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用地审批流程

2024-04-20

宗教用地审批流程(精选9篇)

篇1:宗教用地审批流程

建设用地审批-工业用地审批流程

一、挂牌公开出让规程

1、受理材料

2、看现场

3、测绘放桩

4、出用地红线图

5、拟文要求提供规划要点

6、出宗地图

7、拟文委托书、公示

8、出评估报告

9、拟出让方案(含签发、送文)

10、挂牌

11.与国土资源局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宗地出让合同(原件一式三份)(由本局服务大厅提供给受让方填写签名盖章)(限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12.土地登记

二、所需材料:

1、申请报告(原件及A4纸)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原件及A4纸复印件各一份)

3.营业执照及企事业代码证(核对原件存A4纸复印件各两份)(限单位申请用地)

4.法人代表身份证书(原件两份)(限单位申请用地)(由本局服务大厅提供给申请者填写盖章)5.法人代表身份证(核对原件存A4纸复印件两份)(限单位申请用地)6.代理人身份证(核对原件存A4纸复印件两份)(限委托办理)7.委托书(原件两份)(由本局服务大厅提供给申请者填写盖章)(限委托办理)8.立项批文(原件)或经核对的政府常务会议记要(A4纸复印件)9.项目可行性报告及批文(原件)10.资信证明(原件)11.项目平面布置图(原件)

12.环保、林业、消防部门意见(原件)

13.用地红线图(本局信息中心出的原件两份、规划局出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14.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原件)(由本局服务大厅提供给申请者,不用填写只在第4页“本宗地指界人签名”处签上经办人名字即可)15.需提供的其他部门书面意见

备注:

1、申请者先到本局服务大厅领取相关表格后到信息中心出建设用地红线图;

2、备齐材料后再到本局服务大厅递交申请。

三、审核要求:

(一)投资强度

工业用地最低投资强度为: 1000万元/万平方米。

(二)资信证明

1.资信证明应不少于上述投资强度标准。

2、如同一家银行出具两张以上(含两张)资信证明,必须为不同帐号。

3、如多家银行出具资信证明,必须是同一日期。

(三)工业项目配套设施用地的规定

1、工业项目用地必须明确规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这四项指标,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因行业不同可有所差别,建筑密度不能低于30%。

2、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等配套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变相建成套高尚主宅、专家楼、商场、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3.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严禁建设“花园式工厂”。

篇2:宗教用地审批流程

各流程详细说明:

各 步 骤 说 明 及 注 意 事 项:

1、多部门联席会议讨论项目:有些开发区或经济园区是主任办公会议或其他形式,这个会议主要是涉及企业日后投资密度、外资比例、实收资本、鼓励行业、容积率、产出效能、社会效益等相关的管理部门派人参加,集体讨论项目的可行性,所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个比较公开的讨论过程,尽管可能存在某个领导的个人意思,但是要想在会议上通过项目还是要靠实力

和内容的。这是前期审批的最关键一步。一份好的可行性报告可让你事半功倍; 前期审批的最关键一步。

2、招商局审批:一旦多部门联席会议通过项目的论证,接下来开始办理审批手续,审批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天,长则数月。

3、工商登记手续:取得招商局批复后就可以带齐其他资料去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了,一般资料齐全后再3~5个工作日后可以取得营业执照,但是现实情况基本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因为基本上所有企业起草的章程都不会符合工商局的要求,都需要来回修改数次,如果设计经营范围的修改,则需要到招商局重新取得批文或批复(一般数天),领取的营业执照中注册资本项标明实收资本为零。章程必须规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国地税和银行开户:这两步办理的手续相对简单,但是选择开户银行一定要谨慎,因为日后涉及到位资金开户银行的选择要谨慎

5、实收资本到位和验资:按照审批时批文的要求,领取营业执照后3个月内要将首期资金到位,一旦资金到了银行的资本金账户后,要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凭验资报告要申请新的营业执照,换发执照中注册资本项中实收资本为验资报告所标金额。

6、外汇结汇和预付保证金:汇到资本金账户的资金为外币,不可以在中国国内直接使用,所以要兑换为人民币,由于我们国家实行外汇管制,所以外币结汇要外汇管理局许可后方可进行,一般银行会协助办理,但不是每个银行都能办好的,结汇成人民币后其中部分要预付土地招拍挂的保证金。

