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者:55岁创业

2024-04-17

掘金者:55岁创业(精选4篇)

篇1:掘金者:55岁创业

掘金者:55岁创业

每天坐35W车上下班,车站总有一个卖报纸的老汉。老汉穿着整洁,看上去精神矍烁。看起来每天的生意都不错。

有一天下班时间不算晚,买了他一份杂志,便和他闲聊了起来。

“老师傅,生意不错吧!”

“嗯,还可以,过得去吧!”

“看您成天忙忙碌碌的,收成一定不错吧!”

“呵呵,还不错吧!反正养老婆和供孩子读书基本没问题了!姑娘,别看我普普通通,我家女儿可是在南大读书哩!学费贵着哩!”

“哟,老师傅,你真行啊!一般人可没您这么大能耐呢!”

“呵呵,姑娘你可真会说话。不过你倒没说错,我吧,不动不摇,一个月4000块是没有问题的啦!”

老汉打开了话匣子,和我聊了起来。

但是,经过几天蹲点发现,车站固定的卖报人已经有了两个。(营销环境论证)。其中一个卖了很长的时间了,另一个好象是车站一位驾驶员的熟人。(对竞争对手进行初步分析)。如果不做任何准备就直接进场卖报,一定会被人家赶出来的。于是老汉打算从车站的管理人员下手 (制定公关策略)。开始,老汉每天给几位管理人员每人送份报纸,刚开始人家跟他不熟,不要他的报纸。他就说这是在附近卖报多余的,车站管理员也不是什么大官,一来二去也就熟了。老汉这时就开始大倒苦水,说现在下岗了,在附近卖报销量也不好,一天卖不了几份,而马上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高昂的学费实在是无力负担,女儿学习成绩那么好,如果让她不读了真的对不起她了…… (与公关对象接触,并博取同情)。人心都是肉做的,车站管理员就热心帮他出主意:那你就到我们车站来卖报嘛。我们这边生意蛮好的,他们每天都能卖几百份呢。

大功告成了!有了车站管理员的许可,老汉光明正大的进场了。当然,老汉不会忘记每天孝敬管理员每人一份报纸 (公共关系维护)。

可是,这场是进了,可一共三个卖报人,卖的可是同样的报纸。老汉冥思苦想一番 (进行营销策略分析),有了!另两个卖报的都是各有一个小摊点,在车站的一左一右。老汉决定,不摆摊,带报纸到等车的人群中和进车厢里卖。(差异化营销,渠道创新,变店铺销售为直销)。卖一段时间下来,老汉还总结了一些门道:等车的人中一般中青年男的喜欢买报纸、上车的人中一般有座位的人喜欢买报纸并喜欢一边吃早点一边看(消费者分析)、有重大新闻时报纸卖的特别多 (销售数据分析)。

于是,老汉又有了新创意。每天叫卖报纸时,不再叫唤:快报、晨报、金陵晚报,三毛一份,五毛两份。而是换了叫法,根据新闻来叫。什么伏明霞嫁给53岁的梁锦松啦、汤山投毒案告破啦、一个女检查长的堕落啦、非典疫情新进展,病毒研究有重大突破啦什么的 (对产品进行分析,挖掘USP独特的销售主张)。果然,这一招十分见效!原先许多没打算买的人都纷纷买报纸。几天下来,老汉发现,每天卖的报纸居然比平时多了一半!

同时,老汉还凭借和车站管理员的.良好关系,让同样下岗的老婆在车站摆了个小摊,卖豆浆。旁边卖早点的摊点已经有十来个了,带卖豆浆的也有4、5家。而老汉不同,老汉只卖豆浆,而且老汉的豆浆是用封口机封装的那种,拿在手上不会洒出去。比人家多花了500多块买的一台封口机,豆浆价格比别人贵一毛钱。因为座车吃早点的人通常没法拿饮料,因为怕洒。有了这个封口豆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针对目标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边缘产品)。结果,老汉老婆的豆浆摊生意出奇地好!

这样做了大约半年左右,车站的一家报摊由于生意不太好就不卖了,于是老汉就接下这个地方支起了自己的报摊。但老汉又有不同:买了政府统一制作的报亭,气派又美观。(有统一的VI,有助于提升形象)。老汉的经营品种也从单一的卖报纸发展到卖一些畅销杂志(产品线延伸)。销量更上一层楼了。老汉还会根据什么杂志好卖搞一些优惠,比如说买一本《读者》送一份《快报》什么的,因为杂志赚的比较多。 (促销策略,用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做买赠促销,并选择受欢迎的赠品)。老汉的女儿周末在肯德基打工,经常带回来一些优惠券,于是,这又成了老汉促销的独特武器!买报纸杂志一份,赠送肯德基优惠券一份。 (整合资源,创造差异化)

