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2024-05-17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精选6篇)

篇1: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凤凰卫视2009年9月19日《世纪大讲堂》节目

王鲁湘: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传统文明要素在现实心理需求以及与西方思想要素的互动刺激之下,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东西方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深度交融,甚至有观点认为,如今东西方文明已经来到了一个共同面临文明转型的时代,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梳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不同文明如何对话与共处?中国文明转型的方向又是什么?有关这些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孝远先生,。

朱孝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先生早年曾务农、务工近八年,二十五岁那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分别在历史系、英语系和艺术系学习。毕业四年后赴美留学,获得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欧洲中古史硕士学位和俄勒冈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他因乡土情重,结束了在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教学生涯,回到北大教学、研究至今。

王鲁湘:谈到文化,我们知道这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有一个全民的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大讨论,那么怎么来界定像文化这么大的一个概念呢?

朱孝远:这个文化确实概念太大,有的时候概念太大,就很难界定,但是文化首先是和自然状态相对立的,相比较而言,因为从人的那个角度来说,基本上是生活在五种处境里面,第一种处境我们叫做人的生物处境,要有生命。第二种处境叫物质处境,要吃饭,要有衣服穿。第三种处境,我们把它叫做社会处境。第四种处境叫做情感处境。第五种处境我们叫做文化处境。

王鲁湘:哦,是最高层次的一个处境。

朱孝远:对,文化处境。文化首先是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和社会的关系,有人与人的关系,也包括人和文化的关系,所以就是这么一个大的概念

王鲁湘:所以这样的话,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讲课的一个主题,就是东西方文明,那么这个是我们过去使用的一个略小于文化和文明的这么一个概念,就是它有一个地域,那么这个东西方是怎么区分的呢?它这根线划在什么地方?

朱孝远:东方基本上是亚洲,那么西方基本上是欧洲,但是文化又比它大,它是一种文化的概念,那么你比如说,欧美这种地方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西方文化也包括美国的文化,那么东方文化也不仅仅是指中国,还包括中国周边的那些地方,主要它不是以国家为划分的,而是以文化上的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它的文化标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等。

王鲁湘:你比如说,我们一般常常把东方文化就是大概的定义在亚洲,但是我们看一下亚洲这个文化它彼此之间差异性是如此之大,你比如说我们如果说亚洲的话,我们可以把以色列、耶路撒冷这个都划到里头,可是耶路撒冷产生的几大宗教却基本上是影响了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文明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两河流域的文明,我们发现两河流域和埃及的文明从这个地理上好像是划在亚洲地区,但事实上你看它大量的文明因子是在对地中海北岸的后来的欧洲文明在产生影响,所以在这里头,我们要使用东西方文明的时候或东西方文化的时候,怎么去摆脱这样一种复杂的纠缠。

朱孝远:这就使我想起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里的一个观点,黑格尔呢,实际上就觉得东方文化里面,主要就是中国文化,他觉得印度文化和希腊文化可以作以比较。而波斯文化和罗马文化可以作以比较,但是他说中国文化没法比较,所以他说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东方的东方。

实际上研究文化只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们把它叫做国民性的层次或者民族性的层次,它基本上就是形而上的一些东西,文化表象、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那个社会伦理,然后就是各个地方的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再最后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那些肤色、人种、语言、地理环境,那个是海上民族还是农业民族,是游牧民族,吃的饭是什么?人的寿命是怎样?男女比例是什么?所以这些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影响到人的一些社会的制度,而那个人的一些社会制度又会影响到国民性,这么一些情况。

英雄崇拜背后,西方强烈的悲剧意识从何而来?循序发展的同时,东方为何能拥有拯救世界的力量?对比剖析东西方文明特点,局限以及相处与互补。

朱孝远:很高兴来这里讲一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互补的问题,我就讲四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我要提出两个问题,第二,我要讲讲西方文明存在的问题,第三我想讲一下东方文明的特点,最后,我想就东西方文化的互补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就来谈第一个问题叫“问题的提出”,每当我们对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总会为两个问题大惑不解,为什么非常强势的西方文明,在极力表现出它英雄主义文化以后,总会产生一种非常浓烈的悲剧意识,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的就是,为什么平稳的循序发展的东方文明平时不那么起眼,但是在危机面前却总能表现出非凡的克服危机、抗击危机的能力,成为化解危机的世界性的拯救之力?

那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从西方的古代历史说起,在西方的文化里,一直存在着一种东西,叫做“审美喜悦中的悲剧意识”在希腊人那里这种意识叫做Arete崇拜,Arete它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指战斗 时候的勇敢、英勇,你英勇了干嘛呢,你英勇了就是要获得你的荣誉,但是后来希腊人又认为,你这样呢还有点自私,真正的英雄是利他的,所以呢,那个Arete崇拜就引申为品格上的完善、高尚。

那么希腊人为了实现这样一种英雄崇拜,是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结果就造成很多悲剧性的后果。在荷马的《史诗》里,那些伟大的英雄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那个阿伽门农,他把女儿祭了海神,打仗最英勇的那个人叫阿基里斯,他没有得到荣誉,反而命丧黄泉,还有一个人就是想出木马计的那个人叫奥德修斯,战争是胜利了,但是回家却回不了家。命运把他在海上漂泊了十年,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你为了追求那个Arete,或者你要去当那个英雄,你就得像神一样去过日子,但是人又不是神,神是不死的,我们知道希腊有很多神,有宙斯啊、雅典娜,海神波塞冬,他们不死好好的在奥林匹斯山上过日子,但是人要去像神一样过日子,就要必死无疑,但是希腊人为了那个极限的审美喜悦,还是要这么干,于是它在哲学上,大概是亚里士多德概括的吧,就是说,“生命不在于它的长短,而是它的质量”。

还有一句话,就是“时间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它的重量”。所以人去像神那样活着,虽死犹荣。为什么呢?这就是英雄主义能造成生命中的最强烈的那种审美喜悦,那么为了实现这种喜悦,就往往要用一种武功里面所说的化功大法,什么叫化功大法呢?就是说你平时功力没有那么大,但是为了打败敌人,你用一种化功大法使自己的功力突 增十倍,结果你就胜利了,但是你胜利以后,你也就死了。

虽然战斗胜利,但是必然死去,这就是西方审美喜悦中的悲剧意识,有一个哲学家他的名字叫雅斯贝尔斯,他就认为这个问题说到底,主要就是一个理想与能力的问题,他说理想总是超过能力的,那么你的受挫感就永远没有办法满足,他的办法就是要么你提高你的能力,要么你降低你的理想,但是因为你的理想永远不会降低,你的能力永远不能匹配你的理想,所以这种悲剧意识,就永远不会瓦解。

那么还有一个哲学家叫做海德格尔,他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主要是一个不平衡的问题,什么东西不平衡呢?就是你的张狂和你的遮掩之间不平衡,他说了一句话,叫做“世界每分每秒在张狂,大地每分每秒在遮掩”。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人生啊运作得很快,就像那个钻井的钻头,钻得飞快,但是你旁边的保护系统也很好,你的冷却系统也很好,那么这样呢,你也不会损害,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那个雅斯贝尔斯,他们开出了两副药方,都没有办法从本质上来解决那个西方人的悲剧问题。

但是很有趣,他们自己解决不了,就把目光对准中国,西方人一天到晚要问自己,中国有很多叫他们困惑的地方,他们要问问题,第一个问题,一谈起中国就是说,中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还要问中国的历史为什么这么长?还要问这几年中国发展为什么这么快?还要问 中国人为什么生活的那么悠然自得?没有我们那样的紧张感,这些大惑不解的问题,常常困惑着西方尤其当代的西方人。

崇拜英雄,虽死犹荣,充满悲剧意识的西方,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念到实践,西方文明的局限性体现在哪?

