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会成长之路

2024-05-14

我的社会成长之路(精选6篇)

篇1:我的社会成长之路

我的三下乡成长之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悟

炎炎酷暑的假期,一年一度的三下乡暑假活动开始举行了。“三下乡”的目的是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学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这一活动以达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在亲身经历了暑假社会实践后,我要对这次“三下乡”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经历了5天的“三下乡”结束了,回顾着几天的点点滴滴,我心中还是有着那份悸动和热情,这些日子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更多的还是这过程中的感动。对比以前的我,我感觉自己改变了不少,变得懂事,变得成熟,变的更加勇敢和自信。在这几天的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知道了怎样的退一步才是海阔天空,我想这五天学会的东西将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那是目标,更是我往后奋斗的动力。

体育学院的“三下乡”活动,我很荣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短短的几天我们做了好多事,“发传单、填调查表、社区服务、看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做农活、参观企业。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依旧历历在目。每一次看到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我都充满热情;当我看到大家为孤寡老人唱歌时,我都满怀感动;当我们为一件事情得到表扬而开心时,我都倍感自豪。那是我们的成长,虽简单却又那么珍贵,到离别都是那么依旧不舍。

在这个“三下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

第一、主动。当我们在“摆摊”时,面对看热闹的乡亲远站却不靠近时,我心里是非常焦急的,当时就在想:老师说要请爷爷奶奶过来坐着给他们按摩,但是一大堆同学傻傻的站在那里怎么也踏不出那所谓的第一步,所以,我主动了并获得了成功,这让我了解到做什么事,第一要学会主动。

第二、团队意识。一个团队若是没有了一条心,在简单的事也会变得一团糟。我们18个人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大大小小的事都分工明确,从不闹矛盾,都为大家着想。

第三、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我们为您做社区活动时,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健身操。我们注意每一个细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细节降低效率,造成我们工作的不便。

第四、珍惜。我们18个人一起三下乡,认识了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那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真心相待,我们更加了解对方,让友谊长存。

第五、理解包容。生活上的我们打打闹闹,工作上的我们磕磕绊绊,庆幸我们都是体育人,有着不一样的胸襟,我们能够体谅,能够包容,能够释怀。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开始成长,开始改变。当然,这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三下乡”的我们缺乏经验,第一次总是不够理想,一些准备工作和现实存在一些差距等,但我们依旧在学着成长,依旧在为着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我们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我们不怕苦,我们不怕累,我们心存理想,我们心兼天下,我们面对困难永不服输,只为我们是明天的朝阳,是那勇敢面对太阳的“向阳花”。

篇2:我的社会成长之路

时光在不停地走,我们也在不断地长大。每个的成长都是不一样的,但一样的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幸福、快乐的,也是坎坷的,充满烦恼的。

记忆中,还没上学前的时光是无忧无虑了,这段时光我是在乡下我度过的,除了吃,就是玩,没有任何烦恼。每一天,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到田野里抓小虫子,玩累了,就到家里吃饭。晚上时,奶奶会抱着我,坐在院子里一边欣赏那美丽的夜景,一边给我讲故事,我总会伴着奶奶讲故事的声音进入那甜甜的梦乡。

记忆中,上幼儿园的时光是快乐的,也是害怕的。上幼儿园后,我就要离开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了,每一天我不能再和家人们在一齐了,我感到十分害怕,但想到每一天能够和许多小朋友在一齐做游戏、画画、塔积木,我就会感到开心、快乐。晚上,我总会和家人们讲述在幼儿园发生的好笑的事,惹来他们的一阵大笑。

记忆中,小学的时光是快乐而又烦恼的。刚踏入这个小学时,我不免有些好奇,渐渐地,我熟悉了那里,也结交了不少好朋友,老师每一天都会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还教我们写字、读拼音,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每一天如山的作业压得我喘但是气来,写作文更是要绞尽脑汁。多少次我想放下学习时,老师和家长们那期盼的目光又给了我前行的动力。于是,我打起了精神,超多地阅读,下课时也和同学们一齐讨论不懂的题目,渐渐地,我的成绩突飞猛进,从中下游一向升到了班级前三名,我高兴极了!小学的时光让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篇3: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关键词:专业成长,学习,实践,反思,研究

十九年前, 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而且是一名英语教师, 这在当时英语教师稀缺的情况下, 无疑, 我又为学校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多年过去了, 我一直努力地工作着, 付出着、收获着、幸福着。这其中, 充满了酸甜和苦辣, 细细品味, 忙忙碌碌、磕磕碰碰、苦中有乐的日子, 促使我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在反思中不断提升, 在研究中不断成熟。

