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泵房运行管理及岗位职责

2024-04-22

供热泵房运行管理及岗位职责(共4篇)

篇1:供热泵房运行管理及岗位职责

供热泵房运行管理及岗位职责

根据2012年9月26日供热前准备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新供热首站运行人员配备、管理及职责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保证机炉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热定电保证冬季供热质量不断提高为目的,进行统一有序指挥、协调、调度,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供热指标

当天供热温度指标由安全生产管理部供热温度指标,(供热温度指标接收部门:生产分公司、供热分公司),由安全生产管理部对生产每天各运行值进行温度指标考核,连续运行时间大于5小时每低于指标1度,对该运行值扣除当月绩效考核分2分,如遇不可抗拒原因,视具体情况由公司绩效考核委员会研究决定是否处罚。

二、设备维护及操作

以供热泵房首站供回水出口外墙为分界,首站内的各项操作、维护、巡视、监盘、检修由生产分公司汽轮机车间负责,供热泵房首站出口以外,主管道、各混水站,支路等由供热分公司指派专人进行操作、维护、巡视,检修

三、运行人员配置及倒班方式

新供热泵房首站运行倒班方式:实行四班三倒制,每班配二名运行人员,进行日常监盘、设备巡视与操作任务。

四、运行人员管理

当班运行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模式:

1、供热首站运行管理由生产分公司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由生产分公司内部制定,供热首站运行人员业务上,由生产分公司汽轮机车间进行指导培训。

2、供热系统内网混水调节管理由供热分公司内网经理担任,跟据各热力点所需技术参数要求,需对混水泵进行流量调节时,向安全管理部提出申请,批准后由安全生产管理部向生产分公司运行经理及供热内网经理下令,进行各热力点混水流量调节,调节时由供热内网经理与生产运行经理进行现场沟通直至投运正常。

3、运行值长管理

由生产分公司统一进行管理,在冬季供热运行期间,各运行值长应以热定电为主导思想,严格执行供热温度指标,不得以运行值利益为重,一经发现有违规现象将对该运行值及值长严肃处理。首站内、外各设备的调整,应在保证机炉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各运行参数的调整,正常情况下由生产、供热双方沟通后再进行调整。

五、运行记录

运行期间保证首站设备安全运行的记录表报、操作票、设备缺陷记录、运行巡视记录、交接班记录、补水记录等必备记录由生产分公司统一制定,外网各站点阀门调节记录及温度、压力、流量记录由供热分公司统一制定,并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各种记录由生产指派专人检查与保管,表报及各种记录按公司下发的考核办法执行。

六、培训及上岗

首站及混水站投入运行前,运行规程由各分公司提前拟定,并上

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科研部审核通过后进行下发,组织培训学习。

供热首站运行人员及值长由生产分公司进行内部培训,培训内容为首站内各设备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供热加热系统、实际上微机操作及倒闸操作,外网热力调节主任应熟知外网系统、混水站分布、混水原理,调节注意事项;由公司聘请供热方面专家现场对首站运行员、相关专业、供热外网人员统一进行培训。

七、沟通与设备管理

因各混水站采用无人值守方式,供热分公司、生产分公司相关专业应每天指派专人对各混水站进行设备巡视,巡视重点为各电气运转设备运行状况及室外流量井积水和其它运行缺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主管领导,做好巡视记录要求每天二次以上巡察,专人检查记录及消缺情况。

首站运行员在监盘过程中,发现混水泵及运行参数异常时,应及时汇报当班值长,由值长与热分公司领导及时沟通,由供热分公司安排专人进行有异常混水站部位检查处理(包括混水站电源中断)。

机炉出力富余的情况下,外网因供热温度低用户反映大时,应及时与安全生产管理部进行沟通,适当调整当天供热温度指标。

由于机、炉出现故障时当班值长及时通知供热分公司领导,供热监察及供热分公司要与用户做好解释工作,生产分公司应采取其它运行方式,尽快抢修设备的同时,启动备用热源保证供热温度。

外网发生管道泄露或大面积开栓、管道积气严重情况时,供热分公司及时与生产分公司领导沟通,做好设备调整及事故预防工作。

内网因运行方式改变,需调整供热泵运行方式或压力调整时生产分公司应做好与供热分公司沟通工作。

当首站、各混水站内电气、热工部分设备损坏时,应由供热分公司与生产分公司沟通,指派相关专业对损坏设备及时修复,并采取临时供热的方式,保证各站点的供热(备品备件应由相关专业备齐)。