西方那个文明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上述的英雄主义崇拜所造成的透支和泡沫。这要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西方的人的实践行为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西方那个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征服性的高科技文化。你说从本体论出发,他把本体分成两个,一个叫自然、一个叫人,然后,自然是无机的,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有机的人对无机的自然,就是一种征服关系,所以西方那个景区挺漂亮的,上面造个城堡,我们中国人用木头造房子,他们是用什么?石头造房子,石头造的城堡马上就破坏人文景观,变成一种征服感。

从认识上来说,西方那个文化有一种两元对立,什么叫两元对立呢?就是容易把差异变成对立,什么叫对立起来,对峙起来才能分高下,比如说灵与肉,比如说精神与物质,人间与天国,人与非人,本我与他我,从而就建立起来一种对应的关系,但这两种关系是平衡的吗?这两种关系不是平衡的,是有一种高低之分的,比如说本我,我这个词在西方是要大写的,你就不必了,你是他我就应该小写了,是不是,比如说,那个天国与人间,神肯定要征服人的了,那么神要比人大,是吧,神要大写,GOD,人应该小写,是不是,所以呢这样一种对应的关系,什么都对应起来,两分法,结果,就搞得非常紧张,产生一种征服的状态。

第三个情况就是他们很容易把事情看作物质化,他们把自然认为是物质的,把人也认为是物质的,《人是机器》,这种书也是他们写出来的,中国人从来不写一本书叫《人是机器》,工具理性,主人对非人,就是这么一种征服关系。他们的美学啊,西方的美学上来看,也是突出一种英雄主义,一种征服关系。米开朗琪罗那个大卫,简直就是作了一个男人的榜样,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像画的那么妩媚,那么这样一种东西都是放大了个人,目的是激起一般的人去当英雄。

它的神学也是一神教,强调神的意志,神定论、天堂论、原罪、地狱体现了一种神对人的征服,是不是,西方的天主教,本来它的教义里面是有一种这样的关系的,叫做合作论,就是你如果要灵魂得救要进天国,一部分是靠上帝的恩惠,还有一部分是靠你自己的努力,你做好事然后你就可以在上帝的帮助下,双方合作可以完成你的得救,但是后来出现一个人叫马丁·路德,他觉得你自救,你做点好事就能得救,不是自救嘛,不行,你应该把那个得救完完全全的变成上帝来救你

后来更复杂了,叫做“前定论”,说你得救不得救,完全是神的意思,他想使你得救你就得救,一切都定好的,那么神的意愿你是不能猜测 的,因为你是低级存在不能搞清楚神的意愿,也不要去猜了,一切都是前定的,后来那个加尔文说得更加的有趣,加尔文这么说,他说假如你得救,你应该感谢上帝,你要感谢上帝的恩惠,假如你不得救,你也要感谢上帝,你要感谢上帝的公正。所以这样一来你就不要管了,这就是神对人的彻底征服。从这些例子来说,我们看出什么,我们看出西方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什么?就是一种过于重视物质占有和社会成就,过于看重了征服,它过于把世界理解成是物质性的,对立性的,而没有看到人的存在的问题,没有看到以人为本的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悲剧,这是从西方的文化来看的。

我们再从西方的实践来看,在强大的英雄主义的背后,西方那个社会是大量产生泡沫的社会,你比如说军事上来看,打了太多的仗,确实是削弱了西方的实力,我们不要去说一战二战。也不要说殖民地,也不要说他们要争夺世界霸权,我们看到这样一系列的战争打下去,就感到在一个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去搞世界上的军事霸权,实际上这种情况就已经出现了军事上的泡沫。虽然就是像我们说的希腊人的这个东西就复活了,虽然你要什么,你要去征服世界,但你用的不是真正的实力,你用的是什么?是化功大法,是不是啊,结果就透支了。第二个情况,西方的经济过分的依赖了外向型的经济,自己国内搞得不好,甚至国内的市场还被外国占领了,你比方说美国的汽车市场,现在都被日本在美国开的公司占领了,最近申请破产的那个通用汽车公司,它的问题就是国内搞不好,它有国内国际两块,国外的员工一 共有两万人,却成就了它生产总值的70%,国内的人口有26万人,却只占了它收益的30%。然后每生产一辆美国的汽车,它要付里面的员工的医疗保险费就要1600元,这样怎么搞得下去了,所以这种过分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泡沫。

第三种情况是过分强调荣誉和成就感,这使得人的生命透支,那么社会给了他很大的荣誉和成就感,却使人的生命透支,这样一种社会权利的瓜分,过分的竞争,虽然你获得了社会承认,但是你生命透支了,还有过分强烈的消费欲望,叫做消费透支、财政透支,过分强调享受了超前享受,这就导致了信誉危机。

还有,就是过分强调使用与主流文化相匹配的人,这就使得第一流人才边缘化,你去看西方历史上有一些大伟人,第一个是苏格拉底被人杀死,第二个人是但丁,但丁大家都知道,写《神曲》的那位,但是他被他的祖国佛罗伦萨赶出去,一生都回不来,第三个人叫托马斯·莫尔,第一流的思想家,被杀死。还有一些现代的一些西方的一些人,像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那些人,一天到晚被认为是一些和主流文化不那么靠近的,也就是要强调人诗意地安居,不要完全去成功,顾顾你的存在的那些人,在西方文化里面,是占非主流文化,这就使得他们这个文明里面,使得很多第一流的人才没法被使用。那么从西方文化的那种过分的“惟我独尊”,或者说西方文化论,西方中心论,又使得西方文化缺乏一种开放性,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把自己的文化和别 人的文化进行比较,只要你的文化和我不一样,我就怎么样?我就不承认你,我就说你失去了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我们看西方文化是很开放很开放的,其实不是,其实西方的文化它已经走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别人的存在。西方的知识界分两部分人,一部分人是专门看东方好的批判西方的,还有一部分人是主流文化,还是觉得西方明明出现了很多问题,还不承认这些问题。

求索东方文明真谛,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从美学、宗教再到思维模式,东西方文明如何相处与互补?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第三个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和西方不一样的东方文化的一些特点。与西方不一样,东方那个文化应该说是一种高情感的文化,怎么说高情感呢?就是什么东西都是有机的,什么东西都是有情的,“天人相合,天地有情”天地怎么有情呢?天和地在一起,那就怎么样?那就要生万物,就会生出阴阳两气,就会生出五行,所以中国的那种本体论,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以人为本自然有情,人与自然是要取得一种和谐的,然后还要取得人与人的和谐,人与文化的和谐,在天地人那里突出的还是个人字,天地生万物,人于是要孝敬天地,孝敬父母,这是中国的本体论,没有把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

第二就是认识论,中国那个认识论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要求二元中 合,二元和谐。天与地要合一,人与事也要合一,物质与精神也要合一。灵与肉也要合一,那个灵与肉怎么合一呢?我们说孔子大思想家吧,但是孔子确实是提出“食不厌精”的人。我们说倒霉的诗人苏东坡吧,确实是大文豪,但是东坡肉就是苏东坡弄出来的,所以呐,这个就是灵与肉完全是合在一起的。

中国那个文化,它是求真的、强调现实的,认识论上就是求真的,真就是返璞归真,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中国人的所谓的实践理性。

在美学上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美学是特别强调情境合一的,要产生一种情境,用美来陶冶性情,产生善,中国善怎么来的?是用美来陶冶出来的。西方的美也有一种作用,用美来激励你当英雄的,中国人的意念,它是把一切世俗的劳动,一切与改善有关的劳动,都没有看作是个人的行为,至少是不能通过描写个人来歌颂的,因为那是大家的工作,是整体的劳动,不归于个人。所以这就是中国人的利他主义。

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的宗教也是蛮有趣的,中国这个神学,首先它有多元神,中国人现在人死了以后,不是去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那里都是你在活着的时候成仙了,然后你才能够登天,你要先变仙,所以中国人从佛家那里借了一块净地,他就劳动神,劳动的实在太厉害,没小孩了拜观音了,没钱了拜财神了,把神弄得特别地累,所以 中国太利用神了,结果中国人离天非常近,中国和天就是999和1000的区别,不是两元对立。