一、在学习中成长

多读书, 学习做一个师德高尚的英语教师。工作之初, 纵使对教学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 但心里还是时常忐忑不安, 怕自己不能胜任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 于是, 我抱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教学的赤子之心, 投入到工作之中。常言道:“教人先育已”、“教人先正其身”,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工作之余, 我坚持读书,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 真正地读书, 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导航下, 我努力地从多方面去强化自己、修身养性, 净化自己的心灵, 使自身具有稳定的情绪, 积极的情感, 高尚的情操, 坚强的意志, 以及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教学、面对学生, 以此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来, 我形成了“爱生如己, 视生如友”的习惯, 我坚信:美好的道德心灵, 会对学生的未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向优秀教师学习, 模仿和借鉴他人所长。工作之初, 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多不足, 教学技能期待提高, 于是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听他们讲课, 与他们探讨, 向他们请教, 我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 批好每份作业, 做好每一道习题, 在熟悉教材后, 再在教法和学法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听课和学习的机会, 每每这时, 我总是认真聆听, 作好记录, 回来后仔细研究和推敲, 反复观看优秀课件和案例, 从优秀教师身上学习其高超的教学技艺, 学习他们如何备好课、上好课, 如何驾驭课堂、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如何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然后以其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消化,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在积累中不断升华, 长此以往, 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英语教师应该有不断学习的持续动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为了能够在教学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参加本科学习, 为自己及时充电, 补充能量。多年来, 先后学习和实践了大量的先进教育模式, 目标教学法、三环六步教学法、杜郎口教学模式、课堂三环节教学, 每一种教学方法, 我都认真学习和研究, 吸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网络学习更加便捷和高效, 近两年来, 我先后两次参加中小学远程研修, 和专家同行近距离接触, 向他们学习, 接受先进的指导,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 通过反复作业、修改、磨课, 使自己的教学技艺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通过媒体学习, 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过硬的英语基本功是教好英语的先决条件, 尤其纯正流利的英语口语, 更会给人先入为主的感觉。为了提高自己的口语, 我经常听英文歌曲, 或者听VOA special English, VOA English or BBC English。在听的同时, 注意模仿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 和有趣的内容。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听和模仿录音, 教师的语音语调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有人把英语的学习比作游泳, 良好的英语能力确实是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的。

二、在实践中进步

教学是一个需要用心去学, 潜心去研究, 努力去实践的一件事。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必须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来进一步验证, 很多的细节我们必须去做好, 如把握教材、研究学生、琢磨考题等, 还要去想一系列方法去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 我奉行“细节决定成败”的执教格言, 一丝不苟, 即使对教过的熟悉的章节, 也要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地认真分析推敲, 力求挖掘出更高、更深、更活、更精的含义来。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 我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逐渐提高, 教学技艺不断提升, 我的课堂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喜欢了, 才愿意去学, 从而, 教学成绩每每名列前茅, 我自己的综合英语素养在不断提升, 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真可谓“鱼和熊掌兼得也”。

三、在反思中提升

“教”而善思, 是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人师者, 就要多思考、善思考, 只要有心就能发现, 就有所建树。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 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首先, 我不断反思自身特点, 真正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做到扬长避短,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知识方面, 我经常反问自己, 自身的知识面够不够宽?哪些方面的知识相对丰富, 哪些还很缺乏?是不是该及时充电了?在教学活动中有没有因为缺乏哪些知识而感到困惑?就能力水平而言, 自己哪方面能力强, 哪方面能力稍弱?对自己较弱的方面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习。是否具有亲和力, 和学生的相处是否融洽等等。

其次, 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比如说, 一节课下来, 我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目标?这节课的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用这些方法?本节课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哪些?感觉哪个教学环节还有待于改进?通过反思, 不断修正教案, 不断优化、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意识到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和局限性, 并通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 才能够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再次, 我经常对个人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在不同的成长阶段, 及时总结成长的经验, 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 做到有的放矢, 不断提升。

四、在研究中成熟

一位成功的教师必定是一名专家型的教师, 是一名学者型的教师。无疑, 教研活动是促使教师逐渐成熟的重要途径。一线英语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第一手资源。每当学校、镇、县举行英语教研活动, 听课评课活动、集体研讨活动, 我总是把同行志士的真知灼见详细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互相听课、借鉴和研讨, 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搜集教学案例, 撰写教学随笔和教研论文, 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决策与教学手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课堂, 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 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和教研水平同步提升。此外, 我们还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 确立一个主题, 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持之以恒地去尝试, 并随时写总结反思, 在促进教学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只有这样, 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升。

