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的现代诗歌

2024-05-15

时光流逝的现代诗歌(共12篇)

篇1:时光流逝的现代诗歌

时光流逝的现代诗歌

滴答的钟摆夜以继日的劳作着

驱赶着不复的时光

嫣然的快乐,瞬间的忧伤,竟是叠加的沧桑

有谁会想到初生的幼子也要走向消亡

剔除愤恨嫉妒,搬开黑暗的基石

漫长的生命过程续写精彩的篇章

望着星空遐思茫茫天际

莫要虚无的封号填补空洞的时光

万不能为瞬间的怒气渎职精彩的`人生

万不要选择本能的任性当做世事的良方

可惜的是人已步入沧桑仍显幼稚可笑

粼光肤色已经变的暴露无常

我为你发出了回首的呼唤

舒展一下你的容颜减缓数码的印痕

当你踉跄的脚步需要左顾右盼

重复的岁月里融进或多或少的凄凉

抬头远望飞尘弥漫的路

风华靓丽的胭脂只是短暂的停留

波光涟滟塞北雪

云裳飘逸沁润冷冻的地墒

篇2:时光流逝的现代诗歌

K365广州——昆明

车一直是这趟车

人始终是不同的人

日复日 年复年

风雨无阻 永不停歇

始昆明抵广州

载负过千千万南下人的希望与梦想

复广州返昆明

却承载不起若干农民工的失望和碎梦

那些飞逝在窗外的岁月时光

把车窗腐蚀得锈迹斑驳

把轨道磨得锃亮锃亮

昆明到广州的往返中

几经南下的青年

几经希望与失落

多次搭乘在同一趟列车 往返在同一条轨迹

这条路始终如此陌生 如此遥远

带着编织好的梦踏上征程

又隐藏一身的伤 满腔的憋屈无奈归故

对着乡亲喜笑颜开

梦想却碎洒在南方阴霾的天空里

无休止的.始复轮回中

留下的 只有印在额头那一圈圈不断扩大的年伦

七零后回家歇息了八零后上

八零后落伍了九零后来

K365接送着一拨又一拨南下敢死队

下一站的停车

永远不为谁而停留 为谁等待

还是这样的季节

似乎已经习惯了在这样的季节丈量着回家的路

爽爽的秋天 收获的秋天

稻穗弯了腰 甘蔗褪了皮

我却把渺茫的希望播撒

窗外的山 窗外的树 窗外的光阴

比列车跑得还快

流逝在脑后 一去不复返

如果 我说如果列车往回开

是不是就可以追回那些流失了的岁月

是的 列车也跑不过时间 跑不过黑夜

夜来前 总不能把我送回家

夜真的又来了

把眼睛紧贴车窗

只看见一片移动着的漆黑

只听见列车轰隆轰隆的奔驰

看不见家的方向

失去了前方的目标

唯有频繁的隧道 让我感觉到已经渐渐接近那一片贫瘠的土地

又是一个人的旅途

依旧是那只我仅拥有的破旧行李箱

清静而孤单着

这是一趟一直都爆满的农民工专列

过道 车厢接头 洗手间

站着的 蹲着的 坐着的 还有依靠着的

他们已经顾不及什么形态和卫生

是旅途太遥远吗

不 我想他们真的是累了 疲惫了

但愿下一个夜里大家都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上一个安稳觉

拄着下巴

眼睁睁看着光阴在窗外流逝

那些流逝了的光阴

是青春

静静的 呆呆的看着玻璃上自己憔悴的模糊的镜影

盯着 盯着 仿佛看见亲人朋友欢快的笑颜

看见十七岁那年

看见不久的将来自己忙碌安逸的画面......

篇3:不会随时光流逝的爱

肖眉常想, 四十多岁了, 也该从多年奉献的医疗前沿阵地退下来。不用上夜班, 不用考试, 人也轻松了, 却心生倦怠, 时常不思也不动, 生活平淡如水, 泛不出一思涟漪。人到四十, 前进的脚步, 越走越慢, 前行的道路越来越窄, 人生的前景似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 虽然光明万丈却难以逾越。看着科内一张张从考场回来紧张而兴奋的脸, 红朴朴、粉嫩嫩、弹指即破。姑娘们叽叽喳喳, 嘻笑打闹, 青春飞扬。年轻真好, 虽然前行的道路有艰辛、苦楚, 然而青春激昂, 踌躇满志, 憧憬的未来, 一定是越来越好。年轻是首诗, 年轻人在哪里, 哪里就有春的俏丽, 夏的火热, 秋的妖娆, 冬的素静。如诗似画, 让你忍不住驻足、观赏。科里年轻的小护士精力充沛, 她们时常可以出了夜班, 上午逛街, 下午听课, 晚上依然呼朋唤友去休闲;一头青丝, 有时染成黄色, 有时染成酒红, 有时染成棕色, 他们的世界恰是一个调色板。医院到处是年轻人, 迎宾室, 导诊台, 就连供应室也都是年轻人。供应室的主任说:“年轻人利索, 跑腿快。”这些年, 临床各科室悄然成了年轻人的天下。有时扎针, 病人也要挑选年轻漂亮的小护士。记得有一次, 一个小男孩的妈妈请肖眉帮忙扎针, 肖眉去病室一看, 一个约3岁的小男孩, 肥嘟嘟的, 小胳膊小腿像藕节一样。小男孩背着胖胖呼呼的小手, 就是不让肖眉扎针, 肖眉蹲下身子, 柔声地问:“小宝贝, 为什么不让阿姨为你扎针呀?”小男孩说:“我就不要阿姨扎针。”小男孩妈妈说:“快, 宝贝, 阿姨扎针不疼, 妈妈特意请阿姨过来的。”小男孩仍倔倔地说:“我不要阿姨, 我要漂亮姐姐, 我要漂亮姐姐扎针。”无奈, 肖眉只好满足小花痴的愿望, 请来科室年轻的小护士帮忙。可终究是小男孩太胖了, 血管难寻, 最后, 还是肖眉给搞定的。