这样,东方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核心论,它过分地重视了人的存在和生存问题,对个人的成就比较忽略,重集体轻个人,中国人的英雄也有,无非就是心灵高尚、成熟理性,无私为他敢负责任。这样一种文化当然就可以培育东方人的行为,这种东方人的行为来看,首先要和平不要战争,六十年来中国本土没有战争,这是中国崛起的前提。中国人民老是把钱存在银行里,不肯取出来,利息没有他还存在银行里。中国也是搞稳定的,经济上有两个五个亿,每年生产五亿吨粮食,每年生产五亿吨钢铁,那就保稳定。中国第二产业什么造汽车呀,造电视机呀,造空调啊,保速度。中国还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是服务业。一天到晚吸纳人才,这叫保就业,结果呢,使得中国问题不大。还有中国有个“任人惟贤”这个标准,这是孔子说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天到晚提拔人才,结果呢,东方文化就保全了实力,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就成了拯救之力,资本主义爆发危机了,而伏尔泰那些人就到东方来说中国这个制度真好,向中国学习,还有西方要发展资本主义了,从理性的资本主义向任性的资本主义转变了,然后就出现了殖民主义,也是靠东方,结果,现在西方人活不下去了,觉得人生有危机了,那个时候就想到中国的道家、儒家,超脱入世。所以我们看到了,它们那个文化和东方的文化,还是差异很大的。这两种文化确实是可以互补的,中国那个文化和西方那个文化相比,东方文化底座很大,西方文化搞技术搞了几千年了,高精尖这是可以有互补的,中国是强调集体,他们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这个是可以互补的,中国强调和谐,他们搞征服,这看来征服我们不搞了,但是和谐一定是世界的前景,中国那个文化积累性,西方那个文化里面积累得不那么成功,就要搞扩张,那么你积累不成功,怎么搞扩张呢,它要创新,所以它里面创新性是有点意思的。中国人是内心修养,西方人喜欢外在发展,中国人重现实,西方人重未来。这样,就看到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了,最后一定会在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中产生。

我在这里下几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我认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伟大的强势文明,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是,这是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的,东方尤其中国那是一种高情感的实践理性的文化,西方它是一种征服性的高科技的文化。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两种文明之间,是可以互补的,可以交流的。

那么第三,有人以为全球化一来,就会由一种文化变成世界文化,那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全球化它一定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化,所以,今后的世界格局应该说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一种繁荣的局面。按照我的理解,那就是说假如你把每一寸土地都弄得非常美丽,把每一颗人心都弄得非常高尚,按照我的说法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了。

王鲁湘:在刚才朱先生演讲中间,我脑中就不断在出现一个好莱坞大片叫做《终结者2018》。这已经是第四部终结者了,前面已经有三部了,那么这四部终结者,都有一句共同的经典的台词,当英雄要出去征服,或者要出去拯救的时候,然后他会走到门口,回过头来说我会回来的,几乎所有好莱坞大片一定要有的一个要素,就是凯旋。那么这种东西在中国的文化意向中间啊,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它有什么?有大团圆,西方的凯旋和我们中国的最后的这一个大团圆之间,到底它的这个本质差异在什么地方?

朱孝远:你说的那个电影我恰恰没有看过,但是我看了两个电视剧,一个叫《奋斗》一个叫《我的青春谁作主》。这两个电视剧一看呢,觉得中国人现在喜欢在电视剧里面突出一个“我”字了,所以也可能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影响啊,但是从那个里面呢,无论是那个谈中国年轻人奋斗的青春片啊,在里面讲到最后胜利的那个斗争,都不是技术性的,不是阴谋诡计,不是高科技,最后还原的是一个情,叫做人性回归,所以这个是成了现在的一个大团圆的一个新的这样一个东西。西方的那个历史上其实也有回归,但是一直不是主流文化,有一个叫《青鸟的故事》,记得吗?说有一个人跟着一青鸟去找幸福,走遍天涯海角,永远找不到那个幸福,后来那个青鸟就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觉得我的 家,我的亲人就是我的幸福,那么这就是西方人的一种迷途了。中国那个孔子儒家里面,它是分等级的,它是先自己然后再家人,再你的邻居,再整个社会,这叫做修身养性对吧,治国平天下,它是这么由近及远的,但西方的一个浪漫主义,最后由远及近,身边的东西不那么看重。

这是和他们的那个千年封建时代有关系,千年时代就发展出一种叫骑士文化,那么骑士文化一来以后呢,骑士是国际性的一天到晚冒险,所以他们中世纪的文化无非就是骑士文学还有就是传奇文学,结果这种东西一直被歌颂,一直被放大。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像堂·吉诃德那样去行侠仗义,所以,这样一种东西,觉得你的成就感最后到人间,不能在平凡的生活里面去找到你的成就。

王鲁湘:这实际上我们在描述一个在文学和生活中间的一个现象,但是这个东西反映他们的思维和他们行为的是一个模式,是吧,西方的思维是线性的,直线性的,不断超越性的,然后他的行为也是,是不断征服的,冒险性的,所以他是往前走,不回返,不回头的。而中国是环形的。

朱孝远:有这个意思。所以这就是中国宗教也是这样,所以佛教传到中国,能够在中国立住脚跟,也是有原因的。它就强调一个因果论,你想你做了很多好事,结了善因,结果呢你就六道巡回,最后你还能 做人,说不定还能成佛,对吧,所以这样一种循环论和中国文化时空观念的循环论,它是完全吻合的。

王鲁湘:您刚才在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分析的时候,您定义东方文化是一种高情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高科技的文化,这种状态的话确实对我们这种以建立在客观知识基础上的这样一种科技思维的发展,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朱孝远:它也有影响,中国现在实际上高科技那方面,中国是在向西方学习,然后中国在做人方面也就是,关于存在的方面,中国实际上是对中国的那个独特的贡献。在那个知识论上,我是把知识分成三个世界。

第一个世界,叫做感觉与经验的世界;第二个世界,叫做直觉与艺术的世界;第三个世界叫做知觉与科学的世界。中国人的第一世界很强,就是他用经验来概括,来概括出新的知识能力很强,它的第二世界很强,就是直觉与艺术的世界很强很强,那中国稍微不足一点的就是那个演绎法,那个就是根据几个概念,根据几个定律来得出一种科学的观察,先假设后观察,这叫知觉和科学的世界,这点它是不如人的。

王鲁湘:那么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所谓全球化我们不可否认,它是西方的而且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这样一种文化,然 后它的整个在全世界的一种强势的推进,即使像我们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也存在过这个文化归属认同感的危机,那么我们怎么来看这个问题。

朱孝远:那个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那个亚历山大,他就打仗,一路把波斯扫平,一路进攻到埃及什么的都给他攻下了,但是一直攻到印度,再弄过来要攻到中国了,他就攻不下去了,然后他就死了。所以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说碰到那个比较大的国家,尤其比较强盛的也是强势文明,他就攻不下去了,虽然扩张就像水可以往低处流,但是你水碰到一个阻力它也流不过去了,那个情况是这样。但是另一个情况就是说那个西方的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刺激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一个也就在那个全球化进程的情况,融入了很多其他的文化,你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随着文化的扩张,但是你碰到文化以后,它马上就融入了到其他的文化,就融入进去了,这种情况就像一个水在开始源头的时候,它可能很清澈,流啊流啊它就流得什么东西都有了,它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所以现在实际上我们所享用的那种文化已经不是一种纯文化了,而是一种混合文化。

那么在这种处境下你怎么解决文化认同感的问题呢,我觉得文化认同感它不完全是一种心理危机或者民族文化的危机,最主要的,就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它如何在世界上担负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怎么来提升中国的一种软实力。教育理念不同,理想人格该如何培育?东方与西方,文化如何超越国界?文化比较中,该如何理解国民性研究?