7、土地公开招牌挂程序:所有土地必须经过招拍挂流程方能签署用地手续,一般在国土资源部门的网站上有公开招拍公告,按照规定所有符合要求的企业都可以竞价购买,实际情况除了办好上述手续的企业能够取得招拍地块外,其他参与的企业都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如果您没有办理好前面的审批手续,也不用去尝试竞价了,最后损失的不会是别人。没有办理好以上手续的企业不要尝试竞拍

8、签署土地出让手续:当招拍挂过程完成后,需要准备其他文件,比如成交确认书、规划红线、勘测定界报告、环保批复等一系列资料,这些文件准备完毕后才可以签署土地出让手续。

篇3:关于设施农用地审批的思考

关键词:设施农业,农用地审批,审批政策

1 设施农用地的管理现状

现代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农业中, 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代表。实践证明, 设施农业可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农业设施是我国目前以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的必由之路[1]。直接用于畜牧养殖、作物工厂化、以及水产养殖等经营性用地都被称为设施农用地。设施农用地可根据使用性质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用地。笔者结合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对农用地审批的流程、相关规定以及新旧款项的对比, 提出了一些对农用地审批的思考。

2 设施农用地的相关政策及审批程序

2.1 设施农用地的相关政策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07) , 设施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规模化种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规模化种植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从现代农业角度出发, 目前, 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朝着规模化生产发展的, 根据农用地的地位将用地分为3类, 依次是生产用地、附属用地和配套用地。直接用于农产品的商业化生产的, 分布于设施农业项目的范围之内的用地就是生产实施用地;作为主要的设施农业项目的辅助生产部分的用地被称为附属设施用地;一般从事规模化的生产的单位, 如合作社、大农场、农业类企业以及较大的种植户都可归类于配套设施用地。

国家明令要求各级设施农用地审批主管部分要严格掌握对设施用地范围的认定要求, 严禁随意扩大设施农用地范围, 以下用地必须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农机维修地块、用于销售的农产品的贮存处、以及农业机械的存放处;以经营利润为目的的度假弄庄园、农家会所、饭庄酒庄等;大型的听成场、农产品加工车间、会议室、以及农产品展销场所等用地。

2.2 设施农用地的管理规定

设施农用地的管理有其固定的规定。对于工厂化育苗中, 理论上讲附属实施用地应该占主体农业项目的部分不应超过5%, 其上限的占地面积是0.67 hm2。在畜牧家禽作为附属设施用地时, 不得超过项目总比例的7%, 其上限的占地面积为1 hm2。在水产的养殖中, 应该控制其占地面积不得超过总项目占地的7%, 其上限也是0.67 hm2。如进行规模化的农产品的生产, 其大面积若不得超过33.33 hm2, 其配套的设施用地不得超过0.2 hm2, 反之则可适当扩大, 但不超过0.67 hm2。附属设施构建筑物控制在3层以下 (含3层) , 高度10 m以下。

2.3 设施农用地的审批程序

关于设施农用地的审批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可根据《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4]127号) 有关要求, 将设施农用地由现行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2]。

2.3.1 经营者拟定农业设施建设方案

经营者根据设施农业拟建设情况、承包地流转情况以及与土地所有权人达成的意向性约定等, 拟定农业设施建设方案,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用地规模, 拟建设施类型、用途、数量、标准以及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规模、平面布置示意图、标注项目用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2.3.2 协商土地使用条件

经营者持农业设施建设方案与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土地复垦要求及时限、土地交还和违约责任等有关土地使用条件。拟定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经营者三方用地协议草案。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同时对农业设施建设方案、土地使用条件等内容进行初审。

2.3.3 公告和签订用地协议

土地使用条件协商一致后, 通过乡镇、村组政务公开等形式将农业设施建设方案、土地使用条件和三方用地协议草案向大众发出公告, 公告时间以大于10d为宜, 公告时间过后, 没有疑问的, 可签订合同, 参与签订的几方分别是乡政府、经营者和农村集体单位。

2.3.4 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经营者按照土地复垦有关规定, 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土地损毁及占地面积、复垦工程措施及工程量统计、工作计划及保障措施、投资估算等。

2.3.5 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和用地协议备案

用地协议签订后, 经营者持农业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和设施农用地备案表向区县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备案申请, 区县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申请后, 会同农业部门对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和用地协议进行一并审查、核实, 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未通过审查, 用地协议未备案的, 经营者不得动工建设[3]。