与肖眉同龄的人前后都离开了临床。肖眉寻思着, 是否该向院领导要求, 离开临床, 到一个清闲科室去, 正考虑着, 突然, 听到科室小王护士急切呼叫:肖姐!肖姐!快, 救人!小王说:“肖姐, 他开始还好好的, 可我为他肌注了一支维生素B1, 他就倒下去了。”肖眉一看, 病人脸色青紫, 口唇发绀, 呼吸急促, 不省人事。不好, 药物过敏。肖眉立即将病人平躺, 解开衣扣, 肌注肾上腺素, 输氧, 听心率, 数脉搏, 挂上点滴, 同时吩咐小王立即请医生。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 不久, 病人苏醒了。经医生确诊, 患者确定为药物过敏。事后, 大家心有余悸。小王感激不尽, 说:肖姐, 谢谢你!我以前只听说过青霉素过敏, 没有听说过维生素B1也过敏的。肖姐, 幸亏有你在, 如果不是你及时抢救, 病人出事怎么办, 当时我可是吓懵了, 脑子里一片空白, 只知道掉眼泪。科室其他的护士纷纷围过来, 有的说:肖姐, 我每天上班, 看到你也上班, 我就能安安心心的干活了;有的说, 肖姐, 你是我们的主心骨;有的说, 肖姐, 科室有你真好。肖眉听后, 很是感动, 以前一直以为, 自已和这些年轻人有代沟, 心存罅隙, 没想到自己在她们心目中份量是如此之重。

肖眉的护理老师生病了, 乳腺癌, 正在化疗, 听说头发掉了很多。肖眉知道后心里很难过, 曾经如此美丽而骄傲的老师。人到中年遭此恶疾, 她该如何是好?!星期天, 肖眉邀几位同学一起去看望老师, 护理老师正坐在病床上看《当化护士》。肖眉走上前, 心疼地说:“老师, 您快躺下休息吧!”老师看到同学们很高兴, 笑道:“我没事, 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我呀!就爱看这书, 它常常把我带入佳境, 读着它, 我仿佛时时和你们在一起工作、生活。时时能感受到人间的冷暖, 大家的关爱, 时代的变幻。有了这书, 我心中就有斗志, 人也不孤寂了, 生活恰恰似春暖花开。”护理老师看看同学们又说, “你们一个个还是这样年轻漂亮。”肖眉说:“老师, 我们也老了, 看皱纹, 白发都有了。现在, 我们的事业也进入了休眠期, 工作生活总是不温不火的, 我们正数着年月等退休呢?”老师听了, 着急的说:“肖眉, 你们可不能这样想。如果说二十岁的年轻人是朝阳, 那么, 你们就是正午的太阳, 齐聚光和热, 正是爆发小宇宙的时候。你们有娴熟的技术, 丰富的工作经验, 你们可以带学生, 做总结, 写论文, 搞科研, 要做那不扬鞭自奋蹄的马, 我相信, 青丝白发都可以渲染出不一样的人生。”

篇4:时光流逝,仅留坚硬的心灵

年近花甲,张铁山依旧精神矍铄,言语激昂,他时而抽一根烟,语速有些快,腿也会自然跟着言语晃动。

作为河南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自1985年创业至今,25年的时光里,他用坚持和责任一直鞭策着自己,与企业一起拼搏,奋斗和沉淀。

时隔25年,张铁山带领着他的斯巴达军团一直行走在豫啤突围进取的路上,这期间,一些实力雄厚的国企性质的啤酒厂相继倒闭,或者被收购,而金星,依旧闪烁着最为亮眼的青春,飞扬着绿色的光芒,由中原向北,向南,向东,在中国地图上图腾出一种龙的迹象。

时隔25年,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愈演愈烈,而外来品牌在河南啤酒市场上跑马圈地的势头愈显强劲,当许多企业开始以抵御者的姿态示弱的时候,金星更像一个有智慧的突围勇士:早有预谋,提前布阵,勇于抗衡,胜券在握。这源自他25年来的积累与沉淀,时光的历练让他变得自信勇敢,坚定不移。“啤酒行业竞争太激烈、太残酷,都白热化了,没有动力不行,市场的规律是优胜劣汰,做不好就被淘汰,自身要做好,也要有自信。”

时隔25年,他收藏了无数的奇石与铜镜,石如人,坚忍沉稳,脚踏实地,虽有变化莫测,依旧“磐石无转移”,“ 收藏石头也是乐趣,奇石也跟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是优胜劣汰,石头经历过几千年几万年的冲刷,把原来的外面的腐败的东西都冲刷掉了,留下来的都是最核心最坚硬的,这跟我们现在的竞争一样,也是优胜劣汰的,留下的都是最好的,都是精华。”

镜亦为“鉴”,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减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同时也将这些概念融入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之中,谈起这些东西,他兴致盎然,像一个孩子向我们展现他所拥有的礼物,颠覆了此前内心深处对他的定格:言语不多,甚或有些木讷。

人们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伴随着财富的与日俱增和企业由弱而强的巨大变化,他内心的沉淀和变化更为突出,犹如他对“石”的寓意的理解,对于古人铜镜技艺的深究,对企业的管理和在用人上的大度情怀,简单而细腻,言语虽短却意蕴磅礴。

远离了刀光剑影的日子,在将企业具体事物逐渐交与儿子张峰之后,他慢慢开始闲了一些,在幕后做企业的战略布局,大的方针政策。但依旧会十分规律地生活,早起去厂里散步,观察生产情况,与工人聊天,简便餐饭,读书,看报,偶尔关注石器、铜镜收藏。