提问:你好朱老师,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理解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朱孝远:实际上那个最难理解的就是“天人之际”。“天人之际”,因为孔子是不那么信天的,孔子说那个天是不说话的,但是四时就行走,万物就出生,然后又说“五十知天命”。孟子对天的看法就更加有趣了,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荀子更进步了,说“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但是到了西汉那个时候,却出现天人感应的学说,董仲舒“天人感应”,所以天人相应,司马迁对此大概是怀疑的,但是他认为天人关系还是要追究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有个传统,就是太史令同时也是那个观天的官员,也是要管星象的,所以他要研究,所以通古今之变有两个含义,一个就是历史是发展的、变化的,而且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成一家之言”主要是一个很大的抱负,当时一家之言不是一家之说,却是说当时有道家、儒家、法家,要自成体系,凡是自成体系的东西就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要把史学变成一家体系成体系的,结果他就开了史学研究的一家之言,所以他这种东西还是和中国文化是结合得非常好的。

提问:朱老师你好,您在美国和中国都教过书,那么您对于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同,您是怎么去看的?

朱孝远: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他说大学呢仅是传授知识的,大学更应当是传授智慧,大学不应当仅仅传授技术,大学应该锻造人格。那么人格怎么训练呢?人格就要训练你全面发展,我们现在从西方的教育来看,它是比较注重能力的,我们是比较注重知识传授的。所以西方现在老师不讲课,我在西方教书很开心,老师就要引导学习就行了,自己不要讲,当教练是不用跳高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吗?我们就把西方的那个学生就在一起开一种叫做讨论课,讨论课里面,他们乱说,说的都是错的那你去纠正他们,结果学生能力是提高了,我们的知识也变成相对的了,对吧。

中国不是,中国到这里你挺累的,你一天到晚讲课是不是,因为中国的理念叫做什么,叫做授业、传道,解惑,所以这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处境里面,不同话语里面的那种高等教育,但是他们的理念就是一样的,那么西方还有个东西,我想稍微提一下,就是西方的国家那个大学,宣称自己是培养领导人的,那么我们中国的教育比它和平的多,我们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的,但是没有提到要培养哪样一种精英,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感到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化传统的不同。

提问:我想问的是,您如何看待在全球化下的文化基础?

朱孝远:全球化的文化基础是文化的实力,过去搞艺术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是不是?你说这句话对吗?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确实是不全面的,那个世界的文化的交流它从本质上来,是有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它本身的优秀性,同意吗?还有一个它的互补性。优秀性的东西,比如说梅兰芳的京剧,齐白石的《虾》,是吧,即使贝多芬写的小曲子叫《致艾丽斯》,这种东西你一旦做极端的好了,它就有三个超越,第一个超越就是时间的超越,古代的人喜欢,现代人也喜欢;第二个就是空间的超越,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第三个就是小题材和大题材的超越,你比如说那个《虾》,那个京剧,那什么是大题材呢?但是你一个东西做到了极端的精美,它就无所谓小题材和大题材,就成为文化的共享的全球的东西,对吧?所以我觉得东西要进行交流首先就是它的优秀性。其次是它的互补性,有些东西我们没有,而你有,那我怎么办,我只好管你借,向你学是吧,如果你要开放向人家学习。你比如说芭蕾舞这个东西就不是我们弄出来的,是吧,它先在意大利,后来跑到法国跑到俄罗斯现在又怎么了,但中国把它引入了,还办了一个北京舞蹈学院,来专门跳芭蕾舞,搞了个芭蕾舞系对吧,然后中国就弄出中国式的芭蕾舞,什么《红色娘子军》啊,《白毛女》啊。所以我觉得,到了一个全球化时代,不会出现一元化的局面,反而是在多元化的情况下,出现多元的文化格局,刺激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共享文化的共存。

提问:朱老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然后对文化史有比较深的了解,那么在方法论上,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朱孝远:我觉得就是要注重对国民性的研究,国民性你知道吗,就是一个民族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共同认同的文化标准,这个东西过去我们不注重,但是非常之重要,比方说中国驻德国大使,给德国人去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看不懂,他就问那个大使,你们那个男的送女的,女的送男的,送了两个小时,到底干什么。为什么一句“我爱你”说不出来,这个问题从浅处说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问题。实际上从深处说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中国或者世界上的那个,人文学研究或者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是两大类,一类我们叫做基础研究,还有一类我们叫决策研究,那么那个国民性研究就是决策研究,决策研究,它一定要建立在对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它才有力量,你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人投降了,美国就不知道怎么对付日本了,就请那个社会学家,去写一本书,研究怎么对付日本人,那个人后来写了一本书叫《菊与刀》。然后美国人就把他的研究送到一个国家掌握的再研究机构去研究,研究出来发现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认为那个天皇制度是不能由美国人废除的,这个结论不是那个作者得出的。还有那个英国搞了大英帝国以后,最难对付的就是那些殖民地,部落皇宫的反叛,它觉得弄不好,因为文化不同,就派了一大队人类学家去研究部落,人类学家拿了英国政府的钱不好好为政府服务,就 写了很多人类学著作,回到了英国,英国政府很高兴,说你们文章写得多好多好,多么重要,结果把那些人类学著作,送去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再研究机构研究。

研究出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所有的部落首长、部落酋长都是世袭的,建议英国政府把那些部落首长的儿子弄到伦敦来,学BBC英语,看芭蕾舞,把他培养成英国的上流绅士再送去当部落酋长,这样一来解决了问题。所以你不仅是这样,更重要的你要研究世界文化,我就觉得要把文化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地位实际上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你真的把国民性研究透了,一个地方发生什么大事,你就可以预知,那个国家会有什么反应,世界上各个国家会有什么反应,它们都是从它的潜意识,国民性里面,马上就能猜出他们的国际性的反应,所以从这么重要来说,我觉得我们研究世界文化,不仅是一个交流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怎么使得文化走向现代的一个应用性的问题。

王鲁湘:非常感谢朱孝远先生精彩的演讲,朱先生的演讲从历史、现实,和艺术等多个角度给我们提供了理解文明和文化的多重角度,如今历史的推动和现实的需求使得我们对东西方文明的理解,不能再停留在表面,也许只有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才能真正理解对方,文明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间,更多的问题将留给大家去做进一步的思索。

篇2: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越来越多,各国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体现着民族性格、社会精神、国家作风,有着影响发展的巨大力量。有人讲了一个故事:一家旅店里住着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和日本人;旅店着火了,美国人立刻打开窗户往外跳,英国人从楼梯往下跑,中国人先去救父母,日本人则招呼同伴走。这说明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和各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有关。文化背景差异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处世方式的差别。

(一)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以希腊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它主要存在于西欧、北美各国。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短期内崛起的世界强国,没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约束;各国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以个体的方式加入美国社会,经过选择性的继承和相互融合,形成了鲜明而又稳定的民族性格。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主流有以下几点:(1)崇尚物质生活。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过上富裕生活,总是要顽强地去战胜困难,艰苦工作。(2)盛行实用主义。在很多问题上重视实际应用,轻视空虚无用的事物。在哲学上,注重有用的就是真理的工具主义,讨厌抽象的思辩,强调自力更生和功利主义。在政治上,厌恶空洞玄虚的理论和夸夸其谈的人,不受政治理论的束缚。在文化上,不让它妨碍重要行动,而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活动;希望办教育能培养有实际用处的人,毕业生能从事某种工作和职业;科学家的发明也注重于社会实用。(3)富于开拓精神。爱搞试验是美国人的特点。一次又一次的移民,一代又一代的开拓,改变着美国的面貌。容易在新的环境和群体中相处,爱干别人没干过的事。创造发明登记的专利很多。(4)追求民主与平等。美国经历了两次战争后,在社会上、政治上形成了民主自由的环境。不鼓励特权,不迷信权威。(5)普遍重视法律。为了限制个性发挥中损害他人的行为,有健全、严谨的法律体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较强,做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强调个人奋斗。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能力的发挥。注重个人兴趣的满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承认。

