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2024-04-2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通用8篇)

篇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摘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技术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课堂教学上的师生互动和实验环节的能力培养很好地支持了这一目标。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能力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为“以面向对象技术为核心思想”的后继专业课程奠定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但对面向对象思想方法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载体语言的高难度,使之成为一门比较难以学习和掌握的课程,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应用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体系规划和教学过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面向对象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

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1教学目标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按照学科根本特征的要求,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教育,强化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和“面向对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选择适当的知识载体,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包括基本问题求解过程和基本思路在内的学科方法论的内容,将流行的开发系统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环境和学生自我扩展的内容来处理,使得学生既有基础,又有必要的实践经验,完成对后续课程教学的铺垫和引导作用。

2.2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将教学内容规范为三个部分。

①基础部分。主要讲授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理论,课程用到的语言工具中的必要技术。

②核心部分。阐述面向对象技术的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四个特征的设计规范,以及采用支持面向对象技术的语言实现这些特征的设计技术。

③提高部分。讲授面向对象核心技术的一些实际应用领域。

注重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激发学生兴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难度大,被学生列为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很重要。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授的东西”,学生对教师教授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就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早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越会对他们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使学生感觉不太难,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讲课时一定要抓重点,教学上有重点与没有重点是大不相同的,平均使用学生的精力和学时是绝对不可取的。本课程的重点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完善的封装、派生、多态、模板、异常处理机制和在构造函数中动态分配资源以及在析构函数中释放资源,这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精髓。因此在教学中不是泛泛介绍描述工具的语法和框架,而是突出关键技术“精讲多练”,学生可花较少的精力获得较强的编程能力。另外,处理编程大局与编程细节的关系,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设计规范,即采用什么样的准则和思路及运用怎样的工具去解决问题,采用业界普遍采用的三步方法: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编程,来确定宏观思维,重点讲解程序的整体构造。此前提下,再讲解怎样用描述工具阐述算法,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的前几次课要讲清编程的细节,以后随着教学的推进而逐步淡化,防止学生陷入描述工具的语法现象之中不能自拔。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引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将学生快速融入课程的目的。

3.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应采用多媒体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在一段时间内也出现过。一方面,作为主讲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投影仪器是首选工具,它能够很好的宏观展示程序整体结构,又能够很好地微观剖析局部算法,这对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学生的反映是幻灯片切换快,笔记记不清楚,影响听课效果。经过摸索,较好做法是:

①优化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课件做的一定要简洁,不要用一些非必要元素干扰了主题,程序代码要采用链接的方式去完成,用记事本打开即可。这样就保证了幻灯片页数少,讲课时切换少,减少学生对堂课的主题的理解偏差,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②以问题驱动课堂

课堂中,案例教学不好运作,案例太小,学生认为是教师自己编的假案例而没有兴趣思考和完成,案例太大,一次课的时间又讲不清楚,分几次课讲解又涉及到教学安排,牵扯太多的事情。问题驱动相比案例驱动,具有灵活的优点。因此,在教学中将问题有目的、有组织地提出,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迫使学生动脑思考解决办法,使他们逐渐习惯以专业的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当注意的是,问题的提出不仅仅在于正面,有时教师也会故意误导学生思维,当然要留有破绽,让学生去发现老师讲错了,这时学生一般马上会指出教师的错误,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判断力培养有很好的帮助,当然这种氛围并不是在所有班级都能够达到良好效果,相比之下,集体素养较为活跃的班级更适合这种方式。

③作业内容要慎重

让学生去完成作业不是目的,也不是完成教学环节的任务。作业内容要考究,一定要留那种教材能够看到影子,可又看不到全部面目的题材,要迫使学生去图书馆或者到互联网上查阅资料,要求必须在作业上体现出查阅资料的特征。这样可以减少作业的抄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④掌控实验进程,实现因材施教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理论需要语言工具将其在机器上实现出来。如果学生少做练习或是少上机实践,就只能算是学过知识,有经历,并不能形成能力。只有多阅读程序、多编写程序、多上机调试,才能将知识掌握并完成能力转化。实验教学中应逐步提高设计类和综合类实验的比例,以“任务”和“课题”的形式提出实验要求和具体的实验成果,事先没有参考答案可供借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掌握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通过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开发并最终完成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布置时间为实验课开始前的理论课,以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使学生通过这个查阅过程,提高针对问题域选材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的20分钟,教师都将本次实验项目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进行快速讲解。让完成项目的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程序和教师的程序有没有差别,如果有,那么差别在那里,是优于教师的还是不如教师的;让没有完成任务(不论所做工作离项目的解决差多远)的学生听听解决问题的思路,看看完成任务的技法。这样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真正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只能满足大部分处于中间段的同学,处于上游和下游的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会表现出饥饿和剩余现象。针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实验课时间。针对学生调试程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对尖子学生点拨即可,并可以追加选做题目,让他更进一步。一方面起榜样作用,刺激同学、引领同学;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发掘和培养尖子学生,保证专业竞赛人才的选拔。

3.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间心灵和人格的沟通。教师们常说“教书育人”,可是学生不愿意听大道理,他们更愿意看教师的言行。学生会从任课教师对他们的课堂考勤是否严格、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和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等方面观察教师。大学生一般都是上进的,如果教师做的好,那么学生会跟老师学.“教书育人”要从细节做起。

另一方面,师生互动的形式要体现出趣味性和鼓励性。由于知识含量和生活背景的不同,学生回答问题时肯定会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判断,应由教师来主导课堂的舆论倾向,找持有不同意见的代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让学生知道每种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然后大家表决,自己支持哪一种观点,这时会发现有些同学对哪一种观点都没有支持。教师采取的做法应该是鼓励表达观点的,而不论你支持那种观点,施压于无观点的学生。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求真到底的科学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师生之间确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也会使学生相信这个老师有着严肃的做人做事原则,学生就会对老师逐渐地建立信任感,进而愿意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科学设置课程设计,提高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的独立实践机会,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于课程设计实践性比较强,而且还需要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去做,因此设计的时间就相对短些。考虑这些因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任务早布置

