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2024-05-17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二、引而不发,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四、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篇2: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有效途径。这种教学模式要支持学生标新立异,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求疑求异。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先学后教,因势利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感受,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中要使主动参与、自觉探索,全身心投入。

具体措施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是先学后教,让学生预习感悟,小组交流。学生会的教师不讲,教师只是点拨引导,课始先让学生自深切,如果遇到疑难,先在小组内交流,如果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讲,真正把时间与空间都还给学生。

二是自我检测,在检测中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课堂。当学生自学完毕后,直接进行自我检测,教师积极地旁观,及时发现问题,教师及时储存信息,以便于调控课堂,针对性地点拨引导。

三是展示点评,学生之间交流互评,在评议中互帮互学。在自我检测的同时,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板演或抽查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了解第一手的资料。同时让学生讲解,其余学生点评。教师发现共性的问题,集体解决。

四是教师引导、点拨,化疑解难。当检测完后,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点拨,教师要点在关键处,引在困惑处,让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

第五是分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得到提高。分不同层次进行练习,了解情况,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最后一步是总结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作一回顾与总结。评价主要从小组学习成效,小组合作情况,个人发言情况三方面进行评价。

篇3: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一、营造和谐自主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营造民主交流学习氛围, 推进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态度, 以平等互助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激励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应灵活采用多种导学方法, 鼓舞学生实施探究式学习。另外,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整合作用, 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激励学生勇于质疑。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当前有关学者提出, 教学其实就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 教师需要坚持“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 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出现认知冲突, 深入分析, 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理论, 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例如, 在“平方根”课堂上, 教师先要求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大象和蚂蚁为什么一样重?假设蚂蚁的体重为x克, 大象重达y克, 他们的重量总共为2a克, 可以推理出x+y=2a, 两边同乘以 (x-y) , 得 (x+y) (x-y) =2a (x-y) , 即x2-y2=2ax-2ay, 变形得:x2-2ax=y2-2ay, 两边都加上a2, 得: (x-a) 2= (y-a) 2, 所以, x-a=y-a, 即x=y, 从而蚂蚁和大象体重就一样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结果呢?学生都十分好奇, 全部都仔细观察、质疑、思考, 始终却找不出原因。这时教师适时引入本课教学重点。因为学生都很想知道原因所在, 所以, 课堂上认真学习, 积极探讨, 从而自主探究欲望强烈。

三、关注课堂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 采用教学手段,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按照每堂课教学重点,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适时转变教学手段,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 在讲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内容时, 教师可先将一张方纸对折, 再使用剪刀剪出一个心形, 然后再铺展开方纸, 这时栩栩如生的“心心相印”就展现在学生面前,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大家都跃跃欲试, 经过“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的教学方式教学, 引导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从而活跃了教学氛围,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关注思维发展, 注重自主思考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会发现一种怪圈:学生明明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 基本图形也能够识别, 可依然还是不知道怎样解决几何问题。分析这一怪圈不难发现:仅仅依靠机械记忆难以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反而会挫败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状况, 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获得的整个过程。在一连串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攻势下,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勇于质疑, 勤问“为什么”, 少问“是什么”, 开拓思维、处于思维的最佳境界, 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 关注课堂反馈, 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总结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更加抽象, 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反思是学生整理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的重大思维活动。学生经过全面的反思, 能够查找出自身问题所在, 重新探索解决思路, 并进一步巩固知识, 增强解题能力, 并养成了科学的数学思维习惯。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前数学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反战, 一味要求学生接受知识, 不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市场造成学生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产生依赖, 不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学生仅仅是一支“录音笔”。这样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挫败了学生学习激情, 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特别是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例如, 在教学“弧长和扇形面积”课堂上,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将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与定直线L重合, 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在直线L上翻滚两次, 使它翻滚至△A"B"C"的位置。假设AB=2, ∠A=30°, 求顶点A运动到A"位置时, 点A经过的路线与直线所围成的面积。在解题之前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自己进行操作, 感受顶点A运动到A"点的位置时, 点A所经过的线路, 并使用尺规画出所经过的线路。经过动手实践, 学生很快知道了动点A运动的路线与直线L所围成的面积是由两个扇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组成的, 从而明白了解题的方法。另外, 学生也懂得了只要肯动手实践就可以很快、准确发现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规律。

综上所述, 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式,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然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像向学生灌输一个知识点那样简单快速, 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主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姚湘中.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2 (4) .