(二)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结构是儒学与道学思想,儒学对政治、伦理的影响较大,而道学则对哲学、文学、科技的影响较大。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有以下特点:(1)浓厚的人情关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实体成员间,无私的爱和奉献,演化出了人情关系。集体主义和群体生存观念较强。有请客送礼的情谊,有互助报恩的良心,有谦让义气的友好,有安慰客套的面子,等等。由此产生了以人治为主、法治为辅的社会管理体制。(2)处事的中庸之道。基本含义是“过犹不及”、“礼之用,和为贵”(引自《论语/学而》),就是做事不走极端,要持久通行,实现中道,发挥人性的平衡,避免冲突和矛盾对立。(3)宽容下的和平稳定。乐天知命,顺从明君,厚德载物,宽容团结;使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多民族融合共处的大家庭,使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地延续了下来。(4)重政务,轻技艺。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解决温饱之后,就是参与国家政治。善于在社会科学方面著书立说,推广思想。自然科学、技术、艺术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5)重义轻利的敬业精神。“存天理,灭人欲”,为了实现理想、成就事业,人们可以克制自己本能的欲望,而积极勤奋地工作,甚至舍生取义。认为物质利益的取得必须合理和有序,要“见利思义”、“义后而利”。社会尊重捐资办公益事业的人,尊重轻视个人利益、而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人,尊重坚持正义、扶助弱者的人。

(三)从美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对照比较,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观点,也就是,其行为取向,以人的生物性本能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可否满足为依据;这种需求满足,是在人的生物性竞争本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实现的。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以群体观点为依据,认为只有通过人类社会群体协作,才能满足人的生物性本能需求和发展需求;群体协作可以互补其短、互容其长,比个人能力发挥能取得更多的利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个人奋斗和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但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管理。东方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管理行为和群体协作奋斗,有利于和谐发展,但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从总体上看,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优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它可以克服物质条件的不足;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例证。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是赢得了抗灾的巨大胜利。这说明,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中国社会大大地优于美国社会。在国家管理中,政府一直在用国策弥补其价值观造成的不足;美国强化法制,中国鼓励民主。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就某一种文化价值观来说,有其先进合理的部分,也有落后陈旧的成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外国文化也逐渐影响着我们,潜移默化,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演变,大家普遍重视物质利益,更加实事求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有注入了先进文化的成份。但是,目前我国文化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位在中国和美国先后工作过多年的人,对干事就业的体会是,“在中国身体不累精神累,在美国精神不累身体累”;这是文化背景造就的生存环境所致。我国的文化现状,与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与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不适应,与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适应,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式不适应(引自2004年第17期《半月谈》)。传统文化中变异出的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碌碌无为、亲疏关系、形式主义、铺张浪费、心口不

一、以公侵私 等等不良现象;少数人打着“德”、“义”、“公”的旗号,违背客观存在的利益关系,甚至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年代,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极其重要。在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研究实际问题,探索新生事物;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不懒惰盲从,不教条自大;要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缩小领导思想与群众思想之间的距离。思想无禁区,工作有纪律。(2)依法治国,民主平等。法治优于人治,要降低人情关系的弹性造成的弊端,健全法律体系,细化执法操作,高效率地维护社会公正。要切实发展民主,多走群众路线,保障每个人在政治上、社会上的平等人权。(3)分类要求,各显其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区分不同层次来要求价值的实现,用法律法规来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价值由个人通过奋斗实现,集体价值由集体负责人组织其成员来实现,社会价值由各级政府通过政策执行而实现。加入各种组织的人,要按组织章程的要求实现个人与组织的价值,如共产党员。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要通过岗位本职工作来实

篇3: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4、中西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之差异

作为几何学的发源地的古希腊, 正因为崇尚和谐的数字比例, 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在城镇规划中流行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的几何网格式空间布局。其中最为著名的此类城市如米利都规划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网格式城市。

而在罗马的城市规划方面, 正因为拉丁人被灿烂的希腊文明所折服, 无不带有希腊网格式城市规划的烙印。罗马人对希腊高超的艺术和哲学思想十分崇尚, 并由此产生了文化领域的“尚希主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共和时代 (公元前5世纪起) 后的很长时间里, “他们学习希腊语, 他们模仿希腊的建筑, 他们雇用希腊的雕刻家。罗马有许多神也被等同为希腊的神……拉丁诗人采用了希腊的韵律, 拉丁的哲学家接受了希腊的理论。”

除了传承了古希腊的几何网格式城市空间结构之外, 罗马人十分强调中心与秩序。不仅大型公共建筑, 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 在规划设计中均采用以内部的几何轴线关系构成具有中心感的整齐有序的空间关系。而且大量的传统住宅街坊也一直采用有规则性轴对称结构的设计手法。这一特点在罗马全盛时代在北非的提姆加德城规划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无论在建筑单体而是在精心设计的街坊复杂结构中, 中心、轴线、围合性的内部秩序同城市一样无不体现出罗马场所的性质。其单个公共建筑的规模之大, 也是许多后世建筑师所惊叹不已的。这正是因为罗马人布局注重建筑“体量”的扩大, 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组织在一幢或整套建筑之中, 更高、更大成为建筑的追求, 追求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和格局。如著名的万神庙和卡拉卡拉浴场体量都十分巨大。如后者的中央大厅长、宽、高净空为55.8米×24米×33米, 整个浴场主体建筑一面达228.6米×115.8米。在拥有巨大尺度的同时, 罗马建筑的空间形态一般都呈内部中心点开始的整体性扩张, 完全不像中国建筑那样呈平面展开型。但正如杰佛里等人在《人类的地景》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罗马人单独的“群体”设计都是出色的, 但这些建筑群的位置却是凌乱、随机的。如同把匆忙抢夺来的财富堆积起来一样, 在罗马城的大扩张中, 看不到单个建筑或广场之间富于匠心的关系。

罗马建筑艺术体现的意义大都集中在其内部世界的领地。从环境整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 特定的文化背景则使罗马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展示了人与现实自然环境的逐步分离;利用拱券结构的建筑艺术造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

中国的古代城市结构与城市的功能密切相关, 在奴隶社会, 城的规划概念重在“为君”。在此概念指导下, 产生了以人体各部位的主从关系 (非西方的数字关系) , 来比喻大小都邑配置关系的“体性论”。这是因为, 奴隶制王国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 联合一系列大小城邦而组成。故当时迳称“城”为“国”, 并创造了一整套影响至今的城市规划理念——“营国制度”。春秋末年楚国大夫范无宇曾追忆道:“且夫制城邑, 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 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 故变而不勤。”这指的是大小城市的组合如同人体的首、股肱与手指一般, 形成主从关系明确的有机组织体系。到了封建社会, 人们视城市若宗器, 提出“城以盛民” (《说文》) 的新观念, 并由此产生“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 (《吴越春秋》) 的城郭分工的新规划概念。这样一来, 结构严慎的“王城”与布局自由的“郭”在结构上就有了重大分野, 一直影响至今。

从城市内部结构来看, 最早明确的记载当为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据《考工记·匠人·营国》“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

从这些规划制度, 我们可以看出王城规划结构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城为重城环套形制, 规模为方九里。

(2) 据井田规划概念, 将全城划分面积相等之九份, 按方位主次, 分别布置不同性质的分区。

(3) 宫城是全城规划结构的重心, 故位于城中央。以宫城之南北中轴线, 作为全盘规划结构的主轴线。此轴线南起王城之正南门, 经外朝, 穿宫墙, 过市, 直达王城正北门。