授课内容超过三分之二时,布置设计题目和要求,也可让学生自选题目。将学生分成小组,选出负责人,由负责人进行分工和协调。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边学习,边完成分配的设计任务,逐渐实现课程设计的功能。从而在课程设计的时间内节省出大量的查阅资料时间,为程序整体设计和调试及撰写设计说明书赢得时间,为高质量地完成设计奠定基础。

4.2题目难度适中

由于教学目标和设计时间的限制,题目规模要保持在300―500行手工代码能够解决的范围内,难度要稍偏低,使学生能够有思路解决问题,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代码编制、输入、调试和形成相关文档,树立学生独立开发项目的信心。

4.3开发工具任选

可以使用实验课上使用的开发工具进行课程设计的项目开发,也可使用其它开发工具完成课程设计。在项目完成情况相同或接近的条件下,使用其它或免费开发工具完成课程设计的学生要酌情加分,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结束语

具有合理知识架构和较强应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为培养的最终目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内容融入到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给出了提高和保证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同时也为其它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环节需要分析和解决,如教学过程中科研成果的引入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成绩的科学评定,课程教学与国际先进认证培训体系的结合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教学设计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秉璋,罗 烨,景征骏,黄海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09年18期,p12~13

[2] 葛建芳,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编程思想[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7期, p1493-1495

作者简介:

(方修丰,1974年生,吉林省白山市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黄海鸥,1980年生,吉林省通化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助教。

篇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学时:72

学分:4

理论学时:52

实验学时:20

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课程代码:2700410

先开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性质:必修

执笔人:熊凯

审定人:陈龙猛、于仁师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课教学阶段过渡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而且为软件开发、程序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通过对C++ 语言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况和基本理论,了解软件开发的全过程;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系统掌握c++语言的语法结构,基本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课外实践,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程序、分析程序和独立编写程序的能力。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内、外习题量相当大,上机时数较多(开设验证性实验2~3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4~5个),除了课堂教学环节外,学生必须在课外通过大量地阅读程序、编写程序,方能熟练掌握主要的语法和编程方法,并加深对各种语法成分其语用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概念;

2、面向对象语言的分类和C++中支持面向对象的特点;

3、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环境;

4、C++开发工具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重点: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概念;

2、面向对象语言的分类和C++中支持面向对象的特点; 难点:

1、面向对象语言的分类和C++中支持面向对象的特点;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C++语言支持哪些面向对象特点?

第二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导论(2学时)教学内容:

1、类、对象、实例的概念;

2、封装、继承、多态等概念;

3、面向对象模型的基本情况;

4、面向对象软件分析、设计、实现的基本方向;

5、程序设计风格并在实验中运用; 重点:

1、类、对象、实例的概念;

2、封装、继承、多态等概念; 难点:

1、封装、继承、多态等概念;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封装?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多态性? 第三章

C++对C语言的常规性能扩充(4学时)教学内容:

1、用cin,cout,cerr,<<,>>进行基本输入输出;

2、C++中变量定义的方法及其与C语言中的区别;

3、作用域限定符的用法;

4、C、C++语言中变量的作用域、生存期的概念;

5、枚举类型的用法;

6、枚举变量的存储及其输入输出;

7、C++中struct与C语言中的不同;

8、const的用处和用法;

9、函数形式的类型转换与C语言中类型转换的不同;

10、引用的语法形式;

11、引用参数的用法;

12、函数参数的传址和传值方式及其区别;

13、引用返回值与左值概念;

14、函数原型的写法、作用;

15、new和delete的用处和写法;

16、动态内存分配与指针; 重点:

1、用cin,cout,cerr,<<,>>进行基本输入输出;

2、作用域限定符的用法;

3、函数定义;

4、new和delete的用处和写法;

5、动态内存分配与指针; 难点:

1、函数定义;

2、new和delete的用处和写法;

3、动态内存分配与指针;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new和delete使用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2、什么是动态分配内存?在C++中如何实现? 第四章类和对象(8学时)教学内容:

1、类定义的方法和存取级别;

2、结构作为类的定义的方法与class的区别;

3、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对象的定义;

4、友元函数和友元类;

5、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6、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及其次序;

7、拷贝构造函数的调用;

8、静态类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9、内联成员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10、嵌套类与局部类的定义;

11、在函数中对象传递的机制; 重点:

1、类定义的方法和存取级别作用域限定符的用法;

2、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3、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及其次序;

4、嵌套类与局部类的定义;

5、在函数中对象传递的机制; 难点:

1、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及其次序;

2、拷贝构造函数的调用;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作用是什么?

2、类成员有哪些存取级别?特点如何?

3、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次序是怎样的规则? 第五章多态性和重载(6学时)教学内容:

1、成员函数重载;

2、运算符重载的概念;

3、使用friend重载运算符的方法;

4、成员形式和友元形式下一元和二元运算符重载的差别;

5、数组重载运算符new和delete的定义;

6、定义重载某些特殊的运算符的方法,包括重载[]、重载()、重载->等; 重点:

1、成员函数重载;

2、运算符重载的概念;

3、定义重载某些特殊的运算符的方法,包括重载[]、重载()、重载->等; 难点:

1、成员函数重载;

2、运算符重载;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重载?

2、函数重载有哪些原则?