篇4:我的成长之路

八年前,我在乡村中学担任初三班的班主任。那是我第一次带毕业班,心情激动又兴奋,恨不得让班上每个学生都成为尖子生。可事隔不久,品学兼优的学生王小溪,却因我的简单粗暴而离开了学校,成为我心底永远的痛。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小溪这孩子,不仅人如其名,如小溪般文静清秀,成绩也在班上数一数二。临中考前两个月,我发现她的状态很茫然,甚至在课堂提问时答非所问,成绩也一落千丈。我把她单独叫到办公室来询问,她却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说。我只好关照她要调整好自己心态,打定主意找个时间去她家一趟。

我还没挤出空闲去小溪家,却在班上捡到一只写着“王小溪收”的粉红色纸鹤。当时想把信交给小溪,转念一想,说不定能了解孩子这段时间的思想动态,于是我悄悄把信折开了。“溪,自从上次在竹林见面后,我无时无刻不在回忆你的温柔……”天哪,这白纸黑字刺痛了我的眼,更刺伤了我的心,难怪小溪她最近如此反常,原来是陷进了“早恋”的泥沼。

俗话说“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年轻气盛的我被“恨铁不成钢”的怒火烧昏了头,气冲冲叫出了正在上课的王小溪,在走廊上抖着信劈头盖脸地训斥:“难怪这些天你魂不守舍,难怪你无心学习,原来你已经名花有主了……”

王小溪惊恐地看着我,双眼像雨雾中飞涨的湖泊晶莹透亮,终于,泪珠儿成串涌了出来。王小溪捂住脸冲出走廊,教室里顿时乱成一团,猜测和窃笑声不绝于耳。我又恶狠狠地在班上发了一通脾气,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第二天,王小溪的位子空着。第三天,依然空着。我的心也空落落的,于是放学后去她家家访,谁知铁将军把门,一家人不知去向。邻居听说我是老师,便叹息着告诉我说:“前段时间小溪父母闹离婚,母亲随一个男人去了广东。真是作孽哦,小溪偷偷地流了好多泪,真是苦了孩子了。”

“那小溪呢?”我急切地问。

“本来小溪是想跟着爹的,但前天不知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哭了整整一夜,说是在这里呆不下去了,昨天随她娘去广东了。”

我如遭五雷轰顶,满脑子都是小溪那双美丽的泪眼,眼眸中含满了惊恐、委屈与愤怒。我后悔极了,本该与她促膝谈心,听她敞开心扉告诉我少年愁滋味的,我却逼她小小年纪离乡背井。

不久,我收到了小溪的来信,信中说,她如今在广东东莞,因继父不肯支付昂贵的学费,她不愿让母亲为难,就到鞋厂做工了。那只纸鹤信是初三(2)班的小旭写的,是小旭求爱遭到拒绝后,胡编出来的一封信。

小溪的信如磐石重重压在我的心头,我立即找当事人调查,证实了小溪没有说谎。我马上写信请求她回校,愧疚的泪濡湿了洁白的信笺,可一封封信如石沉大海。我又多次请她父亲转告我的意思,但还是没能盼回小溪的身影。

第二年,我调离了这个令我伤心的学校。为了让小溪的悲剧不再重演,我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兼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我力争做得最好,充分理解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期间产生的烦恼,并予以有效疏导,让每个花季中的男孩女孩都能顺利度过青春期。

有了小溪的教训,我把“冷静”二字作为处理班务的原则,遇事不急于下结论,用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成长的烦恼,真正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爱你,需要更多的欣赏

每届学生中,总是有一些学习成绩差的,有的是认真刻苦,可成绩就是上不去。有的是自暴自弃,不仅学习差且纪律也差。说实话,对于后一类学生,我没什么信心,只要他们不影响到别人,就万事大吉了。

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这些孩子的看法。三年前,我担任初一(4)班班主任,班上有个名叫张伟的学生,长得牛高马大,体育课是他的最爱,运动场上常能见到他矫健的身影,其他科目则一律不感兴趣,由是我斥之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初二上学期,学校举行运动会。张伟异常兴奋,报了三个比赛项目,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校,下午最后一个离校,运动场上洒满了他刻苦训练的汗水。比赛时,他有一项夺得第一名,有两项破了学校纪录,为班级大大地争了光。

当张伟如将军般凯旋时,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也非常高兴,第一次在班上表扬了他,还在他个人积分栏上添加了一颗星作为奖赏(这可是班级最高荣誉哦)。张伟的脸红彤彤的,激动得热泪盈眶。

运动会过后,奇迹出现了,张伟如脱胎换骨,上课精神抖擞,作业不再拖欠,虽然成绩还不很理想,但他学得认真刻苦。我又一次当众嘉奖他,鼓励他说:“努力了就是100分!”