(4) 宫城前方为外朝, 后方为市。宗庙、社稷则据主轴线对称设置在外朝之左右两侧。这便是宫、朝、市、祖、社五者的相对规划位置和其组配关系。宫城与由外朝、祖、社所构成之宫前区, 结合而为王城的宫廷区。此区是全城的中心区, 也是全盘规划的主体。

(5) 全城道路网及其他各区均环绕宫廷区, 沿主轴线对称罗列, 以突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和主轴线之主导作用。

(6) 宫城是按前朝后寝之制规划的。路门外为朝, 内为寝。九卿九室在应门内路门外, 九嫔九室在路门内, 可见宫城内尚有内外宫治事处所。

分析上列特征, 显见王城是继承传统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制而营建的聚集封闭型城邑。由于周人重视礼治秩序, 因而城的布局颇为严谨, 主次分明, 井井有序。各级城邑既是以王城为基准, 遵循礼制营建制度而规划的, 那么, 王城规划结构实已成为这一时代都邑规划的基本模式。

此制最关键的问题还在控制各级城邑的大小规模。例如采邑城的规模, 西周就有严格的规定。“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 (《左传》隐《元年传》) 。诸候都也是按受封者爵位尊卑来厘订其大小规模。王城、诸候城、采邑城, 各级等第分明, 不许僭越。这种循名核实的礼制营建制度, 不仅充分体现了上述营国规划理论, 同时也是实施都邑建设体制的重要手段。

但“中规中矩”的“营国制度”也难以约束“市”的力量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据贺业钜先生的研究,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市制改革”。第一次发生在封建社会前期, 主要是改革奴隶社会那种依附于宫的“后市”之制, 使“市”由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宫市”, 转变为城市各阶层市民服务的集中式商业区。这次变革既改变了市的性质, 也提高了“市”在古代城市中的地位, 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 使从属于“城”的“郭”与功能都得到提升, 从而使城市开始有了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双重功能。第二次改革发端于中期封建社会后阶段。自中唐以来, 因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全国各主要城市纷纷开始改变传统的市坊区分规划体制, 使市肆入坊, 形成市坊有机结合的空间结构。当时的扬州就是一例。据史料记载此时的扬州不仅是“十里长街井连”, 不再为旧制所约束, 而且更开“夜市”之禁, 出现了“夜市千灯照碧空”的繁华灯景。从而为市坊有结合的规划体制, 取代旧的市坊分离的空间模式;以遍布全城的商业店肆 (专业街) 替代旧时的集中式市场;按街巷的聚居模式替代旧的封闭坊制, 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上行政与商业贸易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的两大主要功能, “市”就是有市场, 但是自工业文明发展以来, 经常出现一些无“市”的资源型城市, 市民生活因而枯燥乏味。中国古代文明在城市的内部肌理方面讲究和谐。古代城镇生活之丰富多彩多姿从《清明上河图》上可见一斑。城市的空间结构常常由地形、乡村土地分割系统、君主的意志和社会需求 (尤其是军事防御) 等因素有关。

除此之外, 中国城市街坊结构还注重建筑“数量”的增加, 将各种不同的功能分配在不同的建筑之中, 并由小组变成大组, 形成同构但又丰富多样的街坊邻里关系。比如故宫里最大的建筑太和殿与科隆大教堂相比也会显得很小。中国的建筑单体结构来看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体量也不宏大, 但组合在一起变化多样。一旦进入建筑环境无论是街坊还是院落, 人们所能感受得到的都是围合的空间, 大院落套小院落, 长夹道、照壁与建筑的墙面、门窗等虚实交替出现, 呈现秩序中的协同关系。而且建筑布局与天地山河相融合, 建筑讲究文脉的传承与延伸, 体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见图15)

中国的单体建筑注重与自然及邻里的关系, 与院落“阴阳”互补相配, 每个院落天井发挥日照、通风、透光、活动纳凉、围合、雨水利用等多功能。建筑形式与布局与当地气候相适应, 形成丰富多彩的地域土生建筑群, 如陕西窑洞、山西半窑洞、徽派建筑、元阳“水顶民居”等等, 这些民居能极好地适应当地气候, 室内环境冬暖夏凉, 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是人向自然索取最小的一些建筑方式。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较之西方建筑更多体现气候自适应的绿色建筑内涵, 更加符合现代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 非常值得现代建筑师们借鉴。 (见图16、17)

对生态城的设计师来说, 传承3千年的“营国制度”并没有多少营养能被汲取, 但古代城市商业力量和“土著”规划师们所建造用以“盛民”的城郭, 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空间设计遗产。无论从街坊住宅与商肆店铺的合理混杂, 还是建筑与天井的阴阳组合……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都给现代的生态城留下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知识。众多地域性的节能环保技巧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古代城市和建筑设计理念, 应当尽可能地被当代规划师们挖掘利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将其发扬光大, 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5、中西园林文化之差异

城市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对隔离, 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 (水泥丛林的密度和高度越高) , 或城市建成区规模越大, 人与自然就越疏远。由此可见, 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它们虽然不能提供人类聚居所需要的物质供应链,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希腊历史上, 最初的植物园林场所是神话所描述的神居住的地方。荷马史诗中有许多关于神的场所园林园林化景观的描写, 如“她的洞府在满是赤杨、白杨和松柏的绿荫中, ……葡萄藤盘缠在岩石上, 浓密荫绿的枝叶下面悬挂着累累成熟的葡萄。有四条源头相近的泉水流过长满紫荆、香芹和毒草的草地。”在现实中, 古希腊人在建造神庙的圣地周边常有保留天然林或人工栽植的圣林, 其中设置祭坛、雕像等, 同神庙坚硕的轮廓交相辉映。到公元前4世纪之后, 作为哲学家生活与授徒场所的学园中修建起了供人类自身休息娱乐的园林景观, 历史上记载有柏拉图和伊壁鸠鲁的学园, 经亚历山大希腊化时代到罗马帝国逐步成为日常生活性建筑环境艺术的重要一支。

在古城庞贝的遗迹中仍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中庭式住宅, 一般有两个层次, 第二进矩形廊院中植有花木, 大型府邸后面还常建有一个私家园林, 考古发掘的结果证实, 园林内建有几何化的花木坪, 以及水池、喷泉等庭院绿化、雕塑和小品。这些庭院与郊外更大的私人园林结构几乎是一致的, 院落内的植被和小品的布置是完全几何对称的, 具有轴线与围合的特征, 没有自然“山水”的意境。这种理想化、秩序化的“人工自然”式园林风格影响逐步形成了西方的造园风格。

由此可见, 西方园林是扩大了的居住机器的组成部分, 因为西方文明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残缺的, 需要改造;建筑与园林往往是分立或对立的, 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构筑物。西方美学讲究严格的几何对称原理, 将人体尺寸美、理性美运用于园林, 强调几何对称构图, 对树木花草的修剪成型与严谨整齐的排列布置, 以整体的几何性来消除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 追求形式美和理性美。西方建筑往往处于园林的中心或制高点俯视整个园林, 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控制与统治。总之西方园林布局直接展示秩序感, 体现人类权威或对完美自然的追求, 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野心。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 城市膨胀, 环境污染, 城市中心区败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以至于F.L.奥姆斯台德 (1822-1903) 、E.霍华德 (1850-1928) 等人分别提出自然保护区、现代城市公园和田园城市的设想并付诸于实践。园林对于生态和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与净化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并涌现出了众多的新的园林设计学科和工程知识体系。