3、如何实现数组重载运算符new和delete? 第六章继承性与派生类(6学时)教学内容:

1、类层次的概念及如何将概念和实现转变为类的层次的方法;

2、单继承的定义;

3、不同派生方式下成员存取控制的变化;

4、向基类构造函数传递参数的方法;

5、多继承的定义;

6、虚基类和二义性问题; 重点:

1、类层次的概念及如何将概念和实现转变为类的层次的方法;

2、单继承的定义;

3、不同派生方式下成员存取控制的变化;

4、向基类构造函数传递参数的方法; 难点:

1、不同派生方式下成员存取控制的变化;

2、向基类构造函数传递参数的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C++中继承的语法是怎样规定的?

2、不同派生方式下成员存取控制有何变化?

3、如何向基类构造函数传递参数?

第七章运行时的多态性和虚函数(6学时)教学内容:

1、虚函数和纯虚函数的概念;

2、虚函数的用法;

3、虚析构函数的意义;

4、抽象类的概念;

5、早期和后期联编的概念; 重点:

1、虚函数和纯虚函数的概念;

2、虚函数的用法;

3、抽象类的概念;

4、早期和后期联编的概念; 难点:

1、虚函数的用法;

2、抽象类的概念;

3、早期和后期联编的概念;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虚函数?如何定义虚函数?

2、什么是抽象类?

3、在什么场合中使用抽象类?

4、什么是早期联编?什么是后期联编? 第八章泛型程序设计和模板(6学时)教学内容:

1、泛型程序设计的意义;

2、模板函数的用法;

3、类模板的定义方法;

4、多参数的模板设计; 重点:

1、泛型程序设计的意义;

2、模板函数的用法;

3、类模板的定义方法; 难点:

1、模板函数的用法;

2、类模板的定义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模板?

2、如何定义函数模板?

3、如何定义类模板?

第九章

C++的I/O系统(8学时)教学内容:

1、C++的流,包括C++的预定义流;

2、格式化I/O的定义格式和定义方法;

3、创建重载运算符<<和>>的方法;

4、创建无参数操纵符和带参数操纵符的方法;

5、一般I/O流和文件流的关系;

6、文件与文件流的关系;

7、文件系统的概念,包括文件指针和关于文件的操作;

8、文件类的定义和相关操作的定义、使用方法;

9、利用常用函数进行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定位等操作; 重点:

1、C++的流;

2、格式化I/O的定义格式和定义方法;

3、创建重载运算符<<和>>的方法;

4、文件与文件流的关系;

5、文件系统的概念;

6、文件类的定义和相关操作的定义、使用方法; 难点:

1、创建重载运算符<<和>>的方法;

2、文件系统的概念;

3、文件类的定义和相关操作的定义、使用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流?

2、重载运算符<<和>>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3、对文件的读写有哪些方式?

4、如何控制二进制文件?

第十章面向对象的软件构造及程序设计风范(4学时)教学内容 1、软件质量

2、程序断言机制

3、异常处理机制

4、面向对象的软件构造 重点:

1、异常处理机制;

2、面向对象的软件构造; 难点:

1、异常处理机制; 建议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异常?

2、C++中如何处理异常?

3、面向对象的软件构造有哪些原则?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考核方式:闭卷

考核要求: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题、程序代码分析题(形式为程序填空和程序阅读等)和程序设计题等。

成绩核算: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5%,理论考试根据教学大纲命题,占总成绩的70%。第二部分:实验教学部分

一、说明

1、本门课程实验的性质任务、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上机时数较多(开设验证性实验2~3个,综合、设计性实验4~5个)。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验锻炼,应达到具有基本C++程序设计能力和基本调试能力,并具有编写面相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思路和设计调试能力。

2、本门课程实验项目设置情况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必开 选开 实验类型 验 证 基本 操作 综 合 设 计 应 用 创 新

内容提要Visual C++的开发环境认识 2 必

用Visual C++的程序向导建立一个简单的Windows程序并调试通过。C++中的对C语言的常规扩充(1)2 必

编写一个完整的C++程序,并调试通过。C++中的对C语言的常规扩充(2)2 必

将原来C语言编写的程序改写成一个C++程序,并调试通过。4 类与对象 2 必 √

设计一个类并写一测试程序建立该类的对象并调试。5 多态性和重载 2 必 √

为自定义的类编写恰当的运算符重载并测试通过。6 继承性与派生类 2 必 √

将自定义的类进行派生,研究其各种函数的调用。7 运行时的多态性和虚函数 2 必 √

在自定义的类中增加虚函数测试其运行情况。8 泛型程序设计和模板 2 必 √

编写一个函数模板和类模板并调试通过。9 C++的I/O系统 2 必 √

在自定义的类中增加流输入输出功能并编写一程序测试该类对文件流的操作。10 C++的发展和应用 2 必 √

利用STL类库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调试通过。

二、各实验项目教学要求

实验一 Visual C++的开发环境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熟悉Visual C++的开发环境。

(二)实验内容:利用Visual C++的程序向导建立一个简单的基于MFC类库的Windows程序并调试通过。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二 C++中的对C语言的常规扩充(1)(一)实验目的:掌握C++语言中扩充部分。

(二)实验内容:编写一个完整的C++程序,并调试通过。(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三 C++中的对C语言的常规扩充(2)(一)实验目的:掌握C++语言中扩充部分。

(二)实验内容:将原来C语言编写的程序改写成一个C++程序,并调试通过。(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四类与对象

(一)实验目的:掌握类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定义一个类并写一测试程序建立该类的对象并调试。(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五多态性和重载

(一)实验目的:掌握成员函数和运算符的重载。

(二)实验内容:为自定义的类编写恰当的运算符重载并测试通过。(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六继承性与派生类

(一)实验目的:掌握继承性与派生类

(二)实验内容:将自定义的类进行派生,研究其各种函数的调用。(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七运行时的多态性和虚函数

(一)实验目的:掌握运行时的多态性和虚函数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在自定义的类中增加虚函数测试其运行情况。(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八泛型程序设计和模板

