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爱的你》观后感600字

2024-04-28

电影《可爱的你》观后感600字(精选4篇)

篇1:电影《可爱的你》观后感600字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

“孩子一定要接受教育!”

电影《可爱的你》给予我如此多的温情话语。脉脉温情的话语往往是由充满爱的人物诉说,吕慧红校长是电影中的主人公,也是电影的灵魂人物。

吕校长任职在一个贵族幼儿园,幼儿园有一个小男孩儿,因为在精英班学习总是担心考不到满分,害怕爸爸妈妈失望,从而产生了不上学的畏惧心理。其爸爸妈妈却认为没有给孩子压力,并认为吕校长建议男孩儿暂时从精英班调到普通班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校方因为他们是上市公司的精英而尽力奉承,吕校长辞职了,准备环游世界。吕校长坚持了自己的内心,让我明白了一个教育者的本真。

元田幼儿园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仅剩五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因为贫困无法离开这所学校。村委会只能出资月薪4500元请一位校长兼教员,吕慧红校长毅然接受了这一份令人避之不及的工作。她看到的是五位无力改变自己求学环境的小女生,看到的是五个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家庭。吕校长的又一次选择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善良。

初接手幼儿园,吕校长跟五个孩子一样戴着口罩上课,当她知道孩子们是怕别人认出贫穷的她们而戴口罩时,她慢慢拿掉了自己的口罩,让孩子看到拿掉口罩的校长是最漂亮的。吕校长让五个小女孩儿也除下口罩,并告诉她们没有必要因为贫穷而不敢面对旁人。一个好的开始由此展开。这一幕我印象深刻,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利用超高的教学技巧教会了孩子们自信。

五位小女孩儿:爸爸生病,踩着高跷给爸爸做饭的小雪;父母双亡,随着在饭店洗碗的娴姨生活的珠珠;爸爸残疾,家庭整天被房产公司骚扰的嘉嘉;一心想为爸妈工作,听话的双胞胎姐妹。她们的家庭各自有各的困难,以至去学校上学也成为一种奢望。吕校长不仅关心孩子,同时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家庭,深入了解,并帮助每一个家庭解决问题,重拾信心。“孩子是一定要接受教育的!”这让我看到了吕校长的责任和坚持。

五个女孩的家人都有梦想,吕校长让孩子询问家长的梦想的同时,给予了孩子梦想的翅膀,我想:教育不正是一个梦想的象征吗?可就在一切慢慢变好的同时,吕校长却病倒了。这时她洒下的爱的种子发芽了,各个家庭各司其职,为招生尽心尽力,最终感动村民,成功招到两名学生,学校得以保留。

这部电影朴实,充满了人性美。吕校长大爱,坚持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光明的幸福大道。作为教育者,她是典范;作为普通人,她平凡而伟大。

“教育以生命影响生命!”谨以此句与君共勉。

篇2:电影《可爱的你》观后感600字

眼角湿漉漉地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启发一,做事情要有好的动机。吕校长为什么要来元田幼稚园任教?他是为钱吗?显然不是,元田幼稚园开出的月工资4500元,明眼人一看,这太低了。再说吕校长原先在一所名校任教,如果是为了钱,她完全不必辞掉原来的学校。那她是为了搏出名吗?是为了让媒体去报道她的事迹吗?显然也不是。吕校长为什么要来元田幼稚园任教这个问题还要由吕校长来回答,当吕校长得知元田幼稚园的困境时,她跟她的老公有一段对话:“小孩子一定要上学读书,不管什么原因,都应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这么不幸,我们应该帮帮他们。”吕校长是出于对贫穷的底层人民的同情,而甘愿做一个被人戏称的“4500元校长”。

启发二,好的教育者善于了解关心孩子的家庭。影片中,吕校长能够主动关心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她了解到一对小姐妹路途遥远,付不起车费,准备辍学;她了解到一个孩子的父母出了车祸死了;她了解到一个孩子的爸爸腿有残疾,家里面临拆迁……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从而就抓到了教育的主动权。反观我们的教育行为,在这点上做得远远不够。我们眼里只有孩子的分数,我们眼里只有自己所教学科的排名,而忘记了这一个个的鲜活生命,他们原来也是有父母的。