同时,由于老汉这个报亭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销量,很快就被可口可乐公司发现了,他们安排业务人员上门,在老汉的报亭里张帖了可口可乐的宣传画,安放了小冰箱,于是,老汉的报亭不仅变得更漂亮更醒目,还能收一些宣传费,而且增加了卖饮料的收入 (开发新的盈利项目成功)

……

就这样一直做了两年,老汉的卖报生意有声有色。每月的收入都不低于4000元。现在,老汉又有了新的目标,就是附近的有线电厂小区。老汉打算在小区出口的小胡同里再开一家新的报亭 (利用成型的管理和共享的资源,走连锁经营路线),把女儿将来读研的钱也挣到手!

和老汉的一席谈话,收获颇多。卖报卖出这样的经营哲学,这位老汉可才是真正的实战派营销人。是否给我们各位工作带来点启发呢?

篇2:掘金者:55岁创业

仇少明律师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用人单位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是用人单位除劳动者存在严重过错外常见的裁减人员的法定情形。

对于连续工作年限,通常双方并无争议,但是,对于解除合同时是否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往往存在重大分歧,且此问题直接影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因此,对该问题的厘清,有助于双方依法处理相关争议,用人单位也可以避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一、法定退休年龄的现行法律规定

目前,在我国的《劳动法》中没有对退休年龄作出规定,退休年龄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所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因其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对企业职工属于工人还是干部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女职工经常存在认识分歧而引起退休争议,那么女工人和女干部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具体有哪些法规政策规定?在此,笔者整理如下:

1999年3月1日劳动部颁发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第一条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001年5月1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中规定:1999年3月我部下发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中,“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自2015年3月1日起执行,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60周岁退休。上述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二、“干部、工人”身份界限打破后,法定退休年龄的认定标准

1995年8月4日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1995]309号)文件中第75条规定:用人单位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

2001年3月13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企业不再套用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不再比照国家机关公务员确定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即为管理人员。岗位发生变动后,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岗位相应调整。

2004年7月21日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第五条规定:

1、受聘人员原则上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

2、对由工勤岗位受聘到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的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聘用满10年(本意见下发前已被聘用的,可连续计算)且在所聘岗位退休(退职)的,可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3、对首次聘用时由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受聘到工勤岗位的人员,任原职务满5年、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且保留原国家规定工资待遇的,应按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三、代表性地方规定

1、广东省

1999年4月27日广东省劳动厅、广东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发布的《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劳薪[1999]14号)第二条规定:对女职工现岗位的认定,应按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75条规定执行,即:“用人 单位全部职工试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原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

对女职工现岗位的认定,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为依据,即不论原身份是工人还是干部,其现岗位应以劳动合同中确定的岗位为准,凡在现岗位工作—年以上,均应以现岗位认定其身份。其退休年龄,在工人岗位上工作的按50周岁,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按55周岁。

根据粤劳薪[1999]14号的规定,广东省是以工作岗位为认定女职工身份的标准,在工人岗位的50岁退休,管理岗位的55岁退休。

2、上海市

《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审核本市企业职工办理退休退职手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沪社保业—[1996]76号)第一条规定:

(一)凡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工作的年满55周岁),并已符合退休(职)条件的(下同),可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二)女职工原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工作,后因合同期满或其他工作需要又改为从事生产服务工作岗位的,经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后,可按其实际从事的岗位核定 退休、退职年龄。

3、江苏省

2013年6月27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关于修改〈“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实施意见〉部分条款的通知》(苏人社发[2013]239号)规定:男满6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其中,45周岁前在管理或技术岗位上工作、45周岁后仍在管理或技术岗位上工作过的女工人,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的女参保人员,保留养老保险关系的女失业人员,年满55周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苏人社发[2013]239号的规定,江苏省规定45周岁前在管理或技术岗位上工作、45周岁后仍在管理或技术岗位上工作过的女工人年满55周岁退休。

4、四川省 2006年8月10日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劳社发[2006]18号)规定:(三十八)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按国家和省的现行规定执行,即男职工年满60周岁;在管理、技术岗位的女职工年满55周岁,在生产、经营、服务岗位的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在上述两类岗位变动,在新岗位上工作满2年以上的,按新岗位的退休年龄执行。企业内部退养的原为管理、技术岗位的女职工,其退休年龄仍按年满55周岁执行。

根据川劳社发[2006]18号中规定,四川省是以工作岗位来确定女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