3 设施农用地审批的建议及思考

在城镇规划区、国道、省道和县、乡级公路两侧一定范围内, 应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严格限批;建议乡镇、村设立规模化养殖规划区, 引导农民将养殖业向养殖规划区集中, 严禁以观光农业等为名乱占耕地[4]。

新旧的设施农业的审批规章在永久性设施农用地方面有了一定的调整。不再以永久性设施农用性建筑以建设用地的形式进行管理, 而是以总的项目规模进行管理的模式。根据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实际, 生产和生活用房普遍混用, 很难分清楚, 而永久性建筑与临时性建筑不能从建筑的本身上予以明确界定。按规定, 设施农业用地审批使用年限应于土地流转经营期间相衔接。

严格把握设施农用地范围。对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的, 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 确需建设的, 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另外以设施农业名义、变相用于农家乐等经营活动的。部分人以设施农用地为名违法占用农用地包括耕地和基本农田从事其他经营活动[4]。

4 结语

设施农业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科学合理的对农业设施用地进行规划和审批, 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用地的作用, 对于农业农民增产增收有很大好处。我国的设施农业的审批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 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在设施农业用地的审批程序、用地标准和评估评价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勇卫.对设施农用地审批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 2009 (12) :35.

[2]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R].国土资发[2014]127号.

[3]武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武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设施农用地审批管理的通知[R].2014-04-15.

篇4:用地审批改革有待实践检验

在这种省级政府成为权责主体的审批方式下,土地问题的一系列根本性制度难题并未得以触及,土地调控仍然任重道远

2007年是宏观调控政策延续的一年。新年伊始,广受关注的城市建设用地新的审批方式正式启用。

新的审批方式的要义在于,84个城市建设用地由过去的报国务院分批次审批,调整为每年由省级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省级政府将对城市建设用地负总责。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关于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新的审批方式作进一步明确。

“这是土地管理特别是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强化省级政府责任;有利于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有利于国土资源部转变职能,强化用地监管。”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上述评价。

虽然国土资源部对这项新措施满怀信心,但这次审批方式改革能否起到所述效果,仍有待实践检验。

31号文具体化

首先,这次发文是国发31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的延续。31号文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

在此框架下,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扣减下一年度相应的计划指标。

同时,31号文还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法由国务院分批次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调整为每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土资源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这正是国土资源部上述通知精神的来源。

31号文同时还规定了实行问责制的系列条款。“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从实践层面来说,审批方式的这次改革,充分尊重了各地政府熟悉情况的现实,有利于加强省级政府的责任和统筹管理。但是,这次审批方式调整仍然是在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调控手段。其实质是通过加强省级政府责任的途径,利用总量紧缩的办法来解决由于要素定价过低而导致的土地资源被滥用的问题。但是,这种省级政府成为权责主体的审批方式,并未触及到土地问题的一系列根本性制度难题,土地调控仍然任重道远。

自我管理的疑惑

我国的土地问题有两个制度前提无法回避:一是尚未发育成熟的要素市场与已经完全放开的商品市场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土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可行政性配置的惟一的实物要素。因此,在“一级市场”上低价征得的土地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赚取巨额价差;二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划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地方财力不足以应付事权支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卖地生财成为选择。这两个问题是土地调控政策性纠葛之所在。

在2003年以来的两次宏观调控中,土地调控是政策效果最为显著的调控手段,旨在通过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加强土地审批,借助总量压缩和土地用途结构调整,实现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二次调控”中,土地调控的政策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对土地征用环节相关税费标准的调整和对资金收支方式的规范,具有一定的体制改革色彩。但是,土地调控的根本性矛盾尚未解决。

矛盾的根本症结,首先是因为土地出让金全部归属地方政府的利益格局不变所造成。国务院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实地调研数据表明,2005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价款5505亿元,占同期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15092亿元的三分之一还多。据统计,在东部县市,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占预算外收入的比重能够达到60%以上,土地直接税收以及由于城市扩展带来的间接税收占预算内收入的比重达到40%,这样从大数上算,东部地方政府接近一半的收入与土地收益有关,特别是与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经营性用地有关,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

并且,由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央和地方三七开、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全部属于地方税,这些税费标准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强化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