早在3000年前, 我国就已出现古代园林“囿”和“圃”。千百年来, 经历代园林设计者的千锤百炼, 我国的园林艺术已经形成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素观园林为代表的三大较为完善的体系, 并展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一是专情山水、“师法自然”。中国人历来都用“山水”作为自然风景的代称。相应地, 在古典园林建造过程中“筑山”、“叠山”或“掇山”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技艺。前者即为堆筑假山, 后二者使用天然石块中的不同造型、纹理、色泽堆叠起不同的石山、石洞和石景。都能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岫、洞、谷、悬崖、峭壁等山体自然特征。呈现“阴柔文静之美”的水体景观历来是我国造园艺术中最活跃的因素, “山嵌水抱”不仅是最佳的成景组合, 而且也反映了阴阳相生的辩证哲理。“师法自然”的原则也在“理水”的造园艺术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园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师法于大自然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等。哪怕再小的水面也追求曲折有致, 并利用山石缀岸、矶, 或刻意修造出港汊、泉源、船埠等以展示源流脉脉、疏水若若为无尽。稍大些的水面, 则堆筑岛、堤、架设桥梁。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尽量呈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天然水景观。山水之间的花草灌木之栽培, 也以翳然林木为主调。在布局上也往往以拟自然的丛生、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 以少量乔木尽显天然植被的万千气象。

二是园林与建筑的共生。中国三种经典园林体系无不将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与建筑融合在一起而浑为一体, 使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交织, 从而体现天人和谐的文化境界。而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 内墙与外墙可有可无, 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 也为这四元素在视觉上的相互融合共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使建筑物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透、流动性, 把建筑的小空间与园林的大空间沟通组合起来。而且中国丰富的园林建筑, 无论是亭、楼、舫、廊等都一反宫殿、坛庙、衙署、邸宅的严整、对称、庄重的格局, 完全做到了大小相宜、高低错落、依山傍水, 再加上玲珑通透的结构, 就极易达到《园治》所述:“轩楹高爽, 窗户虚邻, 纳千倾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的境界。

三是充满诗情画意。与西方园林改造自然的宏大气魄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园林与绘画诗词有关浓厚的渊源关系, 甚至不少园林作品直接以某位画家的笔意、某种流派的画风引为造园的粉本, 或将诗词中的某些意境、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至于借用景名、匾额、楹联、刻石等文学手段对园景进行补充提升, 更是不可或缺的雅艺。这种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景观之中的经典造园技艺使得中国园林从总体布局到细微的雕刻、花草、叠石都充满了西方造园师难以领悟的“诗情画意”。以至于明末清初的著名剧作家兼园艺家李渔情不自禁地发出:“山水者, 才情也;才情者, 心中之山水也”的感慨。正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的精心创作, 众多的中国古典园林确实能够给人以“置身画境, 如游画中”的诗意感受。如果按照宋人郭熙所著的《林泉文致》一书中的说法:“世之笃论, 谓山水有可行者, 有可望者, 有可游者, 有可居者。画凡至此, 皆入妙品。但可望可行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那么, 中国古典园林的确浸瀛着文人墨客的“伊甸园”式梦想和诗意栖息的才情。

四是讲究“借景和比德”。在众多中国造园艺术之中, “巧于因借”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粹。对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所著的《园治》一书中可以“略见一斑”:“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 不分町瞳, 尽为烟景, 所谓巧而得体也。”这种借, 可以是内借、邻借、高借、低借、互相借。而且在“借景”造园过程中, 将房屋选址、地形塑造、山石堆叠、筑塘理水、移花植树等都通过“风水理论”, 将诸多生态因素的布局恰到好处, 不仅使园林与住宅美不胜收, 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有利于主人生活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此外, 中国园林的形态美来源于自由式布局、和谐的山水组合、山川奇秀、木以益古、花以妩媚、竹以挺拔、水以清冽, 构成多重矛盾和谐;通过“比德”自然来陶冶情操, 如山为“横岭侧峰, 经度参差”, 水为“泓婷湾洄, 风生文漪”, 石为“秀润奇峭, 禅味妙生”, 树为“柯叶相幡, 与风飘扬”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私家园林, 对于那些具有闲情逸志的失意官员、商人来说, 为了满足隐居、宴客、读书、游嬉等功能, 工于设计, 在“螺丝壳中造道场”, 力求小中见大, 将拳石斗水喻为山川大河, 将寺观塔影和山峰飞瀑权作借景, 在极度不称的空间结构中求得平衡, 创造出许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园林景观。

与西方园林不同, 中国园林是缩小了的自然界或自然的模仿物, 所谓“园莫大于天地, 画莫好于造物”。也正如明末清初艺术家李渔所言:“幽斋磊石, 原非得已, 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 故以一拳代山、一勾代水, 所谓无聊之极思也。”中国古代文明还将建筑比拟为“儒”, 讲究礼制序列、协调和谐, 园林为“道”, 追求“师法自然, 虽为人工, 宛如天成”;“法天地, 赞育化, 参天地”, 天、地、人“三才和谐”为园林规划的主旨。这显然是现代人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要加以传承和弘扬的东方规划生态理念。

小结

篇4:初探东西方文明差异背后的原因

文明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中逐渐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东西方文明作为现在社会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促使它们不同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由于其所处地域的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生产方式的不同,核心观念的不同都是两种文明出现差异的原因。笔者将从以上几方面来阐述东西方文明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文明发源地域不同

“西方文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源头,中间有断层,一些阿拉伯国家保留了一些,直至现在形成以欧洲、美国为代表的文化。东方文化是以中国为主,加上印度、韩国、日本。”①大多数的学者都比较赞同西方文明的起源于地中海文明,定型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在地理范围上,古希腊的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沿海,是亚洲、欧洲、非洲的交通要塞。希腊的自然环境地小山多、临近海洋、海岸蜿蜒曲折、岛屿较多、气候温和。由于其陆地多为山地地形,所以利于其耕作的土地资源非常少,但是它地下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其周围都有海洋环绕,所以其航海业十分发达。由于希腊处于亚热带气候地区,非常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即使本国的农业不是那么的发达,但是他们会利用自己生产的经济作物如葡萄,橄榄等,通过航海交通交换农业产品。所以它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决定其航海业和商贸业的发达。“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希腊发展起了繁荣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对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西方文明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地域和气候的限制和优势,西方民族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和商品交换的道路。

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埃及,巴比伦,印度,华夏。这四个地方,都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地理和自然优势,埃及,巴比伦,印度,华夏这四个地区都有哺育生命的河流,以及其带来的营养丰富的,利于种植的肥沃土地的平原,比如两河流域,黄河流域,恒河流域等,这些都是东方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地理基础,所以东方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为主。

二、社会制度的不同

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促使希腊的商品经济繁荣起来,并由此对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由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然后推动国家政治体制的产生和变革。“凡是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邦,存在着一个比较强大的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国家,则往往实行民主政体。”③城邦制度的传统也造就了西方文明的一些特征。比如西方文明中的“人类中心论”,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对人的个性和追求是十分看重的。在西方文明中推崇的权利多中心说。

由于东方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东方的社会制度从奴隶制,封建制,都围绕着以土地问题为核心。对土地所有权的划分和掌握促使高度权力集中的制度产生。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封建统治制度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君主专制,“《白虎通》认为只有‘天子一人,‘天派‘天子保护民,天为民立君,而天意往往要通过一种世间权威进行表达与实现,这样,上达天意,下治黎民的君主就掌握着某种‘通天彻地的权力,天子既是溥天之下子民与臣下的君主,也是溥天之下道德与人格的楷模。‘联即国家,‘圣旨成了最高法律,国家的重大政治事务均由君王钦定,臣僚只需格尽守职,庶民只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是履行了他们应当履行的職责。”④这种权利高度集中地制度与西方城邦制所形成的民主和法律体制有着极大的不同。