在他的心里,啤酒是一个好的行业,是他一生为之奋斗而从无后悔的事业,25年的时光,像一条河,涤荡着如石般坚定的人生。

篇5:时光流逝的现代诗歌

白驹过隙,白云苍狗,蓦然回首,那人早已身躯佝偻。

——题记

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在一针一线的做着刺绣。有多久没有这么近的看着她了,我想。从小时候在她怀里呀呀学语到青春叛逆期,再到如今读大学很久才能回家一次。是隔了好久了。我坐在她的身旁,默默地注视着她,母亲似乎感受到了这灼人的目光,抬头笑道:“干什么呢,一直盯着我看。”我也笑笑,然后转了目光。

母亲抬头的`一瞬,我看到了她眼角的细纹,也瞥见了她发梢间的几根银丝。心头一酸,只好转开目光。忽然间就发现了这岁月的痕迹,心头微微一震。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步入了大学,不知不觉间,母亲已年过四十。她为了这个家奔波劳碌了大半生的时光,为了我倾尽所有,付出一切。家里大事小事都得她操心,家里的大人小人都等着她打理。她无时无刻不在忙碌,从不停歇。

转头间看见了父亲,他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看着电视。年近五十的他早早就白了鬓角,身躯佝偻,再也不是昔日那个令我崇拜又仰望的人了。他专心的看着屏幕,随着剧情或喜或悲,并没有发现我在偷偷看他。想到了往日的种种,沉默寡言的他给了我一份特别深沉的爱。从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风雨无阻的接送我,准时准点,从来不曾推迟过。只要一出校门,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到我毕业,校门口的烤面筋叔叔都和他很熟了。一辆电动车,一个人,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两点一线,整整六年的时光。难怪他在同龄人中都显得苍老,我知道,都是我。

他们从不曾对我说过自己遇到的困难,也从不在我面前提起自己的身体。偶然一次,父亲随口说了句“现在只有你回来,我才能沾你的光吃点荤,平时连肉末都见不到啊”。简单的一句话,就让我湿了眼眶。后来我才知道,在我读大学的一年里,家中很少开灶,父亲母亲总是随便吃一点填饱肚子,而他们一个月的开销,竟不足三百元。可我,每周至少花两百。恍然明白,自己拿来挥霍的钱都是父母省吃俭用一点点攒下的。尽管家里的经济状况足够担负,可父母都是节俭的人,衣柜里的衣服很久都不曾更换,身体不好却从来舍不得去买补药,日益消减的体重...然而对我,总是有求必应,只要我开口,父母就是倾尽全力也会帮我实现。他们疼爱我,从不舍得让我受委屈,为了我,他们宁可委屈自己。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他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他岁月长留。我最亲爱的爸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了。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他变老了,我愿用我一生换他一世安稳。我最亲爱的爸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寥寥无几的陪伴,收下吧。

篇6:时光流逝的诗句

2、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4、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6、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8、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9、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10、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11、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1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王世贞

14、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徒明朝悔今朝。――文嘉《昨日歌》

15、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16、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王九龄《题旅店》

17、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8、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窦娥冤《窦娥冤》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1、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佚名

2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25、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欧阳修《采桑子》

2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

27、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篇7:时光流逝的诗句

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4.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5.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6.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

7.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8.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10.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1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2.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13.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三》

14.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15.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6.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17.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18.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19.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0.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21.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22.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辛弃疾《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23.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24.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25.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鲍溶《襄阳怀古》

26.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27.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28.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29.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30.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31.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32.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康海《雁儿落带得胜令·饮中闲咏》

33.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34.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5.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36.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37.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38.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39.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40. 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41.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42.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43.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陆机《梁甫吟》

44.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5.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虞集《挽文丞相》

46.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47.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48.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49.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曾棨《维扬怀古》

50.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51.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52.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53.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李商隐《无题二首》

54.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55.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56.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7.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58.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5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0.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61.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62.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3.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64.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65.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李白《久别离》

66.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晏行》

67.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篇8:时光流逝,摩根依旧

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汽车制造商还有不少,但像摩根这样持有偏执而极端的造车理念的却不多,估计很少有人愿意开着一款上世纪的跑车出去兜风,可摩根还是坚持不懈地把复古风格发扬光大。当然,很多追求贵族风格的买主们还是可以为摩根带来不少的订单,尽管有些讽刺的意味,但我们必须承认,在汽车行业大规模的并购潮之后,摩根以年产700余辆的“优异”表现成为了英国第二大独立汽车公司。

摩根的工程师及工匠们是一群对汽车有着狂热追求的偏执狂,否则他们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用自己的双手来打造一辆辆的铝质蒙皮木质内框的老爷跑车。摩根跑车的生产方式可以称得上“亘古不变”了。该车的所有部件从悬架到刹车盘,全都在摩尔文工厂的车间内制造,而且使用的始终是同样的老机器。在钣金车间里,工人都是用双手直接剪裁钢板或铝板:内饰部门的工人也习惯用木锯和锉刀去修饰硬木框架。一些焊接部位也是靠手工打磨。车身的油漆有时竟要经过9道工序才能完成。旭拥有一辆摩根并不太容易,顾客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等待,才能在

“黄道吉日”拥有自己的摩根跑车。

在2000年,摩根发布了令世界震惊的Aero 8,这是摩根公司自1948年以来发布的第一款全新设计的产品。这款特立独行的汽车在外观上继承了摩根系列车型的特点,但在铝质外壳下则是硬木+铝质框架与现代化的铝质底盘、四轮独立悬架以及来自宝马的v8发动机和6挡手动变速器的独特组合,在性能上达到了超级跑车的标准。这无疑是款梦幻之车,完美地诠释了当今不列颠的造车理念,使得Top gear的主持人都为之迷倒而毫不犹豫地将它揽入不中。迄今,已有超过1000辆Aero驰骋在世界各地。

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摩根发布了一款名为Aero coupe的全新产品,摩根公司宣称,这是一款“可以用来长途旅行的超级跑车”,无疑表明了摩根公司为了想要拥有更多的粉丝而向传统GT市场挑战的野心。刚性十足的车身来源于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无数的GT3 Aero,由于采用了封闭式驾驶舱,Aero coupe相比其前身在舒适性和实用性方面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提高,汇集了超级跑车的加速性能和环保责任并达到了高标准的行车安全性要求,硬顶车篷和密闭的驾驶舱所营造的驾驶安全性和静谧的驾驶空间,结合来自宝马v8发动机那令人心醉的轰鸣声,为所有驾驶者呈现出全新的驾驶感受。