由城市扩张和土地占用带来的税收,主要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营业税、所得税及耕地占用税等,这些收入全部由地方享有,已成为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增加收入来源,地方政府有足够的激励发展城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根据国务院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当前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只有20%到30%留在乡以下,其中农民的补偿款占5%到10%;地方政府拿走土地增值的20%到30%;开发商拿走土地增值收益的大头,占40%到50%。从这个角度看,旨在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度增长的调控政策不仅会使房地产开发商利益受损,而且还会使地方政府利益受损。

中国各省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省与省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从理论上讲,同样有主导辖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冲动。规划内农地转用审批权力下放给省级政府,实行“省长负责制”之后,虽然省级政府更熟悉地市发展的总体情况,但也存在地方政府游说省级政府更方便的可能。而且审批期限一年一汇总,相对于过去分批到国务院报批,虽然看上去更漫长,实则存在更多变通的便利。

在审批方式改革的同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还被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只是强化土地资金管理的技术性手段,使其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减少了土地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和寻租漏洞,并没有触动土地资金的基本利益分配格局。

当前,各个地方政府换届工作正在进行,换届之后,新的地方投资冲动可能将更加强烈。如何让省级负责制具备权利约束的制衡机制,仍然是个悬念。这也是单凭一两项调控政策解决不了的深层次土地利益调整问题。

部委监督的难题

2004年28号文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均做了严格的规定,并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2005年国土资源部对16个城市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违法用地宗数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近60%;若论面积,则占近50%,个别地方甚至高达90%。2006年前五个月,全国土地违法案件高达25153起,涉及土地面积18.36万亩,同比上升近20%。

按照我国目前土地法律规定,土地征用必须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由国土部门代表政府直接征地,企业不得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可以看出,在各地农地转建设用地的环节中,各级国土部门其实是代表政府进行实施的主体。或者可以反过来讲,不管土地监察制度如何完备,由于各级国土部们深度介入了土地征用的诸环节,由各级国土部门对同级政府实施监察可谓难矣。

篇5:建设用地审批流程

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权),指以在他人土地上拥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物权法》第135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

(二)法律特征

第一,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以他人的土地为标的物而设定的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标的仅以土地为限;而且由于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郊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建设用地使用权只能存在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上。

第二,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以在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保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的权利。这里的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是指在土地上下建筑的房屋及其他设施,如桥梁、沟渠、铜像、纪念碑、地窑,建设用地使用权即以保存此等建筑物或工作物为目的。

第三,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利用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定限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虽以保存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但其主要内容在于使用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因而是用益物权。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物权法》第137条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划拨方式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土地用途的规定。可见,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出让或划拨。

第一,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是国家以土地所有人身份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者通过这种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即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有三种形式:协议、招标和拍卖。

第二,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划拨,是土地使用人只需按照一定程序提出申请,经主管机关批准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必向土地所有人支付租金及其他费用。我国物权法规定,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划拨方式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土地用途的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43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

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包括: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上述以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及续展。

第一,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于土地使用权的期限,是分别不同种类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规定。通过土地划拨及乡(镇)村建设用地程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无期限的。通过这种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人,除了法律规定的使土地使用权消灭的原因外,可以无期限地使用土地。

通过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的规定,按照土地的不同用途,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每一块土地的实际使用年限,在最高年限内,由出让方和受让方双方商定。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的,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相应的合同。合同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

过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剩余期限。

第二,关于续展的问题,《物权法》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住宅用地到期怎么具体续期,是无偿还是有偿还不得而知,各种观点也异说纷呈。国家应该出台有关具体规定。

(五)当前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审批程序。

1.建设项目的五证两书。在谈建设用地使用权审批程序之前有必要简要一提建设项目审批证书,也就是常说的五证两书:

“五证”是:

⑴国有土地使用证,国土资源部门(国土资源管理局)核发。

⑵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规划部门(规划局)核发。

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规划部门(规划局)核发。

⑷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由建设部门(建设局)核发。

⑸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管部门(房产管理局)核发。

“两书”是:

《住宅质量保证书》

《住宅使用说明书》

取得五证的程序:

(1)立项批准。一般是由开发商向城市计划委员会提出申请报告,说要在某地建设住宅一处;或者说与某某公司合作,利用原来的职工宿舍修建住宅一处,其中多少分给职工,多少进行销售。根据当地的城市发展情况,一般情况这些申请大部分都可获得批准。

