱歌、聊天、谈自己喜欢的事儿、办英语口语交流会等等。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和生活中其他说英语的人相互交流。在时间里面多练习英语,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感。

第四,在自己的课余,每天坚持听英语。对一个培养英语语感的人来说,坚持多听英语材料对提高自己的语感相当有帮助。想一些英语原声电影、磁带、广播等。不一定是自己要听明白,带有什么任务目的的听。不是的,纯粹的一种放松的无意思的去听。重要的是要坚持,没有毅力很难有收获的。开始时候相对较难,到后面就好多了,同时对英语的掌握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束语。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英语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提高语感上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这对学生提高和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好处。学习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当然也不会是立竿见影,学习英语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不懈的练习和强化训练。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效果。 在学习英语中,语感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对未来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自己以后英语学习的路途刚加的坦荡。

(上接第157页)使家长心理感到成就感、满足感、欣慰感。

让家长帮助教师一起搜集资料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但很多家长并不理解教师为什么要让自己做这些事。为了让家长知道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会在区域活动、教室、走廊等空间展示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这些资源制作的作品。这种直观的环境布置会告诉家长,废旧物品并非“不卫生、不美观、没什么用途”,而是有很多作用——不仅环保,还能很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能变成有用的教玩具,等等。

策略二:转变教师在家长资源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倾向,有效促进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1、借脑——调动每个家庭的思维方式

如开展主题活动“不同的蛋壳”时,就让每个幼儿带各种空蛋壳来。结果,发现孩子们带来的蛋壳不仅种类不同,有鸡蛋壳、鸭蛋壳、鹅蛋壳,还有鸽子蛋壳、鹌鹑蛋壳,而且获取蛋壳的方法不同——有的蛋壳顶上有一个手指粗的洞;有的蛋壳两头各有一个很小的孔;有的蛋壳只有一个孔,很小几乎看不出来。我们教师对此很感兴趣,就与幼儿在活动前请每个幼儿讲一讲蛋壳的来源和获取蛋壳的过程。第二天,很多幼儿又带来了不同的蛋壳,而且学习了别人不同的获取蛋壳的方法。可见,教师积极充分挖掘每个家庭的经验,借助不同的思维方式,拓展自身的思维,从而更好地与每个幼儿互动。

2、借力——发挥家长在主题活动中的集体优势

我们的主题探究活动,强调幼儿的亲自感知和实践。因此,借助家长社会力量,带孩子们走向社会到实践中去学习是我们实施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中班在开展《小饭桌》的主题活动,一位家长主动联系带孩子们参观菜棚,都联系好后才通知班内的老师和孩子们,给孩子们无限的惊喜。在菜棚孩子们眼界大开,知道了西红柿生长在什么地方,看到了蘑菇生长在蘑菇棒上,看到了农民伯伯给蔬菜捉虫子,也都伸出小手去帮忙。他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大班开展“动物王国”的主题活动,一位家长主动开车带教师和孩子们到农场基地亲自观察各种动物朋友,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家长是主题活动中极其重要的资源,我们教师只有让家长真正认识主题活动的价值、作用,家长资源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效能,我将继续努力得到家长理解、认同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秀敏.当代幼儿教育新理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

[2] 刘晓东等.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

篇5: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吕老说:“欲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顾名思义教师首先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很大,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身立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教师实施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课堂,几乎所有的课程都能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教师自觉地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始终交流在与对话中将指导、督促、纠正、自身人格魅力融入每一教学、教育过程。如:在组织教学渠道中,我结合实际以学生学习程度入手,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渗透思想教育,纠正不良陋习,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在给学生们传递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人与社会、自然、自我四个关系出发,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中,体验感知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觉得,未来是属于今天的未成年人,他们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学生身上体现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学生总是从教师的爱中,体验如何为人,如何待人,教师的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及人格的养成都有帮助作用。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形成了团结向上的凝聚力。在师德建设中,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要为教书而教书,要提取能触及学生思想和灵魂的精髓。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宗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崇高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为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以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为目标,关注自身发展,关注社会发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道德观和远大理 想。