篇4: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为了敷衍家长和教师,而是为了具备较强的数学理解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本质在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转变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要我学”的学习困境,形成“我要学”的学习观念。所以,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反思的问题。

一、营造和谐自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营造民主交流学习氛围,推进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态度,以平等互助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应灵活采用多种导学方法,鼓舞学生实施探究式学习。另外,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的整合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励学生勇于质疑。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当前有关学者提出,教学其实就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教师需要坚持“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出现认知冲突,深入分析,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平方根”课堂上,教师先要求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大象和蚂蚁为什么一样重?假设蚂蚁的体重为x克,大象重达y克,他们的重量总共为2a克,可以推理出x+y=2a,两边同乘以(x-y),得(x+y)(x-y)=2a(x-y),即x2-y2=2ax-2ay,变形得:x2-2ax=y2-2ay,两边都加上a2,得:(x-a)2=(y-a)2,所以,x-a=y-a,即x=y,从而蚂蚁和大象体重就一样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结果呢?学生都十分好奇,全部都仔细观察、质疑、思考,始终却找不出原因。这时教师适时引入本课教学重点。因为学生都很想知道原因所在,所以,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探讨,从而自主探究欲望强烈。

三、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采用教学手段,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按照每堂课教学重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适时转变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可先将一张方纸对折,再使用剪刀剪出一个心形,然后再铺展开方纸,这时栩栩如生的“心心相印”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跃跃欲试,经过“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的教学方式教学,引导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从而活跃了教学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思维发展,注重自主思考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一种怪圈:学生明明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图形也能够识别,可依然还是不知道怎样解决几何问题。分析这一怪圈不难发现:仅仅依靠机械记忆难以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反而会挫败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状况,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获得的整个过程。在一连串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攻势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勇于质疑,勤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开拓思维、处于思维的最佳境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关注课堂反馈,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总结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更加抽象,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反思是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大思维活动。学生经过全面的反思,能够查找出自身问题所在,重新探索解决思路,并进一步巩固知识,增强解题能力,并养成了科学的数学思维习惯。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前数学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反战,一味要求学生接受知识,不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市场造成学生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产生依赖,不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学生仅仅是一支“录音笔”。这样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挫败了学生学习激情,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锻炼,特别是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弧长和扇形面积”课堂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将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与定直线L重合,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在直线L上翻滚两次,使它翻滚至△A"B"C"的位置。假设AB=2,∠A=30°,求顶点A运动到A"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与直线所围成的面积。在解题之前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自己进行操作,感受顶点A运动到A"点的位置时,点A所经过的线路,并使用尺规画出所经过的线路。经过动手实践,学生很快知道了动点A运动的路线与直线L所围成的面积是由两个扇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组成的,从而明白了解题的方法。另外,学生也懂得了只要肯动手实践就可以很快、准确发现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规律。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采用灵活多变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像向学生灌输一个知识点那样简单快速,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主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姚湘中.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4).

[2]郑维英.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1(1).

篇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反思

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做法是:要让学生多读。我每篇课文都先叫学生回家预习,让学生能大体知道课文讲什么。每篇课文都会有生字,待学生学习后,同桌互相纠正。自从我用了这个方法后,我发现学生读书水平提高了,连一些平时不会读的同学也基本上能读好;要让学生多说。精读课文则是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尽量多让学生说,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让老师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每次课文都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也逐渐有所提高;要让孩子多写。教完生字后,要让学生描红生字,并且把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指导书写。

当然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缺少朗读指导的设计。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们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感触: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设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大概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气增加兴趣。

篇6: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运用不同的策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正是我们老师探究的方向。自学——交流——展示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在灵活有效运用此模式上不断探索。

有效性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的研究课题是“自学——交流——展示”的教学研究,构建了“自学——交流——展示”的教学模式。这三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课时,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如:自学这一环节主要放在课下,但有时根据情况也可放在课上;一个大的环节里面可能会有自学交流展示的小环节通过我们教师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学生已初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断提高,学生愿学、乐学,课堂有效性不断提高!