四、代表性裁判文书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14)粤高法审监行再字第2号判决书中认为:本案中,申诉人李某分别在2000年3月与人民街道办事处、2004年9月与街道办事处下属的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社区服务中心签订了劳动合同,担任居委会专职人员,且在该岗位工作一年以上,故退休时应按照该岗位认定其身份。而根据广州市越秀区的有关规定居委会专职人员属于工人岗位,所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李某的身份是工人,女职工应五十岁退休。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2013)沪一中民三(民)终字第2001号判决书中认为:据原审查明的事实,在上诉人童毓华自述其未填写过干部履历表,但具备经济师专业技术职称,在管理岗位工作多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东湖集团公司文件规定均应按干部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即应享受55岁退休待遇。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2014)沪二中民三(民)终字第769号判决书认为: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企业内职工的干部、工人身份界限被打破,职工的退休年龄根据其从事岗位而定。女职工从事技术、管理岗位,根据相关规定其退休年龄可以为55周岁。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11)浙杭行终字第191号判决书中认为:上诉人虽于2001年被授予助理工程师资格,但其只有任职资格而无专业技术职务,不能证明已获得助理工程师这一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不属被聘任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形。上诉人于2007年12月被聘任为技师,但因《浙江省技师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技师仍属工人身份,故上诉人不因其被聘任为技师而成为在退休年龄的认定上可类比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其退休年龄的认定,应适用国发[1978]104号《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国发[1978]104号《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中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相关条件的应当退休,故上诉人所在单位金华电业局填写表格上报省人保厅委托的浙江省电力工业局,由其审批后办理上诉人的退休手续,并未违反法定程序或正当程序。

五、结论和建议

篇3:掘金者:55岁创业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区农村地区年龄≥55岁的常住老年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查, 应普查对象82216例, 实际调查80673人, 普查率为98.1%, 其中男36125例, 女44548例, 性别比为0.81∶1, 年龄55~109岁, 平均为 (65.60±7.964) 岁。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 应用统一的调查表格, 采用入户检查与集中筛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由镇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入户筛查, 在询问老年人一般情况及病史的基础上, 进行目测、视力检查和裂隙灯检查, 对有市、区以上医院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登记并核实, 对未明确诊断者结合症状与体检结果, 统一预约到镇卫生院由同仁医院专科医师 (主治医师职称以上) 根据本研究制订的诊断标准进行照相。取得图像资料后统一由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最终做出诊断。

1.3 判定标准

本次白内障诊断标准: (1) 年龄≥55岁; (2) 晶状体混浊, 包括空泡、水裂、板层分离、轮幅状混浊、楔形混浊、核硬化及后囊下混浊等。不包括少数不影响视力的点状混浊; (3) 视力<0.7 (矫正) , 并剔除引起视力下降的白内障以外的其他原因; (4) 排除眼部及全身病变所致的病理性白内障; (5) 无晶体者及人工晶体植入者, 根据病史能确定属于老年性白内障者, 应计入老年性白内障。

合并症主要指在患有白内障的基础上合并有青光眼、胬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血管阻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地区分布

通州区农村地区老年人群的白内障的发病率较高, 在此次普查工作中, 共普查55岁以上老人80673例, 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病人数是2953例, 患病率是3.7%。不同乡镇白内障的患病率略有不同 (表1) , 白内障患病率以张家湾镇最高, 患病是567例, 患病率是5.4%, 最低的是永顺镇132例, 患病率为2.2%, 不同乡镇患病率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χ2=194.974, P=0.000) 。

2.1.2 性别分布

男性患病率为2.6%, 女性为4.5%, 性别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3.035, P=0.000) 。在患有白内障病人中男性病人918例, 占患病人数的31.1%, 女性患病人数2035例, 占患病人数的68.9%,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χ2=514.652, P=0.026) (表2) 。

2.1.3 年龄分布

在本组资料中, 白内障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55~59岁组为1.07%, 80岁以上组为6.2%。不同年龄组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34.81, P=0.000) , 在患病人群中不同年龄组的患病情况不同, 60~69岁人员的患病人数最高为1198例, 占患病人群的40.56% (表3) 。

2.1.4 患病情况

在患有白内障的患者中患有单眼白内障的患者是1588例, 占53.8%。双侧白内障患者是1365例, 占46.2%。单侧白内障患者的患病率高于患双侧白内障的患者 (χ2=223.035, P=0.000) 。在患有白内障的人群中合并有其他眼科疾病的人数是1750例, 占白内障患者的59.3%, 其中男性患者中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是590例, 占男性患者的63.6%。女性1160例, 占57.3%。男性白内障伴有合并症的人群高于女性人群 (χ2=10.758, P=0.001) (表4) 。