启发三,做事能坚持到底,就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吕校长原来只想在元田幼稚园任职四个月,帮这些孩子找到好的学校。可没想到最终竟然招收到了两个孩子入园,从而摆脱了被撤并的命运。更想不到的是后来居然扩大了办学规模,吸引了远近众多孩子入园。无疑,吕校长是成功的,善因得善果。吕校长的成功得源于自身的坚持。她能够坚持在元田幼稚园扎根,当然这和她的老公是分不开的,他的老公是支持她的。这更和吕校长自身淡泊名利是分不开的,当有人开出年薪一千万的价码,想把她挖走,她不为所动,说出了片中名言:“你是在做教育还是在做生意?我不只是在教书,当教师本来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是身教,用生命去影响生命,你明白吗?”

篇3:电影《可爱的你》观后感

吕慧红原就任于一所高级的昂贵的私立学校。该校精英班就读着一些成功人士的子女。家长们不顾孩子现状,一味强求孩子走精英之路。吕慧红无力改变现状,加上身体需要休养的原因,于是辞职准备和丈夫进行旅游。

这时候,吕慧红无意中听到一则新闻:一所乡下老旧的元田幼儿园因为缺少老师,学生能转走的都转走了,只剩五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快关闭了,现在急招一名校长(“校长兼校工、上课带打钟”类型),每月4500元,所有的事儿都要一个人干。

这则新闻别人可能没注意,或者听到了感叹一下也就结束了。吕慧红听到了却放在了心上,这大概就是当老师的职业病吧!她不想小朋友没书读,不想放弃她们。经过考察,她成了因低廉的薪资被人冷眼嘲弄戏称为“四千五”校长。她不顾风言风语,真心实意地想帮助元田幼儿园的五个孩子。

吕校长想帮五个孩子转学,却没有学校愿意免费接受;她想争取别人的资助,别人却只是看中她在媒体的影响力,想借她的形象开拓幼儿园补习市场;她和孩子们及家长们精心准备开放日活动,想招生把学校继续办下去,却没有一个人来看。她感觉自己做得失败,其实她已经是最好的了。因为最好的教育是看老师的那颗心,而吕校长的一言一行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所以,吕校长是最好的——所有像吕校长一样的老师也都是最好的。

吕校长首先教孩子们拿下口罩。因为孩子们戴口罩不是为了疫情,而是自卑得不想被人认出来。扫地的大婶总是说幼儿园“今天不关明天就得关”;村委会的一名干部嫌吕校长多事,嘲笑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是关闭前最后快活一下,在学期的最后一天,迫不及待带着人拿着铁索链准备将学校关门;赌场也拿学校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来开档打赌。他们就像“响雷怪兽”一样像是要吃了这所幼儿园,一点也不考虑关了学校,那五个孩子怎么办?吕校长陪孩子们一起勇敢面对各种异样的目光和难听的话语,遇难克难,坚持下来。给孩子们勇气的吕校长是最好的。

五个孩子的家里各有各的困难:珠珠失去父母,跟着表姨娴姨生活,娴姨在酒店做洗碗工,忙碌辛苦;小雪的爸爸何伯靠收废品勉强维持生活,小雪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洗菜做饭,够不着锅台就脚踩“高跷”;嘉嘉的爸爸卢先生因工伤失去了一条腿,地产公司还逼着她家搬迁……随着吕校长的家访,我们走进这些社会底层家庭。他们的生活好像走进了绝望,是吕校长帮他们解决困难,并且唤醒了他们的梦想。梦想是什么?Kitty和jennie的妈妈开始说自己没有梦想,在孩子的坚持下,她想起了自己想做消防员的梦想;卢先生开始说梦想是做梦,后来他回忆起自己做运动员,赛跑夺冠的梦想;何伯的梦想是做飞行员;娴姨嘴上说梦想是快点把碗洗完回家睡觉,心中的梦想却是做香港小姐;珠珠说娴姨在她心中就是最美的香港小姐。在苦难中,梦想就是支撑自己的力量;在成长中,梦想就是自己前进的方向。给孩子们和家长梦想的吕校长是最好的。