让我们来亲自体验一番Aero coupe的独特魅力吧!Aero coupe的驾驶舱绝对令人感到心旷神怡。透过前风挡,引擎盖优雅的曲线首先会给你带来夸张的速度感:在车内,每个独特的细节都值得你细细把玩一番:可以定制的内饰颜色,手工抛光如丝般细滑的木车架,触感一流的控制按键,营造出独特动感的双线缝制的翻绒皮饰,都给你带来了难以言表的满足感。来自宝马的v8发动机以及6挡自动变速器确保了行驶可靠性和极致性能。驾驶系统有两种模式分别为“日常”和“运动”,当置于“运动”模式时,变速器会纵容发动机转速直奔到6500rpm,并且在降挡时还会自动补一脚油门。

秉承着摩根一贯的理念,铝质底盘的应用使得车辆净重控制在了1200Ka以内,尽管相比于以前的车型这个数字有些不可接受,但相比于竞争对手,Aero coupe仍然算得上是超轻量级选手。得益于其身轻如燕的体型,Aero coupe功率重量比达到了可观的320hp/t,使其仅用4.5秒便完成了0~100km/h加速,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将速度攀升至280km/h,完全是超级跑车的表现。毫无疑问,Aero coupe以其全面的表现树立了全新的标准。

根据客户的要求,摩根Aero Coupe跑车可以提供完整的技术配置及音响选择服务,我建议追求舒适的买主们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需求,因为摩根追求高性能的不二法则就是:减低车重,去掉一切不需要的配置。所以基础售价版本的摩根车型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为了自己舒适的汽车生活,买主们去定制清单上好好看看自己想要的配置吧。

篇9:流逝的时光作文

不知不觉的已经在这里过了将近9个月了。时间总是在我们无意间匆匆的从我们身边流逝,岁月的流逝抵挡不住年龄也跟着来了。年少时的我们不会顾虑那么多,总恨不得快点长大,不想成为父母眼中的小不点,但是,我们长大了,在他们的眼里我们还是依旧。在他们看来我们长大了就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份发言权,什么事情我们能够坐下来谈谈,而不是任听取他们的意见,彷佛我们见识没他们广。他们想让我们听从他们也无非证明他们还不老,还能够做决定做主。我觉得这是他们不敢面对现实、甚至是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做法。他们不曾承认他们已经老了,忽然觉得上了年龄的人是那么的可怜,这也使我倍感珍惜现在的自己,遇到困难学会看开,总会有解决的方法,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有这么一种感觉,以前读书的时候考不好老师会班上点名批评,那时候的我们总感到非常的丢脸,甚至不敢去学校了。但是,现在反过来想想,考试成绩对当时稚嫩的我们来说是件大事,现在长大了来看不就考了科不及格嘛。因此,现在的我们那怕遇到困难,用心认真对待兴许就解决掉了。等到七老八十岁的时候来忆的时候,会觉得我们年轻是那么的可爱,对一件小事那么认真的态度,(当时算是件大事)。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呼的一下就过了,看透人生吧。我们现在正是可以体会人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小的样子,用呀呀语在那里讲着自己想表达的,小青年时十一二岁的样子,仿佛天不怕地不怕,放学了喜欢到人家上山去搞冒险。通过回望他们可以知道以前的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并再次回味年少时属于自己的童趣。看到中年人在碌碌的生活,我们以后也是追逐他们的脚步,老年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不便,记忆力衰退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经历过和将来要经历的。

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开心过一天,不开心也这样过一天,何不让每天过的充实精彩并愉悦呢?

篇10:流逝的时光作文

现在突然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发现好可怕,真的好可怕。自己生活在社会,却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社会,他们说社会很复杂,逢人说话只说七分,留的三分余地。不像学校这样简单,同学之间这样纯洁的友谊。老师说,同学间的友谊是自己老了以后最深思念,只有自己在社会中呆久了才会明白。

学生时代的自己是无忧无虑的,没有什么心思,就是顾着玩,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不会让自己感觉到累。自己以前太爱抱怨,总说上学不好,太苦太累,总是不想念书,想早早辍学,现在自己真的该“辍学”了,却发现自己内心的恐惧,真的该改变自己的习惯,去习惯另一种习惯的时候,发现自己望而却步了。不想离开学校,或许一种习惯久了,人生就开始重复不愿改变了吧,我这么想到。

不管自己怎么想,再怎么不愿意,自己也明白自己得离开学校了,再恐惧,时间也已经不容许了,该步入社会了,父母十几年来也很累了,该为父母分担一些责任时候了。社会再怎么可怕也要习惯,让自己从一种习惯中挣脱出来,习惯另一种习惯。

记得自己曾经站在十八岁的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现在才明白,这个毕业季自己得真正长大了,那只不过是自己长大得一种练习。得逼着自己加速习惯社会,自己才能在社会中活下去,活下去,对,活下去,毕竟自己还很年轻,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自己也是时候去更广阔的天空翱翔了。社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以后的社会将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社会,自己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就得逼着自己学更多得东西。

十八岁自己成年了,毕业季,自己面对得更多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父母的照顾,得自己照顾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看着太阳都没有了色彩。要毕业了,没有自己想想中的疯狂兴奋,没有理想中的开心,只是感觉自己的责任多了。

毕业了,乘着自己的大把青春再手,乘着自己还有理想,乘着自己的棱棱角角还没有被现实磨平,逼着自己去奋斗吧。现实还没有把自己逼疯,还没发现现实的可怕,只是对社会有点恐惧的时候,我们该去做点什么了。