(2)建设用地许可证。开发商拿着立项证明到规划局,说我的这块地已经批了可以建设某个项目了,你看从城市规划角度行不行?规划局根据各地的城市发展规划,说可以,那么就再发一个《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证明此宗土地可以用于住宅建设。

(3)土地使用权证。开发商凭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到国土资源管理局,问是否可以将此宗土地的使用权出售给我?国土资源管理局一般也会说可以,你交了土地出让金后,我给你一个《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其实,这是一开始就说好了的,如果此时不批准,那前面的工作不全白费了!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发商得到了地,然后就要进行住宅设计,将这个设计的内容再交给规划局,说你看我的这个工程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吗?规划局经过审核,认为符合规划要求的,就再发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注意此证与上面所讲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不一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证明此宗土地可以进行住宅建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证明这项工程的设计内容符合规划要求。

(5)《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开发商拿着上述几个证件以及与建筑商签订的合同,到建设委员会进行登记,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6)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8号)第二十三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三)按提供的预售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

25%以上,并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篇6:农用地转用审批流程

农用地转用是指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一、用于非农建设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一)征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用地的;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本集体农用地的;

(三)使用国有农用地;

(四)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其他土地。

二、农用地转用审批程序如何

农用地转用一般经过拟订申报、审批批准和组织实施三个环节:

1.拟订申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土地利用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分批次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由于这种类型用地并不涉及具体建设项目,无需拟订供地方案。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应当包括项目用地安排情况,拟使用土地情况等,并且附具以下材料:①经批准的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占用基本农田的,还应当提供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②由建设单位提交的、有资格的单位出具的勘测定界图及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③地籍资料或者其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④以有偿方式供地的,还应当提供草签的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及说明和有关文件;⑤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还应当提供城市规划图和村庄、集镇规划图。

2.审查批准。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上报的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后,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并将审查所需的材料及时送该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上报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并按规定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30日内审查完毕,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3.组织实施。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

篇7:宗教用地审批流程

一、审批项目名称

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流程

二、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件》

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4、《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6号令)

5、《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号令)

6、《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0号令)

7、《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01号)

8、《关于公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 232号)

9、《关于印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字[1999]117号)

10、《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使用管理的通知》财经[2004]85号

11、《湖北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

12、《湖北省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暂行办法》

13、《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7号)

14、《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耕地开发专项资金征收和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政发[1999]52号)

15、《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切实保护被征地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鄂政发[2005]11号)

16、《关于规范单独选址项目征地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土资发[2000]205号)

17、《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征用土地管理费的通知》(鄂价房地字[1995]44号)

18、《关于进一步规范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发[2005]42号)

三、申报须知及相应资料

1、单独选址建设用地报批须提供材料

(1)建设用地单位提交的资料:

a.建设用地单位用地申请书;

b.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

c.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核准文件;

d.初步设计批复文件或其他设计核准文件;

e.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

f.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或线型工程平面图

g.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h.勘测定界图;

i.林业、环保等部门审查意见及许可证明;

j.是否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有关材料;

k.是否压覆矿产资源的有关材料。

(2)国土资源部管理部门提交的资料:

a.地、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意见

b.“一书四方案”(其中,只申报农用地转用,不涉及土地征用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填报的“一书四方案”中,只提供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

c.农用地转用计划批准书;

d.土地利用现状图涉及规划调整文字材料中加附的规划调整方案及其说明,并附局部调查前后地类及面积对比表,占用基本农田的,加附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及图件;

e.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f.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的还应提供出让合同及评估报告;

g.涉及补充耕地的,耕地开垦费缴纳证明及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设区的市(州)时补充耕地的验收文件;

h.征前告知书及送达的回执,不要求听证的回执或听证笔录;

i.被征地村组农户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对实物指标的确认证明材料;

(3)市(州)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提交的资料:

a.县级人民政府建设用地请示;

b.市(州)人民政府建设用地的请示;

c.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合法性、安置途径可行性的说明和承诺。

2、城市批次用地报批须提供材料

(1)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的资料:

a.市、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意见;

b.“一书四方案”(其中,只申报农用地转用,不涉及土地征用的批次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填报的“一书四方案”中,只提供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

c.农用地转用计划通知书

d.建设拟征(占)地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

e.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授权设区的市、州补充耕地的验收文件

f.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土地开发用途的说明

g.征前告知及送达的回执,不要求听证的回执或听证笔录;

h.被征地村组农户及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对实物指标的确认证明材料;

i.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图

j.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加盖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章;

k.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及勘测定界图;

l.补充耕地位置图

(2)市(州)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提交的资料:

a.市(州)、县级人民政府建设用地请示;

b.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资料;

c.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审查意见;

d.市县人民政府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准备情况的说明

e.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合法性及安置途径可行性说明和承诺。

3、相应附件材料:

(1)人民政府征用土地公告;

(2)国土资源管理局征地通知;

(3)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4)被征地村组农户及地上附着物调查表;

(5)产权人对实物指标的确认证明材料;

(6)国土资源局征用土地补偿安置方案;

(7)征用土地安置补偿回执;

四、办理程序

1、主办处室:征地处;

2、协办处室:规划处、耕保处、利用处、执法处、地籍处

篇8:建设用地审批程序

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

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二十五条、三十七条、三十八条、三十九条。

二、建设用地报批材料审查依据及示范文本:《关于规范建设用地报批材料有关问题的通知》晋国土资函[2011]95号;《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提高报批效率有关问题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2]368号。

(一)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资料:

1、县级人民政府请示文件。

2、县级国土资源局审查报告。

3、征收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情况汇总表

4、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5、人均耕地变化情况表

6、建设用地“一书四方案”

8、耕地占补平衡挂钩信息确认单。

9、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承诺或市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意见

10、征地告知听证确认材料(《征地听证告知书》、《征地听证送达回证》、对被征地农民自愿放弃听证的,附村组放弃听证证明,对已进行过听证的,要附《征地听证笔录》,及听证中农民所提意见的《征地听证情况说明》)

1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土地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界址点坐标成果表(按国土资源部2007年5月21日发布的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执行)

12、补充耕地位置图

13、标注征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1:1万标准分幅图)

14、电子文档

(二)单独选址项目报批资料

1、县级人民政府请示文件。

2、县级国土资源局审查报告。

3、征收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情况汇总表

4、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5、人均耕地变化情况表

6、单独选址建设用地申请表(加盖有法人资格申请单位的红色印章)

7、建设用地“一书四方案”

8、耕地占补平衡挂钩信息确认单。

9、项目用地预审文件

10、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

11、初步设计批复(纪要或审查意见)

12、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估备案表

13、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意见;

14、缴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票据复印件或市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意见

15、开垦费收款票据复印件(加盖收款单位红色印章)

16、征地告知听证确认材料(《征地听证告知书》、《征地听证送达回证》、对被征地农民自愿放弃听证的,附村组放弃听证证明,对已进行过听证的,要附《征地听证笔录》,及听证中农民所提意见的《征地听证情况说明》)

17、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土地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界址点坐标成果表(按国土资源部2007年5月21日发布的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执行)

18、补充耕地位置图

19、标注征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1万标准分幅图)20、土地利用规划图(1:1万标准分幅图)

21、电子文档

(三)先行用地报批资料

1、县国土资源局请示(属省级项目须说明单体工程是否占用基本农田等情况)

2、先行用地申报表

3、控制性单体工程用地明细表

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批复文件

5、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

6、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文件或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工程建设的文件

7、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申请先行用地的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有关情况报告

8、被征地村组和群众地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的意见

9、建设单位拨付征地补偿费用票据的复印件并加盖红章

10、动工前兑现被征地村组和群众的征地补偿等费用的承诺

11、申请先行用地的工程位置示意图(附电子版)

(四)市政府批准村镇建设用地报批资料

1、县级人民政府请示文件。

2、县级国土资源局审查报告。

3、征收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情况汇总表

4、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5、人均耕地变化情况表

6、建设用地“一书四方案”

8、耕地占补平衡挂钩信息确认单。

9、征地告知听证确认材料(《征地听证告知书》、《征地听证送达回证》、对被征地农民自愿放弃听证的,附村组放弃听证证明,对已进行过听证的,要附《征地听证笔录》,及听证中农民所提意见的《征地听证情况说明》)

10、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土地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界址点坐标成果表(按国土资源部2007年5月21日发布的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执行)

11、补充耕地位置图

12、标注征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1:分幅图)

13、电子文档

三、审查(批)程序:

1、市政务大厅统一受理

2、建设用地审批科初审

3、相关科室专项审查

4、局审批委员会集体会审

5、市政府审查、审签(批)、上报

四、审查上报(批)时限:14个工作日

篇9: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

许可项目之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 许可对象: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许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主席令第23号,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12月26日通过)及其配套法规、规章