(一)实验目的:掌握泛型程序设计和模板。

(二)实验内容:编写一个函数模板和类模板并调试通过。(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九 C++的I/O系统

(一)实验目的:掌握C++的I/O系统。

(二)实验内容:在自定义的类中增加流输入输出功能并编写一程序测试该类对件流的操作。(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十 C++的发展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了解C++的发展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利用STL类库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调试通过。(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每人一套(四)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三、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要求

本课程实验的考核方式以每次上机实验的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为主结合平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第三部分: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篇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开放教育计算机本科的学生都是专科升本科的, 有部分学生专科阶段读的并非计算机专业, 这部分学生都没有学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前导基础课, 如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等, 这就给该课程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是当前一种全新的程序设计理念。它具有传统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不能比拟的优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的基本概念

对象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 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 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 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

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因此, 对象的抽象是类, 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 也可以说, 类的实例是对象。类具有属性, 它是对象的状态的抽象, 用数据结构来描述类的属性。类具有可操作性, 它是对象的行为的抽象, 用操作名和实现该操作的方法来描述。

消息和方法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结构叫做消息。在对象的操作中, 当一个消息发送给某个对象时, 消息包含接收对象去执行某种操作的信息。发送一条消息至少要包括说明接受消息的对象名、发送给该对象的消息名 (即对象名、方法名) 。一般还要对参数加以说明, 参数可以是认识该消息的对象所知道的变量名, 或者是所有对象都知道的全局变量名。类中操作的实现过程叫方法, 一个方法有方法名、参数、方法体。

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思想

面向对象的核心就是类的继承, 可让类的代码以非常方便的方式的重使用。有时候, 为设计合理的面向对象的编程, 都是围绕继承来进行设计的, 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方法的继承, 于是有了.net中的许多关键字, 如virtual, override, new, abstract等。

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现实世界事物建立合理的关系, 使得处于这些事物中的人 (用户) 可以合理、简单、高效地工作。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处理事物和关系, 面向过程的核心是功能调用, 这并不能很好地应对现实的变化需求, 而面向对象的建模真正体现了现实世界的这种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共性与个性, 并且不是孤立的。分类后找出共性就是类和接口的模型。关系自然就是类之间的通信。所以说, 面向对象是把自然界的物体和概念直接映射到程序界的一种比较优雅的手段。

面向对象就是把数据及对数据的操作方法放在一起, 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对象。对同类对象抽象出其共性, 形成类。类中的大多数数据, 只能用本类的方法进行处理。类通过一个简单的外部接口与外界发生关系, 对象与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这就是面向对象的大概思想。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 我们不难发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 学生要循序渐进地理解书本内容, 逐步掌握各个知识点, 教师要分过程、分阶段引导学生学习, 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 课程导学

课程一体化导学开学初的面授课, 针对学生对课程缺乏了解的情况,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该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和任务、学习重点内容和要求、多种媒体资源的配置情况、教学活动整体安排等内容的教育和指导。讲解课程使用的软件工具和安装、使用方法, 要求学生学会在自己的机器上安装和使用。另外, 辅导教师要进行网上资源建设与整合、面授辅导、指导小组协作学习、实践教学、网上教学、作业批改讲评、课程教研、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分析及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指明每章的重点、难点, 给出导学提纲:明确应该理解哪些基本概念, 熟记哪些语法结构, 会编写哪些程序, 学员自学中有疑点, 可以带着问题利用录像、网上资源学习, 也可以在辅导课中解决或进行网络、电话答疑。其实辅导教师不仅仅是导观念、导课程内容, 更要导技能、导方法。

课程章节导学在教学过程中, 课程辅导教师应针对某一门课程中某一章节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了解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的层次、网上资源的地址等。

课程考核导学课程辅导教师对本课程形成性考核、自评自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进行指导并提出要求。

(二)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学习阶段, 是在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下的主动学习。但由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自主性参差不齐,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各异, 所以, 需要教师进行“助学”,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水平, 又要照顾个体差异, 体现个性化助学服务,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保证学习质量。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个体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个别化学习计划, 结合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实现个体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辅导教师提供的学习过程设计及相应的资源使用建议均只起参考作用, 在总体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 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知识结构、学习偏好和学习时间, 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学习资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第九、十、十二章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只需要对这些章节内容简单讲解, 学生就可以根据网上视频资源和电子教案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学生自行开展的小组协作学习, 一种是教师直接组织的主题性小组活动。开放教育教学实质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 需要做到现实与虚拟两个课堂相结合, 充分利用适应个别化需求的虚拟课堂开展交互教学, 是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 教师应从引导入手, 认真组织学员开展网上交互教学活动。以网络为媒介组成网上学习小组, 消除学员协作学习中交通和场所的制约;小组长事先在QQ群上发布小组学习活动的安排, 确定时间与交流主题, 然后, 各成员准时上网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不仅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强化学习效果, 而且能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和经验,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成人学习特别是网络学习往往是“孤独”的学习, 而协作学习可以克服这一不足, 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三) 重点与难点讲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整个教学量是非常大的, 整个教材实际上由三个部分组成:C++过程化语言基本概念和方法 (第一章到第六章) ;基本数据结构 (第七章、第八章) ;面向对象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第九章到第十四章) 。因此, 对于教师来说, 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首先必须仔细分析这门课程各章节的特点、全书重点章节、考试考点范围、平台已有资源情况等等内容, 从而能在不影响专业计划培养要求及考试前提下, 对全书教学内容进行分解, 部分内容弱化, 部分内容重点讲, 需要说明的是弱化不等于不讲, 而是选择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 只是一个讲解点密度问题。对于C++过程化语言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部分, 由于其本身难度小, 并且有完整的直播课堂资源, 所以, 这部分的内容就可以弱化介绍, 将第一章C++编程基础、第二章基本C++程序结构、第三章数据类型、第四章程序流程控制以及第六章简单程序设计的主要学习任务与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只需要告诉学生每章节的重点是什么, 难点是什么。