张伟的转变,不仅令我欣慰,而且促使我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内省——对优生的赞许、赏识是应该,但投向学困生的眼光也应该是鼓励,不能用恨铁不成钢的严厉和不屑啊!

从那以后,我对学困生们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开始欣赏他们的体育才能、绘画能力、音乐天赋……鼓励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去发挥特长。同时,也注意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请他们也摆正心态,给孩子找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我驚奇地发现,欣赏如一道阳光,照亮了几位学困生的心扉,三年后的今天,他们都考上了重点高中,学习音、体、美等专业。

篇5:我的成长之路

我今年已经是一个十岁孩子的的母亲,在哺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才知道,成长中父母为我的付出,所以感谢成长中给了我无微不至照顾的父母,同时也感谢给了我细心教育的老师,感谢给了我真挚友情的朋友。我的成长中,少不了你们中的每一个人。

1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很任性,经常不去上课,喜欢迟到,还喜欢上课睡觉,总是被老师批评。爸爸妈妈也拿我没办法,都说孩子总要长大的来安慰。

2,但是事实上,我一直到小学五年级,才改变了迟到的坏习惯。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弟弟也上学了,上幼儿园,爸妈没时间送我们上学,其实、学校离我家也不是很远,我就每天带着弟弟一起上学。突然之间我好像长大了,感觉到有了做姐姐的责任。我每天都会起的很早。以后我很多时候都是全班第一个到的。3,上了初中之后,我寄宿在学校,第一次离开家,刚住进学校的时候经常睡不着,吃不习惯学校的饭菜。有时候很想家,也不好意思告诉爸爸妈妈,所以我很感谢当时给了我真挚友情的几个好朋友,有了他们,我的寄宿生活才过的有声有色。

4上了高中之后,离家更远了些,但是毕竟在学校寄宿已经很久了,所以也不是那么想家了,我觉得我在不断的成长,慢慢的可以离开父母身边了。

5大学,我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这里很多东西都跟家乡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我现在已经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想家,也不会再那么任性,能够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也交了不少好朋友。

篇6:我的成长之路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农民。虽然爸妈的文化不高,但是他们对我和哥哥姐姐的要求很严格。不仅是在学习方面,而且还在于为人处世方面。

爸爸经常对我们说:“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耐下性子来,一点一点地努力,就像耕种,需要经过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并耐心地等上几个月才能有收成。如果要想获得更好的收成,就得花心思去照料它,并且坚持下去。这样才可能有最大的收获。” 因为父母的熏陶,我从小便养成了耐心做事的好习惯,并且拥有不急躁的性格。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们也经常夸奖我。这使我很开心。后来升上了初中,我萌发了一个愿望—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想成为教师,不仅是因为它的神圣,更是因为老师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给学生们,也可以把做人的道理教给学生们,教学生们如何做人,做人的基本道理是什么,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我把我的愿望同爸妈分享了。爸妈都感到很高兴,并鼓励我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努力学习,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虽然进入了重点高中,但我知道,我离理想的目标还远着呢。于是在三年的高中生涯里,我仍然像小学、初中那样兢兢业业的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过后,我拿到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师范学院。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止步学习。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进入师范学院只是我实现愿望的第一步。

现在的我读大二,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知道了该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去更好的实施教育。虽然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们学会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知道,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中去,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功效。记得第一次试讲,因为自己准备很充足,于是信心满满地走到讲台上,结果却讲得一大糊涂。因此对自己失望透顶。后来听老师说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要通过不断地试讲,才可能掌握讲课的技巧。于是,我又重拾信心,在后来的一次次试讲中,不断总结经验,理清思路,终于掌握到了一点技巧。虽然现在想成为一名教师只需把该考的证考好,拿到所规定的证件,但我明白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才可能实现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愿望。

上一篇:第四讲 维护新疆稳定 实现长治久安下一篇:成立子公司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