供热分公司沟通领导:李忠坤电话:***

生产分公司沟通领导:姜峰电话:***

八、首站运行员岗位职责

1、首站运行人员在生产调度上受值长(当班班长)指挥,在行政和业务上受汽机车间(专业主管)领导。

2、首站运行人员是当值首站运行岗位的主要责任人,必须对本岗位的安全经济运行、文明生产、劳动纪律负全面责任,必须严格执行安规和两票三制,必须认真执行上级的各类指示和命令。

3、首站运行员必须对本岗位的设备按照巡查要求,每小时进行巡察,并做好运行表报记录。对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汇报当班班长,当班班长应在事故的情况下指挥班组成员迅速控制事故不使其蔓延扩大。

4、首站运行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生产设备、运行参数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及故障判断、处理能力。

5、首站运行员对公共卫生区和分担区的卫生状况检查打扫一遍。

6、有权拒绝违章操作。

九、事故处理及信息报送

为提高供热应对重大事故的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公司、生产分公司、供热分公司应编制出供热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供热期间应急抢险小组,保证供热期间的安全运行。

重大供热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首先启动应急预案开展自救,事故发生15分钟内应将事故基本情况报告当天值班领导(值班室电话:)并在半小时内向主要领导汇报,应急抢险小组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十、冬季供热期间值班制度

跟据公司制定的冬季值班制度要求,干部及员工要求手机24小时开机,值班人员认真对各专业、重点部位的巡察工作(每班不少于二次以上巡岗),不得酒后上岗及脱岗现象的发生,协助各部门突发事故处理,并做好值班、查岗记录。

值班时间:晚7:00——次日早6:00

值班地点:

机关:公司二楼值班室电话:

供热:供热办公室电话:

生产:各自办公室电话:

安全生产管理部

2012年9月27日

篇2:供热泵房运行管理及岗位职责

数据对比分析

1.基础数据管理:

包括数据存储、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下载、数据查询、远程控制、统计分析。2.实时数据监控

系统能够在线实时监测各换热站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包括实时数据对比分析(压力、温度、流量、热量、阀门开度等),数据分 析方法采用分析图表(曲线、柱图、饼图等)、数据表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将多参数一起进行历史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形成日、周、月等多种报表,对 所有热力站的重要参数汇总报表。

设备远程控制

3.远程控制

调度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节、控制每个换热站的电动调节阀门,改变运行参数。可以随时远程调整修改控制器的控制策略、控制参数和控制曲线,调整换热站的用热特性。

4.能源管理与能耗分析

系统具有能耗数据采集功能。可以把现场的流量、热量、水量、电量数据采集并传输到管理中心。进行换热站和公用建筑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找出 能源总耗、单耗最高的换热站、建筑、供热处及供热分公司。通过连续分析数据曲线,找到供热异常的换热站和建筑,及时发现供热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热力公 司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

历史趋势曲线

5.生产运行综合调度管理

生产运行综合调度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热网控制系统之上的一套综合调度、管理、分析系统。

系统能够和热力公司已有的各种业务系统和控制系统实时连接,包括经营收费系统、气象预报系统、热源及热网监控系统,综合调度管理系统。

热力公司领导和调度人员可以随时查询供热生产运行的所有数据,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下达供热运行调度调节指令,指导全网稳定、经济运行。

篇3:73泵房铂料脱砷运行报告及分析

关键词:脱砷,催化剂失活,砷化物

0 引言

油品储运联合车间隶属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 (以下简称“炼油厂”) 油品储运系统, 担负着全炼厂油品的储存和输转。73泵房主要为催化装置和连续重整装置提供原料。常减压装置生产的减压渣油进51/4罐区, 经加温脱水、分析合格后输转至催化装置进行加工;常减压装置生产的铂料组份经过脱水罐脱水, 然后进脱砷罐进行脱砷处理, 进入51/5罐区, 经再次沉降脱水、分析合格后输转至连续重整装置进行加工。脱砷效果直接影响连续重整装置的正常平稳运行。脱砷效果的好坏与铂料中的水分含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要想提高脱砷罐的脱砷效果除了要考虑脱砷罐自身的问题外, 脱水罐的效果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 铂料脱砷的目的

砷化物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的有害毒物, 极少量的砷化物即可造成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 甚至引起催化剂永久性失活。石油加工各工艺也都对其进料中砷含量做了严格规定, 比如重整进料砷含量要求<10ppb, 乙烯裂解原料要求砷含量<20ppb。