可以准备几个简单实用的经典案例, 通过VC++环境实际运行给学生看。让他们觉得C++程序用有实用价值, 并且也不复杂。然后, 详细介绍VC++的开发环境使用的几个关键步骤, 包括项目建立、关闭、打开、程序调试 (错误定位及常见的错误提示信息) 。这个环节应该走在课程教学的前面, 这样学生在边看教材、边看直播录像的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很多感兴趣或困惑的内容, 都可以放到VC++下去测试, 这既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自学中的问题, 又能帮助他们锻炼动手能力。

对第一部分的第五章函数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函数编写及函数调用也是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 但同时也要给学生准备一些编程习题。教材的第二部分所涉及的两个章节:数组与结构、指针与引用都是重点章节, 建议教师重点讲解, 并补充链表的建立和遍历。第三部分是全书的重点、难点部分, 整个面向对象部分内容包括六个章节, 由于面向对象表示方法的特殊性, 建议学生自主学习第九章, 教师重点讲解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及十四章。

教师上课最好要用生动的电子讲义, 并配以一定的实例。因为是本科课程, 教材内容多, 每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多, 跨越的章节也多, 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来讲授, 会浪费很多书写的时间。同时, 用多媒体上课可以实时用电脑演示一些程序实例, 学生即时看到运行的结果, 学习效果非常好。用动态的电子讲义来讲解, 配以实时运行的程序, 学生既有理性的认识, 亦有感性的认识, 教学效果可达到事半功倍。

(四) 练习测试

学生都是业余学习, 在校时间不长, 与教师见面的机会不多, 课后如果不配以一定的练习, 学生很容易将堂上讲授过的内容忘记。所以, 必须给出每一章要做的习题, 这些习题可以是教材上的, 但最好是教师自己准备的一些更具有综合性的问题。另外, 本课程亦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课, 编程能力的提高必须配以大量的练习, 才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算法分析能力。很多学生在堂上能听懂教师的讲授, 但考试时很多类似的编程题不会做, 这就是平时缺少练习的原因。所以, 最好在每次课堂讲授结束之前, 布置一些相关的测试题, 测试题的题型、难度, 辅导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来设置, 要达到检测和激励的作用。学生按时完成测试后, 教师要及时进行批阅, 找出学生共性的错误, 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这样有针对性的讲评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五) 答疑解惑

教师通过答疑能够监控学生短期学习行为, 引导学生承上启下, 同时, 及时纠正其产生的偏差。答疑的形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电话、电子邮件可作为上机辅导的辅助手段。电话使用方便, 但不是免费的, 有的问题也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电子邮件是免费的, 但交互太慢, 效率不高。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 适合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课程论坛可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的发布点。在学校的教学平台上, 每门课程都有论坛, 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有一些问题具有公共性, 教师要具有预见性, 将这些问题摘出放在论坛的显要位置, 这样既可方便学生, 又可减轻自己回答学生问题的工作量。

建立课程的QQ学习群。QQ聊天工具几乎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教师可以用QQ申请一个学习群, 开学初就将QQ学习群的号码公布给学生, 所有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都可以加入群。大家在群里共同讨论学习的问题,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 都可以发表见解, 有很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可以相互解答问题, 也能大大减轻教师的答疑工作量。

推荐一些优秀的学习网站给学生。要学好程序设计类课程, 在个人努力的同时, 要与别人多交流。学生可以经常访问一些专业的学习网站, 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编程高手交流, 以达到自主学习、提高水平的目的。

(六) 作业讲评

作业讲评可达到系统指导与全面复习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有: (1) 课后作业讲评。在对章节小结时, 以课后习题来验证分析方法与计算步骤, 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形成性考核册讲评。重在对本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以点带面达到综合复习的目的。

(七) 复习指导

开放教育期末考试成绩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 期末复习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考试的效果和考风考纪的优劣。所以, 期末复习工作应作为重点来抓, 本人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对该课程进行复习指导。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期末复习资源, 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复习的针对性, 同时, 鼓励学生参与在线测试, 认真做模拟试题和往年的试题, 起到熟悉题型、自查和摸底的作用。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的该课程教学辅导栏目中提供了单选题、填空题、程序填充、写出算法运行结果排序、写出算法功能和改错及程序设计等综合练习题, 通过这些综合题的下载练习, 可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完成这些综合题后, 可以下载历年的试题进行模拟测试, 从而可以找到自己复习过程中的不足。

学生复习要抓基础, 抓重点, 大胆放下部分难点。笔者对往年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筛选, 对考试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有所侧重。通过对以往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 发现一般基础内容占70~80%, 难点只占20~30%, 复习时就要大胆放下难以弄懂的难点内容, 将精力全部投放到基础内容,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 掌握基础内容并不难, 这样, 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及格, 虽然这对学生学习来说不是最佳方案, 但对于考试过关来说, 不能不认为是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萍.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徐孝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文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1) .