★ 时光的流逝演讲稿

★ 初三作文:时光的流逝

★ 初二易考作文

★ 高一随笔:时光易逝

★ 时光易老,莫负流年作文

★ 时光易老,愿梦成真作文

★ 流逝于傍晚里的时光散文

★ 表示时光易逝的谚语

★ 时光老人初二语文作文

篇11:流逝的时光

要不是当初在学里瞎搞的话,我也不会来到上海的,若没到上海的话,我现在恐怕在学校里好好的念书,小爱你在说什么也晚了世上是没有买后悔药的。上海的生活是孤独的,打工的生活是艰苦的,而在学校里的生活却是多姿多彩的,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重要啊,现在干什么都需要文化啊,像我们14岁的少年能干什么,打工没人敢收,学艺又不想学。

我现在后悔了,我想回家念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在我还有机会,爸爸让我下期留级,重读初二。所以这次的机会我要好好把握,好好读书,别让亲人们失望啊。

篇12:看得见的时光流逝之关

在习惯摁亮手机屏幕看时间之前,人们用钟表来彰显时间的概念,钟表发明之前则使用圭表、日晷与漏刻,诗意的中国人以“一炷香”“一盏灯”为时间量词,西方人曾随身携带沙漏计时。时过境迁,传统钟表逐渐被冷落,设计师们尝试用概念时钟、创意烛台与插香座、沙漏台灯以及日历等家居小物件呈现光阴荏苒之美,让悄然流逝的岁月可见可感可碰触,打捞沉淀在历史深处的碎片,抚平创伤与乡愁,休憩身心慰藉性灵,重现时间的价值与力量。

抽象主义背后的禅意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习惯用论语中这句话形容时间像江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世事变幻。美国设计师DanTaylor设计了一款名为“昼夜”的钟表,以电子纸作为钟面,全无时间刻度,仅一根表针随时间变化而走动旋转,钟面上的黑白二色也随之呈现不同比例的昼夜分野。设计师Zdf Koelman同样来自美国,他创作的一款名为Ferrolic的流体时钟,则倾力呈现时间如流水一般的面貌。Zelf利用铁磁流体既具有液体流动性又具有磁性这一特质,创造出时刻变幻出水墨流动效果的时钟。黑色纳米级颗粒的游动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Ferrolic流体时钟仿佛书桌上永不落幕的迷你戏台。

土耳其Begum Ayoskon、Bike Ayaskan二人组属意于唯美地呈现时光的形状与颜色。受爱因斯坦时空概念和日本禅宗花园的启发,Ayaskon设计工作室出品的沙盘时钟充满了禅意和思考。黄铜表盘上撒满了沙子,只有一根黄铜制作的时针随着时间推移在沙盘上留下痕迹和涟漪,象征着时光的形状。凌晨0点为起始,沙盘一片平坦,时针扫过时不断演绎轨迹,直到中午12点,逐渐形成完整的波纹图案;接着时针继续前行就会将波纹抹平,直至夜晚12点走完一圈,沙盘平坦如初。也许并不能准确报时,但它却用静谧的流动,像抚平沙子一样安抚人心,凝神面对这个沙盘时钟,观者无不平心静气。

Studio Ayaskan推出的另一款创意时钟直接以“痕迹”命名,呈现时间的绚烂色彩。钟面装有紫外光敏感液体,中心为紫外光发射装置,指针换成了紫外光束,光束划过,钟面上顿时旖旎无限。大约60秒后,溶液颜色消失,回到透明状态,留下一道痕迹之后完全自行消除。这件作品获得2016年雷克萨斯全球设计大奖。

出生于波兰的犹太裔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在2016米兰设计周期间推出了一件小体量作品——名为“时间迷宫”的钟表,钟表成品由以“意大利风格”闻名的专注细节的家用品设计制造商Alessi生产,他们深信一切器物的成形,即使外形再渺小,也都是创意和科技的伟大结晶。Libeskind设计的钟表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一个迷宫,是若干抽象的连接与颇具玩味的互动。不锈钢材质、红黑对比、脱节的线条、破碎的盘面以及开放的接口,直观地表达了设计师对时间的理解与迷恋,时间并不是循环的,它急剧地转变方向来标记事件,正像挂钟本身。Libeskind曾在一些最著名的作品中也运用过类似概念,比如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的柏林犹太博物馆。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无声的纪念碑,无论从空中、地面、近处,还是远处,它都以扭曲、无秩序、不规则的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设计给人种身历其境的震撼。

东方计时美学的再造

古人常说“一炷香的工夫”“一盏灯的时间”,是用器物表达时间的概念。设计师吕永中“香火”系列的几件经典作品,将时间以最具禅意的方式视觉化。吕永中说:“我喜欢表达时间,比如香在烧的过程中的变化,灰掉下来的痕迹,一缕青烟从不同孔的刻度里冒出来,你一定看到了时间的流逝。”这个时代让人们的行动越来越快,而内心却越来越焦虑。吕永中崇尚与现代主义本质背离的东方文人理想生活模式,认为可以用一件器物来传递安静,是在这浮躁现世的片刻逃逸,就像有的人喜欢打坐一样,这能成为补充能量的一种方式。

名为“笛香”的插香座设计,将中国传统乐器诗意地挪用而来,形如其名,横置根拉丝不锈钢金属管,一刀撇开一个缺口,斜向的切面形似破竹而开,整体三足鼎立起来,熏香横向插入,平躺在细管内。笛有9孔,这里却是代表时间的12个圆孔,好像12个刻度一般。被点燃的熏香虽然藏在笛子里看不见,燃烧后的青烟却依次从孔眼中慢慢飘出。从那些细孔里升起的依依青烟里,好像能够静默地听到时间的乐声,感知时间流逝之美……

举头望月,低头思乡,若是将月提起,心中的石头能否落地?“提月”插香座,外方内圆,安静禅意。一块方正实木中央挖空一个圆形空间,整体看上窄下宽,既考虑到结构稳定的问题,同时可承接住熏香点燃过程中落下的香灰。熏香斜插在圆空当中,有力度的感觉,同时又使得圆形更显圆满丰富。香在烧的过程中,木头会吸纳熏香的味道,长时间之后,木头本身成了融入时间和记忆的生命体。恰似轮圆月提于手中,无论在客厅、卧房,还是室外花园,淡香如影随形,还有那久违的宁静心灵……很多人被“笛香”和“提月”所打动,渐渐习惯于点燃一支香来平复心境,慰藉思乡愁绪。