2 73泵房铂料脱砷流程简介

进入脱砷罐的铂料来源于500万常减压装置、11单元、12单元、以及120万柴油加氢装置, 铂料先经过1#脱水罐、3#脱水罐脱除明水而后再经过2#脱水罐进一步脱出微量水, 为下一步脱砷做好准备工作。经过脱水处理的铂料由脱砷罐的底部打入罐内, 在脱砷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从而达到脱除砷的目的。经过脱砷处理的铂料存储至700、701两具铂料存储罐, 由操作人员进一步切水作为铂重整装置的原料输送至相关装置。

3 脱砷原理

脱砷罐采用Ras958脱砷剂, 此脱砷剂为Cu-Zn-Al-M系催化剂, 可在常温下脱除铂料、催化裂化尾气、液态烃等物料中的砷化氢 (As H3) , 同时也可有效脱除原料中的硫化物 (H2S、COS) , 与国外同类型脱砷剂R3-12、G132相比, 性能指标相当。Ras958型脱砷剂具有脱砷净化度高、砷容大、抗压强度高等特点。可应用于聚丙烯装置、大型乙烯工程中烃类原料的脱砷处理工艺。

3.1 脱砷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

需脱砷原料:铂料

铂料数量:8×105t/y

脱砷罐操作温度:常温

脱砷管操作压力:0.7Mpa

铂料中砷含量 (ppb) :≤200

净化后铂料中砷含量 (ppb) :≤10

脱砷罐高径比:6.65

Ras958型脱砷剂:24.6t

3.2 主要理化性能及技术条件

外观:黑色光泽长条

主要成份:硅酸盐添加特种活性剂

规格 (mm) :φ4+0.5

堆密度 (g/l) :0.7

强度 (N/cm) :≥50

工作砷容 (Wt%) :≥1.0

3.3 脱砷设施工艺参数

最大工作压力:脱水罐0.7Mpa;脱砷罐0.7Mpa

设计压力:脱水罐0.9MPa;脱砷罐0.9Mpa

工作温度:脱水罐常温;脱砷罐常温

工作介质:脱水罐石脑油;脱砷罐石脑油

安全容积:脱水罐26.69m3;脱砷罐44.6 m3

3.4 脱砷原理分析:

含砷铂料下进上出、通过装有脱砷催化剂的脱砷罐, 铂料中的砷化氢 (As H3) 与氧化铜接触反应生成砷化亚铜以及元素砷, 元素砷沉积在催化剂上, 并部分形成新的铜砷合金。

砷化氢 (As H3) 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砷化亚铜、单质砷, 一部分生成新的铜、砷合金, 而达到脱除原料中As H3的目的。

反应式:

有效成分:CuO;载体:硅酸铝小球

4 脱砷效果分析

分析数据得出:

(1) 2005年9月至10月新脱砷罐与旧脱砷罐的脱砷率均达到70%以上, 其中旧脱砷罐的最大脱砷率为93.5%, 新脱砷罐的最大脱砷率为76.3%。

(2) 2005年11月、12月采样数据表明新脱砷罐的最高脱砷率为54.9%, 旧脱砷罐的最高脱砷率为56.3%, 较同年上两个月相比有明显下降。

(3) 2006年采样数据显示, 新旧两具脱砷罐的脱砷率已由上一年的93.5%和76.3%分别下降至29.8%、12.5%, 2006年的新脱砷罐的平均脱砷率与旧脱砷罐的平均脱砷率分别为29.95%和25.95%。

(4) 2007年数据显示新旧两具脱砷罐的脱砷率已分别低至8.8%和6.8%, 与2005年的最高脱砷率相比分别下降了90.5%、91.1%, 脱砷效果差。

(5) 综合整个数据表分析得出, 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旧脱砷罐与新脱砷罐的平均脱砷率分别为44.1%、38.8%, 旧脱砷罐的脱砷效果优于新脱砷罐的脱砷效果。

5 改进措施初探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脱砷罐脱砷效果的好坏与催化剂的活性是分不开的, 要想保证脱砷罐中的催化剂活性, 脱水就是一个必须先考虑的问题, 如果稍带水分催化剂中毒即刻失去活性。平时脱水罐都是人工脱水, 次数虽然比较频繁, 但不能完全的避免进入脱砷罐的铂料带水的问题, 建议安装自动脱水装置, 能快速有效的脱除水分为进入脱砷罐做好准备工作。

脱砷罐容积的大小也会对脱砷效果产生影响, 假设脱砷罐的容积较大汽液分离就会进行的更彻底, 对脱砷效果也会有所改善。铂重整装置的加工能力已由原来的1.5×105t/y提高到现在的8×105t/y, 原有的脱砷罐容积显然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 建议扩大脱砷罐的容积。

脱砷罐及脱水罐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催化剂会部分或者全部失去活性从而导致脱砷效果的下降, 严重时会影响装置的平稳操作, 建议及时更换脱砷罐、脱水罐的填料从而保证脱砷罐的脱砷效果。

分析数据看出Ras958型催化剂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建议选用更适合的催化剂类型。

参考文献

[1]石玉水.催化重整和柴油加氢装置的腐蚀分析及其防腐措施[J].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7, (1) .