2、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3、《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2年10月27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5年10月31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和1997年6月4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

4、《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85号,2003年7月14日发布)

5、《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长政发[2000]46号,2000年12月29日发布)

6、《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7、经批准的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各项详细规划及其他规划编制成果

8、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许可条件: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

1、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项目

2、符合城市规划

3、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

4、取得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

5、申请材料

(1)定点及规划要点审批阶段(含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审批)

①长沙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审批申报表;

②建设用地规划申请表(建设单位加盖单位公章); ③建设单位申请用地函件;

④1/500-1/2000地形图2份(含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道路上线资料,图网一年内有效),并用铅笔标明意向用地位置;

⑤发改委立项批复(专指政府投资及经济适用房项目); ⑥转让地需原土地红线资料复印件及转让协议(1992年以后用地须附规划用地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单);

⑦重要建设或大、中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及选址意见书(专指办理了“选址意见书”的项目);

⑧拍卖地须有长沙市国土局拍卖中标通知书(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⑨法院判决土地须持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

(2)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审查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核发阶段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 情况一:同时申报规划总平面图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①规划选址、定点阶段所有资料; ②国土部门调查红线及勘测成果;

③与用地单位的协议或合同及国土部门的有关报表(用地呈报表、审批表、地籍处签字认可的会审表等);

④拍卖地须有长沙市国土局拍卖中标通知书或成交确认书(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⑤符合规划要点经过核实指标的的总平面图(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1/1000,份数4份。

⑥Autocad14格式电子介质(光盘、软盘)的总平面图。情况二:只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审总图 ①规划选址、定点阶段所有资料; ②国土部门调查红线及勘测成果;

③与用地单位的协议或合同及国土部门的有关报表(用地呈报表、审批表、地籍处签字认可的会审表等);

④建设用地规划定点审查通知单;

⑤拍卖地须有长沙市国土局拍卖中标通知书或成交确认书(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情况三:单审总图,不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①规划审批申报表;

②建设用地规划定点审查通知单和签有修改意见及有关职能部门意见的规划总平面图;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 ③国土部门调查红线及勘测成果(复印件)或土地权属红线; ④符合规划要点并经过指标复核后的总平面图(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比例为1/500-1/1000,份数4份;

⑤调整规划的须附有原批准的规划总图及说明;

⑥与总图相对应的Autocad14格式电子介质(光盘、软盘); ⑦已审批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情况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更名

①建设单位要求更名的申请(仅限于工商登记变更的情况); ②工商部门批准的变更登记批复;

③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原件及建设用地审批单原件(重新颁发)。许可程序:

1、定点及规划要点审批阶段(含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审批)

窗口受理→局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现场踏勘,提出审批意见→

处室领导审核→总规划师审核→分管副局长审核→窗口核发规划定点蓝线和规划定点要点通知单

2、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审批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核发阶段

情况一:同时申报规划总平面图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窗口申请受理→局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现场踏勘,提出审批意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 见→

处室领导审核→总规划师审核→分管副局长审核→局长审定→ 窗口对审定的规划总平面图签章并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

情况二:只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审总图

窗口申请受理→局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现场踏勘,提出审批意见→

处室领导审核→ 分管副局长审核→局长审定→窗口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

情况三:单审总图,不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窗口申请受理→局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现场踏勘,提出审批意见

→处室领导审核→总规划师审核→分管副局长审核→窗口对审定的规划总平面图签章

情况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更名

窗口申请受理→局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现场踏勘,提出审批意见→

处室领导审核→窗口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 许可结果:

1、定点及规划要点审批阶段(含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审批)

经审定后准予批准的发放规划定点蓝线和《定点及规划要点通知单》;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不予许可,填写《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告知书》告知申请人,并退回其资料。

2、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审查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核发阶段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土地资源网 经审定后准予批准的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有总平面图审查的对审定的总平面图予以签章;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不予许可,填写《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告知书》告知申请人,并退回其资料。

许可时限:31个工作日

须报上级部门审定的,时限另计。

许可收费:不收费

责任追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章执行。监督检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章执行。

市规划管理局纪检监察室电话:0731—8666212

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电话:0731—4142127

上一篇:练兵稿件下一篇:有关于哲理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