尽管都市生活停电概率小之又小,但各式蜡烛却受到广泛欢迎。点燃烛光不再为了照明,烛台也不再局限于承载,柔和的烛光和别致的烛台,晕染点缀着幸福欢乐的重要时刻。

吕永中的设计善于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把它融入现代的设计语言之中,使之充满中国味又极具现代感。“喜字”一直是中国传统图案中流传最广的纹样,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在东西方有很多设计师据此演绎的作品涌现。吕永中的“喜字”烛台,是将中国传统双喜图案演绎得最为简洁和现代的设计作品,有热烈的火红、安静的银色,以及奢华的钛金三款。这款设计之所以能够一直颇受青睐,完全有赖于其独特精细的工艺,及其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现代精神,将古韵新意浓缩为时尚,现代简洁的提炼塑造新的造型语言。吕永中另一款名为“光环”的烛台设计,同样极简、素雅、干净,并且因留白而充满禅意,给人更多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光环”烛台,简简单单的一个圆造型,却蕴藏着佛说“世上的切都是一个圆,是轮回,是彻悟”的禅意,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理解繁华落尽一切皆空。

nlc202309090242

时间如沙漏般流逝

漏,智慧与情怀兼备。古语中,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是指黎明时分,漏刻作为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工具,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也都使用过。我国北方冬天严寒,水易结冰,以沙代水,发明沙漏计时。在西方国家,沙漏更加普及,据记载,麦哲伦世界各地的航行期间,他的每艘船保持18沙漏。

沙漏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形象本身已化作时间符号,它把永恒的时间变成了有形的物体,你所看见的沙漏便是当下的瞬间,上半部分代表未来,下半部分代表过去。细沙与光滑的玻璃轻微摩擦的声音,比漏刻水滴的声音更为轻柔曼妙。

些设计师利用沙漏的特性,以沙漏为基础,做出的创意产品。

15Minutes Lamp沙漏台灯由Hye Min Lee和Sun HwaJung两位设计师出品,是2013年IDEA设计奖的获奖作品。为什么是“15分钟的灯”呢?因为沙漏里的沙子彻底埋住光源需要15分钟。开灯后沙漏里的细沙会一点点滑落,慢慢的光源就会被细沙所掩埋,灯光自然也就从亮变暗,灯光越来越弱,营造了更舒适的睡眠环境。大约15分钟,当光源被漏斗中的细沙全部覆盖时,全部落沙的重量刚好能切断电源,灯光便自动熄灭,让睡前的这片刻静谧时光变得更加温柔细腻。

台灯中的细沙是否漏下,漏下速度的快慢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台灯的上半部可以旋转,也就是沙漏的开关,当开始倒计时时,沙子则开始漏下。时间也分为1 5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四种选择,时间越长,则沙漏的速度越慢。当沙子漏完,你却还想继续使用台灯,那只需要直接把沙子再倒回去即可。同样是沙漏灯,布鲁克森设计工作室Danielle Trofe带来的两款LED沙漏灯(Hout,ass Lamps)创意,妙在将落沙的动能转换为点亮LED所需的电能,这样的设计使得用户不得不参与其中,在一边的沙子漏完后,必须通过手动翻转让LED获得持续的能源供应,从而促进人们对能源有限性的认识。

日本Studio Note设计的气泡沙漏(Awoglass),以水和气泡来代替沙子,阳光下气泡晶莹多彩、变幻不定、一碰就破,对时间的阐释更加复杂奇幻,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这款气泡沙漏着迷不已。对孩子来说,另款以沙漏为主题的设计,可以让“一动也不许动”的罚坐时间不再煎熬。造型可爱的沙漏凳下方,白沙漏完一次约五分钟,有沙漏陪伴的五分钟罚坐,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时间在日常用品中的突然消失

时光荏苒,日子如白驹过隙,一些极富创意的日历,把日月更迭、斗转星移演绎得无比动人,同时又给人理性思考的空间,可贵的是这些设计,无一是催促人加快速度,而是希望人们慢下来,体味当下、反思生活。

德国茶叶制造商Hoelssen曾研发出款日历茶饮品,在每一片精心处理过的浓缩茶叶表面都有标注上月份和日期,每天清晨泡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茶,把昨日的滋味留在唇齿之间,迎接崭新的一天,缱绻了岁月,温柔了时光。这款日历就叫做“一茶一天”,365块茶饼,提醒爱茶爱生活的人们,每天用一刻钟,以香茗洗心尘!

生命就像火柴,在黑夜中散发出微弱的光,无论多么渺小平凡,都有耀眼的瞬间。乌克兰设计师Yurko Gutsulyak设计出一套火柴日历,由一根根火柴棍组成。代表“昨天”的火柴光芒转瞬即逝,用来点燃烟斗里的烟丝,蜡烛或者熏香,焚烧一段晦涩的记忆,照亮此时此刻的心空。火柴日历既有趣,又发人深思,简单的“仪式感”使日常生活绽放出熠熠光华,回味无穷。

这位乌克兰设计师的另一件日历作品,叫做垃圾袋式日历,更为简单实用。垃圾袋是现代家居生活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件之一,撕下来日历一般都会被扔进垃圾袋,那么何不将日历做成垃圾袋呢?垃圾袋日历,按季度做成了3卷,每天一袋,新的一天同时也意味着个一新的垃圾袋。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垃圾打包丢弃,去旧迎新,给垃圾桶换上新垃圾袋。忘了今天是几号,如果你家今天的垃圾还没来得及丢出去,看一眼垃圾袋就知道啦!