2.2 治疗的比例情况

在患有白内障的患者中只有34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 占患病人数的11.6%。早期白内障患者1219例, 占41.3%。有1390例应该实行手术治疗, 但是因种种原因未进行治疗。约占患病人数的47.1% (表5) 。

3 讨论

3.1 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中的乡镇、性别、年龄、和白内障患病密切相关, 本组资料中白内障的患病情况具有以下分布特征: (1) 增龄是白内障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3]。白内障患病率和年龄呈正相关, 本次调查显示, 白内障患病率随增龄而增高, 8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6.2%; (2) 白内障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此次调查白内障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3) 白内障存在明显的乡镇地区差别, 可能是由于张家湾地区处于城乡结合部, 大量土地用于城市建设, 农民失去土地, 减少了劳动量。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以及生活的不规律和肥胖人群增加有关。

3.2 有资料显示老年性白内障常为双侧发病, 在本组资料患有白内障的人群中有53.8%的患者为单侧发病, 46.2%的患者为双侧, 在白内障人群中又有59.3%的患者合并有其他不同程度的眼病。主要是因为白内障的发病虽然大部分为双侧, 但发病有先后。伴有青光眼等不同合并症主要是由于白内障的病因或白内障本身也是其他眼病的发病因素。而其他眼病的发病因素也可能是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或加重的原因之一。因此, 要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首先要重视调节饮食, 注意补充营养, 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品。少吃高脂肪、高糖饮食, 避免脂肪等营养过剩而使机体迅速发胖;避免长期强烈阳光刺激;戒烟;积极防治老年病, 尤其要加强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及其他眼病等疾病的防治。

3.3 调查显示47.1%的患者应该手术治疗而未治疗。说明白内障在我国老年人中虽是常见病, 人们总是固守着人老眼花为自然规律的传统, 对白内障的危害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是造成诊断率和治疗率远低于患病率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 老年白内障是造成老年人群至盲的主要原因, 因此, 应加大对白内障防治健康教育的力度。定期对老年人进行眼病方面的健康体检是预防老年白内障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总之, 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迄今尚未完全揭示, 可能是环境、营养、代谢和遗传等多种因素, 同时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随着我国人口日趋老化, 白内障的病例数将会继续增加, 白内障对老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危害势必进一步加重。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老年人群对白内障危害的健康认识, 提倡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适量运动、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减少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发生和远离危险因素的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定期对中老年人的健康进行体检, 以便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远远, 朱爱玲.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8, 22 (2) :98-102.

[2]张唯伟, 肖家翔.贵州省老年人视力残疾抽样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6, 15 (5) :306-307.

篇4:眼底检查,从55岁开始

慢性病多有眼底表现

眼底是全身唯一不用开刀就能直接看到血管和神经的部位。借助眼底镜,医生能把视网膜、视神经乳头、黄斑等眼底结构一览无余,并能够由此了解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进展。

眼底出血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都非常重视定期检查眼底。除糖尿病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以及慢性肾炎等,也都会在眼底留下“蛛丝马迹”。血管痉挛、动静脉交叉压迫、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等症状正是高血压在眼底的表现。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冠心病、脑卒中也常常首先在眼底“发难”,许多疾病初期患者也许没有任何症状,但往往视网膜动脉已经开始硬化了。

所以说,不论是否已经确诊上述慢性病,老年人都要经常看看眼底,这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大有帮助。

黄斑变性——老年人的“视力杀手”

除了解已知慢性病的进展,眼底检查还能够帮助中老年朋友及时发现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这是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区变性,源于视网膜中心位置的黄斑区内视神经细胞受损,由于早期病症并不明显,患者往往误认为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视力自然衰退,容易延误就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会引起视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失明,与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的致盲疾病白内障相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其导致的视力丧失是不可恢复的,因为黄斑区的视神经细胞一旦被破坏,视力便永久受损。

患者的自我检测和定期进行规范的眼底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缓疾病发展,最大程度保持现有视力是目前黄斑变性治疗的主要目标,也是治疗的关键点。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早期阶段多表现为一侧视力减退,视物改变,如变形、歪曲,视野中心还会有黑影或闪光感等。然而由于症状进展缓慢,也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建议老年朋友经常在家中单眼交替看窗棱、门框,以对比两只眼的视物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研究发现,一眼患有黄斑变性的患者,5年内另外一只眼发展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几率为40%。55%~88%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在70岁后进展为“法定盲”(法律根据眼科医学标准所制定的眼盲标准)。

由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患病风险就越高。因此,黄斑变性国际联盟建议,55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检查眼底(至少每年1次)。

此外,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士,50岁以后就应开始定期检查眼底:

☆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

☆ 吸烟者。

☆ 肥胖者。

上一篇:考勤机使用规定下一篇:服兵役证明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