三、生产方式的不同

农业革命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生产劳动而日益增强的社会关系因为生产劳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加强,促进了语言和文字的产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东西方开始出现了文明进程中的差别,四大文明古国的产生标志着东方在文明的轨道上先行一步.古埃及的历法,数学,天文学;古印度的宗教,雕刻艺术;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汉莫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数学,力学,医药学等等都建立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在西方,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已经是在古代中国的春秋时代了,东方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是古希腊人重科学,重理论,对近代科学的影响却是东方文明所无法比拟的,哲学,逻辑学,经济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都是近代西方科学发展的基石。古罗马人重技术,重应用,其建筑中的高超技术让诗人惊叹,此外,罗马完善,发达的法律和法学体系成为了西方法学的起源。”⑤东方注重生产实践,无论是修建埃及金字塔时那令人折服的高超技术,还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无不说明东方的技巧和技术多么令人称赞折服,但是为何在那个时候遥遥领先的东方技术在近代与西方的碰撞中会如此不堪一击。近代的西方进行了以实验为主的产业革命,各种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这西方的生产力。

四、核心观念的不同

西方文明中的核心观念主要以古希腊的思想观念,基督教的思想和观念,近代以来以及启蒙运动后产生的观念为主。古希腊的思想观念主要以哲学,政治,文学等为主要内容;基督教的思想和教义是西方文明及其重要的内容,这对于西方人的生活行为和处事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以及启蒙运动后的产生的观念,多涉及自然,科学,实证等。这对于促进西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东方文明的主要思想观念,有些不同,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观念不同,所以在印度,或者阿拉伯地区的主要思想观念多与宗教相关,而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主要思想观念多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影响较大。

注释:

①参见季羡林语,参见《走出传统研究传统》,《人民日报》1994年12月6日

②张永秀.论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5月

③刘文秦.古典城邦政体类型及其成因[J].世界史1989(4)

④徐品晶.中西方文明差异的根源性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9)

⑤林波,薛昱.从人类生产力发展中看待东西方文明进程的同步与异步性[J].求实2008(02)

篇5:东西方的餐桌礼仪的差异

通常说到这个话题时人们经常会联想到西餐的礼仪,忽略了东方餐饮礼仪的重要性,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中国的餐桌礼仪自然也很全面,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中餐礼仪慢慢被人淡化了。中餐的餐桌礼仪实际上是非常讲究的,而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中餐礼仪。

东方餐饮礼仪的特点

1、首先,中餐很讲究座位的排序。

如果是家宴首先是老人先入座,而且要坐首座,一般以正中为上座(即首座),至于什么是首座和正中位置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待客当然是客人坐首座,而且最好左右要有陪客之人,方便招呼客人就餐。入座后不能先动筷子,要等长者和客人先起筷,你才能起筷,别看这点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有些人也许是性格太急或是饿得饥肠辘辘,看到美食当前就将礼仪放到一边,自顾自得大吃起来,让人甚是尴尬。

2、其次是喝酒。

酒文化在中国太源远流长了,或许酒能拉近彼此距离,国人在待客过节时都会频频举杯。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千方百计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一定量就是不实在。“以酒论英雄“,有时过分地劝酒,也是十分失礼的做法。

3、而敬酒更是一门学问。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与不熟悉的人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避免出现尴尬局面。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要一定先给尊者、长者敬酒,这样才能让众人舒服。

4、不要打嗝。

很重要的还有一点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比如喝汤、吃面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些,不要发出“呼噜”声,会让人生厌的。假如打了喷嚏、肠鸣、咳嗽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这些都是中国人经常犯得错误,所以你务必要注意,别让人以为你很没有礼貌,这些细节会很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5、各地的礼仪差异。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礼仪也不尽相同。如有些地方过年的鱼是不能吃的,主要是取“年年有余”的好意头,而因为平时很少机会吃鱼,过年做了之后只是摆一下台面,所以你要慎重起筷。有些地方女人和小孩是不能入ZX的;再有不准吃汤拌饭或胡乱挑菜等。

东西方的餐桌礼仪的差异

说了这么多中餐礼仪,作为现代人知道西餐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众课,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作为基本了解的西餐礼仪礼仪知识。

1、西餐的餐具在你就餐之前基本都被主人和侍应摆好了,你只要遵循由外向内用即可。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碟子的尴尬声音;

2、西方人在就餐的时候很少说话,他们的聊天时间基本是饭后甜点的时候才会开始,许多人会边吃甜品边聊天,也有些边喝酒边聊,而且音量都很低。总之你只要在就餐的时候尽量少说话,你自然会变得很有教养。

3、中国人喝汤要求不要发出声音即可,西方人亦然。在喝汤的时候发出任何声响都是不礼貌的,你没看到西餐厅总是很安静吗?所以要好好使用汤羹,记住舀汤的时候要由里向外舀,不要像中国人是由外向里舀。吃鱼和吃骨头都有特殊要求的,你要弄明白才好上手,否则会好难堪啊,总之记住一条不会用刀叉吃的东西,就暂且别先动手,静观形式,入乡随俗,大不了不吃这道菜嘛。

4、手机:在吃西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你要给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出去听电话。这一条吃中餐的时候也适用,在用餐的时候听电话走到哪里都是让人唾弃的。

篇6:东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涉外礼仪课堂的学习,针对中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差异的宴请礼仪,试图总结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一些要求与差异,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

关键词:餐桌礼仪 中西方 差异

引言: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以防止失礼于人。本文按照进餐的顺序,分别指出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的礼仪。

正文

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我们至关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第一,从邀请的提前与赴宴的守时中看差异。

一般,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邀请别人吃饭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预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请客要提前几天以上,这是表达一种对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请也要提前通知,像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另外,如果宴会时间是7点,你最好是6点55就要到。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时间,这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从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礼仪的差异。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关于中国人的宴席座次礼仪,守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不学礼,无以立”,礼的核心是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中国民众已经习惯和风俗化了的社会性行为准则、道德尺度与各种礼节。

我国传统作法是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并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国际通行作法并排排列座次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他们会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左手的位置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为上;夫妇不应相邻,男女依次相邻,主人和主方陪客应与客人依次相邻;译员可以坐在主宾的右侧。有些大型场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宾背后,另外安排用餐;

尽管在排列座次时,国内外的基本座位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场合排列座次时,一般均应遵守国际惯例。

第三,从餐具的摆放中看差异。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盘子等。它的摆放就相对比较简单。餐具的摆放是这样的:大盘是离身体最近的,正对领带;餐布一角压在大盘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盘叠在大盘之上;大盘左侧放手巾;左前侧放小碗,小瓷汤勺放在碗内;右前侧放置酒杯;右侧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顺序是有外向内的,所以,他的摆放也是有外向内的。它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食盘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叠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盘里。面包盘放在左手,上面的黄油刀横摆在盘里,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 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档的餐厅餐巾往往叠得很漂亮,有的还系上小缎带。注意,别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脸。

这样看来,西餐中的餐具摆放是很有讲究的,所以我们用餐的时候绝对不能失礼。要严格按照餐具的摆放进行用餐。

第四,从进餐时的礼节看差异。

一般中国人吃饭也很有讲究。

首先在进餐时,要先请客人,若站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

其次,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另外,如果你口里在嚼着东西,切记,不要说话,以免喷出饭粒,造成尴尬。

相反,西方人,一般是每个人一个盘子,就不存在夹菜的问题,但是他们一般不喜欢,吃东西的时候说话,所以吃东西时尽量的不说话的,只有在吃甜点的时候,可以聊一些,轻松地话题。

只是,一般西餐的餐具很复杂,如果弄错了餐具也是件很丢人的事情。一般的餐具使用是这样的:菜盘两边如摆放了几副刀叉,应先用最外边的。第一道菜吃完,侍者会将菜盘 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如果有几把不同大小的刀叉匙,则用途不同。

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这里,总结一点小经验,如果你不是很懂的西餐的礼仪,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别人做一步,你跟着学,看着别人怎么做,这样至少不会出差错。

基本上你学会了这些,一般用餐都不会太失礼。

结论:礼仪虽有差异,但是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我们学好这些用餐的礼仪规则,才会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如鱼得水。

参考资料:

张文娟《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原因》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陈君 《宴会上的餐桌礼仪》

上一篇:幼师实习工作月自我总结下一篇:关于天津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