曾记得一首歌叫《好大一棵树》,它的含义是把教师比作那棵“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的大树,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注重借助点滴的生活细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发学生爱国心,增强责任感,养成诚实、善良、公正、守信、利人、自律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体验人生百味,关爱他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身价值的幸福。

篇6: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又应怎样培养人? 这是我国各类大学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也是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目前,大学人才供需脱节的问题非常突出。很多用人单位都在说大学培养的人才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真正需要的人才,大学里又没有,似乎大学和企业双方都很“痛苦”。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考试来选拔人才。这种方式,只能考出学生的数理能力,考出学生的记忆能力等。传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造就的人才,当然就是长于数理能力和死记硬背能力了。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独立处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大学和企业的人才供需出现了明显的矛盾。要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我们不可能让企业来适应学校,而应该是改革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首先,培养会学习的人。大学应该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学生以“鱼”。大学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掌握学习的普遍方法。也许很多人都会说到大学就是学知识嘛,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一方面是,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时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知识的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更新,人、知识都必须要“与时 1

俱进”。因此大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等于一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必然就会取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其二,培养高尚的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即对国家、民族、人类的历史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源于思想,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怎么会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知识的年青人终究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无论质量如何,终究要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过去和现在如何的辉煌灿烂,如果交给一群没有责任感的人去管理,那么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是很难健康发展的。

其三,培养会沟通的人。培养学生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思想道德品质是人的本质,而与人沟通相处是胜任工作的基本元素。很多企业老总用人都是首选人品好的,能力差点可以培养,人品差了却可能出大事。特别是财经类商业人才,决定其成功的因素,绝对不是简单的考试分数,良好的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更是其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位老总讲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我比不上我的如会计师,比不上我的营销部经理,比不上我的工程师,但是我的能力就是能够把他们团结在我的周围,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

其四,培养能做事的人。这里所说的做事,就是指完成自己岗位的具体工作。不少大学毕业生,说理论可能会有一整套,一但需要做具体事情时,却无从下手,或者动手能力极差。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是

要能动手,而不仅仅是能动口。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绝不是读死书、高分低能的学生,必须要能“做事”。

其五,培养能在社会上会生存的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具备比别人更强的技能,比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的英语和计算机这两个“工具”,它就是学生在社会生存生存竞争中优于别人的两块敲门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上面对挫折的时候,乐观坚韧的心理素质。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很多都是很脆弱的,有的人面对失败,把它看成是成功之母,有的人面对失败,就一蹶不振。所以,我们把“关爱心灵历练心智”作为一个重要的创新改革内容来抓。此外,我们还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要学会欣赏、赞赏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所长,让学生在学校倍觉充实和振奋,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昂首挺胸、满怀信心地踏入社会,绝不能让学生为了一纸文凭,满身伤痕地走出学校。

其六,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人。培养的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否则责任与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一味的迎合社会、迎合学生,大学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都被压缩或者取消。

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把复杂的情由仅仅归因于某一方面,也不宜将一时的就业情况等同于社会需求。仅就学校而言,眼前的以及今后的就业形势和学生就业状况都需要高度重视,如果确实是学校办学质量、结构或规模上的问题,学校不可回避,更不应推脱。

篇7: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素质

什么叫素质?简言之,素质就是知识加能力。素质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综合业务素质,三是文化素质,四是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人生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是学做人,第二是学做事。我认为做人是更重要的。如果你不会做人,即使你掌握了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也未必能把事情做好!现在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不是都随着学历的增高而提高,社会上曾经有人批评某些大学生:“有知识,无文化”、“高学历,低素养”。这说明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在德育上强调政治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基本文明的教育和基本品德的教育重视是不够的。基本文明应当从基础抓起,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思想道德教育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二是“责任感”教育,三是“道德品质”教育。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大学生应该把为国家负责,为学校负责实实在在地结合起来。