不论高低贵贱,关注每一个孩子。教孩子勇敢,在孩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这些是每个老师都应当做到的。然而在实际中,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地位的影响。因为你在这个社会上不是孤立存在的,你不可能独立于人情关系之外。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总是和家长一起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因为考试分数好,家长才有面子,孩子才能上到好的学校,老师也才能有相应的声誉和绩效。谁能跳出这个怪圈呢?相比之下,吕校长不光可爱,甚至可敬了。坚持自己教育理想的吕校长是最好的。

影片中五个孩子的表现也非常感人。她们在开放日呼唤着“我们欢迎你!”大概是这世上最真诚最强烈的欢迎了。孩子们也知道,等卢嘉嘉幼儿园毕业,幼儿园不足五名学生就要关闭,其他四个孩子就读不了书了。她们伤心地问为什么没人来看她们的表演,仿佛在问为什么别人放弃了她们。尤其是嘉嘉在毕业典礼上哭着说“我可不可以不毕业?行不行啊?”孩子的纯真和无辜令人心痛。还好吕校长的坚持最终感动了村民,成功多收两名小孩,元田幼儿园得以继续教学。

篇4:电影《可爱的你》观后感

师:“你为什么不想读书?”

生:“我总是拿不到一百分,有时候差两分,有时候差十分。”

师:“拿不到一百分会怎样啊?”

生:“爸爸妈妈会很失望的。”

师:“如果让他们失望会怎样?”

生:“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就不会有人喜欢我。”

家长质问吕慧红校长为什么要把他的孩子调离精英班,吕校长认为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患上了焦虑症。家长说:“其实我儿子放学后只是学习德文、西班牙文,社交舞、古筝、小提琴这些很普通的兴趣班,Martin怎么会有压力呢?”最后学校还是在家长的施压下让孩子待在了精英班。电影里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一直都在发生。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跟学生沟通,得知大部分的学生暑假都在上补习班,成绩好的提前学习新的内容,成绩一般或者偏差的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家长还给他们报了舞蹈班、绘画班、书法班等等,整个暑假被安排得满满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越来越辛苦,压力也越来越大。你不学别人学,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将来考个好大学,却让孩子失去的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吕慧红辞了职,丈夫谢永东也因为工作不顺心准备辞职,夫妻俩计划一起环球旅行。然而,吕慧红偶然间看来一则新闻,打破了他们的计划。吕慧红准备去一所即将因为学生人数不足5名而被强制关闭的幼儿园做校长,去帮助那些负担不起高昂学费的孩子们。她慢慢去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了解孩子的内心。附近的小店老板还以学校多久停办作赌注开赌盘。吕校长去孩子们家里跟家长沟通,去帮他们解决问题。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些事情,有时候去学生家里了解情况,有时候跟学生的亲戚朋友了解情况,跟家长用心沟通,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学校的许多老师在工作中也是这样的,帮助困难学生,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吕校长去家访的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社会底层人士,家境贫寒。电影里面有一段,吕校长问孩子们有什么梦想,孩子们的回答都很真实。然后孩子们的功课就是回去问家长梦想是什么,家长一开始很抗拒,后来都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其实,有时候跟孩子用心沟通也是建立好亲子关系的一个好的途径。我们要多跟孩子沟通,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做了爸爸以后,我学到了很多跟孩子沟通的方法。

为了保住学校,吕慧红准备做一次招生开放日活动。她和五个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并没有人来参观。吕慧红找到朋友帮忙申请教育基金,然而朋友只想做生意,她放弃了千万年薪,毅然离开了,回到了学校。她病情复发倒下去了。在老公谢永东的鼓励下,她坚持治疗。老公去帮她照顾学校的孩子们,家长们积极的去宣传,为学校招生,一个孩子说:“校长,我很想念你。”看到这里,我很感动: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很不容易。

最后,吕慧红在老公的陪伴下来到园田幼儿园。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可能是元田幼儿园最后一次的表演。所有人都沉浸其中,吕校长为唯一的毕业生卢佳佳同学举行毕业典礼。此时音乐响起,过去的一幕幕都呈现出来。就在我以为电影就此结束的时候,有两位村民把孩子送到了园田幼儿园,幼儿园不用关闭了。

上一篇:佳能演讲稿下一篇:吴道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