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械指令对我国安全标准化的冲击探讨

2024-04-28

新机械指令对我国安全标准化的冲击探讨(共2篇)

篇1:新机械指令对我国安全标准化的冲击探讨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理论主张

新自由主义的流派众多, 其理论来源也各有不同, 但它们的基本理论观点是相同的, 或者说是接近的。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张私有制, 反对公有制。

这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本质和核心观点之一。这一理论观点贯穿于新自由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 也是论述其他观点的一个深层次的理论依据。

2. 相信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主张维持市场竞争。

新自由主义相信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善的, 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媒介, 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传递给生产者, 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既可以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又可以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3. 崇尚个人自由, 并认为经济自由最为重要。

从亚当?斯密开始, 历来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家都把崇尚个人自由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信条。在自由市场经济中, 自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换, 自由地获得、占有、使用和处置自己的财产;二是自由意味着这些活动不受政府的干预。自由通过限制国家权力的数量和作用范围, 从而巩固了自身。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本质

一般认为,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在经济理论方面, 新自由主义大力宣扬“三化”。一是自由化。新自由主义指出, “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 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 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二是私有化。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 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 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市场化。认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经济, 无法有效配置资源, 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

由此可见, 新自由主义实质上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依循一系列全球性现象的出现, 极力张扬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价值的普世意义, 从而炮制出的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危害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大行其道。然而, 这20年也是人们逐渐认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天生缺陷和片面性的时期。

首先, 新自由主义使拉丁美洲成为重灾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拉丁美洲国家就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的试验场。在西方一些国家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的压力下, 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都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出发, 进行了经济的结构调整, 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 实行市场化价格改革, 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对外经济方面, 这些国家都实行了所谓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措施。然而经过20年之后, 拉丁美洲国家却出现了生产下降, 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 但同时一小部分人的财富却不断累积, 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扩大, 犯罪活动猖獗, 灰色市场泛滥到令人沮丧的局面。

当苏联和东欧国家解体的时候, 一些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在欣喜若狂的同时, 也对苏东国家的经济转型指手画脚、跃跃欲试。一些号称西方国家中最优秀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苏东国家改革的各种方案,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苏东国家推行的所谓“休克疗法”。但是西方经济学家所描绘的充满玫瑰色彩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相反, 苏东国家执行“休克疗法”却造成了一系列出乎西方经济学家预料的恶果。苏东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但没有增长, 相反却大幅度下降。许多苏东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解体1 0年后仍然没有恢复到1 0年前的水平。

四、我国的应对之策

首先,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新自由主义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真正良方, 更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强行实施给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沉重灾难已经表明新自由主义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真正良方, 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毋庸讳言,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却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但也不可否认, 我国的改革的确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的严重干扰, 有人提出要实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有人提出要与国际接轨, 在金融、贸易、投资等方面实行绝对自由化;反对公有制, 断言私有制优越于公有制, 宣传私有制是灵丹妙药, 是唯一选择, 搞全盘私有化;有人提出要实行全面市场化, 反对政府干预等等。这些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在我国经济学界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改革理所当然地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决不允许新自由主义干扰改革。只要我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进行认真的批判和反思, 我们就一定能够正确对待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国际冲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新自由主义政策强调效率优先, 相信只要经济增长了, 人类发展的其他目标自然能够实现, 而最后结果往往表明, 暂时的效益换来难以治愈的痼疾, 它制造的问题远远多于解决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经济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 新自由主义的药方不能照搬, 只能从我们的国情出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密围绕以人为本, 坚持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从而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国人民的切身福祉。

最后,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经济思潮的形成与演变可以视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尽管形形色色的经济理论有其内在的演变规律, 但是也具有十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所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般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信仰,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指针,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践行标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炼了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坚持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 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同时, 发展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应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充分认清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利与弊, 特别是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危害, 充分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 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成为屹立于东方的强国提供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经济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志德.从全球经济危机看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9) .

[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3]郭天明.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再认识[J].科学?经济?社会, 2005, (4) .

[4]王仕军, 李德中.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错谬研究述评[J].开放导报, 2009, (4) .

篇2:新机械指令对我国安全标准化的冲击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造行业;班组;标准化;安全

一、前言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组是生产组织的基本单元,是企业的最小细胞。而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石。企业要想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做好班组安全工作,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工作着眼。

为了提高班组安全管理的效率,促进其持久性发展,班组安全管理,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提高班组成员“我要安全”的意识,达到“我保安全”的目的。为了消除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混乱与茫然,班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搞好班组标准化管理建设工作,对于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水平,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今,在电力、煤炭行业等已迅速开展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建设工作,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而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工种较多、工序复杂、作业活动繁多、生产任务繁重的行业,其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更是迫在眉睫。现根据公司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比较成熟的经验,并已得到实践与验证。提出可以适合机械制造业的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模式,旨在切实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二、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概况

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模式以参考目前国家各种行业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机械制造行业多年班组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班组自主安全管理的综合体系,并已得到验证与实践。

标准化安全管理模式其涉及较为全面的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较为丰富。其主要思想以班组安全管理组织制度为基础,以危险源识别管控为主线,通过安全教育、安全文化、辅助管理手段等的实施来提高班组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具体内容包括:班组管理组织制度建设、危险源管控、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辅助管理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简称标准化安全管理。

三、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内容

1、班组安全组织、制度建设和安全操作规程

班组安全组织、制度建设等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制订班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确立班组安全负责人(一般是班长)、建立班组内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员工互保监督体系及成立危险源识别评价小组等内容。

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作业指导书是员工安全作业的指南,按章、按规操作是保证生产安全的基础。针对于此,班组应建立健全针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内容的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规定。

2、危险源管控

班组危险源识别、分析及管控是班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工作,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从企业源头-班组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掌握必要的风险分析方法,做好危险源识别、做好管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企业标准化一体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可通过JHA和SCL等方法进行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的危险源识别、分析与管控;编制安全状态点检表、安全作业提示卡;进行管控评价等。

3、班组安全教育与培训

班组安全教育是提高基层员工理论水平的重要手段,其可以使员工充分了解班组所用的设备工具、承担的生产作业任务,掌握所属岗位应遵守的安全行为准则、操作规程、注意的安全事项、应急知识等。其具体方法可通过编制班组安全教育教材、班组安全教育考试、安全教育实施三位一体化模式。

4、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员工参与基层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丰富员工精神生活,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传承,在精神层面让职工由“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的心态,真正促进安全与生产和谐发展。对于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班组自主安全文化活动、班组安全改善方案、班前安全喊话、安全日历等形式进行展开。

5、班组安全辅助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为了进一步实现班组的安全管控,各种辅助性活动非常有必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促进和帮助安全工作的提高。具体活动可通过现场5S管理、班组劳保用品穿戴标准化管理等手段进行实施。

四、总结

上一篇:的五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我的小兔英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