这个日历最初是YurkoGufsulyok团队为了自我激励而制,一群以平面为主的设计师,深知所有的努力最终的归宿都是垃圾桶,更多想法会只能停留在头脑之中。他们相信创意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力量,在其短暂的生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些许的变化,只有这样,设计才有意义。他们用这个垃圾袋日历提醒自己,不要浪费每一天,不要浪费你的设计,这个想法最终为他们赢得了2011红点奖。

(编辑/刘星辰)幕看时间之前,人们用钟表来彰显时间的概念,钟表发明之前则使用圭表、日晷与漏刻,诗意的中国人以“一炷香”“一盏灯”为时间量词,西方人曾随身携带沙漏计时。时过境迁,传统钟表逐渐被冷落,设计师们尝试用概念时钟、创意烛台与插香座、沙漏台灯以及日历等家居小物件呈现光阴荏苒之美,让悄然流逝的岁月可见可感可碰触,打捞沉淀在历史深处的碎片,抚平创伤与乡愁,休憩身心慰藉性灵,重现时间的价值与力量。

抽象主义背后的禅意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习惯用论语中这句话形容时间像江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世事变幻。美国设计师DanTaylor设计了一款名为“昼夜”的钟表,以电子纸作为钟面,全无时间刻度,仅一根表针随时间变化而走动旋转,钟面上的黑白二色也随之呈现不同比例的昼夜分野。设计师Zdf Koelman同样来自美国,他创作的一款名为Ferrolic的流体时钟,则倾力呈现时间如流水一般的面貌。Zelf利用铁磁流体既具有液体流动性又具有磁性这一特质,创造出时刻变幻出水墨流动效果的时钟。黑色纳米级颗粒的游动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Ferrolic流体时钟仿佛书桌上永不落幕的迷你戏台。

土耳其Begum Ayoskon、Bike Ayaskan二人组属意于唯美地呈现时光的形状与颜色。受爱因斯坦时空概念和日本禅宗花园的启发,Ayaskon设计工作室出品的沙盘时钟充满了禅意和思考。黄铜表盘上撒满了沙子,只有一根黄铜制作的时针随着时间推移在沙盘上留下痕迹和涟漪,象征着时光的形状。凌晨0点为起始,沙盘一片平坦,时针扫过时不断演绎轨迹,直到中午12点,逐渐形成完整的波纹图案;接着时针继续前行就会将波纹抹平,直至夜晚12点走完一圈,沙盘平坦如初。也许并不能准确报时,但它却用静谧的流动,像抚平沙子一样安抚人心,凝神面对这个沙盘时钟,观者无不平心静气。

nlc202309090242

Studio Ayaskan推出的另一款创意时钟直接以“痕迹”命名,呈现时间的绚烂色彩。钟面装有紫外光敏感液体,中心为紫外光发射装置,指针换成了紫外光束,光束划过,钟面上顿时旖旎无限。大约60秒后,溶液颜色消失,回到透明状态,留下一道痕迹之后完全自行消除。这件作品获得2016年雷克萨斯全球设计大奖。

出生于波兰的犹太裔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在2016米兰设计周期间推出了一件小体量作品——名为“时间迷宫”的钟表,钟表成品由以“意大利风格”闻名的专注细节的家用品设计制造商Alessi生产,他们深信一切器物的成形,即使外形再渺小,也都是创意和科技的伟大结晶。Libeskind设计的钟表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一个迷宫,是若干抽象的连接与颇具玩味的互动。不锈钢材质、红黑对比、脱节的线条、破碎的盘面以及开放的接口,直观地表达了设计师对时间的理解与迷恋,时间并不是循环的,它急剧地转变方向来标记事件,正像挂钟本身。Libeskind曾在一些最著名的作品中也运用过类似概念,比如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作的柏林犹太博物馆。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无声的纪念碑,无论从空中、地面、近处,还是远处,它都以扭曲、无秩序、不规则的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设计给人种身历其境的震撼。

东方计时美学的再造

古人常说“一炷香的工夫”“一盏灯的时间”,是用器物表达时间的概念。设计师吕永中“香火”系列的几件经典作品,将时间以最具禅意的方式视觉化。吕永中说:“我喜欢表达时间,比如香在烧的过程中的变化,灰掉下来的痕迹,一缕青烟从不同孔的刻度里冒出来,你一定看到了时间的流逝。”这个时代让人们的行动越来越快,而内心却越来越焦虑。吕永中崇尚与现代主义本质背离的东方文人理想生活模式,认为可以用一件器物来传递安静,是在这浮躁现世的片刻逃逸,就像有的人喜欢打坐一样,这能成为补充能量的一种方式。

名为“笛香”的插香座设计,将中国传统乐器诗意地挪用而来,形如其名,横置根拉丝不锈钢金属管,一刀撇开一个缺口,斜向的切面形似破竹而开,整体三足鼎立起来,熏香横向插入,平躺在细管内。笛有9孔,这里却是代表时间的12个圆孔,好像12个刻度一般。被点燃的熏香虽然藏在笛子里看不见,燃烧后的青烟却依次从孔眼中慢慢飘出。从那些细孔里升起的依依青烟里,好像能够静默地听到时间的乐声,感知时间流逝之美……

举头望月,低头思乡,若是将月提起,心中的石头能否落地?“提月”插香座,外方内圆,安静禅意。一块方正实木中央挖空一个圆形空间,整体看上窄下宽,既考虑到结构稳定的问题,同时可承接住熏香点燃过程中落下的香灰。熏香斜插在圆空当中,有力度的感觉,同时又使得圆形更显圆满丰富。香在烧的过程中,木头会吸纳熏香的味道,长时间之后,木头本身成了融入时间和记忆的生命体。恰似轮圆月提于手中,无论在客厅、卧房,还是室外花园,淡香如影随形,还有那久违的宁静心灵……很多人被“笛香”和“提月”所打动,渐渐习惯于点燃一支香来平复心境,慰藉思乡愁绪。