篇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关键词】C++教学方法;案例引入;任务驱动;项目开发;课外延伸

计算机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为普及的专业之一,在三本院校中也广泛开设,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在三本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属于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思维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维进行转变,培养学生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学好该课程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优秀的高水平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三本院校C++课程教学的背景

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传统的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沿袭一本二本院校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课堂教学就是罗列知识点,偏重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2.采纳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轻视语法,套用现有的程序案例,反复上机练习,直到熟练为止,以技术熟练为宗旨不求深入理解。

这两种“拿来主义”的教学方法,在三本院校中广为流行,但是这种不结合三本院校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方法,使三本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劣势。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想学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状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地教学思路。

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

1.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案例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主要应用在理论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际的案例要与课程相关知识进行对应;案例设计好之后,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动学生运用课程内容,一起完成案例的每个功能。

案例引入主要在于案例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或复杂。首先,学生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已经接触过很多简单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案例(数字排序等),而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主要是解决现实应用问题的,数学案例不太适合。其次,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数学案例过于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而且,复杂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容易分解知识点。那么如何设计适中的案例呢?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去设计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销售管理系统、信用卡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基本功能并不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应用,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当然,教师也比较容易分解案例,与C++课程中的知识相对应。

引起了学生兴趣之后,教师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以信用卡系统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为例:首先,设计信用卡用户类的信息,这个任务中,驱动学生掌握课程中的类与对象方面的知识;其次,进行存款、取款、查询等功能的实现,在这个任务中,驱动学生掌握对象函数方面的知识;然后,设计贵宾信用卡等,在这个任务中,驱动学生学会继承与派生方面的知识等。每个小任务将知识点融入其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乐在其中,自然提高了理论课堂学习效果。

2.实践教学,以“项目开发、课外延伸”的方式进行教学。“项目开发、课外延伸”的教学方式主要应用在实践教学方面,在课程实习中要求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并鼓励学生课外时间为项目的需求到社会中进行实际的调研。

实践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使用项目开发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从低年级的学习就融入软件工程的思想,学习和掌握软件开发的流程,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比如:给学生一个综合设计性的项目题目(模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个项目涉及到C++数据类型、程序控制语句、函数、数组、类与对象等知识,能够使学生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知识的理解。

“课外延伸”就是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需求调研,自主学习和设计项目,并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达到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职业素养,如在项目开发中将学生3-5人分组,每组中选知识技能掌握较好者为项目经理,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功能模块。这样,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互相交流和帮助,能够促进共同提高,也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三、 小结

三本院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势在必行,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也进行了实际的尝试,实践证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课程后的成就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帼鸾.项目驱动教学法在C++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7):200-201.

[2]王世东.C/C++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J].福建电脑,2011(2):48-49.

[3]谭浩强.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等.

篇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使用)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C++语言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既可进行过程化的程序设计,也可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本课程以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为基础逐步向学生渗透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要求学生掌握类的封装、数据隐藏、继承及多态等特性,领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培养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程序设计基础。

二、主要教学环节

1、理论教学 学时数:60 占全部学时数:75 %

2、实验 学时数:20 占全部学时数:25 %

3、实训 学时数:二周

三、课程内容 Ⅰ.理论部分

第一章 C++入门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执行。了解C++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过程以及支持环境。(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执行。

第一节 从C到C++ 第二节 程序与语言 第三节 结构化程序设计 第四节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第五节 程序开发过程 第六节 函数

第二章 基本数据类型与输入输出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变量及常量的声明和赋值以及输入输出函数。了解I/O流及printf和scanf输入输出的作用。(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C++语言数据类型,变量及常量的声明和赋值以及输入输出函数。

第一节 字符集与保留字 第二节 基本数据类型 第三节 变量定义 第四节 常量及常量定义 第五节 I/O流控制 第六节 Printf与scanf 第三章 表达式和语句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C++各运算符与常用表达式内容,及if语句的应用。(2)重点与难点

C++各运算符与常用表达式内容,及if语句的应用。

第一节 表达式 第二节 算术运算和赋值 第三节 算术类型转换 第四节 增量和减量 第五节 关系与逻辑运算 第六节 if语句 第七节 条件运算符 第八节 逗号表达式 第九节 求值次序与副作用

第四章 过程化语句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switch,while, do…while, for结构的应用,了解描述算法和穷举、迭代算法。(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循环型程序设计,即switch,while, do…while, for 2 结构的应用。

第一节 while 语句 第二节 do…..while 语句 第三节 for语句 第四节 switch 语句 第五节 switch 语句 第六节 过程应用: 求兀 第七节 过程应用: 判明素数 第八节 过程应用: 求积分

第五章 函数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定义、调用机制,和递归、内联、重载函数的概念,以及全局、局部变量。(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函数的概念、定义、调用机制,以及全局、局部变量。

第一节 函数概述 第二节 函数原型

第三节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第四节 函数调用机制 第五节 静态局部变量 第六节 递归函数 第七节 内联函数 第八节 重载函数 第九节 默认参数的函数

第六章 程序结构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型,作用域,可见性,生命期等概念。(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变量的存储类型,作用域,可见性,生命期。

第一节 外部存储类型 第二节 静态存储类型 第三节 作用域 第四节 可见性 第五节 生命期 第六节 头文件 第七节 多文件结构 第八节 编译预处理

第七章 数组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数组的概念、元素的访问,及数组的应用。(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数组元素的访问,及数组的应用。

第一节 数组定义 第二节 访问数组元素 第三节 初始化数组 第四节 向函数传递数组 第五节 二维数组 第六节 数组应用: 排序

第七节 数组应用: Josephus问题 第八节 数组应用: 矩阵乘法

第八章 指针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指针的概念、运算,以及指针与数组和函数的应用。(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指针的运算,以及指针与数组和函数的关系及应用。

第一节 指针概念 第二节 指针运算 第三节 指针与数组 第四节 堆内存分配 第五节 const指针 第六节 指针与函数 第七节 字符指针 第八节 指针数组 第九节 命令行参数 第十节 函数指针

第九章 引用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引用的概念、操作,以及引用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引用的操作,以及引用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

第一节 引用的概念 第二节 引用的操作 第三节 什么能被引用 第四节 用引用传递函数参数 第五节 返回多个值 第六节 用引用返回值 第七节 函数调用作为左值 第八节 用const限定引用 第九节 返回堆中变量的引用

第十章 结构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结构体概念及其定义,结构体变量和结构体数组的引用,指向结构体变量和数组的指针。(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结构体数组的引用,指向结构体变量和数组的指针。