[2]N·J·沙克雷顿.砷化铂和砷化钯的表面性质及其可浮性[J].国外金属矿选矿, 2008, 45 (5) .

篇4:供热泵房运行管理及岗位职责

【关键词】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节能降耗;措施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城市供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我们需要对城市供热系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节能降耗处理,集中供热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非常明显的节能和环保的优势,所以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也展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供热质量问题分析。当前,在我国城市供热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供热质量一直都得不到显著地提升,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供热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调控设备运行质量和运行水平不是很高,采用这种单管供热设计会使得高层和底层的用户出现供热不均的问题,一些用户室内温度过低,而有些用户室内的温度又过高,为了更好的保证供热的均匀性,需要开窗散热,这样也使得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而室内温度低的用户通常要加大供热力度,这种供热方式大大增加了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

(二)供热收费问题分析。供热收费问题是供热部门在工作中一直都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由于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很好的计算出散热器具体的散热量。供热部门通常采用的是按照面积向用户分摊的方式去收缴热费,但是这种收费方式无法非常准确的计算出用户的耗热量,所以用户也会产生一些不满,这主要是因为几个单元的住户共用一个供热系统,如果个别的用户不能按时的缴费,还是需要给缴费的用户供热,那么欠缴或者是漏缴的部分就可能会出现无法追回的现象。

(三)运行管理问题分析。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运行管理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开展运行管理工作的时候,水利失调是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调节设备,这样也就使得室内的温度调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的是多样化的供热方式,其中主要有单管供热系统和热水供热系统等等,而城市建筑结构又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这样一来就更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在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工作还是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降耗的优势。

二、热源节能措施

要想更好的保证集中供热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热源的问题,当前,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集中大型锅炉房,一种是热电厂,一种是分散供热的小锅炉房。此外我们还可以应用太阳能、地热采暖空调采暖和热电联产等多种方式,但是在应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充分的结合系统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对比之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三种方式会处于并行不悖的状态。

三、二次用户系统节能措施

(一)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及效果。自力式流量调节阀能够有效的解决供冷热水系统水力失调的问题,它能够保证冷、热水系统水力的平衡。其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借助改变阀芯和阀座之间的开度来对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予以适当的改变,这样就实现了其调节流量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设计者为了可以更好的对管材用量加以控制,供暖管路通常会采用异程系统,系统的室内设定了具体的流量值,二级热网设定为变流量。管路的供水主要是借助温度控制系统来对流向室内的热水温度加以控制和调整,但是,它是一个变流量的过程,倘若直接接入到用户内的暖气片当中,就可能会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在使用了自力式流量调节阀之后,能够借助阀门的调节作用来对暖气片进行定量的供水,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二)供暖系统室内水力平衡。为了更好的确保用户室内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可靠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阻滞情况的发生,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主动调节和节能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对系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手动设定温控阀抑或是自动流量平衡阀的方式对其加以处理。分户控制热量的水系统是公共的室外立管结合水平式的户内双管结构,在散热器的入水管路上应该安装2—3通温控阀,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温度加以调节,系统内部在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动态平衡性。

(三)供暖系统室外水力平衡。室外的水力平衡主要有各个建筑之间流量平衡和用户之间的流量平衡,我们可以在每一栋建筑物热源出口位置的回水管上安装上电动比例积分自动流量平衡阀,这种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十分有效的按照整个建筑物的采暖要求来对变流量进行适当的调节,此外还能起到稳定系统的作用。这样也可以更好的确保用户之间的流量能够处于高度平衡的状态,此外还可以在用户回水管路上安装固定流量型的自动调节阀,这样也就充分的解决了系统所产生的动态波动。

四、系统经济运行的管理分析

细致科学的运行管理也是保证能耗降低的必备条件,包括了解系统中机组管网是否经常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掌握与运行有关的工况因素;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与运行日志;在泵机组和管网的有关部位安装压力、流量仪表,监视系统运行情况;建立系统事故处理规程、运行操作规程、检测维修制度、用电考核制度等,这需要一线管理层根据实际状况予以合理制定。

五、结语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对供热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城市供热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源消耗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更好的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郑磊.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4,(1):85-86,135.

[2]兰艳兴.集中供热运行管理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上一篇:星天地幼儿园六一串词下一篇:半糖网络会所连锁加盟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