第二,业务素质是核心。21世纪是一个全面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这个时代要求大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并且要具备二张通行证:一是英语,二是计算机,至少英语方面最好要能背出一百篇英文,能说一千句常用句子。能掌握一万个英语单词。计算机方面功过一级、二级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是三级,要参加一些计算机资格水平考试。并将英语、计算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第三,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毕业生的调查表明,人文、经管方面知识的学习,相应能力、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共同的强烈呼声。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市场经济社会要学会自我推销,起码的要求就是把话讲明白,其次是要求准确,更高一点的就是要精练;另外,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增强我们撰写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文学艺术形象思维,有助于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有助于一个人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

第四,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处事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要重视身心健康。有的同学只讲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差,将来也很难有所作为。当今是一个竞争社会,一个人很难永远是成功者,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要能理性地面对失败,要能勇敢地接受挑战和竞争。

篇8:今天,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培养一个 脑子里充 满 “ 问号 ” 的学生 。 美国教育 学家尼尔 普斯特曼 曾说 : “ 如果学生 进入学校 时像个问 号 , 而离开学 校时像个 句号 , 那就是学 校教育最 大的悲哀 。 ” 小学一年 级的孩子 就像 “ 十万个为 什么 ” ,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他们的问 题越来越 少了 , 问题少了 不代表真 没问题了 , 而是说明 他们好奇 心越来越 少了 , 探究意识 越来越弱 了 , 越来越服 从权威了 。 有这样一 个故事 : 一位中国 学生到国 外留学 , 她能出色 地完成教 师布置的 作业 , 却不会提 出问题 , 为此她很 苦恼 。 这一现象 反映了我 们 “ 教育的悲 哀 ” 。 问号代表 开始 , 一切社会 的进步和 创新都始 于问号 。 句号代表 结束 , 代表一切 皆成定论 , 不能改变 。 时代在发 展 , 社会在进 步 , 未知世界 需要探索 、 发现 , 而现实社 会需要改 革 、 创新 , 需要对很 多问题进 行质疑 、 否定 , 如果没有 了问号 , 也就没有 了时代的 进步 。 帕斯卡尔 说过 , “ 人是能思 考的芦苇 ” , 换句话说 , 人如果不 能思考 , 就不是完 善的人 。 所以 , 我们应尽 最大的努 力 , 避免 “ 教育的悲 哀 ” , 培养能够 提出问题 的人 。

培养一个 情商 、 智商和谐 发展的学 生 。 《 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 革与发展 规划纲要 》 指出 : 要树立科 学的质量 观 , 把促进人 的全面发 展 、 适应社会 需要作为 衡量教育 质量的根 本标准 。 未来走向 成功的学 生 , 多是智商 、 情商和谐 发展的人 。 中小学阶 段是成年 的预备期 , 因此 , 基础教育 的要义既 要让学生 学到必备 的知识 , 发展智力 水平 , 更要关注 他们的非 智力因素 。 《 学记 》 对学生的 考评是 : 一年视离 经辨志 , 三年视敬 业乐群 , 五年视博 习亲师 , 七年视论 学取友 。 这只是 “ 小成 ” , 而 “ 大成 ” 呢 ? 那就是 “ 知类通达 , 强立而不 反 。 夫然后足 以化民易 俗 , 近者说服 而远者怀 之 ” 。 可见 , 九年学习 的过程 , 更重要的 是培养学 生的高尚 品质 、 良好意志 , 以达到 “ 化民易俗 ” 的境界 。

培养一个 “ 管好自己 就能飞 ” 的学生 。 学生的成 长 , 不只在于 知识的学 习 , 更在于学 校的教育家 庭与社会 的教育 , 学生应接 受全方位 的教育 。 社会已迈 进 “ 知识经济 ” 时代 , 人类只有 通过 “ 自主发展 ” 才能适应 这一时代 的社会生 活 。 “ 教会 ” 与 “ 学会 ” 绝不在一 个层面上 , 前者更多 的是被动 接受 , 后者更多 的是自主 学习 。 学生不能 只在教师 的教育下 去实现自 我的成长 , 更重要的 是学生要 有自我教 育的意识 , 要有自我 教育的行 动 。 学生有着 无穷无尽 的潜能 、 自主意识 的觉醒 , 会让他们走 向会学 、 乐学 , 甚至更高 的境界 。

上一篇: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及就业证明材料的相关说明下一篇:关于座谈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