第一节 结构 第二节 结构与指针

第三节 结构与数组 第四节 传递结构参数 第五节 返回结构 第六节 链表结构 第七节 创建与遍历链表 第八节 删除链表结点 第九节 插入链表结点

第十节 结构应用: Josephus问题

第十一章 类 4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类的概念、类的定义,及成员函数的调用。了解保护成员和软件方法的发展必然。(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类的概念、类的定义,及成员函数的调用。

第一节 从结构到类 第二节 软件方法的发展必然 第三节 定义成员函数 第四节 调用成员函数 第五节 保护成员 第六节 屏蔽类的内部实现 第七节 再论程序结构

第十二章 构造函数 6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构造、析构函数的使用,以及构造类成员和构造对象的顺序。了解重载和默认构造函数的概念(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构造、析构函数的使用,以及构造类成员和构造对象的顺序。

第一节 类与对象

第二节 构造函数的需要性 第三节 构造函数的使用 第四节 析构函数

第五节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第六节 重载构造函数 第七节 默认构造函数 第八节 类成员初始化困惑 第九节 构造类成员 第十节 构造对象的顺序

第十三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化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实现。了解程序效率和维护。(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结构化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实现。

第一节 抽象 第二节 分类 第三节 设计和效率 第四节 讨论Josephus问题 第五节 结构化方法 第六节 结构化方法的实现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实现 程序维护

第十四章 堆与拷贝构造函数 6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堆的概念,堆对象,拷贝构造函数及浅拷贝与深拷贝的应用。了解临时和无名对象。(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堆的概念,堆对象,拷贝构造函数及浅拷贝与深拷贝的 7 应用。

第一节 关于堆

第二节 需要new和delete的原因 第三节 分配堆对象 第四节 拷贝构造函数 第五节 默认拷贝构造函数 第六节 浅拷贝与深拷贝 第七节 临时对象 第八节 无名对象

第九节 构造函数用于类型转换

第十五章 静态成员与友员 2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懂得怎样声明一个静态数据成员,怎样使用静态成员函数以及静态成员函数为什么与特定对象无关。(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的使用,以及友元的概念。

第一节 静态成员的需要性 第二节 静态成员的使用 第三节 静态数据成员 第四节 静态成员函数 第五节 需要友员的原因 第六节 友员的使用

第十六章 继承 8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继承的概念,工作方式,以及多态性和虚函数的概念。了解抽象类和类的冗余。(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继承的概念,工作方式,以及多态性和虚函数的概念。

第一节 继承的概念 第二节 继承的工作方式 第三节 派生类的构造 第四节 继承与组合 第五节 多态性

第六节 多态的思考方式 第七节 多态性如何工作 第八节 不恰当的虚函数 第九节 虚函数的限制 第十节 类的冗余

第十一节 克服冗余带来的问题 第十二节 类的分解 第十三节 抽象类

第十四节 由抽象类派生具体类 第十五节 纯虚函数的需要性

第十七章 多重继承 6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多继承的概念,工作方式以及多继承的构造顺序和访问控制。了解虚拟继承、保护和私有继承。(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多继承的概念,工作方式以及多继承的构造顺序和访问控制。

第一节 多继承如何工作 第二节 继承的模糊性 第三节 虚拟继承

第四节 多继承的构造顺序 第五节 继承的访问控制 第六节 保护继承与私有继承

第十八章 运算符重载 4学时(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运算符重载的需要性和应用。了解增量运算符的重载。(2)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运算符重载的需要性和应用。

第一节 运算符重载的需要性 第二节 如何重载运算符 第三节 值返回与引用返回 第四节 运算符作成员函数 第五节 重载增量运算符 第六节 转换运算符 第七节 赋值运算符

四、主要教科书和参考书

1、《C++程序设计教程》

2、《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

3、《C++语言程序设计》

4、《C++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C++语言程序设计》

钱能 钱能

潭浩强 郑莉

吕凤翥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课程编码:030551002 学时/学分: 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课程设计性质 考查。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Windows程序设计》、《开发工具》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面向对象技术课程设计》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环节课程,面向对象技术课程设计是一个对实践环节有求较高的课程。进行面向对象技术课程设计,一方面通过集中性的编程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如何将客观实际问题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及开发工具对应起来,将理论概念的学习转变成具体的程序开发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编写课程设计报告,锻炼学生编写文挡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软件工程的基础技能。

在进行面向对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

(1)应该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学生应该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重点为面向对象系统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理论。

(2)应该具备算法的设计能力。

学生应该掌握算法与数据结构的设计能力,重点为在类的成员函数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某一具体功能设计相应的算法。

(3)应该具备类的设计能力。学生应该具备类与对象的设计能力,重点为如何针对给定的问题设计相应的类的成员以及类之间的关系。

(4)应该具备高级语言编程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高级语言编程能力,主要是指使用高级语言编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的能力。

最终应该掌握编写课程设计报告等相关软件文档的能力,如何采用条理清楚、格式规范的方法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将自己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论述与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课程设计内容主要依托于面向对象技术课程,课程设计题目涉及了众多类的设计问题,具体内容应该由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详细阐述。

实现指定类和对象的设计,添加要求的属性于方法,完成相应的测试,如有理数类、矩阵类、人员信息类、图形化计算器及界面程序,提高对构造类、继承、多态、文件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安排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每人独立完成分配给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这适用于题目工作量要求不高的情况;另一种是采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2~3人为一组,完成一组综合题或一道工作量要求较高的题目。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在进行课程设计安排时可 1

以灵活掌握,要注意的是尽量争取学生课程设计的题目不一样,从而避免课程设计成果雷同,降低课程学习效果。

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学生完成面向对象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教师最终对学生提交的软件和课程设计报告进行验收。