尽管都市生活停电概率小之又小,但各式蜡烛却受到广泛欢迎。点燃烛光不再为了照明,烛台也不再局限于承载,柔和的烛光和别致的烛台,晕染点缀着幸福欢乐的重要时刻。

吕永中的设计善于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把它融入现代的设计语言之中,使之充满中国味又极具现代感。“喜字”一直是中国传统图案中流传最广的纹样,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在东西方有很多设计师据此演绎的作品涌现。吕永中的“喜字”烛台,是将中国传统双喜图案演绎得最为简洁和现代的设计作品,有热烈的火红、安静的银色,以及奢华的钛金三款。这款设计之所以能够一直颇受青睐,完全有赖于其独特精细的工艺,及其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现代精神,将古韵新意浓缩为时尚,现代简洁的提炼塑造新的造型语言。吕永中另一款名为“光环”的烛台设计,同样极简、素雅、干净,并且因留白而充满禅意,给人更多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光环”烛台,简简单单的一个圆造型,却蕴藏着佛说“世上的切都是一个圆,是轮回,是彻悟”的禅意,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理解繁华落尽一切皆空。

时间如沙漏般流逝

漏,智慧与情怀兼备。古语中,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是指黎明时分,漏刻作为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工具,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也都使用过。我国北方冬天严寒,水易结冰,以沙代水,发明沙漏计时。在西方国家,沙漏更加普及,据记载,麦哲伦世界各地的航行期间,他的每艘船保持18沙漏。

沙漏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形象本身已化作时间符号,它把永恒的时间变成了有形的物体,你所看见的沙漏便是当下的瞬间,上半部分代表未来,下半部分代表过去。细沙与光滑的玻璃轻微摩擦的声音,比漏刻水滴的声音更为轻柔曼妙。

些设计师利用沙漏的特性,以沙漏为基础,做出的创意产品。

15Minutes Lamp沙漏台灯由Hye Min Lee和Sun HwaJung两位设计师出品,是2013年IDEA设计奖的获奖作品。为什么是“15分钟的灯”呢?因为沙漏里的沙子彻底埋住光源需要15分钟。开灯后沙漏里的细沙会一点点滑落,慢慢的光源就会被细沙所掩埋,灯光自然也就从亮变暗,灯光越来越弱,营造了更舒适的睡眠环境。大约15分钟,当光源被漏斗中的细沙全部覆盖时,全部落沙的重量刚好能切断电源,灯光便自动熄灭,让睡前的这片刻静谧时光变得更加温柔细腻。

台灯中的细沙是否漏下,漏下速度的快慢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台灯的上半部可以旋转,也就是沙漏的开关,当开始倒计时时,沙子则开始漏下。时间也分为1 5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四种选择,时间越长,则沙漏的速度越慢。当沙子漏完,你却还想继续使用台灯,那只需要直接把沙子再倒回去即可。同样是沙漏灯,布鲁克森设计工作室Danielle Trofe带来的两款LED沙漏灯(Hout,ass Lamps)创意,妙在将落沙的动能转换为点亮LED所需的电能,这样的设计使得用户不得不参与其中,在一边的沙子漏完后,必须通过手动翻转让LED获得持续的能源供应,从而促进人们对能源有限性的认识。

nlc202309090242

日本Studio Note设计的气泡沙漏(Awoglass),以水和气泡来代替沙子,阳光下气泡晶莹多彩、变幻不定、一碰就破,对时间的阐释更加复杂奇幻,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这款气泡沙漏着迷不已。对孩子来说,另款以沙漏为主题的设计,可以让“一动也不许动”的罚坐时间不再煎熬。造型可爱的沙漏凳下方,白沙漏完一次约五分钟,有沙漏陪伴的五分钟罚坐,兴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时间在日常用品中的突然消失

时光荏苒,日子如白驹过隙,一些极富创意的日历,把日月更迭、斗转星移演绎得无比动人,同时又给人理性思考的空间,可贵的是这些设计,无一是催促人加快速度,而是希望人们慢下来,体味当下、反思生活。

德国茶叶制造商Hoelssen曾研发出款日历茶饮品,在每一片精心处理过的浓缩茶叶表面都有标注上月份和日期,每天清晨泡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茶,把昨日的滋味留在唇齿之间,迎接崭新的一天,缱绻了岁月,温柔了时光。这款日历就叫做“一茶一天”,365块茶饼,提醒爱茶爱生活的人们,每天用一刻钟,以香茗洗心尘!

生命就像火柴,在黑夜中散发出微弱的光,无论多么渺小平凡,都有耀眼的瞬间。乌克兰设计师Yurko Gutsulyak设计出一套火柴日历,由一根根火柴棍组成。代表“昨天”的火柴光芒转瞬即逝,用来点燃烟斗里的烟丝,蜡烛或者熏香,焚烧一段晦涩的记忆,照亮此时此刻的心空。火柴日历既有趣,又发人深思,简单的“仪式感”使日常生活绽放出熠熠光华,回味无穷。

这位乌克兰设计师的另一件日历作品,叫做垃圾袋式日历,更为简单实用。垃圾袋是现代家居生活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件之一,撕下来日历一般都会被扔进垃圾袋,那么何不将日历做成垃圾袋呢?垃圾袋日历,按季度做成了3卷,每天一袋,新的一天同时也意味着个一新的垃圾袋。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垃圾打包丢弃,去旧迎新,给垃圾桶换上新垃圾袋。忘了今天是几号,如果你家今天的垃圾还没来得及丢出去,看一眼垃圾袋就知道啦!

这个日历最初是YurkoGufsulyok团队为了自我激励而制,一群以平面为主的设计师,深知所有的努力最终的归宿都是垃圾桶,更多想法会只能停留在头脑之中。他们相信创意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力量,在其短暂的生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些许的变化,只有这样,设计才有意义。他们用这个垃圾袋日历提醒自己,不要浪费每一天,不要浪费你的设计,这个想法最终为他们赢得了2011红点奖。

(编辑/刘星辰)

上一篇:酒店奖罚管理制度下一篇:XX年街道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