丰富的生活实践,长期的感悟思考,一定会促使学生独特体验的生成,促进教学的效果,但是要想使课堂上的体验更加灵动,更加富有创造性,一定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自身素养,善于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去拨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

篇7: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体育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大力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尝试,使体育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篇8: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了, 才会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而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已经熟悉了死记硬背, 又怎样让他们有兴趣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多媒体等资源来设置情境,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内容, 防止学生陷入琐碎的知识点中不能自拔。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中, 设立以下问题:“1.独立之初, 处于邦联体制下的美国, 其中央政府和地方各州的关系怎样?有何影响?从而得出结构松散的邦联体制难以维系国家的稳定发展;2.那么独立之初的美国政府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从而得出当时的美国忙着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然而一味地加强中央集权又会导致专制的出现, 因此独立之初的美国政府还得防止专制的出现;3.1787年宪法是通过哪些措施做到既加强中央集权, 又防止专制, 进而实现民主的?思路指引:加强中央集权—联邦制, 防止专制, 实现民主—民主共和制;4.1787年宪法颁布的意义的分析:既强调加强国家权力, 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 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从而实现了既加强中央集权又防止专制的目标。通过层层的设问, 启发学生的思维, 给学生展现有思维力度的历史,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历史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死记住书本知识, 还要及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认识知识的途径和手段, 并找到正确的学习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一) 围绕同一主题, 打破单元局限, 进行知识再整合

如在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教学中, 可以围绕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进行知识的再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 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融合佛道而形成理学 (新儒学) ,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 儒学有了新发展;维新变法时期,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 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文化。从儒家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可以看出, 儒学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而不断进行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二) 构建单元架构, 把琐碎的知识点框架化与条理化

在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中, 我们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 (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 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二战之后, 基于国际局势和国际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由于美苏本身实力的变化, 加之新兴力量的逐步崛起, 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多极化趋势加强。

在《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单元中, 围绕着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复兴、发展和成熟这样几个阶段展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运动。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就需要进一步打破外在的枷锁, 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然而在不同的时期, 由于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同, 其斗争矛头的指向也是不同的。

14、15世纪, 由于资本主义刚刚萌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 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反对封建神学世界观, 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地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特权束缚中解放出来, 追求宗教信仰自由,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但因为此时的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 所以资产阶级选择与王权结盟来打破宗教特权的束缚。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资产阶级又领导了17~18世纪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要求进一步打破外在的枷锁,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 同时还主张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理想社会, 即资本主义社会。通过这些来确保人的自然权利, 进一步解放人自身!

(三) 对历史小事件的处理方法

在对五四运动的处理中, 围绕着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展开。背景的分析, 可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入手。国际: (1) 日、美加紧侵华→民族矛盾尖锐; (2) 俄国十月革命→指明方向、榜样作用;国内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掌握: (1)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根本原因) ; (2) 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 (短暂春天) ; (3) 阶级:工人阶级壮大; (4) 思想:新文化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直接原因) 。从而把零散的知识点条理化, 实现整体性的理解。

三、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展示材料, 采取问题情境设置的办法, 结合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知识构架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层层设问, 让学生产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开辟新航路》中, 通过材料的展示得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那么新航路的开辟有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呢?通过问题的设计, 使学生得出世界的联系加强,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扩大了资产阶级活动的空间;通过商业革命, 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利益, 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价格革命使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所有这些的最终结果是: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对马歇尔计划的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那么该如何突破呢?通过材料的展示:“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 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 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 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选自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情境:“合理经济的再生”是指什么?“自由制度”是指什么?在材料中马歇尔认为两者之间有何联系?美国为实现“合理经济的再生”开出的药方是什么?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通过层层的问题设计,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1) 用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阻止社会主义势力扩张, 抗衡苏联; (2) 扶植和控制西欧, 使其服务于抗衡苏联的战略需要。

作为一位历史学科的教育工作者, 要想改变历史教学的困境, 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 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现“授之以渔”, 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 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上一篇:第六届青春音乐会节目单下一篇:教师规范守则