四、指导方式

(1)教师提供设计题目,讲解题目要求,提示主要设计路线。

(2)将学生分组,选定设计题目,完成综合题目设计与编码。

(3)题目涵括面向对象基础及个知识点理论内容,如类与对象的设计、继承、多态、文件和简单MFC程序设计。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法:教师检查设计结果,教师组织学生答辩。2.成绩评定:

课程总成绩:课程设计最终的成绩=学生出勤成绩×20%+课程设计答辩成绩×40%+课程设计论文成绩×40%。课程设计的成绩可以采用百分制整数形式,也可采用优良制形式。在采用优良制成绩时,由计算出的百分制成绩转换成相应的优良制成绩。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第2版),刘燕君 刘振安 张一叶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郭有强 张怡文等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郑莉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篇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课程编码: 030751003 周/学分: 1周/2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程、考查课程。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2.后续课程:V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高级UI程序设计、专业方向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加深对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

学生应当已经学习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掌握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具备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2.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认真撰写设计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结合实际应用的要求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内容既要覆盖教学所要求的知识点,又要接近工程的实际需要。

课程设计安排如下:

教师布置若干设计任务,学生每人至少一题。要求学生完成课题的分析、算法的实现、程序设计、调试运行正确,给出正确的运行结果;每人于指定时间进行演示和答辩,最后每人要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四、指导方式

1.理论指导:题目详细讲解其原理及实现方法的理论指导; 2.实验指导:编程语言和程序模块集成及程序调试方法的指导;

3.设计报告指导:主要内容包括目的意义、原理和实现方法简介、对课题实现过程的分析及说明、实验结果情况说明、结论。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法:上机测试及编写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2.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上机测试结果占70%,实验报告成绩占30%。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鼓励学生在设计中有创新并对书中给出的设计有一定的改进或完善。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李爱华、程磊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陈志泊 王春玲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C++程序设计教程》,钱能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C++语言程序设计》,郑莉 董渊 张瑞丰 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 它主要介绍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方法, 是后续课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的前期课程, 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开设的是《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是因为C++语言是当今热门的编程语言。该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逻辑结构性不强;内容抽象难于理解;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学生普遍反映不好学, 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就加大了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上的难度。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就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模式上做了探索与实践。

一、当前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学习, 很少有对课程强烈的求知欲, 所以不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其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内容抽象, 语法较复杂, 不易理解, 教学往往陷人语法, 削弱了更为重要的算法设计的教学。再次, 高校教改, 压缩学时, 所以很难较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 由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诸多因素, 导致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胜任软件开发, 程序设计的工作。

根据多年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针对当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我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教师泛讲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第二阶段, 教师深入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设计特点, 面向对像的核心思想, 结合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深刻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设计思想, 设计方法, 给学生分组布置设计案例, 让他们去分析设计相应的程序;第三阶段, 教师给出课程设计题目, 让学生完成课程设计。

二、新模式的内涵

在本文提出的教学模式中, 整个的教学学习过程序中都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而且在这个模式中体现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 交流, 更接近于实际的软件开发环境。

1. 学生自主学习

在本模式的第一阶段, 教师通过泛讲, 来降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困难, 有助于学生较顺利的自主学完本课程相关的主要内容, 通过自主学习, 并书写读书笔记, 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程的难点, 重点, 能让学生知识内化, 另外,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很好的梳理好知识结构, 也便于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带着问题听课, 所以听课效果会比较好。

2. 教师精讲, 答疑解惑

在本模式的第二阶段, 教师深入讲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深入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让学生真正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内涵, 这就为他们进行程序设计扫清了心理障碍, 另外结合案例教学, 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案例, 引人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分析算法, 设计程序, 这样能让学生深刻领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同时, 在第二阶段给学生布置程序设计任务, 对学生进行分组, 让组内多个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合作与支援, 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探索,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的程序开发结合起来, 而且由于互相合作, 互相讨论, 相互促进,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愉悦感, 也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 当然, 在这个阶段, 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撑握面向对向的方法, 他们可以边自己学习边听讲, 另处还可以去查阅资料。

3. 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在本模式的第三阶段, 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 可以将平时理论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贯穿起来, 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程序控制结构、数据结构、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及程序设计算法作一比较和总结, 结合设计题目进行综合性应用, 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最好做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课程设计完成后, 教师可以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该学生。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模式的特点

1. 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愿望, 鼓励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以简单易懂的方式, 较快而扎实地掌握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内容。使所学知识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同时得到了拓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

2. 体现了学生的协作学习精神

学生商讨制定完成的计划, 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交流编程的各种技巧, 既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也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 小组成员在亲和、协商、讨论、探索, 感染中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此环节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索, 创造精神。使学生将来能很好的适应软件设计, 程序开发的工作。

3. 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由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这种对学生适时的指导、激励, 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的创造激情。这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可以取得以往传统方式远不可及的效果。

四、新模式的革新作用

怀特 (White) 和沃特森 (Watson) 在研究时, 列出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十个影响因素: (1) 主动学习的意向; (2) 学习的动机; (3) 学习所花费的时间; (4) 学习的愉悦感; (5) 教学资源的使用; (6) 问题解决能力; (7) 反馈; (8) 与其他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9) 独立性; (10) 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

新模式能很好的体现以上诸多因素, 所以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新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编程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在学习, 在讨论, 在交流, 在听课, 这种有目标, 有目的的学习比盲目的学习效果要好;由于在每一阶段学生都是有任务的学习, 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且, 任务是由浅入深的, 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而不断提高。

五、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教学改革, 无疑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提出了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措施, 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这些措施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使《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钱能.C++程序设计教程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许青林, 解争龙, 田俊华.《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3下) :118-119.

[3].刘波.&quot;算法设计与分析&quot;教学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4) :78-80.

上一篇:危旧房拆迁安置协议下一篇:佳作:我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